CN107327510A -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27510A CN107327510A CN201610282617.6A CN201610282617A CN107327510A CN 107327510 A CN107327510 A CN 107327510A CN 201610282617 A CN201610282617 A CN 201610282617A CN 107327510 A CN107327510 A CN 1073275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tch
- wheel hub
- dust cap
- plate wheel
- driven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2—Clutch-bands; Clutch shoes; Clutch-dru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该离合器从动盘包括从动盘轮毂,该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面套设有防尘帽。防尘帽能阻止灰尘进入从动盘轮毂内,从而避免轮毂与变速箱输入轴的粘结,保证轮毂在输入轴上的顺利运动,进而避免换档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离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从动盘,用于将动力从发动机的飞轮传递至变速箱。在现有的从动盘中,参见图1所示,从动盘本体1’在中间连接有从动盘轮毂2’,从动盘轮毂2’中穿过有变速箱输入轴,该从动盘轮毂2’通过花键与该变速箱输入轴相连接。通过花键连接发动机扭矩会从从动盘侧传递至变速箱侧。一般来说,变速箱输入轴的外花键的长度会比轮毂2’的内花键长,也就是说,输入轴的外花键会伸出轮毂,从而保证输入轴与从动盘轮毂2’之间形成稳定接触,另外这样还保证在分离离合器时从动盘轮毂2’能够在变速箱输入轴上移动一点距离,从而有利于变速箱换档。
在现有技术中,从动盘轮毂2’的内花键与变速箱输入轴的外花键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的存在保证了方便的变速换档。但在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离合器从动盘上的摩擦材料在离合器压盘5’与飞轮4’之间经多次压合后,摩擦材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磨损,磨损下来的摩擦材料形成的粉尘会进入轮毂2’与输入轴的花键之间,造成轮毂2’粘附在输入轴上,导致换档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由于粉尘或灰尘进入从动盘轮毂与变速箱输入轴的花键之间造成的变速箱换档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包括从动盘轮毂,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面套设有防尘帽。
具体实施时,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所述防尘帽两个部件中其中一个部件上设置有凸起,另外一个部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中。
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防尘帽上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所述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沿着周向方向延伸形成一圈贯通的槽。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有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着周向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防尘帽上。
第二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径向向外凸出的所述凸起,所述防尘帽内具有所述凹槽。
第三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径向向外凸出于该外周面的部位形成所述凸起,所述防尘帽内具有所述凹槽。
优选地,所述防尘帽的内周面上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一止挡凸部和第二止挡凸部,所述第一止挡凸部和第二止挡凸部沿着轴向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止挡凸部和第二止挡凸部之间形成所述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止挡凸部和第二止挡凸部中其中一个止挡凸部挡在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端面上,另外一个止挡凸部挡在所述凸起的背离该端面的一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止挡凸部和第二止挡凸部均沿着周向方向延伸形成一圈连续的凸部,从而所述凹槽沿着周向方向延伸形成一圈贯通的槽。
具体地,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周向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卡环卡入所述开口中,并径向向外凸出于所述外周面。
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卡环卡在所述防尘帽的外周面上,以将该防尘帽卡住在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上。
具体地,所述卡环呈C形。
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防尘帽粘结在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上。
优选地,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和/或所述防尘帽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从动盘轮毂和所述防尘帽之间相对位置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帽的内周面上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凸块,所述凸块形成了所述防尘帽上的限位部,该限位部抵靠在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端面上。
具体地,所述防尘帽在轴向方向上超出该限位部的部位粘结在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具有较大直径的表面和较小直径的表面,所述较大直径的表面和所述较小直径的表面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形成了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限位部,所述防尘帽的端面抵靠在该限位部上。
具体地,所述防尘帽的内周面粘结在所述较小直径的表面上。
一种离合器,包括上述的离合器从动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面套设有防尘帽,这里的从动盘轮毂的一端为从动盘轮毂靠近飞轮的端部,防尘帽能阻止灰尘进入从动盘轮毂内,从而避免轮毂与变速箱输入轴的粘结,保证轮毂在输入轴上的顺利运动,进而避免换档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离合器的径向剖视局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离合器从动盘的径向剖视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从动盘轮毂的透视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防尘帽的透视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离合器从动盘轮毂与防尘帽配合的径向剖视示意图,显示了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图7是本发明的离合器从动盘轮毂与防尘帽配合的径向剖视示意图,显示了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图8是本发明的离合器从动盘轮毂与防尘帽配合的透视图,显示了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
图9是本发明的离合器从动盘轮毂与防尘帽配合的径向剖视示意图,显示了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中,在离合器从动盘的从动盘轮毂的外面套设有防尘帽来阻止灰尘进入从动盘轮毂的内花键中。
在从动盘轮毂的外面套设防尘帽的实现结构有多种,图2-7示出了采用或实质上采用凸起与凹槽的配合结构,来完成防尘帽1在从动盘轮毂2上的安装。具体来说,图2-5示出了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通过略微增长从动盘轮毂的轴向长度,这样能在从动盘轮毂2的外周面上开槽21来固定防尘帽1上的凸起11,实现防尘帽1在从动盘轮毂2上的安装。图6示出了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同样略微增长从动盘轮毂的轴向长度,这样能在从动盘轮毂2的外周面上一体成形出凸起21,该凸起21插入防尘帽1内的凹槽11中,实现防尘帽1在从动盘轮毂2上的装配。图7示出了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与图6所不同的是,从动盘轮毂2的外周面上的凸起21并不是直接一体成形在从动盘轮毂2上的,而是通过卡在从动盘轮毂2的外周面上的卡环形成的,卡环形成的凸起21插入防尘帽1内的凹槽11中,同样能实现防尘帽1的装配。除了采用凸起与凹槽的配合以外,图8示出了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卡环直接将防尘帽1卡紧在从动盘轮毂2的外周面上,实现防尘帽1在从动盘轮毂2上的固定安装;图9示出了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防尘帽1粘结在从动盘轮毂2上,同样实现防尘帽1的装配。虽然申请人列出了上述的五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申请人所保护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方式,任何能实现装配防尘帽的结构都是申请人所要求保护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道,离合器从动盘,一般包括从动盘本体、连接在从动盘本体中间的从动盘轮毂,从动盘本体的径向外部区域(例如为波形片)在两侧连接有摩擦片,一侧的摩擦片用于与发动机飞轮配合,另外一侧的摩擦片用于与离合器压盘配合。本申请的改进点在于,在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的外面套设有防尘帽1,这里的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为从动盘轮毂2靠近飞轮的端部。将防尘帽1包套住从动盘轮毂2的端部,通过防尘帽1来阻止灰尘进入从动盘轮毂2内,从而保证轮毂2在变速箱输入轴上的顺利运动,进而避免换档困难的问题。
在图2-5示出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凹槽21,该凹槽21沿着周向方向延伸贯通,如图3所示,防尘帽1在外周边缘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凸起11,在图4中,我们能看到,凸起11有多个,多个凸起11沿着周向方向间隔分布。通过凸起11插入在凹槽21中,实现防尘帽1在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的安装。
在传递动力时,从动盘轮毂是高速旋转的部件,为了防止防尘帽从从动盘轮毂上脱出,防尘帽一般采用硬塑料或橡胶制成。为了方便安装,防尘帽还可以设计成外扩形,即防尘帽的外周部沿着轴向方向越靠近从动盘轮毂越扩大。
在图6示出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凸起21,该凸起21是一体成形在从动盘轮毂2上的,防尘帽1内具有凹槽11,该凹槽11形成在第一止挡凸部13和第二止挡凸部14之间。在图6中,防尘帽1的内周面上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一止挡凸部13和第二止挡凸部14,第一止挡凸部13和第二止挡凸部14沿着轴向方向间隔排列,从而在其间形成凹槽11。第一止挡凸部13和第二止挡凸部14均沿着周向方向延伸形成一圈连续的凸部,从而凹槽11沿着周向方向延伸贯通。凸起21插在贯通的凹槽11中,除此之外,从动盘轮毂2的端部有部分也插在凹槽11中,如图6所示,这样第二止挡凸部14挡在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的端面上,而第一止挡凸部13挡在凸起21的背离该端面的一侧面上,从而实现防尘帽1在轮毂2上的稳定安装。
图7示出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与图6的不同之处在于,凸起21的形成方式不同,其余均相同。在图7中,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周向方向延伸的开口,卡环卡入开口中,并且卡环径向向外凸出于轮毂的外周面设置,这样卡环径向向外凸出于该外周面的部位形成凸起21,卡环能够呈C形。该凸起21与轮毂2的部分端部一起插在凹槽11中,这样第二止挡凸部14挡在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的端面上,第一止挡凸部13挡在凸起21的背离该端面的一侧面上,从而实现防尘帽1在轮毂2上的装配。
图8示出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卡环3卡在防尘帽1的外周面上,从而将该防尘帽1卡住在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的外周面上,这样也能实现防尘帽1在轮毂2上的安装,卡环同样能够呈C形。
图9示出了通过粘结进行安装的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防尘帽1粘结在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上。为了方便粘结安装,在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和/或防尘帽1上设置有限位部4,该限位部4用于限制从动盘轮毂2和防尘帽1之间的相对位置,这样通过限位部4的限位,确定了从动盘轮毂2和防尘帽1之间的安装位置,方便粘结到位。在图9中,防尘帽1的内周面上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凸块,该凸块形成了防尘帽1上的限位部4,从图9中可以看到,该限位部4抵靠在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的端面上,实现限位功能,并且防尘帽1在轴向方向上超出该限位部4的部位粘结在从动盘轮毂2的一端的外周面上,这样实现了防尘帽1在从动盘轮毂2上的装配。
在另外一种进行粘结安装的实施方式中(没有附图示出),限位部设置在从动盘轮毂的一端上。该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具有较大直径的表面和较小直径的表面,较大直径的表面和较小直径的表面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该连接部形成了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限位部,防尘帽的端面抵靠在该限位部上,实现限位功能,并且防尘帽的内周面粘结在较小直径的表面上,同样实现了防尘帽在从动盘轮毂上的装配。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同时将上述两种限位部相结合,即同时在从动盘轮毂的一端和防尘帽上设置有限位部,同样能够实现防尘帽的安装。
综上,通过设置防尘帽来套在从动盘轮毂靠近飞轮的端部上,设置的防尘帽能有效阻止灰尘进入从动盘轮毂与变速箱输入轴之间,避免轮毂与输入轴的粘结,进而避免变速箱换档困难的问题。另外,防尘帽设置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包括从动盘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面套设有防尘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所述防尘帽两个部件中其中一个部件上设置有凸起,另外一个部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防尘帽上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所述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着周向方向延伸形成一圈贯通的槽。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有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着周向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防尘帽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具有径向向外凸出的所述凸起,所述防尘帽内具有所述凹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径向向外凸出于该外周面的部位形成所述凸起,所述防尘帽内具有所述凹槽。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帽的内周面上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一止挡凸部和第二止挡凸部,所述第一止挡凸部和第二止挡凸部沿着轴向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止挡凸部和第二止挡凸部之间形成所述凹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凸部和第二止挡凸部中其中一个止挡凸部挡在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端面上,另外一个止挡凸部挡在所述凸起的背离该端面的一侧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凸部和第二止挡凸部均沿着周向方向延伸形成一圈连续的凸部,从而所述凹槽沿着周向方向延伸形成一圈贯通的槽。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周向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卡环卡入所述开口中,并径向向外凸出于所述外周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卡环卡在所述防尘帽的外周面上,以将该防尘帽卡住在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上。
13.如权利要求7或11或12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呈C形。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帽粘结在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和/或所述防尘帽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从动盘轮毂和所述防尘帽之间相对位置的限位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帽的内周面上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凸块,所述凸块形成了所述防尘帽上的限位部,该限位部抵靠在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端面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帽在轴向方向上超出该限位部的部位粘结在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上。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或17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外周面具有较大直径的表面和较小直径的表面,所述较大直径的表面和所述较小直径的表面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形成了所述从动盘轮毂的一端的限位部,所述防尘帽的端面抵靠在该限位部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帽的内周面粘结在所述较小直径的表面上。
20.一种离合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82617.6A CN107327510A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82617.6A CN107327510A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27510A true CN107327510A (zh) | 2017-11-07 |
Family
ID=60193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82617.6A Pending CN107327510A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27510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79000A (en) * | 1997-03-20 | 1999-11-09 | Gansow Gmbh + Co. Kg Maschinenbau | Motor-driven plate with cleaning tools for floor machine |
CN202371050U (zh) * | 2011-12-28 | 2012-08-08 | 浙江华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双压盘大扭矩自动补偿式离合器盖总成 |
CN202746425U (zh) * | 2012-07-03 | 2013-02-20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花键毂、离合器从动盘以及离合器 |
CN105156679A (zh) * | 2015-09-09 | 2015-12-16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离合器分泵总成防尘密封结构 |
CN205744994U (zh) * | 2016-04-29 | 2016-11-30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
-
2016
- 2016-04-29 CN CN201610282617.6A patent/CN1073275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79000A (en) * | 1997-03-20 | 1999-11-09 | Gansow Gmbh + Co. Kg Maschinenbau | Motor-driven plate with cleaning tools for floor machine |
CN202371050U (zh) * | 2011-12-28 | 2012-08-08 | 浙江华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双压盘大扭矩自动补偿式离合器盖总成 |
CN202746425U (zh) * | 2012-07-03 | 2013-02-20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花键毂、离合器从动盘以及离合器 |
CN105156679A (zh) * | 2015-09-09 | 2015-12-16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离合器分泵总成防尘密封结构 |
CN205744994U (zh) * | 2016-04-29 | 2016-11-30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18618B2 (ja) | 内歯と外歯とを有する部品、及び、当該部品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 |
US10883547B2 (en) | Dog clutch and transmission | |
JP2007155096A (ja) | 湿式多板クラッチ | |
CN104271358B (zh) | 车轮用轴承装置及车轮用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5626715B (zh) | 减振湿式离合器摩擦片 | |
CN102619960B (zh) | 变速器同步器组件 | |
US20140291107A1 (en) | Clutch plate | |
CN105358333B (zh) | 车轮用轴承装置 | |
US7731005B2 (en) | Lock-up clutch mechanism for torque converter | |
JP2001343061A (ja) | 多板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及び該多板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を内蔵したトルクコンバータ装置 | |
US20170254416A1 (en) | Method of Assembling a Friction Element Assembly for a Transmission | |
US20150027111A1 (en) | Turbine shell defining a spring receiving pocket | |
CN103195827B (zh) | 在花键上具有倒置切角的轴组件 | |
CN103502682A (zh) | 具有阻尼弹簧的摩擦离合器盘 | |
RU2018143365A (ru) | Узел пыльника для шарнира равных угловых скоростей | |
CN103225655B (zh) | 惯性同步式变速器的换挡传动器 | |
CN205744994U (zh) |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 |
CN107327510A (zh) |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 |
CN103221708B (zh) | 扭矩传递装置 | |
CN104214242A (zh) | 一种三轮摩托及双离合发动机 | |
CN105358852B (zh) | 车轮用轴承装置 | |
JP2008190638A (ja) | 湿式多板クラッチのフリクションプレート | |
KR101765644B1 (ko) | 하이브리드 변속기용 엔진 클러치의 모터 연결구조 | |
WO2014186650A1 (en) | Damper and pre-damper assembly | |
US4190138A (en) | Automatic clutc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