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8381B - 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78381B CN107178381B CN201710583875.2A CN201710583875A CN107178381B CN 107178381 B CN107178381 B CN 107178381B CN 201710583875 A CN201710583875 A CN 201710583875A CN 107178381 B CN107178381 B CN 1071783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fixedly connected
- side plates
- plates
- shaped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5/00—Props; Chocks, e.g. made of flexible containers filled with backfilling material
- E21D15/5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props
- E21D15/56—Details of locks of telescopic pro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5/00—Other railway vehicles, e.g. scaffold cars; Adaptations of vehicles for use on railway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5/00—Props; Chocks, e.g. made of flexible containers filled with backfilling material
- E21D15/6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props or chocks
- E21D15/606—Devices for withdrawing props or chocks the props being moved systematically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7/00—Caps for supporting mine roofs
- E21D17/01—Caps for supporting mine roof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ap, e.g. of specified cross-sectio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7/00—Caps for supporting mine roofs
- E21D17/10—Details of mine caps for engaging the tops of pit-props, with or without retaining-plates; Retaining-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包括多个沿巷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超前支架单元,超前支架单元下方设置有用于将位于最后方的超前支架单元移动到最前方的移架车,所述超前支架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巷道两侧的两个可伸缩立柱,可伸缩立柱底部设置有底座,两个可伸缩立柱的顶部通过顶梁连接。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高,护强度大大提高,稳定性能大大提高,使用过程中无需拆除锚杆锚索,并且移动时无需移动全部超前支架单元,移动效率高,可以调节所运输的超前支架单元的角度和位置,适应性更强,刹车及时稳定,使得安全性大大提高,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用超前支架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
背景技术
超前支架组是综合机械化采煤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超前支架组是由若干个超前支架单元经排布连接组成,超前支架组在使用时对煤矿的巷道进行有效支撑。然而目前所使用的超前支架组依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一、超前支架组的超前支架单元沿巷道方向竖直布置,超前支架单元顶梁与巷道的实际接触面积很小,从而导致支护强度小。
二、超前支架组每次移动需要使全部的超前支架单元完成降架、移架和升架过程,移动十分不便,频繁撑顶造成巷道顶板破碎严重,从而需要经常对巷道顶板进行维修,费时费力,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三、超前支架组自动化程度低,用于移动超前支架单元的移架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力进行移动,移动速度慢,效率低,费时费力,巷道空间发生变化或遇到其它矿用设备从而导致超前支架单元无法通过时,移架车无法调节超前支架单元的角度和位置,需要人力进行调节,使得移动效率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移架车的刹车不稳定、不及时,停车位置不准确,尤其当移架车经过带有坡度的巷道时,难以停车,容易出现事故。
四、超前支架单元之间的连接不稳定,并且其底座受力不合理,容易变形,从而导致超前支架组稳定性能不高,容易发生倾倒,留下安全隐患。
五、超前支架单元的布置方式以及超前支架单元的顶梁结构不合理,使得超前支架单元在使用过程中与巷道中的锚杆锚索发生位置冲突,如果不拆除锚杆锚索,则超前支架单元接顶效果不好,使得支护性能大大降低,如果将除锚杆锚索拆除,则需要浪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自动化程度高,护强度大大提高,稳定性能大大提高,使用过程中无需拆除锚杆锚索,并且移动时无需移动全部超前支架单元,移动效率高,可以调节所运输的超前支架单元的角度和位置,适应性更强,刹车及时稳定,使得安全性大大提高,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包括多个沿巷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超前支架单元,超前支架单元下方设置有用于将位于最后方的超前支架单元移动到最前方的移架车,所述移架车包括通过轮轴滑动设置在工字钢轨道上的平台,所述轮轴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工字钢轨道往复移动,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通过高压胶管与液压马达连接的液压泵以及控制液压马达和液压泵工作的操纵阀,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轮轴传动连接,所述工字钢轨道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工字钢,两个工字钢通过固定板连接,其中一个工字钢上设置有刹车机构,刹车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工字钢顶部腿两侧的刹车片组件,所述刹车片组件包括两个中部通过第三销轴铰接的刹车片,刹车片顶部向工字钢腰的方向弯折并形成钩在工字钢顶部腿上的弯钩,两个刹车片组件底部的前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两个刹车片组件底部的后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以使两个刹车片组件夹持在工字钢的腰上并可沿工字钢滑动,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之间设置有推拉千斤顶,推拉千斤顶的壳体与第二销轴固定连接,推拉千斤顶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第一销轴固定连接,通过推拉千斤顶的伸缩从而使弯钩底面完全接触或不完全接触工字钢底部腿底面,进而实现刹车或解刹,所述刹车片组件上设置有底部与刹车片组件固定连接的连接架,连接架顶部与平台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平台上方的承载板、设置在承载板与平台之间的升降千斤顶、两个对称设置在升降千斤顶两侧的支撑导向筒以及与支撑导向筒构成滑动连接的支撑导向杆,所述升降千斤顶的壳体与平台固定连接,升降千斤顶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导向筒的底部与平台固定连接,支撑导向杆的顶部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板上的轴承、设置在轴承上的旋转轴和设置在旋转轴上方的旋转架,旋转轴的底部与轴承转动连接,旋转轴的顶部与旋转架固定连接。
所述超前支架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巷道两侧的两个可伸缩立柱,可伸缩立柱底部设置有底座,两个可伸缩立柱的顶部通过顶梁连接,所述相邻两个超前支架单元位于巷道同一侧的两个可伸缩立柱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连接,所述可伸缩立柱上套设有柱套,柱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耳板组,第一耳板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耳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耳板组的两个第一耳板之间,且第四连接板的端部通过第一对穿螺栓与第一耳板组的两个第一耳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柱套包括两个扣盖,两个扣盖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对穿螺栓连接,且两个扣盖之间形成夹持可伸缩立柱的夹持腔,所述第一耳板组位于扣盖上,且第一耳板组设置在相邻两个超前支架单元位于巷道同一侧的两个可伸缩立柱之间。
所述顶梁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通过顶板相连接的主筋,两个主筋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两个第一侧板通过两个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二侧板连接,所述顶板的宽度为300-600mm,所述两个第二侧板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柱帽,所述柱帽包括上部与顶板固定连接的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两个沿顶板宽度方向设置的通孔,位于两个通孔之间的连接块块体底部向顶板方向内凹并形成凹槽,该凹槽下方设置有呈倒“U”字形的连接杆,且连接杆顶部嵌设在凹槽内,底部卡设在可伸缩立柱上,所述柱帽靠近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支撑板,另一侧设置有加强支撑件,其中,加强支撑板的上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下部与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支撑件包括设置在连接块下方的竖直支撑板以及与竖直支撑板呈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竖直支撑板的上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的上部与顶板固定连接,竖直支撑板的下部和第一连接板的下部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相邻两个超前支架单元位于巷道同一侧的两个底座之间通过第五连接板连接,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两个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三侧板,两个第三侧板呈平行设置且通过两个第四侧板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三侧板和两个第四侧板围合成用于容纳可伸缩立柱底部的容纳腔,所述两个第三侧板上均设置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包括卡座、一端穿设在卡座上的卡杆以及用于固定卡杆的U形螺栓,卡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三侧板并顶紧可伸缩立柱,从而使两个卡紧机构紧紧卡住可伸缩立柱,所述卡座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卡杆上方和下方的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卡杆的轴线呈垂直设置,所述U形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后与螺帽螺纹连接,通过将 U形螺栓的两端卡合在卡杆上从而使卡杆位置固定,所述两个第四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二耳板组,第二耳板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耳板,所述第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耳板组的两个第二耳板之间,且第五连接板的端部通过第三对穿螺栓与第二耳板组的两个第二耳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底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加强板,加强板的一端与第三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两个加强支撑件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板相连接,第三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加强支撑件的第一连接板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吊环座,吊环座上设置有吊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自动化程度高,其多个超前支架单元沿巷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超前支架单元的顶梁与巷道的实际接触面积增大,支护强度大大提高,移动时只需将位于最后方的超前支架单元拆卸下来,通过移架车移动至最前方再其与其它超前支架单元相连接即可,每次移动时只需要使一个超前支架单元完成降架、移架和升架过程即可,移动迅速、方便,大大降低了对巷道顶板的损害,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超前支架单元之间在保证连接稳定的同时拆卸和安装均十分简单易行,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移架车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移架车移动,移动速度快,移动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移架车通过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可以调节所运输的超前支架单元的角度和位置,从而保证超前支架能顺利运输至目的地,适应性更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车机构中通过推拉千斤顶的伸缩从而使弯钩底面完全接触或不完全接触工字钢底部腿底面,进而实现刹车或解刹,使得移架车刹车及时、稳定,保证移架车停车位置准确,当移架车经过带有坡度的巷道时也能迅速停车,安全性能更高;
二、底座通过两个卡紧机构紧紧卡住可伸缩立柱,从而使底座与可伸缩立柱之间连接更加稳定,超前支架单元不容易发生倾倒,底座结构受力合理,不易变形,顶梁结构设计配合超前支架单元的横向布置,使得超前支架单元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与巷道中的锚杆锚索相冲突,生产过程中无需拆除锚杆锚索,省时省力,顶梁在保证支撑强度达标的基础上,重量大大降低,从而使超前支架单元重量降低,方便移动,顶梁的柱帽与可伸缩立柱连接,柱帽在加强支撑件与加强支撑板的承载下更加稳定,大大减少了超前支架单元出现倾倒的情况,并提高了超前支架单元的使用寿命;
三、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稳固支撑的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支护性能大大提高,稳定性能高,不易发生倾倒,安全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示意图;
图3是超前支架单元与移架车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相邻两个柱套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顶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顶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底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底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移架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刹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包括多个沿巷道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超前支架单元1,超前支架单元1下方设置有用于将位于最后方的超前支架单元1移动到最前方的移架车9,所述移架车9包括通过轮轴901滑动设置在工字钢轨道902上的平台903,所述轮轴901在驱动机构906的驱动下沿工字钢轨道902往复移动,驱动机构906包括液压马达9061、通过高压胶管9062与液压马达9061连接的液压泵9063以及控制液压马达9061和液压泵9063工作的操纵阀9064,所述液压马达9061的输出轴通过皮带9065与轮轴901传动连接,所述工字钢轨道90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工字钢9021,两个工字钢9021通过固定板9022连接,其中一个工字钢9021上设置有刹车机构907,刹车机构907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工字钢9021顶部腿两侧的刹车片组件9071,所述刹车片组件9071包括两个中部通过第三销轴90712铰接的刹车片90711,刹车片90711顶部向工字钢9021腰的方向弯折并形成钩在工字钢9021顶部腿上的弯钩90713,两个刹车片组件9071底部的前端通过第一销轴9072铰接,两个刹车片组件9071底部的后端通过第二销轴9073铰接,以使两个刹车片组件9071夹持在工字钢9021的腰上并可沿工字钢9021滑动,所述第一销轴9072和第二销轴9073之间设置有推拉千斤顶9074,推拉千斤顶9074的壳体与第二销轴9073固定连接,推拉千斤顶9074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第一销轴9072固定连接,通过推拉千斤顶9074的伸缩从而使弯钩90713底面完全接触或不完全接触工字钢9021底部腿底面,进而实现刹车或解刹,所述刹车片组件9071上设置有底部与刹车片组件9071固定连接的连接架9075,连接架9075顶部与平台90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903上设置有升降机构904,升降机构904包括设置在平台903上方的承载板9044、设置在承载板9044与平台903之间的升降千斤顶9041、两个对称设置在升降千斤顶9041两侧的支撑导向筒9042以及与支撑导向筒9042构成滑动连接的支撑导向杆9043,所述升降千斤顶9041的壳体与平台903固定连接,升降千斤顶9041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承载板904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导向筒9042的底部与平台903固定连接,支撑导向杆9043的顶部与承载板9044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9044上设置有旋转机构905,旋转机构905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板9054上的轴承9051、设置在轴承9051上的旋转轴9052和设置在旋转轴9052上方的旋转架9053,旋转轴9052的底部与轴承9051转动连接,旋转轴9052的顶部与旋转架9053固定连接。
所述超前支架单元1包括分别设置在巷道2两侧的两个可伸缩立柱101,可伸缩立柱101底部设置有底座103,两个可伸缩立柱101的顶部通过顶梁102连接,所述相邻两个超前支架单元1位于巷道2同一侧的两个可伸缩立柱101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3连接,所述可伸缩立柱101上套设有柱套4,柱套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耳板组,第一耳板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耳板5,所述第四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耳板组的两个第一耳板5之间,且第四连接板3的端部通过第一对穿螺栓6与第一耳板组的两个第一耳板5可拆卸连接,所述柱套4包括两个扣盖401,两个扣盖40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对穿螺栓402连接,且两个扣盖401之间形成夹持可伸缩立柱101的夹持腔,所述第一耳板组位于扣盖401上,且第一耳板组设置在相邻两个超前支架单元1位于巷道2同一侧的两个可伸缩立柱101之间。
所述顶梁10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通过顶板1023相连接的主筋1021,两个主筋1021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1026,两个第一侧板1026通过两个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二侧板1022连接,所述顶板1023的宽度为300-600mm,所述两个第二侧板1022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柱帽1025,所述柱帽1025包括上部与顶板1023固定连接的连接块10251,连接块10251上设置有两个沿顶板1023宽度方向设置的通孔10252,位于两个通孔10252之间的连接块10251块体底部向顶板1023方向内凹并形成凹槽,该凹槽下方设置有呈倒“U”字形的连接杆10253,且连接杆10253顶部嵌设在凹槽内,底部卡设在可伸缩立柱101上,所述柱帽1025靠近第二侧板1022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支撑板1024,另一侧设置有加强支撑件1027,其中,加强支撑板1024的上部与连接块10251固定连接,下部与第二侧板1022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支撑件1027包括设置在连接块10251下方的竖直支撑板10271以及与竖直支撑板10271呈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0273,竖直支撑板10271的上部与连接块1025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0273的上部与顶板1023固定连接,竖直支撑板10271的下部和第一连接板10273的下部通过第二连接板10272固定连接。
所述相邻两个超前支架单元1位于巷道2同一侧的两个底座103之间通过第五连接板7连接,所述底座103包括底板1031以及两个设置在底板1031上的第三侧板1032,两个第三侧板1032呈平行设置且通过两个第四侧板1034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三侧板1032和两个第四侧板1034围合成用于容纳可伸缩立柱101底部的容纳腔,所述两个第三侧板1032上均设置有卡紧机构1033,卡紧机构1033包括卡座10331、一端穿设在卡座10331上的卡杆10332以及用于固定卡杆10332的U形螺栓10333,卡杆10332的另一端穿过第三侧板1032并顶紧可伸缩立柱101,从而使两个卡紧机构1033紧紧卡住可伸缩立柱101,所述卡座10331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卡杆10332上方和下方的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卡杆10332的轴线呈垂直设置,所述U形螺栓1033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后与螺帽10334螺纹连接,通过将 U形螺栓10333的两端卡合在卡杆10332上从而使卡杆10332位置固定,所述两个第四侧板1034上均设置有第二耳板组,第二耳板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耳板1035,所述第五连接板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耳板组的两个第二耳板1035之间,且第五连接板7的端部通过第三对穿螺栓8与第二耳板组的两个第二耳板1035可拆卸连接。
所述底板103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加强板1036,加强板1036的一端与第三侧板10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1031固定连接。
所述两个加强支撑件1027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板10273相连接,第三连接板1027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加强支撑件1027的第一连接板10273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侧板1022上设置有吊环座10210,吊环座10210上设置有吊环10211。
所述超前支架单元1支撑巷道2顶板时,顶梁102的长度方向沿巷道2宽度方向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移动时,首先将位于最后方的超前支架单元1拆卸下来,然后移架车9的升降机构904带动旋转机构905向上移动直至旋转架9053卡住拆卸下来的超前支架单元1的顶梁102,然后该超前支架单元1的可伸缩立柱101收缩后升降机构904带动旋转机构905和超前支架单元1下降,然后旋转机构905带动超前支架单元1旋转90度,即使其顶梁102的长度方向沿巷道2长度方向设置,然后刹车机构907解刹,驱动机构906驱动移架车9移动至超前支架组的最前方,然后旋转机构905带动该超前支架单元1旋转90度,使其顶梁102的长度方向沿巷道2宽度方向设置,然后升降机构904带动旋转机构905和超前支架单元1向上移动,直至其顶梁102顶住巷道2顶板,然后可伸缩立柱101伸出,最后将移动至最前方的超前单元1通过第四连接板3以及第五连接板7和与其相邻的超前支架单元1相连接,即完成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移动。
Claims (3)
1.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巷道(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超前支架单元(1),超前支架单元(1)下方设置有用于将位于最后方的超前支架单元(1)移动到最前方的移架车(9),所述移架车(9)包括通过轮轴(901)滑动设置在工字钢轨道(902)上的平台(903),所述轮轴(901)在驱动机构(906)的驱动下沿工字钢轨道(902)往复移动,驱动机构(906)包括液压马达(9061)、通过高压胶管(9062)与液压马达(9061)连接的液压泵(9063)以及控制液压马达(9061)和液压泵(9063)工作的操纵阀(9064),所述液压马达(9061)的输出轴通过皮带(9065)与轮轴(901)传动连接,所述工字钢轨道(90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工字钢(9021),两个工字钢(9021)通过固定板(9022)连接,其中一个工字钢(9021)上设置有刹车机构(907),刹车机构(907)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工字钢(9021)顶部腿两侧的刹车片组件(9071),所述刹车片组件(9071)包括两个中部通过第三销轴(90712)铰接的刹车片(90711),刹车片(90711)顶部向工字钢(9021)腰的方向弯折并形成钩在工字钢(9021)顶部腿上的弯钩(90713),两个刹车片组件(9071)底部的前端通过第一销轴(9072)铰接,两个刹车片组件(9071)底部的后端通过第二销轴(9073)铰接,以使两个刹车片组件(9071)夹持在工字钢(9021)的腰上并可沿工字钢(9021)滑动,所述第一销轴(9072)和第二销轴(9073)之间设置有推拉千斤顶(9074),推拉千斤顶(9074)的壳体与第二销轴(9073)固定连接,推拉千斤顶(9074)的活塞杆的自由端与第一销轴(9072)固定连接,通过推拉千斤顶(9074)的伸缩从而使弯钩(90713)底面完全接触或不完全接触工字钢(9021)底部腿底面,进而实现刹车或解刹,所述刹车片组件(9071)上设置有底部与刹车片组件(9071)固定连接的连接架(9075),连接架(9075)顶部与平台(90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903)上设置有升降机构(904),升降机构(904)包括设置在平台(903)上方的承载板(9044)、设置在承载板(9044)与平台(903)之间的升降千斤顶(9041)、两个对称设置在升降千斤顶(9041)两侧的支撑导向筒(9042)以及与支撑导向筒(9042)构成滑动连接的支撑导向杆(9043),所述升降千斤顶(9041)的壳体与平台(903)固定连接,升降千斤顶(9041)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承载板(904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导向筒(9042)的底部与平台(903)固定连接,支撑导向杆(9043)的顶部与承载板(9044)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9044)上设置有旋转机构(905),旋转机构(905)包括固定安装在承载板(9054)上的轴承(9051)、设置在轴承(9051)上的旋转轴(9052)和设置在旋转轴(9052)上方的旋转架(9053),旋转轴(9052)的底部与轴承(9051)转动连接,旋转轴(9052)的顶部与旋转架(9053)固定连接;
所述超前支架单元(1)包括分别设置在巷道(2)两侧的两个可伸缩立柱(101),可伸缩立柱(101)底部设置有底座(103),两个可伸缩立柱(101)的顶部通过顶梁(102)连接,所述相邻两个超前支架单元(1)位于巷道(2)同一侧的两个可伸缩立柱(101)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3)连接,所述可伸缩立柱(101)上套设有柱套(4),柱套(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耳板组,第一耳板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耳板(5),所述第四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耳板组的两个第一耳板(5)之间,且第四连接板(3)的端部通过第一对穿螺栓(6)与第一耳板组的两个第一耳板(5)可拆卸连接,所述柱套(4)包括两个扣盖(401),两个扣盖(40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对穿螺栓(402)连接,且两个扣盖(401)之间形成夹持可伸缩立柱(101)的夹持腔,所述第一耳板组位于扣盖(401)上,且第一耳板组设置在相邻两个超前支架单元(1)位于巷道(2)同一侧的两个可伸缩立柱(101)之间;
所述相 邻两个超前支架单元(1)位于巷道(2)同一侧的两个底座(103)之间通过第五连接板(7)连 接,所述底座(103)包括底板(1031)以及两个设置在底板(1031)上的第三侧板(1032),两个 第三侧板(1032)呈平行设置且通过两个第四侧板(1034)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三侧板 (1032)和两个第四侧板(1034)围合成用于容纳可伸缩立柱(101)底部的容纳腔,所述两个 第三侧板(1032)上均设置有卡紧机构(1033),卡紧机构(1033)包括卡座(10331)、一端穿设 在卡座(10331)上的卡杆(10332)以及用于固定卡杆(10332)的U形螺栓(10333),卡杆 (10332)的另一端穿过第三侧板(1032)并顶紧可伸缩立柱(101),从而使两个卡紧机构 (1033)紧紧卡住可伸缩立柱(101),所述卡座(10331)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卡杆(10332) 上方和下方的通孔,且通孔的轴线与卡杆(10332)的轴线呈垂直设置,所述U形螺栓(10333) 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后与螺帽(10334)螺纹连接,通过将 U形螺栓(10333)的两端卡合 在卡杆(10332)上从而使卡杆(10332)位置固定,所述两个第四侧板(1034)上均设置有第二 耳板组,第二耳板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耳板(1035),所述第五连接板(7)的两端分别 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耳板组的两个第二耳板(1035)之间,且第五连接板(7)的端部通过第 三对穿螺栓(8)与第二耳板组的两个第二耳板(1035)可拆卸连接;
所述顶梁(10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通过顶板(1023)相连接的主筋(1021),两个主筋(1021)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1026),两个第一侧板(1026)通过两个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二侧板(1022)连接,所述顶板(1023)的宽度为300-600mm,所述两个第二侧板(1022)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柱帽(1025),所述柱帽(1025)包括上部与顶板(1023)固定连接的连接块(10251),连接块(10251)上设置有两个沿顶板(1023)宽度方向设置的通孔(10252),位于两个通孔(10252)之间的连接块(10251)块体底部向顶板(1023)方向内凹并形成凹槽,该凹槽下方设置有呈倒“U”字形的连接杆(10253),且连接杆(10253)顶部嵌设在凹槽内,底部卡设在可伸缩立柱(101)上,所述柱帽(1025)靠近第二侧板(1022)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支撑板(1024),另一侧设置有加强支撑件(1027),其中,加强支撑板(1024)的上部与连接块(10251)固定连接,下部与第二侧板(1022)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支撑件(1027)包括设置在连接块(10251)下方的竖直支撑板(10271)以及与竖直支撑板(10271)呈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0273),竖直支撑板(10271)的上部与连接块(1025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0273)的上部与顶板(1023)固定连接,竖直支撑板(10271)的下部和第一连接板(10273)的下部通过第二连接板(10272)固定连接,所述两 个加强支撑件(1027)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板(10273)相连接,第三连接板(10273) 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加强支撑件(1027)的第一连接板(10273)垂直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3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加强板(1036),加强板(1036)的一端与第三侧板(10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1031)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022)上设置有吊环座(10210),吊环座(10210)上设置有吊环(102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83875.2A CN107178381B (zh) | 2017-07-18 | 2017-07-18 | 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83875.2A CN107178381B (zh) | 2017-07-18 | 2017-07-18 | 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78381A CN107178381A (zh) | 2017-09-19 |
CN107178381B true CN107178381B (zh) | 2023-03-28 |
Family
ID=59838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83875.2A Active CN107178381B (zh) | 2017-07-18 | 2017-07-18 | 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783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24466B (zh) * | 2017-09-30 | 2024-03-29 | 辽宁鑫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超前支护系统 |
CN107503781A (zh) * | 2017-09-30 | 2017-12-22 | 辽宁鑫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垛式支架及超前支护设备 |
CN110696854A (zh) * | 2019-10-20 | 2020-01-17 | 邹城市邦尼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自移式列车组 |
CN113235983B (zh) * | 2021-06-08 | 2022-11-04 | 中国人民解放军69214部队 | 一种可扩展的野外方舱 |
CN113464188A (zh) * | 2021-08-20 | 2021-10-01 |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村煤矿 | 一种煤矿巷道用支撑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CN116607988B (zh) * | 2023-07-20 | 2023-10-13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种巷道模块化临时支护系统 |
CN117823197A (zh) * | 2024-02-29 | 2024-04-05 | 徐州华东机械有限公司 | 三立柱巷道超前液压支架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25088A (zh) * | 2006-02-22 | 2007-08-29 | 沈阳天安矿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新型自移式巷道超前支护支架 |
CN103452574A (zh) * | 2013-09-12 | 2013-12-18 | 沈阳天安矿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循环自移式超前支护辅助移架装置 |
WO2017063370A1 (zh) * | 2015-10-12 | 2017-04-20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及其应用 |
-
2017
- 2017-07-18 CN CN201710583875.2A patent/CN1071783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25088A (zh) * | 2006-02-22 | 2007-08-29 | 沈阳天安矿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新型自移式巷道超前支护支架 |
CN103452574A (zh) * | 2013-09-12 | 2013-12-18 | 沈阳天安矿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循环自移式超前支护辅助移架装置 |
WO2017063370A1 (zh) * | 2015-10-12 | 2017-04-20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自移式端头液压支架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超前支架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赵鑫炎;《山东煤炭科技》;20100815(第04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78381A (zh) | 2017-09-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78381B (zh) | 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 | |
CN105328440B (zh) | 一种液压支架立柱立式拆装设备 | |
CN216657800U (zh) | 一种轧辊轴承座拆装装置 | |
CN101537561B (zh) | 综采设备吊运安装车 | |
CN104373148A (zh) | 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组装架 | |
CN107143363B (zh) | 一种稳固支撑的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 | |
CN103950453A (zh) | 矿道行进列车 | |
CN210370745U (zh) | 超前支架支护系统 | |
CN202745890U (zh) | 矿用重型液压支架组装分解装置 | |
CN110745151A (zh) | 一种矿用液压无轨自移设备列车 | |
CN111140276A (zh) | 矿井新型辅助顺槽重载电控移动运输车组 | |
CN210451697U (zh) | 车轮、制动盘预装机 | |
CN108910761A (zh) | 进出料小车夹钳移动操作台以及夹钳更换方法 | |
CN110562858B (zh) | 一种稳定性高的提梁机 | |
CN207144981U (zh) | 一种循环移动式横向布置风巷超前支架组 | |
CN103552947B (zh) | 一种折叠液压支架起吊架 | |
CN204020894U (zh) | 矿道行进列车 | |
CN115893258A (zh) | 移动式构架翻转机 | |
CN214648235U (zh) | 矿井巷道滑轨动车 | |
CN214327032U (zh) | 一种用于搬运液压立柱的夹抱机械手及叉车 | |
CN213202110U (zh) | 一种矿用液压框架式起吊装置 | |
CN212556223U (zh) | 一种大型筒形构件承载车 | |
CN116411831A (zh) | 一种可快速搬家的油管排管供管装置 | |
CN203062217U (zh) | 一种综采设备吊运安装车 | |
CN215057468U (zh) | 一种煤矿巷道u型钢梁托举运装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