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2037B -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52037B CN107152037B CN201710471439.6A CN201710471439A CN107152037B CN 107152037 B CN107152037 B CN 107152037B CN 201710471439 A CN201710471439 A CN 201710471439A CN 107152037 B CN107152037 B CN 1071520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ment
- wall
- ennation
- insulating space
- constr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后浇带的隔离空间外侧正对的地下室坑壁拍实平整,形成找平面;2、采用止水带单体拼接得到橡胶止水带,将橡胶止水带外表面沿竖向贴合安装在后浇带隔离空间对应的找平面中部;3、在浇筑隔离空间两侧的地下室外墙时,使得隔离空间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各自向外延伸后再沿左右两侧相对延伸形成贴合在找平面上的两个左右相对的延伸体,左侧的延伸体和右侧的延伸体之间留有隔离缝。本发明具有施工简单方便快捷,能够具备防止地下室外墙伸缩变形危害的伸缩缝效果,同时又能够有较好地止水效果以保护地下室施工,提高地下室施工质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室外墙,是指设置在地下室外侧用于挡土以及建筑支撑的墙体。而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最后再进行浇注。在地下室施工,特别是面积较大的地下室外墙施工时,也需要设置竖向的后浇带结构。
现有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就是在外墙施工时简单地留出一道竖向的隔离空间,隔离空间两侧均为地下室外墙,地下室外墙和外侧地下室坑壁土体之间还留有施工缝隙,该施工缝隙为方便地下室外墙施工而预留,一般最后需要回填找平。这种结构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能够很好地防止地下室外墙在浇筑成形过程中,由于伸缩变形而产生的危害。但是大于大型建筑,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空置时间较长,容易造成后浇带封堵之前,雨水、地下水等进入地下室造成积水,影响地下室的施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具备防止地下室外墙伸缩变形危害的伸缩缝效果,同时又能够较好地避免地下室施工时进水,提高地下室施工质量,且自身施工简单便捷,止水效果好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以面对地下室中心方向为内侧,向外为外侧进行统一方位描述。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地下室外墙后浇带位置,将后浇带的隔离空间外侧正对的地下室坑壁拍实平整,形成竖向设置的一面和地下室外墙平行的找平面;
2、采用止水带单体拼接得到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由多块止水带单体沿长度方向拼接得到,拼接处的两块止水带单体靠凹凸配合结构搭接形成为厚度一致的搭接部,且搭接面上设置有胶水固定;得到的橡胶止水带具有一个用于和平面面贴合的外表面,另一面为其上间隔设置有多道止水凸起的内表面,多道止水凸起沿橡胶止水带长度方向设置且沿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将橡胶止水带外表面沿竖向贴合安装在后浇带隔离空间对应的找平面中部,橡胶止水带外表面两侧各至少有一个止水凸起伸出于预设的隔离缝位置之外;
止水凸起安装时采用竖向间隔布置的金属扁体和/或锚栓压块进行固定,其中金属扁体横向向外压紧在橡胶止水带内表面上,两端靠螺钉钉入找平面实现固定,锚栓压块用于对橡胶止水带边缘进行固定;
3、进行延伸体的施工,在浇筑隔离空间两侧的地下室外墙时,使得隔离空间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各自向外延伸后再沿左右两侧相对延伸形成贴合在找平面上的两个左右相对的延伸体,左侧的延伸体和右侧的延伸体之间留有隔离缝;且使得橡胶止水带的左右两侧各自浇筑压设在对应的延伸体外侧。
这样施工得到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可以使得地下室外墙产生的伸缩变形传递到左侧延伸体和右侧延伸体时,经过一个前后方向上的错位传递,进而减小左侧延伸体和右侧延伸体因水平方向伸缩变形而产生的位移量;并进而可以在左侧延伸体和右侧延伸体之间的隔离缝内设置弹性防水结构进行防水,同时利用弹性防水结构的柔性,使其不会影响地下室外墙的伸缩变形,保证后浇带的作用效果。同时,该施工方法自身具有步骤简单快捷可靠等优点。实施时,止水带宽350mm,厚度为30mm,有效防水区凸起阻隔间距为100mm,凸起高度为10mm;可以很好地满足防水需求,以及预留隔离缝宽度需求。
作为优化,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在隔离空间一侧的地下室外墙浇筑前,完成该侧地下室外墙内部钢筋结构的绑扎,该侧地下室外墙内部钢筋结构捆绑设置时向外延伸一段距离并在该侧侧边竖向设置快易收口网; 在该侧的找平面设置捆绑好该侧延伸体内部的钢筋网结构,该侧延伸体内部的钢筋网结构外侧和对应该侧的地下室外墙内部钢筋结构固定连接,该侧延伸体内部的钢筋网结构左右两侧设置用于浇筑该侧延伸体的竖向模板,左右两侧的竖向模板之间采用对拉丝杆固定,对拉丝杆朝向隔离缝的一端设置一段向外延伸的预留连接段,位于靠近隔离空间中部的竖向模板将橡胶止水带一侧的至少一道止水凸起隔于两侧竖向模板之间;同时该侧延伸体的内侧表面竖向设置快易收口网;
b、完成该侧地下室外墙连同延伸体的浇筑,使其成形为一体;养护成形后拆模。
c、仿照a步骤完成凹槽另一侧地下室外墙以及其延伸体的浇筑施工,该另一侧延伸体采用单侧模板支撑,安装单侧模板时先采用和隔离缝宽度等宽的泡沫塑料插入到对拉丝杆预留连接段上并固定到隔离缝位置,然后在该侧延伸体远离隔离缝方向的该侧设置好单侧模板,单侧模板依靠水平设置且一端和对拉丝杆预留连接段焊接固定的连接丝杆进行支撑固定完成单侧模板的安装;(该另一侧地下室延伸体浇筑施工其余步骤和a步骤中一致)完成该另一侧地下室外墙连同延伸体的浇筑,使其成形为一体;养护成形后拆模。
这样,延伸体和对应的地下室外墙一起施工浇筑,施工简单方便快捷,支模高效可靠,得到的延伸体结构强度高,提高了浇筑质量。设置的快易收口网不仅简化了支模工序,而且方便后续后浇带的浇筑。
进一步地,后浇带结构浇筑时高度方向按照1-2米的一次的高度分段浇筑;每段浇筑时需先拆除该段的金属扁体和锚栓压块后,再进行浇筑。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浇筑质量,且保证止水带两侧能够更好地浇筑到延伸体内,保证止水效果。
实施时,快易收口网外侧可以设置横向的钢筋抬棍以更好地在浇筑时支撑快易收口网为竖直状态。
最后还可以在两侧延伸体均浇筑完毕后,拆除隔离缝内的泡沫塑料,改设置填缝胶。填缝胶伸缩性和防水性更好,更能满足伸缩和防水的需求。
本方法得到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包括用于形成后浇带的竖向的隔离空间,隔离空间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向的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隔离空间外侧的地下室坑壁上竖向设置有一面和地下室外墙平行的找平面,隔离空间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各自向外延伸后再沿左右两侧相对延伸形成贴合在找平面上的两个左右相对的延伸体,左侧的延伸体和右侧的延伸体之间留有隔离缝,隔离缝内设置有弹性防水结构。
这样,使得地下室外墙产生的伸缩变形传递到左侧延伸体和右侧延伸体时,经过一个前后方向上的错位传递,进而减小左侧延伸体和右侧延伸体因水平方向伸缩变形而产生的位移量;并进而可以在左侧延伸体和右侧延伸体之间的隔离缝内设置弹性防水结构进行防水,同时利用弹性防水结构的柔性,使其不会影响地下室外墙的伸缩变形,保证后浇带的作用效果。
作为优化,左侧的延伸体和右侧的延伸体沿相对方向的外侧侧面垂直于找平面设置。
这样,方便延伸体施工时的外侧支模。
作为优化,隔离缝宽度一般为50mm左右;左侧的延伸体和右侧的延伸体背离找平面的内侧表面和地下室外墙的外侧表面位置齐平。
该数据为经过大量试验验证得到,能够较好地保证基础垫层在水平方向的变形经高度方向错位传递后的消减效果较好,又能够留有足够宽度的隔离缝以满足水平方向变形需求。
作为优化,延伸体为内设有钢筋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样方便施工时和地下室外墙一起浇筑成形得到,且保证强度质量。
作为优化,延伸体内侧表面以及隔离空间相对的左右侧表面均具有竖向设置的快易收口网。
这样是因为后浇带位置后续需要继续浇筑平整,故先设置施工缝时地下室外墙之间相对的竖直面没有平整度要求,故可以采用快易收口网方便浇筑时不用单独对该竖向侧面支模,只靠快易收口网即可使其保持为竖直状态,也方便后续浇平施工。进一步地,该快易收口网外侧水平设置有抬棍。以更好地保持块易收口网呈竖直状态。
作为优化,隔离空间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部的钢筋结构贯穿隔离空间相连。
这样,钢筋结构相连并不会影响地下室外墙由于水泥收缩造成的水平位移,能够保证后浇带的伸缩缝效果;同时方便后续后浇带施工时直接浇筑水泥即可,也提高最终得到的地下室外墙整体性。
作为优化,延伸体内还水平设置有外端垂直伸出延伸体内侧表面的预埋钢筋。
这样,可以方便后浇带后续浇筑时,依靠预埋钢筋焊接对拉丝杆实现后浇带外侧支模,提高后浇带施工便捷性。
作为优化,所述弹性防水结构,包括隔离缝外侧找平面上顺隔离缝高度方向设置的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的左右两侧各自浇筑压设在对应的延伸体内。
这样,具有结构简单,利于设置,防水效果好的优点。
作为优化,所述橡胶止水带具有一个用于和找平面贴合的外表面,还具有一个间隔设置有多道竖向的止水凸起的内表面,多道止水凸起沿橡胶止水带长度方向设置且沿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橡胶止水带宽度方向两侧各至少有一道止水凸起被浇筑于对应的延伸体内。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止水效果,提高对地下室的防水保护效果。
作为优化,橡胶止水带外的隔离缝内还设置有填缝胶。
这样,填缝胶不会影响隔离缝的伸缩作用;同时可以更好地防水。
作为优化,所述橡胶止水带由多块止水带单体沿长度方向拼接得到,拼接处的两块止水带单体靠凹凸配合结构搭接形成为厚度一致的搭接部,且搭接面上设置有胶水固定。
这样,方便橡胶止水带的安装设置,且使得拼接处不会漏水。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施工简单方便快捷,能够具备防止地下室外墙伸缩变形危害的伸缩缝效果,同时又能够有较好地止水效果以保护地下室施工,提高地下室施工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得到的本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单独橡胶止水带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地下室外墙后浇带位置,将后浇带的隔离空间外侧正对的地下室坑壁拍实平整,形成竖向设置的一面和地下室外墙平行的找平面;
2、采用止水带单体拼接得到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由多块止水带单体沿长度方向拼接得到,拼接处的两块止水带单体靠凹凸配合结构搭接形成为厚度一致的搭接部,且搭接面上设置有胶水固定;得到的橡胶止水带具有一个用于和平面面贴合的外表面,另一面为其上间隔设置有多道止水凸起的内表面,多道止水凸起沿橡胶止水带长度方向设置且沿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将橡胶止水带外表面沿竖向贴合安装在后浇带隔离空间对应的找平面中部,橡胶止水带外表面两侧各至少有一个止水凸起伸出于预设的隔离缝位置之外;
止水凸起安装时采用竖向间隔布置的金属扁体和/或锚栓压块进行固定,其中金属扁体横向向外压紧在橡胶止水带内表面上,两端靠螺钉钉入找平面实现固定,锚栓压块用于对橡胶止水带边缘进行固定;
3、进行延伸体的施工,在浇筑隔离空间两侧的地下室外墙时,使得隔离空间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各自向外延伸后再沿左右两侧相对延伸形成贴合在找平面上的两个左右相对的延伸体,左侧的延伸体和右侧的延伸体之间留有隔离缝;且使得橡胶止水带的左右两侧各自浇筑压设在对应的延伸体外侧。
这样施工得到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可以使得地下室外墙产生的伸缩变形传递到左侧延伸体和右侧延伸体时,经过一个前后方向上的错位传递,进而减小左侧延伸体和右侧延伸体因水平方向伸缩变形而产生的位移量;并进而可以在左侧延伸体和右侧延伸体之间的隔离缝内设置弹性防水结构进行防水,同时利用弹性防水结构的柔性,使其不会影响地下室外墙的伸缩变形,保证后浇带的作用效果。同时,该施工方法自身具有步骤简单快捷可靠等优点。实施时,止水带宽350mm,厚度为30mm,有效防水区凸起阻隔间距为100mm,凸起高度为10mm;可以很好地满足防水需求,以及预留隔离缝宽度需求。
其中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在隔离空间一侧的地下室外墙浇筑前,完成该侧地下室外墙内部钢筋结构的绑扎,该侧地下室外墙内部钢筋结构捆绑设置时向外延伸一段距离并在该侧侧边竖向设置快易收口网; 在该侧的找平面设置捆绑好该侧延伸体内部的钢筋网结构,该侧延伸体内部的钢筋网结构外侧和对应该侧的地下室外墙内部钢筋结构固定连接,该侧延伸体内部的钢筋网结构左右两侧设置用于浇筑该侧延伸体的竖向模板,左右两侧的竖向模板之间采用对拉丝杆固定,对拉丝杆朝向隔离缝的一端设置一段向外延伸的预留连接段,位于靠近隔离空间中部的竖向模板将橡胶止水带一侧的至少一道止水凸起隔于两侧竖向模板之间;同时该侧延伸体的内侧表面竖向设置快易收口网;
b、完成该侧地下室外墙连同延伸体的浇筑,使其成形为一体;养护成形后拆模。
c、仿照a步骤完成凹槽另一侧地下室外墙以及其延伸体的浇筑施工,该另一侧延伸体采用单侧模板支撑,安装单侧模板时先采用和隔离缝宽度等宽的泡沫塑料插入到对拉丝杆预留连接段上并固定到隔离缝位置,然后在该侧延伸体远离隔离缝方向的该侧设置好单侧模板,单侧模板依靠水平设置且一端和对拉丝杆预留连接段焊接固定的连接丝杆进行支撑固定完成单侧模板的安装;(该另一侧地下室延伸体浇筑施工其余步骤和a步骤中一致)完成该另一侧地下室外墙连同延伸体的浇筑,使其成形为一体;养护成形后拆模。
这样,延伸体和对应的地下室外墙一起施工浇筑,施工简单方便快捷,支模高效可靠,得到的延伸体结构强度高,提高了浇筑质量。设置的快易收口网不仅简化了支模工序,而且方便后续后浇带的浇筑。
其中,后浇带结构浇筑时高度方向按照1-2米的一次的高度分段浇筑;每段浇筑时需先拆除该段的金属扁体和锚栓压块后,再进行浇筑。这样,采用金属扁体和锚栓临时固定,分段浇筑前拆除的方式,保证了止水带的浇筑位置精确且自身浇筑时的外形不变,可以更好地提高浇筑质量,且保证止水带两侧能够更好地浇筑到延伸体内,保证止水效果。
实施时,快易收口网外侧可以设置横向的钢筋抬棍以更好地在浇筑时支撑快易收口网为竖直状态。
上述方法得到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参见图1-2,包括用于形成后浇带的竖向的隔离空间1,隔离空间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向的地下室外墙2,其中,隔离空间1外侧的地下室坑壁上竖向设置有一面和地下室外墙平行的找平面3,隔离空间1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2各自向外延伸后再沿左右两侧相对延伸形成贴合在找平面上的两个左右相对的延伸体4,左侧的延伸体和右侧的延伸体之间留有隔离缝,隔离缝5内设置有弹性防水结构。
这样,使得地下室外墙产生的伸缩变形传递到左侧延伸体和右侧延伸体时,经过一个前后方向上的错位传递,进而减小左侧延伸体和右侧延伸体因水平方向伸缩变形而产生的位移量;并进而可以在左侧延伸体和右侧延伸体之间的隔离缝内设置弹性防水结构进行防水,同时利用弹性防水结构的柔性,使其不会影响地下室外墙的伸缩变形,保证后浇带的作用效果。
其中,左侧的延伸体和右侧的延伸体沿相对方向的外侧侧面垂直于找平面3设置。
这样,方便延伸体施工时的外侧支模。
其中,隔离缝5宽度一般为50mm左右;左侧的延伸体和右侧的延伸体背离找平面3的内侧表面和地下室外墙2的外侧表面位置齐平。
该数据为经过大量试验验证得到,能够较好地保证基础垫层在水平方向的变形经高度方向错位传递后的消减效果较好,又能够留有足够宽度的隔离缝以满足水平方向变形需求。
其中,延伸体4为内设有钢筋网6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样方便施工时和地下室外墙一起浇筑成形得到,且保证强度质量。
其中,延伸体4内侧表面以及隔离空间相对的左右侧表面均具有竖向设置的快易收口网7。
这样是因为后浇带位置后续需要继续浇筑平整,故先设置施工缝时地下室外墙之间相对的竖直面没有平整度要求,故可以采用快易收口网方便浇筑时不用单独对该竖向侧面支模,只靠快易收口网即可使其保持为竖直状态,也方便后续浇平施工。进一步地,该快易收口网7外侧水平设置有抬棍(图中未显示)。以更好地保持块易收口网呈竖直状态。
其中,隔离空间1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内部的钢筋结构8贯穿隔离空间相连。
这样,钢筋结构相连并不会影响地下室外墙由于水泥收缩造成的水平位移,能够保证后浇带的伸缩缝效果;同时方便后续后浇带施工时直接浇筑水泥即可,也提高最终得到的地下室外墙整体性。
其中,延伸体4内还水平设置有外端垂直伸出延伸体内侧表面的预埋钢筋9。
这样,可以方便后浇带后续浇筑时,依靠预埋钢筋焊接对拉丝杆实现后浇带外侧支模,提高后浇带施工便捷性。
其中,所述弹性防水结构,包括隔离缝外侧找平面上顺隔离缝高度方向设置的橡胶止水带10,橡胶止水带10的左右两侧各自浇筑压设在对应的延伸体内。
这样,具有结构简单,利于设置,防水效果好的优点。
其中,所述橡胶止水带10具有一个用于和找平面贴合的外表面,还具有一个间隔设置有多道竖向的止水凸起11的内表面,多道止水凸起11沿橡胶止水带长度方向设置且沿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橡胶止水带10宽度方向两侧各至少有一道止水凸起11被浇筑于对应的延伸体内。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止水效果,提高对地下室的防水保护效果。
其中,橡胶止水带10外的隔离缝5内还设置有填缝胶。
这样,填缝胶不会影响隔离缝的伸缩作用;同时可以更好地防水。
其中,所述橡胶止水带10由多块止水带单体沿长度方向拼接得到,拼接处的两块止水带单体靠凹凸配合结构搭接形成为厚度一致的搭接部,且搭接面上设置有胶水固定。
这样,方便橡胶止水带的安装设置,且使得拼接处不会漏水。
实施时,快易收口网外侧可以设置横向的钢筋抬棍以更好地在浇筑时支撑快易收口网为竖直状态。
Claims (6)
1.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地下室外墙后浇带位置,将后浇带的隔离空间外侧正对的地下室坑壁拍实平整,形成竖向设置的一面和地下室外墙平行的找平面;
2、采用止水带单体拼接得到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由多块止水带单体沿长度方向拼接得到,拼接处的两块止水带单体靠凹凸配合结构搭接形成为厚度一致的搭接部,且搭接面上设置有胶水固定;得到的橡胶止水带具有一个用于和平面面贴合的外表面,另一面为其上间隔设置有多道止水凸起的内表面,多道止水凸起沿橡胶止水带长度方向设置且沿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将橡胶止水带外表面沿竖向贴合安装在后浇带隔离空间对应的找平面中部,橡胶止水带外表面两侧各至少有一个止水凸起伸出于预设的隔离缝位置之外;
止水凸起安装时采用竖向间隔布置的金属扁体和/或锚栓压块进行固定,其中金属扁体横向向外压紧在橡胶止水带内表面上,两端靠螺钉钉入找平面实现固定,锚栓压块用于对橡胶止水带边缘进行固定;
3、进行延伸体的施工,在浇筑隔离空间两侧的地下室外墙时,使得隔离空间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各自向外延伸后再沿左右两侧相对延伸形成贴合在找平面上的两个左右相对的延伸体,左侧的延伸体和右侧的延伸体之间留有隔离缝;且使得橡胶止水带的左右两侧各自浇筑压设在对应的延伸体外侧;
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在隔离空间一侧的地下室外墙浇筑前,完成该侧地下室外墙内部钢筋结构的绑扎,该侧地下室外墙内部钢筋结构捆绑设置时向外延伸一段距离并在该侧侧边竖向设置快易收口网;在该侧的找平面设置捆绑好该侧延伸体内部的钢筋网结构,该侧延伸体内部的钢筋网结构外侧和对应该侧的地下室外墙内部钢筋结构固定连接,该侧延伸体内部的钢筋网结构左右两侧设置用于浇筑该侧延伸体的竖向模板,左右两侧的竖向模板之间采用对拉丝杆固定,对拉丝杆朝向隔离缝的一端设置一段向外延伸的预留连接段,位于靠近隔离空间中部的竖向模板将橡胶止水带一侧的至少一道止水凸起隔于两侧竖向模板之间;同时该侧延伸体的内侧表面竖向设置快易收口网;
b、完成该侧地下室外墙连同延伸体的浇筑,使其成形为一体;养护成形后拆模;
c、仿照a步骤完成凹槽另一侧地下室外墙以及其延伸体的浇筑施工,该另一侧延伸体采用单侧模板支撑,安装单侧模板时先采用和隔离缝宽度等宽的泡沫塑料插入到对拉丝杆预留连接段上并固定到隔离缝位置,然后在该侧延伸体远离隔离缝方向的该侧设置好单侧模板,单侧模板依靠水平设置且一端和对拉丝杆预留连接段焊接固定的连接丝杆进行支撑固定完成单侧模板的安装;完成该另一侧地下室外墙连同延伸体的浇筑,使其成形为一体;养护成形后拆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后浇带结构浇筑时高度方向按照1-2米的一次的高度分段浇筑;每段浇筑时需先拆除该段的金属扁体和锚栓压块后,再进行浇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快易收口网外侧设置横向的钢筋抬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后在两侧延伸体均浇筑完毕后,拆除隔离缝内的泡沫塑料,改设置填缝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得到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包括用于形成后浇带的竖向的隔离空间,隔离空间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向的地下室外墙,隔离空间外侧的地下室坑壁上竖向设置有一面和地下室外墙平行的找平面,隔离空间左右两侧的地下室外墙各自向外延伸后再沿左右两侧相对延伸形成贴合在找平面上的两个左右相对的延伸体,左侧的延伸体和右侧的延伸体之间留有隔离缝,隔离缝内设置有弹性防水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左侧的延伸体和右侧的延伸体沿相对方向的外侧侧面垂直于找平面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71439.6A CN107152037B (zh) | 2017-06-20 | 2017-06-20 |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71439.6A CN107152037B (zh) | 2017-06-20 | 2017-06-20 |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52037A CN107152037A (zh) | 2017-09-12 |
CN107152037B true CN107152037B (zh) | 2019-02-05 |
Family
ID=59796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71439.6A Active CN107152037B (zh) | 2017-06-20 | 2017-06-20 |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520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38185B (zh) * | 2018-10-29 | 2020-09-01 |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后浇带垂直施工缝构造方法 |
CN109763518A (zh) * | 2019-01-30 | 2019-05-17 |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188250U (zh) * | 2013-04-25 | 2013-09-11 | 浙江宏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43078A (ja) * | 2002-05-28 | 2003-12-03 | Fumio Akiyama | 住宅の床下凹形状スペース及び通路を持つ基礎構造 |
-
2017
- 2017-06-20 CN CN201710471439.6A patent/CN1071520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188250U (zh) * | 2013-04-25 | 2013-09-11 | 浙江宏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工法;任道远等;《工程质量》;20070630(第11期);第58-5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52037A (zh) | 2017-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61322B (zh) | 一种现浇管廊侧墙水平施工缝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790182B (zh) | 一种水利工程竖直止水结构及其制造和施工方法 | |
CN208363127U (zh) | 一种复合式高铁站台的挡土墙结构 | |
CN204676609U (zh) |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加强型防水结构 | |
CN108166531A (zh) | 基础后浇带模板及浇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 |
CN109797874A (zh) | 一种高层大底盘多塔楼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方法 | |
CN207079635U (zh) | 一种止水钢板固定安装结构 | |
CN209368677U (zh) | 一种现浇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槽钢模 | |
CN107152037B (zh) |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 | |
CN107083776B (zh) | 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后浇带施工方法 | |
CN105821908A (zh) | 一种多重止水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5712204U (zh) | 一种多重止水带及其防水结构 | |
CN110295630A (zh) |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结构 | |
CN208152349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面系统 | |
CN213417904U (zh) | 提前封闭式地下室楼板沉降后浇带结构 | |
CN111456105B (zh) | 地下车库底板后浇带施工方法 | |
CN109024699A (zh) | 整体式止水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6284303B (zh) | 一种带角钢接头限位的预制地连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7630116U (zh) | 一种前置组装式止水后浇带 | |
CN114718312B (zh) | 一种防水混凝土施工缝临时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6844166U (zh) |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 | |
CN214993882U (zh) | 一种深基坑分仓地下连续墙底板合拢段过渡结构 | |
CN210887323U (zh) | 一种接建工程地下结构施工缝防水装置 | |
CN213268014U (zh) | 一种顶板后浇带超前施工的波纹盖板安装结构 | |
CN212223970U (zh) | 预制盖板后浇带止水临时封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