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25209B - 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25209B
CN107125209B CN201710317650.2A CN201710317650A CN107125209B CN 107125209 B CN107125209 B CN 107125209B CN 201710317650 A CN201710317650 A CN 201710317650A CN 107125209 B CN107125209 B CN 107125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earthworm
field
living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76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25209A (zh
Inventor
郑宪清
吕卫光
张翰林
李双喜
宋科
张娟琴
周文宗
陶晓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olang Ecology And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olang Ecology And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olang Ecology And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olang Ecology And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176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25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25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5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25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5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01K67/0332Earthworm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在稻田中,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产生的水稻秸秆切碎后全量还田,而后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稻田中养殖沪地龙活体。本发明充分利用稻田各种水旱轮作方式带来的有效空间,为沪地龙活体养殖提供充裕的生长环境、充足且安全的饵料,利用沪地龙活体喜土壤环境的特性、生命活动中取食与代谢功能,疏松熟化土壤结构的同时将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土壤的优质肥源。不仅可实现沪地龙活体的生态养殖,便捷采收,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又可实现作物秸秆与残叶原地生物处理,并可助力土壤积蓄肥力,改善物理性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沪地龙”为钜蚓科动物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主产区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这种地球上存活6亿年的古老土壤动物,被达尔文称之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动物”,可制成中医药产品和保健食品,作为畜禽和水产动物的蛋白饲料,加工成绿色有机肥料,处理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有机垃圾,制成轻化产品和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也可作为土壤环境质量的指示动物。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常用动物类中药,地龙性咸寒,归肝、脾、膀肌经。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高热神昏、关节痹痛、半身不遂、降压、抗血栓、抗心律失常、抗癌等症。大量研究表明,地龙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几乎涉及人体各个系统,由于生活方式造成“三高”不断增加,因此近年来地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年需求量达千吨以上,年交易额达30亿美元。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沪地龙的市场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与地龙品种混乱、资源短缺、加工粗糙、质量低下的问题之间的矛盾逐渐突显。首先,由于地龙类药用原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地龙其活性成分含量相差甚远,不可一概做药用;目前尚缺乏药用品种真实有效的鉴别方法,经常出现误采误收的现象,导致各地市场上的地龙药材品种混杂,伪品混入造成地龙药材市场鱼目混珠,其品种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安全,使得“方灵药不灵”;同时药材品质优劣参差不齐等问题,造成地龙饮片市场价格变化较大,极大地影响了地龙的生产与发展。其次,由于长期以来地龙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地龙药材的主要来源为野生采收,野生资源日益减少,且近年来,由于产地农田菜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工业发展产生的环境污染,导致使其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种质退化,繁殖受到制约,上市量正逐步减少,人工养殖尚未较大规模开展,使得地龙药材的供给更加短缺,至今地龙人工养殖尚未较大规模开展,导致市场上地龙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往上飚升,如以大开沪地龙为例,2005年每公斤为55元~60元,到2015年其价达每公斤为180元~220元,升幅近4倍。此外,地龙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易受采集方法、环境以及自然气候影响而不定,加剧了药材市场的“以次充好”。严重影响地龙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有鉴于此,一些业内人士呼吁,地龙主产地和有养殖地龙条件的地区,大力开展地龙养殖,并逐步形成规模,进而过渡到产业化养殖。这样,既能保证市场的地龙供应和出口的需要,又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的“鱼米之乡”,粮食生产以稻麦轮作为主要种植模式,粮食丰产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秸秆,带来了极大的污染等的问题,且常年的产量目的驱使化学肥料大量使用,造成产量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但却极大地破坏了土壤的质量,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保肥能力。进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方法,包括步骤:在稻田中,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产生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而后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稻田中养殖沪地龙活体。
优选地,所述沪地龙活体为环毛蚓属蚯蚓。进一步地,所述沪地龙活体选自通俗环毛蚓【Pheretima vulgaris 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通俗环毛蚓【Pheretima 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可用于制备中药材-地龙干。通俗环毛蚓【Pheretima vulgaris 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lelmi (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的干燥体习称为沪地龙。
优选地,水稻收割后产生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无秸秆外运,焚烧现象。
优选地,将水稻秸秆切碎后全量还田。例如,切碎后的水稻秸秆的长度为8~10cm。
优选地,在5月中下旬种植水稻,当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收割水稻。
优选地,水稻收割后,在当年10月上中旬到11月上旬投放沪地龙活体种苗,在第二年种植水稻前泡田时采收沪地龙活体成品。
优选地,沪地龙活体种苗投放时,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60%范围内。所述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中水分的质量占比。
优选地,沪地龙活体种苗投放量为每亩地50~100公斤。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养殖沪地龙活体期间,稻田休耕,亦即稻田中不再种植其他旱作作物。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养殖沪地龙活体期间,稻田还种植其他旱作作物。
优选地,在养殖沪地龙活体期间,稻田还种植耐寒蔬菜或绿肥。
优选地,在种植耐寒蔬菜或绿肥前,施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的量为每亩地600~1000公斤。
优选地,在十一月上旬到次年三月种植耐寒蔬菜,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所述耐寒蔬菜,蔬菜残叶全量还田。
优选地,在十一月上旬到次年三月种植绿肥,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翻耕绿肥全量还田。
优选地,所述耐寒蔬菜为可露天种植的耐寒蔬菜。例如,所述耐寒蔬菜可选自上海青、花菜、甘蓝、油菜、菠菜、芥蓝、生菜、葱、大蒜、芹菜、豌豆、马铃薯、香菜或蚕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绿肥可为越冬绿肥。例如,所述越冬绿肥可选自鼠茅草、紫云英、苕子、茹菜或蚕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方法实施时的温度不低于-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充分利用稻田各种水旱轮作方式带来的有效空间,为沪地龙活体养殖提供充裕的生长环境、充足且安全的饵料,利用沪地龙活体喜土壤环境的特性、生命活动中取食与代谢功能,疏松熟化土壤结构的同时将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土壤的优质肥源。不仅可实现沪地龙活体的生态养殖,便捷采收,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又可实现作物秸秆与残叶原地生物处理,并可助力土壤积蓄肥力,改善物理性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方法,包括步骤:在稻田中,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产生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而后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稻田中养殖沪地龙活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沪地龙活体为环毛蚓属蚯蚓。所述环毛蚓属蚯蚓体选自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养殖获得的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可以用于制备中药材-地龙干。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习称为沪地龙。
水稻收割后产生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无秸秆外运,焚烧现象。可将水稻秸秆切碎后全量还田。例如,切碎后的水稻秸秆的长度为8~10cm。
可选择在5月中下旬种植水稻,当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收割水稻。水稻收割后,可在当年10月上中旬到11月上旬投放沪地龙活体种苗,在第二年种植水稻前泡田时采收沪地龙活体成品。
沪地龙活体种苗投放时,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60%范围内。
本发明对于沪地龙活体种苗投放量没有特殊限制只要不限制本发明的目的即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例举了沪地龙活体种苗投放量为每亩地50公斤。但不并限于此,例如沪地龙活体种苗投放量可以为每亩地50~100公斤。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养殖沪地龙活体期间,稻田休耕,亦即稻田中不再种植其他作物。也可以在养殖沪地龙活体期间,稻田还种植其他作物。本发明对于种植的其他作物没有特殊限制,只要不限制本发明的目的即可。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在养殖沪地龙活体期间,稻田还种植耐寒蔬菜或绿肥。
在种植耐寒蔬菜或绿肥前,可施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的量为每亩地600~1000公斤。
可在十一月上旬到次年三月种植耐寒蔬菜,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所述耐寒蔬菜,蔬菜残叶全量还田。所述耐寒蔬菜为可露天种植的耐寒蔬菜。本发明对于所述耐寒蔬菜没有特殊限制,只要不限制本发明的目的即可。例如,所述耐寒蔬菜可选自但不限于上海青、花菜、甘蓝、油菜、菠菜、芥蓝、生菜、葱、大蒜、芹菜、豌豆、马铃薯、香菜或蚕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可在十一月上旬到次年三月种植绿肥,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翻耕绿肥全量还田。所述绿肥可为越冬绿肥。本发明对于越冬绿肥的种类没有特殊的限制,只要不限制本发明的目的即可。例如,所述越冬绿肥可选自但不限于鼠茅草、紫云英、苕子、茹菜或蚕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方法适用于冬季气温不低于-10℃的区域。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除非另外说明,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均采用本技术领域常规的技术。
实施例1
水稻-蔬菜(威廉环毛蚓)模式,实施地点为崇明岛,崇明岛冬季平均温度为2.8℃,历史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5℃,符合耐寒蔬菜露天种植的条件。具体为在4月中下旬开始水稻稻苗育秧,5月中旬进行机插秧,10月中下旬成熟收割水稻,并实行水稻秸秆切碎(8-10cm)全量还田,无秸秆外运,焚烧现象,且不影响下茬水稻和蔬菜种植和田间管理;10月上中旬每亩地施加600~1000公斤有机肥,同时在11月上旬进行至次年3月种植耐寒蔬菜(本实施例中,所述耐寒蔬菜为花菜、榨菜、芹菜、马铃薯、上海青、紫甘蓝、大白菜、大葱和大蒜等,同时每亩地投威廉环毛蚓种苗50公斤,威廉环毛蚓种苗投放时,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60%范围内,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蔬菜,5月上旬泡田采收威廉环毛蚓。
结果,在稻-菜模式下,生态养殖的威廉环毛蚓成活率为70-85%。在稻菜模式下,生态养殖的威廉环毛蚓产量为300-400kg/亩。
如表1-1,生态养殖的威廉环毛蚓品质测定结果中各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标准。
表1-1:威廉环毛蚓品质详表
Figure BDA0001288857660000051
同时如表1-2所示,与传统的稻-麦模式相比,稻-菜(威廉环毛蚓)模式使得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团粒结构显著改善。
具体地,稻-菜(威廉环毛蚓)模式使得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增加0.3-0.5%。土壤容重明显降低5-10%。干团粒R0.25增加10-15%。湿团粒R0.25增加10-15%。
表1-2:土壤质地与肥力比较
Figure BDA0001288857660000061
实施例2
水稻-绿肥(通俗环毛蚓)模式,实施地点为崇明岛,崇明岛冬季平均温度为2.8℃,历史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5℃,符合越冬绿肥种植的条件。具体为在4月中下旬开始水稻稻苗育秧,5月中旬进行机插秧,10月中下旬成熟收割水稻,并实行水稻秸秆切碎(8-10cm)全量还田,无秸秆外运,焚烧现象。11月上旬每亩地施加600公斤有机肥,在12月上旬前种植越冬绿肥(本实施例中,所述越冬绿肥为油菜、蚕豆、紫云英),同时每亩地投放通俗环毛蚓种苗50公斤,通俗环毛蚓种苗投放时,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60%范围内,次年5月上中旬翻耕绿肥,并泡田采收通俗环毛蚓。
结果,在稻-绿肥模式下,生态养殖的通俗环毛蚓成活率为75-90%。在稻-绿肥模式下,生态养殖的通俗环毛蚓的产量为350-450kg/亩。
同样,如表2-1,在稻-绿肥模式下,生态养殖的通俗环毛蚓品质测定结果中各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标准。
表2-1:通俗环毛蚓品质详表
Figure BDA0001288857660000062
同时如表2-2所示,与传统的稻-麦模式相比,稻-绿肥模式(通俗环毛蚓)使得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团粒结构显著改善。
具体地,稻-绿肥(通俗环毛蚓)模式使得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增加0.4-0.7%。土壤容重明显降低8-10%。干团粒R0.25增加12-18%。湿团粒R0.25增加12-18%。
表2-2:土壤质地与肥力比较
Figure BDA0001288857660000071
实施例3
水稻-休耕(栉盲环毛蚓)模式,实施地点为崇明岛,崇明岛冬季平均温度为2.8℃,历史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5℃。具体为在4月中下旬开始水稻稻苗育秧,5月中旬进行机插秧,10月中下旬成熟收割水稻,并实行水稻秸秆切碎(8-10cm)全量还田,无秸秆外运,焚烧现象。接下来,休耕,不再种植其他作物。且于12月上旬每亩地投放栉盲环毛蚓种苗50公斤,栉盲环毛蚓种苗投放时,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60%范围内,次年5月上中旬泡田采收栉盲环毛蚓。
结果,在稻-休耕模式下,生态养殖的栉盲环毛蚓成活率为70-80%。在稻-休耕模式下,生态养殖的栉盲环毛蚓的产量为250-350kg/亩。
同样,如表3-1,在稻-休耕模式下,生态养殖的栉盲环毛蚓品质测定结果中各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标准。
表3-1:栉盲环毛蚓品质详表
Figure BDA0001288857660000072
同时如表3-2所示,与传统的稻-麦模式相比,稻-休耕模式虽没有肥料投入,仅秸秆被栉盲环毛蚓分解,同样使得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团粒结构显著改善。
具体地,稻-休耕(栉盲环毛蚓)模式使得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增加0.2-0.4%。土壤容重明显降低3-5%。干团粒R0.25增加5-8%。湿团粒R0.25增加5-8%。
表3-2:土壤质地与肥力比较
Figure BDA000128885766000008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方法,包括步骤:在稻田中,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产生的水稻秸秆切碎后全量还田,而后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稻田中养殖沪地龙活体;在5月中下旬种植水稻,当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收割水稻;水稻收割后,在当年10月上中旬到11月上旬投放沪地龙活体种苗,在第二年种植水稻前泡田时采收沪地龙活体成品;沪地龙活体种苗投放时,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60%;所述方法实施时的温度不低于-10℃;所述沪地龙活体为环毛蚓属蚯蚓中的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沪地龙活体种苗投放量为每亩地50~100公斤;在养殖沪地龙活体期间,稻田休耕;或在养殖沪地龙活体期间,稻田还种植耐寒蔬菜或绿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收割后产生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无秸秆外运,焚烧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种植耐寒蔬菜或绿肥前,施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的量为每亩地600~1000公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十一月上旬到次年三月种植耐寒蔬菜,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所述耐寒蔬菜,蔬菜残叶全量还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十一月上旬到次年三月种植绿肥,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翻耕绿肥全量还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寒蔬菜选自上海青、花菜、甘蓝、油菜、菠菜、芥蓝、生菜、葱、大蒜、芹菜、豌豆、马铃薯、香菜或蚕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肥选自鼠茅草、紫云英、苕子或茹菜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CN201710317650.2A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 Active CN107125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7650.2A CN107125209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7650.2A CN107125209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5209A CN107125209A (zh) 2017-09-05
CN107125209B true CN107125209B (zh) 2021-03-12

Family

ID=59732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7650.2A Active CN107125209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252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2428A (zh) * 2019-06-13 2019-08-16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轮作养殖方法
CN111296366B (zh) * 2020-03-30 2021-12-14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露天环境中蚯蚓工厂化的养殖方法
CN111296367B (zh) * 2020-03-30 2021-12-14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设施大棚中蚯蚓工厂化的养殖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1184A (zh) * 2009-11-24 2010-06-16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农田蚯蚓养殖与生物耕作方法
CN103797926A (zh) * 2014-02-10 2014-05-21 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水旱轮作中稻草还田复种方法
CN104938269A (zh) * 2015-06-25 2015-09-30 李春燕 一种利用蚯蚓使水稻增产的方法
CN105494238A (zh) * 2015-11-30 2016-04-20 全椒县王震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稻田养殖肉鹅的方法
CN106665223A (zh) * 2016-12-06 2017-05-17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水旱轮作稻菜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1184A (zh) * 2009-11-24 2010-06-16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农田蚯蚓养殖与生物耕作方法
CN103797926A (zh) * 2014-02-10 2014-05-21 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水旱轮作中稻草还田复种方法
CN104938269A (zh) * 2015-06-25 2015-09-30 李春燕 一种利用蚯蚓使水稻增产的方法
CN105494238A (zh) * 2015-11-30 2016-04-20 全椒县王震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稻田养殖肉鹅的方法
CN106665223A (zh) * 2016-12-06 2017-05-17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水旱轮作稻菜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对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董水丽;《河南农业科学》;20130115;第42卷(第1期);第67-7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5209A (zh) 201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7423B (zh) 一种空心菜的营养复合肥
CN105104044A (zh) 山区有机稻米的种植方法
CN106857407B (zh) 一种稻田养殖蚯蚓的方法
CN105075994A (zh) 一种蚯蚓的养殖方法
Armin et al. Combined effect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mung bean (Bari Mung 6)
CN105165372A (zh) 一种强筋小麦的种植方法
CN105284392A (zh) 一种青稞的种植方法
CN107125209B (zh) 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
CN106665223A (zh) 一种水旱轮作稻菜种植方法
Kumar et al. A 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Azolla (Azolla pinnata) as feed supplement.
CN106508340A (zh) 一种养鱼、养牛及种植相结合的养殖方法
CN104303754A (zh) 一种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
CN109076844B (zh) 一种利用蚯蚓生物防治花菜田杂草的方法
Islam et al. Assessment of fish pond sediments for growth, yield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of Indian spinach (Basella alba L.)
CN104291889B (zh) 一种烟草专用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及烟草专用有机肥
CN104291887A (zh) 猪粪和饼肥为原料生产烟草专用有机肥的方法及烟草专用有机肥
Htet et al. Comparison of nutrients composition, forage and silage yields of maize (Zea mays L)
CN101803691B (zh) 一种肥饵兼用营养鱼肥
CN104663300A (zh) 一种用于大棚粘玉米育苗的营养土及其应用
CN104671965A (zh) 一种用于大棚甜瓜育苗的营养土及其应用
Rahimić et al. The influence of variety and fertilization on yield and content of vitamin c in the root of parsley (Petroselinum ssp.)
CN109769723B (zh) 一种采用底栖饵料生物膜养殖田螺的方法
CN108689779B (zh) 一种含螺旋藻的生物活性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2156A (zh) 一种生态营养土及配置方法
CN107484539B (zh) 一种有机玉米生产系统维持土壤肥力、控制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