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49658A -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49658A CN107049658A CN201710385572.XA CN201710385572A CN107049658A CN 107049658 A CN107049658 A CN 107049658A CN 201710385572 A CN201710385572 A CN 201710385572A CN 107049658 A CN107049658 A CN 1070496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partment
- bedstead
- sets
- cardiovascular surgery
- protection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1—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means for turning-over the pati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573—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mattress frames having alternately movable par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1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所述床架底部的床腿,所述床架上部设置床板,所述床板由小腿支撑板、大腿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背部支撑板上设置胸部保护机构,所述臀部支撑板上设置臀部转动机构,且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和所述臀部转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床架下部设置与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和所述联动机构信号互联的控制器。本发明不仅能够为病人提供心血管外科术后护理,而且能够实现病人体位的自动调节,避免了病人身体长期受压造成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现象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血管外科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由心和血管组成,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脏是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而运输血液的管道系统就是血管系统。它布散全身,无处不至,负责将心脏搏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将代谢终产物 ( 或废物 ) 运回心脏,通过肺、肾等器官排出体外。
心血管病人术后的病人均要送到病房的病床上进行后续的康复护理治疗,而对需长期卧床病人目前为防止病人产生褥疮,多是要求按时给病人翻身,同时安置病人在具有防褥疮床垫的病床上。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一般是由于病人身体受压力不平衡,造成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溃疡。而目前护理床不能自主调节病人的受力情况,起到的效果有限。因此,需要提供一款能够根据病人初步的转身动作主动对病人的体位进行调节的护理床,以避免病人身体长期受压造成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的发生。
专利公开号为CN 105748221 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外科专用护理病床,包括床架,床板和床脚,所述床板连接在床架的内侧,床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床架和第二床架,床板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第一床板与第一床架相连,第三床板与第二床架连接,第一床架的两侧设有与第二床板活动连接的导向架,该导向架位于床架的下方,所述第一床板和第三床板的底面上设有用于支撑第二床板的锁扣。该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适用于身高不同人群等特点。然而,该发明不能够根据病人的初步转身动作实现病人体位的自动调节。
专利公开号为CN 105395335 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手术康复护理床,包括胸外科手术康复护理床主体,在胸外科手术康复护理床主体上设有背部支撑垫,背部支撑垫上设有防滑条纹,背部支撑垫右侧设有颈部支撑枕,颈部支撑枕上设有条形镂空槽,背部支撑垫前后两侧设有胸腔支撑侧挡,胸腔支撑侧挡前侧设有旋钮槽。该发明在进行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时,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科学有效,功能齐全,科学舒适,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然而,该发明结构庞大,功能复杂,成本高昂,不适用于病人手术后期的自主康复护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不仅能够为病人提供心血管外科术后护理,而且能够实现病人体位的自动调节,避免了病人身体长期受压造成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现象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所述床架底部的床腿,所述床架上部设置床板,所述床板由小腿支撑板、大腿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背部支撑板上设置胸部保护机构,所述臀部支撑板上设置臀部转动机构,且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和所述臀部转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床架下部设置与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和所述联动机构信号互联的控制器;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臀部转动机构上的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设置在所述胸部保护机构上的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仪、MEMS加速计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
进一步地,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背部支撑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部沿长度方向设置圆弧形通槽,所述圆弧形通槽内设置与所述圆弧形通槽相配合的承重块,所述承重块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与人体背部相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圆弧形通槽上设置两条横截面形状为T型的环形滑槽,所述承重块底部设置与所述环形滑槽相配合的环形滑轨,所述环形滑轨下表面中部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轮齿,所述环形滑槽底部开设通孔,且所述通孔下部与开设在所述背部支撑板上的矩形孔相连通,所述矩形孔内设置双轴电机,且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所述轮齿相配合的驱动轮,所述双轴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所述承重块上部设置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臀部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臀部支撑板上的圆形沉槽,所述沉槽中心开设向下贯穿的轴孔,所述沉槽内设置坐垫板,所述坐垫板底部设置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孔内且所述转轴的下端伸出所述轴孔,所述转轴下部设置从动齿轮,所述臀部支撑板底部设置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配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块上部设置用于防止病人摔落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块一侧上部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另一端通过卡扣设置在所述承重块上部的另一侧上部,所述弹性气囊底部设置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弹性气囊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所述床架底部的气泵相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气囊的出气口设置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尾部设置床尾板。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头部设置床头板。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前后两侧均设置防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床腿底部设置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计算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目前心血管外科术后病人在卧床休养时,不能自动实现病人背部活动,易引起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等现象,提供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底部的床腿,在床架上部设置床板,而且床板由小腿支撑板、大腿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依次连接组成,这样既能够实现病人平躺又能在需要时实现坐起。而且在背部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胸部手术伤口的胸部保护机构,在臀部支撑板上设置有臀部转动机构,且胸部保护机构和臀部转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配合活动连接,并在床架下部设置与胸部保护机构和联动机构信号互联的控制器,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胸部保护机构实时保护手术伤口,避免病人由于体力不支或动作幅度大造成手术伤口撕裂,而联动机构一方面能够根据胸部保护机构的动作实现臀部转动机构的配合工作,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臀部转动机构的动作实现胸部保护机构的配合动作。
其中,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臀部转动机构上的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设置在胸部保护机构上的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均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以实现智能控制,同时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仪、MEMS加速计和无线信号发射器,其中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用于将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监测到的臀部转动动作信号和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监测到的病人胸部转动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进而控制器控制控制胸部保护机构的双轴电机运转带动承重块转动以实现病人转身的动作,以及控制器控制臀部转动机构的驱动电机带动坐垫板转动以协助病人的身体转动,避免病人上身转动而下身却不转动带来的体位不舒适。
另外,胸部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背部支撑板上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部沿长度方向设置圆弧形通槽,并在圆弧形通槽内设置与圆弧形通槽相配合的承重块,在承重块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与人体背部相配合的容纳槽,在圆弧形通槽上设置两条横截面形状为T型的环形滑槽,并在承重块底部设置与环形滑槽相配合的环形滑轨,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承重块牢固贴合在固定座上,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承重块相对于固定座的转动以实现病人上身的转动,同时,在环形滑轨下表面中部设置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设置轮齿,并环形滑槽底部开设通孔,且在通孔下部与开设在背部支撑板上的矩形孔相连通,并在矩形孔内设置双轴电机,且在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轮齿相配合的驱动轮,双轴电机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以实现双轴电机的的智能控制,在承重块上部设置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采用这样的结构,当依靠在承重块上的病人试图转动背部时,第二MEMS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转动信号并将此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工作以带动承重块转动,从而减小了病人完全靠自身体力转动身体带来的意外伤害。
另外,为了配合承重块的转动时病人的身体不发生扭曲,在臀部支撑板上设置臀部转动机构,且臀部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臀部支撑板上的圆形沉槽,在沉槽中心开设向下贯穿的轴孔,在沉槽内设置坐垫板,在坐垫板底部设置转轴,且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轴孔内且转轴的下端伸出轴孔,在转轴下部设置从动齿轮,在臀部支撑板底部设置电机支架,在电机支架上设置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的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从动齿轮相配合的主动齿轮,并在从动齿轮的端面设置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病人的臀部转动时,将此信号传送给控制器,随后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带动坐垫板转动,从而起到带动病人辅助转身的作用。本发明不仅能够为病人提供心血管外科术后护理,而且能够实现病人体位的自动调节,避免了病人身体长期受压造成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固定座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承重块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弹性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弹性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1至9,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包括床架1和设置在所述床架1底部的床腿2,所述床架1上部设置床板,所述床板由小腿支撑板3、大腿支撑板4、臀部支撑板5和背部支撑板6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背部支撑板6上设置胸部保护机构,所述臀部支撑板5上设置臀部转动机构,且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和所述臀部转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床架1下部设置与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和所述联动机构信号互联的控制器7。
所述控制器7为PLC控制器。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臀部转动机构上的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8和设置在所述胸部保护机构上的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9,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8和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9均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8和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9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仪、MEMS加速计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
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背部支撑板6上的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上部沿长度方向设置圆弧形通槽101,所述圆弧形通槽101内设置与所述圆弧形通槽101相配合的承重块11,所述承重块1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与人体背部相配合的容纳槽111,所述圆弧形通槽101上设置两条横截面形状为T型的环形滑槽102,所述承重块11底部设置与所述环形滑槽102相配合的环形滑轨112,所述环形滑轨112下表面中部设置环形凹槽113,所述环形凹槽113内设置轮齿114,所述环形滑槽102底部开设通孔103,且所述通孔103下部与开设在所述背部支撑板6上的矩形孔12相连通,所述矩形孔12内设置双轴电机13,且所述双轴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所述轮齿114相配合的驱动轮14,所述双轴电机13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所述承重块11上部设置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9。
所述臀部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臀部支撑板5上的圆形沉槽15,所述沉槽15中心开设向下贯穿的轴孔16,所述沉槽15内设置坐垫板17,所述坐垫板17底部设置转轴18,所述转轴18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孔16内且所述转轴18的下端伸出所述轴孔16,所述转轴18下部设置从动齿轮19,所述臀部支撑板5底部设置电机支架20,所述电机支架20上设置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的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所述从动齿轮19相配合的主动齿轮22,所述从动齿轮19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8。
该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底部的床腿,在床架上部设置床板,而且床板由小腿支撑板、大腿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依次连接组成,这样既能够实现病人平躺又能在需要时实现坐起。而且在背部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保护胸部手术伤口的胸部保护机构,在臀部支撑板上设置有臀部转动机构,且胸部保护机构和臀部转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配合活动连接,并在床架下部设置与胸部保护机构和联动机构信号互联的控制器,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胸部保护机构实时保护手术伤口,避免病人由于体力不支或动作幅度大造成手术伤口撕裂,而联动机构一方面能够根据胸部保护机构的动作实现臀部转动机构的配合工作,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臀部转动机构的动作实现胸部保护机构的配合动作。
其中,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臀部转动机构上的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设置在胸部保护机构上的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均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以实现智能控制,同时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仪、MEMS加速计和无线信号发射器,其中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用于将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监测到的臀部转动动作信号和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监测到的病人胸部转动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进而控制器控制控制胸部保护机构的双轴电机运转带动承重块转动以实现病人转身的动作,以及控制器控制臀部转动机构的驱动电机带动坐垫板转动以协助病人的身体转动,避免病人上身转动而下身却不转动带来的体位不舒适。
另外,胸部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背部支撑板上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部沿长度方向设置圆弧形通槽,并在圆弧形通槽内设置与圆弧形通槽相配合的承重块,在承重块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与人体背部相配合的容纳槽,在圆弧形通槽上设置两条横截面形状为T型的环形滑槽,并在承重块底部设置与环形滑槽相配合的环形滑轨,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承重块牢固贴合在固定座上,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承重块相对于固定座的转动以实现病人上身的转动,同时,在环形滑轨下表面中部设置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设置轮齿,并环形滑槽底部开设通孔,且在通孔下部与开设在背部支撑板上的矩形孔相连通,并在矩形孔内设置双轴电机,且在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轮齿相配合的驱动轮,双轴电机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以实现双轴电机的的智能控制,在承重块上部设置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采用这样的结构,当依靠在承重块上的病人试图转动背部时,第二MEMS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转动信号并将此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工作以带动承重块转动,从而减小了病人完全靠自身体力转动身体带来的意外伤害。
另外,为了配合承重块的转动时病人的身体不发生扭曲,在臀部支撑板上设置臀部转动机构,且臀部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臀部支撑板上的圆形沉槽,在沉槽中心开设向下贯穿的轴孔,在沉槽内设置坐垫板,在坐垫板底部设置转轴,且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轴孔内且转轴的下端伸出轴孔,在转轴下部设置从动齿轮,在臀部支撑板底部设置电机支架,在电机支架上设置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的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从动齿轮相配合的主动齿轮,并在从动齿轮的端面设置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病人的臀部转动时,将此信号传送给控制器,随后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带动坐垫板转动,从而起到带动病人辅助转身的作用。本发明不仅能够为病人提供心血管外科术后护理,而且能够实现病人体位的自动调节,避免了病人身体长期受压造成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现象的发生。
实施例2:
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承重块11上部设置用于防止病人摔落的防护机构23,所述防护机构23包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块11一侧上部的弹性气囊231,所述弹性气囊231的另一端通过卡扣232设置在所述承重块11上部的另一侧,所述弹性气囊231底部设置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的压力传感器233,所述弹性气囊231的进气口234通过管道与设置在所述床架1底部的气泵235相连接,所述气泵235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
该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病人从本护理床上摔落,在承重块上部设置有防护机构,其中防护机构包括一端固定设置在承重块一侧上部的弹性气囊,且弹性气囊的另一端通过卡扣设置在承重块上部的另一侧,这样能够通过卡扣将弹性气囊固定在承重块上部或者拆下,同时为了能够检测到病人上身的转动,在弹性气囊底部设置有与控制器互联的压力传感器,这样当病人试图转动身体时,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压力的变化,从而将检测到的压力变化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开启从而带动承重块转动,避免了病人完全通过自身力量转动身体造成术后伤口撕裂。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弹性气囊231的出气口236设置电磁阀237,所述电磁阀237与所述控制器7电信号互联。
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弹性气囊内的压力不至于升太高让病人感到不舒服,在弹性气囊的出气口设置电磁阀,而且电磁阀与控制器电信号互联,这样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过高时,能够控制电磁阀打开以释放弹性气囊内的气体,从而降低弹性气囊内压力。
实施例4:
如图9所示,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床架1尾部设置床尾板24。
所述床架1头部设置床头板25。
所述床架1前后两侧均设置防护栏。
所述床腿2底部设置滚轮26。
该实施例中,在床架尾部设置床尾板,一方面床尾板能够增强本护理床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床尾板上能够用来张贴床头卡或者临时放置一些衣物。另外,在床架头部设置床头板在起到增强本护理床整体强度的同时能够为病人提供依靠。为了避免病人从本护理床上意外摔落,在床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栏。同时,为了便于移动本护理床,在床腿底部设置有滚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所述床架底部的床腿,所述床架上部设置床板,所述床板由小腿支撑板、大腿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和背部支撑板依次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板上设置胸部保护机构,所述臀部支撑板上设置臀部转动机构,且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和所述臀部转动机构通过联动机构配合活动连接,所述床架下部设置与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和所述联动机构信号互联的控制器;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臀部转动机构上的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设置在所述胸部保护机构上的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和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MEMS陀螺仪、MEMS加速计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背部支撑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部沿长度方向设置圆弧形通槽,所述圆弧形通槽内设置与所述圆弧形通槽相配合的承重块,所述承重块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与人体背部相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圆弧形通槽上设置两条横截面形状为T型的环形滑槽,所述承重块底部设置与所述环形滑槽相配合的环形滑轨,所述环形滑轨下表面中部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轮齿,所述环形滑槽底部开设通孔,且所述通孔下部与开设在所述背部支撑板上的矩形孔相连通,所述矩形孔内设置双轴电机,且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所述轮齿相配合的驱动轮,所述双轴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所述承重块上部设置所述第二MEMS传感器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臀部支撑板上的圆形沉槽,所述沉槽中心开设向下贯穿的轴孔,所述沉槽内设置坐垫板,所述坐垫板底部设置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孔内且所述转轴的下端伸出所述轴孔,所述转轴下部设置从动齿轮,所述臀部支撑板底部设置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配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一MEMS传感器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块上部设置用于防止病人摔落的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块一侧上部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另一端通过卡扣设置在所述承重块上部的另一侧上部,所述弹性气囊底部设置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弹性气囊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所述床架底部的气泵相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的出气口设置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互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尾部设置床尾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头部设置床头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前后两侧均设置防护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底部设置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计算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85572.XA CN107049658B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85572.XA CN107049658B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49658A true CN107049658A (zh) | 2017-08-18 |
CN107049658B CN107049658B (zh) | 2019-06-21 |
Family
ID=59611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8557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49658B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049658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85504A (zh) * | 2017-09-15 | 2017-12-19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 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 |
CN107496100A (zh) * | 2017-09-18 | 2017-12-22 |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秦皇岛研究院 | 卧床患者专用护理床 |
CN108158751A (zh) * | 2018-01-08 | 2018-06-15 | 孟静 | 一种便于瘫痪患者独立坐起的医疗病床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516325A1 (de) * | 1985-05-04 | 1986-11-20 | Wilh. Berg GmbH & Co KG, 5990 Altena | Krankenbett mit einer hoehenverstellbaren sowie neigbaren liegeflaeche |
JP2000237222A (ja) * | 1999-02-23 | 2000-09-05 | Koremori Kawai | 腰痛治療機 |
CN102076288A (zh) * | 2008-05-29 | 2011-05-25 | 北京三维正基科技有限公司 | 三维正脊仪 |
US8056164B2 (en) * | 2007-10-09 | 2011-11-15 | Bedlab, Llc | Bed with adjustable patient support framework |
CN205083857U (zh) * | 2015-10-27 | 2016-03-16 | 杨俊波 | 一种医学护理用翻身床 |
-
2017
- 2017-05-26 CN CN201710385572.XA patent/CN10704965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516325A1 (de) * | 1985-05-04 | 1986-11-20 | Wilh. Berg GmbH & Co KG, 5990 Altena | Krankenbett mit einer hoehenverstellbaren sowie neigbaren liegeflaeche |
JP2000237222A (ja) * | 1999-02-23 | 2000-09-05 | Koremori Kawai | 腰痛治療機 |
US8056164B2 (en) * | 2007-10-09 | 2011-11-15 | Bedlab, Llc | Bed with adjustable patient support framework |
CN102076288A (zh) * | 2008-05-29 | 2011-05-25 | 北京三维正基科技有限公司 | 三维正脊仪 |
CN205083857U (zh) * | 2015-10-27 | 2016-03-16 | 杨俊波 | 一种医学护理用翻身床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85504A (zh) * | 2017-09-15 | 2017-12-19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 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 |
CN107496100A (zh) * | 2017-09-18 | 2017-12-22 |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秦皇岛研究院 | 卧床患者专用护理床 |
CN108158751A (zh) * | 2018-01-08 | 2018-06-15 | 孟静 | 一种便于瘫痪患者独立坐起的医疗病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49658B (zh) | 2019-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877590B1 (en) | A therapeutic device | |
CN107049658A (zh) |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用护理床 | |
CN206587143U (zh) | 四肢运动器械以及辅助环 | |
CN107485504A (zh) | 一种运动员腿部理疗装置 | |
CN205548859U (zh) | 电动360度翻身床 | |
CN107595513A (zh) | 一种医疗病床 | |
CN107242942A (zh) |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 | |
CN205459485U (zh) | 急诊外科病人治疗后护理床 | |
CN107198615A (zh) | 翻身设备、护理设备及翻身护理方法 | |
CN214073962U (zh) | 一种用于危重病人俯卧位翻身的床垫 | |
CN206473495U (zh) | 一种便于甲强龙及咪达唑仑注射的护理装置 | |
CN216168486U (zh) | 一种高压氧舱系统 | |
CN107028710B (zh) |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 |
CN202288674U (zh) | 易于翻身的护理床 | |
CN110638582A (zh) | 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 | |
CN208511378U (zh) | 一种床椅结合的垫滚动式智能护理系统 | |
CN215535819U (zh) | 一种气管插管患者俯卧位通气翻身床 | |
CN113693868A (zh) | 一种起立式体外反搏治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4010431B (zh) | 具有电动起立和体外反搏功能的高压氧舱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8319463U (zh) | 防褥疮护理裤 | |
CN218128889U (zh) | 一种改进型骨牵引架 | |
CN2880098Y (zh) | 血液透析上肢固定架 | |
CN215689476U (zh) | 一种体外反搏起立床 | |
CN107242927A (zh) | 一种颈部矫正装置 | |
CN218220211U (zh) | 多功能献血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