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43808A - 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43808A CN106943808A CN201710294647.3A CN201710294647A CN106943808A CN 106943808 A CN106943808 A CN 106943808A CN 201710294647 A CN201710294647 A CN 201710294647A CN 106943808 A CN106943808 A CN 1069438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filter element
- cleaning box
- filter
- orific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56—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1D46/4227—Manipulating filters or filter elements, e.g. handles or extracting too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1D46/44—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controlling filt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66—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 B01D46/70—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acting counter-currently on the filtering surface, e.g. by flushing on the non-cake side of the filter
- B01D46/71—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acting counter-currently on the filtering surface, e.g. by flushing on the non-cake side of the filter with pressurised gas, e.g. pulsed ai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过滤元件、定位装置、净气箱和反吹系统,所述过滤元件通过定位装置安装在净气箱上从而使过滤元件与净气箱这两者的内腔通过过滤元件端部的净气输出口连通形成净气传送通道,所述反吹系统与净气箱连接,所述净气输出口位于过滤元件的下端且所述净气箱设置在过滤元件的底部。上述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能够解决如何有效改善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过滤元件上的粉尘的厚度分布不均匀现象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在工业还是民用方面,为了获得纯净的气体,通过过滤来去除气体中的粉尘是最基本的方法。一般而言,气体所含的粉尘中有的是可沉降的粉尘,有的则属于悬浮颗粒物。气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气体中不容易沉降的颗粒。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的粒径一般≤100微米;其中,粒径≤10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又称为PM10,粒径≤2.5微米的又称为PM2.5。
为了便于粉尘的沉降,现有的过滤除尘设备一般通过对过滤元件的上端进行定位来固定过滤元件并将过滤元件的下方设置为供粉尘沉降的空间。例如,本发明的申请人在公开号为CN103089714A的专利申请文件(下称参考文件)中所提供的透平式气体压缩机前端除尘器即采用了这种常规的设计。
为了更真实的说明上述透平式气体压缩机前端除尘器,申请人现结合本发明说明书附图1(该图更接近于上述透平式气体压缩机前端除尘器的实际设计图)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除尘器包括过滤元件100、孔板210、净气箱300和反吹系统600,其中,净气箱300安装在支架800的上方,净气箱上设有排气口310和爬架320;过滤元件100通过孔板210安装在净气箱300的下方从而使过滤元件100与净气箱300这两者的内腔通过过滤元件上端的净气输出口连通形成净气传送通道,过滤元件的外侧包括下方除所述支架外为开放设计;反吹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包610、脉冲阀620和喷吹管630,其中气包610、脉冲阀620均位于净气箱300顶部,喷吹管630则从净气箱300顶部从上往下延伸到净气箱300中靠近孔板210的高度后再沿与孔板平行的方向延伸,从而使喷吹管630上设置的喷吹口对准相应过滤元件100上的净气输出口。
上述除尘器运行时,在风机的作用下,原气(即待过滤气体,此处为待过滤空气)从开放的空间进入到过滤元件100的周围,穿过过滤元件100后成为净气(即过滤后的气体),净气又从过滤元件100的内腔进入净气箱300最后从净气箱300的排气口310排出,被过滤元件100所截留的粉尘有的聚集在过滤元件的表面形成滤饼,有的沉降到过滤元件下方的地面上,有的悬浮在过滤元件周围的空间中。当聚集在过滤元件表面的粉尘较厚时,可启动反吹系统600对过滤元件进行反吹清灰。此外,气包610、脉冲阀620的维护可通过从爬架上升到净气箱顶部来操作。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该透平式气体压缩机前端除尘器是通过对过滤元件的上端进行定位来固定过滤元件并将过滤元件的下方设置为供粉尘沉降的空间。实际上,本发明的发明人所知的采用类似原理的过滤除尘设备基本也都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设置过滤元件。一般来讲,采用这种方式设置过滤元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同时,这种方式是为了有利于粉尘的沉降,因此,尚未发现有人仔细的思考并提出过这种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却注意到以下问题和现象:(1)由于过滤元件位于净气箱的下方,为了留出过滤元件的安置空间,净气箱必然要通过支架(或者通过过滤除尘设备的外壳等结构)加以支撑,而净气箱往往是过滤除尘设备中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部件,因此,必须设计支撑强度较高的结构来支撑净气箱。(2)在该除尘器的试用中发现,在运行相当长的时间后,过滤元件下方及周围的地面上并无较多的沉降粉尘,被过滤元件所截留的粉尘主要附着在过滤元件上或在反吹后悬浮在大气中。(3)附着在过滤元件上的粉尘的厚度存在明显的分布不均匀现象,即过滤元件上的粉尘厚度由上往下逐渐变厚。经过分析后确定其原因在于:受重力影响,原气中的粉尘(主要是悬浮颗粒物)浓度通常是由上往下逐渐增大的,导致过滤元件下方接触的粉尘较多,上方接触的粉尘较少;此外,由于净气输出口位于过滤元件的上端,反吹时从净气输出口进入过滤元件内腔中的反吹气流的压力从上往下逐渐衰减,因此,过滤元件上方的反吹效果优于下方的反吹效果。上述两个因素相叠加,即造成过滤元件的粉尘厚度由上往下逐渐变厚。
另一方面,参考文件的透平式气体压缩机前端除尘器还使用了一种专门设计的过滤元件。根据参考文件可知,该过滤元件包括了由至少两根并列设置的滤管所组成的过滤部以及位于过滤部上端的上连接部(即参考文件中的第一端头连接件402)和位于过滤部下端的下连接部(即参考文件中的第二端头连接件403),各滤管上端通过上连接部连接为一体、各滤管下端通过下连接部连接为一体,在上连接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各滤管内腔导通的净气输出口(即参考文件中的通气孔402a)。为了方便过滤元件的安装定位,上述上连接部相对过滤部明显形成了一凸肩(参见参考文件附图2至4),该凸肩通过其靠近过滤部的端面与孔板密封接触(参考文件中在凸肩靠近过滤部的端面上设置了环形密封带402b以实现该密封接触),过滤元件最后通过凸肩上方的压板(即参考文件附图中的压板9)固定在孔板上。
在该参考文件中,由于所述凸肩设置在孔板上方,安装过滤元件时需将过滤元件从上往下穿过孔板上的通孔,这样不仅导致过滤元件的安装较为不便,同时,由于孔板上的通孔的开孔尺寸必须能够保证过滤元件的过滤部和下连接部能够穿过,进而要求孔板上的通孔的开孔尺寸较大、为确保孔板的强度也就需要使用厚度更厚的孔板。基于这样的问题,在本发明说明书附图1中,改进为将过滤元件的凸肩通过其远离过滤部的端面与孔板密封接触,这样,安装过滤元件时只需将过滤元件从下往上安装在孔板上即可。具体的安装方式是将凸肩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紧固件直接固定在孔板上。然而,无论采用参考文件中的压板还是本发明说明书附图1中的螺纹紧固件,始终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即:凸肩与孔板之间的预紧力均集中在凸肩的局部位置上,久而久之会影响过滤元件与孔板之间的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以解决如何有效改善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过滤元件上的粉尘的厚度分布不均匀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过滤元件安装到孔板上的刚性构件及应用该刚性构件的过滤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凸肩与孔板之间的预紧力集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现提供了一种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过滤元件、定位装置、净气箱和反吹系统,所述过滤元件通过定位装置安装在净气箱上从而使过滤元件与净气箱这两者的内腔通过过滤元件端部的净气输出口连通形成净气传送通道,所述反吹系统与净气箱连接,所述净气输出口位于过滤元件的下端且所述净气箱设置在过滤元件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构成净气箱上盖的孔板,所述过滤元件的下端通过连接结构安装在该孔板上,所述过滤元件的净气输出口通过设置于孔板上的通孔与净气箱内腔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元件包括由至少两根并列设置的滤管组成的过滤部以及位于过滤部上端的上连接部和位于过滤部下端的下连接部,各滤管上端通过上连接部连接为一体、各滤管下端通过下连接部连接为一体,在下连接部的下端面上设置与各滤管内腔导通的净气输出口,所述过滤元件通过作用于下连接部的连接结构安装在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部的下端面上设有包围住各净气输出口的环形密封带;当所述过滤元件通过作用于下连接部的连接结构安装在孔板上时,所述环形密封带压紧于下连接部的下端面与孔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部相对过滤部形成凸肩,从过滤部的深度方向上看该凸肩具有侧边;则,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预紧件和刚性构件,其中,所述刚性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凸肩侧面并沿凸肩的侧边延伸的侧围部,由侧围部的边缘弯折形成的用于扣压在凸肩靠近过滤部的端面上从而使凸肩与孔板之间在凸肩的侧边的长度范围上均匀压紧的弯折部,以及用于通过预紧件在该刚性构件与孔板之间实现预紧连接的受力部。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构件为一个横截面呈C形的型材,该型材包括两个分别用于设置在所述凸肩两侧的侧围部以及连接在这两个侧围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有供过滤部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过滤元件;并且,该刚性构件为一个横截面呈U形的型材,该型材包括两个分别用于设置在相邻过滤元件的凸肩之间的侧围部、两个分别由这两个侧围部的边缘弯折形成的弯折部以及连接在这两个侧围部之间的过渡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部由兼作为各滤管封闭端的密封板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滤管包括由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支撑体所构成的内管层和附着在所述内层管外表面上并由膨体聚四氟乙烯过滤薄膜所构成的外管层。
进一步地,所述净气箱兼作为对所述定位装置以及过滤元件起支承作用的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净气箱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该净气箱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过滤元件之间设有辅助定位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净气箱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该净气箱上的罩壳,所述过滤元件容纳在罩壳内,罩壳上设有进气结构。
进一步地,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还包括反吹系统;所述反吹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包、脉冲阀和喷吹管,所述气包和脉冲阀安装在净气箱的外侧面上,所述喷吹管从净气箱的外侧面伸入净气箱内作用于相应的净气输出口。
进一步地,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过滤元件;则所述净气箱的外侧面上安装有沿该净气箱外围延伸设置的气包,该气包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沿该气包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并分别与该气包连接的脉冲阀,各脉冲阀对应连接有垂直于净气箱侧壁的喷吹管,各喷吹管作用于对应的过滤元件,各喷吹管上设置有与对应过滤元件上的净气输出口相对应的喷吹口。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现提供了一种用于将过滤元件安装到孔板上的刚性构件,该刚性构件所适用的过滤元件包括过滤部和位于过滤部端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相对过滤部形成凸肩,该凸肩远离过滤部的端面上设有与过滤部内腔相通的净气输出口,且所述凸肩通过其远离过滤部的端面或通过其靠近过滤部的端面与孔板密封接触,从过滤部的深度方向上看该凸肩还具有侧边;该刚性构件包括用于设置在凸肩侧面并沿凸肩的侧边延伸的侧围部,由侧围部的边缘弯折形成的用于扣压在凸肩远离过滤部的端面或靠近过滤部的端面上从而使凸肩与孔板之间在凸肩的侧边的长度范围上均匀压紧从而实现所述密封接触的弯折部,以及用于通过预紧件在该刚性构件与孔板之间实现预紧连接的受力部。
进一步地,该刚性构件适用的过滤元件为凸肩远离过滤部的端面与孔板密封接触的过滤元件;则,该刚性构件为一个横截面呈C形的型材,该型材包括:两个分别用于设置在所述凸肩两侧的侧围部以及连接在这两个侧围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有供过滤部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沿凸肩的长边延伸至过滤部之外形成受力部。
进一步地,该刚性构件适用的过滤元件为凸肩远离过滤部的端面与孔板密封接触的过滤元件;则,该刚性构件为一个横截面呈U形的型材,该型材包括:两个分别用于设置在相邻过滤元件的凸肩之间的侧围部、两个分别由这两个侧围部的边缘弯折形成的弯折部以及连接在这两个侧围部之间的过渡部。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部兼作为用于通过预紧件在刚性构件与孔板之间实现预紧连接的受力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刚性构件的过滤结构,该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元件和孔板,还包括与过滤元件适配连接的所述刚性构件以及将所述刚性构件的受力部与孔板之间实现预紧连接的预紧件。
进一步地,所述预紧件采用螺纹紧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预紧件采用手柄式顶紧装置,该手柄式顶紧装置包括支撑座、传动机构、顶紧杆和手柄,所述支撑座安装在位于过滤元件侧面并与孔板固定设置的支撑构件上,传动机构安装在支撑座并分别与顶紧杆和手柄连接,当操作手柄使顶紧杆前移可使顶紧杆的头部压紧受力部从而使所述刚性构件与孔板之间实现预紧连接,当操作手柄使顶紧杆后移可使顶紧杆的头部与受力部分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由于净气输出口位于过滤元件的下端且所述净气箱设置在过滤元件的底部,因此该装置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首先,针对受重力影响原气中的粉尘浓度由上往下逐渐增大的特点,反吹时从净气输出口进入过滤元件内腔中的反吹气流的压力将从下往上逐渐衰减,即在过滤元件的深度方向上,原气中粉尘浓度越大的部位反吹气流的压力也相应越大,因此,可以改善装置在长期使用后在过滤元件上的粉尘的厚度分布不均匀现象。其次,在净气箱、定位装置、过滤元件以及反吹系统所组成的结构中,由于体积大、重量较重的净气箱下置而降低了该结构的重心,有助于优化整个装置的支撑结构,提高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此外,尽管下置的净气箱看起来好像妨碍了粉尘的沉降,但事实上由于本装置主要是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当然也允许含有一定量的可沉降的颗粒),因此并不会产生因大量粉尘堆积在净气箱上部从而影响装置使用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用于将过滤元件安装到孔板上的刚性构件及应用该刚性构件的过滤结构,基于对该刚性构件的创新设计,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由于侧围部与侧围部的边缘弯折形成的弯折部整体在过滤元件的深度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刚度,当弯折部扣压在凸肩的对应端面上能够使凸肩与孔板之间在凸肩的侧边的长度范围上均匀压紧,防止凸肩与孔板之间的预紧力过于集中,从而较好保证了凸肩与孔板之间的密封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背景技术中提供的参考文件中的透平式气体压缩机前端除尘器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滤元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刚性构件的过滤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刚性构件的过滤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刚性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刚性构件的示意图。
需指出的是:
图1、2中的虚线表示用以显示装置内部构造的局部剖视的剖切范围。
图3、9和9中的虚线则表示对虚线以外的部分进行省略。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以及其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将参考附图并结合以下内容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分部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过滤元件100、定位装置200、净气箱300和反吹系统600,其中,所述过滤元件100通过定位装置200安装在净气箱300上,所述过滤元件100是端部设有净气输出口的过滤元件,当该过滤元件100通过定位装置200安装在净气箱300上时,过滤元件100与净气箱300这两者的内腔将通过过滤元件100端部的净气输出口连通形成净气传送通道,所述反吹系统600与净气箱300连接,所述净气箱300设置在过滤元件100的底部。由于净气箱300设置在过滤元件100的底部,因此,过滤元件100的所述净气输出口也相应的位于过滤元件100的下端。
上述装置运行时,在风机的作用下,原气进入到过滤元件100的周围,穿过过滤元件100后成为净气,净气又从过滤元件100的内腔进入过滤元件100下方的净气箱300中最后从净气箱300的排气口(参见图3中所示的排气口310)排出。当聚集在过滤元件100表面的粉尘较厚时,可启动反吹系统600对过滤元件100进行反吹清灰。
利用反吹系统600对过滤元件100进行反吹清灰是过滤除尘设备的惯用技术手段。反吹时,反吹气流从过滤元件100的净气输出口进入过滤元件100内腔中,然后作用于过滤元件100表面的粉尘,从而将粉尘从过滤元件100上剥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滤元件100的渗透性。
根据上述装置,由于净气输出口位于过滤元件100的下端且所述净气箱300设置在过滤元件100的底部,因此:首先,针对在重力影响下原气中的粉尘浓度由上往下逐渐增大的特点,反吹时从净气输出口进入过滤元件100内腔中的反吹气流的压力也从下往上逐渐衰减,即在过滤元件100的深度方向上,原气中粉尘浓度越大的部位反吹气流的压力也相应越大,因此,可以改善装置在长期使用后在过滤元件100上的粉尘的厚度分布不均匀现象。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提到的“过滤元件的深度方向”,是指过滤元件的净气输出口所在的一端与相对的另一端(即过滤元件的封闭端)所在的方向。
其次,在净气箱300、定位装置200、过滤元件100以及反吹系统600所组成的装置主体结构中,由于体积大、重量较重的净气箱300下置而降低了该主体结构的重心,有助于优化整个装置的支撑结构,提高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
此外,尽管下置的净气箱300看起来好像妨碍了粉尘的沉降,但事实上由于本装置主要是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因此并不会产生因大量粉尘堆积在净气箱300上部从而影响装置运行的情况;另外,反吹时从过滤元件100的内腔中向外喷出的反吹气流也会冲散沉降在净气箱300上部的粉尘,防止粉尘在净气箱300上部堆积。
一般而言,所述定位装置200包括用于构成净气箱300上盖的孔板210,所述过滤元件100的下端通过连接结构(关于该连接结构的实施例将结合附图6至10加以说明)安装在该孔板210上,所述过滤元件100的净气输出口通过设置于孔板210上的通孔与净气箱300内腔导通。
孔板210是用于安装过滤元件100的惯用技术手段,通过孔板210来安装过滤元件100不仅结构简单,也能够方便的将多个过滤元件100安装到同一孔板210上以增加装置的过滤面积。但是,孔板210并不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唯一可将过滤元件100的下端安装到净气箱300并使过滤元件100的内腔与净气箱300的内腔导通的技术手段。采用其它技术手段,如通过将过滤元件100的下端与净气箱300连接的接头来安装过滤元件100也是可行的方式之一。
由于净气箱300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因此,该净气箱300还可兼作为对所述定位装置200以及过滤元件100起支承作用的底座,这时,净气箱300的底部可以不再设置用以支撑该净气箱300的支撑结构,从而将净气箱300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是将净气箱300放置在一高于地面的支架800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实施例的装置是在图1所示装置基础上进行改进后的产品,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两台装置的净气箱300的排气口310等高,以避免对与排气口310连接的管道的修改。
通过图1与图2的对比可知,当图2所示装置与图1所示装置的净气箱300的排气口310等高时,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将过滤元件100设置在净气箱300的上方而图1所示装置是将过滤元件100设置在净气箱300的下方,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过滤元件100的安装高度将明显高于图1所示装置中过滤元件100的安装高度。前面已经指出,在重力的影响下,原气中的粉尘浓度是由上往下逐渐增大的,话句话说,过滤元件100的安装高度越高其接触的原气中的粉尘浓度将越低。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滤元件100受原气中粉尘的污染将低于图1所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任意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在所述净气箱300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该净气箱300上的支撑架400,所述支撑架400与过滤元件100之间设有辅助定位连接件230。由此,可通过辅助定位连接件230进行定位,提高过滤元件100的稳定性。
辅助定位连接件230的结构可以进行比较自由的设计,一般来说,只要安装在支撑架400上能够对过滤元件100进行一定方向上的限位,均属于辅助定位连接件230的范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任意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在所述净气箱300的上方设置了安装在该净气箱300上的罩壳500,所述过滤元件100容纳在罩壳500内,罩壳500上设有进气结构510(参见图3中所示的进气结构510)。
罩壳500的主要作用在于对过滤元件100进行保护。当本装置作为放置在室外的空气过滤除尘设备时,罩壳500能够避免雨水与过滤元件100直接接触。
在上述任意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为反吹系统600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吹系统600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包610、脉冲阀620和喷吹管630,所述气包610和脉冲阀620安装在净气箱300的外侧面上,所述喷吹管630从净气箱300的外侧面伸入净气箱300内作用于相应的净气输出口。
由于气包610和脉冲阀620直接安装在净气箱300的外侧面上,喷吹管630从净气箱300的外侧面伸入净气箱300内作用于相应的净气输出口,因此,反吹气流从脉冲阀620经过喷吹管630流经到相应的净气输出口131的路程较短,不需要经过如图1中这种先从净气箱300顶部从上往下至净气箱300中靠近孔板210的高度后再变向沿与孔板平行的方向流动的转折过程,因此反吹气流的压力损失较小;此外,由于反吹系统600被置于净气箱300的侧面,因此也可以便于对反吹系统600的维护。
下面结合图3详述本发明实施例。
图3为图2的左视图。从图3可以清楚的看到净气箱300及净气箱300的排气口310、罩壳500及罩壳500上的进气结构510,以及设置在净气箱300侧面的反吹系统600。
其中,所述进气结构510被设计为了格栅状的开口,以便将罩壳500内的空间与外界大气导通。该进气结构510是基于对应实施例的装置是作为放置在室外的空气过滤除尘设备而设计。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应用,所述进气结构510也可以相应的进行修改。
当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有至少两个过滤元件100时,则所述反吹系统600更优选的结构是:净气箱300的外侧面上安装有沿净气箱300外围延伸设置的气包610,气包610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沿该气包6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并分别与该气包610连接的脉冲阀620,各脉冲阀620对应连接有垂直于净气箱300侧壁的喷吹管630,各喷吹管630作用于对应的过滤元件100,各喷吹管630上设置有与对应过滤元件100上的净气输出口131相对应的喷吹口。
下面结合图4至5详述本发明实施例。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滤元件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仰视图。如图4和5所示,所述过滤元件100包括由至少两根并列设置的滤管111组成的过滤部110以及位于过滤部110上端的上连接部120和位于过滤部110下端的下连接部130,各滤管111上端通过上连接部120连接为一体、各滤管111下端通过下连接部130连接为一体,在下连接部130的下端面上设置与各滤管111内腔导通的净气输出口131,所述过滤元件100通过作用于下连接部130的连接结构220安装在孔板210上。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部120由兼作为各滤管111封闭端的密封板构成。
优选的,所述滤管111包括由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支撑体111所构成的内管层和附着在所述内层管外表面上并由膨体聚四氟乙烯过滤薄膜112所构成的外管层。
关于上述过滤元件100,其构造与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089714A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即背景技术中提供的参考文件)类似,可结合该参考文件中的内容进行理解。
与参考文件中的过滤元件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滤元件100是在下连接部130的下端面上设有包围住各净气输出口131的环形密封带132;当所述过滤元件100通过作用于下连接部130的连接结构220安装在孔板210上时,所述环形密封带132压紧于下连接部130的下端面与孔板210之间。而参考文件中,环形密封带设置是在下连接部130的靠近过滤部110的端面上。
基于上述区别,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滤元件100在安装至孔板210上时,其下连接部130不需要穿过孔板210,因此,过滤元件100的安装难度降低且能够减少孔板210的开孔面积。
如图4和5所示,所述下连接部130相对过滤部110形成了一凸肩700,从过滤部110的深度方向上看该凸肩700具有侧边710。所述的凸肩700相当于台阶,从而起到了方便安装定位的作用。
在图2至3中,过滤元件100下端具体就是通过设置于凸肩700与孔板210之间的连接结构安装在孔板210上,所述的连接结构为分别设置在凸肩700两端用于将凸肩700与孔板210连接的螺纹紧固件。这种将凸肩700与孔板210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的方式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凸肩700与孔板210之间的预紧力过于集中,进而会影响凸肩700与孔板210之间的密封效果。
下面结合图6至10详述本发明实施例。
为了解决凸肩700与孔板210之间的预紧力过于集中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带有刚性构件222的所述连接结构。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刚性构件的过滤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图9为图6中所示刚性构件的示意图。如图6、7和9所示,所述连接结构220包括预紧件221和刚性构件222,其中,所述刚性构件222包括用于设置在凸肩700侧面并沿凸肩700的侧边710延伸的侧围部222a,由侧围部222a的边缘弯折形成的用于扣压在凸肩700靠近过滤部110的端面上从而使凸肩700与孔板210之间在凸肩700的侧边710的长度范围上均匀压紧的弯折部222b,以及用于通过预紧件221在该刚性构件222与孔板210之间实现预紧连接的受力部222c。
具体的,所述刚性构件222为一个横截面呈C形的型材,该型材包括两个分别用于设置在所述凸肩700两侧的侧围部222a以及连接在这两个侧围部222a之间的弯折部222b,所述弯折部222b上设有供过滤部110穿过的通孔222e。从图6和图9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该刚性构件222的横截面呈C形。上述刚性构件222可以通过将高刚度的钢板通过弯折加工而成。
从图7和图9中可以看出,所述弯折部222b沿凸肩700的侧边710延伸至过滤部110之外形成受力部222c。而预紧件221可以采用螺纹紧固件将受力部222c与孔板210预紧连接。
由于预紧件221采用螺纹紧固件时需要进行多次扭紧,操作上较为不便,因此也可采用便于操作的手柄式顶紧装置。如图6和7所示,手柄式顶紧装置包括支撑座221a、传动机构221b、顶紧杆221c和手柄221d,所述支撑座221a安装在位于过滤元件侧面并与孔板210固定设置的支撑构件410上,传动机构221b安装在支撑座221a并分别与顶紧杆221c和手柄221d连接,当操作手柄221d使顶紧杆221c前移可使顶紧杆221c的头部压紧受力部222c从而使所述刚性构件222与孔板210之间实现预紧连接,当操作手柄221d使顶紧杆221c后移可使顶紧杆221c的头部与受力部222c分离。所述支撑构件410可固定在上述安装在该净气箱300上的支撑架400上。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刚性构件的过滤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为图8中所示刚性构件的示意图。如图8和10所示,该刚性构件为一个横截面呈U形的型材,该型材包括两个分别用于设置在相邻过滤元件100的凸肩700之间的侧围部222a、两个分别由这两个侧围部222a的边缘弯折形成的弯折部222b以及连接在这两个侧围部222a之间的过渡部222d。优选的,所述过渡部222d兼作为用于通过预紧件221在刚性构件与孔板210之间实现预紧连接的受力部222c;所述预紧件221可采用螺纹紧固件,也可采用上述的手柄式顶紧装置。
Claims (14)
1.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包括过滤元件(100)、定位装置(200)、净气箱(300)和反吹系统(600),所述过滤元件(100)通过定位装置(200)安装在净气箱(300)上从而使过滤元件(100)与净气箱(300)这两者的内腔通过过滤元件(100)端部的净气输出口(131)连通形成净气传送通道,所述反吹系统(600)与净气箱(30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输出口(131)位于过滤元件(100)的下端且所述净气箱(300)设置在过滤元件(100)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200)包括用于构成净气箱(300)上盖的孔板(210),所述过滤元件(100)的下端通过连接结构(220)安装在该孔板(210)上,所述过滤元件(100)的净气输出口(131)通过设置于孔板(210)上的通孔与净气箱(300)内腔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元件(100)包括由至少两根并列设置的滤管(111)组成的过滤部(110)以及位于过滤部(110)上端的上连接部(120)和位于过滤部(110)下端的下连接部(130),各滤管(111)上端通过上连接部(120)连接为一体、各滤管(111)下端通过下连接部(130)连接为一体,在下连接部(130)的下端面上设置与各滤管(111)内腔导通的净气输出口(131),所述过滤元件(100)通过作用于下连接部(130)的连接结构(220)安装在孔板(210)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部(130)的下端面上设有包围住各净气输出口(131)的环形密封带(132);当所述过滤元件(100)通过作用于下连接部(130)的连接结构(220)安装在孔板(210)上时,所述环形密封带(132)压紧于下连接部(130)的下端面与孔板(210)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部(130)相对过滤部(110)形成凸肩(700),从过滤部(110)的深度方向上看该凸肩(700)具有侧边(710);则,所述连接结构(220)包括预紧件(221)和刚性构件(222),其中,所述刚性构件(222)包括用于设置在凸肩(700)侧面并沿凸肩(700)的侧边(710)延伸的侧围部(222a),由侧围部(222a)的边缘弯折形成的用于扣压在凸肩(700)靠近过滤部(110)的端面上从而使凸肩(700)与孔板(210)之间在凸肩(700)的侧边(710)的长度范围上均匀压紧的弯折部(222b),以及用于通过预紧件(221)在该刚性构件(222)与孔板(210)之间实现预紧连接的受力部(222c)。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构件为一个横截面呈C形的型材,该型材包括两个分别用于设置在所述凸肩(700)两侧的侧围部(222a)以及连接在这两个侧围部(222a)之间的弯折部(222b),所述弯折部(222b)上设有供过滤部(110)穿过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过滤元件(100);并且,该刚性构件为一个横截面呈U形的型材,该型材包括两个分别用于设置在相邻过滤元件(100)的凸肩(700)之间的侧围部(222a)、两个分别由这两个侧围部(222a)的边缘弯折形成的弯折部(222b)以及连接在这两个侧围部(222a)之间的过渡部(222d)。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120)由兼作为各滤管(111)封闭端的密封板构成。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管(111)包括由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支撑体(111)所构成的内管层和附着在所述内层管外表面上并由膨体聚四氟乙烯过滤薄膜(112)所构成的外管层。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箱(300)兼作为对所述定位装置(200)以及过滤元件(100)起支承作用的底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箱(300)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该净气箱(300)上的支撑架(400),所述支撑架(400)与过滤元件(100)之间设有辅助定位连接件(230)。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箱(300)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在该净气箱(300)上的罩壳(500),所述过滤元件(100)容纳在罩壳(500)内,罩壳(500)上设有进气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系统(600)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包(610)、脉冲阀(620)和喷吹管(630),所述气包(610)和脉冲阀(620)安装在净气箱(300)的外侧面上,所述喷吹管(630)从净气箱(300)的外侧面伸入净气箱(300)内作用于相应的净气输出口(131)。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过滤元件(100);则所述净气箱(300)的外侧面上安装有沿该净气箱(300)外围延伸设置的气包(610),该气包(610)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沿该气包(6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并分别与该气包(610)连接的脉冲阀(620),各脉冲阀(620)对应连接有垂直于净气箱(300)侧壁的喷吹管(630),各喷吹管(630)作用于对应的过滤元件(100),各喷吹管(630)上设置有与对应过滤元件(100)上的净气输出口(131)相对应的喷吹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94647.3A CN106943808B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94647.3A CN106943808B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43808A true CN106943808A (zh) | 2017-07-14 |
CN106943808B CN106943808B (zh) | 2023-07-28 |
Family
ID=59477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94647.3A Active CN106943808B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43808B (zh)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10704A (en) * | 1985-11-14 | 1986-09-09 | Richard Kenneth L | Downflow dust filter |
CN2167765Y (zh) * | 1993-06-07 | 1994-06-08 | 张培尧 | 一种布袋除尘器 |
WO1995007129A1 (fr) * | 1993-09-06 | 1995-03-16 | Hamon Industrie Thermique | Dispositif de retenue, positionnement et liaison etanche de l'avant d'une manche de filtrage, pour filtre a manches |
US20020134061A1 (en) * | 2001-01-03 | 2002-09-26 | Mcgill Joseph A. | Modular clean room filter system |
US20070175328A1 (en) * | 2006-01-31 | 2007-08-02 | Richard Kenneth L | Jet pulse chamber venturi dust collector |
WO2009041493A1 (ja) * | 2007-09-26 | 2009-04-02 | Sintokogio, Ltd. | カートリッジフィルタ式集塵機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フィルタのカートリッジフィルタ式集塵機からの取外し方法 |
CN103239949A (zh) * | 2013-05-15 | 2013-08-14 | 李永飞 | 一种机械弹簧并联布袋节能除尘器及使用方法 |
CN203678169U (zh) * | 2013-12-05 | 2014-07-02 | 惠州市科霖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分室喷吹系统 |
CN203737013U (zh) * | 2014-01-22 | 2014-07-30 | 河南龙成煤高效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 一种除尘器滤芯失效保护装置 |
CN204522585U (zh) * | 2015-04-01 | 2015-08-05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滤芯安装结构 |
CN204522575U (zh) * | 2014-11-30 | 2015-08-05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气固分离过滤装置的滤芯安装及反吹结构 |
CN104888545A (zh) * | 2014-03-04 | 2015-09-09 | 蔡岿 | 脉冲袋式除尘器顶部及底部双向喷吹清灰的方法及装置 |
CN204767992U (zh) * | 2015-06-30 | 2015-11-18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滤芯安装结构及其构成的过滤装置 |
WO2017030263A1 (ko) * | 2015-08-18 | 2017-02-23 | 이충중 | 블로우 파이프의 구조를 개선한 집진기 |
CN207237495U (zh) * | 2017-04-28 | 2018-04-17 | 成都瑞柯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 |
-
2017
- 2017-04-28 CN CN201710294647.3A patent/CN1069438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10704A (en) * | 1985-11-14 | 1986-09-09 | Richard Kenneth L | Downflow dust filter |
CN2167765Y (zh) * | 1993-06-07 | 1994-06-08 | 张培尧 | 一种布袋除尘器 |
WO1995007129A1 (fr) * | 1993-09-06 | 1995-03-16 | Hamon Industrie Thermique | Dispositif de retenue, positionnement et liaison etanche de l'avant d'une manche de filtrage, pour filtre a manches |
US20020134061A1 (en) * | 2001-01-03 | 2002-09-26 | Mcgill Joseph A. | Modular clean room filter system |
US20070175328A1 (en) * | 2006-01-31 | 2007-08-02 | Richard Kenneth L | Jet pulse chamber venturi dust collector |
WO2009041493A1 (ja) * | 2007-09-26 | 2009-04-02 | Sintokogio, Ltd. | カートリッジフィルタ式集塵機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フィルタのカートリッジフィルタ式集塵機からの取外し方法 |
CN103239949A (zh) * | 2013-05-15 | 2013-08-14 | 李永飞 | 一种机械弹簧并联布袋节能除尘器及使用方法 |
CN203678169U (zh) * | 2013-12-05 | 2014-07-02 | 惠州市科霖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分室喷吹系统 |
CN203737013U (zh) * | 2014-01-22 | 2014-07-30 | 河南龙成煤高效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 一种除尘器滤芯失效保护装置 |
CN104888545A (zh) * | 2014-03-04 | 2015-09-09 | 蔡岿 | 脉冲袋式除尘器顶部及底部双向喷吹清灰的方法及装置 |
CN204522575U (zh) * | 2014-11-30 | 2015-08-05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气固分离过滤装置的滤芯安装及反吹结构 |
CN204522585U (zh) * | 2015-04-01 | 2015-08-05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滤芯安装结构 |
CN204767992U (zh) * | 2015-06-30 | 2015-11-18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滤芯安装结构及其构成的过滤装置 |
WO2017030263A1 (ko) * | 2015-08-18 | 2017-02-23 | 이충중 | 블로우 파이프의 구조를 개선한 집진기 |
CN207237495U (zh) * | 2017-04-28 | 2018-04-17 | 成都瑞柯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43808B (zh) | 2023-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34935U (zh) | 将过滤元件安装到孔板上的刚性构件及应用它的过滤结构 | |
CN106943808A (zh) | 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 | |
CN207237495U (zh) | 从气体中过滤悬浮颗粒物的装置 | |
CN205461481U (zh) | 燃气过滤装置 | |
CN106902582A (zh) | 将过滤元件安装到孔板上的刚性构件及应用它的过滤结构 | |
CN202237507U (zh) | 一种屋檐下雨水净化装置 | |
CN212594154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混合沉淀装置 | |
CN2509575Y (zh) | 免堵塞、免过滤液体取样装置 | |
CN201020314Y (zh) | 网兜式过滤器 | |
CN209302356U (zh) | 除尘器及其过滤滤芯 | |
CN207991898U (zh) | 一种大气颗粒物的采集装置 | |
CN214574501U (zh) | 一种雨污分流过滤装置 | |
CN205412488U (zh) | 一种除尘过滤装置 | |
CN208327590U (zh) | 一种再生水的净化系统 | |
CN211885650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多袋式过滤器 | |
CN207700764U (zh) | 一种环保凉亭 | |
CN214528905U (zh) | 一种蚂蚁精油分离设备 | |
CN108067030A (zh) | 一种泵阀管道用多层过滤器 | |
CN205760266U (zh) | 一种新型空气过滤器 | |
CN207520782U (zh) | 一种油气分离器 | |
CN2346485Y (zh) | 组合过滤器 | |
CN107587459A (zh) | 绿化带护栏固定式过滤水质蓄水箱 | |
CN215027109U (zh) | 一种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用超高效除油过滤器 | |
CN216129474U (zh) | 一种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9333391U (zh) | 一种挡屑过滤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