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8875B - 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8875B
CN106938875B CN201710303537.9A CN201710303537A CN106938875B CN 106938875 B CN106938875 B CN 106938875B CN 201710303537 A CN201710303537 A CN 201710303537A CN 106938875 B CN106938875 B CN 106938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water
sewage
fermentation
ferment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35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8875A (zh
Inventor
刘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inmu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inmu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inmu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inmu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035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8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8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8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8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8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C02F1/0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by distillation or evapo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2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animal husbandr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2Odour removal or prevention of malodo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02F3/347Use of yeasts or fungi

Abstract

一种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包括排污通道、第一发酵池,水泵,蒸发增氧装置、第二发酵池,第二发酵池的第二发酵池出口与种植水渠联通,第二发酵池出口排出的有机水流入种植水渠,所述种植水渠的底部放置有一层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淤泥,所述种植水渠内养殖有鱼虾,所述种植水渠的水面上设置有用于种植蔬菜的种植浮台。本发明首先对含有猪粪等污物的污水进行了两次过滤以及发酵除菌除臭,保证了除菌除臭的效果。同时两次发酵除臭净化后得到的有机水养殖鱼虾,种植蔬果,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污水中的有机物,同时避免了污水直接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场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养猪场污水主要包括猪尿、猪粪和猪舍冲洗水。这类污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多、氨氮含量高,臭味大,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对养殖场的粪污等污水进行处理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本发明首先对含有猪粪等污物的污水进行了两次过滤以及发酵除菌除臭,保证了除菌除臭的效果。同时两次发酵除臭净化后得到的有机水养殖鱼虾,种植蔬果,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污水中的有机物,同时避免了污水直接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包括排污通道、第一发酵池,水泵,蒸发增氧装置、第二发酵池,所述第一发酵池有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发酵池内均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发酵池内的一定高度上将第一发酵池分隔成两层区域即隔板上方的第一发酵区域以及第一隔板下方的第一滤液区域,所述第一隔板上布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一隔板上方的第一发酵池内设置有发酵吸附材料,每个第一发酵池的第一隔板上方的第一发酵区域均设有入口且在入口处设有闸门,排污通道与上述所有第一发酵池的入口连接,能够通过闸门的开关选择排污通道与哪个第一发酵池联通;每个第一发酵池的第一隔板下方的第一滤液区域均设置有出口,该出口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将污水输送到蒸发增氧装置处,所述蒸发增氧装置下方设置有第二发酵池,所述第二发酵池内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第二发酵池内的一定高度上将第二发酵池分隔成两层区域即第二隔板上方的第二发酵区域以及第二隔板下方的第二滤液区域,所述第二隔板上布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二隔板上方的第二发酵池内设置有发酵吸附材料,第二发酵池的第二隔板下方的第二滤液区域设置有第二发酵池出口,所述第二发酵池出口与种植水渠联通,第二发酵池出口排出的有机水流入种植水渠,所述种植水渠的底部放置有一层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淤泥,所述种植水渠内养殖有鱼虾,所述种植水渠的水面上设置有用于种植蔬菜的种植浮台。本发明首先将收集到的含有猪粪等污物的污水排到第一发酵池,第一发酵池设有多个,可以根据各第一发酵池的发酵、晾晒情况、储液情况合理的选择将污水排放到哪个第一发酵池。第一发酵池内设有隔板,可以将体积大的猪粪等污物滤出。同时第一发酵池隔板上方的发酵区域内设有发酵吸附材料能够将体积大的污物进行发酵并除臭。第一发酵池内的污物发酵除臭完后可以直接在第一发酵池内进行晾晒,晾晒之后可以作为有机肥运走以便于下一次的污水进入并进行处理。第一发酵池过滤后得到的污水经水泵将污水输送到蒸发增氧装置处,蒸发蒸氧装置对污水进行蒸发增氧后剩下的污水进入到第二发酵池。第二发酵池内设有隔板,可以再次将体积稍大的猪粪等污物滤出。同时第二发酵池隔板上方的发酵区域内设有发酵吸附材料能够将污水以及污物进行发酵并除臭。第一发酵池内的污物发酵除臭完后直接在第二发酵池内的隔板上进行晾晒,晾晒之后可以作为有机肥运走以便于下一次的污水进入并进行处理;第二发酵池内过滤得到的经两次除臭后的水从出口排出。本发明对含有猪粪等污物的污水进行了两次过滤以及发酵除菌除臭,保证了除菌除臭的效果。同时第一次发酵除臭之后的污水不含很大体积的污物,这样有利于水泵将其输入到蒸发增氧装置,并且这样也有利于延长蒸发增氧装置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因为不含有很大体积的污物,因此不会造成污物大量积累在蒸发增氧装置上(如果大量污物积累粘附在蒸发增氧装置上,蒸发增氧装置的吸水性将大打折扣,蒸发散热慢,也会造成蒸发增氧装置长期承受过重的压力影响其使用寿命),并且同时能够保证蒸发增氧装置的蒸发增氧效果。同时本发明利用经两次发酵除臭净化后得到的有机水即第二发酵池出口排出的有机水养殖鱼虾,种植蔬果,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污水中富含的有机营养物质,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种植浮台可以设计为各种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以及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可以满足造型美观、合理利用水域等实际需求。种植浮台上设有多个用于种植蔬菜的种植腔。种植腔的形状同样可以设计为各种形状,本实施例中为长方形。种植腔内填充有用于种植蔬菜的基质,该基质为普通土壤或者经过处理改良后的专门用于种植相应蔬菜品种的专用土壤。所述种植浮台采用塑料或者泡沫制成,以利于种植浮台能够完全漂浮在种植水渠的水面上。所述种植腔下面依次设有保水层以及渗水层,所述保水层由活性炭以及保水剂混合均匀后填充而成。所述渗水层为植物纤维层或者无纺布层,所述渗水层直接与种植水渠中的有机水接触。这样种植水渠中的有机水通过渗水层进入到保水层,渗水层和保水层中的活性炭能够进一步对种植水渠中的水进行净化,所述保水层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并且能够阻隔种植水渠中的水直接进入到种植腔内的基质中。种植腔内种植的蔬菜根系根据其自身的生长需求透过基质从保水层中获取水分以及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质,其根系不会长期处于浸泡在水里的状态,不会出现烂根的现象,有利于其生长。为了进一步提高基质的透气性,有利于蔬菜植物的生长,在种植腔外围的种植浮台上开设有联通种植腔的透气孔。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蒸发增氧装置包括主进水管、布液管以及水帘板,所述主进水管与水泵连接并将污水引入到一定高度且该高度处设置有布液装置,所述布液装置由多根平行等距分布的布液管组成,所述主进水管与上述多根平行等距分布的布液管联通,布液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一排平行等距分布的水帘板,布液管上均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将污水布洒在其下方的水帘板上且在水帘板上形成水幕。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水帘板采用水帘纸。水帘纸成本低廉,而且更换成本低,水帘纸其材质和结构使得其具有很好的吸水性,蒸发散热快,其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将更换后的水帘纸填入发酵池内用于吸附并过滤污水。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水帘纸其上、下表层上均密布有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形成了水帘纸表层上密布的导水槽。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大蒸发面积,使得蒸发散热快。同时水帘纸表层上形成了密布的导水槽,这样的结构使得污水能够沿着多条导水槽顺畅的向下导流,也就是污水能够均匀的从水帘纸上进行分流,使得水帘纸各处承受的压力均衡,同时污物不易粘附,能够有效的向下导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增氧布增氧膜等平面布/膜长期使用后,积累在膜/布上污物越来越多,污水会集中从因其表面上粘附的污物分布而形成的一条或两条路径上流下,造成大面积的堵塞以及局部的长期承压,蒸发散热效果很差,蒸发增氧效果也不理想,而且更换成本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水帘纸为多层结构,每一层上均密布有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相邻层间的拱起和下凹相互错开形成相邻层间的导水通道。所述水帘纸为多层结构,可以有效增加其整体的强度。同时每一层上均密布有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相邻层间的拱起和下凹相互错开形成相邻层间的导水通道,这样的结构使得蒸发面积大大的增大,使得蒸发增氧效果大大提高。导水通道的设置使得污水不仅能够从水帘纸的外表面向下导流,而且还能够从水帘纸的内部向下导流。同时这样结果水帘纸还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对污水进行除臭。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第一隔板上布设的过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隔板上布设的过滤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发酵吸附材料包括生物发酵菌剂,还包括稻谷渣、木屑粉、玉米渣粉、甘蔗渣、豆渣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发酵除臭效果好,同时发酵除臭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发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发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水帘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种植浮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种植浮台的剖视图。
图中:
1、排污通道;2、第一发酵池;201、第一隔板;202、第一发酵池入口;3、水泵;4、第二发酵池;401、第二隔板;402、第二发酵池出口;5、发酵吸附材料;6、主进水管;7、布液管;8、水帘板;801、导水槽;802、导水通道;9、支架;901、底杆;902、竖直支脚;903、卡槽;904、安装槽;905、凹槽;10、种植水渠;11、沉水植物;12、淤泥;13、种植浮台;131、种植腔;132、保水层;133、渗水层;134、透气孔;135、基质;14、蔬菜。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包括排污通道1、第一发酵池2,水泵3,蒸发增氧装置、第二发酵池4。
参照图1和图2,所述第一发酵池2有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发酵池2内均设有第一隔板201,所述第一隔板201设置在第一发酵池2内的一定高度上将第一发酵池2分隔成两层区域即第一隔板201上方的第一发酵区域以及第一隔板201下方的第一滤液区域,所述第一隔板201上布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一隔板201上方的第一发酵池2内设置有发酵吸附材料5,每个第一发酵池2的第一隔板201上方的第一发酵区域均设有第一发酵池入口202且在入口处设有闸门。排污通道1与上述所有第一发酵池2的入口连接,能够通过闸门的开关选择排污通道与哪个第一发酵池联通。每个第一发酵池2的第一隔板201下方的第一滤液区域均设置有出口,该出口与水泵3连接通过水泵3将污水输送到蒸发增氧装置处,所述蒸发增氧装置下方设置有第二发酵池4。
参照图3,所述第二发酵池4内设有第二隔板401,所述第二隔板401设置在第二发酵池4内的一定高度上将第二发酵池4分隔成两层区域即第二隔板401上方的第二发酵区域以及第二隔板401下方的第二滤液区域,所述第二隔板401上布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一隔板201上布设的过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隔板401上布设的过滤孔的孔径。所述第二隔板401上方的第二发酵池4内设置有发酵吸附材料5,第二发酵池4的第二隔板401下方的第二滤液区域设置有第二发酵池出口402。
参照图1,所述第二发酵池出口402与种植水渠10联通,第二发酵池出口402排出的有机水流入种植水渠10,所述种植水渠10的底部放置有一层用于种植沉水植物11的淤泥12,所述种植水渠10内养殖有鱼虾,所述种植水渠10的水面上设置有用于种植蔬菜14的种植浮台13。本发明利用经两次发酵除臭净化后得到的有机水即第二发酵池出口排出的有机水养殖鱼虾,种植蔬果,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污水中富含的有机营养物质,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参照图6,为本发明种植浮台的结构示意图,种植浮台13可以设计为各种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以及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可以满足造型美观、合理利用水域等实际需求。图6中的种植浮台为长方形。种植浮台13上设有多个用于种植蔬菜的种植腔131。种植腔的形状同样可以设计为各种形状,本实施例中为长方形。种植腔131内填充有用于种植蔬菜的基质135,该基质为普通土壤或者经过处理改良后的专门用于种植相应蔬菜品种的专用土壤。所述种植浮台13采用塑料或者泡沫制成,以利于种植浮台能够完全漂浮在种植水渠的水面上。所述种植腔131下面依次设有保水层132以及渗水层133,所述保水层132由活性炭以及保水剂混合均匀后填充而成。所述渗水层133为植物纤维层或者无纺布层,所述渗水层直接与种植水渠中的有机水接触。这样种植水渠中的有机水通过渗水层进入到保水层,渗水层和保水层中的活性炭能够进一步对种植水渠中的水进行净化,所述保水层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并且能够阻隔种植水渠中的水直接进入到种植腔内的基质中。种植腔内种植的蔬菜根系根据其自身的生长需求透过基质从保水层中获取水分以及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质,其根系不会长期处于浸泡在水里的状态,不会出现烂根的现象,有利于其生长。为了进一步提高基质的透气性,有利于蔬菜植物的生长,在种植腔131外围的种植浮台13上开设有联通种植腔131的透气孔134。
为了避免种植浮台13在种植水渠10中随意移动,种植水渠10的水面上可以搭建铺设用于固定各种植浮台13的框架,多个种植浮台13固定在相应的框架内部,这样便于对种植浮台的管理。
为了增强种植浮台的承重能力,可以在种植浮台内部设置横向、纵向或者纵横交错的网状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可以是加强绳、加强筋、加强网,材质上可以选择植物纤维、塑料、钢丝、钢筋等。也可以在种植浮台的四周侧壁或者底部设置支撑条,支撑条可以是塑料支撑条也可以至不锈耐腐蚀的金属支撑条。
本发明首先将收集到的含有猪粪等污物的污水排到第一发酵池,第一发酵池设有多个,可以根据各第一发酵池的发酵、晾晒情况、储液情况合理的选择将污水排放到哪个第一发酵池。第一发酵池内设有隔板,可以将体积大的猪粪等污物滤出。同时第一发酵池隔板上方的发酵区域内设有发酵吸附材料能够将体积大的污物进行发酵并除臭。第一发酵池内的污物发酵除臭完后可以直接在第一发酵池内进行晾晒,晾晒之后可以作为有机肥运走以便于下一次的污水进入并进行处理。第一发酵池过滤后得到的污水经水泵将污水输送到蒸发增氧装置处,蒸发蒸氧装置对污水进行蒸发增氧后剩下的污水进入到第二发酵池。第二发酵池内设有隔板,可以再次将体积稍大的猪粪等污物滤出。同时第二发酵池隔板上方的发酵区域内设有发酵吸附材料能够将污水以及污物进行发酵并除臭。第一发酵池内的污物发酵除臭完后直接在第二发酵池内的隔板上进行晾晒,晾晒之后可以作为有机肥运走以便于下一次的污水进入并进行处理;第二发酵池内过滤得到的经两次除臭后的水从第二发酵池出口排入种植水渠,用于种植蔬果、养殖鱼虾,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为了增强本发明第一发酵池以及第二发酵池的发酵以及晾晒效果,可以在隔板上方的发酵区域内增设翻动装置。所述翻动装置为分布在发酵区域的一根以上的翻动杆。或者,在发酵区域的四周设置风机。两发酵池第一发酵池以及第二发酵池中的隔板,为保证其强度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
本发明所述发酵吸附材料包括生物发酵菌剂,还包括稻谷渣、木屑粉、玉米渣粉、甘蔗渣、豆渣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发酵除臭效果好,同时发酵除臭成本低。本发明对含有猪粪等污物的污水进行了两次过滤以及发酵除菌除臭,保证了除菌除臭的效果。同时第一次发酵除臭之后的污水不含很大体积的污物,这样有利于水泵将其输入到蒸发增氧装置,并且这样也有利于延长蒸发增氧装置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因为不含有很大体积的污物,因此不会造成污物大量积累在蒸发增氧装置上(如果大量污物积累粘附在蒸发增氧装置上,蒸发增氧装置的吸水性将大打折扣,蒸发散热慢,也会造成蒸发增氧装置长期承受过重的压力影响其使用寿命),并且同时能够保证蒸发增氧装置的蒸发增氧效果。
参照图1,蒸发增氧装置包括主进水管6、布液管7以及水帘板8,所述主进水管6与水泵3连接并将污水引入到一定高度且该高度处设置有布液装置。所述布液装置由多根平行等距分布的布液管7组成,所述主进水管6与上述多根平行等距分布的布液管7联通,布液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一排平行等距分布的水帘板8,布液管7上均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将污水布洒在其下方的水帘板8上且在水帘板8上形成水幕。本发明所述水帘板8采用水帘纸。所述水帘纸具有一定厚度,厚度在5cm至10cm间。参照图5,所述蒸发增氧装置还包括固定水帘纸的支架9,一排平行等距分布的水帘纸固定在支架9上。具体的,水帘纸的左右侧边固定在支架9上,支架9上包括底杆901以及设置在低杆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竖直支脚902,所述竖直支脚902的内侧均设置有用于卡放水帘纸的卡槽903。所述底杆901上中部开设有中空的安装槽904。所述竖直支脚90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放布液管7的凹槽905。水帘纸的左右两端卡装在两竖直支脚902上的卡槽903内上,水帘纸的底端卡放在底杆901上的安装槽904内且水帘纸的底端伸出安装槽904之外。且水帘纸与卡槽903以及安装槽904之间还通过螺栓紧固。这样的安装结构使得布液管、水帘纸间的位置实现固定,不会发生位移。另一方面,布液管以及水帘纸能够得到很好的支撑,同时也便于安装和拆卸。水帘纸的底端伸出安装槽之外,避免底杆可能会造成导流不畅。安装好后的水帘纸的上端对应布液管,水帘纸的下端对应第二发酵池。水帘纸成本低廉,而且更换成本低,水帘纸其材质和结构使得其具有很好的吸水性,蒸发散热快,其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将更换后的水帘纸填入发酵池内用于吸附并过滤污水。
参照图4,所述水帘纸其上、下表层上均密布有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形成了水帘纸表层上密布的导水槽801。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大蒸发面积,使得蒸发散热快。同时水帘纸表层上形成了密布的导水槽,这样的结构使得污水能够沿着多条导水槽顺畅的向下导流,也就是污水能够均匀的从水帘纸上进行分流,使得水帘纸各处承受的压力均衡,同时污物不易粘附,能够有效的向下导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增氧布增氧膜等平面布/膜长期使用后,积累在膜/布上污物越来越多,污水会集中从因其表面上粘附的污物分布而形成的一条或两条路径上流下,造成大面积的堵塞以及局部的长期承压,蒸发散热效果很差,蒸发增氧效果也不理想,而且更换成本高。
参照图4,所述水帘纸为多层结构,每一层上均密布有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相邻层间的拱起和下凹相互错开形成相邻层间的导水通道802。所述水帘纸为多层结构,可以有效增加其整体的强度。同时每一层上均密布有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相邻层间的拱起和下凹相互错开形成相邻层间的导水通道,这样的结构使得蒸发面积大大的增大,使得蒸发增氧效果大大提高。导水通道的设置使得污水不仅能够从水帘纸的外表面向下导流,而且还能够从水帘纸的内部向下导流。同时这样结果水帘纸还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对污水进行除臭。

Claims (6)

1.一种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通道、第一发酵池,水泵,蒸发增氧装置、第二发酵池,所述第一发酵池有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发酵池内均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发酵池内的一定高度上将第一发酵池分隔成两层区域即第一 隔板上方的第一发酵区域以及第一隔板下方的第一滤液区域,所述第一隔板上布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一隔板上方的第一发酵池内设置有发酵吸附材料,每个第一发酵池的第一隔板上方的第一发酵区域均设有入口且在入口处设有闸门,排污通道与上述所有第一发酵池的入口连接,能够通过闸门的开关选择排污通道与哪个第一发酵池联通;每个第一发酵池的第一隔板下方的第一滤液区域均设置有出口,该出口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将污水输送到蒸发增氧装置处,所述蒸发增氧装置下方设置有第二发酵池,所述第二发酵池内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第二发酵池内的一定高度上将第二发酵池分隔成两层区域即第二隔板上方的第二发酵区域以及第二隔板下方的第二滤液区域,所述第二隔板上布设有过滤孔,所述第二隔板上方的第二发酵池内设置有发酵吸附材料,第二发酵池的第二隔板下方的第二滤液区域设置有第二发酵池出口,所述第二发酵池出口与种植水渠联通,第二发酵池出口排出的有机水流入种植水渠,所述种植水渠的底部放置有一层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淤泥,所述种植水渠内养殖有鱼虾,所述种植水渠的水面上设置有用于种植蔬菜的种植浮台;
所述蒸发增氧装置包括主进水管、布液管以及水帘板,所述主进水管与水泵连接并将污水引入到一定高度且该高度处设置有布液装置,所述布液装置由多根平行等距分布的布液管组成,所述主进水管与上述多根平行等距分布的布液管联通,布液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一排平行等距分布的水帘板,布液管上均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将污水布洒在其下方的水帘板上且在水帘板上形成水幕;
所述水帘板采用水帘纸;
水帘纸其上、下表层上均密布有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形成了水帘纸表层上密布的导水槽;
所述水帘纸为多层结构,每一层上均密布有呈波浪形的连贯的拱起和下凹,相邻层间的拱起和下凹相互错开形成相邻层间的导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上布设的过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隔板上布设的过滤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吸附材料包括生物发酵菌剂,还包括稻谷渣、木屑粉、玉米渣粉、甘蔗渣、豆渣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浮台采用塑料或者泡沫制成;种植浮台上设有多个用于种植蔬菜的种植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种植腔内填充有用于种植蔬菜的基质,所述种植腔下面依次设有保水层以及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直接与种植水渠中的有机水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层由活性炭以及保水剂混合均匀后填充而成,所述渗水层为无纺布层。
CN201710303537.9A 2017-05-03 2017-05-03 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 Active CN106938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3537.9A CN106938875B (zh) 2017-05-03 2017-05-03 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3537.9A CN106938875B (zh) 2017-05-03 2017-05-03 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8875A CN106938875A (zh) 2017-07-11
CN106938875B true CN106938875B (zh) 2023-02-10

Family

ID=59464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3537.9A Active CN106938875B (zh) 2017-05-03 2017-05-03 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88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8845A (zh) * 2018-04-24 2018-07-27 深圳市东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浓度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工艺
CN111003801A (zh) * 2019-12-02 2020-04-14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去除有机质的工程湿地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86045A (ko) * 2001-05-11 2002-11-18 이근배 가축의 분뇨 발효증발장치
CN1631800A (zh) * 2005-01-14 2005-06-29 张连桐 河湖水处理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3159383A (zh) * 2013-04-15 2013-06-19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CN104003775A (zh) * 2014-05-27 2014-08-27 广州市永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肥的发酵方法
CN205420113U (zh) * 2015-03-19 2016-08-03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养殖场粪污处理系统
CN205473295U (zh) * 2016-01-14 2016-08-17 许道军 一种新型养殖场液态粪污处理系统
CN106069823A (zh) * 2016-06-08 2016-11-09 盱眙正泰永生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植物循环养殖方法
CN106390538A (zh) * 2016-09-27 2017-02-15 符放中 牲畜养殖场粪液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206705917U (zh) * 2017-05-03 2017-12-05 湖南金拇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86045A (ko) * 2001-05-11 2002-11-18 이근배 가축의 분뇨 발효증발장치
CN1631800A (zh) * 2005-01-14 2005-06-29 张连桐 河湖水处理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3159383A (zh) * 2013-04-15 2013-06-19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CN104003775A (zh) * 2014-05-27 2014-08-27 广州市永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肥的发酵方法
CN205420113U (zh) * 2015-03-19 2016-08-03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养殖场粪污处理系统
CN205473295U (zh) * 2016-01-14 2016-08-17 许道军 一种新型养殖场液态粪污处理系统
CN106069823A (zh) * 2016-06-08 2016-11-09 盱眙正泰永生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植物循环养殖方法
CN106390538A (zh) * 2016-09-27 2017-02-15 符放中 牲畜养殖场粪液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206705917U (zh) * 2017-05-03 2017-12-05 湖南金拇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8875A (zh) 201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3134B (zh) 畜禽养殖污物沼液生态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2190374B (zh) 一种生物滴床
CN105800771B (zh) 生物滤墙系统
CN106938875B (zh) 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
CN107364973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和污水处理方法
CN108911145A (zh) 混合流人工湿地-生物过滤复合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202054671U (zh) 一种多功能水产养殖生物浮岛水质净化装置
CN112154964B (zh)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处理的鱼菜共生系统
CN201686550U (zh) 一种人工土床快渗污水处理装置
CN101811777A (zh) 人工土床快渗污水处理系统
CN102139962A (zh) 一种多功能水产养殖生物浮岛水质净化装置
CN215049509U (zh) 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
CN206705917U (zh) 污水种养净化处理系统
CN210795928U (zh) 一种防堵塞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CN205367889U (zh)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CN211339209U (zh) 一种散户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1035407U (zh) 一种立式多级人工湿地装置
CN208980420U (zh) 一种混合流人工湿地-生物过滤复合污水处理装置
CN113354088A (zh) 一种饲草型落干式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尾水的装置
CN210215083U (zh) 绿色生态污水净化系统
CN107352751B (zh) 一种基于河道航运的立体组合式生态浮岛系统
CN112939366A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112250189A (zh) 一种多级跌水生物塔处理装置
CN214936420U (zh) 厌氧-滴滤曝气-潜流湿地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6904797B (zh) 污水蒸发发酵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