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1998A - 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1998A
CN106891998A CN201710224229.7A CN201710224229A CN106891998A CN 106891998 A CN106891998 A CN 106891998A CN 201710224229 A CN201710224229 A CN 201710224229A CN 106891998 A CN106891998 A CN 106891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member
floor side
reinforcer
main body
back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42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91998B (zh
Inventor
申学开
程铭
杨传义
郑望
靖海涛
李硕
秦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242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91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91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199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2512 priority patent/WO201818431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91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1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其中,后纵梁加强件包括由挤出件构成的加强件主体,所述加强件主体具有用于与后纵梁主体连接的第一端以及用于与后防撞梁主体连接的第二端。根据本发明的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降低车辆重量,增大车辆可用空间并且提高车辆安全性。

Description

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体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后纵梁加强件以及具有该类后纵梁加强件的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后纵梁(业界也称为后纵梁总成)和后防撞梁(业界也称为总成)是车辆尾部构成的一部分,在车辆发生例如追尾等碰撞时,它们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现有技术中,后纵梁总成一般采用冲压件或压铸件一体成型,且直接与车辆的后防撞梁总成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车辆后部车体结构以及车辆的重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车辆后部车体结构的占用空间,增大车辆后部可用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吸收后碰撞能量,提高车辆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后纵梁加强件,所述后纵梁加强件包括由挤出件构成的加强件主体,所述加强件主体具有用于与后纵梁主体连接的第一端以及用于与后防撞梁主体连接的第二端。
可选地,在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中,所述加强件主体由铝挤出件构成。
可选地,在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中,所述加强件主体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大体矩形的侧壁及连接在其中一对侧壁中部的横向肋壁。
可选地,在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中,所述加强件主体的横截面呈类“8”字型。
可选地,在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中,所述后纵梁加强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强件主体第二端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加强件主体第二端处的横截面,且所述安装板具有用于将该后纵梁加强件连接到所述后防撞梁主体的安装部。
可选地,在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中,该安装板向外延伸形成凸出于所述第二端的周缘,所述安装部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周缘上的用于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连接的安装孔。
可选地,在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中,所述安装板由铝基材料制成并焊接至所述加强件主体的第二端。
可选地,在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中,所述后纵梁加强件还包括由所述加强件主体延伸出的支撑件。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纵梁,其包括后纵梁主体以及根据各个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件,所述后纵梁主体是所述后纵梁的一部分,且所述后纵梁加强件通过所述加强件主体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后纵梁的所述后纵梁主体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的后纵梁中,后纵梁主体由铝压铸件构成。
可选地,在所述的后纵梁中,所述后纵梁主体具有包围所述后纵梁加强件的第一端的连接部,所述后纵梁主体的连接部与所述后纵梁加强件的第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防撞梁,其包括,后防撞梁主体以及根据各个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件,所述后防撞梁主体是所述后防撞梁的一部分,且所述后纵梁加强件通过所述加强件主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后防撞梁的所述后防撞梁主体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体结构,其包括后纵梁主体与后防撞梁主体,在所述后纵梁主体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之间设置有根据各个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件。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各个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或车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以及车体结构降低车低车辆重量,增大车辆后部可用空间并且提高车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件从一侧观察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件从另一侧观察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件的加强件主体的截面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后纵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对本申请在此描述的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手段提出替代的实现方式。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示例而非限制性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首先参考图1和图2,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件1。后纵梁加强件1包括由挤出件构成的加强件主体10,加强件主体10具有用于与后纵梁主体连接的第一端19以及用于与后防撞梁主体连接的第二端18。在车辆发生碰撞,尤其车辆尾部发生碰撞时,布置在后纵梁主体和后防撞梁主体之间的、由挤出件构成的加强件主体10在碰撞的过程中将发生堆垛状变形,将碰撞能量转化为挤出件的变形能,由此吸收碰撞时产生的能量,减缓碰撞对车辆以及车内人员造成的损害。术语“挤出件”在此指的是通过挤压成型生产的部件,它们一般包括敞开的两端和封闭的侧壁,以及可选的中部横向肋壁。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主体10可由金属挤出件尤其是铝挤出件形成,这样可降低车辆重量。此外,对于压铸件构成的后纵梁而言,其结构较复杂,同时为了满足相接近的后碰性能,需要比较大的包络形成足够的强度,将压缩车内空间;而对于冲压件构成的后纵梁而言,则重量较大。本申请采用挤出件作为后纵梁或后防撞梁的一部分,由于挤出件具有封闭的截面,截面力和截面刚度较大,因此可具有相对较小的包络,由此增加了车辆的可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纵梁加强件1还包括设置在加强件主体10的第二端18处的安装板11。安装板11可以连接到第二端18上,也可以是与加强件主体10一体构成。在本示例中,安装板11由铝基材料制成并通过如焊接等方式连接至加强件主体10的第二端18。在本例中,安装板11覆盖加强件主体10第二端18的整个横截面,并继续向外延伸,从而形成了凸出到加强件主体10的第二端18横截面以外的周缘16。按照本发明,安装板11上布置有用于将该加强件主体10连接到后防撞梁(未示出)的安装部,其可设置在安装板11任意适当的位置,这具体取决于实际应用中后防撞梁的机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在安装板11的周缘16上布置有用于将该安装板11连接到后防撞梁(未示出)的安装孔12,作为用于将加强件主体10连接到后防撞梁的安装部。在此,示例而非限制地,安装板11大致呈方形,且在该具体应用中,方形的每一边的中部稍稍向着加强件主体10的方向收缩,而所述的安装孔12设置在在该安装板11的四个角上。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11的形状并不以在此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形状为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到,安装板11的形状可根据与其连接的例如后防撞梁主体等构件的形状来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纵梁加强件1还包括用来在加强件主体10设置到车的主体结构以内时用来支撑加强件主体10的支撑件5。支撑件5可由加强件主体延伸出。支撑件5的第一侧51连接至车身钣金,第二侧(未标示)支撑加强件主体10的底部,应理解,第二侧与第一侧51位于支撑件主体50的两侧。支撑件5的设置使得后纵梁加强件1在与后纵梁主体及后防撞梁主体连接并结合到车身时能受到支撑而不会悬空。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后纵梁加强件的加强件主体的截面图,结合图3进一步阐述加强件主体10。加强件主体10包括顶壁101,左侧壁102,底壁103以及右侧壁104,它们依次相连构成加强件主体10的周壁。进一步,加强件主体10周壁各个角处具有倒角108,且加强件主体10还包括横向肋壁105,其设置在左侧壁102与右侧壁槽104的中部。左侧壁102在其与中部横向肋壁105的交汇处向内、也就是向着右侧壁104的方向凹入,形成左侧壁槽107;对应地,右侧壁104在其与中部横向肋壁105的交汇处向内、也就是向着左侧臂102的方向凹入,形成右侧壁槽106。基本上,如图3所示,加强件主体10的截面呈“8”字型。但在备选实施例中,加强件主体10的截面中也可具有其他形状,例如圆形,多边形或工字型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主体10还可具有其他形式的肋壁,包括横向肋壁,纵向肋壁,斜向肋壁以及交叉肋壁等。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后纵梁。参考图4,该后纵梁包括后纵梁加强件1和后纵梁主体2。后纵梁加强件1包括由挤出件构成的加强件主体10,加强件主体10的第一端19与后纵梁主体2连接,加强件主体10的第二端18待与后防撞梁主体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纵梁主体2可由压铸件或冲压件一体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纵梁主体由铝压铸件构成。后纵梁主体2具有用于与后纵梁加强件1连接的连接部21。连接部21设置成能够与加强件主体10的第一端19连接的结构即可。参见图1与图2,在此给出的示例中,第一端19的端部周边,或者说,加强件主体10的四个侧壁101、102、103以及104(参见图3)在第一端处设置有若干螺栓孔17。回到图4,连接部21的内径略大于第一端19的外径,使得连接部21能够套接到第一端19。相应地,可在连接部21对应于螺栓孔17的位置处通过螺栓将后纵梁主体2与后纵梁加强件1连接到一起。在备选实施例中,可采用任何适合的方式来将后纵梁主体2与后纵梁加强件1连接,例如第一端19的内径大于连接部21的外径使得第一端19能够套接到连接部21等。
尽管未图示,但如上文已经说明的,加强件主体10的第二端18与后防撞梁主体连接,由此使得加强件主体10位于后纵梁主体与后防撞梁主体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后防撞梁。该后防撞梁包括后防撞梁主体与如上文所描述的任意一种后纵梁加强件,例如如上文结合图1到图3中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在该实施例中,加强件主体10通过其第二端18与后防撞梁主体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安装孔12(见图1与图2)来以适当的方式与后防撞梁主体连接,也可以是其它在此未描述的方式。相应地,该后防撞梁可通过加强件主体10的第一端与后纵梁主体2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还提供一种车体结构,其包括后纵梁主体与后防撞梁主体,其中,在后纵梁主体与后防撞梁主体之间还设置了如上文所描述的后纵梁加强件,例如结合图1到图3描述的后纵梁加强件。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置在后纵梁主体与后防撞梁主体之间的后纵梁加强件,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有效吸收碰撞所产生的能量,从而减缓碰撞所导致的损害,提高了车辆的防撞程度与安全性。
本发明还旨在包括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车身后部两侧的如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或后纵梁或后防撞梁或车体结构。
上文所描述的各示例中,后纵梁加强件被描述为与后纵梁主体和/或后防撞梁主体直接连接,实际应用中,并不一定是与主体直接连接,也可间接连接或与后纵梁的非主体部相连和/或与后防撞梁的非主体部相连。
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其中清楚地示出或描述了各个部件而使本发明的原理更容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或变化。故应当理解的是,这些修改或者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车辆的后纵梁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加强件包括由挤出件构成的加强件主体,所述加强件主体具有用于与后纵梁主体连接的第一端以及用于与后防撞梁主体连接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主体由铝挤出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主体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大体矩形的侧壁及连接在其中一对侧壁中部的横向肋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主体的横截面呈类“8”字型。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加强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强件主体第二端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加强件主体第二端处的横截面,且所述安装板具有用于将该后纵梁加强件连接到所述后防撞梁主体的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板向外延伸形成凸出于所述第二端的周缘,所述安装部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周缘上的用于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连接的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由铝基材料制成并焊接至所述加强件主体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加强件还包括由所述加强件主体延伸出的支撑件。
9.一种后纵梁,其包括后纵梁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到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所述后纵梁主体是所述后纵梁的一部分,且所述后纵梁加强件通过所述加强件主体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后纵梁的所述后纵梁主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后纵梁主体由铝压铸件构成。
11.一种后防撞梁,其包括,后防撞梁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到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所述后防撞梁主体是所述后防撞梁的一部分,且所述后纵梁加强件通过所述加强件主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后防撞梁的所述后防撞梁主体连接。
12.一种车体结构,其包括后纵梁主体与后防撞梁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纵梁主体与所述后防撞梁主体之间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到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到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或包括如权利要求9到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纵梁、或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后防撞梁、或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体结构。
CN201710224229.7A 2017-04-07 2017-04-07 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Active CN106891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4229.7A CN106891998B (zh) 2017-04-07 2017-04-07 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PCT/CN2017/092512 WO2018184315A1 (zh) 2017-04-07 2017-07-11 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4229.7A CN106891998B (zh) 2017-04-07 2017-04-07 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1998A true CN106891998A (zh) 2017-06-27
CN106891998B CN106891998B (zh) 2019-03-26

Family

ID=59192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4229.7A Active CN106891998B (zh) 2017-04-07 2017-04-07 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9199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84315A1 (zh) * 2017-04-07 2018-10-11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WO2019076334A1 (zh) * 2017-10-20 2019-04-25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纵梁
CN110901762A (zh) * 2018-09-14 2020-03-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联锁挤压式车辆纵梁和支柱组件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6918A (ja) * 1995-02-10 1996-08-27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US20060197300A1 (en) * 2005-03-02 2006-09-07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CN101005983A (zh) * 2005-01-28 2007-07-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EP1854676A2 (fr) * 2006-05-12 2007-11-14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nsemble d'absorption d'energie et vehic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au moins un tel ensemble
CN101549713A (zh) * 2008-12-29 2009-10-0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地板骨架总成
CN101596887A (zh) * 2009-06-26 2009-12-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部保护装置
CN203854597U (zh) * 2014-04-24 2014-10-0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吸能盒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4325951A (zh) * 2013-07-22 2015-02-0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吸能部件
CN204846054U (zh) * 2015-05-19 2015-12-09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防撞梁与纵梁的安装结构
CN205202934U (zh) * 2015-12-28 2016-05-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防撞梁总成、车辆的防撞结构和车辆
CN105667434A (zh) * 2014-12-03 2016-06-1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十二个角的加强元件、包括十二个角的加强元件的十二个角的总成及其制造和连接方法
CN106043184A (zh) * 2016-07-29 2016-10-26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US20170001667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Faraday&Future Inc. Joint for an underbody of a motor vehicle
CN205930899U (zh) * 2016-08-10 2017-02-0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及使用其的汽车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6918A (ja) * 1995-02-10 1996-08-27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01005983A (zh) * 2005-01-28 2007-07-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US20060197300A1 (en) * 2005-03-02 2006-09-07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EP1854676A2 (fr) * 2006-05-12 2007-11-14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nsemble d'absorption d'energie et vehic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au moins un tel ensemble
CN101549713A (zh) * 2008-12-29 2009-10-0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地板骨架总成
CN101596887A (zh) * 2009-06-26 2009-12-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部保护装置
CN104325951A (zh) * 2013-07-22 2015-02-0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吸能部件
CN203854597U (zh) * 2014-04-24 2014-10-0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吸能盒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5667434A (zh) * 2014-12-03 2016-06-1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十二个角的加强元件、包括十二个角的加强元件的十二个角的总成及其制造和连接方法
CN204846054U (zh) * 2015-05-19 2015-12-09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防撞梁与纵梁的安装结构
US20170001667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Faraday&Future Inc. Joint for an underbody of a motor vehicle
CN205202934U (zh) * 2015-12-28 2016-05-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防撞梁总成、车辆的防撞结构和车辆
CN106043184A (zh) * 2016-07-29 2016-10-26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CN205930899U (zh) * 2016-08-10 2017-02-08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及使用其的汽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落星 等: "车身用铝、镁合金先进挤压成形技术及应用", 《LW 2013第五届铝型材技术(国际)论坛暨展示》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84315A1 (zh) * 2017-04-07 2018-10-11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WO2019076334A1 (zh) * 2017-10-20 2019-04-25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纵梁
EP3699063A4 (en) * 2017-10-20 2021-08-04 NIO (Anhui) Holding Co., Ltd. VEHICLE AND SIDE BEAM FOR IT
CN110901762A (zh) * 2018-09-14 2020-03-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联锁挤压式车辆纵梁和支柱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1998B (zh)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37118B2 (ja) 車両用接続部材及び車両前部構造
US8632108B2 (en) Crash box
CN107031733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6240641B (zh) 一种小型电动车前舱防撞结构
CN106891998A (zh) 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US9266484B2 (en) Crush box
US6354656B1 (en) Reinforcing structure of sill side portion for vehicles
CN106458261B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系统
JP6226932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4262300A (ja) バンパーリ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
KR102687163B1 (ko) 전방 차체 구조
CN113263996B (zh) 机动车保险杠
CN108248533A (zh) 一种应对汽车小偏置碰撞的机舱传力结构
KR20220003385A (ko) 차량용 사이드멤버
CN105035001A (zh) 一种基于自由翻转变形模式吸能的车用吸能盒
EP3395653B1 (en)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CN201923216U (zh) 汽车吸能盒
JP6248959B2 (ja) 車両骨格構造
CN103386941B (zh) 一种吸能盒
CN207328602U (zh) 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后防撞梁、车体结构以及车辆
CN206049800U (zh) 一种小型电动车前舱防撞结构
CN204937042U (zh) 一种基于自由翻转变形模式吸能的车用吸能盒
CN103010133A (zh) 客车防撞梁结构
CN204161278U (zh) 一种车辆的前防撞梁结构
CN207449589U (zh)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Bin

Inventor after: Shen Xuekai

Inventor after: Cheng Ming

Inventor after: Yang Chuanyi

Inventor after: Zheng Wang

Inventor after: Jing Haitao

Inventor after: Li Shuo

Inventor after: Qin Le

Inventor before: Shen Xuekai

Inventor before: Cheng M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Chuanyi

Inventor before: Zheng Wang

Inventor before: Jing Haitao

Inventor before: Li Shuo

Inventor before: Qin Le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