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5332B - 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85332B CN106685332B CN201710017422.3A CN201710017422A CN106685332B CN 106685332 B CN106685332 B CN 106685332B CN 201710017422 A CN201710017422 A CN 201710017422A CN 106685332 B CN106685332 B CN 1066853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ance
- capacitance
- integrated circuit
- module
- power gen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2,2,4,4,6,6-hexaphenoxy-1,3,5-triaza-2$l^{5},4$l^{5},6$l^{5}-triphosphacyclohexa-1,3,5-triene Chemical compound N=1P(OC=2C=CC=CC=2)(OC=2C=CC=CC=2)=NP(OC=2C=CC=CC=2)(OC=2C=CC=CC=2)=NP=1(OC=1C=CC=CC=1)OC1=CC=CC=C1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63 flame retard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9123 feedback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包括本体、支撑柱和驱动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导轨和定位组件,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该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中,将嵌入块嵌入到插入槽的内部,随后嵌入块就会落入到固定环的内部,随后控制太阳能发电板转动,使得固定环达到导轨的另一端,随后第一弹簧使得固定环和定位环同时上移,实现了对太阳能发电板的固定,从而提高了太阳能发电板的易拆装性;不仅如此,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对输入电压的分压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对输入电压的精确检测,通过集成电路U1的第九端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的分压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反馈调节,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
在这里,主要是对太阳能发电板进行研究。在现有的光伏发电设备中,在对太阳能发电板进行安装固定的时候,需要通过螺母螺钉等一系列的部件,同时加入大量的人工来实现,这样随后能够保证太阳能发电板的固定,但是效率太低,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内部的工作电源电路来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从而实现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收到干扰,从而使得电源电压发生波动,而由于现有的工作电源电路内部,仅仅通过稳压三极管来实现稳压,这样无法在输出电压发生波动的时候,进行很好的反馈调节,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包括本体、支撑柱、太阳能发电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位于本体的内部且与本体铰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本体的下方且与支撑柱传动连接;
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圆形固定槽,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设置在圆形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圆形固定槽的外周设有若干插入槽,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外周设有若干嵌入块,所述嵌入块的数量与插入槽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圆形固定槽的内壁设有若干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位于插入槽的一侧且与插入槽连通;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导轨和定位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和定位组件分别位于导轨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动块、第一弹簧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第一弹簧与移动块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环、第二弹簧和固定块,所述定位环通过第二弹簧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定位环和固定环的竖向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定位环的开口朝下,所述固定环的开口朝上,所述定位环与固定环形成一个圆形,所述圆形与嵌入块匹配,所述导轨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开关;
其中,当需要将太阳能发电板固定在圆形固定槽内部的时候,首先将太阳能发电板外周的嵌入块嵌入到插入槽的内部,随后嵌入块就会落入到固定环的内部,继续将太阳能发电板往下压,则固定环就会被压下,此时限位开关检测到信号,停止下压,此时固定环就与导轨平行,随后控制太阳能发电板转动,则固定环就会带动移动块移动,使得固定环穿过导轨,达到导轨的另一端,此时定位环与固定环正好匹配,使得嵌入块被包络在里面,随后第一弹簧反向用力,使得固定环和定位环同时上移,则就实现了对太阳能发电板的固定。当需要取下太阳能发电板的时候,反向操作以上步骤即可,从而提高了太阳能发电板的易拆装性。
所述支撑柱上设有中控机构,所述中控机构包括面板、设置在面板上的显示界面、控制按键和若干状态指示灯,所述面板的内部还设有中控组件,所述中控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电能转换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信号检测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与电能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限位开关与信号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界面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按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与状态指示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
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二极管和电感,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4972A,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外接3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四端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三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八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六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第六端、第十五端和第十六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七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八电容和第三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七端通过第九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九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十端通过电感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十端与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十端分别与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通过分别与第七电阻和第十二电容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六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七电阻和第十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通过第六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和第四电阻的连接端与中央控制器模块电连接。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用来控制设备内的各个模块智能化运行的模块,在这里,中央控制模块不仅是PLC,还可以是单片机,从而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智能化;电机控制模块,用来控制电机工作的模块,在这里,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实现了太阳能发电板的角度的调节,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实现了设备的收放;无线通讯模块,通过与外部通讯终端进行远程无线连接,从而实现了数据交换,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对设备的远程监控;信号检测模块,用来检测感应信号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限位开关的检测信号进行感应,从而能够确定太阳能板转动的是否到位,从而提高了太阳能发电板安装的可靠性;显示控制模块,用来控制显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控制显示界面显示设备的相关工作信息,提高了设备工作的可靠性;按键控制模块,用来进行按键控制的模块,在这里,用来对用户对设备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模块,用来进行状态指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指示,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工作电源模块,用来设备提供稳定工作电压的模块。
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对输入电压进行采集,同时通过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对输入电压的分压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对输入电压的精确检测,再通过控制集成电路内部的场效应管的导通,实现了对输入电压进行输出控制,同时通过电感进行滤波处理,再由二极管进行限流处理,提高了输出电压的可靠性,而且,通过集成电路的第九端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的分压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反馈调节,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电源电路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与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
其中,当需要对太阳能发电板的角度进行调节的时候,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控制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就会控制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了支撑柱与本体之间的角度的调节,提高了设备发电的效率。
具体的,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具体的,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多样化,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显示界面为液晶显示屏。
具体的,轻触按键的灵敏度高,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操作性,所述控制按键为轻触按键。
具体的,所述状态指示灯包括双色发光二极管。
具体的,为了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所述面板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工作电源模块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所述蓝牙通过蓝牙4.0通讯协议与外部通讯终端无线连接。
具体的,为了提高设备的安全等级,所述面板的阻燃等级为V-0。
具体的,所述移动块的下方设有移动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中,将嵌入块嵌入到插入槽的内部,随后嵌入块就会落入到固定环的内部,将太阳能发电板往下压,随后控制太阳能发电板转动,使得固定环达到导轨的另一端,随后第一弹簧使得固定环和定位环同时上移,实现了对太阳能发电板的固定,从而提高了太阳能发电板的易拆装性;不仅如此,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对输入电压的分压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对输入电压的精确检测,通过集成电路U1的第九端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的分压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反馈调节,提高了工作电源电路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的太阳能发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的中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的系统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的工作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本体,2.支撑柱,3.驱动轴,4.驱动电机,5.中控机构,6.太阳能发电板,7.插入槽,8.嵌入块,9.固定环,10.第一弹簧,11.限位开关,12.移动块,13.移动轮,14.导轨,15.固定块,16.第二弹簧,17.定位环,18.面板,19.显示界面,20.控制按键,21.状态指示灯,22.中央控制模块,23.电能转换模块,24.电机控制模块,25.无线通讯模块,26.信号检测模块,27.显示控制模块,28.按键控制模块,29.状态指示模块,30.工作电源模块,31.蓄电池,U1.集成电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C10.第十电容,C11.第十一电容,C12.第十二电容,VD1.二极管,L1.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7所示,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包括本体1、支撑柱2、太阳能发电板6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位于本体1的内部且与本体1铰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本体1的下方且与支撑柱2传动连接;
所述太阳能发电板6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有圆形固定槽,所述太阳能发电板6设置在圆形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圆形固定槽的外周设有若干插入槽7,所述太阳能发电板6的外周设有若干嵌入块8,所述嵌入块8的数量与插入槽7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圆形固定槽的内壁设有若干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位于插入槽7的一侧且与插入槽7连通;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导轨14和定位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和定位组件分别位于导轨14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动块12、第一弹簧10和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通过第一弹簧10与移动块12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环17、第二弹簧16和固定块15,所述定位环17通过第二弹簧16与固定块15连接,所述定位环17和固定环9的竖向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定位环17的开口朝下,所述固定环9的开口朝上,所述定位环17与固定环9形成一个圆形,所述圆形与嵌入块8匹配,所述导轨14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开关11;
其中,当需要将太阳能发电板6固定在圆形固定槽内部的时候,首先将太阳能发电板6外周的嵌入块8嵌入到插入槽7的内部,随后嵌入块8就会落入到固定环9的内部,继续将太阳能发电板6往下压,则固定环9就会被压下,此时限位开关11检测到信号,停止下压,此时固定环9就与导轨14平行,随后控制太阳能发电板6转动,则固定环9就会带动移动块12移动,使得固定环9穿过导轨14,达到导轨14的另一端,此时定位环17与固定环9正好匹配,使得嵌入块8被包络在里面,随后第一弹簧10反向用力,使得固定环9和定位环17同时上移,则就实现了对太阳能发电板6的固定。当需要取下太阳能发电板6的时候,反向操作以上步骤即可,从而提高了太阳能发电板6的易拆装性。
所述支撑柱上设有中控机构5,所述中控机构5包括面板18、设置在面板18上的显示界面19、控制按键20和若干状态指示灯21,所述面板18的内部还设有中控组件,所述中控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22以及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22电连接的电能转换模块23、电机控制模块24、无线通讯模块25、信号检测模块26、显示控制模块27、按键控制模块28、状态指示模块29和工作电源模块30,所述太阳能发电板6与电能转换模块23电连接,所述限位开关11与信号检测模块26电连接,所述显示界面19与显示控制模块27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20与按键控制模块28电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21与状态指示模块29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22为PLC;
所述工作电源模块30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二极管VD1和电感L1,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L4972A,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一端外接3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一端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四端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三端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八端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通过第六电容C6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五端、第六端、第十五端和第十六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通过第七电容C7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通过第八电容C8和第三电阻R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十七端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九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十端通过电感L1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十端与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十端分别与第十电容C10和第十一电容C11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通过分别与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二电容C12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分别与第四电阻R4和第六电阻R6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一端通过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二电容C12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三端通过第六电阻R6、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和第四电阻R4的连接端与中央控制器模块22电连接。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22,用来控制设备内的各个模块智能化运行的模块,在这里,中央控制模块22不仅是PLC,还可以是单片机,从而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智能化;电机控制模块24,用来控制电机工作的模块,在这里,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实现了太阳能发电板6的角度的调节,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实现了设备的收放;无线通讯模块25,通过与外部通讯终端进行远程无线连接,从而实现了数据交换,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对设备的远程监控;信号检测模块26,用来检测感应信号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限位开关11的检测信号进行感应,从而能够确定太阳能板转动的是否到位,从而提高了太阳能发电板6安装的可靠性;显示控制模块27,用来控制显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控制显示界面19显示设备的相关工作信息,提高了设备工作的可靠性;按键控制模块28,用来进行按键控制的模块,在这里,用来对用户对设备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模块29,用来进行状态指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指示,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工作电源模块30,用来设备提供稳定工作电压的模块。
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集成电路U1的第十一端对输入电压进行采集,同时通过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对输入电压的分压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对输入电压的精确检测,再通过控制集成电路U1内部的场效应管的导通,实现了对输入电压进行输出控制,同时通过电感L1进行滤波处理,再由二极管VD1进行限流处理,提高了输出电压的可靠性,而且,通过集成电路U1的第九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分压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反馈调节,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电源电路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驱动轴3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驱动轴3与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
其中,当需要对太阳能发电板6的角度进行调节的时候,驱动电机4通过驱动轴3控制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就会控制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了支撑柱2与本体1之间的角度的调节,提高了设备发电的效率。
具体的,所述驱动电机4与电机控制模块24电连接。
具体的,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多样化,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显示界面19为液晶显示屏。
具体的,轻触按键的灵敏度高,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操作性,所述控制按键20为轻触按键。
具体的,所述状态指示灯21包括双色发光二极管VD1。
具体的,为了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所述面板18的内部设有蓄电池31,所述蓄电池31与工作电源模块30电连接。
具体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25包括蓝牙,所述蓝牙通过蓝牙4.0通讯协议与外部通讯终端无线连接。
具体的,为了提高设备的安全等级,所述面板18的阻燃等级为V-0。
具体的,所述移动块12的下方设有移动轮13。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中,将嵌入块8嵌入到插入槽7的内部,随后嵌入块8就会落入到固定环9的内部,将太阳能发电板6往下压,随后控制太阳能发电板6转动,使得固定环9达到导轨14的另一端,随后第一弹簧10使得固定环9和定位环17同时上移,实现了对太阳能发电板6的固定,从而提高了太阳能发电板6的易拆装性;不仅如此,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对输入电压的分压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对输入电压的精确检测,通过集成电路U1的第九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分压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反馈调节,提高了工作电源电路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支撑柱、太阳能发电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位于本体的内部且与本体铰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本体的下方且与支撑柱传动连接;
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本体的内部设有圆形固定槽,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设置在圆形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圆形固定槽的外周设有若干插入槽,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外周设有若干嵌入块,所述嵌入块的数量与插入槽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圆形固定槽的内壁设有若干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位于插入槽的一侧且与插入槽连通;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导轨和定位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和定位组件分别位于导轨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动块、第一弹簧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第一弹簧与移动块连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环、第二弹簧和固定块,所述定位环通过第二弹簧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定位环和固定环的竖向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定位环的开口朝下,所述固定环的开口朝上,所述定位环与固定环形成一个圆形,所述圆形与嵌入块匹配,所述导轨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开关;
所述支撑柱上设有中控机构,所述中控机构包括面板、设置在面板上的显示界面、控制按键和若干状态指示灯,所述面板的内部还设有中控组件,所述中控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电能转换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信号检测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与电能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限位开关与信号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界面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按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与状态指示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
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二极管和电感,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4972A,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外接3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四端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三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八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六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第六端、第十五端和第十六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七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八电容和第三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十七端通过第九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九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十端通过电感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十端与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十端分别与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通过分别与第七电阻和第十二电容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六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七电阻和第十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通过第六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和第四电阻的连接端与中央控制器模块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与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界面为液晶显示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键为轻触按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灯包括双色发光二极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工作电源模块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所述蓝牙通过蓝牙4.0通讯协议与外部通讯终端无线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阻燃等级为V-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的下方设有移动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17422.3A CN106685332B (zh) | 2017-01-11 | 2017-01-11 | 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17422.3A CN106685332B (zh) | 2017-01-11 | 2017-01-11 | 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85332A CN106685332A (zh) | 2017-05-17 |
CN106685332B true CN106685332B (zh) | 2018-09-21 |
Family
ID=58849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17422.3A Active CN106685332B (zh) | 2017-01-11 | 2017-01-11 | 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68533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92867A (zh) * | 2017-05-22 | 2017-07-28 | 深圳市安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室外的无线网桥 |
CN107196712B (zh) * | 2017-05-22 | 2019-10-29 | 重庆爵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户外的智能信号收发设备 |
CN113342184B (zh) * | 2021-08-04 | 2021-11-05 | 深圳市英浩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供电驱动的蓝牙键盘 |
-
2017
- 2017-01-11 CN CN201710017422.3A patent/CN10668533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85332A (zh) | 2017-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85331B (zh) | 一种具有自发电功能的通讯基站 | |
CN106685332B (zh) | 一种易于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 | |
CN106788183B (zh) | 一种可调节的智能光伏发电装置 | |
CN101846581B (zh) |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led光源稳定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CN202749620U (zh) | 一种用于usb数据线/电源线上的显示装置 | |
CN106658765A (zh) | 一种智能型恒温通讯基站 | |
CN106685333B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发电设备 | |
CN106323457A (zh) | 一种用于交通管理的户外噪声监控装置 | |
CN106388711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除尘设备 | |
CN101752885B (zh) |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电源 | |
CN201594112U (zh) | 数字型电压表 | |
CN206461558U (zh) | 一种具有自发电功能的智能通讯基站 | |
CN211786698U (zh) | 一种基于c#程序设计的下位机实验装置 | |
CN106919136B (zh) |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煤气监控装置 | |
CN202035180U (zh) | 一种信号灯电路及信号灯 | |
CN106959136A (zh) | 一种用于户外的节能型天然气测量设备 | |
CN207425101U (zh) | 一种遥控测试电路及装置 | |
CN206145477U (zh) | 一种模块化互动灯具 | |
CN106591114B (zh) | 一种用于沼气生成的智能沼气生产设备 | |
CN108625773A (zh) | 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石油勘探的智能钻探设备 | |
CN107037052B (zh) | 一种用于光伏电池板外观检查的智能检测设备 | |
CN207233103U (zh) | 电力系统智能计费终端 | |
CN212989924U (zh) | 应用于便携式糖度检测仪的控制电路 | |
CN106357210B (zh) | 一种用于园林防火监控的智能监控设备 | |
CN107274567A (zh) | 电力系统智能计费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6 Address after: 226200 No.8, group 3, Yunxiang village, Donghai Town, Qidong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dong Xinshen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2400 No. 87, riverside north road, Fengcheng Town, Anxi County, Quan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ANXI ZHIRUI ELECTRONIC COMMERCE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