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1694A - 自减震车轮 - Google Patents
自减震车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71694A CN106671694A CN201611072661.0A CN201611072661A CN106671694A CN 106671694 A CN106671694 A CN 106671694A CN 201611072661 A CN201611072661 A CN 201611072661A CN 106671694 A CN106671694 A CN 1066716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 steel plate
- stopper
- spring steel
- absorbing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9/00—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 B60B9/02—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using springs resiliently mounted bicycle rims
- B60B9/04—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using springs resiliently mounted bicycle rims in leaf form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自减震车轮,包括共轴设置的花鼓及外轮圈,所述花鼓及外轮圈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弯曲形状相同且均分所述花鼓和外轮圈之间的空间的弹性钢板,每个所述弹性钢板的第一卡接段通过所述花鼓上的第一卡止件及第一锁定件固定,所述弹性钢板的第二卡接端通过所述外轮圈上的第二卡止件以及第二锁定件固定。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在花鼓与外轮圈之间均匀设置多个弹性钢板,通过弹性钢板替代常规刚性轮的花鼓和外轮圈之间的刚性连接部件,能够利用弹性钢板的弹性形变来缓冲花鼓和内轮圈所受到的外力,不仅使车轮自身具有减震作用,有利于简化车架的减震结构,同时,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减震器以使车辆自身具有减震作用,相对而言结构更加简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尤其是一种自减震车轮。
背景技术
车轮是介于轮胎和和车轴之间所承受负荷的旋转组件,通常由两个主要部件轮辋和轮辐组成,轮辋是在车轮上安装和支承轮胎的部件,轮辐是在车轮上介于车轴和轮辋之间的支承部件。
在现在技术中,一般车轮整体为刚性结构,虽然车轮安装上轮胎后,轮胎在充气状态下,也具有一定的弹性,能起到部分减震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对于一些需要在山地或路面不平的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来说,减震的性能是越强越好的,目前自行车、电动车等低速车的减震主要不是靠车轮来完成的,而是在车轮的支撑架上安装减震器等结构进行减震,这种减震结构使得车架的结构更加复杂,并且减震器损坏后维修更换繁琐。
所以不断地提高减震性能,改善减震结构,使人在乘坐汽车时更舒适,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车轮本身具有减震性能,那么车辆的整体减震性能将会有很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身具有减震效果的自减震车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自减震车轮,包括共轴设置的花鼓及外轮圈,所述花鼓及外轮圈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弯曲形状相同且均分所述花鼓和外轮圈之间的空间的弹性钢板,每个所述弹性钢板的第一卡接段通过所述花鼓上的第一卡止件及第一锁定件固定,所述弹性钢板的第二卡接端通过所述外轮圈上的第二卡止件以及第二锁定件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中:所述弹性钢板为5个,它们的顶点的连线形成正五边形。
优选的,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中:所述弹性钢板还包括以其弧顶轴线X为分界的第一曲面段及第二曲面段,所述第一曲面段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卡接段连成一体,所述第二曲面段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卡接段连成一体,且所述第一曲面段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曲面段的延伸长度。
优选的,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中:所述第一卡止件是所述花鼓外周面上凹设的卡槽,所述卡槽从所述花鼓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所述卡槽包括一体的槽口部及横槽部且所述槽口部及横槽部具有高度差,所述槽口部的第一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槽口部的第二侧壁的高度,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与所述横槽部衔接的区域为圆角。
优选的,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中: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钢板的宽度,且所述弹性钢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卡槽的两侧保持间隙。
优选的,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中:所述第一锁定件至少包覆所述第一卡止件和所述弹性钢板之间的间隙,且与所述第一卡止件注塑成一体。
优选的,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中:所述第一卡止件及第一锁定件为尼龙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中:所述第二卡止件及第二锁定件的结构及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卡止件及第一锁定件的结构及连接方式相同。
优选的,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中:所述第二卡止件的卡槽的与所述第一卡止件的顶面槽口错位布置,且所述第二卡止件的顶面槽口处连接所述弹性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中:所述自减震车轮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车、残疾车、滑板车、儿童玩具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在花鼓与外轮圈之间均匀设置多个弹性钢板,通过弹性钢板替代常规刚性轮的花鼓和外轮圈之间的刚性连接部件,能够利用弹性钢板的弹性形变来缓冲花鼓和内轮圈所受到的外力,不仅使车轮自身具有减震作用,有利于简化车架的减震结构,同时,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减震器以使车辆自身具有减震作用,相对而言结构更加简化。
通过对弹性钢板的形状及其两端在花鼓和外轮圈上的固定位置,能够有效保证弹性钢板的缓冲作用和支撑强度。
本发明的第一卡止件和第二卡止件均采用卡槽结构,可以直接将弹簧钢板的两端插入到卡槽中实现两者的卡接,组装及其便利,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结合与第一卡止件及第二卡止件一体注塑的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能够有效的将弹簧钢板的两端进行固定,同时上述部件均采用尼龙材质,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对弹性钢板的磨损。
通过对卡槽的造型设计,能够保证弹性钢板的两端有效的位于卡槽中,并且在弹性钢板受力时,槽口部的第一侧壁能够为弹性钢板提供足够的支撑,避免弹性钢板对应的折弯处出现不可逆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注塑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揭示了自减震车轮,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车、残疾车、滑板车、儿童玩具车等各种低速车辆,如附图1、附图3所示,所述自减震车轮,包括共轴设置的花鼓1及外轮圈2,所述花鼓1上设置有轴承9,所述外轮圈2用于安装轮胎10,所述花鼓1及外轮圈2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弯曲形状相同且均分所述花鼓1和外轮圈2之间的空间的弹性钢板3,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弹性钢板3为5个,它们的顶点的连线形成正五边形。
每个所述弹性钢板3的第一卡接段33通过所述花鼓1上的第一卡止件4及第一锁定件5固定,所述弹性钢板3的第二卡接端34通过所述外轮圈2上的第二卡止件6以及第二锁定件7固定,由于所述弹簧钢板3优选为5个,因此所述花鼓1整体为梅花状,所述外轮圈2的内壁上设置有5个凸台。
并且,所述弹性钢板3还包括以其弧顶轴线X为分界的第一曲面段31及第二曲面段32,所述第一曲面段31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卡接段33连成一体,所述第二曲面段32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卡接段34连成一体,且所述第一曲面段31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曲面段32的延伸长度。
为了保证所述第一卡接段33与所述第一卡止件4的组装可靠性,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第一卡止件4是所述花鼓1外周面上每个凸起部凹设的卡槽,所述卡槽从所述花鼓1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并且所述卡槽包括一体的槽口部41及横槽部42,且所述槽口部41及横槽部42具有高度差,所述槽口部41是有第一侧壁411及第二侧壁412形成的截面近似为梯形的构造,所述第一侧壁411为曲面且其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412的高度,所述第二侧壁412为一斜平面或曲面,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壁411及第二侧壁412与所述横槽部42衔接的区域为圆角,从而能够减小槽口部对所述弹性钢板3的磨损。
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接段33的形状与所述卡槽的形状相匹配,并且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钢板3的宽度,且所述弹性钢板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卡槽的两侧保持间隙8。
此时,所述弹性钢板3的第一卡接段33由于没有有效的固定,所以仍能够在卡槽中进行活动,因此需要通过所述第一锁定件5进行限位固定,以防止所述第一卡接段33从所述卡槽中滑出,具体的,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锁定件5至少包覆所述第一卡止件4和所述弹性钢板3之间的间隙8,且与所述第一卡止件5注塑成一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定件5还包覆所述第一曲面段与所述第一卡接段33连接的部分区域。
并且,所述第一卡止件4及第一锁定件5可以为已知的各种具有一定强度且可行的材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尼龙材质。
进一步,所述第二卡止件6位于所述外轮圈内壁处的凸台上,并且所述第二卡止件6及第二锁定件7的材质、结构及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卡止件4及第一锁定件5的结构及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如附图1所示,所述第二卡止件6的卡槽的与所述第一卡止件的顶面槽口错位布置,通过位置上的特殊设置,能够使得每个弹簧钢板3既能够有效的进行弹性形变以缓冲外力的冲击,同时也能为花鼓1和外轮圈2之间的连接提供足够的支撑。
加工本发明的自减震车轮时,先制作具有第一锁止件4的花鼓1、具有第二锁止件6的外轮圈2,将成形的弹性钢板3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中,接着将弹性钢板3的主体部分包裹起来不进行注塑,随后至少对第一锁止件4、第二锁止件6以及弹性钢板3之间的间隙的部分进行注塑,形成所述第一锁定件5及第二锁定件7,即可得到本发明的自减震车轮。
常规的刚性轮,行驶时,颠簸的路面对轮胎产生的力,直接通过花鼓传递到轮轴,进而传递到车架,而使用本发明的自减震车轮时,将其设置在车轮轴(图中未示出)上后,当行驶在颠簸路面上时,轮胎10对外轮圈2施加的压力以及车轮轴对花鼓1的反向作用力通过弹性钢板自身的弹性形变进行缓冲,从而使得车轮自身具有减震作用。
本发明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自减震车轮,包括共轴设置的花鼓(1)及外轮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鼓(1)及外轮圈(2)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弯曲形状相同且均分所述花鼓(1)和外轮圈(2)之间的空间的弹性钢板(3),每个所述弹性钢板(3)的第一卡接段(33)通过所述花鼓(1)上的第一卡止件(4)及第一锁定件(5)固定,所述弹性钢板(3)的第二卡接端(34)通过所述外轮圈(2)上的第二卡止件(6)以及第二锁定件(7)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钢板(3)为5个,它们的顶点的连线形成正五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钢板(3)还包括以其弧顶轴线(X)为分界的第一曲面段(31)及第二曲面段(32),所述第一曲面段(31)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卡接段(33)连成一体,所述第二曲面段(32)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卡接段(34)连成一体,且所述第一曲面段(31)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曲面段(32)的延伸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止件(4)是所述花鼓(1)外周面上凹设的卡槽,所述卡槽从所述花鼓(1)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所述卡槽包括一体的槽口部(41)及横槽部(42)且所述槽口部(41)及横槽部(42)具有高度差,所述槽口部(41)的第一侧壁(411)的高度大于所述槽口部(41)的第二侧壁(412)的高度,所述第一侧壁(411)及第二侧壁(412)与所述横槽部(42)衔接的区域为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钢板(3)的宽度,且所述弹性钢板(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卡槽的两侧保持间隙(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5)至少包覆所述第一卡止件(4)和所述弹性钢板(3)之间的间隙(8),且与所述第一卡止件(5)注塑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止件(4)及第一锁定件(5)为尼龙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止件(6)及第二锁定件(7)的结构、材质及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卡止件(4)及第一锁定件(5)的结构及连接方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止件(6)的卡槽的槽口部与所述第一卡止件(4)的卡槽的槽口部错位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自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减震车轮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车、残疾车、滑板车、儿童玩具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72661.0A CN106671694A (zh) | 2016-11-28 | 2016-11-28 | 自减震车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72661.0A CN106671694A (zh) | 2016-11-28 | 2016-11-28 | 自减震车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71694A true CN106671694A (zh) | 2017-05-17 |
Family
ID=58866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72661.0A Pending CN106671694A (zh) | 2016-11-28 | 2016-11-28 | 自减震车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67169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3519A (zh) * | 2019-12-30 | 2022-09-02 | 普利司通美国轮胎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非充气轮胎的缓冲块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5306Y (zh) * | 1997-06-12 | 1999-01-27 | 路泉 | 内减震车轮 |
CN2456930Y (zh) * | 2000-12-05 | 2001-10-31 | 杨守利 | 全方位减震车轮 |
CN1830693A (zh) * | 2005-03-08 | 2006-09-13 | 崔阿年 | 轮子 |
CN2834960Y (zh) * | 2005-10-21 | 2006-11-08 | 王育智 | 一种不怕漏气的轮胎 |
CN202378619U (zh) * | 2011-12-26 | 2012-08-15 | 夏宇 | 无极柔式车轮 |
CN104260598A (zh) * | 2014-10-26 | 2015-01-07 | 陶前红 | 新型车辆轮胎及其生产方法 |
CN104512195A (zh) * | 2013-09-28 | 2015-04-15 | 黄石高新科技企业加速器发展有限公司 | 减震车轮 |
CN206201829U (zh) * | 2016-11-28 | 2017-05-31 | 苏州速蝶科技有限公司 | 自减震车轮 |
-
2016
- 2016-11-28 CN CN201611072661.0A patent/CN10667169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5306Y (zh) * | 1997-06-12 | 1999-01-27 | 路泉 | 内减震车轮 |
CN2456930Y (zh) * | 2000-12-05 | 2001-10-31 | 杨守利 | 全方位减震车轮 |
CN1830693A (zh) * | 2005-03-08 | 2006-09-13 | 崔阿年 | 轮子 |
CN2834960Y (zh) * | 2005-10-21 | 2006-11-08 | 王育智 | 一种不怕漏气的轮胎 |
CN202378619U (zh) * | 2011-12-26 | 2012-08-15 | 夏宇 | 无极柔式车轮 |
CN104512195A (zh) * | 2013-09-28 | 2015-04-15 | 黄石高新科技企业加速器发展有限公司 | 减震车轮 |
CN104260598A (zh) * | 2014-10-26 | 2015-01-07 | 陶前红 | 新型车辆轮胎及其生产方法 |
CN206201829U (zh) * | 2016-11-28 | 2017-05-31 | 苏州速蝶科技有限公司 | 自减震车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3519A (zh) * | 2019-12-30 | 2022-09-02 | 普利司通美国轮胎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非充气轮胎的缓冲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01829U (zh) | 自减震车轮 | |
US9649905B2 (en) | Shock absorber | |
WO2018010444A1 (zh) | 一种变辐车轮 | |
CN206242799U (zh) | 自减震车轮 | |
CN104512195A (zh) | 减震车轮 | |
CN103350615A (zh) | 免充气组合安全车轮 | |
KR100980877B1 (ko) | 현가장치용 트레일링 암 어셈블리 | |
CN202038369U (zh) | 一种前悬置车身安装结构 | |
CN106671694A (zh) | 自减震车轮 | |
CN105270124A (zh) | 铝合金橡胶复合接头总成 | |
CN204451921U (zh) | 一种加强纵臂的扭力梁式后悬架 | |
CN106626967A (zh) | 自减震车轮 | |
CN110539584A (zh) | 一种电动平衡车用减震轮胎 | |
CN104589992B (zh) | 一种悬置结构 | |
CN202507849U (zh) | 一种双凸峰15°dc无内胎车轮 | |
CN204623038U (zh) | 一种轻型客车的摆臂系统及轻型客车 | |
KR101815503B1 (ko) | 차량용 휠 캐리어 | |
KR20120007608U (ko) | 보조쇽업소버 장착을 위한 보조브래킷 | |
CN205736625U (zh) | 一种变辐车轮 | |
CN210211898U (zh) | 轮毂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车 | |
CN207523369U (zh) | 一种可防止夹带石块的突起的充气轮胎 | |
CN214822342U (zh) | 一种高强度新型轮毂总成 | |
CN203318053U (zh) | 免充气组合安全车轮 | |
CN207077934U (zh) | 一种高强度自行车车轮 | |
KR20110060562A (ko) | 차량용 로어 암 부시유닛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