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38944A - 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 - Google Patents
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638944A CN106638944A CN201510733234.1A CN201510733234A CN106638944A CN 106638944 A CN106638944 A CN 106638944A CN 201510733234 A CN201510733234 A CN 201510733234A CN 106638944 A CN106638944 A CN 1066389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board
- shear wall
- precast shear
- sleeve
- wall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所述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包括若干第一墙板、若干第二墙板和大跨度楼板,所述大跨度楼板采用预应力空心楼板,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一一对应地上下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墙板的边缘构件区域与所述第二墙板的边缘构件区域相对应,并采用套筒连接;所述第二墙板的中间区域与所述第二墙板的中间区域相对应,并采用螺栓连接,使所述大跨度楼板、所述第一墙板及所述第二墙板之间连接固定形成一大跨度空间整体。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采用大跨度的预应力空心板,通过与剪力墙的固定装配,可以实现大跨度空间,无需额外的梁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预制剪力墙体系中,墙板主要采用夹心墙,楼板主要采用桁架板,竖向连接方式主要包括灌浆套筒连接和浆锚连接,而现浇结合部的竖向钢筋则采用搭接的连接方式。
经过实际使用验证,这种预制剪力墙体系具有以下诸多缺点:一、楼板的跨度小,房间布置方式单一;二、施工过程中,吊装精度要求较高,吊装比较困难;三、由于现浇段采用搭接方式,下部的箍筋施作困难。
因此,为了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难度,提高住宅的跨度,并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建筑的舒适度,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研发一种能够实现大跨度且便于施工的结构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预制楼板跨度小且施工较困难等缺陷,提供一种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其特点在于,所述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包括若干第一墙板、若干第二墙板和大跨度楼板,所述大跨度楼板采用预应力空心楼板,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一一对应地上下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墙板的边缘构件区域与所述第二墙板的边缘构件区域相对应,并采用套筒连接;所述第二墙板的中间区域与所述第二墙板的中间区域相对应,并采用螺栓连接,使所述大跨度楼板、所述第一墙板及所述第二墙板之间连接固定形成一大跨度空间整体。
较佳地,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均采用夹心保温墙板,所述夹心保温墙板包括外叶墙、保温层和内叶墙,所述外叶墙连接在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内叶墙之间。
较佳地,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墙板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槽对准,所述第一墙板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分别设有第一竖向钢筋,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穿过所述连接槽,所述第二墙板通过至少一排套筒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竖向钢筋连接,所述至少一排套筒与所述第一竖向钢筋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墙板的中间区域设有第二竖向钢筋,所述第二墙板通过至少一排螺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竖向钢筋连接,所述至少一排螺栓与所述第二竖向钢筋一一对应。
较佳地,所述第二墙板通过一排套筒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竖向钢筋连接,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内;所述第二墙板通过一排螺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竖向钢筋连接,所述螺栓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的中间区域内。
较佳地,所述第二墙板通过两排套筒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竖向钢筋连接,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内;所述第二墙板通过一排螺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竖向钢筋连接,所述螺栓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的中间区域内。
较佳地,所述连接槽相对所述第一墙板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处分别开设有若干缺口,所述第一竖向钢筋嵌设在对应的所述缺口内,所述套筒对应地套设固定住所述缺口内的所述第一竖向钢筋。
较佳地,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内均匀排布有若干空心孔,位于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的端部的所述空心孔内布置有抗剪补强钢筋。
较佳地,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的连接槽内布置有若干水平向的分布钢筋。
较佳地,所述两排套筒平行排列,且所述两排套筒之间的间隔为100mm,每排所述套筒中相连两个所述套筒之间的间隔为150mm,相邻两个所述螺栓之间的间隔为400mm。
较佳地,所述缺口的宽度为40mm-50mm,深度为50mm-80mm。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采用大跨度的预应力空心板,通过与剪力墙的固定装配,可以实现大跨度空间,无需额外的梁柱。这种结构形成的房间可以采用多样的布置方式,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另外,整个施工过程更为简单,降低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实施例一中墙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实施例一中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实施例一中大跨度楼板和墙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移除大跨度楼板半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中预应力空心楼板上开设缺口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中套筒连接和螺栓连接的排布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实施例二中墙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实施例二中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实施例一中墙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其包括若干第一墙板20、第二墙板30和大跨度楼板。此处所述大跨度楼板采用预应力空心楼板10,将预应力空心楼板10设置在第一墙板20和第二墙板30之间,且第一墙板20和第二墙板30一一对应地上下连接为一体。第一墙板20的边缘构件区域与第二墙板30的边缘构件区域相对应,并采用套筒连接。同理,第二墙板20的中间区域与第二墙板30的中间区域相对应,并采用螺栓连接,从而使得大跨度楼板10、第一墙板20及第二墙板30之间连接固定形成一大跨度空间整体。
第一墙板20和第二墙板30的竖向连接采用螺栓与套筒混合连接,即第一墙板20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采用双排套筒对竖向钢筋进行逐根连接,其他竖向分布钢筋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此处的一个螺栓可以起到替代四根竖向分布钢筋的作用。采用这种混合连接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及延性,可以实现较好的抗震性能。同时,其施工速度快,螺栓连接可以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提高墙片的安装的效率,保证了施工安全。
图4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中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墙板20可以采用夹心保温墙板,所述夹心保温墙板包括外叶墙21、保温层22和内叶墙23,外叶墙21连接在保温层22和内叶墙23之间,形成夹层结构。同理,第二墙板30也可以采用夹心保温墙板,其结构与第一墙板20一致。
图5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实施例一中大跨度楼板和墙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移除大跨度楼板半边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中预应力空心楼板上开设缺口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中套筒连接和螺栓连接的排布示意图。
如图5至图8所示,结合图4,进一步具体地,在预应力空心楼板10上开设有连接槽11,将第一墙板20的端部与连接槽11对准,第一墙板20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分别设有第一竖向钢筋12(例如本实施例中为两排第一竖向钢筋12),将第一竖向钢筋12穿过连接槽11,第二墙板30通过至少一排套筒40与对应的第一竖向钢筋12连接(例如本实施例中采用两排套筒40与两排第一竖向钢筋12对应)。此处的套筒40位于第一墙板20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内,使得套筒40与第一竖向钢筋12一一对应。
同时,第一墙板20的中间区域设有第二竖向钢筋13(例如本实施例中为一排第二竖向钢筋13),第二墙板30通过至少一排螺栓50与对应的第二竖向钢筋13连接(例如本实施例中采用一排螺栓50与一排第二竖向钢筋13对应),使得螺栓50与第二竖向钢筋13一一对应。
单排螺栓50的设置可以代替竖向分布筋的连接,采用等强度原理,可以通过一个螺栓50替代四根竖向分布钢筋,起到稳固墙面的作用。套筒40均设置在第一墙板20的边缘构件区域,而套筒40的使用规格根据连接钢筋的直径确定。
进一步优选地,在连接槽11相对第一墙板20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处分别开设有若干缺口14,将第一竖向钢筋12嵌设在对应的缺口14内,套筒40对应地套设固定住缺口14内的第一竖向钢筋12。在边缘构件区域,由于采用两排套筒40连接第一竖向钢筋12会和预应力空心楼板10存在碰撞问题,因此在预应力空心楼板10的端部结合第一竖向钢筋12的位置预留缺口14,从而实现预应力空心楼板10与第一墙板20之间的牢固连接。
这里的预应力空心楼板10内均匀排布有若干空心孔15,连接槽11的深度要设置地小于空心孔15的深度。由于空心孔15的设置对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10自身的抗剪承载力有所削弱,因此在预应力空心楼板10的端部的空心孔15内布置有抗剪补强钢筋16,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预应力空心楼板10的抗剪承载力。
另外,预应力空心楼板10的连接槽11内布置有若干水平向的分布钢筋(图中未示)。这样可以保证预应力空心楼板10的整体性,保证刚性楼板的计算假定,在预应力空心楼板10上布置拉结钢筋17,保证节点的整体性。
进一步优选地,此处缺口14的宽度可以选择设置为40mm-50mm,深度可以选择设置为50mm-80mm。
本实施例中第一墙板20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内两排套筒40平行排列,且两排套筒40之间的间隔D1优选为100mm,每排套筒40中相连两个套筒40之间的间隔D2优选为150mm,第一墙板20的中间区域内相邻两个螺栓50之间的间隔D3优选为400mm。
实施例二:
图9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实施例二中墙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的实施例二中墙板结构示意图。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墙板30通过一排套筒40与对应的第一竖向钢筋12连接,套筒40设置在第一墙板20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内,使得套筒40与第一竖向钢筋12一一对应。第二墙板30通过一排螺栓50与第二竖向钢筋13连接,螺栓50位于第一墙板20的中间区域内,使得螺栓50与第二竖向钢筋13一一对应。
综上所述,本发明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采用大跨度的预应力空心板,通过与剪力墙的固定装配,可以实现大跨度空间,无需额外的梁柱。这种结构形成的房间可以采用多样的布置方式,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另外,整个施工过程更为简单,降低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包括若干第一墙板、若干第二墙板和大跨度楼板,所述大跨度楼板采用预应力空心楼板,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一一对应地上下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墙板的边缘构件区域与所述第二墙板的边缘构件区域相对应,并采用套筒连接;所述第二墙板的中间区域与所述第二墙板的中间区域相对应,并采用螺栓连接,使所述大跨度楼板、所述第一墙板及所述第二墙板之间连接固定形成一大跨度空间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均采用夹心保温墙板,所述夹心保温墙板包括外叶墙、保温层和内叶墙,所述外叶墙连接在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内叶墙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墙板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槽对准,所述第一墙板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分别设有第一竖向钢筋,所述第一竖向钢筋穿过所述连接槽,所述第二墙板通过至少一排套筒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竖向钢筋连接,所述至少一排套筒与所述第一竖向钢筋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墙板的中间区域设有第二竖向钢筋,所述第二墙板通过至少一排螺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竖向钢筋连接,所述至少一排螺栓与所述第二竖向钢筋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板通过一排套筒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竖向钢筋连接,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内;所述第二墙板通过一排螺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竖向钢筋连接,所述螺栓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的中间区域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板通过两排套筒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竖向钢筋连接,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内;所述第二墙板通过一排螺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竖向钢筋连接,所述螺栓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的中间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相对所述第一墙板的两端边缘构件区域处分别开设有若干缺口,所述第一竖向钢筋嵌设在对应的所述缺口内,所述套筒对应地套设固定住所述缺口内的所述第一竖向钢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内均匀排布有若干空心孔,位于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的端部的所述空心孔内布置有抗剪补强钢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空心楼板的连接槽内布置有若干水平向的分布钢筋。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套筒平行排列,且所述两排套筒之间的间隔为100mm,每排所述套筒中相连两个所述套筒之间的间隔为150mm,相邻两个所述螺栓之间的间隔为400mm。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宽度为40mm-50mm,深度为50mm-8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33234.1A CN106638944A (zh) | 2015-11-02 | 2015-11-02 | 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33234.1A CN106638944A (zh) | 2015-11-02 | 2015-11-02 | 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638944A true CN106638944A (zh) | 2017-05-10 |
Family
ID=58810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33234.1A Withdrawn CN106638944A (zh) | 2015-11-02 | 2015-11-02 | 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638944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30240B1 (ko) * | 2007-07-02 | 2008-05-16 |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 어댑터를 이용한 경량 합성구조 시스템의 상하층 경량합성벽체와 콘크리트 바닥 슬래브의 복합화방법 |
CN202809892U (zh) * | 2012-06-02 | 2013-03-20 | 江苏金砼预制装配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 预制砼自保温剪力墙及装配式砼建筑剪力墙结构 |
CN103572873A (zh) * | 2012-07-20 | 2014-02-12 | 初明进 | 装配整体式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CN203716298U (zh) * | 2013-12-17 | 2014-07-16 | 王睿敏 |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楼板建筑体系 |
CN204590336U (zh) * | 2015-02-27 | 2015-08-26 | 同济大学 | 一种基于半预制超韧性钢筋混凝土的叠合剪力墙 |
CN205100366U (zh) * | 2015-11-02 | 2016-03-23 | 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 |
-
2015
- 2015-11-02 CN CN201510733234.1A patent/CN106638944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30240B1 (ko) * | 2007-07-02 | 2008-05-16 |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 어댑터를 이용한 경량 합성구조 시스템의 상하층 경량합성벽체와 콘크리트 바닥 슬래브의 복합화방법 |
CN202809892U (zh) * | 2012-06-02 | 2013-03-20 | 江苏金砼预制装配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 预制砼自保温剪力墙及装配式砼建筑剪力墙结构 |
CN103572873A (zh) * | 2012-07-20 | 2014-02-12 | 初明进 | 装配整体式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CN203716298U (zh) * | 2013-12-17 | 2014-07-16 | 王睿敏 |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楼板建筑体系 |
CN204590336U (zh) * | 2015-02-27 | 2015-08-26 | 同济大学 | 一种基于半预制超韧性钢筋混凝土的叠合剪力墙 |
CN205100366U (zh) * | 2015-11-02 | 2016-03-23 | 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晨光 等: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 30 June 2013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87495B (zh) | 钢梁-混凝土墙半刚性全螺栓连接节点 | |
CN106088434A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叠合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707037A (zh) |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自复位耗能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1024975A (zh) | 型钢混凝土框架-钢支撑结构变截面转换节点 | |
CN201785865U (zh) | 一种后张法体外预应力钢梁和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合的房屋结构体系 | |
US11352786B2 (en) | Constructing buildings with modular wall structure | |
EA034519B1 (ru) |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из сборных легких сталежелезобетонных плит и колонн и способ ее сборки | |
CN103388357A (zh) | 耐震、预制的钢管剪力墙混合结构建筑物 | |
CN104499567B (zh) | 一种框构、框构体及其预制和建造方法 | |
CN103628587A (zh) | 自复位梁-格栅式摩擦墙结构体系 | |
EA019161B1 (ru) | Сборные бетонные строительные элементы | |
CN104314213A (zh) | 一种新型大跨度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 | |
CN102418381B (zh) | 钢梁与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相结合的房屋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418425B (zh) | 现浇加腋梁的预制整浇房屋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6016007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叠合空心楼盖 | |
CN103883054A (zh) | 一种索杆肋梁组合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279501A (zh) | 带撑排钢管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 |
CN207063170U (zh) | 一种由钢方管和钢板拼接的剪力墙板装配而成的房屋 | |
CN205100366U (zh) | 大跨度预制剪力墙体系 | |
CN207003822U (zh) | 屈曲约束钢连梁及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 | |
RU80487U1 (ru) | Система сборного каркасного домостроения (скд) и узел сопряжения корытообразных ребристых плит перекрытия с сборно-монолитным ригелем, перекрытие, узел стыка сборных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ых колонн, узел сопряжения сборно-монолитного ригеля со сборной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ой колонной и корытообразной ребристой плитой перекрытия | |
CN103397695A (zh) | 设置双向钢桁架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高位连体结构 | |
CN207376945U (zh) | 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预制墙板及结构体系 | |
CN206360205U (zh) | 大跨度混凝土桁架结构 | |
CN206144237U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大型钢结构矩形仓及矩形群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