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9400B -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可拆卸单元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可拆卸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9400B
CN106569400B CN201610290754.4A CN201610290754A CN106569400B CN 106569400 B CN106569400 B CN 106569400B CN 201610290754 A CN201610290754 A CN 201610290754A CN 106569400 B CN106569400 B CN 1065694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achable unit
holding member
surface portion
connection terminal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07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69400A (zh
Inventor
袁磊
泷口俊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69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9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69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9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52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6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以及可拆卸单元,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可拆卸单元。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具有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的安装部。所述可拆卸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上,该可拆卸单元具有设置在所述可拆卸单元的侧表面部分并在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接触并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侧表面部分相对于当安装或拆卸所述可拆卸单元时的所述可拆卸单元的移动方向为侧表面。当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所述保持部件朝所述侧表面部分的内侧位移,并且由按照朝所述内侧的所述位移弹性而变形的所述弹性部件推向所述侧表面部分的所述外侧,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接触所述第一连接端子。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可拆卸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以及可拆卸单元。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作为图像形成设备已知以下示例性结构,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上可安装诸如处理盒的可拆卸单元,也可以将可拆卸单元从其上拆除。
其中一种示例性结构为包括处理盒、设备主体以及杆件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处理盒包括存储元件以及连接到该存储元件上的存储元件触头。提供该设备主体,使得保持接触处理盒的存储元件触头的主体电触头的连接器单元在两个触头彼此接触的操作位置与从操作位置中退出的退出位置之间移动。当处理盒安装在设备主体上时,杆件响应处理盒的安装而移动,并使得连接器单元从退出位置移至操作位置(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8-224782号公报)。
另一种示例性结构为包括可拆卸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设备。处理盒包括信息存储单元以及连接到该信息存储单元上的墨盒侧端子。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固定处理盒的固定单元,以及主体侧端子。该图像形成设备是如下的设备:在该设备中,墨盒侧端子设置在处理盒的沿安装-拆除方向的侧表面上,并且固定单元固定处理盒,使得主体侧端子朝墨盒侧端子移动以将图像形成设备与信息存储单元彼此连接(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5-25910号公报)。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5-25910号公报中描述了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提供了作为固定单元的固定部件以可绕预定转轴旋转;由于在处理盒固定到固定部件上的预定位置设置处理盒而被处理盒按压的按压凸起设置在转轴的一侧;主体侧端子设置在转轴的另一侧,并设置成在按压该按压凸起并使其绕转轴旋转时接近墨盒侧端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允许第二连接端子在安装可拆卸单元时稳定地接触第一连接端子而不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位移,该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在可安装在设备主体的安装部上并可从其上拆除的所述可拆卸单元的安装或拆除时的侧表面部分上,而该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上;还提供一种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所述可拆卸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可拆卸单元。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具有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的安装部。所述可拆卸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上,该可拆卸单元具有设置在所述可拆卸单元的侧表面部分并在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接触并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侧表面部分相对于当安装或拆卸所述可拆卸单元时的所述可拆卸单元的移动方向为侧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由安装在所述可拆卸单元的所述侧表面部分的保持部件保持,而所述保持部件在安装或拆卸所述可拆卸单元时可在正交于所述可拆卸单元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位移,并且所述保持部件由弹性部件推向所述侧表面部分的外侧。当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所述保持部件朝所述侧表面部分的内侧位移,并且由按照朝所述内侧的所述位移而弹性变形的所述弹性部件推向所述侧表面部分的所述外侧,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接触所述第一连接端子。
根据基于所述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具有在安装或拆卸所述可拆卸单元时与所述保持部件接触并使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朝所述侧表面部分的所述内侧位移的接触部。
根据基于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的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当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被嵌合的嵌合凸起,并且,设置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区域附近的一部分具有嵌合槽,所述嵌合凸起嵌合在该嵌合槽中。
根据基于所述第二方面或所述第三方面的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具有引导表面部分,该引导表面部分具有如此形状,即当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允许所述引导表面部分接触所述保持部件或所述接触部并且逐步引导所述保持部件朝所述侧表面部分的所述内侧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可拆卸单元,该可拆卸单元可拆卸地安装于设置有在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主体内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的安装部上,并且具有设置在所述可拆卸单元的侧表面部分上并在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接触并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侧表面部分相对于当安装或拆卸该可拆卸单元时的所述可拆卸单元的移动方向为侧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由安装在所述侧表面部分的保持部件保持,而所述保持部件在安装或拆卸所述可拆卸单元时可在与所述可拆卸单元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位移,并且所述保持部件由弹性部件推向所述侧表面部分的外侧。当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所述保持部件朝所述侧表面部分的内侧位移,并且由按照朝所述内侧的所述位移而弹性变形的所述弹性部件推向所述侧表面部分的所述外侧,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接触所述第一连接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在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可稳定地接触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而不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位移,该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在可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上并可从其上拆除的所述可拆卸单元的安装或拆除时的侧表面部分上,而该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响应所述可拆卸单元的安装操作或拆除操作,可以将所述保持部件维持在所述保持部件容易朝所述侧表面部分的所述内侧位移的状态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与当所述保持部件不具有所述嵌合凸起且所述安装部上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附近的一部分不具有嵌合所述嵌合凸起的所述嵌合槽时相比,设置在所述可拆卸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在安装或拆除所述可拆卸单元的过程中能够在准确的位置上更稳定地接触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该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中,即使所述保持部件在所述可拆卸单元的安装或拆除过程中需要朝所述可拆卸单元的所述侧表面部分的所述内侧位移,也可以在安装或拆除所述可拆卸单元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稳定地接触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该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可拆卸单元上,而该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所述可拆卸单元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在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能够稳定地接触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而不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位移,该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在可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上并可从其上拆除的所述可拆卸单元的安装或拆除时的侧表面部分上,而该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上。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的可拆卸单元的透视图;
图3是沿图2所示的可拆卸单元的III-III线截取的概略截面图;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可拆卸单元的侧表面部分相对于第二连接端子和保持部件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该第二连接端子和该保持部件设置在该侧表面部分上;
图5是图4所示的第二连接端子和保持部件的透视图;
图6A至图6E主要示出图4所示的保持部件,其中,图6A是保持部件的前视图,图6B是保持部件的右侧视图,图6C是保持部件的左侧视图,图6D是保持部件的平面图,以及图6E是保持部件的底视图;
图7是第二连接端子和保持部件安装在可拆卸单元的侧表面部分的安装部分上的状态的部分截面说明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第二连接端子和保持部件可以朝安装部分的内侧位移的状态的部分截面说明图;
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可拆卸单元的安装部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当安装或拆卸可拆卸单元时图8所示的安装部的结构并示出第一连接端子的布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第一连接端子的布置的状态从不同角度看时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12是,例如,当可拆卸单元安装在图8所示的安装部上或从其上拆卸下来时使用的安装引导槽和接触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当可拆卸单元安装在图8所示的安装部上时第二连接端子和保持部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当图13所示的可拆卸单元的安装刚刚进行时第二连接端子和保持部件相对于接触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当可拆卸单元已安装在图9所示的安装部上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以及
图16是示出可拆卸单元安装在安装部上且第二连接端子与第一连接端子接触并连接的状态的部分截面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与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示例性实施例]
例如,图1至图3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图1是图像形成设备1的内部的示意图。图2示出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上的可拆卸单元20。图3是图2所示的可拆卸单元20的结构的部分截面图。以下各图中的箭头X、Y和Z表示正交坐标轴(的方向),这些正交坐标轴分别表示各图中假设的三维空间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和深度方向。
<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
例如,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在作为设备主体的壳体10内部包括图像形成装置2、送纸装置3以及定影装置4。图像形成装置2通过作为显影剂的色调剂形成图像,并最终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作为示例性记录介质的记录纸9上。送纸装置3容纳所需记录纸9,并将记录纸9传送并供应至图像形成装置2的转印位置。定影装置4将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纸9上。例如,图1中的参考符号11表示设置在壳体10的上表面部分的保持部。其上已完成图像形成操作的记录纸9被排出到保持部11上并由保持部11保持。壳体10包括各种部件,例如结构部件以及外部部件。
图像形成装置2主要包括感光鼓22、充电装置23、曝光装置24、显影装置25、转印装置26以及清洁装置27。感光鼓22,作为具有鼓形状的感光部件,在箭头所示方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充电装置23对感光鼓22的表面(即作为感光鼓22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外周表面部分)进行充电。曝光装置24基于图像信息(信号)利用光(Bm)照射感光鼓22的被充电表面,并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5利用色调剂(作为显影剂)将静电潜像在感光鼓22上显影以形成色调剂图像。转印装置26将感光鼓22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9上。清洁装置27去除并清洁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22表面上的任何不需要的物质,例如色调剂。
例如,感光鼓22包括接地的圆筒导电基底部件上形成的光介电层。光介电层由有机感光材料形成。例如,如图3所示,采用接触式充电装置作为充电装置23。所述接触式充电装置通过向充电辊231供应充电电压等而对感光鼓22的表面进行充电,该充电辊231在接触感光鼓22表面的同时被驱动旋转。图3中的参考符号232表示旋转清洁刷,其在接触充电辊231表面的同时通过旋转来清洁充电辊231的表面。曝光装置24基于图像处理装置(未示出)对图像信息进行了所需处理操作之后获取的图像信号进行曝光,该图像信息由诸如存储介质读取装置、外部连接装置以及原稿读取装置的图像信息提供源输入,这些图像信息提供源与图像形成设备1连接或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内。例如,采用下列装置作为曝光装置24:包括沿感光鼓22的转轴的方向成排设置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的装置;以及扫描型装置,其进行曝光以使通过诸如旋转多棱镜的多种光学部件并利用来自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沿感光鼓22的轴向进行曝光。
例如,如图3所示,显影装置25包括容纳所需显影剂的壳体250。显影装置25还包括显影辊251、搅拌传送部件252以及层厚限制部件253。显影辊251保持壳体250中的显影剂,并且被旋转驱动以将保持的显影剂传送到显影区域,该显影区域面向感光鼓22并与感光鼓22间隔所需距离。搅拌传送部件252传送壳体250中的显影剂以在搅拌壳体250中的显影剂的同时向显影辊251供应显影剂。层厚限制部件253限制由显影辊251保持的显影剂的量(层厚)。采用接触式转印装置作为转印装置26。接触式转印装置通过向转印辊供应转印电压来进行转印,该转印辊在接触感光鼓22表面的同时被驱动旋转。例如,如图3所示,采用接触式清洁装置作为清洁装置27,在该接触式清洁装置中,使得板状清洁部件271接触感光鼓22的外周表面。
送纸装置3包括纸张容器31以及送出装置33。纸张容器31容纳堆叠在堆叠板32上的多张记录纸9。例如,多张记录纸9具有形成图像所需的尺寸和类型。送出装置33将纸张容器31中容纳的记录纸9送出,一次一张。纸张容器31安装在壳体10上以能够从壳体10中被取出。根据使用模式,提供多个纸张容器31。例如,图1中的交替长短虚线表示壳体10内记录纸9的主要纸张传送路径。例如,传送路径由一对纸张传送辊34、一对纸张传送辊35以及多个传送导向装置36形成。
例如,定影装置4包括具有入口和出口(未示出)的壳体中的加热旋转部件41和加压旋转部件42。例如,加热旋转部件41呈辊或带的形状,其在箭头方向被旋转驱动且表面温度被加热单元升至所需温度并保持在该温度下。例如,加压旋转部件42呈辊或带垫的形状,其在大致沿加热旋转部件41的轴向以所需压力接触加热旋转部件41的同时被部件驱动旋转。在定影装置4中,加热旋转部件41与加压旋转部件42彼此接触的接触部分构成定影部,该定影部在已转印有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的记录介质9通过定影部时进行所需定影操作(加热和加压操作)。
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感光体22、充电装置23、显影装置25以及清洁装置27,作为图像形成装置2的一部分部件,通过被共用支撑架支撑而相互一体化。作为一个整体的一体化结构形成可拆卸单元20,该可拆卸单元20可拆卸地安装在作为壳体10的一部分的安装部12(如下文所述)上。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拆卸单元20与所谓的“处理盒”相对应。下面详细说明可拆卸单元20。
图像形成设备1按照如下方式形成图像。这里,作为示例对将在记录纸9的一面形成图像时进行的基本图像形成处理进行说明。
当图像形成设备1接收到图像形成处理开始指示时,在图像形成装置2中,由充电装置23将开始旋转的感光鼓22的表面充电至预定极性和电势,接着曝光装置24基于图像信息将感光鼓22的被充电表面暴露在光中,由此形成具有所需电势的静电潜像。接着,当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25时,利用由显影辊251供应并充电至所需极性的色调剂将感光鼓2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使得静电潜像作为色调剂图像而可见。
之后,当感光鼓22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通过感光体22的旋转被传送至面向转印装置26的转印位置时,按照色调剂图像的所述传送的定时,转印装置26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由送纸装置3沿纸张传送路径供应的记录介质9的一面。转印后,清洁装置27清洁感光鼓22的表面。
接着,在记录纸9与感光鼓22分离之后,将其上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9传送到定影装置中。然后,当未定影色调剂图像在通过定影装置4的加热旋转部件41与加压旋转部件42之间的定影部而被定影操作时,未定影色调剂图像在压力下融化并被定影到记录纸9上。定影完成后,记录纸9从定影装置4中排出,并沿纸张传送路径传送。最后,记录纸9被排出到壳体10的上表面部分,并由保持部11保持。
通过进行上述操作,采用一种颜色的色调剂在一张记录纸9的一面形成单色图像,并且基本图像形成处理结束。当发出在多张纸上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指示时,按照纸张的数量类似地重复上述操作。
<可拆卸单元的结构>
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可拆卸单元20形成为:当安装或拆卸可拆卸单元20时,该可拆卸单元20通过大致沿箭头D1方向或箭头D2方向移动而被安装或拆卸。可拆卸单元20形成为被外部部件(壳体)21覆盖,该外部部件(壳体)21整体上具有大致盒体形状,并且作为支撑部件。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拆卸单元20包括作为外部部件21的部件,该部件具有上表面部分210、侧表面部分211和212、底面部分213以及延伸部分214。上表面部分210在使用可拆卸单元20时位于上侧。侧表面部分211和212在安装或拆卸可拆卸单元20时相对于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分别是左右侧表面。底面部分213在使用可拆卸单元20时位于下侧。延伸部分214以从右侧表面部分212的下部分在插入方向D1的相反方向(即移动方向D2)凸起的状态延伸。
例如,在图2和图3中,参考符号215表示用于容纳由清洁装置27去除的废弃显影剂的收集空间;参考符号216表示具有容纳手柄的凹部的容纳部,该手柄在可拆卸单元20被用户用他/她的手保持并操纵时使用;参考符号217表示容纳部216中在箭头E1方向和箭头E2方向转动的手柄;并且参考符号218表示允许由曝光装置24产生的光(Bm)到达感光鼓22的表面的曝光空间。将容纳于收集空间215中的废弃显影剂整平的整平部件272设置在收集空间215中。另外,外部部件21构成显影剂传送通道的延伸部分214,用于传送从容纳补充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例如色调剂盒)(未示出)朝显影装置25送出的补充显影剂。图2中的参考符号219表示吸入补充显影剂的吸入口。
在可拆卸单元20中,第一凸起28A和第二凸起29A设置在外部部件21的侧表面部分211上,并且第一凸起28B和第二凸起29B设置在外部部件21的侧表面部分212上。设置第一凸起28A和28B与第二凸起29A和29B用于在安装和拆卸可拆卸单元20时在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D1和D2引导可拆卸单元20,并用于在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定位可拆卸单元20。
第一凸起28A和28B作为圆筒状的结构部分设置在各侧表面部分211和212的一部分上,该部分在安装可拆卸单元20阶段可拆卸单元20被移动时成为前端侧。所述结构部分在安装和拆卸可拆卸单元20时沿大致正交于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D1和D2的方向(例如,大致平行于坐标轴的箭头Z方向的方向)凸起。设置在侧表面部分211上的第一凸起28A设置成:固定在感光鼓22的一个转轴上用于输入旋转功率的输入侧连接部件223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凸起28A的内部空间中。图2中的参考符号256表示固定在显影装置25的显影辊251的一个转轴上用于输入旋转功率的输入侧连接部件。输入侧连接部件256在第一凸起28A的倾斜下侧设置于第一凸起28A附近。
另一方面,第二凸起29A和29B作为圆筒状或圆柱状的结构部分设置在各侧表面部分211和212的一部分上,该部分在安装可拆卸单元20阶段可拆卸单元20被移动时成为后端侧。所述结构部分在安装和拆卸可拆卸单元20时沿大致正交于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D1和D2的方向凸起。
另外,例如,如图2所示,可拆卸单元20在侧表面部分211(左侧表面部分)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设置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用于与设置在安装部12(后述)上的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电连接。
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是由诸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制成并具有所需平面形状(例如矩形)的薄板。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由保持部件7保持,并安装在安装部分260上,该安装部分260通过保持部件7安装在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上。例如,第二连接端子6中的三个端子,即第二连接端子6a至6c作为安装在保持部件7上的诸如存储元件的电子部件61(图7)的电子信息输入-输出端子。例如,其余四个第二连接端子,即第二连接端子6d至6g作为安装在保持部件7上的诸如存储元件的另一个电子部件62(见图7)的电子信息输入-输出端子。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保持部件7是一种结构部件,其包括:大致平行于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的侧表面70;以及分别与侧表面70的上端部分、下端部分、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相交的上表面71、下表面72、前表面73和后表面74。前表面73是一种当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位于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D1的下游侧端部的表面。保持部件7的整体形状和尺寸设置成:大致整个保持部件7容纳在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的安装部分260的容纳空间内。保持部件7利用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的接触表面的外侧部分固定,这些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在侧表面70的一部分70a(后侧)沿竖直方向呈一列露出并配置。
在保持部件7中,上嵌合凸起75A和直线状上引导槽76A设置在上表面71中,并且下嵌合凸起75B和直线状下引导槽76B设置在下表面72中。上嵌合凸起75A和下嵌合凸起75B嵌合在可拆卸单元20的安装部分260的各引导孔264A和264B中。可拆卸单元20的安装部分260的直线状引导凸起262和263嵌合在上引导槽76A和下引导槽76B中。
在保持部件7中,于侧表面70的背面侧,前弹性变形部分77A和后弹性变形部分77B分别设置在前表面73的外侧和后表面74的外侧。前弹性变形部分77A和后弹性变形部分77B,作为弹性部件,凸起于侧表面70的后表面侧。前弹性变形部分77A和后弹性变形部分77B各作为由呈波形弯曲的板簧制成的部件形成。前弹性变形部分77A和后弹性变形部分77B形成为:它们各自的自由端77Ac和77Bc在保持部件7安装在可拆卸单元20的安装部分260上时能够接触安装部分260的内壁表面265。
另外,在保持部件7中,上嵌合凸起78A设置在侧表面70的上端,并且下嵌合凸起78B设置在侧表面70的下端。上嵌合凸起78A是一种板状部件,其在侧表面70的上端从上表面71朝上凸起所需长度,并从侧表面70稍微朝外凸起。下嵌合凸起78B是一种板状部件,其在侧表面70的下端从下表面72朝下凸起所需长度,并从侧表面70稍微朝外凸起。上嵌合凸起78A和下嵌合凸起78B各具有侧表面部分78c,该侧表面部分78c作为从侧表面70稍微朝外凸起并与接触部15接触的表面,该接触部15设置在安装部12(后述)上。由此,侧表面部分78c防止存在于侧表面70内部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与接触部15接触。
例如,如图4所示,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上的安装部分260作为一种具有容纳空间261的部件形成,该容纳空间261的形状和尺寸允许容纳几乎整个保持部件7,除了保持部件7的侧表面70。
安装部分260在上表面部分的内侧和下表面部分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上引导凸起262和下引导凸起263,该上表面部分和下表面部分围绕并形成容纳空间261。设置上引导凸起262和下引导凸起263用于安装保持部件7,使得保持部件7在安装和拆卸可拆卸单元20时可以沿大致正交于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D1和D2的方向H1和H2(大致沿坐标轴的箭头Z方向的方向或沿感光鼓22的转轴的方向)在容纳空间261中位移。上引导凸起262和下引导凸起263作为线性凸起部分在沿保持部件7的位移方向H1和H2形成。
上引导孔264A和下引导孔264B设置在安装部分260的上表面部分和下表面部分,并且保持部件7的上嵌合凸起75A和下嵌合凸起75B分别嵌合在上引导孔264A和下引导孔264B中。上引导孔264A和下引导孔264B在平面图中作为矩形通孔形成。上引导孔264A和下引导孔264B沿保持部件7的位移方向H1和H2的长度m(见图7)设置为符合保持部件7可位移的范围的长度的值。
例如,如图2、图4和图7所示,保持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的保持部件7在容纳于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的安装部分260的容纳空间261中的同时被安装。
例如,如图7所示,保持部件7在安装部分260的上引导凸起262和下引导凸起263已分别嵌合到保持部件7的上引导槽76A和下引导槽76B中后通过以下方式被安装:将整个保持部件7推进安装部分260的容纳空间261中并将保持部件7的上嵌合凸起75A和下嵌合凸起75B分别嵌合到安装部分260的上引导孔264A和下引导孔264B中。
当保持部件7的安装完成时,被保持部件7的侧表面的一部分70a保持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从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暴露出来。当保持部件7的安装完成时,保持部件7在侧表面部分211(或安装部分260)的外侧以所需长度α(见图7)被保持在凸起状态下。这里,保持部件7的凸起量α与嵌合凸起78A和78B的侧表面从安装部分260的外端部分凸起的量相对应。
如图7所示,当保持部件7被安装在安装部分260上时,保持部件7的前弹性变形部分77A的自由端77Ac和保持部件7的后弹性变形部分77B的自由端77Bc与安装部分260的容纳空间261的远侧上存在的内壁表面265接触。这里,由于前弹性变形部分77A和后弹性变形部分77B略为弹性变形,保持部件7受到前弹性变形部分77A和后弹性变形部分77B的弹性力(弹簧力)F1。因此,在安装部分260的容纳空间261中,保持部件7在变形方向H2(即朝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或安装部分260)的外侧的方向)被保持弹性推动。
另外,例如,如图8所示,在保持部件7被安装在安装部分260上时,当保持部件7受到从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或安装部分260)的外侧到内侧的外力时,保持部件7可以在安装部分260的容纳空间261中沿位移方向H1(即朝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或安装部分260)的内侧的方向)位移。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当保持部件7在位移方向H1位移一定的距离β时,前弹性变形部分77A和后弹性变形部分77B按照位移的距离β弹性变形。因此,当保持部件7按照位移的距离β受到前弹性变形部分77A和后弹性变形部分77B的更强的弹性力F2时,保持部件7在位移方向H2被保持在更强弹性推动的状态下。此时的弹性力F2比未施加外力时的弹性力F1更大(F2>F1)。
<用于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可拆卸单元的安装部的结构>
例如,如图9所示,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可拆卸单元20的安装部12设置在壳体10的一部分上。
例如,如图9所示,安装部12具有空间部分和移动空间,它们形成壳体10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形成图像形成装置2的一部分的可拆卸单元20安装在空间部分中。可拆卸单元20在安装或拆卸可拆卸单元20时能够在移动空间中移动。例如,在图9中,参考符号111表示侧框(也称为“支撑柱”),参考符号112表示外框,参考符号113表示侧板,参考符号115和116表示将侧框111和外框112彼此连接的连接框和连结板,参考符号117表示分隔框,并且参考符号14表示引导支撑部件,该引导支撑部件在安装或拆卸可拆卸单元20时引导并支撑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
在安装部12中,引导支撑部件14安装在侧框111的内表面侧上。例如,如图9和图10所示,引导支撑部件14包括导入引导槽142、第一安装引导槽143以及第二安装引导槽144。导入引导槽142将可拆卸单元20的第一凸起28A朝上导入并引导至安装操作开始位置。第一安装引导槽143将已经导入并到达安装操作开始位置的第一凸起28A通过导入引导槽142引导至正常安装位置(同时,感光鼓22的输入侧连接部件223也被引导至正常安装位置)。第二安装引导槽144将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凸起29A朝上引导至正常定位位置。在安装部12中,结构大致与引导支撑部件14相同的引导支撑部件也安装在位于侧框111对面的侧板113的内表面侧上。
导入引导槽142形成为直线状槽,该直线状槽大致在水平方向(大致平行于坐标轴的箭头X方向的方向)上从壳体10的一个侧表面(即壳体10在入口打开供安装可拆卸单元20的一侧的侧表面)朝壳体10的内部延伸。尽管定义导入引导槽142的底面由侧框111的内表面形成,该底面也可以由引导支撑部件14的一部分形成。
如图10所示,第一安装引导槽143形成为直线状倾斜的槽,该槽包括引导开始部分143a并以预定角度从引导开始部分143a朝下倾斜延伸,其中位于导入引导槽142的远侧的终端部分作为引导开始部分143a。在第一安装引导槽143中,驱动侧连接部件122设置在位于最低位置的引导终端部分143b上。感光鼓22的输入侧连接部件223进入驱动侧连接部件122并连接到其上。图10中的参考符号125表示驱动侧连接部件。显影装置25的输入侧连接部件256(见图2)进入驱动侧连接部件125并连接到其上。
如图10所示,第二安装引导槽144作为直线状倾斜的槽形成,该槽包括引导开始部分144a并以与第一安装引导槽143相同的角度从引导开始部分144a朝下倾斜延伸,其中位于入口附近的导入引导槽142的一部分作为引导开始部分144a。例如,第二安装引导槽144的引导开始部分144a设置在当可拆卸单元20的第一凸起28A到达或开始进入第一安装引导槽143的引导开始部分143a时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凸起29A所到达的位置。第二安装引导槽144的引导终端部分144b设置在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凸起29A将定位的位置。
例如,如图9至图11所示,在安装部12中,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设置在侧框111的内表面侧上。可拆卸单元20上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接触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并与其电连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设置在安装于侧框111的内表面侧上的引导支撑部件14的一部分上。
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各形成为凸起端子,该凸起端子由诸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制成并从安装部12的内侧凸起所需量。例如,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安装在接线板50上,并部件与接线板50一道由保持部件51保持。
五个第一连接端子5中的三个端子,即第一连接端子5a至5c作为接触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c并利用电子部件61(见图7)进行电子信息的输入/输出的端子。其余四个第一连接端子5d至5g作为接触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d至6g并利用另一个电子部件62(见图7)进行电子信息的输入/输出的端子。与配线部件(例如线束)连接的连接器端子设置在接线板50的下端部分50b上,并且该配线部件,例如,与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上的电子基板和控制器(未示出)相连接。例如,如图12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在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从面向安装部12的保持部件51的表面凸起之后可弹性变形以变成曲面形状。由此,允许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接触并连接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同时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在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朝可拆卸单元20插入的箭头D1方向的下游侧变成曲面形状。
例如,如图11所示,保持部件51是一种结构部件,该结构部件呈包括矩形内侧表面52的厚板的形状,该矩形内侧表面52大致平行于安装部12的侧框111的内表面。另外,保持部件51将竖直方向上呈一列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的接触表面固定在保持部件51的内侧侧表面52的一部分中,同时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从内侧侧表面52凸起。
保持部件51在其下端部分设置有嵌合槽53。嵌合槽53嵌合到引导支撑部件14的安装凸起148上。保持部件51还在其上端部分设置有固定凸起54。固定凸起54嵌合并固定在引导支撑部件14的安装孔部分149上。
保持部件51包括分别在保持部件51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中的上嵌合槽55A和下嵌合槽55B。可拆卸单元20的保持部件7的上嵌合凸起78A和下嵌合凸起78B分别嵌合到上嵌合槽55A和下嵌合槽55B中。上嵌合槽55A和下嵌合槽55B在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沿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D1(即第二安装引导槽144倾斜的引导方向)延伸。
另外,保持部件51包括其一个侧端部分上的引导表面51c。引导表面51c引导可拆卸单元20的保持部件7以允许保持部件7在其上略为移动,并顺利地将上嵌合凸起78A和下嵌合凸起78B引导至上嵌合槽55A和下嵌合槽55B(见图11至图13)。该一个侧端部分是位于当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可拆卸单元20朝其移动或者当拆除可拆卸单元20时可拆卸单元20远离其移动的一侧的侧端部分。
例如,如图10和图11所示,保持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的保持部件51在定影状态下通过将嵌合槽53嵌合到安装凸起148上并将固定凸起54固定到安装孔部分149上而安装到连接端子的安装位置。安装位置设置在安装部12的引导支撑部件14上。
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设置在安装部12中的所需位置以与安装部12上安装的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d至6g的位置对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6d至6g作为一个整体在向前方向上倾斜,使得第二连接端子6d至6g的上端侧在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沿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D1存在于第二连接端子6d至6g的下端侧的下游。第二连接端子6d至6g设置成存在于引导支撑部件14(见图2、图10和图13)的第一安装引导槽143和第二安装引导槽144之间。
例如,如图12所示,安装部12的引导支撑部件14的第一安装引导槽143的底面由倾斜引导表面部分143c和稳定引导表面部分143d形成。
倾斜引导表面部分143c形成为倾斜面,在该倾斜面中,从第一安装引导槽143的引导开始部分143a延伸至所需距离的引导槽的底面从安装部12的侧框111的内侧表面(基准表面)111a朝安装部12的内侧逐渐朝上延伸(位移)。稳定引导表面部分143d是一个平面引导表面部分,在该平面引导表面部分中,延伸到倾斜引导表面部分143c的最高位置(终端)和第一安装引导槽143的终端部分143b的引导槽的底面从安装部12的侧框111的内侧表面111a位移一定的距离(位移量)k1。形成稳定引导表面部分143d以在稳定引导表面部分143d从侧框111的内侧表面111a位移一定的距离(位移量)k1的同时引导可拆卸单元20,从而防止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不必要地接触或碰撞略为凸起到安装部12的内侧中的其它结构部件(例如显影装置的驱动耦合机构)。
接触部15设置在安装部12的引导支撑部件14上。当安装或拆卸可拆卸单元20时,接触部15接触保持部件7并使保持部件7维持朝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的内侧位移。
接触部15形成为结构部,该结构部包括设置在导入引导槽142和第二安装引导槽144之间的光滑接触表面15b以到达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的位置。接触表面15b从安装部12的侧框111的内侧表面(参考表面)111a朝安装部12的内侧位移预定距离(位移量)k2。在接触部15中,当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将位于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D1的上游侧(即与第二安装引导槽144的引导开始部分144a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的端部15a呈圆形。当安装或拆卸可拆卸单元20时,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接触保持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的保持部件7的侧表面70的一部分(即嵌合凸起78的引导表面部分70c和侧表面78c)。
另外,如图12所示,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设置成从安装部12的侧框111的内侧表面(基准表面)111a朝安装部12的内侧位移所需距离(位移量)k3。对此时的位移量k3进行设置以防止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在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接触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之前碰撞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的位移量k3大于接触部15的位移量k2(k3>k2),这是因为保持部件51的引导表面51c的高度大于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的高度(见图12)。
例如,如图5以及图6A、6B和6D所示,可拆卸单元20上的保持部件7的侧表面70包括第一侧表面部分70b和引导表面部分70c。第一侧表面部分70b是当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在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D1上的下游侧部分。例如,引导表面部分70c是从第一侧表面部分70b延伸到侧表面部分70a的一部分,第二连接端子6d至6g设置在该部分上。
第一侧表面部分70b是一个侧表面,该侧表面在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接触安装部12的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以沿接触表面15b滑动。引导表面部分70c形成为一个侧表面,该侧表面在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接触安装部12的接触部15的端部15a,并引导整个保持部件7以逐渐朝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的内侧(实际上是安装部分260的内侧)位移。引导表面部分70c终止于其到达侧表面部分70a的地点(严格来说,嵌合凸起75的侧表面75c),例如,在该地点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嵌合。例如,如图6D所示,引导表面部分70c设置成:从第一侧表面部分70b朝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的外侧的位移量(水平差异)j被设置为所需值。
此时的水平差异j允许设置当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保持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的保持部件7朝安装部分260的内侧位移的距离。保持部件7的上嵌合凸起78A的侧表面78c和保持部件7的下嵌合凸起78B的侧表面78c的尺寸允许它们在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被放在安装部12的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上并与其接触的同时移动。
<在安装部上安装可拆卸单元>
可拆卸单元20按照以下方式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安装部12上。
首先,通过抓住并提升手柄217,保持可拆卸单元20,同时端部接近安装部12,该端部在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作为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D1的前端。然后,将作为前端侧部分的左右侧表面部分的第一凸起28A和28B插入安装部12的左右侧上的引导支撑部件14的导入引导槽142中(上述右侧上也存在引导支撑部件),接着将整个单元推入安装部12的内部空间中。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图12和图15所示,可拆卸单元20沿引导支撑部件14的导入引导槽142被引导,并大致在平行于箭头D1a方向移动。
这里,当可拆卸单元20的第一凸起28A和28B向上移动至导入引导槽142的终端部分并到达第一安装引导槽143的入口时,当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作为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D1的后端部的左右侧端部的第二凸起29A和29B进入导入引导槽142,使得它们处于已到达第二安装引导槽144的入口的状态。
在此阶段,保持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的保持部件7移动至引导支撑部件14的导入引导槽142的空间内,并保持不接触引导支撑部件14的接触部15。
然后,当可拆卸单元20被进一步推向安装部12的内部空间的远侧时,第一凸起28A和28B沿第一安装引导槽143(严格来说,引导槽的下侧部分)被引导,并且第二凸起29A和29B沿第二安装引导槽144(严格来说,引导槽的下侧部分)被引导,使得该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朝安装部12的内部空间的远侧移动,同时逐渐朝箭头D1b方向向下移动。
此时,例如,如图12、图13和图15所示,可拆卸单元20沿引导支撑部件14的第一安装引导槽143和第二安装引导槽144(大致相互平行)被引导,并在倾斜状态下移动,从而朝箭头D1b方向的正面逐渐倾斜向下移动。
这里,例如,如图12所示,由于第一凸起28A在接触位于第一安装引导槽143的入口侧的倾斜引导表面部分143c的同时移动,整个单元在位移的同时被引导,从而朝安装部12的内侧远离安装部12的侧框111的内侧表面(基准表面)111a逐渐延伸。其后,当可拆卸单元20到达设置在第一安装引导槽143的倾斜引导表面部分143c后面的稳定引导表面部分143d并在接触稳定引导表面部分143d的同时移动时,整个单元在整个单元被保持朝一个位置向上位移的同时被引导,在该位置上,从安装部12的侧框111的内侧表面111a的所需位移量变成k1。
另外,在此阶段,由于整个可拆卸单元20移动以朝箭头D1b方向的前方逐渐倾斜向下移动,保持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的保持部件7也从引导支撑部件14的导入引导槽142朝接触部15移动,使得保持部件7在与接触部15接触的同时移动。
这里,在保持部件7的侧表面70的第一侧表面部分70b面对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已通过了接触表面15b之后,当引导表面部分70c(位于第一侧表面部分70b后面的倾斜面)与接触部15接触并移动以通过接触部15时,发生以下情况。即,保持部件7抵抗弹性变形部分77A和77B的弹性力F朝可拆卸单元20的安装部分260的容纳空间261的内侧被逐渐推动,并开始在箭头H1方向位移。此时的保持部件7从作为基准的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朝安装部分260的容纳空间261的内侧位移,其位移量与第一侧表面部分70b和引导表面部分70c之间的水平差异j相对应。保持部件7通过引导表面部分70c的逐渐引导而平滑地位移。因此,当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即使保持部件7朝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的内侧位移(即安装部分260的容纳空间261),也不会损失可拆卸单元20的安装可操作性。
这里,在可拆卸单元20在箭头D1b方向被倾斜移动的过程中,当保持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的保持部件7的侧表面70的侧表面部分70a开始与接触部分15的接触表面15b相接触时,发生以下情况。即,在此阶段,如图13和图14所示,嵌合凸起78A(位于侧表面70的上端部分)的侧表面78c和嵌合凸起78B(位于侧表面70的下端部分)的侧表面78c在与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接触的同时移动。
由此,如图14所示,保持部件7从可拆卸单元20的安装部分260的容纳空间261的内侧位移距离β1。此时,由保持部件7保持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由于从保持部件7的侧表面70向外凸起的嵌合凸起78A和78B的侧表面78c直接与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接触而不与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接触,并且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设置在嵌合凸起78A和78B的侧表面78c内部。由此,当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不会发生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由于与接触表面15b的不必要接触而引起的磨损和损坏。此时,响应可拆卸单元20的安装,保持部件7在保持部件7的一部分与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接触的同时轻松地位移。这里,保持部件7的位移距离β1大致等于从侧表面70的引导表面部分70c和第一侧表面部分70b之间的水平差异j减去接触部15的位移量k2得到的值。
最终,当可拆卸单元20的第一凸起28A和28B到达第一安装引导槽143的终端部分143b时,第二凸起29A和29B也到达第二安装引导槽144的终端部分144b。
由此,如图1和图15所示,可拆卸单元20在相对于图像形成设备1的安装部12定位的同时被安装。
通过安装可拆卸单元20,设置在可拆卸单元20的第一凸起28A内部的感光鼓22的内侧连接部件223(见图2)嵌合并连接到安装部12的驱动侧连接部件122(图10)上。设置在可拆卸单元20的第一凸起28A下方的显影装置25的显影辊251的输入侧连接部件256(见图2)连接到安装部12的驱动侧连接部件125(见图10)上。
由此,完成可拆卸单元20与安装部12有关旋转驱动功率的传输的连接。
通过安装可拆卸单元20,在保持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的保持部件7已结束接触引导支撑部件14的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并且已通过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之后,发生以下情况。即,如图16所示,保持部件7被引导以接触并移动至保持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的安装部12的保持部件51的引导表面51c上,并且移动以朝安装部分260的内侧略为位移。其后,保持部件7与保持部件51相对。
由此,使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与固定地设置在安装部12上的各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接触。其结果,完成安装部12的连接端子5与可拆卸单元20的连接端子6之间的接触(连接)。这里,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以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弹性变形的方式接触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从而在被保持部件51的侧表面部分71和倾斜表面部分71c推动的同时下降。
然后,在可拆卸单元20和安装部12中,当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保持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的保持部件7朝安装部分260的容纳空间261的内侧(与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相对应)移动,并在箭头H1方向位移所需距离γ。另外,保持部件7受到按照位移距离γ弹性位移的前弹性变形部分77A和后弹性变形部分77B产生的弹性力(弹簧力)F5,并处于在箭头H2方向朝安装部分260的容纳空间261的外侧弹性推动的状态。
保持部件7此时的位移距离γ大于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的位移距离β1(图14)。这是因为保持部件7与接触部15的接触已完成,并且其后保持保持原件7(通过上嵌合凸起78A和下嵌合凸起78B)所接触的安装部12的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的保持部件51的位移量k3(见图6)大于接触部15的位移量k2(见图6)。从而,保持部件7在完成可拆卸单元20的安装时从弹性变形的前弹性变形部分77A和后弹性变形部分77B受到的弹性力(弹簧力)F5大于保持部件7由于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与接触部15接触而产生的位移从前弹性变形部分77A和后弹性变形部分77B受到的弹性力(弹簧力)F4(见图14)(即,F5>F4)。
由此,当通过保持部件7设置在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上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保持在受到来自弹性变形的前弹性变形部分77A和后弹性变形部分77B的弹性力(弹簧力)F5的状态时,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在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稳定地接触通过保持部件51设置在安装部12上的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而不使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位移。例如,即使可拆卸单元20在可拆卸单元20已经安装在安装部12上之后略为移动或震动,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的接触状态也被稳定地保持。
如图16所示,在可拆卸单元20和安装部12中,当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保持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的保持部件7的上嵌合凸起78A和下嵌合凸起78B被引导至保持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的保持部件51的引导表面51c,并移动以被引导至保持部件51的上嵌合槽55A和下嵌合槽55B中并嵌合到其上。
由此,通过保持部件7设置在可拆卸单元20和侧表面部分211上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在精确的位置更稳定地接触通过保持部件51设置在安装部12上的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上。
通过移动可拆卸单元20将可拆卸单元20从安装部12上拆卸下来以在拆卸可拆卸单元20时沿可拆卸单元20的移动方向D2拉出可拆卸单元20。
另外,当将拆卸可拆卸单元20时,首先,将保持可拆卸单元20的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的保持部件7的上嵌合凸起78A和下嵌合凸起78B从保持安装部12的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的保持部件51的上嵌合槽55A和下嵌合槽55B中拉出。此时,第二连接端子6a至6g向远离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的方向移动,并脱离与第一连接端子5a至5g的接触。其后,保持部件7在上嵌合凸起78A的侧表面部分78c和下嵌合凸起78B的侧表面部分78c进入再次接触安装部12的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的状态的同时移动。接着,当可拆卸单元20被再次拉动时,保持部件7脱离与接触部15的接触表面15b的接触。在此阶段,保持部件7朝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的外侧(安装部分260)在箭头H2方向上位移(见图2和图7)。
[其它示例性实施例]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可拆卸单元20的保持部件7例示了包括上嵌合凸起78A和下嵌合凸起78B的结构部件,也可以对保持部件7采用不包括上嵌合凸起78A和下嵌合凸起78B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设置部件在安装部12上的保持部件51的上嵌合槽55A和下嵌合槽55B。作为弹性推动保持部件7的弹性部件,代替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例示的弹性变形部分77A和77B,也可以使用诸如弹簧片、盘簧和软橡胶等与保持部件7分开设置的其它弹性部件。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例示了可拆卸单元20上的保持部件7的侧表面部分设置在引导表面部分70c上的结构,也可以使用其它结构。所述其它结构包括以下一种结构:引导表面部分的形状设置成当安装可拆卸单元20时允许其接触安装部12的接触部15的接触部分并逐渐将保持部件7引导至可拆卸单元20的侧表面部分211的内侧(在箭头H1方向)。
另外,只要可拆卸单元20是一种第二连接端子6设置在侧表面部分211上的可拆卸单元,就可以使用具有其它结构的可拆卸单元作为可拆卸单元20。例如,设置在安装部12上的第一连接端子5和设置在可拆卸单元20上的第二连接端子6的数量、类型、形状和布置可以在某个范围内更改,在该范围内,第一连接端子5和第二连接端子6能够在可拆卸单元20安装到安装部12上时相互稳定地接触。
另外,只要应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其上的安装部与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其上的可拆卸单元,那么图像形成系统等的结构就不特别限定于某些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部上且连接到第一连接端子上。例如,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是一种利用一个可拆卸单元20形成一张单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也可以是利用形成不同颜色图像的多个可拆卸单元20形成多种颜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必要时,图像形成设备也可以是形成利用显影剂以外的材料形成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
为了进行图示和说明,以上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目的并不在于全面详尽地描述本发明或将本发明限定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很显然,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做出许多修改以及变形。本实施例的选择和描述,其目的在于以最佳方式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它熟练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并做出适合特定用途的各种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与本说明书一起提交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其包括具有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的安装部;以及
可拆卸单元,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上,该可拆卸单元具有设置在所述可拆卸单元的侧表面部分并且在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接触并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侧表面部分相对于当安装或拆卸所述可拆卸单元时的所述可拆卸单元的移动方向为侧表面,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由安装在所述可拆卸单元的所述侧表面部分的保持部件保持,而所述保持部件在安装或拆卸所述可拆卸单元时可在与所述可拆卸单元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位移,并且所述保持部件由弹性部件推向所述侧表面部分的外侧,并且,
当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所述保持部件朝所述侧表面部分的内侧位移,并且由按照朝所述内侧的所述位移而弹性变形的所述弹性部件推向所述侧表面部分的所述外侧,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接触所述第一连接端子,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当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被嵌合的嵌合凸起,并且,
设置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区域附近的一部分具有嵌合槽,所述嵌合凸起嵌合在该嵌合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具有在安装或拆卸所述可拆卸单元时与所述保持部件接触并使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朝所述侧表面部分的所述内侧位移的接触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具有引导表面部分,该引导表面部分具有如此形状,即当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允许所述引导表面部分接触所述保持部件或所述接触部并且逐步引导所述保持部件朝所述侧表面部分的所述内侧位移。
4.一种可拆卸单元,该可拆卸单元可拆卸地安装于设置有在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主体内进行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子的安装部上,并且具有设置在所述可拆卸单元的侧表面部分上并在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接触并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侧表面部分相对于当安装或拆卸所述可拆卸单元时的所述可拆卸单元的移动方向为侧表面,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由安装在所述侧表面部分的保持部件保持,而所述保持部件在安装或拆卸所述可拆卸单元时可在与所述可拆卸单元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位移,并且所述保持部件由弹性部件推向所述侧表面部分的外侧,并且,
当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所述保持部件朝所述侧表面部分的内侧位移,并且由按照朝所述内侧的所述位移而弹性变形的所述弹性部件推向所述侧表面部分的所述外侧,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接触所述第一连接端子,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当安装所述可拆卸单元时被嵌合的嵌合凸起,并且,
设置所述设备主体的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区域附近的一部分具有嵌合槽,所述嵌合凸起嵌合在该嵌合槽中。
CN201610290754.4A 2015-10-09 2016-05-05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可拆卸单元 Active CN1065694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1074 2015-10-09
JP2015201074A JP6786785B2 (ja) 2015-10-09 2015-10-09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着脱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9400A CN106569400A (zh) 2017-04-19
CN106569400B true CN106569400B (zh) 2020-03-24

Family

ID=58498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0754.4A Active CN106569400B (zh) 2015-10-09 2016-05-05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可拆卸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69966B2 (zh)
JP (1) JP6786785B2 (zh)
CN (1) CN1065694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14001B2 (ja) * 2018-03-28 2022-0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7360620B2 (ja) * 2019-11-19 2023-10-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部品、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50776A (ja) * 2021-03-26 2022-10-0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着脱構造、その構造を用いた装置、および着脱構造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9974A (zh) * 2002-05-17 2003-12-03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2672693Y (zh) * 2002-08-09 2005-01-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可从成象装置上拆卸的显影剂盒
JP5049615B2 (ja) * 2007-03-09 2012-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3092048A (zh) * 2008-09-29 2013-05-08 佳能株式会社 彩色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024U (ja) * 1992-09-18 1994-04-1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Acプラグ
JP2000132067A (ja) * 1998-10-28 2000-05-1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後部容器
JP5447938B2 (ja) * 2009-09-01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847507B2 (ja) * 2011-09-14 2016-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54730A (ja) 2012-01-30 2013-08-15 Fujitsu Ten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駐車支援システム
KR101926717B1 (ko) * 2012-10-24 2018-12-07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유한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이를 이용한 전원 전달방법 및 현상유닛 장착방법
JP6136603B2 (ja) * 2013-06-07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2015025910A (ja) 2013-07-25 2015-0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2983B2 (ja) * 2013-08-27 2016-03-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9974A (zh) * 2002-05-17 2003-12-03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2672693Y (zh) * 2002-08-09 2005-01-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可从成象装置上拆卸的显影剂盒
JP5049615B2 (ja) * 2007-03-09 2012-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3092048A (zh) * 2008-09-29 2013-05-08 佳能株式会社 彩色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72790A (ja) 2017-04-13
US20170102667A1 (en) 2017-04-13
CN106569400A (zh) 2017-04-19
US9869966B2 (en) 2018-01-16
JP6786785B2 (ja) 2020-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88988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EP2775358B1 (en) Developer unit and image formation device including such developer unit
US8873992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569400B (zh) 图像形成设备以及可拆卸单元
US7991323B2 (en) Tandem type photosensitive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20030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可拆卸单元
US9436119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removable unit with a driving portion
CN10873289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066587B (zh) 定影装置和设有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01563656A (zh) 用于成像装置中的调色剂盒的电气接头
US9429908B2 (en) Connect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00310342A1 (en)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950652B (zh) 处理盒和使用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