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43231A - 伯啶配合物及采用该伯啶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Google Patents

伯啶配合物及采用该伯啶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43231A
CN106543231A CN201510602560.9A CN201510602560A CN106543231A CN 106543231 A CN106543231 A CN 106543231A CN 201510602560 A CN201510602560 A CN 201510602560A CN 106543231 A CN106543231 A CN 106543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rdination compound
unsubstituted
substituted
primary
pyridine coord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025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鄢亮亮
龚智豪
李潍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025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43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43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3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15/0006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mpounds of the platinum group
    • C07F15/0033Iridi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41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 H10K85/342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comprising irid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8Metal complexes
    • C09K2211/185Metal complexes of the platinum group, i.e. Os, Ir, Pt, Ru, Rh or P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yridin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伯啶配合物及采用该伯啶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提供的伯啶配合物,因为能够把三重态激发能转换成发光,所以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等显示器件,能使器件发光效率提高,因而能够降低能耗,同时,本发明的伯啶配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好、寿命长、色饱和度高等优点,在OLED等显示器件产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伯啶配合物还可以应用于有机光伏电池领域。

Description

伯啶配合物及采用该伯啶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作发光材料的伯啶配合物、制备方法、采用该伯啶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该伯啶配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作为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在各个性能上拥有现有显示技术无以伦比的优势,如具有全固态、自主发光、亮度高、高分辨率、视角宽(170度以上)、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体积小、重量轻、可使用柔性基板、低电压直流驱动(3-10V)、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使得它的应用市场十分广泛,如照明系统、通讯系统、车载显示、便携式电子设备、高清晰度显示甚至是军事领域。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外加电压作用下,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和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在发光层中相遇复合产生激子,处于激发态的激子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衰减,转变到基态并发光。
当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分子中再结合后,会因为电子自旋对称方式的不同,产生两种激发态的形式,一种为单重态,约占25%;一种为三重态,约占75%。一般认为,使用从单重态激发态发出的光(即荧光)时,理论上上限为25%,使用从三重态激发态发出的光(即磷光)时,由于重原子效应导致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理论上可期待3倍的效率。因此,采用磷光材料毫无疑问的提高了发光效率。
与荧光材料相比,磷光材料不仅起步较晚,且存在热稳定性差、发光效率低、寿命短、色饱和度低等问题,至今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磷光材料,该磷光材料为配体含有伯啶的金属配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伯啶配合物,所述伯啶配合物的结构为如下通式1:
式1:
其中,M选自Cu,Pt,Pd,Os或Ir;
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杂烷基、芳基或杂芳基;
L为与金属M螯合的有机二齿配体;
n为1或2。
优选地,所述的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杂芳基。
优选地,所述的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甲氧基、乙氧基、甲胺基、乙胺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屈基、吡啶基、嘧啶基、噻吩基、吡咯基、吲哚基、哒嗪基、吡嗪基、三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噻唑基、咔唑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基或苯并咪唑基。
优选地,所述的M为Ir。
优选地,所述的R1-R9中至少一个基团与母体形成并环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R1-R9中至少一个基团与母体形成的并环结构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取代或未取代的屈、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取代或未取代的吲哚、或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
优选地,所述伯啶配合物的结构为如下通式2:
式2:
其中,R11-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杂烷基、芳基或杂芳基。
优选地,所述的R11-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杂芳基。
优选地,所述的R11-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甲氧基、乙氧基、甲胺基、乙胺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屈基、吡啶基、嘧啶基、噻吩基、吡咯基、吲哚基、哒嗪基、吡嗪基、三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噻唑基、咔唑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基或苯并咪唑基。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上述伯啶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伯啶配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M选自Cu,Pt,Pd,Os或Ir;
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杂烷基、芳基或杂芳基;
L为与金属M螯合的有机二齿配体;
n为1或2;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化合物A与B经脱水反应生成化合物C;
步骤2:所述化合物C与取代基R10的卤代物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D;
步骤3:所述化合物D与金属M的氯化物发生配位反应生成桥联配合物E;
步骤4:所述桥联配合物E与有机二齿配体L发生配位反应,生成式1配合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2取代反应中取代试剂为取代基R10的碘代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有机薄层,所述有机薄层至少包括一发光层,所述有机薄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上述的伯啶配合物。
优选地,所述发光层包括上述的伯啶配合物。
优选地,所述发光层采用主体材料中掺杂客体材料的结构,所述客体材料为上述的伯啶配合物。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上述伯啶配合物在有机发光材料或有机光电池等领域方面的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伯啶配合物,因为能够把三重态激发能转换成发光,所以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等显示器件,能使器件发光效率提高,因而能够降低能耗,同时,本发明的伯啶配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好、寿命长、色饱和度高等优点,在OLED等显示器件产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伯啶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伯啶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进一步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有科技术语具有的含义与权利要求主题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发明的伯啶配合物的结构为如下通式1:
式1:
式1中,M选自Cu,Pt,Pd,Os或Ir等性质相似且常用作发光材料配合物的金属;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杂烷基、芳基或杂芳基;L为与金属M螯合的有机二齿配体;n为1或2。
在一个实施例中,M选自Ir。
在一个实施例中,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杂芳基。
在一个实施例中,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杂芳基。
本发明中,取代是指母核或主链中的至少一个氢原子被下列基团取代:重氢、卤素原子、羟基、氰基、硝基、氨基、脒基、肼基、腙基、羧基、磺酸基、磷酸基、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环烷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杂芳基。
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但不限于此。
杂烷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链中含有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磷原子、硼原子或硅原子等,可以举出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烷氧基、烷氨基,如甲氧基、乙氧基、甲胺基、乙胺基。
芳基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屈基等取代基。
杂芳基可以举出吡啶基、嘧啶基、噻吩基、吡咯基、吲哚基、哒嗪基、吡嗪基、三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噻唑基、咔唑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基或苯并咪唑基,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R2、R4、R5和R6为C1~C4的烷基;R10为支链化的烷基或支链化的芳基。
在一个实施例中,R1-R9中至少一个基团与母体形成并环结构。R1-R9中至少一个基团与母体形成的并环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取代或未取代的屈、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取代或未取代的吲哚、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
作为优选方案,伯啶配合物的结构为如下通式2:
式2:
式2中,R11-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杂烷基、芳基或杂芳基。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R11-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杂芳基。
在一个实施例中,R11-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杂芳基。
在一个实施例中,R1-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甲氧基、乙氧基、甲胺基、乙胺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屈基、吡啶基、嘧啶基、噻吩基、吡咯基、吲哚基、哒嗪基、吡嗪基、三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噻唑基、咔唑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基或苯并咪唑基。
在一个实施例中,R11和R13的至少之一含有支化的烷基结构部分,其中在比羰基的α位更远的位置支化。
有机二齿配体L的具体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质:
其中,虚线表示所述化合物与金属M成键。
在一个实施例中,伯啶配合物的结构为如下通式Cpd:
Cpd:
式1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配合物:
本发明提供包括通式1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体地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有机薄层,有机薄层至少包括一发光层,有机薄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通式1化合物。
通式1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作为其他材料的掺杂材料而用于有机薄层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为阳极,第二电极为阴极,有机薄层可以包括发光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中的一层或多层,但不限于此,阳极、阴极、有机薄层可采用公知的材料和制备方法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式1化合物用作发光层材料。作为优选方案,发光层采用主体材料中掺杂客体材料的结构,通式1化合物为客体材料,主体材料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材料,作为示例,主体材料可举出的化合物包括咔唑衍生物、芴衍生物、蒽衍生物或者芳基硅烷衍生物等。
本发明不限制通式1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通式1配合物的合成路线为:
其中,M选自Cu,Pt,Pd,Os或Ir;
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杂烷基、芳基或杂芳基;
L为与金属M螯合的有机二齿配体;
n为1或2;
合成步骤包括:
步骤1:化合物A与B经脱水反应生成化合物C,反应溶剂可以是1,2-二氯乙烷(DCE);
步骤2:所述化合物C与取代基R10的卤代物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D,取代试剂优选为取代基R10的碘代物;
步骤3:所述化合物D与金属M的氯化物发生配位反应生成桥联配合物E,反应溶剂可以是2-乙氧基乙醇、甘油醇等强极性溶剂;
步骤4:所述桥联配合物E与有机二齿配体L发生配位反应,反应溶剂可以是2-乙氧基乙醇,有机二齿配体L切断氯铱桥联结构,生成式1配合物。
以通式Cpd配合物为例,通式Cpd配合物的制备过程如下:
上述制备过程简述为:首先,化合物A与B经脱水反应生成化合物C;然后,化合物C中N原子上的H原子经取代生成化合物D;接着,化合物D与三氯化铱反应生成桥联配合物E’;最后,桥联配合物E’与有机二齿配体L反应,有机二齿配体L切断氯铱桥联结构,生成本发明的伯啶配合物Cpd。
虽然下述实施例中R1-R13仅以烷基和取代的苯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其他取代基;下述实施例中金属M仅以Ir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同样适用于Cu、Pt、Pd、Os。
实施例:
共用中间体合成:
向一个配备冷凝管、机械搅拌、温度计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3L圆底烧瓶中于氮气保护作用下装入1,8-二氨基萘(15.81g,0.1mol,1.0eq)、3,5-二甲基苯甲醛(16.08g,0.12mol,1.2eq)、冰乙酸(1ml),并向混合物中加入DCE(1L)。完毕后,反应液于60℃下反应16hrs后再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旋干,向残渣中加入600ml去离子水以及600ml乙酸乙酯然后于30℃下搅拌30mins。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同时有机相依次用水洗涤3次(6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3次(600ml)。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残留物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1:4)为流动相将所得粗产物进行柱层析提纯,在5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2-(3,5-二甲基苯基)-1H伯啶(22.53g,收率82.80%)。Result:Yield:82.8%.MS:m/z=273.1(M+H+);1HNMR(400M,d6-DMSO):7.76(d,1H),7.18-7.35(m,6H),6.90(s,1H),6.66(d,1H),4.20(s,1H),,2.35(s,6H).Anal.Calcd for C19H16N2:C,83.79;H,5.92;N,10.29.Found:C,83.78;H,5.93;N,10.28。
实施例1:
合成路线:
第一步:向一个配备冷凝管、机械搅拌、温度计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3L圆底烧瓶中于氮气保护作用下装入化合物C-1(27.2g,0.1mol,1.0eq)、碳酸钾(41.4g,0.3mol,3.0eq),并向混合物中加入无水丙酮(1L),再向混合液中加入碘甲烷(21.3g,0.15mol,1.5eq)完毕后,反应液于60℃下反应16hrs后再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旋干,向残渣中加入600ml去离子水以及600ml乙酸乙酯然后于30℃下搅拌30mins。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同时有机相依次用水洗涤3次(6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3次(600ml)。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残留物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1:4)为流动相将所得粗产物进行柱层析提纯,在5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2-(3,5-二甲基苯基)-1-甲基伯啶(D-1)(25.53g,收率89.20%)。Result:Yield:89.2%.MS:m/z=286.1(M+H+)。
第二步:将2-(3,5-二甲基苯基)-1-甲基伯啶(D-1)(8.6g,0.03mol,3.0eq)以及三水合三氯化铱(3.52g,0.01mol,1.0eq)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2-乙氧基乙醇(66.7ml)及去离子水(33.3ml)中,得到的混合液于110℃左右氮气保护下反应16hrs。冷却至室温,过滤,撇去滤液,滤渣依次用甲醇(50ml×3)正己烷(50ml×3),干燥得到灰色固体(3.52g,收率:68.6%)。得到的化合物E-1不经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
第三步:将第二步的二氯桥配合物E-1(2.57g,2.5mmol,1.0eq)溶于2-乙氧基乙醇(25ml),依次加入无水碳酸钠(2.07g,15mmol,6.0eq)及乙酰丙酮(0.75g,7.5mmol,3.0eq),加入完毕后,80℃下反应16hrs后再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1g C盐和200ml二氯甲烷以溶解产物,然后将混合液通过C盐床过滤,滤液再通过短硅胶柱过滤,得到的滤液旋除大部分二氯甲烷,向其中加入异丙醇30ml,析出浅红色固体,过滤。固体在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络合物Cpd-1。(1.3g,收率:45%)。Result of Cpd-1:Yield:45%.MS:m/z=578.3(M+H+)。
实施例2:
合成路线:
第一步:向一个配备冷凝管、机械搅拌、温度计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3L圆底烧瓶中于氮气保护作用下装入化合物C-1(27.2g,0.1mol,1.0eq)、碳酸钾(41.4g,0.3mol,3.0eq),并向混合物中加入无水丙酮(1L),再向混合液中加入异丙基碘(25.5。g,0.15mol,1.5eq)完毕后,反应液于60℃下反应16hrs后再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旋干,向残渣中加入600ml去离子水以及600ml乙酸乙酯然后于30℃下搅拌30mins。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同时有机相依次用水洗涤3次(6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3次(600ml)。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残留物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1:4)为流动相将所得粗产物进行柱层析提纯,在5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2-(3,5-二甲基苯基)-1-异丙基伯啶(D-2)(23.93g,收率76.10%)。Result:Yield:76.1%.MS:m/z=315.2(M+H+)。
第二步:将2-(3,5-二甲基苯基)-1-异丙基伯啶(D-2)(9.43g,0.03mol,3.0eq)以及三水合三氯化铱(3.52g,0.01mol,1.0eq)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2-乙氧基乙醇(66.7ml)及去离子水(33.3ml)中,得到的混合液于110℃左右氮气保护下反应16hrs。冷却至室温,过滤,撇去滤液,滤渣依次用甲醇(50ml×3)正己烷(50ml×3),干燥得到灰色固体(3.13g,收率:57.86%)。得到的化合物E-2不经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
第三步:将第二步的二氯桥配合物E-2(2.71g,2.5mmol,1.0eq)溶于2-乙氧基乙醇(25ml),依次加入无水碳酸钠(2.07g,15mmol,6.0eq)及乙酰丙酮(0.75g,7.5mmol,3.0eq),加入完毕后,80℃下反应16hrs后再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1g C盐和200ml二氯甲烷以溶解产物,然后将混合液通过C盐床过滤,滤液再通过短硅胶柱过滤,得到的滤液旋除大部分二氯甲烷,向其中加入异丙醇30ml,析出浅红色固体,过滤。固体在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络合物Cpd-2。(1.4g,收率:46.3%)。Result of Cpd-2:Yield:43.6%.MS:m/z=606.2(M+H+)。
实施例3:
合成路线:
第一步:将化合物C-1(27.2g,0.1mol,1.0eq)及2-甲基碘苯(26.2g,0.12mol,1.2eq),Pd(OAc)2(1.12g,0.005mol,0.05eq),Binap(6.23g,0.01mol,0.1eq),碳酸钾(41.4g,0.3mol,3.0eq)溶于干燥的200mL二氧六环中,得到的混合液于110℃氮气保护下反应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将上述冷却后的烧瓶中的物质旋干,并向剩余物中加入600mL去离子水以及600mL乙酸乙酯,30℃下搅拌30分钟后,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后,将两者分离。将分离后的有机相依次用水洗涤3次(每次用水6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3次(每次用食盐水600mL)。将洗涤过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所得物质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提纯,将提纯所得产物在5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化合物D-3(26.53g,收率:73.3%)。
第二步:将2-(3,5-二甲基苯基)-1-(2-甲基苯基)伯啶(D-3)(10.87g,0.03mol,3.0eq)以及三水合三氯化铱(3.52g,0.01mol,1.0eq)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2-乙氧基乙醇(66.7ml)及去离子水(33.3ml)中,得到的混合液于110℃左右氮气保护下反应16hrs。冷却至室温,过滤,撇去滤液,滤渣依次用甲醇(50ml×3)正己烷(50ml×3)洗,干燥得到灰色固体(3.17g,收率:53.8%)。得到的化合物E-3不经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
第三步:将第二步的二氯桥配合物E-3(2.95g,2.5mmol,1.0eq)溶于2-乙氧基乙醇(25ml),依次加入无水碳酸钠(2.07g,15mmol,6.0eq)及乙酰丙酮(0.75g,7.5mmol,3.0eq),加入完毕后,80℃下反应16hrs后再冷却至室温。向反应液中加入1g C盐和200ml二氯甲烷以溶解产物,然后将混合液通过C盐床过滤,滤液再通过短硅胶柱过滤,得到的滤液旋除大部分二氯甲烷,向其中加入异丙醇30ml,析出浅红色固体,过滤。固体在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络合物Cpd-3。(1.26g,收率:38.6%)。Result of Cpd-3:Yield:38.6%.MS:m/z=654.2(M+H+)。
应用例: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将25mm×75mm×1.1mm厚的带ITO透明电极的玻璃基板在异丙醇中进行5分钟超声洗涤后,进行30分钟臭氧洗涤。ITO的膜厚设定为100nm。将洗涤后的带透明电极线的玻璃基板安装到真空蒸镀装置的基板支架上,首先在有透明电极线一侧的面上按照覆盖透明电极的方式蒸镀化合物HATCN,形成膜厚为10nm的化合物HATCN膜,该层膜用作空穴注入层,此外,还有平面化ITO的功能。紧接着在HATCN上蒸镀HIL2,形成膜厚为125nm作为空穴注入材料,蒸镀完HIL2后紧接着在上面蒸镀HTM形成25nm的膜厚,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在HTM膜上共蒸镀Host及掺杂化合物(comparative Cpd、Cpd-1、Cpd-2、Cpd-3),形成膜厚为25nm的发光层,掺杂剂材料浓度为10%。在该发光层上蒸镀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ETL,形成膜厚为20nm的电子传输层。在电子传输层上蒸镀LiF,形成膜厚为1nm的LiF层。在LiF上蒸镀金属Al,形成膜厚为80nm的金属阴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以简式表示为:ITO(100nm)/HATCN(10nm)/HIL2(125nm)/HTM(25nm)/EML(Host:Dopant=90:10,25nm)/ETL(20nm)/LiF(1nm)/Al(80nm)。
器件检测结果:
表1
从表1中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与对比实施例相比,本发明中的材料不但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具有较为饱和的红色色标,同时器件寿命较对比实施例优越。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设计的以伯啶衍生物作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作为客体材料,因为能够把三重态激发能转换成发光,所以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等显示器件,能使器件发光效率提高,因而能够降低能耗,同时,本发明的伯啶配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好、寿命长、色饱和度高等优点,在OLED等显示器件产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伯啶配合物不仅可应用于有机发光材料领域,而且可应用有机光伏电池等相关领域。
尽管本文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作为示例提供。应理解本文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变体也可用于实施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可出现多种变体、变化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应理解本发明各个方面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决定,并且这些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方法和结构以及其等价的方法和结构均在本权利要求书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伯啶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伯啶配合物的结构为如下通式1:
其中,M选自Cu,Pt,Pd,Os或Ir;
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杂烷基、芳基或杂芳基;
L为与金属M螯合的有机二齿配体;
n为1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啶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杂芳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伯啶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甲氧基、乙氧基、甲胺基、乙胺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屈基、吡啶基、嘧啶基、噻吩基、吡咯基、吲哚基、哒嗪基、吡嗪基、三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噻唑基、咔唑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基或苯并咪唑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啶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为Ir。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伯啶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R9中至少一个基团与母体形成并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伯啶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R9中至少一个基团与母体形成的并环结构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取代或未取代的屈、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取代或未取代的吲哚、或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啶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伯啶配合物的结构为如下通式2:
其中,R11-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杂烷基、芳基或杂芳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伯啶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1-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的杂芳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伯啶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1-R13各自独立地选自H、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甲氧基、乙氧基、甲胺基、乙胺基、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芴基、屈基、吡啶基、嘧啶基、噻吩基、吡咯基、吲哚基、哒嗪基、吡嗪基、三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噻唑基、咔唑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基或苯并咪唑基。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伯啶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伯啶配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M选自Cu,Pt,Pd,Os或Ir;
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杂烷基、芳基或杂芳基;
L为与金属M螯合的有机二齿配体;
n为1或2;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化合物A与B经脱水反应生成化合物C;
步骤2:所述化合物C与取代基R10的卤代物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D;
步骤3:所述化合物D与金属M的氯化物发生配位反应生成桥联配合物E;
步骤4:所述桥联配合物E与有机二齿配体L发生配位反应,生成式1配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伯啶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取代反应中取代试剂为取代基R10的碘代物。
12.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有机薄层,所述有机薄层至少包括一发光层,所述有机薄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伯啶配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伯啶配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采用主体材料中掺杂客体材料的结构,所述客体材料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伯啶配合物。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伯啶配合物在有机发光材料或有机光伏电池领域方面的的应用。
CN201510602560.9A 2015-09-21 2015-09-21 伯啶配合物及采用该伯啶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ending CN106543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2560.9A CN106543231A (zh) 2015-09-21 2015-09-21 伯啶配合物及采用该伯啶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2560.9A CN106543231A (zh) 2015-09-21 2015-09-21 伯啶配合物及采用该伯啶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3231A true CN106543231A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64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02560.9A Pending CN106543231A (zh) 2015-09-21 2015-09-21 伯啶配合物及采用该伯啶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4323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50953B1 (ko) 2017-07-03 2018-04-20 서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호모시스테인 검출용 전기화학발광 프로브
CN109734750A (zh) * 2019-02-25 2019-05-10 南京邮电大学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130383A1 (en) * 2019-11-05 2021-05-06 Luminescenc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and device
WO2021239191A1 (de) * 2020-05-29 2021-12-02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gakademie Freiberg Perimidin-derivate und deren verwendung
CN115160375A (zh) * 2021-06-17 2022-10-11 四川阿格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
US11753426B2 (en) 2018-02-23 2023-09-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US11963437B2 (en) 2019-01-17 2024-04-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Near-infrared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device including near-infrared light-emitting diod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112A (zh) * 2006-11-09 2008-05-14 三星Sdi株式会社 包括含有机金属络合物的有机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WO2010031738A1 (en) * 2008-09-22 2010-03-25 Basf Se Electroluminescent metal complexes with azapyrenes
CN104053664A (zh) * 2012-01-13 2014-09-1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铱络合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溶液组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CN104177432A (zh) * 2013-05-22 2014-12-03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光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201602308A (zh) * 2014-04-22 2016-01-16 環球展覽公司 用於磷光發光元件之材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112A (zh) * 2006-11-09 2008-05-14 三星Sdi株式会社 包括含有机金属络合物的有机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WO2010031738A1 (en) * 2008-09-22 2010-03-25 Basf Se Electroluminescent metal complexes with azapyrenes
CN104053664A (zh) * 2012-01-13 2014-09-1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铱络合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溶液组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CN104177432A (zh) * 2013-05-22 2014-12-03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光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201602308A (zh) * 2014-04-22 2016-01-16 環球展覽公司 用於磷光發光元件之材料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50953B1 (ko) 2017-07-03 2018-04-20 서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호모시스테인 검출용 전기화학발광 프로브
US11753426B2 (en) 2018-02-23 2023-09-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US11963437B2 (en) 2019-01-17 2024-04-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Near-infrared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device including near-infrared light-emitting diode
CN109734750A (zh) * 2019-02-25 2019-05-10 南京邮电大学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铂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130383A1 (en) * 2019-11-05 2021-05-06 Luminescenc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and device
US11739110B2 (en) * 2019-11-05 2023-08-29 Luminescence Technology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and device
WO2021239191A1 (de) * 2020-05-29 2021-12-02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gakademie Freiberg Perimidin-derivate und deren verwendung
CN115160375A (zh) * 2021-06-17 2022-10-11 四川阿格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5160375B (zh) * 2021-06-17 2024-02-23 四川阿格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3231A (zh) 伯啶配合物及采用该伯啶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2939295B (zh) 桥联苯并咪唑‑卡宾配合物及其在oled中的用途
Huang et al. Simple aggregation–induced delayed fluorescence materials based on anthraquinone derivatives for highly efficient solution–processed red OLEDs
EP2757608B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JP4870245B2 (ja) 燐光発光素子用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06432344B (zh) 茚并三亚苯的铱金属络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激发光装置
CN102017221B (zh) 有机场致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及有机场致发光元件
CN105884623B (zh) 胺衍生物以及包含该胺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06518603B (zh) 有机材料及使用其的有机电激发光组件
Kwon et al. Functionalized phenylimidazole-based facial-homoleptic iridium (III) complexes and their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blue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TWI627170B (zh) 延遲螢光化合物及使用該延遲螢光化合物之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EP2007780B1 (en) Light-emitting material
CN110294778A (zh) 铱复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
JPWO2008056746A1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用化合物及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KR20100017738A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용 화합물 및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CN103988329A (zh) 有机场致发光元件用材料和使用其的有机场致发光元件
KR101755949B1 (ko) 유기 물질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계발광 장치
Hu et al. New rhenium (I) complex with thiadiazole-annelated 1, 10-phenanthroline for highly efficient phosphorescent OLEDs
CN107382926A (zh) 化合物及其有机电子装置
WO2007086505A1 (ja) 遷移金属錯体化合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101252603B1 (ko) 엔-메틸이미다졸릴트리아졸 보조 리간드를 이용한 짙은 청색 인광 이리듐 착화합물
Si et al. High light electroluminescence of novel Cu (I) complexes
CN109593104A (zh) 铱复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10964062A (zh) 铱复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
CN103896920B (zh) 红色磷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