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6690A - 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86690A CN106486690A CN201610874432.4A CN201610874432A CN106486690A CN 106486690 A CN106486690 A CN 106486690A CN 201610874432 A CN201610874432 A CN 201610874432A CN 106486690 A CN106486690 A CN 1064866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kinetic cell
- voltage
- relation
- recovery
- matc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2131 cell cyc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54—Reclaiming serviceable parts of waste accumula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Abstract
一种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包括:建立数据库;测量回收动力电池的电压及内阻,并挑选出电压及内阻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动力电池;对挑选出的回收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检测,以获取回收动力电池的容量以及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并挑选出容量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动力电池;以及将挑选出的回收动力电池的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与所述数据库中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选取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电池进行配组。上述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能按回收动力电池的衰减程度进行配组,从而提高配组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新能源汽车全面快速的发展,动力蓄电池使用的数量将十分庞大,同时回收下来的动力电池的数量也将十分惊人。这些回收下来的动力电池由于还有初始容量的80% 左右,因此不适合将其直接报废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是可以在储能、UPS等这些对电池使用要求比较低的领域进行梯次重新利用。
[0003] 现有的回收动力电池的配组方法主要以容量及内阻进行配组,却没有考虑到电池在前期循环过程中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衰减,从而不能有效的挑选出衰减程度相同的电池进行配组重新使用,进而影响了配组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0004]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以克服以上缺陷。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按回收动力电池的衰减程度进行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以提高配组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所述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包括:
[0007] 步骤一,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
[0008] 步骤二,测量回收动力电池的电压及内阻,并挑选出电压及内阻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动力电池;
[0009]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挑选出的回收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检测,以获取回收动力电池的容量以及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并挑选出容量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动力电池;以及
[0010]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挑选出的回收动力电池的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与所述数据库中所述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选取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电池进行配组。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库包括动力电池在循环周期为1周、300周、600周、900周、1200 周、1500周、1800周及2000周充电时的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
[0012]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的预设范围是指动力电池的循环周期在900周-1200周之间充电时的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〇〇13]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动力电池的充放电倍率为1C,其中C是指使用所述动力电池的标准容量作为所述动力电池充放电电流的单位。
[0014]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电压的预设范围是指回收动力电池的电压在2.8V-3.0V之间。
[0015]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内阻的预设范围是指回收动力电池的内阻小于或等于2.5mQ o
[0016]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电容的预设范围是指回收动力电池的电容在58Ah-60Ah之间。 [〇〇17]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回收动力电池的充放电倍率为1C,其中C是指使用所述回收动力电池的标准容量作为所述回收动力电池充放电电流的单位。
[0018]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所述数据库中所述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来反映不同循环周期所述动力电池的衰减程度,并通过将电压、内阻及容量均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动力电池的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与所述数据库中所述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 且选取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电池进行配组,以对回收动力电池先按电压及内阻进行配组,再按容量进行配组,接着按衰减程度进行配组,从而使分选出的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的一致性更好且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循环后电容保持率更高, 进而提高了回收动力电池配组的准确性及可靠性。【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的流程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的曲线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配组方法的进行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与采用现有的配组方法进行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在相同条件下做充放循环试验的循环周期与容量保持率的对应关系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〇〇22]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〇〇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0024]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的流程图。根据不同的需求,图1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拆分为几个步骤,某些步骤可以省略。
[0025] 步骤S1,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卩S0C)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0026]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的曲线图。本实施方式中,仅以循环周期为1周、300周、600周、900 周、1200周、1500周、1800周及2000周时动力电池充电时的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曲线为例来说明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所述数据库中还包括动力电池在其它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所述循环周期是指所述动力电池先进行充电,充满电后进行一次完整放电。所述循环周期的周数是指所述动力电池充放电的次数,所述循环周期为1周即是指所述动力电池进行了一次充放电。不同的循环周期是指循环周期的周数不同,例如,循环周期为1周、300周、600周、900周就是不同的循环周期。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电池充放电倍率为1C,其中C是指使用所述动力电池的标准容量作为所述动力电池充放电电流的单位。
[0027] 由图2中可知,不同循环周期的同一充电状态所对应的电压不同,这种不同是由于所述动力电池的衰减造成,因此,图2中的曲线可以反映出不同循环周期所述动力电池的衰减程度,一条曲线可以对应一种衰减程度。即,所述数据库中所述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反映出不同循环周期所述动力电池的衰减程度,一种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对应一种衰减程度。
[0028] 步骤S2,测量回收动力电池的电压及内阻,并挑选出电压及内阻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动力电池。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压的预设范围是指回收动力电池的电压在2.8V-3.0V之间,内阻的预设范围是指回收动力电池的内阻小于或等于2.5mQ。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压的预设范围及所述内阻的预设范围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〇〇29] 步骤S3,对步骤S2中挑选出的回收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检测,以获取回收动力电池的容量以及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并挑选出容量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动力电池。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的预设范围是指回收动力电池的电容在58Ah-60Ah之间,所述回收动力电池的充放电倍率为1C,其中C是指使用所述回收动力电池的标准容量作为所述回收动力电池充放电电流的单位。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容的预设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0030] 步骤S4,将步骤S3中挑选出的回收动力电池的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与所述数据库中所述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选取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电池进行配组。在本实施方式中,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的预设范围是指动力电池的循环周期在900 周-1200周之间充电时的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的预设范围可以是动力电池的循环周期在其它周数之间充电时的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
[0031] 由于所述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反映出不同循环周期所述动力电池的衰减程度,且一种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对应一种衰减程度,因此,当容量相同时,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相同或相近的回收动力电池的衰减程度也相同或相近。由此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是先按电压及内阻进行配组,再按容量进行配组,接着按衰减程度进行配组,从而使分选出的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的一致性更好。
[0032]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配组方法的进行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与采用现有的配组方法进行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在相同条件下做充放循环试验的循环周期与容量保持率的曲线图。图3中曲线L1表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配组方法的进行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的循环周期与容量保持率的对应关系,L2表示采用现有的配组方法进行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的循环周期与容量保持率的对应关系。由图3可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配组方法的进行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循环后电容的保持率明显高于采用现有的配组方法进行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循环后电容的保持率,从而说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配组方法的进行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的循环性能明显优于采用现有的配组方法进行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的循环性能。
[0033] 本发明通过所述数据库中所述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来反映不同循环周期所述动力电池的衰减程度,并通过将电压、内阻及容量均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动力电池的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与所述数据库中所述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且选取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电池进行配组,以对回收动力电池先按电压及内阻进行配组,再按容量进行配组,接着按衰减程度进行配组,从而使分选出的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的一致性更好且配组的回收动力电池循环后电容保持率更高,进而提高了回收动力电池配组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0034] 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例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8)
1.一种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 电压的对应关系;步骤二,测量回收动力电池的电压及内阻,并挑选出电压及内阻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 动力电池;步骤三,对步骤二中挑选出的回收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检测,以获取回收动力电池的 容量以及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并挑选出容量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动力电 池;以及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挑选出的回收动力电池的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与所 述数据库中所述动力电池在不同的循环周期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进行匹配, 选取充电时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在预设范围内的回收电池进行配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包括 动力电池在循环周期为1周、300周、600周、900周、1200周、1500周、1800周及2000周充电时 的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充电时 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的预设范围是指动力电池的循环周期在900周-1200周之间充 电时的充电状态与电压的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动力电 池的充放电倍率为1C,其中C是指使用所述动力电池的标准容量作为所述动力电池充放电 电流的单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电压的 预设范围是指回收动力电池的电压在2.8V-3.0V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内阻的 预设范围是指回收动力电池的内阻小于或等于2.5mQ。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电容的 预设范围是指回收动力电池的电容在58Ah-60Ah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回收动 力电池的充放电倍率为1C,其中C是指使用所述回收动力电池的标准容量作为所述回收动 力电池充放电电流的单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74432.4A CN106486690B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74432.4A CN106486690B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86690A true CN106486690A (zh) | 2017-03-08 |
CN106486690B CN106486690B (zh) | 2019-07-26 |
Family
ID=58268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74432.4A Active CN106486690B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8669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50893A (zh) * | 2018-05-09 | 2018-09-18 |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配组方法 |
CN108636834A (zh) * | 2018-03-28 | 2018-10-12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对可梯次利用的退役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0914A (zh) * | 2012-07-20 | 2012-10-31 |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配组方法 |
CN103296325A (zh) * | 2013-06-04 | 2013-09-11 | 金能(唐海)电池制造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的配组方法 |
CN104218267A (zh) * | 2014-07-30 | 2014-12-17 |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分容配组方法 |
-
2016
- 2016-09-30 CN CN201610874432.4A patent/CN1064866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0914A (zh) * | 2012-07-20 | 2012-10-31 |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配组方法 |
CN103296325A (zh) * | 2013-06-04 | 2013-09-11 | 金能(唐海)电池制造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的配组方法 |
CN104218267A (zh) * | 2014-07-30 | 2014-12-17 |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分容配组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6834A (zh) * | 2018-03-28 | 2018-10-12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对可梯次利用的退役动力电池的分选方法及系统 |
CN108550893A (zh) * | 2018-05-09 | 2018-09-18 |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配组方法 |
CN108550893B (zh) * | 2018-05-09 | 2020-06-16 | 南通隆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配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86690B (zh) | 2019-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1354B (zh) | 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池soc预测方法 | |
CN103513190B (zh) | 一种电池性能一致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02868000B (zh)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源均衡方法 | |
CN102343334B (zh) | 一种动力电池的动态分选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2782928B (zh) | 一种用于均衡具有多个蓄电池单元的蓄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方法以及相应的蓄电池管理系统和蓄电池 | |
CN105633472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一致性配组筛选方法 | |
CN104600387A (zh) | 磷酸铁锂电池组的主动均衡方法及系统 | |
CN104438138B (zh) | 锂离子电池筛选方法 | |
CN106696746A (zh) | 一种可移动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 |
CN104459558A (zh) | 锂离子电池筛选方法 | |
CN107831444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 | |
CN104269574A (zh) | 一种电池组分选方法 | |
CN103956530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控制方法 | |
CN101614793B (zh) | 一种电池检测方法 | |
CN106654420A (zh) | 锂离子电池容量分选方法 | |
CN105762869A (zh) | 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3389426A (zh) | 一种超级电容器一致性测试装置以及测试方法 | |
CN103682508A (zh) | 一种航天器锂离子蓄电池组荷电状态确定方法 | |
CN108336431A (zh) | 电池模组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486690A (zh) | 回收动力电池再利用的配组方法 | |
CN103576026B (zh) | 一种车载充电器的检测装置 | |
CN105728352A (zh) | 一种电池分选方法 | |
CN103018683A (zh) | 一种电池循环性能加速评估方法 | |
CN203502568U (zh) | 一种电池性能一致性测试系统 | |
CN103267953B (zh) | 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soc的估算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