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3793B - 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及其操作手柄 - Google Patents
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及其操作手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73793B CN106373793B CN201610017534.4A CN201610017534A CN106373793B CN 106373793 B CN106373793 B CN 106373793B CN 201610017534 A CN201610017534 A CN 201610017534A CN 106373793 B CN106373793 B CN 1063737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protrusion
- interconnecting piece
- operation handle
-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38—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spring or other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及其操作手柄,用于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连接头,所述手柄本体包括握持部与连接部,握持部用于操作者握持;所述连接部的外周上具有凸起;所述手柄本体安装于所述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具有供所述凸起在所述连接头的周向上旋转的开槽,所述凸起的个数与所述开槽的个数相同,所述凸起旋转到所述开槽端部时带动所述连接头旋转,所述凸起在所述连接部周向上的跨度小于所述开槽在所述连接头周向上的跨度三十度以上。本发明能够避免弹簧快速释放能量而伤害到操作人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簧操作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弹簧过中操作机构的操作手柄和具有该操作手柄的弹簧过中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弹簧过中操作机构,是通过操作轴(或称输入轴)带动主轴旋转,并压缩或拉伸弹簧储能。当机构运动到死点后,再旋转微小角度,弹簧就会释放能量,带动主轴快速转动,从而将能量输出。
现有技术的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其常用的操作手柄,是操作手柄一端具有连接头,通过连接头直接或间接与主轴连接,虽然弹簧过中操作机构一般会在主轴处设计一个让位槽块,防止弹簧释放能量时带动操作轴旋转并伤害操作人员,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还是会出现操作轴带动操作手柄连接头一起快速旋转并使操作人员受伤的情形。这里的操作轴是指一端与连接头直接相连,另一端通过变速齿轮与弹簧过中机构的主轴相连。
而对于其他为了节省成本,没有在主轴上设计让位槽块的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对操作人员来说更具有危险性。同时,对于在主轴上设置有让位槽块的情形,如果弹簧过中操作机构的每相均带有两片让位槽块,会增加零部件数量,增加成本。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弹簧过中操作机构的操作手柄,以能够降低弹簧过中操作机构的操作风险。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本发明操作手柄的弹簧过中操作机构,以降低弹簧过中操作机构的操作风险,同时降低弹簧过中操作机构的产品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手柄,用于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连接头,所述手柄本体包括握持部与连接部,握持部用于操作者握持;所述连接部的外周上具有凸起;所述手柄本体安装于所述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具有供所述凸起在所述连接头的周向上旋转的开槽,所述凸起的个数与所述开槽的个数相同,所述凸起旋转到所述开槽端部时带动所述连接头旋转,所述凸起在所述连接部周向上的跨度小于所述开槽在所述连接头周向上的跨度三十度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具有本发明的操作手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将用于弹簧过中操作机构的操作手柄的连接头和手柄本体设计成两个单独的零部件,两个并不固定连接的零部件,并使连接头和手柄本体之间有空程,采用本发明的操作手柄对弹簧过中操作机构进行操作时,由于上述空程可以使弹簧快速释放的能量衰减,不会因弹簧快速释放能量而伤害到操作人员;并且弹簧过中操作机构不需要在主轴上安装让位槽块,并且多个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只需配一个本发明所述的操作手柄,从而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手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手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手柄的连接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手柄的手柄本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部与凸起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壳体及开槽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连接头
11 连接壳体
110 第一凸棱
111 第一凹槽
112 第二凸棱
113 第二凹槽
115 第一贯通槽
116 第二贯通槽
12 连接轴
2 手柄本体
20 握持部
21 弯折部
22 过渡部
23 堵片
24 连接部
25 凸台
251 第一凸台
252 第二凸台
253 销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说明本发明或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元件时,词“一”、“一个”、“该”以及“所述”意欲指的是存在着一个或更多个元件。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等意欲是开放性的且指的是除了所列出的元件之外还可存在其它元件。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操作手柄,可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弹簧过中操作机构。本发明实施例的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可具有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操作手柄。
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手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手柄,包括连接头1和手柄本体2,且两部分是独立设置的,不进行固定连接。其中,手柄本体1包括连接壳体11和连接轴12,而手柄本体2则可包括握持部20、弯折部21、过渡部22、堵片23、连接部24和凸台25。其中的凸台25设置于连接部24的外周上,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凸台25为一对,包括第一凸台251和第二凸台252,在连接部24的外圆周上相对设置。
其中,连接轴12为四棱柱状,通过操作轴和变速齿轮间接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弹簧过中操作机构的主轴。在四棱柱的四个棱上,可具有倒角。连接轴12也不限于是四棱柱状,只要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机构旋转,实现和主轴间接连接的任何形状均可。
而连接壳体11的外表面优选的是圆柱面,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四棱柱、六棱柱等。而连接壳体11的内面,大致是圆柱面。本实施例中,按照图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在内面上依次形成有第一凸棱110、第一凹槽111、第二凸棱112和第二凹槽113。其中的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3,均为圆弧形凹槽,分别用于供第一凸台251和第二凸台252在连接壳体11内沿连接壳体11周向旋转的旋转空间,第一凸台251在第一壳体11内旋转到第一凹槽111的端部,这里均假设是顺时针旋转,第一凹槽111的端部也即第二凸棱112,带动连接壳体11旋转,也即带动连接头1旋转。优选的,凸棱111、113的侧面与凸台251、252的侧面凹凸配合。
连接部24的外周面优选的是圆柱面,在进行操作时,具有凸台25的连接部24要安装到连接壳体11的内面中;因此,连接部24的外径应略小于连接壳体11的内圆柱面的直径,以便连接部24能够在连接壳体11内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手柄,连接头1与手柄本体2为两个零部件,连接头1与手柄本体2均有空程,即转动手柄本体2时,手柄本体2不会立即带动连接头1转动,只是当手柄本体2上的凸台25侧面与连接头1上的凸棱110、112侧面接触时,连接头1才会跟着一起转动(此处操作方向按顺时针方向)。在弹簧过中机构的弹簧过死点后,弹簧快速释放能量时,连接头1会在连接轴12的带动下快速旋转,仍然是顺时针旋转,凸棱110、112会在上述空程内旋转,此时凸棱110、112旋转的角度小于凸台251、252之间的角度,因此凸棱110、112不会与凸台251、252接触,。因此,通过连接头1与手柄本体2之间的空程,实现了操作手柄的空转,在操作弹簧过中操作机构时保护了操作人员,防止弹簧过中释放能量后带动手柄本体2快速旋转,使操作人员受伤。
由于有上述的空程,因此凸起251、252在连接部24的外圆周上的跨度分别小于凹槽111、113在连接头1的连接壳体1的周向上的跨度,小于的幅度,至少是30度,最大可达270度,此时的凸起251、252只存在一个,凹槽111、113只存在一个。其中,凹槽111、113在连接壳体11的周向上的跨度例如可为135度,可凸台110、112在连接壳体11的周向上的跨度例如可为45度,这时上述的空程量为90度。但本发明并不以上述的具体角度为限,且凹槽、凸台、凸棱的个数也不局限于是两个。凹槽、凸台、凸棱三者的个数相等,可为1-5个,需视所需要的空程量来决定。空程量越大,则凹槽、凸台、凸棱的个数相对较少。所需的空程量与主轴释放大部分能量所需转过的角度和主轴与输入轴之间的变比有关。其中的凸棱数为1时,连接壳体11的内壁只设置有一个凸棱,凸棱以外的部分均可认为是凹槽,这时,可将连接部24的轴心固定于连接头1的中心轴线上。如果凹槽、凸台、凸棱的个数为三,连接壳体11的内壁上间隔120度角设置凸棱,两两相邻凸棱之间形成三个凹槽,三个凸台在连接部24外圆周上间隔120度设置。
在手柄本体2中,握持部20,是用于操作者握持;握持部20与连接部24之间是圆弧状的弯折部21。弯折部21的内侧,也就是靠近连接部24的一侧,还可具有过渡部22,过渡部22的长度可长可短,也可以不设置过渡部,需视操作手柄和弹簧过中操作机构的具体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中,握持部20、过渡部22、连接部24可以是直径相同的圆柱形。
连接部24装入连接头1之后,连接头1的端部需固定连接堵片23,堵片23为环状,堵片23的外径大于连接壳体11的内径,堵片23的内径大于连接部24的外径,但小于凸台25的外径,以防止手柄本体2脱离连接头1,并保证连接部24及其上设置的凸台25的正常转动。如图2所示,堵片23的形状可以为一个圆台状(或称截面锥状)的实心体,或者是圆台面状(或称截圆锥面状)的片体。堵片23可由两个半圆组成,将两个半圆分别焊接到连接头1的端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堵片23的安装方式。在连接头1的端部安装堵片23后,堵片23能够限制手柄本体2的位置,使手柄本体2保持在连接头1内部,不会脱离连接头1。
本实施例中的设置在连接部24的凸台25,作为相对连接部24的凸起,起到带动连接头1转动的作用,但凸起不限于是本实施例中的凸台的形式,因此有以下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的操作手柄:
本实施例中,连接头1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头1相同,只是手柄本体2的连接部24和凸起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在连接部24上开孔,在开孔中设置销253。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凸台25起相同作用的凸起为销253露出于开孔的端部。由于手柄本体2在封闭的连接头1内转动,因此销253并不需与开孔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仍需要在连接壳体11的端部设置堵片23。
本实施例中,凸棱、凹槽、凸起的个数仍可为1-5个。在销253所形成的凸起的个数为两个时,也可以在连接部24上开贯通孔,在贯通孔中插入销253,销253的两端均伸出所述贯通孔,这时,与第一实施例的凸台251、252起相同作用的凸起为销253露出于开孔的两端部,也即同一销形成两凸起。在凸起的个数为四个时,也可以在连接部24上开两不相交的贯通孔,这两贯通孔所在直线均与连接部24的轴线相交且垂直于连接部24的轴线,且两贯通孔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分别在贯通孔中插入销,销253的两端均伸出所述贯通孔。这时,是由两个销形成四个凸起。
第三实施例的操作手柄:
本实施例中,连接头1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头1不同,对于手柄本体2,除了不用在设置堵片23以外,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在连接壳体11的内部形成凸棱与凹槽,而以开设在连接壳体11表面的贯通槽115、116代替第一实施例中的凹槽111、113作为开槽。贯通槽115、116的延伸方向为在连接壳体11的周向上延伸,贯通方向是自连接壳体11外壁贯通至连接壳体11内壁。图6中,连接部24是自图中左侧或右侧装入连接壳体11。
本实施例中,凸台25在连接部24轴向上的宽度小于贯通槽115、116的宽度,由于凸台25在贯通槽115、116内旋转或滑动,由于贯通槽115、116的限位作用,贯通槽115、116本身能够防止手柄本体2脱离连接头1,因此在连接壳体11的端部可以不设置堵片23,但在连接壳体11的端部设置堵片23时,可以更加保险。由于贯通槽115、116设置在连接壳体11轴向上的中部位置,因此,在将手柄本体2安装于连接头1时,需先未设置有凸台25的连接部24先装入连接壳体11,在穿过贯通孔,将凸台25焊接于连接部24的外圆周面上。
本实施例中,贯通槽、凸起的个数仍可为1-5个。在贯通槽的数量为2-5个时,贯通槽在连接壳体1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变化了连接壳体11,也可以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同时变化连接壳体11与凸起,因此有以下的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的操作手柄:
本实施例,是将第二实施例的通过销形成凸起和第三实施例的贯通槽作为开槽结合起来,其他部分均可以前三实施例相同。
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手柄本体2在封闭的连接头1内转动,因此销253并不需与开孔固定连接。但本实施例中,由于贯通槽取代了第一实施例的凹槽111、113作为开槽,连接头不再封闭,因此,需要将销固定在开孔中,或者在销的端部设置卡环,或者在销的中部形成限位凸棱,防止由销在旋转过程中从开孔中掉落。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4的外径只是略小于连接壳体11的内径,因此,在安装手柄本体2时,需先将连接部24装入连接壳体11内之后,再进行以下三个处理方式的其中之一:将销固定连接于连接部24上的开孔中、在销的端部设置卡环、形成限位凸棱。
综上,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用于弹簧过中操作机构的操作手柄的连接头1和手柄本体2设计成两个单独的零部件,并使连接头1和手柄本体2之间有空程,采用本发明的操作手柄对弹簧过中机构进行操作时,不会因弹簧快速释放能量而伤害到操作人员;并且弹簧过中操作机构不需要在主轴上安装让位槽块,并且多个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只需配一个本发明所述的操作手柄,从而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成本。
应理解,以上描述的多个示例可沿多个方向(如倾斜、颠倒、水平、垂直,等等)并且以多个构造被利用,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原理的有效应用的示例而被示出和描述,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任何具体的细节。
当然,一旦仔细考虑代表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将容易理解,可对这些具体的实施例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以及其他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在本发明的原理的范围内。因此,前面的详细描述应被清楚地理解为是仅以说明和示例的方式来给出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操作手柄,用于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包括:
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包括:
握持部,用于操作者握持;以及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周上具有凸起;
连接头,所述手柄本体安装于所述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具有供所述凸起在所述连接头的周向上旋转的开槽,所述凸起的个数与所述开槽的个数相同,所述凸起旋转到所述开槽端部时带动所述连接头旋转,所述凸起在所述连接部周向上的跨度小于所述开槽在所述连接头周向上的跨度三十度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为凹槽,所述连接头的内壁上具有凸棱以及相对所述凸棱形成的所述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侧面与所述凸起的侧面凹凸配合,所述凸起、凹槽和凸棱的个数为1-5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具有开孔,所述开孔中设置有销,所述凸起为所述销露出于所述开孔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两个至五个所述凸棱,所述凸棱之间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凸起为在所述连接部外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凸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装入所述连接头之后,所述连接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防止所述手柄本体脱离所述连接头的堵片,所述堵片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头的内径,所述堵片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为自所述连接头外壁贯通至所述连接头内壁的贯通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在所述连接部的外圆周上设置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宽度小于所述贯通槽的宽度;
或者,所述连接部上具有开孔,所述开孔中设置有销,所述凸起为所述销露出于所述开孔的端部,所述销的直径小于所述开孔的宽度,所述销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孔、所述销的端部设置有卡环或所述销上设置有限位凸棱。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在所述连接头的内圆周上的跨度为45度,所述凹槽在所述连接头周向上的跨度为135度,所述凸起在所述连接部的外周上的跨度为45度。
10.一种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具有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操作手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17534.4A CN106373793B (zh) | 2016-01-12 | 2016-01-12 | 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及其操作手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17534.4A CN106373793B (zh) | 2016-01-12 | 2016-01-12 | 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及其操作手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73793A CN106373793A (zh) | 2017-02-01 |
CN106373793B true CN106373793B (zh) | 2018-11-30 |
Family
ID=57880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17534.4A Active CN106373793B (zh) | 2016-01-12 | 2016-01-12 | 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及其操作手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73793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8684Y (zh) * | 1997-07-23 | 1999-02-24 | 深圳思敏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锁用离合机构 |
US6958456B1 (en) * | 2004-08-25 | 2005-10-25 | Eaton Corporation | Positive locking, trigger grip, external operating handle assembly for network protector enclosures |
CN202423113U (zh) * | 2012-01-18 | 2012-09-05 | 宁夏力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真空断路器用手动储能装置 |
CN204167150U (zh) * | 2014-11-10 | 2015-02-18 | 施耐德电气华电开关(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接地开关的手动优先机构 |
CN204732361U (zh) * | 2015-05-14 | 2015-10-28 | 山东泰开电器机构有限公司 | 一种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手动储能装置 |
CN204792499U (zh) * | 2015-07-14 | 2015-11-18 | 新疆特变电工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位置识别功能的接地开关操作结构 |
CN205487778U (zh) * | 2016-01-12 | 2016-08-17 | 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 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及其操作手柄 |
-
2016
- 2016-01-12 CN CN201610017534.4A patent/CN1063737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8684Y (zh) * | 1997-07-23 | 1999-02-24 | 深圳思敏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锁用离合机构 |
US6958456B1 (en) * | 2004-08-25 | 2005-10-25 | Eaton Corporation | Positive locking, trigger grip, external operating handle assembly for network protector enclosures |
CN202423113U (zh) * | 2012-01-18 | 2012-09-05 | 宁夏力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真空断路器用手动储能装置 |
CN204167150U (zh) * | 2014-11-10 | 2015-02-18 | 施耐德电气华电开关(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接地开关的手动优先机构 |
CN204732361U (zh) * | 2015-05-14 | 2015-10-28 | 山东泰开电器机构有限公司 | 一种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手动储能装置 |
CN204792499U (zh) * | 2015-07-14 | 2015-11-18 | 新疆特变电工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位置识别功能的接地开关操作结构 |
CN205487778U (zh) * | 2016-01-12 | 2016-08-17 | 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 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及其操作手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73793A (zh) | 2017-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93560B2 (en) | Transmission and variable radially expanding spring clutch assembly | |
CN102748433B (zh) | 电动工具的变速传动装置 | |
US10081111B1 (en) | Robotic hand | |
TWI683730B (zh) | 扭力結構 | |
US20160271772A1 (en) | Screwdriver | |
CN206569266U (zh) | 飞行器及其螺旋桨快拆装置、快拆式螺旋桨和螺旋桨底座组件 | |
CN106373793B (zh) | 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及其操作手柄 | |
EP4051454A1 (en) | Socket for a tightening tool | |
CN109365849A (zh) | 开关装置、钻夹头及钻夹头双向转动的方法 | |
CA2503269A1 (en) | Quick disconnect coupling | |
CN208919131U (zh) | 一种紧凑型单向扭矩过载保护器 | |
US3490317A (en) | Dual driver ratchet wrench | |
KR101327267B1 (ko) | 엔드이펙터용 구동력 전달장치 | |
TWI587986B (zh) | Rotary wrench structure | |
CN205487778U (zh) | 弹簧过中操作机构及其操作手柄 | |
KR20150102702A (ko) | 모터 유닛 | |
EP3570774B1 (en) | Electric toothbrush drive system | |
TWM654824U (zh) | 適用於主動式進氣格柵的致動器 | |
CN211167307U (zh) | 一种防松脱锁止装置与水上运动装置 | |
US11697195B2 (en) | Tool for driving a fastener | |
KR20150124842A (ko) | 매니퓰레이터 | |
US2920489A (en) | High-torque hand tool | |
CN109301628B (zh) | 插头 | |
CN208417306U (zh) | 一种手拉式花键连接结构 | |
TWI876634B (zh) | 適用於主動式進氣格柵的致動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