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86076A - 人造水流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造水流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86076A CN106286076A CN201510310425.7A CN201510310425A CN106286076A CN 106286076 A CN106286076 A CN 106286076A CN 201510310425 A CN201510310425 A CN 201510310425A CN 106286076 A CN106286076 A CN 1062860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ommodation space
- runner
- fluid
- generating device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造水流发电装置,适用于取水自然条件的流水推力及离心力,以推动至少一发电机发电,并包含一水槽单元、一动力单元,及一受力单元,该水槽单元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圆形水槽,该容置空间中容装有一流体。该动力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圆形水槽中并具有至少一转轮叶片的转轮组,该转轮组转动可使该转轮叶片旋转并带动该容置空间的流体以漩涡方式旋动。该受力单元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水车轮叶,及至少一连接该水车轮叶及该发电机的传动轴,该水车轮叶接受该流体旋动的能量而转动该传动轴,进而带动该发电机转动发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撷取水流能量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水力发电是各种绿色能源当中的一种,历史相当古老,发电中不会造成污染是最大特色之一,于是许多的发电设计都是利用水流的特性,发展出堤坝式、引水式、混合式、潮汐、抽水蓄能等等的多种发电技术。
参阅图1,为中国台湾新型M429769号专利“水流发电装置”提供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其包含有:一动能供应单元10、一与该动能供应单元10动力连接的汲水单元20、一与汲水单元20连接的储水单元30以及一连接于储水单元30的发电单元40。
其中,该动能供应单元10可被一水流50带动,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一驱动动力,并带动汲水单元20将一水源的水汲吸至该储水单元30储存。再者,该储水单元30设置的垂直高度高于发电单元40,使得储水单元30可将储水引流至发电单元40,以供发电单元40发电之用。
公知的水流发电装置虽然可以利用水流产生电力,但实际使用时仍然有以下的缺点产生:
一、 无法大量发电
传统的水流发电通常为撷取自然河流的水流动的能量,通常受限场地的大小及水流的速度影响,而无法设置大量发电机组而无法大量发电。
二、 无法使用于其他绿能
水力发电通常为撷取水流的能量,转动发电机而发电,而其它发电方式也是如此,彼此之间并无相互结合,目前水力发电并无结合其它绿能辅助,驱动发电机发电。
三、 缺水问题
以往水力发电都必须依靠水的位能差异,产生水流来作为发电的能量,虽然中国台湾有抽蓄水力发电厂,但是都必需消耗电力将水由低水位处抽往高水位处,虽然可提供电能满载的供需,但是抽水的耗能是大于发电量的。
由于传统的水力发电必须依靠水的位能的能量差异来产生电力,并受限于河川沟的环境限制,导置发电量有所限置,并且如何有效利用所产生的能量来发电,是许多以水力发电的研究机构及厂商所探索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造水流发电装置,适用于取水自然条件的水流推力及离心力,以推动至少一发电机发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人造水流发电装置,适用于取水自然条件的水流推力及离心力,以推动至少一发电机发电,该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包含一水槽单元、一动力单元,及一受力单元。该水槽单元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圆形水槽,该容置空间中容装有一流体。
该动力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圆形水槽中并具有至少一转轮叶片的转轮组,该转轮组转动可使该转轮叶片旋转并带动该容置空间的流体以漩涡方式旋动。该受力单元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水车轮叶,及至少一连接该水车轮叶及该发电机的传动轴,该水车轮叶接受该流体旋动的能量而转动该传动轴,进而带动该发电机转动发电。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本发明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更包含一支撑单元,其包括一设置于该圆形水槽上方的固定架,及至少一支撑杆,该支撑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相反的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固定架连接,该第二端与该传动轴连接,用以支撑该水车轮叶。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支撑杆更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端顶部上的第一勾具,用以配合一外部起重设备将该水车轮叶及该传动轴吊离该容置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支撑杆更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端顶缘侧边上的第二勾具,用以勾住该固定架,以提供该传动轴支撑。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固定架上具有复数限位挡片,用以固定该固定架上的第二勾具的勾挂位置。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动力单元更包括一固设于该圆形水槽上方的转轮固定杆,该转轮组的一端枢设于该圆形水槽底端,相反的另一端连接该转轮固定杆,该转轮固定杆是用以固定该转轮组于该容置空间中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水车轮叶具有复数水车叶片,每一水车叶片与该圆形水槽靠近的一侧形成有一弧度,用以配合该圆形水槽的形状以获取最大受力面积,增进该流体的漩涡推动能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人造水流发电装置,适用于推动至少一发电机发电,并包含一水槽单元、一动力单元,及一受力单元。该水槽单元,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环形水槽,及一设置于该环形水槽中间的分水岭,该容置空间中容装有一流体,借由该分水岭使该容置空间形成一封闭循环水道。
该动力单元,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环形水槽中并具有复数转轮叶片的转轮组,该转轮组的转轮叶片旋转可带动该容置空间的流体呈单方向循环流动。该受力单元,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水车轮叶,及至少一连接该水车轮叶及该发电机的传动轴,该水车轮叶接受该流体单方向循环流动的能量而转动该传动轴,进而带动该发电机转动发电。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封闭循环水道由至少一长直线水道所构成,且该转轮组设置于该长直线水道的一端,并朝该长直线水道的另一端推动该流体,以于该封闭循环水道中获取该流体的最大流速。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动力单元更包括一设置于该封闭循环水道上的动力输出件,及一连接该动力输出件与该转轮组的动力转向件,借由该动力转向件将位于该封闭循环水道上动力输出件的动力转向并传导至位于该容置空间中的转轮组驱动该转轮叶片旋转,以带动该流体循环流动。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使用定量的流体存放于该圆形水槽中,以避免该流体向外流出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接着,再利用可撷取外界其它能源的转轮组推动该容置空间中的流体旋转流动,当该圆形水槽中的流体顺利转动而产生快速、强而有力的离心力及水流推力,进而带动该受力单元的水车轮叶转动,用以带动该发电机转动发电。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中国台湾新型M429769号专利“水流发电装置”;
图2是一装置侧视图,说明本发明人造水流发电装置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装置上视图,辅助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装置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支撑单元;
图5是一装置上视图,辅助说明该支撑单元;
图6是一装置侧视图,说明本发明人造水流发电装置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7是一装置上视图,辅助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8是一装置侧视图,说明本发明人造水流发电装置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及
图9是一装置上视图,辅助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
附图标记说明
10 动能供应单元
20 汲水单元
30 储水单元
40 发电单元
50 水流
2 发电机
21 接头
22 变速齿轮箱
23 轴承
3 水槽单元
31 容置空间
32 圆形水槽
33 流体
34 环形水槽
35 分水岭
36 封闭循环水道
4 动力单元
41 转轮组
411 转轮叶片
42 转轮固定杆
43 动力输出件
44 动力转向件
5 受力单元
51 水车轮叶
511 水车叶片
512 弧度
513 导水孔
52 传动轴
6 支撑单元
61 固定架
611 限位挡片
62 支撑杆
621 第一端
622 第二端
623 第一勾具
624 第二勾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发明的相关申请专利特色与技术内容,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三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进行详细说明前应注意的是,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作表示。
参阅图2、3,为本发明人造水流发电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适用于取水自然条件的流水推力及离心力,以推动至少一使用复数接头21枢接一变速齿轮箱22的发电机2发电,且使用复数轴承23固定,该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包含一水槽单元3、一动力单元4、一受力单元5,及一支撑单元6。
该水槽单元3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容置空间31的圆形水槽32,该容置空间31中容装有一流体33。较佳地,该流体33可使用清水注入该圆形水槽32圈围的容置空间31内,并维持固定水量高度。
该动力单元4包括一设置于该圆形水槽32中并具有至少一转轮叶片411的转轮组41,及一固设于该圆形水槽32上方的转轮固定杆42。较佳地,该转轮叶片411的数量为3~6片,实际实施时,该转轮叶片411的大小数量与水深、水宽、转速,及水池的大小配合,不应以此为限。且该转轮组41可撷取能量来源转动,其能量来源可以是驱动马达、风力叶片、或蒸汽涡轮等等多种来源之一。
该转轮组41的一端枢设于该圆形水槽32底端,相反的另一端连接该转轮固定杆42,该转轮固定杆42是用以固定该转轮组41于该容置空间31中间的位置。该转轮组41转动可使该转轮叶片411旋转并带动该容置空间31的流体33以漩涡方式旋动。
该上述的转轮组41可撷取外界的能量(例如:电力马达、风力能、蒸汽能等)而快速转动,且该转轮组41设置于该圆形水槽31的中央处,其下方固定于该圆形水槽31底端中心点,上方固定于该转轮固定杆42上,其位置也位于该圆形水槽31的中心点。
当该转轮组41的复数转轮叶片411快速旋转时,会推动该容置空间31的流体33流动,再受到该圆形水槽32的形状影响,该流体33会随着该圆形水槽32而旋转,且旋转中的流体33会产生离心力及水流推力,导致该圆形水槽32内的流体33快速旋转流动。
该受力单元5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31中的水车轮叶51,及至少一连接该水车轮叶51及该发电机2的传动轴52,该水车轮叶51接受该流体33旋动的推动能量而转动该传动轴52,进而带动该发电机2转动发电。
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于该圆形水槽32上设置了四台发电机组,每一发电机组都经由该传动轴52连接该水车轮叶51,该水车轮叶51约一半设置于该流体33中,该水车轮叶51被以离心力旋转的流体33推动旋转,以带动该传动轴52及发电机2转动,该发电机2进而旋转发电。
由上述说明可知该转轮组41推动该流体33产生离心力旋转,该圆形水槽32的流体33产生快速旋转流动。而每一水车轮叶51具有复数水车叶片511,每一水车叶片与该圆形水槽靠近的一侧形成有一弧度,该弧度配合该圆形水槽的形状以获取最大受力面积,增进该流体离心漩涡式推动的能量。
较佳地,设置于该圆形水槽32中央的转轮组41的转轮叶片411长度大约为该圆形水槽32半径的1/4~1/5以于该圆形水槽32中产生旋动力。实际实施时,还需配合该圆形水槽32大小及流体33流速进行调整,不应以此为限。
此外,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转轮叶片411为连续弯曲形状设计,有利于该转轮组41转动时,令该流体33产生多层形式的水流,有助于该转轮组41推动该流体33旋转以产生强劲地离心力漩涡水流。
该支撑单元6包括一设置于该圆形水槽32上方的固定架61,及至少一支撑杆62,该支撑杆62具有一第一端621及一相反的第二端622,该第一端621与该固定架61连接,该第二端622与该传动轴52连接,用以支撑该水车轮叶51。
配合参阅图4、5,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支撑杆62更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端621顶部上的第一勾具623,及一设置于该第一端621顶缘侧边上的第二勾具624,该第一勾具623可配合一外部起重设备(图中未示出)将该水车轮叶51及该传动轴52吊离该容置空间31,以方便该水车轮叶51的安装及保养维修。该第二勾具624是用以勾住该固定架61,借由该支撑杆62提供该传动轴52支撑。每一传动轴52是以轴承23连接一支撑杆62的第二端622,用以支撑该水车轮叶51的重量。
此外,该固定架61上具有复数限位挡片611,用以固定吊挂在该固定架61上的第二勾具611的勾挂位置。当该圆形水槽32中的流体33以快速离心力旋转时,推动该受力单元5的水车轮叶51转动,转动时的力量会造成该水车轮叶51及该传动轴52震动,甚至产生滑动。上述的震动或滑动会导致该支撑杆62的勾挂位置偏移,使的能量传导不顺畅或是无法正常传导,为了避免该发电机2及该传动轴52损坏,该复数限位挡片611可固定该支撑杆62的勾挂位置,进而固定该传动轴52位置,避免因震动或滑动所造成的损坏。
在此应注意的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容置空间31中所设置的水车轮叶51有四个,借由该四个水车轮叶51转动所生的电力,也可以直接供应给该转轮组41转动所需的电力,剩余电力还可储存或是供其它电器用品消耗,进而达到创造电力能源的功效。
参阅图6、7,为本发明人造水流发电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适用取水自然条件的流水推力及离心力,以于推动至少一使用复数接头21枢接一变速齿轮箱22的发电机2发电,且使用复数轴承23固定于地面上,并包含一水槽单元3、一动力单元4,及一受力单元5。
该水槽单元3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容置空间31的环形水槽34,及一设置于该环形水槽34中间的分水岭35,该容置空间31中容装有一流体33,借由该分水岭35使该容置空间31形成一封闭循环水道36。
该动力单元4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环形水槽34中并具有复数转轮叶片411的转轮组41、一设置于该封闭循环水道36上的动力输出件43,及一连接该动力输出件43与该转轮组41的动力转向件44,该动力转向件44为变速变向齿轮箱,并使用接头21与该动力输出件43及该转轮组41连接。
该转轮组41的转轮叶片411旋转可带动该容置空间31中的流体33呈单方向循环流动。该动力输出件43的初始所需电力可撷取其他来源的能量,其能量来源可以是外来电力,以启动该转轮组41转动,当该转轮组41顺利转动后即可使用本装置所产生的电力,来转动发电。
接着,借由该动力转向件44将位于该封闭循环水道36上动力输出件43的动力转向并传导至位于该容置空间31中的转轮组41以驱动该转轮叶片411旋转,进而带动该流体33循环流动。在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转轮组41使用推动船的推进器(如:船舶用水车叶),实际实施时,可根据现场状况来选择该转轮组41的样式、大小,及旋转的速度,以调整水流的速度,不应以此为限。
该受力单元5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31中的水车轮叶51,及至少一连接该水车轮叶51及该发电机2的传动轴52,该水车轮叶51接受该流体33单方向循环流动的能量而转动该传动轴52,进而带动该发电机2转动发电,该水车轮叶51使用复数轴承23固定于该环型水槽34上方。
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环形水槽34使用圆形钢筋水泥槽,该容置空间31中的流体33为清水,该受力单元5的水车轮叶51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也具有配合圆形的环形水槽34的弧度512,以撷取该流体33强劲的推动能量。
在此应注意的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容置空间31中所设置的水车轮叶51有四个,其大小配合该环型水槽34所形成的封闭循环水道36所设置,藉由该四个水车轮叶51转动所生的电力,可直接供应给该二转轮组41转动,除了供应所需的电力外,剩余电力还可用以储存或是供其它电器用品消耗,同样可以达到创造能源及电力的功效。
此外,该水车轮叶51更具有一位于每一水车叶片511及该传动轴52中间的导水孔513,当该流体33推动该水车轮叶51旋转时,该水车叶片511会将清水带出水面,其清水的重量会抵制该水车轮叶51旋转的能量,所以,该导水孔513可将被该水车叶片511带出水面的清水顺利排入该容置空间41中,以获取该流体33的最大推动能量。
参阅图8、9,为本发明人造水流发电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处于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该环形水槽34不限定由圆形所构成,且由该环形水槽34与该分水岭35所构成的封闭循环水道36是概由至少一长直线水道所构成,且该动力单元4的转轮组41设置于该长直线水道的一端,并朝该长直线水道的另一端加以推动该流体33,并于该封闭循环水道36中获取该流体33的最大流速以推动该受力单元5的水车轮叶51转动。
该封闭循环水道36可配合现场地形面积设置多个长直线水道,并依据该长直线水道的数量设置该动力单元4,让该封闭循环水道36中的流体33可快速流动,以推动该水车轮叶51及该传动轴52转动,进而推动该发电机2转动发电。
该第三较佳实施例是以两个长直线水道及两个短边圆弯道所构成的封闭循环水道36,实际实施时,可由实际现场地形状况设置适当数量的长、短边封闭循环水道36样式,甚至该封闭循环水道36可以形成多边形的水道,不应以此为限。
在此,要强调的是本发明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于一开始水流尚未开始流动时,该动力单元4可先由一电控装置(图中未示出)撷取外界的电力或动力,以驱动该转轮组41旋转,当该转轮组41顺利推动该容置空间31的流体33顺利转动或流动时,该流体33推动该受力单元5的水车轮叶51转动,进而带动该发电机2发电,而该发电机2所发出的电力可经由该电控装置的切换,将该动力单元4的能量来源转换为该发电机2所发出的电力,此时,便无需继续撷取外部电力或动力即可转动,且该电控装置也可将多余所产生的电力储存起来,或是提供其它电器设备使用。
此外,于该圆形的环形水槽34或圆形水槽32旋转的流体33因为离心力的原理,使该流体33接近该环形水槽34或该圆形水槽32外缘的流体33推力最为强劲,让该水车轮叶51接受该流体33的推动而转动。较佳地,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环形水槽34所圈围出的封闭循环水道36形成有两个长直线水道及两个圆弯道,而在该二个圆弯道出口处所设置的转轮组41可进一步辅助分别流入该长直线水道中的流体33的水流速度,以提高水流速度。
经上述说明可知,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4的转轮组41是设置该长直线水道的一端,并朝该长直线水道的另一端加速推动该流体33流动,以于该封闭循环水道36中获取该流体33的最大流速,并于该直线水道上设置该受力单元5,推动该水车轮叶51转动进而发电。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人造水流发电装置确实具有以下优点︰
一、 适用性广且节省水资源
本发明于该圆形水槽32或该环形水槽34中存放着固定水位高度的流体33,再撷取其它来源的能量来让该流体33产生旋转或流动,其中存放的流体并不会向外排出,可节省该流体33的使用,适用于设置在没有天然河川所在的区域,进行水力发电。
二、 具创能发电的功效
一开始本发明撷取外界的电力或动力以启动该动力单元4的转轮组41旋转,当该容置空间31的流体33达到可推动该发电机2的流速后,该电控装置切换该动力单元4使用该发电机2所发出的电力可顺利推动该转轮组转动,并可对外提供电力能源,因此具有创能发电的功效。
三、 具环保的功效
本发明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使用自己所产生的电力运转,本身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源即可对外发出电力,更具有符合当前科技发展方向,兼顾环境保护的功效。
四、 产生离心力水流发电
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转轮组41设置于该圆形水槽32中央处,撷取外来能量而带动该转轮组41的转轮叶片411旋转,使该圆形水槽32中的流体33产生旋转,形成快速且强而有力的离心力,带动该圆形水槽32中的水车轮叶51转动,用以推动该传动轴52及该发电机2转动发电,创造新的电力能源。
五、 产生循环式水流发电
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环形水槽34利用设置于中央的分水岭35形成该封闭循环水道36,而设置于该封闭循环水道36中的动力转换件44可撷取外来的能量以转动该转轮组41的转轮叶片411,使该封闭循环水道36中的流体33产生循环式的快速水流,推动该环形水槽34中的水车轮叶51转动,用以带动该传动轴52及该发电机2转动发电,创造新的电力能源。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借由存放着用固定水量的圆形水槽32或环形水槽34产生漩涡水流或循环水流,可于无天然河川水流之处设置本装置加以发电,此外,该转轮组41可撷取其它外部能量初始启动旋转后即可切换至该发电机2所发出的电力使用,自给自足之外更可提供给其它电力装置使用,达到创造能源的功效,且该转轮组41的每一转轮叶片411为连续弯曲形状设计,有助于推动该圆形水槽32的流体33产生强劲离心力水流,进而推动该受力单元5的水车轮叶51转动,该水车轮叶51上设置复数导水孔513可减少该水车轮叶51转动时的阻力,用以带动该传动轴52及该发电机2转动发电,故确实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三个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人造水流发电装置,适用于取水自然条件的水流推力及离心力,以推动至少一发电机发电,其特征在于,该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包含:
一水槽单元,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圆形水槽,该容置空间中容装有一流体;
一动力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圆形水槽中并具有至少一转轮叶片的转轮组,该转轮组转动可使该转轮叶片旋转并推动该容置空间的流体以漩涡方式旋动;及
一受力单元,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水车轮叶,及至少一连接该水车轮叶及该发电机的传动轴,该水车轮叶接受该流体旋动的能量而转动该传动轴,进而推动该发电机转动发电。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支撑单元,其包括一设置于该圆形水槽上方的固定架,及至少一支撑杆,该支撑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相反的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固定架连接,该第二端与该传动轴连接,用以支撑该水车轮叶。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杆更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端顶部上的第一勾具,用以配合一外部起重设备将该水车轮叶及该传动轴吊离该容置空间。
4.依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杆更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端顶缘侧边上的第二勾具,用以勾住该固定架,以提供该传动轴支撑。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上具有复数限位挡片,用以固定该固定架上的第二勾具的勾挂位置。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单元更包括一固设于该圆形水槽上方的转轮固定杆,该转轮组的一端枢设于该圆形水槽底端,相反的另一端连接该转轮固定杆,该转轮固定杆是用以固定该转轮组于该容置空间中的位置。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车轮叶具有复数水车叶片,每一水车叶片与该圆形水槽靠近的一侧形成有一弧度,用以配合该圆形水槽的形状以获取最大受力面积,增进该流体的漩涡推动能量。
8.一种人造水流发电装置,适用于推动至少一发电机发电,其特征在于,该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包含:
一水槽单元,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环形水槽,及一设置于该环形水槽中间的分水岭,该容置空间中容装有一流体,借由该分水岭使该容置空间形成一封闭循环水道;
一动力单元,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环形水槽中并具有复数转轮叶片的转轮组,该转轮组的转轮叶片旋转可带动该容置空间的流体呈单方向循环流动;及
一受力单元,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水车轮叶,及至少一连接该水车轮叶及该发电机的传动轴,该水车轮叶接受该流体单方向循环流动的能量而转动该传动轴,进而带动该发电机转动发电。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封闭循环水道由至少一长直线水道所构成,且该转轮组设置于该长直线水道的一端,并朝该长直线水道的另一端推动该流体,以于该封闭循环水道中获取该流体的最大流速。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造水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单元更包括一设置于该封闭循环水道上的动力输出件,及一连接该动力输出件与该转轮组的动力转向件,借由该动力转向件将位于该封闭循环水道上动力输出件的动力转向并传导至位于该容置空间中的转轮组驱动该转轮叶片旋转,以带动该流体循环流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10425.7A CN106286076A (zh) | 2015-06-09 | 2015-06-09 | 人造水流发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10425.7A CN106286076A (zh) | 2015-06-09 | 2015-06-09 | 人造水流发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86076A true CN106286076A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7659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10425.7A Pending CN106286076A (zh) | 2015-06-09 | 2015-06-09 | 人造水流发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86076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44288A (ja) * | 1997-07-28 | 1999-02-16 | Kousuke Oota | 水力で風車をまわし発電する発電装置 |
CN201730728U (zh) * | 2010-08-18 | 2011-02-02 | 陈扬 | 一种循环式水轮发电机组 |
CN102953911A (zh) * | 2012-11-14 | 2013-03-06 | 葛孝宜 | 新型陆地人造高空水流水轮自动发电机 |
CN103016241A (zh) * | 2012-12-27 | 2013-04-03 | 广州市永洲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水循环空气压缩式微水发电系统 |
CN104061109A (zh) * | 2013-12-05 | 2014-09-24 | 刘蓓嘉 | 组合式加压循环水力发电装置 |
-
2015
- 2015-06-09 CN CN201510310425.7A patent/CN10628607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44288A (ja) * | 1997-07-28 | 1999-02-16 | Kousuke Oota | 水力で風車をまわし発電する発電装置 |
CN201730728U (zh) * | 2010-08-18 | 2011-02-02 | 陈扬 | 一种循环式水轮发电机组 |
CN102953911A (zh) * | 2012-11-14 | 2013-03-06 | 葛孝宜 | 新型陆地人造高空水流水轮自动发电机 |
CN103016241A (zh) * | 2012-12-27 | 2013-04-03 | 广州市永洲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水循环空气压缩式微水发电系统 |
CN104061109A (zh) * | 2013-12-05 | 2014-09-24 | 刘蓓嘉 | 组合式加压循环水力发电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21449B (zh) | 一种水动机械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913367A (zh) | 一种水力发电方法及其水轮发电装置 | |
CN103790755B (zh) | 一种水上发电设备及发电系统 | |
CN105464880B (zh) | 对称型半遮蔽式潮流能发电装置 | |
CN204626355U (zh) | 排水蓄能电站 | |
CN206776518U (zh) | 一种生态养鱼场 | |
CN104160144A (zh) | 一种带有纵向和斜面螺纹刀片的交叉流涡轮机 | |
JP3171044U (ja) | 水力発電装置 | |
CN106286076A (zh) | 人造水流发电装置 | |
CN201517464U (zh) | 海浪发电装置 | |
CN204061033U (zh) | 一种多功率水动力驱动发电机组装置 | |
CN103410687B (zh) | 节能型液体重力发电系统 | |
CN206785544U (zh) | 一种环保型水力发电装置 | |
CN206319988U (zh) | 一种多维度浮块式海浪发电装置 | |
CN202946300U (zh) | 抽水再生发电装置 | |
CN210660416U (zh) | 一种新型管道发电装置 | |
CN208669504U (zh) | 一种小型水利发电装置 | |
CN207598414U (zh) | 潮汐及水流量级发电系统 | |
CN208595029U (zh) | 一种利用循环水的发电装置 | |
KR20130036107A (ko) | 척력수차 | |
CN203285612U (zh) | 陀螺式水轮发电机 | |
CN203146198U (zh) | 一种洋流发电用水轮机 | |
CN206750094U (zh) | 大型浮管式发电机壳体固定结构 | |
CN206957862U (zh) | 一种明轮式水力发电装置 | |
CN104806423A (zh) | 静水循环发电抗旱涝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