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0505A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40505A CN106240505A CN201610783861.0A CN201610783861A CN106240505A CN 106240505 A CN106240505 A CN 106240505A CN 201610783861 A CN201610783861 A CN 201610783861A CN 106240505 A CN106240505 A CN 1062405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pper shoe
- total
- reinforcement
- automobile
- bump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019 stabilis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41000719190 Chloroscomb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28—Metallic spring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包括保险杠本体,保险杠本体两侧设置有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底部设置有总支撑板,所述总支承板与保险杠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保险杠本体与第一支撑板中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保险杠本体与第一支撑板两端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总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相互首尾连接具有一定夹角的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总支撑板两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内侧设置有汽车支架,所述汽车支架与总支承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两根汽车支架支架设置有减震支杆,所述减震支杆与总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总支撑杆。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以减少汽车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同时能够在行车过程中达到高稳定性能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体上的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保险杠的设置是为了将汽车发生事故时的碰撞力减弱,进而使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小。但是目前通用的保险杠为结构单一的杆件构成,防撞能力差,几乎未能起到较大作用,车毁人忙的事情屡有发生。而目前一些新的保险杠,多数因为结构复杂,成本高,而没有得到应用。由此可见,开发结构简单,同时能够达到高稳定性能的汽车前保险杠的稳定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减少汽车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同时能够在行车过程中达到高稳定性能的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包括保险杠本体,保险杠本体两侧设置有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底部设置有总支撑板,所述总支承板与保险杠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保险杠本体与第一支撑板中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保险杠本体与第一支撑板两端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总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相互首尾连接具有一定夹角的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总支撑板两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内侧设置有汽车支架,所述汽车支架与总支承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两根汽车支架支架设置有减震支杆,所述减震支杆与总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总支撑杆。通过在保险杠本体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第一弹簧和斜边,使得保险杠本体两端能够起到固定作用,同时中部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在第一支撑板和总支撑板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可以起到二次减震缓冲的效果,放置保险杠本体对汽车内部零部件造成损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竟可能的保证汽车的完整性。通过设置总支撑杆和减震支杆,可以达到更好的减震和稳定效果。通过设置挡板,可以防止两侧发生偏移和损坏,将发生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保证汽车内部的安全性,人员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支杆通过固定件与汽车支架连接。通过将减震支杆与汽车支架之间设置固定件,可以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支杆与汽车支架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筋。通过在减震支杆和汽车支架之间设置第四加强筋,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大大减少了该处所受的力。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总支承板之间设置有斜支撑杆。通过在挡板和总支撑板之间设置斜支撑杆,可以起到更好的支撑以及整体设备的稳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杠本体两端设置有内凹的斜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之间所成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之间所成夹角为直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保险杠本体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第一弹簧和斜边,使得保险杠本体两端能够起到固定作用,同时中部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在第一支撑板和总支撑板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可以起到二次减震缓冲的效果,放置保险杠本体对汽车内部零部件造成损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竟可能的保证汽车的完整性。通过设置总支撑杆和减震支杆,可以达到更好的减震和稳定效果。通过设置挡板,可以防止两侧发生偏移和损坏,将发生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保证汽车内部的安全性,人员的安全性。
2、本发明通过将减震支杆与汽车支架之间设置固定件,可以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通过在减震支杆和汽车支架之间设置第四加强筋,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大大减少了该处所受的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保险杠本体,2、第一弹簧,3、第一支撑板,4、第二加强筋,5、斜支撑杆,6、挡板,7、总支撑杆,8、固定件,9、减震支杆,10、汽车支架,11、第四加强筋,12、第二弹簧,13、总支撑板,14、第三加强筋,15、侧支撑板,16、斜边,17、第一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保险杠本体1,保险杠本体1两侧设置有侧支撑板15,所述侧支撑板15底部设置有总支撑板13,所述总支承板与保险杠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保险杠本体1与第一支撑板3中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所述保险杠本体1与第一支撑板3两端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7,所述第一支撑板3与总支撑板13之间设置有相互首尾连接具有一定夹角的第二加强筋4和第三加强筋14,所述总支撑板13两端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内侧设置有汽车支架10,所述汽车支架10与总支承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2,所述两根汽车支架10支架设置有减震支杆9,所述减震支杆9与总支撑板13之间设置有总支撑杆7。通过在保险杠本体1与第一支撑板3之间设置第一弹簧2和斜边16,使得保险杠本体1两端能够起到固定作用,同时中部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在第一支撑板3和总支撑板13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4和第三加强筋14,可以起到二次减震缓冲的效果,放置保险杠本体1对汽车内部零部件造成损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竟可能的保证汽车的完整性。通过设置总支撑杆7和减震支杆9,可以达到更好的减震和稳定效果。通过设置挡板6,可以防止两侧发生偏移和损坏,将发生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保证汽车内部的安全性,人员的安全性。
减震支杆9通过固定件8与汽车支架10连接。通过将减震支杆9与汽车支架10之间设置固定件8,可以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减震支杆9与汽车支架10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筋11。通过在减震支杆9和汽车支架10之间设置第四加强筋11,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大大减少了该处所受的力。
实施例二:本发明包括保险杠本体1,保险杠本体1两侧设置有侧支撑板15,所述侧支撑板15底部设置有总支撑板13,所述总支承板与保险杠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保险杠本体1与第一支撑板3中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所述保险杠本体1与第一支撑板3两端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7,所述第一支撑板3与总支撑板13之间设置有相互首尾连接具有一定夹角的第二加强筋4和第三加强筋14,所述总支撑板13两端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内侧设置有汽车支架10,所述汽车支架10与总支承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2,所述两根汽车支架10支架设置有减震支杆9,所述减震支杆9与总支撑板13之间设置有总支撑杆7。通过在保险杠本体1与第一支撑板3之间设置第一弹簧2和斜边16,使得保险杠本体1两端能够起到固定作用,同时中部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在第一支撑板3和总支撑板13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4和第三加强筋14,可以起到二次减震缓冲的效果,放置保险杠本体1对汽车内部零部件造成损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竟可能的保证汽车的完整性。通过设置总支撑杆7和减震支杆9,可以达到更好的减震和稳定效果。通过设置挡板6,可以防止两侧发生偏移和损坏,将发生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保证汽车内部的安全性,人员的安全性。
减震支杆9通过固定件8与汽车支架10连接。通过将减震支杆9与汽车支架10之间设置固定件8,可以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减震支杆9与汽车支架10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筋11。通过在减震支杆9和汽车支架10之间设置第四加强筋11,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大大减少了该处所受的力。
挡板6与总支承板之间设置有斜支撑杆5。通过在挡板6和总支撑板13之间设置斜支撑杆5,可以起到更好的支撑以及整体设备的稳定效果。保险杠本体1两端设置有内凹的斜边16。第三加强筋14与第二加强筋4之间所成夹角为钝角。第三加强筋14与第二加强筋4之间所成夹角为直角。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包括保险杠本体,其特征在于:保险杠本体两侧设置有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底部设置有总支撑板,所述总支承板与保险杠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保险杠本体与第一支撑板中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保险杠本体与第一支撑板两端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总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相互首尾连接具有一定夹角的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总支撑板两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内侧设置有汽车支架,所述汽车支架与总支承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两根汽车支架支架设置有减震支杆,所述减震支杆与总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总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杆通过固定件与汽车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杆与汽车支架之间设置有第四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总支承板之间设置有斜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本体两端设置有内凹的斜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之间所成夹角为钝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之间所成夹角为直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83861.0A CN106240505A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83861.0A CN106240505A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40505A true CN106240505A (zh) | 2016-12-21 |
Family
ID=58080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83861.0A Pending CN106240505A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4050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86032A1 (en) * | 2018-10-24 | 2020-04-30 | Istanbul Teknik Universitesi | Automobile crash box system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280282A1 (en) * | 2004-06-18 | 2005-12-22 | Xiaocheng Ran | Vehicle anti-crash safety device |
CN201021238Y (zh) * | 2007-03-27 | 2008-02-13 | 李永祥 | 一种防撞保险杠总成 |
CN201201564Y (zh) * | 2008-04-16 | 2009-03-04 | 刘新堂 | 车辆防撞安全装置 |
CN203460818U (zh) * | 2013-08-29 | 2014-03-05 | 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用铝合金保险杠 |
CN204236395U (zh) * | 2014-11-19 | 2015-04-01 | 南昌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保险杠总成 |
-
2016
- 2016-08-31 CN CN201610783861.0A patent/CN1062405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280282A1 (en) * | 2004-06-18 | 2005-12-22 | Xiaocheng Ran | Vehicle anti-crash safety device |
CN201021238Y (zh) * | 2007-03-27 | 2008-02-13 | 李永祥 | 一种防撞保险杠总成 |
CN201201564Y (zh) * | 2008-04-16 | 2009-03-04 | 刘新堂 | 车辆防撞安全装置 |
CN203460818U (zh) * | 2013-08-29 | 2014-03-05 | 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用铝合金保险杠 |
CN204236395U (zh) * | 2014-11-19 | 2015-04-01 | 南昌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保险杠总成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86032A1 (en) * | 2018-10-24 | 2020-04-30 | Istanbul Teknik Universitesi | Automobile crash box syste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58119B (zh) | 车体抗撞结构 | |
US9919721B2 (en) | Front suspension system having overload protection | |
CN104044550B (zh) | 用于机动车辆前端的对行人有益的结构 | |
CN205498856U (zh) | 一种游览车用保险杠 | |
CN205168406U (zh) |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 | |
CN207345836U (zh) | 一种分级式吸能结构及轨道车辆 | |
US10343719B2 (en) | Body arrangement for a front-end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said body arrang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a frontal collision with a small overlap | |
CN106427848A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外延蓄能装置 | |
CN204149823U (zh) |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杆 | |
CN110821998A (zh) | 一种多功能的减震器 | |
CN106240505A (zh)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 | |
CN204845821U (zh)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
CN204264081U (zh) | 一种气垫式保险杠 | |
CN105691335A (zh) | 一种汽车保险杠 | |
CN205997834U (zh) | 一种吸能式保险杠 | |
CN206231338U (zh)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稳定装置 | |
CN204845812U (zh) | 吸能缓冲型保险杠 | |
CN104742838A (zh) | 汽车及其保险杠 | |
CN106143372A (zh) | 一种吸能式保险杠 | |
CN106043188A (zh) | 一种双级杠体吸能式保险杠 | |
CN205239420U (zh) | 吸能式保险杠 | |
CN206691063U (zh) | 一种汽车用吸能结构 | |
CN103587583A (zh) | 汽车防撞缓冲器 | |
CN104290691A (zh) | 一种多级防撞式游览车 | |
CN204623664U (zh) | 一种摩托车用防护保险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