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5842A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5842A
CN106155842A CN201610538563.5A CN201610538563A CN106155842A CN 106155842 A CN106155842 A CN 106155842A CN 201610538563 A CN201610538563 A CN 201610538563A CN 106155842 A CN106155842 A CN 106155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rminal
sent
backup
recei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85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55842B (zh
Inventor
张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lecom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385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58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5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5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558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58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06F11/1451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by selection of backup cont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9Backup restor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备份待发送的且需要备份的数据;建立与待接收数据的设备的连接;向待接收数据的设备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备份需要备份且未发送的待发送的数据。该装置包括身份确认模块,确认作为数据发送设备的身份信息;并且,还包括备份模块,对待发送的且需要备份的数据进行备份;连接模块,建立与待接收数据的设备的连接;发送模块,向待接收数据的设备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其中,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备份模块备份需要备份且未发送的待发送的数据。本发明可以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缩短数据迁移所消耗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具体地,是在多个终端之间进行数据迁移的方法以及实现这种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电子设备,并且人们喜欢在电子设备上存储各种数据,包括联系人的信息、即时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甚至是通过移动终端拍摄的照片、视频或者下载获得的音频等。在人们更换使用的电子设备时,往往需要将存储在一台电子设备上的数据转存中另一台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两台电子设备分别是终端10以及终端11,如使用者当前使用的终端10上存储有联系人信息以及照片等数据,当使用者使用新的终端11时,往往需要将存储在终端10上的数据转存至终端11上,也就是将终端10上的数据迁移至终端11上。
将数据从终端10迁移至终端11时,如果终端10与终端11是不同厂家生产的终端设备,则终端10上的通讯录数据的存储格式有可能与终端11上的通讯录数据的存储格式不相同,此时,终端10将通讯录数据发送至终端11前,需要将待发送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也就是进行备份的操作。备份时,终端10需要将特殊格式的数据转换成通用格式或者自定义格式的数据。相同的,终端11接收到通讯录数据后,也需要将通用格式的数据转换成指定的特殊格式,这个过程就是数据的恢复过程。
根据待发送数据的格式、类型不同,并不是所有的需要迁移的数据均需要执行备份与恢复的操作,例如,通用格式的音频文件,如MP3格式的文件,在迁移时则不需要执行备份与恢复的操作,因为终端10以及终端11均能够识别并播放这种格式的数据。
因此,根据数据格式与类型的不同,需要迁移的数据可以是发送端需要备份并且接收端需要恢复的数据,也可以是发送端需要备份但接收端不需要恢复的数据,也可以是发送端不需要备份但接收端需要恢复的数据,还可以是发送端不需要备份且接收端不需要恢复的数据。
另外,数据迁移时,终端10与终端11首先需要进行身份确认,并且建立连接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如图2所示,数据迁移过程时序包括依次进行的身份确认步骤20、建立连接步骤21以及数据传输步骤22。身份确认步骤20是终端10与终端11分别确认作为发送端的设备与接收端的设备的信息,例如,在终端10上显示一个功能页面,在功能页面上显示虚拟按键,其中一个虚拟按键表示终端作为数据发送端设备,另一个按键表示终端作为数据接收端设备,此时,使用者通过点击作为数据发送端设备的虚拟按键,从而确认终端10作为数据发送端,完成身份确认的步骤。相同的,使用者在终端11的功能页面上点击作为数据接收端的虚拟按键,表示终端11作为数据接收端的身份。
在完成身份确认后,则终端10与终端11建立连接,即执行建立连接步骤21,如在终端11上展示表示网络地址的二维码,终端10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终端11的网络地址,并且使用该网络地址建立连接。或者,终端11广播网络名称及密码,终端10通过扫描获得该网络名称后建立与终端11的连接。在建立终端10与终端11的连接后,终端10才会将待发送的数据发送至终端11,也就是执行数据传输步骤22。
然而,由于终端10是需要在建立连接步骤21后才会将需要备份的待发送数据进行备份操作,由于数据备份操作往往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导致终端10在与终端11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不能进行数据备份操作,影响数据迁移的效率。
另外,如果终端10有多个需要待发送的文件时,终端10是按照多个文件被选择的顺序依次发送多个文件的,如果首先被选择的文件是终端10需要备份的数据,而后续被选择的文件是终端10不需要备份的数据,终端10仍然先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备份,并且等到需要备份的数据备份完毕后再发送已经备份完毕的数据,导致建立连接后,终端10仍不能马上发送数据,而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发送数据,影响数据迁移效率。
此外,如果终端10先发送终端11不需要恢复的数据,再发送终端11需要恢复的数据,则终端11接收到需要恢复的数据后,仍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恢复操作,也影响数据迁移的效率,导致数据迁移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数据迁移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数据迁移效率的数据迁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包括备份待发送的且需要备份的数据;建立与待接收数据的设备的连接;向待接收数据的设备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备份需要备份且未发送的待发送的数据。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终端确认作为数据发送设备的身份信息后即执行待发送数据的备份操作,也就是在建立与待接收数据的设备连接的过程中即执行数据备份的操作,从而节省数据开始传输后才执行数据备份的操作,在建立与待接收数据的设备连接后,已经有一部分数据备份完毕,此时即可以传输已经备份的数据,从而提高数据迁移效率。
另外,由于在发送无需备份的数据或者已经备份完毕的数据时,同时执行对没有备份的数据的备份操作,也即是终端设备一边发送数据,一边对另一部分数据执行备份操作,数据发送与数据备份的工作同时进行,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向待接收数据的设备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包括: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类数据,如是,则发送第一类数据,否则,发送第二类数据;其中,第一类数据为待接收数据的设备需要恢复的待发送数据,第二类数据为待接收数据的设备无需恢复的待发送数据。
由此可见,先发送待接收数据的设备需要恢复的数据,后发送不需要恢复的数据,这样,待接收数据的设备首先接收到需要恢复的数据后,先对这部分数据进行恢复操作,同时接收不需要恢复的数据,也是在接收端,同时执行数据的恢复以及数据接收操作,从而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类数据包括无需备份但待接收数据的设备需要恢复的数据或者已经备份且待接收数据的设备需要恢复的数据;第二类数据包括无需备份且待接收数据的设备无需恢复的数据或者已经备份但待接收数据的设备无需恢复的数据。
可见,不管是需要备份或者已经备份完毕的需要接收端恢复的数据,都会优先发送,而不管是需要备份或者已经备份完毕的不需要接收端恢复的数据,均较晚发送,从而确保待接收数据的设备尽快执行数据恢复的操作。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类数据的一个数据块发送完毕后,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类数据,如是,则发送第一类数据。
由此可见,每发送一个第二类数据的数据块后,也就是发送接收端不需要恢复的数据后,发送端将检查是否有接收端需要恢复的数据等待发送,并且优先发送第一类数据,有利于接收端尽快完成数据恢复操作,提高数据迁移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发送第二类数据包括:确定第二类数据的多个数据块的数据量大小,先发送数据量小的第二类数据,后发送数据量大的第二类数据。
可见,由于数据量较小的数据的传输时间较短,先传输数据量较小的数据能够让使用者尽快看到数据传输的速度,提高用户体验感。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向待接收数据的设备发送待发送的数据还包括:发送第二类数据过程中,判断是否有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如是,中断第二类数据的发送,发送第一类数据;在第一类数据发送完毕后,继续发送第二类数据。
由此可见,在发送不需要接收端恢复的数据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满足发送条件的需要接收端恢复的数据,马上中断不需要接收端恢复的数据的传输并且传输接收端需要恢复的数据,从而确保接收端能够一边恢复已经接收到的数据,一边接收新的数据,提高数据迁移效率。
为实现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迁移装置包括备份模块,备份待发送的且需要备份的数据;连接模块,建立与待接收数据的设备的连接;发送模块,向待接收数据的设备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其中,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备份模块备份需要备份且未发送的待发送的数据。
由上述的方案可见,在确认作为数据发送端的身份信息后即执行待发送数据的备份操作,也就是在建立与接收端连接的过程中即执行数据备份的操作,从而节省数据开始传输后才执行数据备份的操作,在建立与接收端连接后,已经有一部分数据备份完毕,此时即可以传输已经备份的数据,从而提高数据迁移效率。
另外,由于在发送无需备份的数据或者已经备份完毕的数据时,发送端还同时执行对没有备份的数据的备份操作,也即是发送端的设备一边发送数据,一边对另一部分数据执行备份操作,数据发送与数据备份的工作同时进行,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还可以是建立与待发送数据的设备的连接;接收待发送数据的设备所发送的数据,恢复所接收的数据中需要恢复的数据;在数据接收过程中,恢复已经接收的且需要恢复的数据。
由上述方案可见,作为接收端的设备接收到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后,马上进行恢复操作,并且在数据恢复的过程中仍继续接收数据。由于发送端先发送需要恢复的数据,后发送不需要恢复的数据,这样,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可以马上执行数据恢复操作,在后续数据接收过程中,先前已经接收到的数据即可以执行恢复的操作,从而避免等所有数据均接收完毕后再执行数据恢复的问题,减少数据迁移所需要的时间。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迁移装置还可以是包括连接模块,建立与待发送数据的设备的连接;接收模块,接收待发送数据的设备所发送的数据;恢复模块,恢复所接收的数据中需要恢复的数据;在接收模块接收数据的过程中,恢复模块恢复已经接收的且需要恢复的数据。
由此可见,数据的恢复操作与数据接收同步进行,因此,且在发送端先发送需要恢复的数据,后发送不需要恢复的数据的情况下,数据的恢复与数据接收同步进行能够有效减小数据迁移所消耗的时间,提高数据迁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数据迁移时数据发送设备与数据接收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是现有数据迁移的时序图。
图3是本发明数据迁移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数据迁移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数据迁移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数据迁移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数据迁移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数据迁移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数据迁移方法是应用在可以进行数据交互的两台终端设备上,用于将数据从一台终端设备发送至另一台终端设备上,如图1所示的,将数据从终端10发送至终端11上。本发明的数据迁移装置是实现上述数据迁移方法的装置,可以应用在终端设备上。
参见图3,执行数据迁移时,首先执行步骤S1,确认终端10作为数据发送端的身份信息,还可以包括确认终端11作为数据接收端的身份信息。例如,图1中的终端10为发送端的终端设备,终端11为接收端的终端设备,进行身份确认时,可以在终端10以及终端11上进行简单的操作,如在终端10、终端11的屏幕上显示虚拟按键,通过点击不同的虚拟按键确定终端10与终端11的身份,也就是确定终端10作为数据发送端的身份信息,并且确认终端11作为数据接收端的身份信息。因此,本实施例中,终端10上存储有需要迁移的数据,而终端11是需要接收从终端10发送的需要迁移的数据,因此终端11是待接收数据的终端设备。
在终端10与终端11完成身份确认后,执行步骤S2,对需要备份的待发送数据进行备份。例如,使用者选择存储在终端10上的需要发送至终端11的多个文件,如果多个文件中有需要备份才能发送的数据,则在完成终端10与终端11的身份确认后,则马上进行数据备份的操作。
例如,对于手机通信录的数据,也就是联系人信息的数据,由于不同终端的生产厂家对通信录的数据存储格式不相同,则在发送通信录的数据前,终端10需要将特殊格式的数据转换成通用格式的数据,这一过程即为数据备份的过程。由于数据备份的过程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并且必须要在发送数据前完成,因此,为了减少数据传输前的等待时间,在完成终端10与终端11之间的身份确认后,马上执行数据备份的操作,从而终端10与终端11建立连接后,已经有一部分数据完成备份,可以马上发送已经完成备份的数据,从而减少数据发送前的等待时间。
步骤S2中,在对数据进行备份的同时,终端10与终端11还建立连接,如终端10通过扫描在终端11上展示的二维码或者终端10通过WIFI广播其网络名称及密码等方式建立连接,终端10与终端11建立连接过程中,还需要终端10与终端11进行握手等操作。由于终端10与终端11建立连接需要消耗一定时间,在终端10与终端11建立连接时,终端10仍可以执行数据备份的操作,且终端10与终端11建立连接的操作并不影响终端10执行数据备份的操作,也就是终端10与终端11建立连接的操作与终端10执行数据备份的操作可以同步进行。
终端10与终端11完成建立连接的操作后,终端10开始向终端11发送需要迁移的数据,也就是发送待发送的数据。例如,使用者同时选择了多个需要迁移的文件,终端11接收到这些文件后,根据文件的格式、类型不同需要对文件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对于通讯录数据的文件,由于从终端10发送过来的文件是通用格式的文件,而终端11自己有特殊的通讯录格式,则需要对通讯录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即执行数据恢复的过程。又例如,终端10向终端11发送的数据本身就是通用格式的数据,如MP3音频文件或者MP4视频文件等,这些通用格式的文件不需要进行格式转换即可以发送,终端11接收到这些数据后也不需要进行格式转换即可以保存至本地存储器上,这些数据就是不需要执行恢复操作的数据。
因此,根据数据的格式、类型不同,终端10向终端11发送的数据可以分为发送端需要备份且接收端需要恢复的数据、发送端需要备份但接收端不需要恢复的数据、发送端不需要备份但接收端需要恢复的数据、发送端不需要备份且接收端不需要恢复的数据。由于终端11接收到不需要恢复的数据可以直接将数据保存,如果接收到需要恢复的数据则需要将数据进行恢复操作后才能保存,且终端11执行数据恢复的操作又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因此,为了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本实施例中,终端10首先向终端11发送终端11接收后需要恢复的数据,然后向终端11发送终端11接收后不需要恢复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终端11接收后需要恢复的数据为第一类数据,如通讯录数据等,第一类数据包括终端10不需要备份但终端11需要恢复的数据,还包括终端10已经备份完毕且终端11需要恢复的数据。并且,终端11接收后不需要恢复的数据为第二类数据,如MP3格式或者MP4格式的数据等,第二类数据包括终端10不需要备份且终端11不需要恢复的数据,还包括终端10已经备份完毕且终端11不需要恢复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终端10向终端11发送数据时,首先执行步骤S3,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类数据,也即是是否存在终端10不需要备份但终端11需要恢复的数据或者终端10已经备份完毕且终端11需要恢复的数据,如果存在第一类数据,则执行步骤S4,将第一类数据发送至终端11,终端11接收到第一类数据后,可以马上执行数据恢复操作。与此同时,终端11仍可以继续接收数据,也就是终端11可以一边接收数据,一边对已经接收到的需要恢复的数据进行恢复操作。
如果步骤S3的判断结果为否,也就是不存在第一类数据时,执行步骤S5,发送一个第二类数据的数据块,一个数据块可以是一个文件,如图片格式的文件或者音频格式的文件,也可以是一个文件中的数据片段,例如,通讯录文件中一个联系人的信息,或者聊天记录中多条对话的记录等。由于使用者发送数据时,可能同时选择多个需要发送的数据块,如果多个数据块包括多个第二类数据的数据块,如包括多个MP3文件以及多个MP4文件,在此时终端10逐个发送第二类数据的数据块,也就是每一次只发送一个MP3文件或者一个MP4文件。当终端10发送完毕一个第二类数据的数据块后,执行步骤S6,判断是否所有待发送的数据都已经发送完毕,如果已经发送完毕,则结束数据发送的流程,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3,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类数据,如果有,则先发送第一类数据,如果没有待发送的第一类数据,才发送第二类数据。
步骤S4以及步骤S5中,不管发送第一类数据还是发送第二类数据,终端10在发送数据过程中,对需要备份的数据进行备份操作,也就是终端10一边发送满足传输条件的数据,一边对需要备份的数据进行备份操作。
当然,执行步骤S4后,也执行步骤S6,判断是否所有待发送数据都发送完毕,如果没有则继续发送数据。
可见,本实施例中,每发送一个第二类数据的数据块后均需要判断是否存在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也就是使用者是否选择了不需要备份且不需要恢复的数据,或者已经有备份完毕且不需要恢复的数据,如果有,则先发送第一类数据,再发送第二类数据,这样可以确保终端11每次先收到第一类数据,然后接收到第二类数据,有利于终端11利用接收数据的时间对已经接收到的需要恢复的数据执行恢复操作,从而调高数据的迁移效率。
优选的,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感,执行步骤S4时,对需要发送的多个第二类数据的数据块按照需要发送的数据量的大小进行排序,也就是判断多个第二类数据文件的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大小,首先发送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小的数据块,再发送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大的数据块,这样,终端11可以在短时间内接收更多的数据块,且先发送的第二类数据的数据块的时间较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再次判断是否有满足传输条件的第一类数据,确保一旦有满足传输条件的第一类数据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第一类数据发送至终端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备份”是指需要花费时间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准备的任何动作,所说的“恢复”是指需要花费时间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等的任何动作。
参见图4,本实施例进行数据迁移时,首先执行步骤S11,终端10与终端11进行身份确认,也就是确认终端10是发送端设备,确认终端11是接收端设备。
接着,执行步骤12,在完成身份确认后,终端10对需要发送并且需要备份的数据进行备份操作,例如进行格式转换的操作,并且同时建立与终端11的连接。然后,终端10开始向终端11发送数据。本实施例中,终端10仍是先发送终端11接收后需要恢复的数据,再发送终端11接收后不需要恢复的数据,因此,发送数据时先至步骤S13,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类数据,如果存在第一类数据,也就是有不需要备份但需要终端11恢复的数据,或者存在已经备份好且需要终端11恢复的数据时,执行步骤S14,将第一类数据发送至终端11,并且在第一类数据发送完毕后,执行步骤S15,判断是否所有数据均已发送完毕,如果还有需要继续发送的数据,则执行步骤S13,还是先发送第一类数据,后发送第二类数据。
如果步骤S13中,判断没有需要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则执行步骤S16,发送第二类数据,即发送不需要备份且终端11接收后不需要恢复的数据,或者发送已经备份好且终端11接收后不需要恢复的数据。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第二类数据发送过程中,执行步骤S17,判断是存在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例如,使用者是否选择了一个不需要备份但终端11接收后需要恢复的数据,或者是否有已经备份好的终端11接收后需要恢复的数据,一旦存在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则执行步骤S18,中断第二类数据的发送,发送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并且执行步骤S19,判断步骤S18中需要发送的第一类数据是否已经发送完毕,如果已经发送完毕,则执行步骤S20,恢复中断了的第二类数据的发送,也就是从第二类数据的中断点开始继续发送第二类数据。随后,返回执行步骤S13,判断是否还有需要发送的第一类数据,如果有,则先发送第一类数据,否则发送第二类数据。
可见,本实施例是在发送第二类数据的过程中,不断判断是否有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存在,一旦发送有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则马上中断第二类数据,并且发送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再继续发送第二类数据,从而确保一旦准备好发送第一类数据,第一类数据即可以发送,第一类数据的发送没有等待的过程。这样,终端11可以及时接收到第一类数据,并且在接收到第一类数据后可以马上对第一类数据进行恢复操作,与此同时,终端11还同步进行数据的接收操作,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
当然,步骤S16中,终端10发送多个第二类数据的文件时,也可以按照多个第二类数据文件的大小排列多个第二类数据的文件的发送先后顺序,如先发送传输数据量较小的文件,后发送传输数据量较大的文件。
步骤S14、步骤S16、步骤S18以及步骤S20中,不管发送第一类数据还是发送第二类数据,终端10在发送数据过程中,对需要备份的数据进行备份操作,也就是终端10一边发送满足传输条件的数据,一边对需要备份的数据进行备份操作。
参见图5,本实施例是作为接收端设备接收数据的流程。接收端接收数据时,首先执行步骤S21,确认作为数据接收设备的身份信息,例如,在终端11的屏幕上显示虚拟按键,通过点击虚拟按键确定终端11的身份,也就是确定终端11作为数据接收端的身份信息。在确认作为数据接收设备的身份后,执行步骤S22,与待发送数据的设备,即发送端建立连接,如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进行连接。
接着,执行步骤S23,终端11判断是否接收终端10所发送的数据,如接收到终端10所发送的数据,则执行步骤S24,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需要恢复的数据,例如,终端10向终端11发送通用格式的数据,如JPG图片格式的数据或者MP3格式的数据,终端11接收后不需要进行恢复操作,则执行步骤25,将所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如保存至本地存储或者网络服务器。如终端10向终端11发送诸如通讯录的数据,则终端11接收到这些数据后,需要将所接收的数据进行恢复操作,例如将特殊格式的数据转换成自定义格式的数据,也就执行步骤S26。
然后,终端11还执行步骤S27,判断数据是否恢复完毕,如果没有恢复完毕,则继续恢复数据,与此同时,终端11还继续接收终端10所发送的数据,也就是终端11一边接收数据,一边对接收到且需要恢复的数据进行恢复操作。终端11将需要恢复的数据恢复后,执行步骤S28,将已经恢复的数据保存,例如保存至本地存储器或者网络服务器上。最后,终端11执行步骤S29,判断数据是否接收完毕,如没有接收完毕,则继续接收终端11发送的数据,并且对需要恢复的数据执行恢复操作。
由于终端10先发送需要恢复的数据,因此,终端11也会先接收到需要恢复的数据,由于终端11在接收数据的同时,对已经接收到且需要恢复的数据进行恢复,这样,数据的接收与数据的恢复操作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数据迁移的速度,甚至在终端11接收完毕数据时,已经接收的且需要恢复的数据均已经恢复完毕,从而减少终端11接收数据完毕后等待数据恢复的时间。
数据迁移装置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6,数据迁移装置包括身份确认模块30、备份模块31、发送模块32以及连接模块33,其中,身份确认模块30用于实现终端10与终端11的身份确认,如确认终端10为数据发送端的设备,终端11为数据接收端的设备。
备份模块31用于对需要备份的数据进行备份操作,本实施例中,备份模块31只需要终端10与终端11完成身份确认后即对需要备份的数据进行备份操作,而不需要等待终端10与终端11完成连接后才执行备份操作。并且,备份模块31是持续地对数据进行备份,不管在终端10与终端11进行连接阶段,还是终端10正在发送数据,备份模块31均可以对需要备份的数据进行备份,只需要使用者选择了终端10上需要备份的数据作为待发送数据,备份模块31即对需要备份的数据进行备份操作。
连接模块33是身份确认模块30完成了终端10与终端11之间的身份确认后,建立终端10与终端11之间的连接,例如实现终端10与终端11的握手。在终端10与终端11握手成功后,发送模块32将满足发送条件的数据发送至终端11,如将不需要备份的数据发送至终端11,或者将已经备份好的数据发送至终端11。
发送模块32在发送数据时,按照数据迁移方法步骤S3至S6的步骤完成数据发送,也就是先发送第一类数据,后发送第二类数据,并且在每次完成一个第二数据的数据块发送后,先判断是否存储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一旦发现有存在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时,即发送第一类数据,在第一类数据发送完毕后再发送下一个第二数据的数据块。并且,发送多个第二类数据的数据块时,首先发送传输的数据量较小的数据块,后发送传输的数据量较大的数据块。
作为接收端的终端11接收到终端10发送的数据后,对于不需要恢复的数据,则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对于需要恢复的数据则执行恢复操作,并且将数据恢复后保存。由于终端10先发送需要恢复的数据,因此终端11也先接收到需要恢复的数据,并且在接收到需要恢复的数据后,同步执行数据恢复与接收新的数据的操作,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
数据迁移装置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7,本实施例的数据迁移装置包括身份确认模块40、备份模块41、发送模块42以及连接模块43,其中,身份确认模块40用于实现终端10与终端11的身份。备份模块41用于对需要备份的数据进行备份操作,本实施例中,备份模块41只需要终端10与终端11完成身份确认后即对需要备份的数据进行备份操作,而不需要等待终端10与终端11完成来接后才执行备份操作。并且,备份模块41是持续地对数据进行备份。
连接模块43是身份确认模块40完成了终端10与终端11之间的身份确认后,建立终端10与终端11之间的连接,例如实现终端10与终端11的握手。在终端10与终端11握手成功后,发送模块42将满足发送条件的数据发送至终端11,如将不需要备份的数据发送至终端11,或者将已经备份好的数据发送至终端11。
发送模块42在发送数据时,按照数据迁移方法步骤S13至S20的步骤完成数据发送,也就是先发送第一类数据,后发送第二类数据,并且发送第二数据的过程中,不断判断是否存储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一旦发现有存在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时,即中断当前的第二类数据的发送,并且发送满足发送条件的第一类数据,在第一类数据发送完毕后再继续第二数据。当然,发送多个第二类数据的文件时,可以先发送传输的数据量较小的文件,后发送传输的数据量较大的文件。
这样,作为接收端的终端11接收到终端10发送的数据后,对于不需要恢复的数据,可以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对于需要恢复的数据则执行恢复操作,并且将数据恢复后保存。由于终端10先发送需要恢复的数据,因此终端11也先接收到需要恢复的数据,并且在接收到需要恢复的数据后,同步执行数据恢复与接收新的数据的操作,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
并且,由于终端10在完成终端10与终端11的身份确认后即对数据进行备份,而不需要等到终端10与终端11完成连接后再执行数据备份,在终端10与终端11建立连接后,已经有一部分数据完成备份,则可以先发送已经完成部分的数据,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
数据迁移装置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8,本实施例的数据迁移装置用于接收端接收数据,该装置包括身份确认模块50、连接模块51、接收模块52以及恢复模块53。身份确认模块50用于实现终端11的身份确认,也即是确认终端11作为数据接收设备的身份。连接模块51用于建立终端10与终端11的连接,流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搜索WIFI名称等方式建立连接。
接收模块52用于接收发送端所发送的数据,例如接收终端10所发送的数据,并且判断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需要恢复,如果需要恢复,则恢复模块53将所接收到数据进行恢复,如将特殊格式的数据转换成自定义格式的数据,或者将通用格式的数据转化成自定义格式的数据。
并且,接收模块52接收数据的过程中,恢复模块53也同步的进行数据恢复的操作,这样,终端11可以一边接收数据,一边进行数据恢复操作,提高数据迁移的效率。
当然,上述的方案只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实际应用是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例如,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身份确认、建立连接的过程可以应用现有的各种技术实现,这样的改变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也应该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备份待发送的且需要备份的数据;
建立与待接收数据的设备的连接;
向所述待接收数据的设备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备份需要备份且未发送的待发送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所述待接收数据的设备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包括: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类数据,如是,则发送所述第一类数据,否则,发送第二类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为所述待接收数据的设备需要恢复的待发送数据,所述第二类数据为所述待接收数据的设备无需恢复的待发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类数据的一个数据块发送完毕后,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类数据,如是,则发送所述第一类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第二类数据包括:确定所述第二类数据的多个数据块的数据量大小,先发送数据量小的所述第二类数据,后发送数据量大的所述第二类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所述待接收数据的设备发送待发送的数据还包括:发送所述第二类数据过程中,判断是否有满足发送条件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如是,中断所述第二类数据的发送,发送所述第一类数据;在所述第一类数据发送完毕后,继续发送所述第二类数据。
6.一种数据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备份模块,备份待发送的且需要备份的数据;
连接模块,建立与待接收数据的设备的连接;
发送模块,向所述待接收数据的设备发送待发送的数据;
其中,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备份模块备份需要备份且未发送的待发送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类数据,如是,则发送所述第一类数据,否则,发送第二类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类数据为所述待接收数据的设备需要恢复的待发送数据,所述第二类数据为所述待接收数据的设备无需恢复的待发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发送所述第二类数据过程中,判断是否有满足发送条件的所述第一类数据,如是,中断所述第二类数据的发送,发送所述第一类数据;在所述第一类数据发送完毕后,继续发送所述第二类数据。
9.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与待发送数据的设备的连接;
接收所述待发送数据的设备所发送的数据,恢复所接收的数据中需要恢复的数据;
在数据接收过程中,恢复已经接收的且需要恢复的数据。
10.一种数据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模块,建立与待发送数据的设备的连接;
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待发送数据的设备所发送的数据;
恢复模块,恢复所接收的数据中需要恢复的数据;
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数据的过程中,所述恢复模块恢复已经接收的且需要恢复的数据。
CN201610538563.5A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1558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8563.5A CN106155842B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8563.5A CN106155842B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5842A true CN106155842A (zh) 2016-11-23
CN106155842B CN106155842B (zh) 2019-05-10

Family

ID=58062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8563.5A Active CN106155842B (zh) 2016-07-08 2016-07-08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584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7225A (zh) * 2016-12-26 2017-05-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迁移方法和系统
CN108055378A (zh) * 2017-12-25 2018-05-18 常山惠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通信录转移方法及设备
CN109413262A (zh) * 2018-09-06 2019-03-01 深圳市梁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存储管理系统
CN111343261A (zh) * 2020-02-20 2020-06-26 大连睿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热点传输的手机数据备份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186A (zh) * 2011-07-27 2012-01-04 深圳市纽泰克电子有限公司 急救医疗信息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43341A (zh) * 2011-06-22 2012-12-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140075280A1 (en) * 2012-09-13 2014-03-13 Sw Development,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an Accessible Database into Forms that Manipulate Databases
WO2017011144A1 (en) * 2015-07-15 2017-01-19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full duplex cable network environmen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341A (zh) * 2011-06-22 2012-12-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2307186A (zh) * 2011-07-27 2012-01-04 深圳市纽泰克电子有限公司 急救医疗信息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40075280A1 (en) * 2012-09-13 2014-03-13 Sw Development,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an Accessible Database into Forms that Manipulate Databases
WO2017011144A1 (en) * 2015-07-15 2017-01-19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full duplex cable network environment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7225A (zh) * 2016-12-26 2017-05-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迁移方法和系统
CN106777225B (zh) * 2016-12-26 2021-04-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迁移方法和系统
CN108055378A (zh) * 2017-12-25 2018-05-18 常山惠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通信录转移方法及设备
CN109413262A (zh) * 2018-09-06 2019-03-01 深圳市梁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存储管理系统
CN109413262B (zh) * 2018-09-06 2021-05-07 深圳市梁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存储管理系统
CN111343261A (zh) * 2020-02-20 2020-06-26 大连睿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热点传输的手机数据备份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5842B (zh) 2019-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0108B (zh) 通信切换方法、装置、协调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247094B1 (en) Ope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mobile terminal
CN102819461B (zh) 桌面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EP3876496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dget sharing
WO2013097379A1 (zh) 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US11743331B2 (en)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storing data into web storage using wireless LAN
JP2010205111A (ja) コンテキスト再現システム、コンテキスト再現方法、第1端末装置、第2端末装置、コンテキスト取得装置、または蓄積装置、それらのプログラム
CN103841268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装置
CN106155842A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3384369A (zh) 一种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33011A (zh) 一种基于云端的智能终端数据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5978948B (zh) 一种云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4268033A (zh) 终端数据的存储方法、恢复终端默认设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43855A (zh) 搜题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2999628A (zh) 搜索方法和信息搜索终端
CN111479250A (zh) 一种文件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2411511B (zh) 用于服务升级的数据迁移
KR101520896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데이터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2377688B (zh) 一种文件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660639A (zh) 云终端升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929835A (zh)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24724A (zh) 信息处理系统和方法、服务器、移动终端
CN106488392B (zh) 数据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KR101779825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컨텐츠 데이터를 관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2148687A (zh) 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签名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3

Address after: 519085, fourth floor, No. 2 Baisha Road, Tangjia Bay,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Zhuhai Meiz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80 Meiz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EIZU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85, fourth floor, No. 2 Baisha Road, Tangjia Bay,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Meizu Telecom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85, fourth floor, No. 2 Baisha Road, Tangjia Bay,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Meiz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