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6003A - 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6003A
CN106106003A CN201610695323.6A CN201610695323A CN106106003A CN 106106003 A CN106106003 A CN 106106003A CN 201610695323 A CN201610695323 A CN 201610695323A CN 106106003 A CN106106003 A CN 106106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nge
seedbed
nursery stock
nursery
yeshe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53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少波
王小云
区胜基
韦柳花
蓝燕
吴彩谦
刘诗诗
张凌云
龙启发
杨守廪
吴永波
陆庆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TEA SCIENCE IN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TEA SCIENCE IN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TEA SCIENCE IN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iled Critical GUILIN TEA SCIENCE IN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iority to CN2016106953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060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06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60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1)苗圃地选择;(2)苗床建立;(3)搭遮荫棚;(4)穗条采收与保鲜;(5)插穗剪取;(6)苗穗扦插;(7)盖膜保温;(8)苗圃园管理。与现有野生茶扦插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穗条利用率和缩短茶苗生长周期,提高了苗木成活率,野生茶苗木扦插高达85%‑90%。

Description

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有丰富的野生茶树品种资源,野生茶树的繁育与保存对利用这些茶树品种资源、茶树种质创新、品种选育和茶树生物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野生茶苗木繁育专项技术研究较少,采用较多的是茶树苗木扦插繁育相关技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 104604506 A的《一种古茶树快速繁育技术》,公开了一种古茶树快速繁育方法,其包括“苗圃地选址-苗床建立-搭荫棚-穗条扦插-苗圃管理-苗木出圃”等步骤。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 105165518 A的发明专利《无性系茶树繁育方法》,公开了一种无性系茶树繁育方法,其包括“选园-开沟吊槽-扦插育苗-苗圃园管理”等步骤。上述两种方法应用在野生茶树苗木繁育上存在以下缺点:(1)野生茶树生长在深山中,从采枝到扦插有一个运输的过程,茶树扦插枝条的保鲜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茶苗扦插成活率,而以上的专利技术中未有枝条保鲜方法。(2)野生茶是未经驯化的茶树,其繁育技术与栽培茶树的一定的差别,扦插成活率低;而现的专利中尚无研究。
现有技术在野生茶上的应用存在以下缺点:苗木繁育扦插时留一个完整叶片,叶面水份蒸腾作用大,影响成活;野生茶较难长根,现有技术繁育的野生茶苗发根时间较长,容易生病,成活率低。
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没有茶树枝条保鲜技术、野生茶苗成活率低且容易生病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以提高野生茶扦插成活率和枝条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与现有野生茶扦插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穗条利用率和缩短茶苗生长周期,提高了苗木成活率,野生茶苗木扦插高达85-90%。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苗圃地选择:选择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平地或坡度小于30°的缓坡地,作为苗圃地;
(2)苗床建立:
2.1、在步骤(1)的苗圃地里布置畦田,每个畦田为一个苗床,在苗床四周开挖排水沟;
2.2、苗床规划:每个畦田长15m~20m、畦田宽120cm~130cm,相邻畦田之间,预留宽10cm~15cm行人道;
2.3、苗床整理:深翻畦田20cm~25cm,将肥料播撒在翻出的土上,混匀后耙平,然后在上面均匀喷洒杀菌剂,盖上地膜3~5天进行土壤灭菌;灭菌后,在灭菌土上面铺3cm~5cm沙土,再在沙土上铺10cm~15cm新土,刮平,浇水至土壤含水量70%~80%,压实;
(3)搭遮荫棚:在步骤(2)建立好的苗床上方,搭建遮荫棚,并在遮荫棚上方覆盖遮阳网;
(4)穗条采收与保鲜:8~10月采收当年生的木质化的野生茶苗木枝条为穗条,剪穗后去掉底部1~2片叶子,将野生茶苗木枝条浸泡在浓度为150mg/L的吲哚丁酸液中,浸泡深度2cm,时间2小时进行枝条保鲜;或将剪穗底部用浓度150mg/L的吲哚丁酸液浸湿的碎花泥包裹,外面再用塑料袋套袋,封口进行枝条保鲜;
(5)插穗剪取:
长穗插扦法:选取直径大于1.5mm、节间长超过2cm的穗条,将穗条剪为10cm~15cm长的穗条,剪去基部1~2片叶子,上剪口留桩长度为0.2cm~0.4cm,下剪口留桩长度为2cm~5cm,大叶种的野生茶剪去1/2叶片,中小叶种的野生茶剪去1/3叶片;
将处理后的穗条浸泡在100mg/L的生根粉溶液中3~4小时,将分别得到的插扦穗分开放置;
(6)苗穗扦插:扦插前3~4小时将苗床洒水至土壤含水量为70%~80%,并将苗床压实,将步骤(5)得到的插扦穗,垂直插入土中3cm~4cm,露出叶柄和腋芽,株距2cm~5cm,行距8cm~10cm;
(7)盖膜保温:扦插完毕后,搭建弧形棚架,并在弧形棚架上覆盖保温膜;
(8)苗圃园管理:
8.1、保持膜内土壤含水量为55%~65%;
8.2、3月下旬-4月上旬,揭去步骤(7)所述弧形棚架上的保温膜及遮荫网进行炼苗、出圃;
8.3、病虫防治:在3-4月份,每15天轮换使用茶树防病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2.1中,所述排水沟的宽度为40cm~50cm,深度为30cm~40cm。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雨季能充分排去苗圃的积水,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
进一步,步骤2.3中,所述肥料为有机肥和复合肥,施肥量为每亩施100kg~120kg有机肥和25kg~30kg复合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确保茶苗长根能充分供给养份,促进苗木生长。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遮荫棚的立柱高2.2m~2.4m,立柱间距为3m~4m,立柱埋入土中40cm~50cm,立柱之间用10号铁丝拉紧。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遮荫棚的立柱高2.2m~2.4m,方便工人在棚内操作,同时立柱间用铁丝拉紧,确保遮荫棚的牢固。
更进一步,所述立柱为直径8cm~10cm的木柱或10cm×10cm的方形水泥柱,所述遮阳网的遮光率为70%~82%。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遮阳网遮光,苗木生长初期不受阳光灼伤,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进一步,步骤(7)所述弧形棚架采用长5m~6m、宽1.5cm竹片搭建,所述弧形棚架的顶部距离地面高度40cm。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冬季起到保温保湿作用,利于茶苗的生长。
进一步,步骤8.3所述防病药为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茶苗雨季防病,促进苗木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的是长穗扦插方法,其茶苗的高度和粗度已达出圃要求,只需根系长好后就可以出圃,缩短茶苗生长时间,可缩短5~6月。
2.本发明可以延长茶树枝条保鲜时间,在5~7天内可保持枝条新鲜不落叶。
3.本发明在苗木扦插前增加苗床土壤肥力、透气透水性,杀死苗床中的有害微生物,减少插穗根部病害,提高苗木成活率。
4.本发明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野生茶苗木扦插成活率可达85%~90%。
5.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应用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选取广西昭平突肋野生茶苗木,包括如下步骤:
(1)苗圃地选择:选择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平地或坡度小于30°的缓坡地,作为苗圃地;
(2)苗床建立:
2.1、在步骤(1)的苗圃地里布置畦田,每个畦田为一个苗床,在苗床四周开挖宽度为40cm,深度为30cm的排水沟;
2.2、苗床规划:每个畦田长15m、畦田宽120cm,相邻畦田之间,预留宽10cm行人道;
2.3、苗床整理:深翻畦田20cm,将肥料播撒在翻出的土上,所述肥料为有机肥和复合肥,施肥量为每亩施100kg有机肥和25kg复合肥,混匀后耙平,然后在上面均匀喷洒杀菌剂,杀菌剂为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盖上地膜3天进行土壤灭菌;灭菌后,在灭菌土上面铺3cm沙土,再在沙土上铺10cm新土,刮平,浇水至土壤含水量70%,压实;
(3)搭遮荫棚:在步骤(2)建立好的苗床上方,搭建遮荫棚,遮荫棚的立柱高2.2m,立柱为直径8cm的木柱,立柱间距为3m,立柱埋入土中40cm,立柱之间用10号铁丝拉紧,并在遮荫棚上方覆盖遮阳网,遮阳网的遮光率为70%;
(4)穗条采收与保鲜:8~10月采收当年生的木质化的野生茶苗木枝条为穗条,剪穗后去掉底部1~2片叶子,将野生茶苗木枝条浸泡在浓度为150mg/L的吲哚丁酸液中,浸泡深度2cm,时间2小时进行枝条保鲜;
(5)插穗剪取:
长穗插扦法:选取直径大于1.5mm、节间长超过2cm的穗条,将穗条剪为10cm长的穗条,剪去基部1~2片叶子,上剪口留桩长度为0.2cm,下剪口留桩长度为2cm,大叶种的野生茶剪去1/2叶片,中小叶种的野生茶剪去1/3叶片;
将处理后的穗条浸泡在100mg/L的生根粉溶液中3小时,将分别得到的插扦穗分开放置;
(6)苗穗扦插:扦插前3小时将苗床洒水至土壤含水量为70%,并将苗床压实,将步骤(5)得到的插扦穗,垂直插入土中3cm,露出叶柄和腋芽,株距2cm,行距8cm;
(7)盖膜保温:扦插完毕后,搭建弧形棚架,弧形棚架采用长5m、宽1.5cm竹片搭建,弧形棚架的顶部距离地面高度40cm,并在弧形棚架上覆盖保温膜;
(8)苗圃园管理:
8.1、保持膜内土壤含水量为55%;
8.2、3月下旬-4月上旬,揭去步骤(7)所述弧形棚架上的保温膜及遮荫网进行炼苗、出圃;
8.3、病虫防治:在3-4月份,每15天轮换使用茶树防病药,所述防病药为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选取广西贺州开山野生茶,包括如下步骤:
(1)苗圃地选择:选择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平地或坡度小于30°的缓坡地,作为苗圃地;
(2)苗床建立:
2.1、在步骤(1)的苗圃地里布置畦田,每个畦田为一个苗床,在苗床四周开挖宽度为45cm,深度为35cm的排水沟;
2.2、苗床规划:每个畦田长18m、畦田宽125cm,相邻畦田之间,预留宽12cm行人道;
2.3、深翻畦田22cm,将肥料播撒在翻出的土上,所述肥料为有机肥和复合肥,施肥量为每亩施110kg有机肥和28kg复合肥,混匀后耙平,然后在上面均匀喷洒杀菌剂,杀菌剂为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盖上地膜4天进行土壤灭菌;灭菌后,在灭菌土上面铺4cm沙土,再在沙土上铺12cm新土,刮平,浇水至土壤含水量75%,压实;
(3)搭遮荫棚:在步骤(2)建立好的苗床上方,搭建遮荫棚,遮荫棚的立柱高2.3m,立柱为10cm×10cm的方形水泥柱,立柱间距为3.5m,立柱埋入土中45cm,立柱之间用10号铁丝拉紧,并在遮荫棚上方覆盖遮阳网,遮阳网的遮光率为75%;
(4)穗条采收与保鲜:8~10月采收当年生的木质化的野生茶苗木枝条为穗条,剪穗后去掉底部1~2片叶子,将剪穗底部用浓度150mg/L的吲哚丁酸液浸湿的碎花泥包裹,外面再用塑料袋套袋,封口进行枝条保鲜;
(5)插穗剪取:
长穗插扦法:选取直径大于1.5mm、节间长超过2cm的穗条,将穗条剪为12cm长的穗条,剪去基部1~2片叶子,上剪口留桩长度为0.3cm,下剪口留桩长度为3cm,大叶种的野生茶剪去1/2叶片,中小叶种的野生茶剪去1/3叶片;
将处理后的穗条浸泡在100mg/L的生根粉溶液中3.5小时,将分别得到的插扦穗分开放置;
(6)苗穗扦插:扦插前3小时将苗床洒水至土壤含水量为75%,并将苗床压实,将步骤(5)得到的插扦穗,垂直插入土中3.5cm,露出叶柄和腋芽,株距4cm,行距9cm;
(7)盖膜保温:扦插完毕后,搭建弧形棚架,弧形棚架采用长5.5m、宽1.5cm竹片搭建,弧形棚架的顶部距离地面高度40cm,并在弧形棚架上覆盖保温膜;
(8)苗圃园管理:
8.1、保持膜内土壤含水量为60%;
8.2、3月下旬-4月上旬,揭去步骤(7)所述弧形棚架上的保温膜及遮荫网进行炼苗、出圃;
8.3、病虫防治:在3-4月份,每15天轮换使用茶树防病药,防病药为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选取昭平突肋野生茶苗,包括如下步骤:
(1)苗圃地选择:选择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平地或坡度小于30°的缓坡地,作为苗圃地;
(2)苗床建立:
2.1、在步骤(1)的苗圃地里布置畦田,每个畦田为一个苗床,在苗床四周开挖宽度为50cm,深度为40cm的排水沟;
2.2、苗床规划:每个畦田长20m、畦田宽130cm,相邻畦田之间,预留宽15cm行人道;
2.3、苗床整理:
深翻畦田25cm,将肥料播撒在翻出的土上,所述肥料为有机肥和复合肥,施肥量为每亩施120kg有机肥和30kg复合肥,混匀后耙平,然后在上面均匀喷洒杀菌剂,杀菌剂为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盖上地膜5天进行土壤灭菌;灭菌后,在灭菌土上面铺5cm沙土,再在沙土上铺15cm新土,刮平,浇水至土壤含水量80%,压实;
(3)搭遮荫棚:在步骤(2)建立好的苗床上方,搭建遮荫棚,遮荫棚的立柱高2.4m,立柱为直径8cm的木柱,立柱间距为4m,立柱埋入土中50cm,立柱之间用10号铁丝拉紧,并在遮荫棚上方覆盖遮阳网,遮阳网的遮光率为82%;
(4)穗条采收与保鲜:8~10月采收当年生的木质化的野生茶苗木枝条为穗条,剪穗后去掉底部1~2片叶子,将野生茶苗木枝条浸泡在浓度为150mg/L的吲哚丁酸液中,浸泡深度2cm,时间2小时进行枝条保鲜;
(5)插穗剪取:
长穗插扦法:选取直径大于1.5mm、节间长超过2cm的穗条,将穗条剪为15cm长的穗条,剪去基部1~2片叶子,上剪口留桩长度为0.4cm,下剪口留桩长度为5cm,大叶种的野生茶剪去1/2叶片,中小叶种的野生茶剪去1/3叶片;
将处理后的穗条浸泡在100mg/L的生根粉溶液中4小时,将分别得到的插扦穗分开放置;
(6)苗穗扦插:扦插前4小时将苗床洒水至土壤含水量为80%,并将苗床压实,将步骤(5)得到的穗条,垂直插入土中4cm,露出叶柄和腋芽,株距5cm,行距10cm;
(7)盖膜保温:扦插完毕后,搭建弧形棚架,弧形棚架采用长6m、宽1.5cm竹片搭建,弧形棚架的顶部距离地面高度40cm,并在弧形棚架上覆盖保温膜;
(8)苗圃园管理:
8.1、保持膜内土壤含水量为65%;
8.2、3月下旬-4月上旬,揭去步骤(7)所述弧形棚架上的保温膜及遮荫网进行炼苗、出圃;
8.3、病虫防治:在3-4月份,每15天轮换使用茶树防病药,所述防病药为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
对比例
步骤(1)-(3)、步骤(6)-(8),与实施例2相同。步骤(4)-(5),与实施例2不同。具体为:
步骤(4)穗条采收与保鲜:8~10月采收野生茶苗木当年生的木质化枝条为穗条;
步骤(5)插穗剪取:
短穗插扦:选取直径大于2mm、节间长超过5cm的穗条,将其剪为长3~5cm的插穗枝,留一个饱满的芽头,一片叶子;
将处理后的短穗插扦穗条浸泡在100mg/L的生根粉溶液中5~10秒钟,将分别得到的插扦穗分开放置。
将实施例2跟对比例的野生茶苗繁育方法的效果,做对比,如表1所示。
表1不同野生茶苗繁育方法的效果对比表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穗条利用率和缩短茶苗生长周期,提高了苗木成活率,野生茶苗木扦插高达85%-9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苗圃地选择:选择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平地或坡度小于30°的缓坡地,作为苗圃地;
(2)苗床建立:
2.1、在步骤(1)的苗圃地里布置畦田,每个畦田为一个苗床,在苗床四周开挖排水沟;
2.2、苗床规划:每个畦田长15m~20m、畦田宽120cm~130cm,相邻畦田之间,预留宽10cm~15cm行人道;
2.3、苗床整理:深翻畦田20cm~25cm,将肥料播撒在翻出的土上,混匀后耙平,然后在上面均匀喷洒杀菌剂,盖上地膜3~5天进行土壤灭菌;灭菌后,在灭菌土上面铺3cm~5cm沙土,再在沙土上铺10cm~15cm新土,刮平,浇水至土壤含水量70%~80%,压实;
(3)搭遮荫棚:在步骤(2)建立好的苗床上方,搭建遮荫棚,并在遮荫棚上方覆盖遮阳网;
(4)穗条采收与保鲜:8~10月采收当年生的木质化的野生茶苗木枝条为穗条,剪穗后去掉底部1~2片叶子,将野生茶苗木枝条浸泡在浓度为150mg/L的吲哚丁酸液中,浸泡深度2cm,时间2小时进行枝条保鲜;或将剪穗底部用浓度150mg/L的吲哚丁酸液浸湿的碎花泥包裹,外面再用塑料袋套袋,封口进行枝条保鲜;
(5)插穗剪取:
长穗插扦法:选取直径大于1.5mm、节间长超过2cm的穗条,将穗条剪为10cm~15cm长的穗条,剪去基部1~2片叶子,上剪口留桩长度为0.2cm~0.4cm,下剪口留桩长度为2cm~5cm,大叶种的野生茶剪去1/2叶片,中小叶种的野生茶剪去1/3叶片;
将处理后的穗条浸泡在100mg/L的生根粉溶液中3~4小时,将分别得到的插扦穗分开放置;
(6)苗穗扦插:扦插前3~4小时将苗床洒水至土壤含水量为70%~80%,并将苗床压实,将步骤(5)得到的插扦穗,垂直插入土中3cm~4cm,露出叶柄和腋芽,株距2cm~5cm,行距8cm~10cm;
(7)盖膜保温:扦插完毕后,搭建弧形棚架,并在弧形棚架上覆盖保温膜;
(8)苗圃园管理:
8.1、保持膜内土壤含水量为55%~65%;
8.2、3月下旬-4月上旬,揭去步骤(7)所述弧形棚架上的保温膜及遮荫网进行炼苗、出圃;
8.3、病虫防治:在3-4月份,每15天轮换使用茶树防病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所述排水沟的宽度为40cm~50cm,深度为30cm~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中,所述肥料为有机肥和复合肥,施肥量为每亩施100kg~120kg有机肥和25kg~30kg复合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遮荫棚的立柱高2.2m~2.4m,立柱间距为3m~4m,立柱埋入土中40cm~50cm,立柱之间用10号铁丝拉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直径8cm~10cm的木柱或10cm×10cm的方形水泥柱,所述遮阳网的遮光率为70%~8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弧形棚架采用长5m~6m、宽1.5cm竹片搭建,所述弧形棚架的顶部距离地面高度4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3所述防病药为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CN201610695323.6A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 Pending CN1061060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5323.6A CN106106003A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5323.6A CN106106003A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6003A true CN106106003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79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5323.6A Pending CN106106003A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0600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6987A (zh) * 2017-10-16 2018-04-13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广西野生石崖茶组培苗的繁育方法
CN108770568A (zh) * 2018-03-05 2018-11-09 惠州市永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仙人茶的育苗方法
CN108812012A (zh) * 2018-05-31 2018-11-16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元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牛茶的繁育方法
CN110637621A (zh) * 2019-09-20 2020-01-03 贵州省王母铁红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八步茶的扦插苗培育方法
CN113678652A (zh) * 2021-09-18 2021-11-23 广东绿湖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古茶树的扦插育苗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8649A (zh) * 2014-03-13 2014-08-2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大叶种茶树快繁育苗方法
CN104604506A (zh) * 2015-02-06 2015-05-13 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 一种古茶树快速繁育方法
CN104641920A (zh) * 2015-03-18 2015-05-27 贵州习水县勤韵茶业有限公司 大茶树扦插育苗方法
CN105850683A (zh) * 2016-04-25 2016-08-17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茶树嫩枝长穗扦插的繁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8649A (zh) * 2014-03-13 2014-08-2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大叶种茶树快繁育苗方法
CN104604506A (zh) * 2015-02-06 2015-05-13 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 一种古茶树快速繁育方法
CN104641920A (zh) * 2015-03-18 2015-05-27 贵州习水县勤韵茶业有限公司 大茶树扦插育苗方法
CN105850683A (zh) * 2016-04-25 2016-08-17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茶树嫩枝长穗扦插的繁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焕贤 等: "野生杨桐枝条保鲜技术研究简报", 《江西林业科技》 *
杨亚军: "《中国茶树栽培学》", 31 January 2005,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佳 等: "茶树新品种长穗扦插快速繁育技术", 《农业与技术》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6987A (zh) * 2017-10-16 2018-04-13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广西野生石崖茶组培苗的繁育方法
CN107896987B (zh) * 2017-10-16 2020-0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广西野生石崖茶组培苗的繁育方法
CN108770568A (zh) * 2018-03-05 2018-11-09 惠州市永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仙人茶的育苗方法
CN108812012A (zh) * 2018-05-31 2018-11-16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元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牛茶的繁育方法
CN110637621A (zh) * 2019-09-20 2020-01-03 贵州省王母铁红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八步茶的扦插苗培育方法
CN113678652A (zh) * 2021-09-18 2021-11-23 广东绿湖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古茶树的扦插育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0146B (zh) 一种多穗柯快速育穗的繁殖方法
CN106106003A (zh) 一种野生茶苗木的繁育方法
CN107155434B (zh) 一种多功能人工林的培育方法
CN105613196A (zh) 一种核桃育苗方法
CN103430804B (zh) 一种单主干二主枝桃树整形栽培方法
CN103999672A (zh) 一种无公害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
CN104272937A (zh) 一种香樟树的栽培方法
CN102919045A (zh) 罗汉果一年一种二收高产栽培技术
CN105009910A (zh) 一种桃树优质省力化整形栽培方法
CN105941047A (zh) 一种绿奇楠沉香树扦插繁殖的培育方法
CN110012788A (zh) 一种花叶型工业大麻的栽培方法
CN101707964A (zh) 大乌芦叶樱桃及滕县大红樱桃拱棚半遮荫绿枝扦插繁殖方法
CN106922402A (zh) 一种李、杏苗木良种繁育技术
CN103329802A (zh) 一种无公害草莓高产栽培方法
CN103918459B (zh) 一种肥牛树扦插繁殖方法
CN105145232A (zh) 一种无花果优质省力化整形栽培方法
CN102771304B (zh) 蚬木四季扦插育苗方法
CN105340563A (zh) 一种适用于平地的乌天麻种植方法
CN105359912A (zh) 一种樟树的栽培方法
CN103238495B (zh) 一种利用桃树造景的方法
CN105594536A (zh) 一种杨树的栽植方法
CN104106363A (zh) 一种北方五味子的栽培方法
CN103598005A (zh) 六瓣石笔木容器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3733853A (zh) 一种用水稻土繁殖茶树育苗方法
CN104838878A (zh) 一种稻田无心土夏季扦插繁育茶苗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