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4298A - 测距装置、测距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测距装置、测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4298A
CN106104298A CN201480077053.1A CN201480077053A CN106104298A CN 106104298 A CN106104298 A CN 106104298A CN 201480077053 A CN201480077053 A CN 201480077053A CN 106104298 A CN106104298 A CN 106104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ab
embedded hole
installing component
pipe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70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田秀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 filed Critical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104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42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optical strain gau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1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r clearance between spaced objects or spaced aper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21/04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by measuring coordinates of points
    • G01B21/047Accessories, e.g. for positioning, for tool-setting, for measuring pro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3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002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fixing or guiding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or the object to be measur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88Lid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8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3/00Measuring distances in line of sight; Optical rangefinders
    • G01C3/02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 Measurement Of Optical Dis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于第一金属部件的表面上的基准部件;对直至上述基准部件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的距离仪;以及设置于与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经由焊接部而结合的第二金属部件的表面上且载置上述距离仪的安装部件,上述安装部件和上述距离仪的一方包含第一突片以及第二突片,上述安装部件的上述距离仪的另一方包含:为使上述距离仪载置于上述安装部件而与上述第一突片以及上述第二突片分别嵌合的第一嵌合孔以及第二嵌合孔;将上述第一突片从第一方向朝向上述第一嵌合孔的内侧面进行推压的第一推压部件;以及将上述第二突片从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朝向上述第二嵌合孔的内侧面推压的第二推压部件。

Description

测距装置、测距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距装置、测距方法。
背景技术
设于火力发电厂、工厂的锅炉、涡轮的配管由于爆晒于高温环境下,因而随着时间的经过,容易发生以焊接部位为中心而应变增大的蠕变变形。因此因此,定期检查配管的应变,来推测配管的剩余寿命(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检查应变的方法,可使用在配管的表面预先形成金属薄膜,并对该金属薄膜的表面的凹凸进行图像解析的方法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29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就上述方法而言,图像解析画装置价格高,缺乏通用性。而且,上述方法由于只能进行在测定部位为数cm方形这样的狭窄区域测定,因而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如果不能够预先准确特定发生应变的部位,则无法推测准确的剩余寿命。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定期的应变检测成为可能的新的测距装置、以及测距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主要是如下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于第一金属部件的表面上的基准部件;对直至上述基准部件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的距离仪;以及设置于与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经由焊接部结合的第二金属部件的表面上且载置上述距离仪的安装部件,上述安装部件和上述距离仪的一方包含第一突片以及第二突片,上述安装部件和上述距离仪的另一方包含:为使上述距离仪载置于上述安装部件而与上述第一突片以及上述第二突片分别嵌合的第一嵌合孔以及第二嵌合孔;将上述第一突片从第一方向朝向上述第一嵌合孔的内侧面进行推压的第一推压部件;以及将上述第二突片从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朝向上述第二嵌合孔的内侧面进行推压的第二推压部件。
关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通过附图以及本说明书的记载将变得明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测距装置以及测距方法,尤其是对于容易发生应变的焊接金属部件和金属部件后的部位,能够进行定期的应变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测距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测距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准备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激光测距仪和安装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激光测距仪和安装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激光测距仪和安装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9是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准备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测距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的事项变得明确。
<第一实施方式>
===关于测距装置===
对本实施方式的测距装置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测距装置的结构的一例。再有,图1(A)是测距装置的俯视图,图1(B)是测距装置的侧视图。另外,图2是载置测距装置之前的立体图。
在图1(A)、图1(B)、图2中,Z轴是沿着设置有激光测距仪100的高度方向(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的轴,X轴是配管P(配管P1以及配管P2)的长边方向,Y轴表示与X轴以及Z轴正交的轴。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分别仅表示为“X方向”、“Y方向”、“Z方向”,箭头所示的方向为正方向,与箭头相反的方向表示负方向。另外,将由X轴、Y轴形成的平面称为“XY平面”,将由X轴、Z轴形成的平面称为“XZ平面”,将由Y轴、Z轴形成的平面称为“YZ平面”。
本实施方式的测距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100、安装部件200A、200B、200C以及反射板300。并且,反射板300固定于第一金属部件(配管P1)的表面,安装部件200A、200B、200C固定于经由第二金属部件(配管P2)的焊接部P3而结合的第二金属部件(配管P2)的表面,激光测距仪100成为利用推压销S1、S2而载置于安装部件200A、200B的结构。
将金属部件彼此进行焊接而接合的焊接部成为母材和焊接金属熔化并混杂在一起的状态,而且还成为受到焊接时的热影响而容易引起蠕变变形的状态。并且,用金属部件构成的配管也在多处具有焊接部,这些焊接部的应变比其它部位的应变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检测金属部件之间的焊接部的应变,将基准部件(反射板300)设置于第一金属部件(配管P1)的表面上,并且经由在第一金属部件(配管P1)和第二金属部件(配管P2)之间形成的焊接部P3而将安装部件200A、200B、200C设置于第二金属部件(配管P2)的表面上。
再有,本实施方式的配管P具体的是设于火力发电厂的被用于锅炉、涡轮等的由碳钢构成的配管,且是与X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圆筒形状的配管。并且,配管P是将一个配管P1的一端的开口和其它配管P2的一端的开口进行焊接来连接而构成的,在配管P1和配管P2之间形成焊接部P3。
并且,安装部件200A、200B、200C和反射板300经由焊接部P3而分别固定于配管P2的表面、配管P1的表面。即、构成为如下结构:在X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预先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在配管P的焊接部P3发生应变的情况下,利用激光测距仪100来检测安装部件200A、200B、200C和反射板300的距离变化,从而检测配管P的X方向的应变。
安装部件200A、200B、200C在应变检测时能够安装激光测距仪100的在正Z方向(与配管P的表面大致垂直)延伸的三根突片(以下称为“突片200A~200C”),分别是在XY平面剖切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状的不锈钢制的柱体。这些突片在配管P(焊接部P3)发生应变之前预先固定于配管P2的表面。并且,三根突片成为在XY平面观察时三根突片形成三角形的顶点这样的配置关系。另外,突片200A~200C通过点焊固定于配管P2。再有,关于将激光测距仪100载置于突片200A~200C并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进行定位的方法在后面进行叙述。
反射板300是对与突片200A~200C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进行测定时的基准部件。具体地,反射板300是在配管P上大致垂直地固定的不锈钢制的板状体。并且,反射板300具有接受激光测距仪100激光的射出并成为将激光进行反射的镜面加工的大致平坦的区域即受光区域301,反射板300以受光区域301在正Z方向(与配管P的表面大致垂直)延伸的方式被固定。并且,反射板300在距突片200A~200C并在X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例如,1m程度)的位置上以受光区域301相对于安装在突片200A~200C上的激光测距仪100的激光的射出方向而面对的方式来进行配置。另外,反射板300进行点焊而固定于配管P1的表面。
并且,突片200A~200C和反射板300成为如下的位置关系:在将激光测距仪100载置于突片200A~200C上时,来自激光测距仪100的射出部101的激光在反射板300的受光区域301被反射,并在激光测距仪100的受光部102进行受光。
激光测距仪100是具有射出部101、受光部102、基座部103的箱体。基座部103是配置于箱体的底部位置的板状体,在基座部103上,射出部101、受光部102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且配置于在Y方向偏移的位置上。并且,射出部101的激光相对于反射板300的射出方向朝向负X方向,受光部102朝向对来自负X方向的激光进行受光地进行配置。
另外,激光测距仪100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基座部103嵌入突片200A~200C,并安装推压销S1、S2,相对于射出配管P的表面进行定位。再有,关于将激光测距仪100载置于突片200A~200C,并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进行定位的方法在后面进行叙述。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下述,激光测距仪100对与反射板300的距离进行测定。
激光测距仪100的射出部101例如构成为包含调制信号振荡器、半导体发光元件,并射出用高频施加强度调制的YAG激光。另外,受光部102例如构成为,包括光检测器、相位计,对在激光的反射光和内部的参照基准之间的各自的已调制波的相位差进行测定,来算出激光测距仪100和反射板300的距离。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激光测距仪100的射出部101成为如下的结构,即、从正X方向朝向负X方向(沿着长边方向的方式)将激光朝向反射板300的受光区域301射出,并在受光区域301从负X方向朝向正X方向(以沿着长边方向的方式)将该激光进行反射并到达受光部102。并且,激光测距仪100的受光部102对用反射板300反射后的激光的反射光进行受光,并对在该反射光和内部的参照基准之间的各自的已调制波的相位差进行测定,来算出激光测距仪100和反射板300的距离(相位差方式)。再有,图1(A)、图1(B)的箭头L表示来自激光测距仪100的激光的射出方向、以及来自反射板300的激光的反射方向。
这里,如上所述,突片200A~200C和反射板300在X方向预先隔开规定的间隔,并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由此,在设置于配管P2的表面上的突片200A~200C和设置于配管P1的表面上的反射板300之间尤其是在焊接部P3发生了应变的情况下,反射板300和突片200A~200C的X方向的间隔会从设置初期的间隔发生变化。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激光测距仪100在配管P的表面准确地进行定位后的状态下对激光测距仪100和反射板300的距离进行测定,从而来对应变进行检测。
如上述,本实施方式的测距装置在应变检测时,将激光测距仪100载置于突片200A~200C,并基于与反射板300的距离的变化,来对配管P尤其是焊接部P3的应变进行检测。
===关于准备工序===
其次,参照图3,对将突片200A~200C和反射板300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的准备工序的一例进行说明。
再有,图3(A)是将在准备工序使用的板部件W设置于配管P的表面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B)是此时的侧视图。
如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准备工序是在焊接部P3发生应变之前,在配管P的表面上将突片200A~200C和反射板300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进行固定的工序。作为该固定方法,使用具有能够插入突片200A~200C和反射板300的贯通孔的板部件W并通过点焊来进行。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板部件W构成为,包括:板部WB;配置于板部WB的底面的四角且大致垂直(负Z方向)延伸的四根脚部WF1、WF2、WF3、WF4;以及在Z方向贯通板部WB的四个孔部W300、W200A、W200B、W200C。并且,板部件W的四根脚部WF1、WF2、WF3、WF4成为如下构造,即、Z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在将板部件W设置于配管P的表面上时,能够使板部件W稳定。
另外,形成于板部WB的孔部W300是构成为能够将反射板300的部件插入且形状与反射板300的在XY平面剖切的截面的形状相同的孔。同样地,形成于板部WB的孔部W200A、W200B、W200C是构成为能够将突片200A~200C的部件插入且形状与突片200A~200C的在XY平面剖切的截面的形状相同的孔。并且,这四个孔部(W300、W200A、W200B、W200C)的在XY平面的孔的位置配置成在插入了反射板300、突片200A~200C时,在XY平面中,这些部件与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等同。再有,“在XY平面的位置关系等同”的意思是在XY平面观察多个构成要素时,连接构成要素彼此的线段的距离相同,在连接构成要素彼此的线段之间形成的角度相同(以下相同)。
并且,在本工序中,将板部件经由焊接部P3跨在配管P1和配管P2的表面上地进行设置。并且,在将板部件W设置于配管P的表面的状态下,将反射板300、突片200A~200C的部件插入到四个孔部(W300、W200A、W200B、W200C)中,从而将这些部件大致垂直(Z方向)地设置在配管P的表面,将这些部件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进行点焊,从而将这些部件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板部件W,从而在配管P的表面的任意位置将突片200A~200C和反射板300以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进行固定。
===关于定位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4、图5,对将本实施方式的激光测距仪100在配管P的表面进行定位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这里,图4(A)的上部分是将激光测距仪100载置于突片200A~200C时的俯视图,图4(A)的下部分是其侧视图。图4(B)的上部分是预先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的突片200A~200C的俯视图,图4(B)的下部分是其侧视图。图4(C)的上部分是载置于突片200A~200C之前的激光测距仪100的俯视图,图4(C)的下部分是其侧视图。另外,图5是对使用推压销S1、S2将激光测距仪1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进行定位的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如上述,突片200A~200C由从配管P的表面大致垂直(正Z方向)地延伸的三根柱体构成。再有,将突片200A~200C在配管P的表面上“大致垂直”地进行固定的意思是从配管P的表面向正Z方向延伸,并不一定是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形成90度的角度。
在XY平面观察时,突片200A~200C成为如下的位置关系,即、在分别嵌入基座部103的状态下,与基座部103的正Y侧(沿着长边方向形成面的一侧)的侧面、负Y侧(沿着长边方向形成面的一侧中的与正Y侧的侧面相反一侧)的侧面、正X侧(和与反射板300对置的一侧相反一侧)的侧面靠近。
激光测距仪100的基座部103是激光测距仪100的底部的板状体,并成为如下方式,即、嵌入到突片200A~200C并能够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对激光测距仪100进行定位。
具体地,基座部103由基座板部103B、嵌合孔103A1、103A2、103A3(以下,称为“嵌合孔103A1~103A3”。)、以及连通孔103S1、103S2构成。基座板部103B是配置于激光测距仪100的底面位置的板状的基座,并成为如下构造,即、在基座板部103B的底面形成作为插入突片200A~200C的孔的嵌合孔103A1~103A3,在基座板部103B的侧面形成作为插入推压销S1、S2的孔的连通孔103S1、103S2。
嵌合孔103A1~103A3是在基座板部103B的底面从负Z方向朝向正Z方向地形成的Z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不贯通基座板部103B的孔,且成为与突片200A~200C的XY平面的剖切面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并且,嵌合孔103A1~103A3的三个孔的XY平面的位置关系与突片200A~200C三根的XY平面的位置关系大致等同地配置,并成为能够将突片200A~200C嵌入到嵌合孔103A1~103A3的三个孔中的结构。并且,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嵌合孔103A1~103A3中嵌入突片200A~200C时,基座部103、以及基座部103上的射出部101、受光部102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维持为水平状态。即、根据该结构,激光测距仪100的配管P的表面和Z方向的动作被限制。
另外,连通孔103S1、103S2是如下的贯通孔,即、在将突片200A~200C嵌入到嵌合孔103A1~103A3时,以突片200A、200B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而形成于基座板部103B的侧面并延伸至嵌合孔103A1、103A2且具有内螺纹。具体地,连通孔103S1是以突片200A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而在基座板部103B的正X侧(和与反射板300对置的一侧相反一侧)的侧面且在X方向形成的贯通直至嵌合孔103A1的孔。同样地,连通孔103S2是以突片200B的一部露出的方式而在基座板部103B的负Y侧(沿着长边方向的一侧)的侧面且在Y方向形成的贯通直至嵌合孔103A2的孔。
另外,基座部103具备推压销S1、S2,由连通孔103S1、103S2和推压销S1、S2构成将突片200A、200B从X方向和Y方向朝向嵌合孔103A1、103A2的内侧面进行推压的推压部件。
具体地,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在将突片200A嵌合到嵌合孔103A1的状态下,具有外螺纹的推压销S1从连通孔103S1对突片200A进行推压。即、如果将推压销S1螺旋结合到连通孔103S1,则推压销S1从正X方向向负X方向移动,将突片200A的侧面进行推压。由此,突片200A朝向嵌合孔103A1的侧面相对地移动。并且,消除突片200A的负X侧(和与连通孔103S1对置的一侧相反一侧)的侧面、和嵌合孔103A1的内侧面中的沿着突片200A的负X侧的侧面的侧面之间的X方向的间隙,并且突片200A的负X侧的侧面会因推压销S1而朝向嵌合孔103A1的内侧面被推压。其结果,激光测距仪1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X方向的动作会被限制。再有,图5是对利用推压销S1来将突片200A1朝向嵌合孔103A1的内侧面进行推压的情况进行说明的放大图(图中的箭头表示突片200A1在嵌合孔103A1中相对地移动的方向)。
另外,同样地,在将突片200B嵌合到嵌合孔103A2的状态下,具有外螺纹的推压销S2从连通孔103S2对突片200B进行推压,激光测距仪1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Y方向的动作被限制。根据该结构,激光测距仪100的X方向以及Y方向的动作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会被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从不同的两个方向来对嵌合到嵌合孔103A1、103A2中的两个突片200A、200B进行推压,从而将激光测距仪1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进行定位。另外,由于安装部件由三根突片200A~200C构成,所以还构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在安装激光测距仪100时,激光测距仪100的激光的射出方向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的水平方向也被确定。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使激光测距仪100成为装卸自如,并且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准确地进行定位成为可能,从而即使对于如本实施方式的配管P这样的爆晒于高温下在无法常设激光测距仪100这样的环境下使用的测定对象,也使定期的应变检测成为可能。本实施方式尤其是对于检测金属部件之间的焊接部的应变是有用的。另外,激光测距仪100由于能够使测定距离为长区间,所以即使是无法预先特定容易发生应变的部位的情况,也能够进行应变检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突片200A~200C从配管P的表面并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进行固定,并且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从水平的方向(XY平面)用推压销S1、S2来限制动作,所以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而在水平的方向(XY平面)上准确地进行定位成为可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准备工序中,由于使用板部件W将反射板300和突片200A~200C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所以能够以突片200A~200C和反射板300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在突片200A~200C上载置激光距离仪100时,在从激光距离仪100的射出部101射出激光时在反射板300的受光区域301反射,并到达受光部102的位置关系)的方式来设置测距装置。而且,还能够省略对在刚设置突片200A~200C和反射板300之后的初期的突片200A~200C和反射板300的间隔进行测定的工序。
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就安装部件而言,是将突片200A~200C由Z方向的高度均等的三根柱体构成而成的,但如果具有突片,则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图6、图7表示安装部件的其它实施方式。图6、图7所示的安装部件成为由三根柱体构成的突片200A’、200B’、200C’植入设于金属制的台座200D’的结构。即、台座200D’是设置突片200A’、200B’、200C’的位置形成具有内螺纹且在Z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将具有外螺纹的突片200A’、200B’、200C’插入到这些贯通孔中并进行螺旋结合,从而突片200A’、200B’、200C’植入设于台座200D’中。使用台座200D’的情况在以下方面是有用的,即、即使是固定安装部件的区域成为弯曲的形状,也使安装部件的底部成为沿着配管P的弯曲的上表面的形状,从而在与检测应变的配管P的长边方向(X方向)垂直的方向(正Z方向)容易形成柱形状。另外,在将安装部件的突片200A’、200B’、200C’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时,在将金属制的台座200D’焊接在配管P的表面上之后,还能够将突片200A’、200B’、200C’植入设于台座的孔中,还能够提高操作性。而且,还能够缓和在激光测距仪100的安装时的对突片200A’、200B’、200C’和配管P的固定部位在水平方向(X方向、Y方向)作用的剪切应力。
另外,安装部件不一定必须用三根突片构成,如果是两个以上,则在将安装部件嵌合于基座部的嵌合孔时,能够将激光测距仪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的水平方向(XY方向)的朝向进行固定。另外,安装部件的高度、形状并不一定必须均等,如果是在将激光测距仪嵌入安装部件时成为激光测距仪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而稳定的状态,则这些部件的高度、形状任意。例如,使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部件200A、200B的Z方向的高度比安装部件200C的Z方向的高度高,从而能够使激光测距仪100的基座部103和安装部件的嵌合作业容易。
另外,突片200A~200C形状只要是能够与嵌合孔103A1~103A3嵌合的形状,则还可以是柱形状以外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连通孔103S1、103S2设有内螺纹,在推压销S1、S2设有外螺纹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如果是在连通孔103S1、103S2中推入推压销S1、S2时,利用摩擦力而将推压销S1、S2固定于连通孔103S1、103S2内,则不需要该螺纹结构。即、与上述相同,在推压销S1将突片200A的负X侧的侧面朝向嵌合孔103A1的内侧面进行推压的状态下利用与连通孔103S1的内侧面的摩擦力进行固定,推压销S2在将突片200B的正Y侧的侧面朝向嵌合孔103A2的内侧面进行推压的状态下,利用与连通孔103S2内侧面的摩擦力来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将激光测距仪1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并在水平的方向(XY平面)进行准确的定位。
另外,替代推压销S1、S2,还可以使用板簧。例如,成为如下方式,即、预先在嵌合孔103A1的内侧面设置板簧,并预先在突片200A的侧面设置承受板簧的槽,在将突片200A嵌合到嵌合孔103A1中时,设于嵌合孔200A的侧面的板簧嵌入突片200A的承受板簧的槽中,将突片200A的负X侧的侧面朝向嵌合孔103A1的内侧面进行推压,对突片200B和嵌合孔103A2也设置相同的结构,从而能够将激光测距仪1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在水平的方向(XY平面)进行准确的定位。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部件,替代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突片的方式,在使用具有柱形状的孔部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反地,是在安装部件设置嵌合孔,在激光测距仪的基座部设置突片的方式。再有,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参照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件500以及激光测距仪的基座400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这里,图8(A)的上部分是将激光测距仪400载置于安装部件500时的俯视图,图8(A)的下部分是其侧视图。图8(B)的上部分是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的安装部件500的俯视图,图8(B)的下部分是其侧视图。图8(C)的上部分是在将激光测距仪400载置于安装部件500之前的俯视图,图8(C)的下部分是其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件500是利用点焊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的板状的台座。并且,安装部件500为了载置激光测距仪400,而由形成从板状的台座的上表面向负Z方向延伸的孔的嵌合孔500A1、500A2、500A3(以下、称为“嵌合孔500A1~500A3”。)、以及在板状的台座的侧面形成导入螺纹的孔的连通孔500S1、500S2构成。
嵌合孔500A1~500A3是嵌入激光测距仪400的基座部403的突片403A1、403A2、403A3(以下,称为“突片403A1~403A3”)的三个孔、且是从板状的台座的上表面向负Z方向延伸的Z方向的长度相等的孔(在Z方向形成柱形状的孔)。并且,嵌合孔500A1~500A3的三个孔的XY平面的位置关系与突片403A1~403A3的三个柱形状的XY平面的位置关系大致等同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
并且,嵌合孔500A1A1~500A3的XY平面的切断面的截面形状成为与在将嵌合孔500A1A1~500A3嵌入突片403A1~403A3时的对应位置的突片403A1~403A3的XY平面的切断面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并成为能够嵌入柱形状的突片403A1~403A3的结构。
另外,连通孔500S1、500S2是在嵌合孔500A1~500A3嵌入激光测距仪400的突片403A1~403A3时,以突片403A1、403A2露出的方式形成于安装部件500的侧面的孔。具体地,连通孔500S1是在嵌入突片403A1时以突片403A1露出的方式而在安装部件500的正X侧(与反射板600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面并贯通直至在X方向形成的嵌合孔500A1的孔。同样地,连通孔500S2是在嵌入突片403A2时以突片403A1露出的方式在安装部件500的负Y侧(与反射板600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面并贯通直至在Y方向形成的嵌合孔500A2的孔。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激光测距仪400的基座部403是激光测距仪400的底部的板状体,成为嵌入安装部件500并能够在配管P的表面对激光测距仪400进行定位的方式。
具体地,基座部403由基座板部403B、以及突片403A1~403A3构成。基座板部403B是在激光测距仪400的底面(负Z方向)位置配置的板状的基座,在基座板部403B的底部配置有向负Z方向延伸的柱体即突片403A1~403A3。
并且,如上述,三根突片403A1~403A3的XY平面的位置关系成为与嵌合孔500A1~500A3的三个孔的XY平面的位置关系大致等同的位置关系,并成为能够嵌入嵌合孔500A1~500A3的结构。并且,安装部件500的上表面以及激光测距仪400的基座板部403B的底面均具有平坦的形状,并成为如下结构,即、在突片403A1~403A3嵌入所对应位置的安装部件500时,能够将基座部403、以及基座部403上的射出部401、受光部402(不图示)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维持为水平状态。即、根据该结构,激光测距仪400的配管P的表面和Z方向的动作会被限制。
另外,安装部件500具备推压销S3、S4,由连通孔500S1、500S2和推压销S3、S4,构成将突片403A1、403A2从X方向或者Y方向朝向嵌合孔500A1、500A2的内侧面进行推压的推压部件。推压的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地,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在将突片403A1嵌合到嵌合孔500A1中的状态下,具有外螺纹的推压销S3从连通孔500S1来对突片403A1进行推压。即、如果将推压销S3与连通孔500S1螺旋结合,则推压销S3从正X方向朝向负X方向移动,对突片403A1的侧面进行推压。由此,突片403A1朝向嵌合孔500A1的侧面相对地移动。并且,消除突片403A1的负X侧(与连通孔500S1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面、和嵌合孔500A1的内侧面中的沿着突片403A1的负X侧侧面的侧面之间的X方向的间隙,并且,突片403A1的负X侧的侧面会因推压销S3而朝向嵌合孔500A1的内侧面被推压。其结果,激光测距仪4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其X方向的动作会被限制。另外,同样地,在将突片403A2嵌合到嵌合孔500A2中的状态下,具有外螺纹的推压销S4从连通孔500S2来对突片403A2进行推压,激光测距仪4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其Y方向的动作被限制。根据该结构,激光测距仪4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其X方向以及Y方向的动作会被限制。
即、根据该结构,就激光测距仪400而言,其配管P的表面和X方向以及Y方向的动作会被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从不同的两个方向对嵌合到嵌合孔500A1、500A2中的突片403A1、突片403A2进行推压,从而将激光测距仪4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进行定位。另外,安装部件500具有三个柱形状的孔(嵌合孔500A1~500A3),所以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在安装激光测距仪400时,激光测距仪400的激光的射出方向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的水平方向也被确定。
===关于准备工序===
其次,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9,对将安装部件500和反射板600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的准备工序的一例进行说明。
再有,图9(A)是将在准备工序使用的板部件W’设置于配管P的表面的状态的俯视图,图9(B)是此时的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准备工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是在配管P的表面发生应变之前,在配管P的表面上利用点焊并隔开规定的间隔来对安装部件500和反射板600进行固定的工序。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安装部件500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之后固定反射板600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准备工序通过如下的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来进行,第一工序是将板状的安装部件500设置于配管P2的表面,第二工序是在设置好的安装部件500的嵌合孔500A1、500A2中嵌入板部件W’的脚WF1’、WF2’的状态下,经由焊接部P3跨在配管P1和配管P2的表面上地设置板部件W’,并使用该板部件W’来对反射板600进行固定。
在第一工序中,不使用板部件W’而将安装部件500在配管P2的表面进行固定。此时的固定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使用点焊。
并且,基于第二工序,使用板部件W’并以安装部件500和反射板600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进行固定。
这里,板部件W’构成为包括:板部WB’;配置于板部WB’的底面的四角且大致垂直(负Z方向)延伸的四根脚部WF1’、WF2’、WF3’、WF4’;以及能够插入反射板600且贯通板部WB’的孔部W600’。并且,构成为如下的结构,即、板部件W’的四根脚部WF1’、WF2’、WF3’、WF4’是在XY平面剖切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状的柱体,脚部WF1’、WF2’能够嵌入安装部件500的嵌合孔500A1、500A2。另外,脚部WF1’、WF2’的XY平面的位置关系与安装部件500的嵌合孔500A1、500A2的XY平面的位置关系等同。
由此,成为如下的构造,即、在将板部件W’设置在配管P的表面上时,在将脚部WF1’、WF2’嵌入安装部件500的嵌合孔500A1、500A2的状态下,板部WB’与配管P的表面成为水平状态。并且,形成于板部WB的孔部W600’是构成为能够将反射板600的部件插入且形状与反射板600的在XY平面剖切的截面的形状相同的孔。再有,板部件W’的XY平面的脚部WF1’、WF2’以及孔部W600’的XY平面的位置关系构成为如下的位置关系,即、与嵌合孔500A1、500A2以及反射板600的XY平面的位置关系等同。
并且,在将板部件W’设置于配管P的表面的状态下,将反射板600的部件插入到孔部W600’中,从而将其在配管P1的表面大致垂直(Z方向)地进行配置,并相对于配管P1的表面进行点焊,从而将反射板600固定于配管P1的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上的结构,将安装部件500以及反射板600以成为图8所示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进行固定。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使激光测距仪400装卸自如,并且使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准确地进行定位成为可能,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安装部件500由三个柱形状的孔构成。但是,安装部件500并不一定必须用三个柱形状的孔构成,如果是两个以上的孔,则在将安装部件500嵌合到基座部403的突片403A上时,能够将激光测距仪400的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的水平方向(XY方向)的朝向进行固定。
<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替代将反射板900预先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的方式,在将能够装卸自如地载置反射板900的第二安装部件910预先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再有,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参照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以及反射板900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这里,图10(A)的上部分是在将反射板900安装于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时的俯视图,图10(A)的下部分是其侧视图。图10(B)的上部分是预先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的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的俯视图,图10(B)的下部分是其侧视图。图10(C)的上部分是反射板900的俯视图,图10(C)的下部分是其侧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将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作为基准部件预先固定于配管P的表面,在应变检测时,在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设置反射板900。
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是在应变检测时能够安装反射板900并在正Z方向(与配管P的表面大致垂直)延伸的两根突片910A、910B,且是各自的在XY平面剖析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状的不锈钢制的柱体。这些突片在配管P(焊接部P3)发生应变之前,利用点焊预先固定于配管P1的表面。并且,两根突片在大致相同的X坐标位置,并配置在Y方向偏移的位置。
另外,反射板900由反射板嵌合孔900A1、900A2、连通孔900S1、900S2、以及受光区域901(未图示)构成。再有,受光区域90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反射板嵌合孔900A1、900A2是在反射板900的底面从负Z方向朝向正Z方向形成的不贯通反射板900的孔,成为分别与突片910A、910B的XY平面的剖切面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另外,突片910A和910B的XY平面的位置关系成为如下的位置关系,即、与反射板嵌合孔900A1和900A2的XY平面的位置关系等同。
由此,能够如下结构,即、能够将突片910A、910B嵌入反射板嵌合孔900A1、900A2。
另外,连通孔900S1、S2是在突片910嵌入了反射板900时以突片910露出的方式形成于反射板900的侧面且贯通直至反射板嵌合孔900A1、900A2的形成有内螺纹的孔。具体地,连通孔900S1是在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嵌入了反射板900时以突片910A、910B露出的方式在反射板900的负Y侧(以沿着配管P的长边方向的方式形成面的一侧)的侧面并在Y方向形成的贯通直至反射板嵌合孔900A1的孔。同样地,连通孔910S2是在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嵌入了反射板900时,以突片910B露出的方式在反射板900的负X侧(与安装部件对置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并在X方向形成的贯通直至嵌合孔900A2的孔。
并且,在突片910A嵌入了反射板嵌合孔900A1的状态下,将具有外螺纹的推压销S5从连通孔910A1插入,从而对突片910A进行推压,反射板9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其Y方向的动作被限制。另外,在突片910B嵌入了反射板嵌合孔900A2的状态下,将具有外螺纹的推压销S6从连通孔910A2插入,从而对突片910B进行推压,反射板9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其X方向的动作被限制。该固定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并且,根据该结构,就反射板900而言,其配管P的表面和X方向以及Y方向的动作会被限制。
再有,本实施方式的激光测距仪以及安装部件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激光测距仪100以及安装部件200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上的结构,将反射板900相对于配管P的表面,并对于X方向、Y方向、Z方向分别进行定位。另外,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由两根突片构成,所以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安装反射板900时,反射板900、901的受光区域朝向配管P的表面的水平方向的方向也被确定。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成为不仅是激光测距仪,对于反射板在测定时也进行载置的结构,所以能够实现高度方向的节省空间化。另外,即使对于将测距装置设置于多个部位的情况还能减少反射板的部件数。
<其它实施方式>
再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使用激光测距仪来作为距离仪的情况,但如果是对直至基准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应反射板)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的距离仪,则也可以是其它距离仪。例如,取代激光测距仪,还能使用超声波距离仪。超声波距离仪的情况,朝向反射板输出超声波,并基于直至弹回来的时间,能够对从距离仪至基准部件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
另外,替代激光测距仪,还可以使用静电电容式应变传感器。该情况下,在配管P1的表面固定第一电极体并能够在配管P2的表面以与第一电极体独立地可移动的方式固定第二电极体即可。并且,根据由第一电极体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体的第二电极形成的电容器的静电容量的变化,能够对第一电极体和第二电极体的距离进行测定(关于测定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2-202953号公报)。即、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说明那样,在距离测定时,在设置第一电极体和第二电极体的位置预先设置各自的安装部件,在各自的安装部件载置第一电极体和第二电极体即可。再有,该情况下,由上述第一电极体和第二电极体会形成距离仪。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如下的方式,即、作为将第一金属部件和第二金属部件进行焊接来结合的部分的一例,使用测距装置对配管P1和配管P2之间的焊接部P3的应变进行检测。配管的情况下,蠕变变形容易在经由焊接部P3的长边方向发生,由于蠕变变形能够作为表面的应变而检测,所以尤其有用。但是,本发明的测距装置以及测距方法不限于配管,还能够适用于任意的金属部件。另外,如果是容易发生蠕变变形的部件,则对于其它部件也能够适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准备工序中,使用使反射板和安装部件成为规定的间隔这样的板部件,将这些部件固定于配管的表面。但是,并不一定必须使用上述板部件,还可以在将反射板和安装部件固定于配管的表面之后,用激光测距仪来对这些部件的距离进行测定。
===结论===
综上述,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如下地进行记载。
上述各实施方式公开了如下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于配管P2的表面上的反射板300、600(或者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对直至反射板300、600(或者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的激光测距仪100、400;以及设置于与配管P2经由焊接部P3而结合的配管P1的表面上且载置激光测距仪100、400的安装部件200、200’、500,安装部件200、200’、500和激光测距仪100、400的一方包含第一突片以及第二突片200A、200B、403A、403B,安装部件200、500和激光测距仪100、400的另一方包含:为使激光测距仪100、400载置于安装部件200、200’、500而与第一突片以及第二突片200A、200B、403A、403B的各部件嵌合的第一嵌合孔以及第二嵌合孔103A、103B、500A、500B;将第一突片200A、403A从X方向朝向第一嵌合孔103A、500A的内侧面进行推压的第一推压部件;以及将第二突片200B、403B从与X方向不同的Y方向朝向第二嵌合孔103B、500B的内侧面进行推压的第二推压部件。
由此,使距离仪装卸自如,并且能够相对于物体的表面准确进行定位,即使对于在无法常设距离仪这样的环境下使用的测定对象,也使得定期的应变检测成为可能。
这里,还可以如下:安装部件200、200’包含第一突片以及第二突片200A、200B,激光测距仪100包含:第一嵌合孔以及第二嵌合孔103A、103B;和第一推压部件以及第二推压部件,第一推压部件包含:与第一嵌合孔103A的内侧面连通的第一连通孔103S1;以及通过第一连通孔103S1对第一突片200A进行推压的第一推压销S1,第二推压部件包含:与第二嵌合孔103B的内侧面连通的第二连通孔103S2;以及通过第二连通孔103S2对第二突片200B进行推压的第二推压销S2。
由此,使距离仪装卸自如,并且能够相对于物体的表面准确地进行定位。
这里,还可以如下:第一连通孔以及第二连通孔103S1、103S2具有内螺纹,第一推压销以及第二推压销S1、S2分别具有与第一内螺纹以及第二内螺纹螺旋结合的外螺纹。
这里,还可以如下:安装部件200’是植入设置第一突片以及第二突片200A’、200B’并焊接于配管P1的金属制的台座200D’。
这样使用台座的情况下,即使固定安装部件的区域成为弯曲的形状,由于使安装部件的底部成为沿着该弯曲的形状这样的形状,从而能够在与金属部件的表面垂直的方向(正Z方向)容易形成柱形状这一点有用。另外,在将安装部件的突片固定于表面时,在将金属制作的台座焊接在金属部件的表面上之后,在台座的贯通孔植入设置突片即可,还能够提高操作性。而且,能够缓和在距离仪安装时的对突片和金属部件的表面的固定部位并在水平方向(X方向、Y方向)作用的剪切应力。
这里,还可以如下:基准部件是将激光进行反射的反射板300、600,距离仪是将激光向反射板射出,并基于从反射板反射后的激光来对距离进行测定的激光测距仪100、400。
这样的激光测距仪的情况,能够使测定距离为长区间,所有即使是无法预先特定容易发生应变的情况,也能够进行应变检测。
这里,还可以如下:设置反射板300、600、900的第一金属部件是第一配管P1,设置安装部件200、200’、500的第二金属部件是第二配管P2,将第一配管的一端的开口和第二配管的一端的开口经由焊接部P3而结合。
这种配管的情况,蠕变变形在经由焊接部的长边方向容易发生,蠕变变形作为表面的应变能够检测,所以特别有用。
还可以如下:第一突片以及第二突片200A、200B、403A、403B是从配管P1的表面并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柱体,X方向以及Y方向是与配管P1的表面大致水平的方向。
由此,使距离仪装卸自如,并且能够相对于物体的表面准确地进行定位。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公开了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工序,在配管P2的表面上设置反射板300、600(或者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并且在与配管P2经由焊接部P3而结合的配管P1的表面上设置载置激光测距仪100、400的安装部件200、200’、500;第二工序,将安装部件200、200’、500和激光测距仪100、400的一方具备的第一突片200A、403A以及第二突片200B、403B嵌合到安装部件200、500和激光测距仪100、400的另一方具备的第一嵌合孔103A、500A以及第二嵌合孔103B、500B;第三工序,用第一推压部件将第一突片200A、403A从X方向朝向第一嵌合孔103A、500A的内侧面进行推压,并且用第二推压部件将第二突片200B、403B从与X方向不同的Y方向朝向第二嵌合孔103B、500B的内侧面进行推压,从而将激光测距仪100、400载置于安装部件200、200’、500;以及第四工序,在将激光测距仪100、400载置于安装部件200、200’、500的状态下,对从激光测距仪100、400至反射板300、600(或第二安装部件910A、910B)的距离进行测定。
由此,使距离仪装卸自如,并且能够相对于物体的表面准确地进行定位,即使对于在无法常设距离仪这样的环境下使用的测定对象,也使得定期的应变检测成为可能。
这里,还可以如下:第一工序具有第五工序,上述第五工序为了设置具备第一突片200A以及第二突片200B的安装部件200和反射板300,而将板部件W设置为经由焊接部P3跨在配管P2和配管P1的表面上,板部件W具备嵌合反射板300、第一突片200A以及第二突片200B的多个贯通孔,这些贯通孔在插入反射板300、第一突片200A以及第二突片200B时这些部件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
由此,能够以使安装部件和基准部件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设置测距装置。而且,还能够省略对在刚设置安装部件和基准部件之后的初期的安装部件和基准部件的间隔进行测定的工序。
这里,还可以如下:安装部件500具有第一嵌合孔500A以及第二嵌合孔500B,具备板部件W’,其具有嵌合到第一嵌合孔500A以及第二嵌合孔500B的第一脚部WF1’以及第二脚部WF2’;以及嵌合反射板600的贯通孔W600’,在将第一脚部WF1’以及第二脚部WF2’插入到安装部件500的第一嵌合孔500A以及第二嵌合孔500B并将反射板600插入到贯通孔W600’时,以反射板600、第一嵌合孔500A以及第二嵌合孔500B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配置第一脚部WF1’、第二脚部WF2’、贯通孔W600’,第一工序具有:第五工序,将安装部件500设置在配管P2的表面上;以及第六工序,以在安装部件500的第一嵌合孔500A以及第二嵌合孔500B嵌合第一脚部WF1’以及第二脚部WF2’,并经由焊接部P3跨在配管P2和配管P1的表面上地设置板部件W’。
由此,能够以使安装部件和基准部件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设置测距装置。而且,还能够省略对刚设置安装部件和基准部件之后的初期的安装部件和基准部件的间隔进行测定的工序。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例详细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只不过是示例,不对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包含将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的特征。
符号说明
100、400-激光测距仪,101、401-射出部,102、402-受光部,103、403-基座部,200、500-安装部件,300、600、900-反射板,P-配管,W-板部件,S-推压销。

Claims (10)

1.一种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设置于第一金属部件的表面上的基准部件;
对直至上述基准部件为止的距离进行测定的距离仪;以及
设置于与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经由焊接部结合的第二金属部件的表面上且载置上述距离仪的安装部件,
上述安装部件和上述距离仪的一方包含第一突片以及第二突片,
上述安装部件和上述距离仪的另一方包含:为使上述距离仪载置于上述安装部件而与上述第一突片以及上述第二突片分别嵌合的第一嵌合孔以及第二嵌合孔;将上述第一突片从第一方向朝向上述第一嵌合孔的内侧面进行推压的第一推压部件;以及将上述第二突片从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朝向上述第二嵌合孔的内侧面进行推压的第二推压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件包含上述第一突片以及上述第二突片,
上述距离仪包含:上述第一嵌合孔以及上述第二嵌合孔;和上述第一推压部件以及上述第二推压部件,
上述第一推压部件包含:与上述第一嵌合孔的内侧面连通的第一连通孔;以及通过上述第一连通孔而对上述第一突片进行推压的第一推压销,
上述第二推压部件包含:与上述第二嵌合孔的内侧面连通的第二连通孔;以及通过上述第二连通孔而对上述第二突片进行推压的第二推压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通孔以及上述第二连通孔具有内螺纹,
上述第一推压销以及上述第二推压销分别具有与上述第一内螺纹以及上述第二内螺纹螺旋结合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件是植入设置上述第一突片以及上述第二突片且焊接于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金属制的台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准部件是对激光进行反射的反射板,
上述距离仪向上述反射板射出上述激光,并基于从上述反射板反射的上述激光来测定上述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金属部件是第一配管,
上述第二金属部件是第二配管,
上述第一配管的一端的开口和上述第二配管的一端的开口经由上述焊接部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突片以及上述第二突片是从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表面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柱体,
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是与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表面大致水平的方向。
8.一种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工序,在第一金属部件的表面上设置基准部件,并且在与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经由焊接部而结合的第二金属部件的表面上设置载置距离仪的安装部件;
第二工序,将上述安装部件和上述距离仪的一方具备的第一突片以及第二突片嵌合到上述安装部件和上述距离仪的另一方具备的第一嵌合孔以及第二嵌合孔;
第三工序,用第一推压部件将上述第一突片从第一方向朝向上述第一嵌合孔的内侧面进行推压,并且用第二推压部件将上述第二突片从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朝向上述第二嵌合孔的内侧面进行推压,从而将上述距离仪载置于上述安装部件;以及
第四工序,在将上述距离仪载置于上述安装部件的状态下,对从上述距离仪至上述基准部件的距离进行测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工序具有第五工序,上述第五工序为了设置具备上述第一突片以及上述第二突片的上述安装部件和上述基准部件,而将板部件设置为经由上述焊接部跨在上述第一金属部件和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表面上,
上述板部件具备嵌合上述基准部件、上述第一突片以及上述第二突片的多个贯通孔,上述多个贯通孔在插入上述基准部件、上述第一突片以及上述第二突片时这些部件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件具有上述第一嵌合孔以及上述第二嵌合孔,
具备板部件,其具有:嵌合到上述第一嵌合孔以及上述第二嵌合孔的第一脚部以及第二脚部;以及嵌合上述基准部件的贯通孔,在将上述第一脚部以及上述第二脚部插入到上述安装部件的上述第一嵌合孔以及上述第二嵌合孔并将上述基准部件插入到上述贯通孔时,以上述基准部件、上述第一嵌合孔以及上述第二嵌合孔成为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配置上述第一脚部、上述第二脚部、上述贯通孔,
上述第一工序具有:
第五工序,将上述安装部件设置于上述第一金属部件的表面上;以及
第六工序,以在上述安装部件的上述第一嵌合孔以及上述第二嵌合孔嵌合上述第一脚部以及上述第二脚部,并经由上述焊接部跨在上述第一金属部件和上述第二金属部件的表面上的方式设置上述板部件。
CN201480077053.1A 2014-03-12 2014-03-12 测距装置、测距方法 Pending CN1061042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56564 WO2015136652A1 (ja) 2014-03-12 2014-03-12 距離測定装置、距離測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4298A true CN106104298A (zh) 2016-11-09

Family

ID=54071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7053.1A Pending CN106104298A (zh) 2014-03-12 2014-03-12 测距装置、测距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8062B2 (zh)
EP (1) EP3118647B1 (zh)
JP (1) JP5805912B1 (zh)
KR (1) KR20160105977A (zh)
CN (1) CN106104298A (zh)
CA (1) CA2941433C (zh)
ES (1) ES2818922T3 (zh)
PH (1) PH12016501789A1 (zh)
WO (1) WO20151366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66058B2 (en) * 2013-01-25 2017-09-19 The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 Distanc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d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KR102144541B1 (ko) * 2014-05-08 2020-08-18 주식회사 히타치엘지 데이터 스토리지 코리아 2방향 거리 검출 장치
WO2018142521A1 (ja) * 2017-02-01 2018-08-09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距離測定装置
CN107063168B (zh) * 2017-05-25 2020-01-14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建筑形变监测及倒塌预警系统
CN109916368B (zh) * 2019-04-01 2024-02-2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探头展开结构、探头保护装置及检测装置
JP6760522B1 (ja) * 2019-07-24 2020-09-23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歪み検出装置
CN115979206B (zh) * 2023-03-21 2023-06-30 广东海纬地恒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准的凹台边长量距仪、量距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467514A1 (es) * 1977-03-07 1979-09-0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Dispositivo simulador de alcance optico de tipo pasivo
US4823590A (en) * 1987-10-02 1989-04-25 Ultrasonic Arrays, Inc. Automatic calibration method for thickness gauges
CA2242179C (en) * 1997-07-07 2006-10-03 Takao Shibayama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osition of hole
JP2001235328A (ja) * 2000-02-22 2001-08-31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レーザー光を使用した配管角度測定方法およびその測定装置
TW453439U (en) * 2000-10-09 2001-09-01 Asustek Comp Inc Tension measuring instrument with adjustable measuring angle
JP4516288B2 (ja) * 2003-06-10 2010-08-04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デジタル式変位測定器
JP2005055450A (ja) 2004-11-29 2005-03-03 Kyowa Electron Instr Co Ltd 光ファイバ式ひずみゲージ
GB2429783A (en) * 2005-09-06 2007-03-07 Brian Gibbens Stress free temperature variation monitor for railway tracks
US9352420B2 (en) * 2007-10-10 2016-05-31 Ronald Peter Whitfield Laser cladding device with an improved zozzle
KR101262778B1 (ko) * 2008-09-03 2013-05-09 무라다기카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경로 계획 장치, 및 자율 이동 장치
JP5304128B2 (ja) * 2008-09-16 2013-10-0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環境地図修正装置及び自律移動装置
KR101202695B1 (ko) * 2008-10-01 2012-11-19 무라다기카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자율 이동 장치
CN102803642B (zh) * 2009-05-08 2015-04-15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在自主采矿钻机上结合传感器的方法和系统
JP2011053165A (ja) * 2009-09-04 2011-03-17 Hitachi-Ge Nuclear Energy Ltd 無軌道式移動台車の位置検出装置及び方法
JP5132655B2 (ja) * 2009-10-23 2013-01-30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歪計の取付構造、歪計の取付方法
JP2012202953A (ja) 2011-03-28 2012-10-22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歪測定装置
US9766058B2 (en) * 2013-01-25 2017-09-19 The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 Distanc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d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JP5426054B1 (ja) * 2013-03-06 2014-02-26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歪測定装置、取付装置
JP5364860B1 (ja) * 2013-04-24 2013-12-11 グリーン フィクス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
US9680975B2 (en) * 2013-09-17 2017-06-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workable midplate attachment structu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136652A1 (ja) 2017-04-06
CA2941433A1 (en) 2015-09-17
US20170074642A1 (en) 2017-03-16
WO2015136652A1 (ja) 2015-09-17
KR20160105977A (ko) 2016-09-08
EP3118647B1 (en) 2020-06-17
EP3118647A4 (en) 2017-03-29
JP5805912B1 (ja) 2015-11-10
US10048062B2 (en) 2018-08-14
CA2941433C (en) 2018-09-04
EP3118647A1 (en) 2017-01-18
ES2818922T3 (es) 2021-04-14
PH12016501789A1 (en) 2017-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4298A (zh) 测距装置、测距方法
CN102288123B (zh) 一种用于焊接变形三维非接触式测量的精确定位方法
US7500319B2 (en) Measurement probe for use in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s
US20160078681A1 (en) Workpiece machining work support system and workpiece machining method
US20220288845A1 (en) Method for quality monitoring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R2949152A1 (fr) Jauge de deformation et systeme de localisation spatiale de telles jauges
CN104708194A (zh) 夹紧力和对准检测装置
CN105841627A (zh) 一种用于测量大型环形机匣类零件的几何变形的装置
CN106338625B (zh) 探针卡
CN110088566A (zh) 用于测量量规的至少一个几何特征的方法和系统
CN104613890B (zh) 光栅应变测量装置
JP2007198859A (ja) 位置測定方法、変位測定方法、変位の監視方法
US20190293534A1 (en) Test Jig and Test Method
CN108732384A (zh) 无电力环境数据记录器
CN109506570A (zh) 位移传感器
CN103389047A (zh) 具有滑块的光学测量装置和光学测量方法
JP2017194335A (ja) 温度分布検出システム
CN101476854A (zh) 一种链板孔垂直度检测量规
KR20160023401A (ko) 직각도 측정장치를 이용한 직각도 측정방법
CN109001496A (zh) 用于电检测装置的接触头、检测装置
CN103809186B (zh) 路缘检测系统、方法、装置及工程机械
CN107024190A (zh) 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的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标定设备
JP7185603B2 (ja) 吹付物厚み測定器
JP6083806B2 (ja) 加工孔位置の測定装置
CN108169756A (zh) 一种顶进涵施工的测偏监控装置及测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