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9853B - 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59853B CN106059853B CN201610362549.4A CN201610362549A CN106059853B CN 106059853 B CN106059853 B CN 106059853B CN 201610362549 A CN201610362549 A CN 201610362549A CN 106059853 B CN106059853 B CN 1060598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dress
- test
- port
- parameter
- measur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781 safety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1100000041 toxicology testing Toxicit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5035 ginseng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72519 Aix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利用预设的基础测试类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是否为合法参数;以及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为合法参数时,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并将其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利用与所述配置文件相对应的测试类型功能,批量测试配置文件中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基于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与所述测试结果相对应的测试报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解析简写规则的批量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人机交互,实现批量网络连通性测试,提高网络连通性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系统间的网络连通性测试是系统运维中常规性操作,无论是在日常对信息系统进行健康检查、应急处置、故障分析,还是在新访问关系开通时的验证,均需要进行系统间的网络连通性测试。
目前在运维当中,一般采用手工执行ping和telnet等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有时遇到较多访问关系(如上百条或上千条)的情况,若仍采用手工方式逐条进行测试,则会是一个十分费时费力的工作。同时,由于人为判断和记录测试结果,容易导致测试案例执行不全、测试结果不客观等问题出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可以减小人力的投入,大大提高网络连通性测试的执行效率,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
利用预设的基础测试类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是否为合法参数;
以及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为合法参数时,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并将其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
利用与所述配置文件相对应的测试类型功能,批量测试配置文件中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基于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与所述测试结果相对应的测试报告。
优选的,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具体包括:测试类型参数和待测IP地址及端口;
其中所述测试类型参数包括:PING、TELNET或ALL三种类型;
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的输入方式包括:参数或参数文件两种形式。
优选的,所述利用预设的基础测试类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是否为合法参数,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测试类型参数是否为PING、TELNET或ALL类型;
判断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的输入方式是否为参数文件形式或者参数形式,以及当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的输入方式为参数文件时,检测所述参数文件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是否合法;或者当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的输入方式为参数时,检测所述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是否合法。
优选的,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为按照简写规则归纳合并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优选的,所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具体包括:将按照简写规则归纳合并的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单一具体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优选的,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简写规则具体包括:
利用第一字符将多个连续的IP地址简写成一个IP地址;
利用第二字符将多个连续的端口简写成一个端口;
利用第三字符将多个不连续的IP地址简写成一个或多个IP地址;
利用第四字符将多个不连续的端口简写成一个或多个端口。
优选的,还包括:处理所述网络连通性测试过程中临时生成的文件。
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解析模块、测试模块和生成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利用预设的基础测试类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是否为合法参数;
所述解析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为合法参数时,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并将其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
所述测试模块,用于利用与所述配置文件相对应的测试类型功能,批量测试配置文件中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与所述测试结果相对应的测试报告。
优选的,所述解析模块,具体包括:获取子模块、转换子模块和保存子模块;
所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
所述转换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所述保存子模块,用于将转换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
优选的,还包括: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网络连通性测试过程中临时生成的文件。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利用预设的基础测试类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是否为合法参数;以及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为合法参数时,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并将其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利用与所述配置文件相对应的测试类型功能,批量测试配置文件中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基于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与所述测试结果相对应的测试报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解析简写规则的批量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人机交互,实现批量网络连通性测试,提高网络连通性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装置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
目前运维人员一般采用手工执行ping和telnet等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在日常运维中,经常按照人为习惯及通配符的使用规则,将一些相近的访问关系进行整合简写。例如:A主机需要开通到多个主机的访问关系,IP地址分别为:192.168.33.5、192.168.33.6、192.168.33.7、192.168.33.8。各主机上均开通的端口为:9008、9009、9010的访问关系,对于此种较多的访问关系,往往按人为习惯进行合并简写为:192.168.33.5-8:9008-9010。使用简写格式可以对访问关系进行归纳合并,有效减少访问关系条目数,但是这种简写的方式并不能被操作系统提供的ping和telnet命令所识别和支持,对于这种简写的网络访问关系测试,往往还需要人为将简写的访问关系转换为具体的IP地址和端口,并逐条来进行测试。
针对上述实际运维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解析简写规则的批量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人机交互,实现批量网络连通性测试,提高网络连通性测试效率。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利用预设的基础测试类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是否为合法参数;以及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为合法参数时,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并将其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利用与所述配置文件相对应的测试类型功能,批量测试配置文件中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基于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与所述测试结果相对应的测试报告。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附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所述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如附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
在步骤101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具体包括:测试类型参数和待测IP地址及端口,其中所述测试参数的输入格式如下:CheckNetwork.sh-[PING|TELNET|ALL][[IP:X.X.X.X:XX]|[FILE:filename]]。所述测试类型参数包括:PING、TELNET或ALL三种类型,PING用于表示通过ping<IP>方式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TELNET用于表示通过telnet<IP:Port>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ALL用于表示同时通过ping<IP>和telnet<IP:Port>方式进行连通性检查。
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的输入方式包括:参数或参数文件两种形式;其中参数是指直接通过参数提供IP地址和端口,同时可支持简写格式的IP地址和端口,端口号为可选项,若测试类型为Ping,则无需提供端口号,例如:
CheckNetwork.sh–PING IP:192.168.33.90,表示对IP地址为192.168.33.90的主机进行ping测试;
CheckNetwork.sh–TELNET IP:192.168.33.90-100:8101-8199,表示对IP地址为:192.168.33.90-192.168.33.100端口范围为8101-8199进行telnet测试;
CheckNetwork.sh–ALL IP:192.168.33.90-100:8101-8199,表示对IP地址范围为:192.168.33.90-192.168.33.100进行ping测试,同时对IP地址范围为:192.168.33.90-192.168.33.100,端口范围为:8101-8199进telnet测试。
所述参数文件形式是指通过参数文件方式提供待测IP地址及端口号,可支持IP地址及端口的简写格式,例如:
CheckNetwork.sh–PING FILE:/home/ap/sfmon/ping_list.txt,表示对参数文件:/home/ap/sfmon/ping_list.txt中提供的IP地址进行ping连通性测试,ping_list.txt要求按行列出待测IP地址,每行1条记录,可以使用IP及端口的简写格式;
CheckNetwork.sh–TELNET FILE:/home/ap/sfmon/telnet_list.txt,表示对参数文件:/home/ap/sfmon/telnet_list.txt中提供的IP地址及端口进行telnent连通性测试,telnet_list.txt要求按行列出待测IP地址及端口,每行列1条记录,可以使用IP地址、端口的简写格式。
步骤102:利用预设的基础测试类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是否为合法参数;
在步骤102中,所述利用预设的基础测试类具体包括:预设的测试类型参数类和待测IP地址及端口输入方式类;所述系统预先设置的测试类型参数类包括PING、TELNET或ALL三种类型,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输入方式类包括参数或者参数文件的形式。
利用系统预设的测试类型参数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是否为PING、TELNET或ALL三种类型中的其中一种,若否,则所述测试类型参数为非法参数,程序异常退出。利用系统预先设置的参数输入方式判断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的输入方式是否为参数文件或者参数两种形式的其中一种,若否,则为非法参数,程序异常退出;若采用参数文件提供待测IP地址及端口,则首先检查所指定的参数文件是否存在,若不存在程序异常退出,若存在则逐行读取文件内容,并检查每行的IP地址和端口是否合法及符合IP地址、端口简写规则;若直接通过参数提供待测IP地址及端口,则检查参数中提供的IP地址和端口是否合法,以及IP地址、端口是否符合简写规则。
其中所述IP地址及端口简写规则如下:
1、连续多个相邻IP地址,可使用“-”对IP地址的第4段位的值进行简写,格式为:“X.X.X.<起始值>-<结束值>”。
2、同一IP地址的多个连续端口,可将端口号简写为:“X.X.X.X.:<起始值>-<结束值>”。
3、同一网段不连续的IP地址,可在IP地址的第4段位使用“,”依次进行分割。格式如下:“X.X.X.X1,X2,X3”。
4、同一个IP地址的不连续的端口,可用“,”对端口依次进行分割,格式如下:“X.X.X.X:P1,P2”
5、上述IP地址及端口的简写规则可根据实际需要同时使用。
实例1:
以下9个不同IP地址和端口:
192.168.1.9:8101;192.168.9:8102;192.168.1.9:8103;
192.168.1.10:8101;192.168.10:8102;192.168.1.10:8103;
192.168.1.11:8101;192.168.10:8102;192.168.1.11:8103;
可根据上述简写规则简写为:192.168.1.9-11:8101-8103。
实例2:
以下9个IP地址及端口:
192.168.1.9:8101;192.168.1.9:8103;192.168.1.9:8104;
192.168.1.11:8101;192.168.1.11:8103;192.168.1.10:8104;
192.168.1.13:8101;192.168.1.13:8103;192.168.1.11:8104;
可根据上述简写规则简写为:192.168.1.9,11,13:8101,8103-8104。
此简写规则可以简化网络访问关系,减少网络访问关系条目数,方便运维人员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步骤103:以及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为合法参数时,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并将其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
在步骤103中,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为合法参数时,依据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以判定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的网络连通性测试。所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具体包括:解析用户输入的简写格式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基于前述简写规则,通过shell脚本语言(awk、sed等命令)提取出IP地址(或端口)各段位的数值,并按定义规则将其转换为单一具体的IP地址和端口。所述将其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具体规则如下:若需要使用ping命令进行连通性测试,则在脚本临时目录<script_home>/tmp中生成.ping_list.tmp文件,并将所有待测IP地址记录到该文件中,每行保存一个IP地址,保存的IP地址必须是具体的IP地址,不能使用简写格式;若需要使用telnet命令进行连通性测试,则在脚本临时目录<script_home>/tmp中生成.telnet_list.tmp文件,并将所有待测IP地址、端口记录该文件,每行保存一个IP地址和端口,所述IP地址和端口必须是具体、合法的IP地址和端口,不能使用简写格式。
步骤104:利用与所述配置文件相对应的测试类型功能,批量测试配置文件中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在步骤104中,所述测试类型功能具体指所述测试装置内已封装好的ping和telnet功能,能够批量测试所述配置文件中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所述利用与所述配置文件相对应的测试类型功能,批量测试配置文件中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具体指:通过识别所述配置文件的格式,确定与所述配置文件相对应的测试类型,利用系统封装的测试类型功能,对待测IP及端口进行测试。例如:若读取前述的.ping_list.tmp文件,则对应ping测试,若读取前述的.telnet_list.tmp.文件,则对应telnet测试,对待测IP地址进行测试后,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到对应的结果文件中,Ping测试结果记录到<script_home>/log/ping.result文件中;telnet测试结果记录到<script_home>/log/telnet.result文件中。
步骤105:基于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与所述测试结果相对应的测试报告。
在步骤105中,所述基于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与所述测试结果相对应的测试报告,具体包括:基于所述测试结果,分析统计总测试记录数、正常记录数及异常记录数,并按“正常”和“异常”分别列出测试执行过程中具体的测试结果,所述测试报告可以为word形式、PDF形式或者excel形式。
本发明是使用shell脚本语言编写,实现了Linux、AIX操作系统下网络连通性检查工具,具备批量访问关系测试功能,同时支持对简写IP地址及端口解析和测试,可避免人工交互,不仅降低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网络连通性检查的执行效率。
如图2所述,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还包括:
步骤206:处理所述网络连通性测试过程中临时生成的文件。
在步骤206中,所述处理所述网络连通性测试过程中临时生成的文件,具体指:可以人为设定时间节点,当到达时间节点时,整理测试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文件,所述历史文件包括日志文件、中间文件、结果文件等;也可以按照指定周期清理测试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文件,包括日志文件、中间文件、结果文件等。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的上述方案,下面结合一些可能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举例介绍。请参阅附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图。
步骤1:参数输入;
执行网络连通性测试前,用户首先设置待测访问关系列表,所述待测访问关系列表支持简写格式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然后在测试装置内输入测试参数,具体包括:测试类型参数和待测IP地址及端口,其中所述测试参数的输入格式如下:CheckNetwork.sh-[PING|TELNET|ALL][[IP:X.X.X.X:XX]|[FILE:filename]]。所述测试类型参数包括:PING、TELNET或ALL三种类型,PING用于表示通过ping<IP>方式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TELNET用于表示通过telnet<IP:Port>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ALL用于表示同时通过ping<IP>和telnet<IP:Port>方式进行连通性检查。
步骤2:解析所述参数,检查所述参数是否合法;
解析所述参数,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是否为PING、TELNET或ALL三种类型中的其中一种,若否,则所述测试类型参数为非法参数,程序异常退出。判断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的输入方式是否为参数文件或者参数两种形式的其中一种,若否,则为非法参数,程序异常退出;若采用参数文件提供待测IP地址及端口,则首先检查所指定的参数文件是否存在,若不存在程序异常退出,若存在则逐行读取文件内容,并检查每行的IP地址和端口是否合法及符合IP地址、端口简写规则;若直接通过参数提供待测IP地址及端口,则检查参数中提供的IP地址和端口是否合法,以及IP地址、端口是否符合简写规则。
步骤3:判断网络连通性测试类型,并生产待测列表文件;
根据输入参数,判定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解析简写的IP地址及端口,生成全量待测IP地址及端口列表,并记录到指定文件中,具体规则如下:若需要使用ping命令进行连通性测试,则在脚本临时目录<script_home>/tmp中生成.ping_list.tmp文件,并将所有待测IP地址记录到该文件中,每行保存一个IP地址,保存的IP地址必须是具体的IP地址,不能使用简写格式;若需要使用telnet命令进行连通性测试,则在脚本临时目录<script_home>/tmp中生成.telnet_list.tmp文件,并将所有待测IP地址、端口记录该文件,每行保存一个IP地址和端口,所述IP地址和端口必须是具体、合法的IP地址和端口,不能使用简写格式。
步骤4:读取待测列表文件,依次进行ping或telnet测试;
从待测列表文件中读取IP地址,ping测试对应前述的.ping_list.tmp文件,telnet测试对应前述的.telnet_list.tmp.文件,使用已封装好的ping和telnet功能,逐个对待测IP地址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到对应的结果文件中。
Ping测试结果记录到<script_home>/log/ping.result文件中;telnet测试结果记录到<script_home>/log/telnet.result文件中。
步骤5:生成测试结果报告及后处理。
收集第4步测试结果并进行统计,包括:总测试记录数,正常记录数及异常记录数,并按“正常”和“异常”分别列出具体的测试结果,生成相应的测试报告;在测试执行结束后,按照指定周期清理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文件,包括日志文件、中间文件、结果文件等。
本发明能够实现批量访问关系测试,兼具ping和telnent两种网络联通性测试功能;只需在执行初始时设置待测访问关系列表,后续无需人工干预,自动生成测试结果报告,避免了人机交互,减少人为工作量,大大提高测试执行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实现直接对按人为习惯简写的IP地址及端口的解析和测试,可大幅减少待测IP地址及端口参数输入,方便运维人员操作使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对应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装置。请参见附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装置,如附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解析模块、测试模块和生成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利用预设的基础测试类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是否为合法参数;
所述解析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为合法参数时,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并将其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
所述测试模块,用于利用与所述配置文件相对应的测试类型功能,批量测试配置文件中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与所述测试结果相对应的测试报告。
如图5所示,所述解析模块,具体包括:获取子模块、转换子模块和保存子模块;
所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
所述转换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所述保存子模块,用于将转换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
如图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网络连通性测试过程中临时生成的文件。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一种可解析简写规则的批量网络连通性测试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人机交互,实现批量网络连通性测试,帮助运维人员方便、高效、全面地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另外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综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其中,所述测试参数的输入格式为:CheckNetwork.sh-[PING|TELNET|ALL][[IP:X.X.X.X:XX]|[FILE:filename]];
利用预设的基础测试类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是否为合法参数;
以及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为合法参数时,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并将其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其中,所述测试类型参数包括:PING、TELNET或ALL三种类型;
利用与所述配置文件相对应的测试类型功能,批量测试配置文件中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基于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与所述测试结果相对应的测试报告;
其中,所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具体包括:解析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基于简写规则,通过shell脚本语言提取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各段位的数值,并按定义规则将其转换为单一具体的IP地址和端口;
所述待测IP地址及所述简写规则如下:
第一种规则:连续多个相邻IP地址,使用“-”对IP地址的第4段位的值进行简写,格式为:“X.X.X.<起始值>-<结束值>”;
第二种规则:同一IP地址的多个连续端口,将端口号简写为:“X.X.X.X.:<起始值>-<结束值>”;
第三种规则:同一网段不连续的IP地址,在IP地址的第4段位使用“,”依次进行分割,格式如下:“X.X.X.X1,X2,X3”;
第四种规则:同一个IP地址的不连续的端口,用“,”对端口依次进行分割,格式如下:“X.X.X.X:P1,P2”;
第五种规则:同时使用所述第一种规则、所述第二种规则、所述第三种规则和所述第四种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具体包括:测试类型参数和待测IP地址及端口;
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的输入方式包括:参数或参数文件两种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设的基础测试类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是否为合法参数,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测试类型参数是否为PING、TELNET或ALL类型;
判断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的输入方式是否为参数文件形式或者参数形式,以及当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的输入方式为参数文件时,检测所述参数文件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是否合法;或者当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的输入方式为参数时,检测所述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是否合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为按照简写规则归纳合并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具体包括:将按照简写规则归纳合并的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单一具体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简写规则具体包括:
利用第一字符将多个连续的IP地址简写成一个IP地址;
利用第二字符将多个连续的端口简写成一个端口;
利用第三字符将多个不连续的IP地址简写成一个或多个IP地址;
利用第四字符将多个不连续的端口简写成一个或多个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所述网络连通性测试过程中临时生成的文件。
8.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解析模块、测试模块和生成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其中,所述测试参数的输入格式为:CheckNetwork.sh-[PING|TELNET|ALL][[IP:X.X.X.X:XX]|[FILE:filename]];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利用预设的基础测试类判断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是否为合法参数;
所述解析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参数为合法参数时,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并将其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其中,所述测试类型参数包括:PING、TELNET或ALL三种类型;
所述测试模块,用于利用与所述配置文件相对应的测试类型功能,批量测试配置文件中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测试结果,生成与所述测试结果相对应的测试报告;
其中,所述解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具体包括:解析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基于简写规则,通过shell脚本语言提取所述待测IP地址及端口各段位的数值,并按定义规则将其转换为单一具体的IP地址和端口;
所述待测IP地址及所述简写规则如下:
第一种规则:连续多个相邻IP地址,使用“-”对IP地址的第4段位的值进行简写,格式为:“X.X.X.<起始值>-<结束值>”;
第二种规则:同一IP地址的多个连续端口,将端口号简写为:“X.X.X.X.:<起始值>-<结束值>”;
第三种规则:同一网段不连续的IP地址,在IP地址的第4段位使用“,”依次进行分割,格式如下:“X.X.X.X1,X2,X3”;
第四种规则:同一个IP地址的不连续的端口,用“,”对端口依次进行分割,格式如下:“X.X.X.X:P1,P2”;
第五种规则:同时使用所述第一种规则、所述第二种规则、所述第三种规则和所述第四种规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模块,具体包括:获取子模块、转换子模块和保存子模块;
所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测试类型参数;
所述转换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测试参数提供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转换成按预先规则规定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
所述保存子模块,用于将转换的待测IP地址及端口保存在与所述测试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网络连通性测试过程中临时生成的文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2549.4A CN106059853B (zh) | 2016-05-26 | 2016-05-26 | 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2549.4A CN106059853B (zh) | 2016-05-26 | 2016-05-26 | 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59853A CN106059853A (zh) | 2016-10-26 |
CN106059853B true CN106059853B (zh) | 2019-05-31 |
Family
ID=57174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62549.4A Active CN106059853B (zh) | 2016-05-26 | 2016-05-26 | 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598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08568A (zh) * | 2017-11-29 | 2018-04-13 |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 操作系统性能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10855526B (zh) * | 2019-11-20 | 2022-03-29 | 北京百分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检测数据源连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2887163B (zh) * | 2019-11-29 | 2022-08-05 |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通性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737145B (zh) * | 2020-07-21 | 2020-12-22 | 北京志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14268569A (zh) * | 2020-09-16 | 2022-04-01 |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配置的网络运维验收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12333048B (zh) * | 2020-11-23 | 2022-03-11 |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已开通业务的在线用户连通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2600738B (zh) * | 2020-12-18 | 2022-04-08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端口的连通性验证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776863A1 (en) * | 2009-10-07 | 2011-04-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internet protocol short message gateway (ip-sm-gw) for providing an interworking service between converged ip messaging (cpm)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
CN102523196A (zh) * | 2011-11-21 | 2012-06-27 |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904771A (zh) * | 2012-09-25 | 2013-0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
CN104052630A (zh) * | 2013-03-14 | 2014-09-17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对网站执行验证的方法和系统 |
CN105429826A (zh) * | 2015-12-25 | 2016-03-23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库集群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
-
2016
- 2016-05-26 CN CN201610362549.4A patent/CN1060598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776863A1 (en) * | 2009-10-07 | 2011-04-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internet protocol short message gateway (ip-sm-gw) for providing an interworking service between converged ip messaging (cpm)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
CN102523196A (zh) * | 2011-11-21 | 2012-06-27 |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904771A (zh) * | 2012-09-25 | 2013-0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
CN104052630A (zh) * | 2013-03-14 | 2014-09-17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对网站执行验证的方法和系统 |
CN105429826A (zh) * | 2015-12-25 | 2016-03-23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库集群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59853A (zh) | 2016-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59853B (zh) | 一种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2684927B (zh) | 一种巡检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867501B (zh) | Snmp接口信息模型一致性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04268079B (zh) | 一种pos应用程序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152229B (zh) | 监控指标项动态配置方法 | |
CN101145993B (zh) | 一种多点接入的接口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 |
CN106354634A (zh) | 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6874187B (zh) | 代码覆盖率收集方法和装置 | |
CN108614742B (zh) | 报表数据的校验方法、系统和装置 | |
US20190005168A1 (en) |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ustrial system deployed on cloud | |
CN104135387A (zh) | 一种基于元模型拓扑的网管数据处理可视化监控方法 | |
US2015028655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the business processes to test-centric activity diagrams | |
CN107748782A (zh) | 查询语句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6682036A (zh) | 一种数据交换系统及其交换方法 | |
JP2006059108A (ja) | 情報システム開発試験支援システム | |
CN110750458A (zh) | 大数据平台测试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20150106279A1 (en) | Compliance as a service for an organization | |
CN103810092A (zh) | 应用系统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3455313B (zh) | 用于关联被测系统的输入消息与输出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9933533A (zh) | 一种可视化数据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778052B (zh) | 一种前端javascript代码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
CN104123397A (zh) | Web页面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及方法 | |
CN110213238A (zh) | 数据的威胁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 |
Hryszko et al. | Bottlenecks in software defect prediction implementation in industrial projects | |
CN109592525A (zh) | 电梯变频器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