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8443A - 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18443A
CN106018443A CN201610534224.XA CN201610534224A CN106018443A CN 106018443 A CN106018443 A CN 106018443A CN 201610534224 A CN201610534224 A CN 201610534224A CN 106018443 A CN106018443 A CN 106018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workpiece
detector
spherical shell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42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宝刚
任慧
王成
王浩
夏海涛
戴东辉
高波
王艳伟
隋莹莹
郭磊
孙德超
李芳�
丁庆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DONG HUARI SCIENC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DONG HUARI SCIENC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DONG HUARI SCIENC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DONG HUARI SCIENC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342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184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18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8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 G01N23/04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using tomography, e.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03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10Different kinds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 G01N2223/101Different kinds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G01N2223/1016X-ra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30Accessories,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features
    • G01N2223/33Accessories,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features scanning, i.e. relative motion for measurement of successive object-parts
    • G01N2223/3306Accessories,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features scanning, i.e. relative motion for measurement of successive object-parts object rot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40Imaging
    • G01N2223/401Imaging image processing

Abstract

一种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是由移动吊臂装置、3D球检测平台、射线源探测器扫描装置、系统控制台四部分构成。通过系统控制台对各信息进行反馈汇总后,发送驱动控制命令,移动射线源和探测器到达预定检测位置。控制驱动3D球检测平台中的万向驱动轮装置滚动,从而带动球形工件托盘承载内部工件沿着所需检测的轨迹方向转动,同时开启射线源探测器扫描装置扫描成像功能,完成CT扫描检测。本发明采用X射线机和直线加速器作为射线源,采用线阵探测器或数字平板探测器作为图像探测接收装置,大大拓宽了检测范围,克服了传统的技术缺陷,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检测精度,是一种更加程序化的工业CT扫描检测方法。

Description

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工业CT检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射线断层扫描、以二维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形式,清晰、准确、直观地展示被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组成、材质及缺损状况。现有技术的CT扫描方式是平移与旋转方式或单独旋转方式。工件垂直放置夹持到承载的旋转平台上,通过旋转平移进行扫描检测。而目前对立方体结构或球状结构等大形工件的工业CT检测,一般都将工件等放置夹持到承载的旋转平台上,受到承载工件检测平台的限制,其检测工件与接触的承载平台位置或者夹具夹持位置属于成像扫描限制区域,存在边界遮挡障碍缺陷,无法全方位清晰的一次检测完成射线的CT扫描检测,往往需要关闭射线系统后人工二次调换工件安装位置使其第一次放置时下面的接触面部分或第一次所夹持部位转到上面,进行第二次扫描,才能完成整个工件的检测。无法实现方便全方位的一次性连续的射线检测,大大降低了检测效率。另外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工件,需要寻找一个最佳的透照角度,才能够实现最佳二维投影数据的采集,完成高精度的三维建模,,这对现有简单旋转平台的单一方向旋转移动方式是无法实现的,无法达到最佳的扫描成像效果。
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1420746093,公开了一种工业CT专用可翻转检测台装置,利用翻转装置来实现检测系统对锻件多角度的检测,,该装置可用于工业CT检测系统,,使被检测件在CT检测过程中方便地翻转和旋转,满足锻件等大型件内部缺陷的检测需求。公示的该装置虽然可翻转一定角度,但提供的翻转检测角度是十分有限的,适用性也是很有局限性的,而且该装置因夹持遮挡无法有效一次性检测托盘底端夹持工件部分的检测。但本发明的设计可实现任意角度旋转和无遮挡夹持端的特性,可以避免翻转检测台装置的缺陷,具有选择角度灵活,扫描灵敏精确,检测效率高等优点,与已公开的专利相比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技术领先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立方体结构或球状结构等大型工件工业CT检测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检测效率高,不受空间广域局限,全方位,可灵活选择透照方向角度,连续高精度高灵敏度扫描的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措施是:一种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是由移动吊臂装置1、3D球检测平台2、射线源探测器扫描装置3、系统控制台4四部分构成。
移动吊臂装置1如图2所示,是已有的成型技术,作为基础结构技术,在本发明中为辅助结构,其结构是:由Y轴纵向移动装置11,横向导向架12,射线源前后移动机构13,探测器前后移动机构14,探测器升降机构15,射线源升降机构16,探测器固定架17,射线源固定架18构成。
3D球检测平台2如图3图4所示,其结构是:由万向驱动轮装置 21牛眼万向球 22上下支撑架 23上连接法兰板24,立架25,升降丝杠副装置26升降直线导轨27中间连接板28,球形工件托盘29构成。
射线源探测器扫描装置3属于成型的已有技术,主要由射线源和对应接收的探测器核心部件构成。本装置针对不同厚度不同形状的工件选用不同的射线源探测器配置,对于尺寸相对较小厚度较小等工件,选择XY-450KV型号移动射线机,配用XRD0822AP3 平板探测器成像板进行扫描成像,对于尺寸相对较大厚度较大等工件射线机功率无法穿透,采用2-9MeV的直线加速器,配用XIH8808系列线阵器,进行扫描。
系统控制台4作为智能检测系统的控制中心,采用已有自动化的设计控制方式的型号为XRC-MCC型系统控制台,为已有成型技术,其控制结构如图5所示。
使用上述装置的检测方法,检测流程如图4所示:第一步,装载上件阶段:将待检测工件安装其设计尺寸,在其最外沿边角处垫上专用胶垫后,将立方体形状的合金铸件放置到聚氨酯球形工件托盘29下半球内,再旋紧扣上上半球球壳,将球形壳体连同工件用吸盘吊装到3D球检测平台2的下支撑架上,驱动电机调节升降丝杠副装置降下上支撑架使得上下支撑架23上面的牛眼万向球22与球形工件托盘29的外球壳紧密接触起到支撑导向作用。再分别调整上下位置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与球壳中心顶紧,调整侧面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与球壳侧面中心顶紧;第二步,射线源探测器准备阶段:系统控制台4发送驱动命令,将移动吊臂1移动到3D球检测平台2球壳中心两侧,驱动调整探测器升降机构15和射线源升降机构16将高度调整到待检测位置,调整射线源前后移动机构13和探测器前后移动机构14分别向中心轴线的X1轴和X2轴前后移动调节到最佳焦距位置;第三步,CT扫描阶段:系统控制台4发送驱动命令,驱动上下部万向轮驱动装置21及中间水平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的伺服电机转动,沿着W1,W2,W3,W4轴向转动,从而带动滚球滚动,滚球通过摩擦将动能传导到聚氨酯球壳,从而使得检测工件伴随球壳做所需各方向转动,根据不同型号工件,将球壳连同工件调整到最佳透照旋转角度位置。射线源探测器开启扫描检测工件,同时系统控制台控制驱动聚氨酯球沿最佳透照角度旋转, 旋转空位精度20"(秒),直至旋转一周,扫描结束,若工件较大无法一次扫描全部,则系统控制台驱动平移移动吊臂1升降或横向移动一个检测扫描有效区至下一个扫描区域,再次开启射线源探测器扫描检测工件,按旋转空位精度要求,驱动旋转工件,直至旋转一周,扫描结束。重复扫描检测动作直至整体工件全部检测完毕;第四步,图像重建阶段:系统控制台4通过自身计算机所加载的CT扫描软件,将透照后探测器采集到的二维投影数据,通过软件的特殊软件算法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可视化的三维图像模型或断层切片图像;第五步,缺陷识别判断阶段:系统控制台4通过自身计算机软件对构建的三维图像模型或断层切片图像,进行图像分析,识别缺陷位置及缺陷大小,进行缺陷定位,完成后进行检查存档,并支持导出检测结果;第六步,结束收尾阶段:扫描结束后关闭射线系统,移走移动吊臂,吊装卸下聚氨酯球,取出工件,完成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立体铸件在CT扫描检测中,因承载平台位置或者是夹具夹持位置限制无法一次连续检测完成的缺陷,具有高自动化,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又因为本发明采用3D球平台三维运动可以调节多种透照角度,相比传统的只能一个方向的透照技术,可使投影数据的采集达到最佳的检测灵敏度,提高了图像重建后三维效果的灵敏度,也有效的提高并保证了工业CT系统的检测精度。是一种更加程序化的工业CT检测方法,本发明采用X射线机或直线加速器作为射线源,采用数字平板探测器或线阵探测器作为图像接收装置,拓宽了检测应用的范围,推动了无损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广泛应用于无损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移动吊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3D球检测平台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4是图1中的3D球检测平台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5是图1中系统控制台硬件控制结构图;
图6是检测方法的程序流程框图
图中:1.移动吊臂装置,2.3D球检测平台,3射线源探测器扫描装置,4系统控制台,11Y轴纵向移动装置, 12横向导向架,13射线源前后移动机构,14探测器前后移动机构,15探测器升降机构,16射线源升降机构,17探测器固定架,18射线源固定架, 21万向驱动轮装置22牛眼万向球 23上下支撑架 24上连接法兰板,25立架,26升降丝杠副装置 27升降直线导轨 28中间连接板 29球形工件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结构构成及方法原理。
一种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是由移动吊臂装置1、3D球检测平台2、射线源探测器扫描装置3、系统控制台4四部分构成。通过系统控制台4对各信息进行反馈汇总后,发送驱动控制命令,先后驱动移动吊臂装置1各轴驱动电机分别移动升降射线源和探测器到达预定检测位置。系统控制台4控制驱动3D球检测平台2中的万向驱动轮装置滚动,从而带动球形工件托盘承载内部工件沿着所需检测的轨迹方向转动,同时开启射线源探测器扫描装置扫描成像功能,完成CT扫描检测。
移动吊臂1如图2所示,是已有的成型技术,作为基础结构技术,在本发明中为辅助结构,其结构是:由Y轴纵向移动装置11,横向导向架12,射线源前后移动机构13,探测器前后移动机构14,探测器升降机构15,射线源升降机构16,探测器固定架17,射线源固定架18构成。其中Y轴纵向移动装置11安装在检测探伤室的房顶上的Y轴纵向工字钢轨道上,上述Y轴纵向移动装置结构与工程上广泛应用的移动行走吊装电动葫芦的行走车结构相似,由车轮及驱动电机构成,属已有技术,可以实现整个检测室内Y轴纵向轨迹移动的功能。在Y轴纵向移动装置11下面安装横向导向架12,射线源前后移动机构13上装有行走转轮,行走转轮上装有横向移动电机,行走转轮安装在横向导向架12内的一端,探测器前后移动机构14上装有行走转轮,行走转轮上装有横向移动电机,行走转轮安装在横向导向架12内的另一端,沿导向架方向可前后移动,可实现射线源前后移动机构13和探测器前后移动机构14分别向中心轴线的X1轴和X2轴前后移动调节焦距位置。在射线源前后移动机构13和探测器前后移动机构14下面分别装有探测器升降机构15和射线源升降机构16,在升降机构上装有升降电动机,可实现沿Z轴升降移动,在探测器升降机构15下面装有探测器固定架17固定安装探测器。在射线源升降机构16的下面装有射线源固定架18固定安装射线源。
3D球检测平台2如图3图4所示,其结构是:由万向驱动轮装置 21牛眼万向球 22上下支撑架 23上连接法兰板24,立架25,升降丝杠副装置26升降直线导轨27中间连接板28,球形工件托盘29构成。其中升降丝杠副装置26中的丝杠通过标准轴承座安装固定在立架25的上下端,上端连接固定驱动电机驱动。在立架25的侧立面上安装固定升降直线导轨27,直线导轨与连接法兰板24螺钉连接固定,连接法兰板24另一端用螺钉固定上下支撑架 23的上支撑架,上支撑架四角处螺钉安装固定4个标准件牛眼万向球22,并在支撑架中间用螺钉固定万向驱动轮装置 21,立架25底端通过螺钉与上下支撑架 23的下支撑架连接固定,下支撑架同样四角处螺钉安装固定4个标准件牛眼万向球22,并在支撑架中间用螺钉固定万向驱动轮装置 21,在立架25中间位置,螺钉安装中间连接板28,中间连接板28上螺钉固定安装一组万向驱动轮装置 21。在上下支撑架 23的牛眼万向球22中间放置需要承载工件的球形工件托盘29。上下支撑架23上面的牛眼万向球22与球形工件托盘29的外球壳紧密接触起到支撑导向作用。再通过上下部万向轮驱动装置21及中间水平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的伺服电机转动,从而带动滚球滚动,沿着W1,W2,W3,W4轴向的水平轴向转动和垂直轴向的转动,滚球通过摩擦将动能传导到聚氨酯球壳,从而使得检测工件伴随球壳做所需任意轨迹方向转动。球形工件托盘29根据其具体检测工件配套制作,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聚氨酯材料加工,氨酯球壳分上下半球,下半球放置工件后再旋紧扣上上半球球壳,形成一个封闭圆滑球体。既可以很好的承载工件,也可减少射线透照衰减,在图像重建之后,通过软件可以将聚氨酯托盘过滤去除。
射线源探测器扫描装置3属于成型的已有技术,主要由射线源和对应接收的探测器核心部件构成。本装置针对不同厚度不同形状的工件选用不同的射线源探测器配置,对于尺寸相对较小厚度较小等工件,选择XYD-450KV型号移动射线机,配用XRD 0822AP3成像板进行扫描成像,对于尺寸相对较大厚度较大等工件普通射线机功率无法穿透,采用2MeV~9MeV的直线加速器,配用XIH8808系列线阵器,进行扫描。射线源探测器扫描装置3受系统控制台4控制,开启工作时,射线源发射出X射线或高速粒子流穿透被检测工件,照在靠近工件检测位置的数字探测器上,探测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图像数字信号,再将信号传输到系统控制台4上,系统控制台4装有专用CT扫描成像软件,对图像进行断层扫描,扫描一个固定圆周后,通过计算机进行系统图像重建,形成断层扫描图片和三维模型,再进行内部缺陷判断及存贮等综合处理。
系统控制台4作为智能检测系统的控制中心,采用已有自动化的设计控制方式的型号为XRC-MCC型系统控制台,为已有成型技术,其控制结构如图5所示。在系统控制台4的计算机通过以太网连接运动控制部分的运动控制器、电机驱动装置、位置反馈单元、探测器成像采集单元、射线源控制单元等,运动控制器通过伺服驱动器完成控制移动吊臂X轴伺服电机A、移动吊臂 Y轴伺服电机B、移动吊臂 Z轴伺服电机C、3D球工件CT平台Z轴伺服电机D、3D球工件CT平台 W1轴伺服电机E、3D球工件CT平台 W2轴伺服电机F转动,通过采集位置反馈信息实现各轴电机的精确定位,从而完成整套装置检测流程自动化,操作台采用一体化工业计算机作为控制软件运行平台,实现人机交互控制,可完成机械传动定位控制,运动状态的监控,运动位置校正,射线发射与图像采集的同步控制,工作报警提示等。系统控制台4通过其核心软件系统,根据透照射线断层扫描采集的数字信息,进行系统图像重建过程,生成三维工件扫描模型或断层切片图像。最后再进行工件内部识别。
使用上述装置的检测方法,检测流程如图4所示:第一步,装载上件阶段:将待检测工件安装其设计尺寸,在其最外沿边角处垫上专用胶垫后,将立方体形状的合金铸件放置到聚氨酯球形工件托盘29下半球内,再旋紧扣上上半球球壳,将球形壳体连同工件用吸盘吊装到3D球检测平台2的下支撑架上,驱动电机调节升降丝杠副装置降下上支撑架使得上下支撑架23上面的牛眼万向球22与球形工件托盘29的外球壳紧密接触起到支撑导向作用。再分别调整上下位置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与球壳中心顶紧,调整侧面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与球壳侧面中心顶紧;第二步,射线源探测器准备阶段:系统控制台4发送驱动命令,将移动吊臂1移动到3D球检测平台2球壳中心两侧,驱动调整探测器升降机构15和射线源升降机构16将高度调整到待检测位置,调整射线源前后移动机构13和探测器前后移动机构14分别向中心轴线的X1轴和X2轴前后移动调节到最佳焦距位置;第三步,CT扫描阶段:系统控制台4发送驱动命令,驱动上下部万向轮驱动装置21及中间水平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的伺服电机转动,沿着W1,W2,W3,W4轴向转动,从而带动滚球滚动,滚球通过摩擦将动能传导到聚氨酯球壳,从而使得检测工件伴随球壳做所需各方向转动,根据不同型号工件,将球壳连同工件调整到最佳透照旋转角度位置。射线源探测器开启扫描检测工件,同时系统控制台控制驱动聚氨酯球沿最佳透照角度旋转, 旋转空位精度20"(秒),直至旋转一周,扫描结束,若工件较大无法一次扫描全部,则系统控制台驱动平移移动吊臂1升降或横向移动一个检测扫描有效区至下一个扫描区域,再次开启射线源探测器扫描检测工件,按旋转空位精度要求,驱动旋转工件,直至旋转一周,扫描结束。重复扫描检测动作直至整体工件全部检测完毕;第四步,图像重建阶段:系统控制台4通过自身计算机所加载的CT扫描软件,将透照后探测器采集到的二维投影数据,通过软件的特殊软件算法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可视化的三维图像模型或断层切片图像;第五步,缺陷识别判断阶段:系统控制台4通过自身计算机软件对构建的三维图像模型或断层切片图像,进行图像分析,识别缺陷位置及缺陷大小,进行缺陷定位,完成后进行检查存档,并支持导出检测结果;第六步,结束收尾阶段:扫描结束后关闭射线系统,移走移动吊臂,吊装卸下聚氨酯球,取出工件,完成检测。

Claims (2)

1.一种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装载上件阶段:将待检测工件安装其设计尺寸,在其最外沿边角处垫上专用胶垫后,将立方体形状的合金铸件放置到聚氨酯球形工件托盘(29)下半球内,再旋紧扣上上半球球壳,将球形壳体连同工件用吸盘吊装到3D球检测平台(2)的下支撑架上,驱动电机调节升降丝杠副装置降下上支撑架使得上下支撑架(23)上面的牛眼万向球(22)与球形工件托盘(29)的外球壳紧密接触起到支撑导向作用,再分别调整上下位置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与球壳中心顶紧,调整侧面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与球壳侧面中心顶紧;第二步,射线源探测器准备阶段:系统控制台(4)发送驱动命令,将移动吊臂(1)移动到3D球检测平台(2)球壳中心两侧,驱动调整探测器升降机构(15)和射线源升降机构(16)将高度调整到待检测位置,调整射线源前后移动机构(13)和探测器前后移动机构(14)分别向中心轴线的X1轴和X2轴前后移动调节到最佳焦距位置;第三步,CT扫描阶段:系统控制台(4)发送驱动命令,驱动上下部万向轮驱动装置(21)及中间水平的万向轮驱动装置(21)的伺服电机转动,沿着W1,W2,W3,W4轴向转动,从而带动滚球滚动,滚球通过摩擦将动能传导到聚氨酯球壳,从而使得检测工件伴随球壳做所需各方向转动,根据不同型号工件,将球壳连同工件调整到最佳透照旋转角度位置,射线源探测器开启扫描检测工件,同时系统控制台控制驱动聚氨酯球沿最佳透照角度旋转, 旋转空位精度20"(秒),直至旋转一周,扫描结束,若工件较大无法一次扫描全部,则系统控制台驱动平移移动吊臂(1)升降或横向移动一个检测扫描有效区至下一个扫描区域,再次开启射线源探测器扫描检测工件,按旋转空位精度要求,驱动旋转工件,直至旋转一周,扫描结束,重复扫描检测动作直至整体工件全部检测完毕;第四步,图像重建阶段:系统控制台(4)通过自身计算机所加载的CT扫描软件,将透照后探测器采集到的二维投影数据,通过软件的特殊软件算法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可视化的三维图像模型或断层切片图像;第五步,缺陷识别判断阶段:系统控制台(4)通过自身计算机软件对构建的三维图像模型或断层切片图像,进行图像分析,识别缺陷位置及缺陷大小,进行缺陷定位,完成后进行检查存档,并支持导出检测结果;第六步,结束收尾阶段:扫描结束后关闭射线系统,移走移动吊臂,吊装卸下聚氨酯球,取出工件,完成检测。
CN201610534224.XA 2016-07-08 2016-07-08 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Pending CN1060184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4224.XA CN106018443A (zh) 2016-07-08 2016-07-08 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4224.XA CN106018443A (zh) 2016-07-08 2016-07-08 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8443A true CN106018443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108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4224.XA Pending CN106018443A (zh) 2016-07-08 2016-07-08 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18443A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1289A (zh) * 2016-12-26 2017-03-1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gis设备现场x射线检测及直线扫描三维成像装置
CN106706671A (zh) * 2016-11-08 2017-05-24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小内径筒体微焦点棒阳极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767774A (zh) * 2016-12-22 2017-05-3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球形机器人外球运动测试装置
CN107436308A (zh) * 2017-09-15 2017-12-05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板状工件ct层析扫描装置
CN107462590A (zh) * 2017-08-30 2017-12-12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ct层析系统探测器位姿调整装置
CN107561096A (zh) * 2016-11-02 2018-01-09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用于火箭发动机无损检测的自控定位装置
CN107764844A (zh) * 2017-09-21 2018-03-06 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ct检测设备的位置调整系统及其调整方法
CN108735280A (zh) * 2018-04-28 2018-11-0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运动平台运动精度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95479A (zh) * 2019-02-20 2019-08-06 江苏能建机电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无损检测设备
CN110657765A (zh) * 2019-11-13 2020-01-07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嘴涡流器检测方法
CN110940684A (zh) * 2020-01-20 2020-03-31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医用放射影像模体计量标准装置及模体检测方法
CN111945237A (zh) * 2020-08-03 2020-11-17 武汉大学 一种可直接编织的纺丝收集设备及纤维编织方法
CN112684000A (zh) * 2021-01-15 2021-04-2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适用于球型组件的涡流检测装置
CN112903729A (zh) * 2021-01-26 2021-06-04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增材制造用工业在线ct
CN113269780A (zh) * 2021-07-21 2021-08-17 江苏中科云控智能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的压铸件表面缺陷测量系统
CN113791095A (zh) * 2021-11-18 2021-12-1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ct扫描的试样精准位置调节方法
WO2023280217A1 (zh) * 2021-07-07 2023-01-12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检查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67705A1 (fr) * 1990-10-09 1992-04-10 Cegelec Boule de poursuite.
CN101876531A (zh) * 2009-12-10 2010-11-03 清华大学 一种高精度球旋转机构
CN102590244A (zh) * 2012-02-23 2012-07-18 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 X射线数字平板成像检测系统的多轴运动机械臂
CN102590245A (zh) * 2012-02-23 2012-07-18 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 X射线数字平板成像智能检测系统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624373A (zh) * 2013-11-25 2014-03-12 丹东华日理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小直径钢管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焊缝跟踪纠偏装置
CN104850140A (zh) * 2015-05-27 2015-08-19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自由度旋转控制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应用系统
CN105730538A (zh) * 2016-02-03 2016-07-0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摩擦式内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机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67705A1 (fr) * 1990-10-09 1992-04-10 Cegelec Boule de poursuite.
CN101876531A (zh) * 2009-12-10 2010-11-03 清华大学 一种高精度球旋转机构
CN102590244A (zh) * 2012-02-23 2012-07-18 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 X射线数字平板成像检测系统的多轴运动机械臂
CN102590245A (zh) * 2012-02-23 2012-07-18 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 X射线数字平板成像智能检测系统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3624373A (zh) * 2013-11-25 2014-03-12 丹东华日理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小直径钢管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焊缝跟踪纠偏装置
CN104850140A (zh) * 2015-05-27 2015-08-19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自由度旋转控制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应用系统
CN105730538A (zh) * 2016-02-03 2016-07-0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摩擦式内驱动全方位球形机器人机构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1096A (zh) * 2016-11-02 2018-01-09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用于火箭发动机无损检测的自控定位装置
CN107561096B (zh) * 2016-11-02 2023-03-17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用于火箭发动机无损检测的自控定位装置
CN106706671A (zh) * 2016-11-08 2017-05-24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小内径筒体微焦点棒阳极x射线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767774A (zh) * 2016-12-22 2017-05-3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球形机器人外球运动测试装置
CN106501289A (zh) * 2016-12-26 2017-03-1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gis设备现场x射线检测及直线扫描三维成像装置
CN107462590A (zh) * 2017-08-30 2017-12-12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ct层析系统探测器位姿调整装置
CN107436308A (zh) * 2017-09-15 2017-12-05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一种板状工件ct层析扫描装置
CN107764844A (zh) * 2017-09-21 2018-03-06 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ct检测设备的位置调整系统及其调整方法
CN107764844B (zh) * 2017-09-21 2020-04-21 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ct检测设备的位置调整系统及其调整方法
CN108735280A (zh) * 2018-04-28 2018-11-0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运动平台运动精度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35280B (zh) * 2018-04-28 2022-03-0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运动平台运动精度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95479A (zh) * 2019-02-20 2019-08-06 江苏能建机电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无损检测设备
CN110657765A (zh) * 2019-11-13 2020-01-07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嘴涡流器检测方法
CN110940684A (zh) * 2020-01-20 2020-03-31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医用放射影像模体计量标准装置及模体检测方法
CN111945237A (zh) * 2020-08-03 2020-11-17 武汉大学 一种可直接编织的纺丝收集设备及纤维编织方法
CN111945237B (zh) * 2020-08-03 2021-10-22 武汉大学 一种可直接编织的纺丝收集设备及纤维编织方法
CN112684000A (zh) * 2021-01-15 2021-04-2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适用于球型组件的涡流检测装置
CN112903729A (zh) * 2021-01-26 2021-06-04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增材制造用工业在线ct
CN112903729B (zh) * 2021-01-26 2023-03-28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增材制造用工业在线ct
WO2023280217A1 (zh) * 2021-07-07 2023-01-12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检查系统和方法
CN113269780A (zh) * 2021-07-21 2021-08-17 江苏中科云控智能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的压铸件表面缺陷测量系统
CN113269780B (zh) * 2021-07-21 2021-11-09 江苏中科云控智能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的压铸件表面缺陷测量系统
CN113791095A (zh) * 2021-11-18 2021-12-1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ct扫描的试样精准位置调节方法
CN113791095B (zh) * 2021-11-18 2022-02-1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ct扫描的试样精准位置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8443A (zh) 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5973918A (zh) 工业ct用3d球检测平台
CN104129508B (zh) 用于飞机结构部件的加工设备
CN205630619U (zh) 一种龙门式智能上下料的机械手
CN102590245B (zh) X射线数字平板成像智能检测系统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7515229A (zh) 一种多自由度工业x射线断层成像系统
CN105293070A (zh) 涡轮部件焊缝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02471622U (zh) X射线数字平板成像智能检测系统装置
CN106394604A (zh) 一种适用于轨道列车轮对检测的自动化探伤设备
CN108489361A (zh) 一种带孔工件的通止检测系统
CN113189010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零件检测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4709474B (zh) 一种大型航天器高精密垂直对接系统
CN205539364U (zh) 一种主板测试机
CN206114563U (zh) 基于3d球检测平台的工业ct检测装置
CN107745237A (zh) 一种基于机械视觉检测的车门锁装配机
CN107132272A (zh) 多尺寸多结构工件的荧光磁粉表面缺陷成像检测系统
CN206114562U (zh) 工业ct用3d球检测平台
CN205222060U (zh) 涡轮部件焊缝检测设备
WO2018121079A1 (zh) 安检设备及方法
CN106568786B (zh) 一种小型筒体环焊缝的射线自动检测装置
CN108857330A (zh) 一种轮毂气门孔自动拔塞装置
CN107421626A (zh) 基于多相机的柔性臂空间振动特性分析装置与方法
CN114738595B (zh) 一种管道巡检机器人及巡检方法
CN110133008A (zh) 用于罐体的焊缝探伤系统
CN206772244U (zh) 一种电芯r角检测装置及电芯r角检测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18001 139 Dongping Avenue, Zhen An District, Dandong, Liaoning.

Applicant after: Dandong Huari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8001 139 Dongping Avenue, Zhen An District, Dandong, Liaoning.

Applicant before: DANDONG HUARI SCIENCE ELECTRIC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