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6762A - 电炊具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炊具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96762A CN105996762A CN201610428466.0A CN201610428466A CN105996762A CN 105996762 A CN105996762 A CN 105996762A CN 201610428466 A CN201610428466 A CN 201610428466A CN 105996762 A CN105996762 A CN 1059967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king appliance
- electric cooking
- equal
- rice
- secon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56—Preventing boiling over, e.g. of milk
- A47J27/62—Preventing boiling over, e.g. of milk by devices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heat supply by switching off heaters or for automatically lifting the 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炊具的控制方法,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炊具的发热元件对电炊具的内胆加热,电炊具进入洗煮米过程;在单次洗煮米过程中,电炊具的发热元件对电炊具的内胆进行加热直至防溢检测部被水触发,发热元件停止工作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t1,以完成单次洗煮米过程,重复洗煮米过程N1次;电炊具进入蒸米过程,发热元件对电炊具的内胆加热。本发明中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降低米饭中GI值、改善米饭口感且对电炊具的有效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炊具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炊具内设置内胆,内胆中设置有蒸笼,米放置在蒸笼中,内胆中盛有水,现有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是通过对内胆中的水加热而使内胆中的水沸腾,通过使水沸腾的方式使蒸笼内的米与水接触而吸水,之后再将米饭蒸熟以烹饪出低GI(糖)的米饭。
然而现有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不能保证足够的水进入到蒸笼内,从而会造成蒸笼内的部分米无法接触到水而无法有效地对米进行冲刷或使米充分地吸水,进而影响了烹饪出的米饭的口感,不仅如此,现有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也无法保证水与米分离的过程有效实现,水带走的糖分少,从而无法顺利地烹饪出低GI(糖)的米饭。
现有的电炊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这是因为水在内胆中沸腾,当对发热元件的工作时长和时机控制不当时,极易导致承载腔内的水因剧烈沸腾而外溢,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同时,水因剧烈沸腾,而无法稳定地与米接触吸水,也容易影响烹饪出的米饭的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炊具的控制方法,以实现降低米饭中GI值、改善米饭口感且对电炊具的有效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炊具的控制方法,电炊具包括内胆、发热元件、防溢检测部和设置在内胆内的蒸笼,发热元件对内胆进行加热,蒸笼的下部具有朝向内胆的底壁和/或侧壁延伸的开口结构,蒸笼具有透水区域和位于透水区域上方的承载腔,开口结构围成的开口空间通过透水区域与承载腔连通,防溢检测部的检测端与承载腔连通,蒸笼的上部与内胆的口部连接;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炊具的发热元件对电炊具的内胆加热,电炊具进入洗煮米过程;在单次洗煮米过程中,电炊具的发热元件对电炊具的内胆进行加热直至防溢检测部被水触发,发热元件停止工作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t1,以完成单次洗煮米过程,重复洗煮米过程N1次;电炊具进入蒸米过程,发热元件对电炊具的内胆加热。
进一步地,在单次洗煮米过程中,第一预设时间t1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N1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0。
进一步地,在单次洗煮米过程中,第一预设时间t1大于等于5秒且小于等于100秒,N1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80。
进一步地,在整个蒸米过程中,发热元件持续对内胆加热至米饭被蒸熟。
进一步地,在单次蒸米过程中,发热元件对内胆加热第二预设时间t2后,发热元件停止工作并持续第三预设时间t3,以完成单次蒸米过程,重复蒸米过程N2次。
进一步地,在单次蒸米过程中,第二预设时间t2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第三预设时间t3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N2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0。
进一步地,N2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80。
进一步地,整个蒸米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分为初步蒸米阶段和最终蒸米阶段,其中,在初步蒸米阶段中,发热元件对电炊具的内胆加热的第二预设时间t2为t21;在最终蒸米阶段中,发热元件对电炊具的内胆加热的第二预设时间t2为t22,其中,t21大于t22。
进一步地,t21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t22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
进一步地,整个蒸米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分为初步蒸米阶段和最终蒸米阶段,其中,在初步蒸米阶段中,发热元件停止工作并持续第三预设时间t3为t31;在最终蒸米阶段中,发热元件停止工作并持续第三预设时间t3为t32,其中,t31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t32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
进一步地,电炊具还包括用于释放蒸笼的外表面与内胆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的隔腔内压力的压力控制开关,当压力控制开关打开后,隔腔与电炊具的外部连通以使承载腔内的水加速退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电炊具的发热元件对电炊具的内胆加热,电炊具进入洗煮米过程;在单次洗煮米过程中,电炊具的发热元件对电炊具的内胆进行加热直至防溢检测部被水触发,发热元件停止工作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t1,以完成单次洗煮米过程,重复洗煮米过程N1次;电炊具进入蒸米过程,发热元件对电炊具的内胆加热。
这样,通过对发热元件进行启停控制,能够有效控制水的温度、水与米接触的次数和水在承载腔内的滞留时间,可以使电炊具自动地实现对米的清洗和米吸水的过程,同时还能完成对电炊具内的米进行先煮后蒸的烹饪过程,从而使电炊具能够烹饪出低GI的米饭,改善米饭的口感,使米饭更加的营养,提高了用户的对烹饪过程的满意度。
因此,通过上述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电炊具的工作过程,从而使电炊具具有功能多样、自动化程度高和使用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电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内胆、蒸笼和防溢检测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此时水未与米接触;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内胆、蒸笼和防溢检测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此时水与米和防溢检测部接触;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内胆;20、蒸笼;21、开口结构;211、开口空间;22、透水区域;23、承载腔;30、隔腔;40、防溢检测部;50、外壳;60、上盖;70、第一密封圈;80、发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实现降低米饭中GI值、改善米饭口感且对电炊具的有效控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炊具的控制方法。
如图1至图3所示,电炊具包括内胆10、发热元件80、防溢检测部40和设置在内胆10内的蒸笼20,发热元件80对内胆10进行加热,蒸笼20的下部具有朝向内胆10的底壁和/或侧壁延伸的开口结构21,蒸笼20具有透水区域22和位于透水区域22上方的承载腔23,开口结构21围成的开口空间211通过透水区域22与承载腔23连通,防溢检测部40的检测端与承载腔23连通,蒸笼20的上部与内胆10的口部连接。
可选地,蒸笼20的上部与内胆10的口部密封连接。这样,有效保证隔腔30内压力上升后,蒸汽能够将水顺利通过开口结构21压入承载腔23内,有效避免蒸笼20的上部与内胆10的口部处泄压。
如图1所示,蒸笼20的上部与内胆10的口部通过第一密封圈70密封。
如图1所示,电炊具还包括外壳50和上盖60,内胆10设置在外壳50内;上盖60盖设在外壳50上,防溢检测部40的第一端与上盖60连接,防溢检测部40的第二端朝向内胆10的底壁伸出。可选地,防溢检测部40的第二端作为检测端。这样,当承载腔23内的水位逐渐上升时,就会与防溢检测部40的检测端接触,从而使防溢检测部40发出防溢信号,以控制发热元件停止加热。
上述的电炊具是电饭煲,当然,还可以是微波炉、电炖锅或电压力锅。
可选地,发热元件80为发热盘、发热管、IH电磁加热装置或发热膜加热装置中的一种。
可选地,防溢检测部40为防溢探头、温度探头、水位测试仪、红外探头或超声波探头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说,除了上述列举的探头或测试仪外,凡是能够探测水位或水位上升的传感装置也可以作为防溢检测部40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本发明的电炊具之前,需要将米添加到蒸笼20的承载腔23内,水添加到内胆10中。
在对上述结构的电炊具进行控制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电炊具的发热元件80对电炊具的内胆10加热,电炊具进入洗煮米过程;在单次洗煮米过程中,电炊具的发热元件80对电炊具的内胆10进行加热直至防溢检测部40被水触发,发热元件80停止工作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t1,以完成单次洗煮米过程,重复洗煮米过程N1次;电炊具进入蒸米过程,发热元件80对电炊具的内胆10加热。
在采用上述结构的电炊具进行烹饪操作时,当发热元件80开始对内胆10进行加热后,内胆10内的气压增大,水蒸气迅速填充至隔腔30,使得隔腔30内的压力升高,隔腔30与承载腔23产生压差。此时,水就会被压入承载腔23内与米接触,实现了水对米的浸泡和煮。随着加热的进行,隔腔30内的压力不断增大,以使内胆10中更多的水被压入承载腔23中。此时,水与米充分接触吸水,以进入煮米和洗米的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加热的持续进行,就会存在水外溢的风险,从而造成安全隐患。为更好地实现煮米饭且水不会外溢,通过设置防溢检测部40,可以有效检测承载腔23内的水位,并在水面上升至与防溢检测部40接触时,及时停止发热元件80的工作或是减小发热元件80的功率,以使水位回落,避免外溢。当水面脱离防溢检测部40的检测范围时,再次启动发热元件80进行加热,以保证承载腔23内的水始终与米充分接触吸水,依此循环完成米饭的洗、煮阶段。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洗、煮阶段的完成,水被米充分吸收,水位下降,直至水位下降至无法封堵开口空间211后,此时隔腔30与承载腔23始终连通。当继续对内胆10加热时,水不会再被压入承载腔23内。此时,仅上升的蒸汽从开口结构21进入到承载腔23,以进行蒸米过程。
也就是说,通过对发热元件80进行启停控制,能够有效控制水的温度、水与米接触的次数和水在承载腔23内的滞留时间,可以使电炊具自动地实现对米的清洗和米吸水的过程,同时还能完成对电炊具内的米进行先煮后蒸的烹饪过程,从而使电炊具能够烹饪出低GI的米饭,改善米饭的口感,使米饭更加的营养,提高了用户的对烹饪过程的满意度。
因此,通过上述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电炊具的工作过程,从而使电炊具具有功能多样、自动化程度高和使用性好的优点。
下面主要针对图4示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进行解释。在图1至图3示出的电炊具中,具有防溢检测部40。在此种结构的电炊具中,主要通过防溢检测部40检测承载腔23内的水位变化,以控制发热元件80的启停时机,完成电炊具的洗煮米过程以及蒸米过程。
使用该结构的电炊具时,需要先将米放入蒸笼20内,在内胆10中加水。水在蒸汽压力作用下,逐渐被压入承载腔23中。当承载腔23内的水位上升,直至水碰触到防溢检测部40后,发热元件80中断加热,压入承载腔23内的水回落到内胆10中。
在上述过程中,可选地,在单次洗煮米过程中,第一预设时间t1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N1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0。
进一步可选地,在单次洗煮米过程中,第一预设时间t1大于等于5秒且小于等于100秒,N1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80。
而后,进入蒸米过程。下面,给出两种不同的控制方法。
第一种,在整个蒸米过程中,发热元件80持续对内胆10加热至米饭被蒸熟。这样的控制方法相对简单,且特别适用于在洗煮米阶段已经充分吸水、内胆10中的水位相对较低的工况。
第二种,在单次蒸米过程中,发热元件80对内胆10加热第二预设时间t2后,发热元件80停止工作并持续第三预设时间t3,以完成单次蒸米过程,重复蒸米过程N2次。需要说明的是,经过洗煮米过程后,内胆10中剩余的水可能会稍多,此时,为了保证内胆10中的水不会进入开口结构21内造成隔腔30与承载腔23出现压力不平衡的情况,因而需要通过控制发热元件80的启停状态,以保证水不会进入开口结构21内,保证承载腔23与隔腔30始终连通。这样,既保证了蒸米过程中电炊具的加热效率,也使水不会与米接触,提高了蒸米过程的运行可靠性。
可选地,在单次蒸米过程中,第二预设时间t2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第三预设时间t3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N2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0。
进一步可选地,N2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80。
为了更好地改善米饭的口感、提高电炊具的功能性,整个蒸米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分为初步蒸米阶段和最终蒸米阶段。在初步蒸米阶段中,重复蒸米过程N21次;在最终蒸米阶段中,重复蒸米过程N22次,N21和N22之和为N2,且N21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0,N22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0。通过将整个蒸米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单独进行控制,从而有利于改善电炊具的运行可靠性,得到美味的食物。
可选地,N21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80;N22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80。
需要说明的是,在初步蒸米阶段中,发热元件80对电炊具的内胆10加热的第二预设时间t2为t21。在此阶段中,水沸腾的时间能够确保内胆10中产生足够的蒸汽,以使电炊具内的米饭处在高温蒸的状态下,且沸腾的水不会上升与米接触。因此,对t21的时长要求较高。
可选地,t21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
同样是在初步蒸米阶段中,发热元件80停止工作并持续第三预设时间t3为t31。在此阶段中,发热元件80停止加热一段时间,能够避免水因过度加热而产生过多蒸汽使隔腔30内压力过大,而导致水外泄,从而有效起到防溢和节能的作用。
可选地,t31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
需要说明的是,在最终蒸米阶段中,发热元件80对电炊具的内胆10加热的第二预设时间t2为t22,其中,t21大于t22。这是因为,随着蒸米过程的不断进行,水不断地蒸发,内胆10中米浆的浓度越来越高,更容易在加热状态下向承载腔23内冒出并接触到米饭,从而影响米饭的湿度和降GI值的效果。因此,需要使t21大于t22。
可选地,t22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
此外,在最终蒸米阶段中,随着水的蒸发,内胆10中的水的浓度越来越高。高浓度水在加热状态下,更容易产生气泡溢出,所以应控制发热元件80停止工作并持续第三预设时间t3为t32。也就是说,当发热元件80持续工作t22后,应使发热元件80停止工作,并持续t32,以隔腔30中的压力减小,避免将水向米的方向压。
可选地,t32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
当然,在进行蒸米过程时,其发热元件80的工作和停止时间不一定是完全有规律性的。也就是说,可以根据烹饪的进度,对发热元件80的加热时间长度和停止时间长度进行优化,使得每一次循环时,发热元件80的加热时间长度和停止时间长度与上一次循环时不一致。
具体而言,下表1示出了电炊具在进行蒸米过程时的控制方法。
表.1电炊具在进行蒸米过程时的控制方法
采用上述结构的电炊具,并通过上述的控制方法去控制电炊具的工作过程,能够使电炊具具有洗米、煮米和蒸米等多项功能。同时,还能使烹饪后的米饭具有低糖的特点,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水回退至内胆10中的速度,电炊具还包括用于释放隔腔30内压力的压力控制开关,当压力控制开关打开后,隔腔30与电炊具的外部连通以使承载腔23内的水加速退出。
在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当上盖60盖合后,上盖60上预设有与隔腔30能够连通的泄压通道,压力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泄压通道的导通状态。当需要将隔腔30内的压力升高时,压力控制开关将泄压通道断开,保证隔腔30内压力的稳定上升。当水需要从承载腔23内退出时,需要打开压力控制开关,使隔腔30通过泄压通道与电炊具的外部连通,从而实现泄压操作。
可选地,压力控制开关为单向阀或电磁阀。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炊具包括内胆(10)、发热元件(80)、防溢检测部(40)和设置在所述内胆(10)内的蒸笼(20),所述发热元件(80)对所述内胆(10)进行加热,所述蒸笼(20)的下部具有朝向所述内胆(10)的底壁和/或侧壁延伸的开口结构(21),所述蒸笼(20)具有透水区域(22)和位于所述透水区域(22)上方的承载腔(23),所述开口结构(21)围成的开口空间(211)通过所述透水区域(22)与所述承载腔(23)连通,所述防溢检测部(40)的检测端与所述承载腔(23)连通,所述蒸笼(20)的上部与所述内胆(10)的口部连接;所述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电炊具的发热元件(80)对所述电炊具的内胆(10)加热,所述电炊具进入洗煮米过程;
在单次所述洗煮米过程中,所述电炊具的发热元件(80)对所述电炊具的内胆(10)进行加热直至所述防溢检测部(40)被水触发,所述发热元件(80)停止工作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t1,以完成单次所述洗煮米过程,重复所述洗煮米过程N1次;
所述电炊具进入蒸米过程,所述发热元件(80)对所述电炊具的内胆(10)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次所述洗煮米过程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t1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所述N1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次所述洗煮米过程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t1大于等于5秒且小于等于100秒,所述N1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个所述蒸米过程中,所述发热元件(80)持续对所述内胆(10)加热至米饭被蒸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次所述蒸米过程中,所述发热元件(80)对所述内胆(10)加热第二预设时间t2后,所述发热元件(80)停止工作并持续第三预设时间t3,以完成单次所述蒸米过程,重复所述蒸米过程N2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次所述蒸米过程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t2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所述第三预设时间t3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所述N2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2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8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所述蒸米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分为初步蒸米阶段和最终蒸米阶段,其中,
在所述初步蒸米阶段中,所述发热元件(80)对所述电炊具的内胆(10)加热的所述第二预设时间t2为t21;
在所述最终蒸米阶段中,所述发热元件(80)对所述电炊具的内胆(10)加热的所述第二预设时间t2为t22,其中,所述t21大于所述t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21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所述t22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所述蒸米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分为初步蒸米阶段和最终蒸米阶段,其中,
在所述初步蒸米阶段中,所述发热元件(80)停止工作并持续所述第三预设时间t3为t31;
在所述最终蒸米阶段中,所述发热元件(80)停止工作并持续所述第三预设时间t3为t32,其中,所述t31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所述t32大于等于3秒且小于等于150秒。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炊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炊具还包括用于释放所述蒸笼(20)的外表面与所述内胆(1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的隔腔(30)内压力的压力控制开关,当所述压力控制开关打开后,所述隔腔(30)与所述电炊具的外部连通以使所述承载腔(23)内的水加速退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28466.0A CN105996762B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电炊具的控制方法 |
CA3027558A CA3027558A1 (en) | 2016-06-15 | 2017-06-14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cookers |
AU2017286362A AU2017286362A1 (en) | 2016-06-15 | 2017-06-14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cookers |
PCT/EP2017/064646 WO2017216275A1 (en) | 2016-06-15 | 2017-06-14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cookers |
EP17730166.0A EP3471582B1 (en) | 2016-06-15 | 2017-06-14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cooker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28466.0A CN105996762B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电炊具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96762A true CN105996762A (zh) | 2016-10-12 |
CN105996762B CN105996762B (zh) | 2019-12-17 |
Family
ID=57087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28466.0A Active CN105996762B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电炊具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471582B1 (zh) |
CN (1) | CN105996762B (zh) |
AU (1) | AU2017286362A1 (zh) |
CA (1) | CA3027558A1 (zh) |
WO (1) | WO2017216275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86721A (zh) * | 2019-11-08 | 2020-02-14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786722A (zh) * | 2019-11-08 | 2020-02-14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227622A (zh) * | 2018-11-29 | 2020-06-05 | 福库电子株式会社 | 电烹饪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006549A (zh) * | 2019-05-31 | 2020-12-0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2006518A (zh) * | 2019-05-31 | 2020-12-0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11295B (zh) * | 2018-08-09 | 2022-06-14 | 福库电子株式会社 | 电炊具 |
CN113133639B (zh) * | 2020-01-20 | 2022-04-15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680586A (zh) * | 2020-12-31 | 2022-07-0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储存介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92065Y (zh) * | 2002-12-07 | 2003-12-17 | 灌南压铸机有限公司 | 咖啡壶 |
JP2005304673A (ja) * | 2004-04-20 | 2005-11-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炊飯器 |
CN101400286A (zh) * | 2006-01-30 | 2009-04-01 | 益利嘉公司 | 用于生产饮料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415810A (zh) * | 2010-09-28 | 2012-04-18 | 姚凌 | 一种预约煮食机 |
JP2013138917A (ja) * | 2013-04-05 | 2013-07-18 | Hitachi Appliances Inc | 炊飯器 |
CN203898029U (zh) * | 2014-06-12 | 2014-10-29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饭煲 |
CN204245902U (zh) * | 2014-11-28 | 2015-04-08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CN105078267A (zh) * | 2015-09-14 | 2015-11-25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煮饭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
CN105193283A (zh) * | 2014-06-12 | 2015-12-30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饭煲的蒸笼、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193233A (zh) * | 2014-06-12 | 2015-12-30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70004135U (ko) * | 1995-07-01 | 1997-02-19 | 김병곤 | 밥솥 |
JP4194550B2 (ja) * | 2004-12-10 | 2008-12-10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炊飯器 |
CN102805552A (zh) * | 2012-09-01 | 2012-12-05 |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饭煲烹饪荞米的方法 |
CN104510325B (zh) * | 2013-10-08 | 2017-11-10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212679B (zh) * | 2014-06-12 | 2018-06-19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
JP6402359B2 (ja) * | 2014-11-06 | 2018-10-1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炊飯器 |
-
2016
- 2016-06-15 CN CN201610428466.0A patent/CN105996762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6-14 CA CA3027558A patent/CA302755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06-14 WO PCT/EP2017/064646 patent/WO2017216275A1/en unknown
- 2017-06-14 AU AU2017286362A patent/AU201728636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06-14 EP EP17730166.0A patent/EP3471582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92065Y (zh) * | 2002-12-07 | 2003-12-17 | 灌南压铸机有限公司 | 咖啡壶 |
JP2005304673A (ja) * | 2004-04-20 | 2005-11-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炊飯器 |
CN101400286A (zh) * | 2006-01-30 | 2009-04-01 | 益利嘉公司 | 用于生产饮料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415810A (zh) * | 2010-09-28 | 2012-04-18 | 姚凌 | 一种预约煮食机 |
JP2013138917A (ja) * | 2013-04-05 | 2013-07-18 | Hitachi Appliances Inc | 炊飯器 |
CN203898029U (zh) * | 2014-06-12 | 2014-10-29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饭煲 |
CN105193283A (zh) * | 2014-06-12 | 2015-12-30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饭煲的蒸笼、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193233A (zh) * | 2014-06-12 | 2015-12-30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
CN204245902U (zh) * | 2014-11-28 | 2015-04-08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CN105078267A (zh) * | 2015-09-14 | 2015-11-25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煮饭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27622A (zh) * | 2018-11-29 | 2020-06-05 | 福库电子株式会社 | 电烹饪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006549A (zh) * | 2019-05-31 | 2020-12-0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2006518A (zh) * | 2019-05-31 | 2020-12-0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2006518B (zh) * | 2019-05-31 | 2021-09-2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0786721A (zh) * | 2019-11-08 | 2020-02-14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786722A (zh) * | 2019-11-08 | 2020-02-14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786721B (zh) * | 2019-11-08 | 2022-04-1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471582B1 (en) | 2020-05-13 |
EP3471582A1 (en) | 2019-04-24 |
WO2017216275A1 (en) | 2017-12-21 |
AU2017286362A1 (en) | 2019-01-24 |
CA3027558A1 (en) | 2017-12-21 |
CN105996762B (zh) | 2019-1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96762A (zh) | 电炊具的控制方法 | |
CN105902140B (zh) | 电炊具的控制方法 | |
CN105816009B (zh) | 电炊具的控制方法 | |
CN107773092B (zh) | 电炊具烹饪米饭的方法 | |
JP5737471B2 (ja) | 炊飯器 | |
JP2020169799A (ja) | 調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構成要素 | |
CN206213817U (zh) | 烹饪装置 | |
JP2015010743A (ja) | 加熱調理装置 | |
CN105942835A (zh) | 电炊具的控制方法 | |
CN109380996A (zh) | 一种蒸煮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637028B (zh) | 电蒸锅及其烹饪方法 | |
CN206006892U (zh) | 电炊具 | |
JP5724467B2 (ja) | 炊飯器 | |
JP5888389B2 (ja) | 炊飯器 | |
JP5884883B2 (ja) | 炊飯器 | |
CN107865581A (zh) |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 | |
JP5854109B2 (ja) | 炊飯器 | |
CN109247802A (zh) | 煮饭过程中提示蒸菜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烹饪器具 | |
JP2018187125A (ja) | 加熱調理器 | |
JP5884882B2 (ja) | 炊飯器 | |
JP2015016383A (ja) | 炊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