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水滤筒盖及滤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漏水滤筒盖及滤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净水技术也有了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的提高,净水设备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然而现有技术的净水设备中的过滤机构由于结构设计得不够合理,往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水的渗漏现象,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且过滤效果也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漏水滤筒盖及滤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漏水滤筒盖,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上的蓄水组件,所述蓄水组件包括蓄水箱和设置在蓄水箱内的开关组件,所述蓄水箱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蓄水箱为矩形,所述蓄水箱上设有开口,所述蓄水箱的开口向下,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弹簧、滑板和挡板,所述滑板位于蓄水箱的开口处,所述滑板与蓄水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中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挡板盖设在出水口上,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蓄水箱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和挡板位于滑板同侧;
所述主体内设有支撑板、第二弹簧和挡水环,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为圆形,所述支撑板平行设置在滑板正下方,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位于出水口正下方,所述第二弹簧有两个,两个第二弹簧均位于滑板和支撑板之间,所述挡水环设置在蓄水箱与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撑板的外周上设有连接环,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为环形,所述插接槽位于连接环外侧。
作为优选,为了更好地匹配和协同工作,所述连接环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球形,所述第一凹槽的圆心位于第一凹槽内。
作为优选,为了使得整个结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
一种防漏水滤芯,包括滤筒、设置在滤筒上的滤筒盖和设置在滤筒内的过滤组件,所述滤筒盖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上的蓄水组件,所述蓄水组件包括蓄水箱和设置在蓄水箱内的开关组件,所述蓄水箱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蓄水箱为矩形,所述蓄水箱上设有开口,所述蓄水箱的开口向下,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弹簧、滑板和挡板,所述滑板位于蓄水箱的开口处,所述滑板与蓄水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中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挡板盖设在出水口上,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蓄水箱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和挡板位于滑板同侧;
所述主体内设有支撑板、第二弹簧和挡水环,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为圆形,所述支撑板平行设置在滑板正下方,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位于出水口正下方,所述第二弹簧有两个,两个第二弹簧均位于滑板和支撑板之间,所述挡水环设置在蓄水箱与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撑板的外周上设有连接环,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为环形,所述插接槽位于连接环外侧;
所述滤筒的上端设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为环形,所述插接板与插接槽匹配,所述插接板的靠近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球形,所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完整的球形,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的球形槽内设有若干玻璃珠,各玻璃珠相互抵靠;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环形过滤壳和水轮机,所述水轮机的叶片水平设置,所述水轮机的输出轴与过滤壳传动连接,所述过滤壳的底部密封设置,所述过滤壳的上端开口,所述过滤壳的上端通过主体与蓄水箱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壳为筒状,所述过滤壳上设有若干过滤管,各过滤管所在的直线的交点位于过滤壳的轴线上。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更好的过滤,所述过滤管内设有RO反渗透膜。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管的一端位于过滤壳内,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位于过滤壳外,所述过滤管的位于过滤壳内的一端为喇叭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漏水滤筒盖及滤芯结构简单,设计精巧,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而且在离心原理的配合下,使得过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防漏水滤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防漏水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防漏水滤芯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蓄水箱,3.进水管,4.第一弹簧,5.挡板,6.滑板,7.第二弹簧,8.挡水环,9.支撑板,10.连接环,11.滤筒,12.玻璃球,13.水轮机,14.过滤管,15.过滤壳,16.插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为一种防漏水滤筒盖,包括主体1和设置在主体1上的蓄水组件,所述蓄水组件包括蓄水箱2和设置在蓄水箱2内的开关组件,所述蓄水箱2上设有进水管3,所述蓄水箱2为矩形,所述蓄水箱2上设有开口,所述蓄水箱2的开口向下,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弹簧4、滑板6和挡板5,所述滑板6位于蓄水箱2的开口处,所述滑板6与蓄水箱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6的中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挡板5盖设在出水口上,所述第一弹簧4一端固定在蓄水箱2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与挡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和挡板5位于滑板6同侧;
所述主体1内设有支撑板9、第二弹簧7和挡水环8,所述支撑板9的板面为圆形,所述支撑板9平行设置在滑板6正下方,所述支撑板9上设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位于出水口正下方,所述第二弹簧7有两个,两个第二弹簧7均位于滑板6和支撑板9之间,所述挡水环8设置在蓄水箱2与支撑板9之间,所述支撑板9的外周上设有连接环10,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为环形,所述插接槽位于连接环10外侧。
作为优选,为了更好地匹配和协同工作,所述连接环10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球形,所述第一凹槽的圆心位于第一凹槽内。
作为优选,为了使得整个结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所述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7均处于压缩状态。
这里由进水管3向蓄水箱2内通水,当水量较小时,由于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7的作用,挡板5始终贴合盖设在滑板6上,即实现蓄水箱2内的密封,而随着水量越来越多,水压就会推动滑板6和挡板5向下移动,最终会使得水压对挡板5的压力小于第一弹簧4对挡板的拉力,而此时水压对滑板6的压力仍大于第二弹簧7对于滑板6的弹力,此时就会使得挡板5与滑板6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等到挡板5与滑板6产生间隙时,蓄水箱2内的水就会由滑板6上的出水孔冲出,形成一股水压较大的水流,此处不仅能够做到对滤筒盖的密封,而且能够形成强水压的水流,为后续的过滤提供条件。
如图2-3所示,为一种防漏水滤芯,包括滤筒11、设置在滤筒11上的滤筒盖和设置在滤筒11内的过滤组件,所述滤筒盖包括主体1和设置在主体1上的蓄水组件,所述蓄水组件包括蓄水箱2和设置在蓄水箱2内的开关组件,所述蓄水箱2上设有进水管3,所述蓄水箱2为矩形,所述蓄水箱2上设有开口,所述蓄水箱2的开口向下,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弹簧4、滑板6和挡板5,所述滑板6位于蓄水箱2的开口处,所述滑板6与蓄水箱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6的中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挡板5盖设在出水口上,所述第一弹簧4一端固定在蓄水箱2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与挡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和挡板5位于滑板6同侧;
所述主体1内设有支撑板9、第二弹簧7和挡水环8,所述支撑板9的板面为圆形,所述支撑板9平行设置在滑板6正下方,所述支撑板9上设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位于出水口正下方,所述第二弹簧7有两个,两个第二弹簧7均位于滑板6和支撑板9之间,所述挡水环8设置在蓄水箱2与支撑板9之间,所述支撑板9的外周上设有连接环10,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为环形,所述插接槽位于连接环10外侧;
所述滤筒1的上端设有插接板16,所述插接板16为环形,所述插接板16与插接槽匹配,所述插接板16的靠近支撑板9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球形,所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完整的球形,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的球形槽内设有若干玻璃珠12,各玻璃珠12相互抵靠;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环形过滤壳15和水轮机13,所述水轮机13的叶片水平设置,所述水轮机13的输出轴与过滤壳15传动连接,所述过滤壳15的底部密封设置,所述过滤壳15的上端开口,所述过滤壳15的上端通过主体1与蓄水箱2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壳15为筒状,所述过滤壳15上设有若干过滤管14,各过滤管14所在的直线的交点位于过滤壳15的轴线上。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更好的过滤,所述过滤管14内设有RO反渗透膜。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管14的一端位于过滤壳15内,所述过滤管14的另一端位于过滤壳15外,所述过滤管14的位于过滤壳15内的一端为喇叭口。
在滤筒盖上形成的高水压的水流冲入到水轮机13时,水轮机13工作就会带动过滤壳15高速转动,而进入到水轮机13的水继续流入过滤壳15内后,由于过滤壳15的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就会由过滤管14甩出,而水在经过过滤管14时,经过RO反渗透膜,此时离心力相当于提高了水的过滤效率,提升了单位时间的水通过RO反渗透膜的量,提高了过滤效率,提升了过滤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防漏水滤筒盖及滤芯结构简单,设计精巧,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而且在离心原理的配合下,使得过滤效果更好。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