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60955A - 一种储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60955A
CN105960955A CN201610311481.7A CN201610311481A CN105960955A CN 105960955 A CN105960955 A CN 105960955A CN 201610311481 A CN201610311481 A CN 201610311481A CN 105960955 A CN105960955 A CN 105960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air
heat
wall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114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3114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609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60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095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25/00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Hanging-up harvested fruit
    • A01F25/14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25/00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Hanging-up harvested fruit
    • A01F25/16Arrangements in forage silos
    • A01F25/22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料结构,包括由顶壁、底壁、相对设置的前侧墙及后侧墙、相对设置的左侧墙及右侧墙共同构成的仓体,所述仓体内设有内顶板,仓体中内顶板与顶壁之间的空间为顶隔热腔,仓体中内顶板与底壁之间的空间为储藏腔,左侧墙上设有墙体排风道,右侧墙上设有墙体进风道,墙体进风道上设有进风道开闭门,顶壁上设有若干与顶隔热腔连通的雨水灌入口,右侧墙上设有与顶隔热腔连通的排水道,排水道上设有排水通断阀,墙体排风道内设有排风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有效防止阳光暴晒所导致的积热,且在雨水天气中可以强化降温能力、提高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储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粮油仓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粮油仓储装置,如仓体、谷仓等,主要由仓体、设置在仓体上的通风道、设置在通风道中的风机等组成。仓体通常直接设置在地面上,通风道、风机等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风机使外界低温空气通过粮堆(物料堆),降低仓内温度,此外还具备熏蒸杀虫和气调储粮(气调储粮是指人为地改变正常大气的气体成分或调节原有气体的配比,将一定的气体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维持一定得时间,从而达到杀虫抑霉延缓粮食品质变化的粮食储藏技术。)等功能。不过,目前的粮油仓储装置,虽然能实现通风和一定程度的降温散热,但在避免由于阳光暴晒所导致的积热,以及应对不同天气进行散热形式的调节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有效防止阳光暴晒所导致的积热,且在雨水天气中可以强化降温能力、提高散热效果的储料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料结构,包括由顶壁、底壁、相对设置的前侧墙及后侧墙、相对设置的左侧墙及右侧墙共同构成的仓体,所述仓体内设有内顶板,仓体中内顶板与顶壁之间的空间为顶隔热腔,仓体中内顶板与底壁之间的空间为储藏腔,左侧墙上设有墙体排风道,右侧墙上设有墙体进风道,墙体进风道上设有进风道开闭门,顶壁上设有若干与顶隔热腔连通的雨水灌入口,右侧墙上设有与顶隔热腔连通的排水道,墙体排风道内设有排风机,前侧墙、后侧墙、左侧墙及右侧墙上均设有若干气管,气管上设有多个气孔,各气管均处在储藏腔内,各气管均通过导管与墙体排风道连通,排水道上设有排水通断阀,雨水灌入口上设有入水通断阀。
作为优选,所述顶隔热腔设有若干竖直布置的顶散热杆,顶散热杆穿过内顶板,顶散热杆下端伸入储藏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排风机包括设置在墙体排风道内的风机罩壳、设置在风机罩壳内的电机及与电机连接的叶轮,叶轮与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风机罩壳内具有壳风道,电机和叶轮均处在壳风道内,电机通过若干固定杆与风机罩壳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壳风道内设有冷却套管,电机处在冷却套管内,风机罩壳呈圆管状,冷却套管与风机罩壳同轴,风机罩壳具有罩壳进风端及罩壳排风端,罩壳进风端与外界连通,罩壳排风端与仓体内连通,叶轮处在罩壳排风端与冷却套管之间,冷却套管通过若干导热支架杆与电机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罩壳包括外罩壳、内罩管,壳风道处在内罩管中,外罩壳与内罩管同轴,外罩壳与内罩管之间形成管状的外周通道,外周通道内端与仓体内部连通,外周通道外端设有将外周通道外端封闭的环形封板,环形封板上设有若干板通风孔、若干与环形封板铰接且可封闭板通风孔的内风门,板通风孔与内风门一一对应,内风门上设有用于顶压内风门的顶门弹簧,顶门弹簧一端与外罩壳连接,外罩壳上设有可封闭罩壳排风端的机壳主开闭门、用于锁止机壳主开闭门的门锁,内罩管与机壳主开闭门之间具有余量空间;
机壳主开闭门上设有若干用于顶开内风门的门顶杆,门顶杆与内风门一一对应;当机壳主开闭门完全关闭时,门顶杆顶开对应内风门。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主开闭门上设有多个穿过主开闭门的散热条,散热条一端处在余量空间中、散热条另一端处在风机罩壳外。
作为优选,所述壳风道内设有多个散热调节件,各散热调节件沿风机罩壳周向均匀分布,散热调节件包括散热调节条板、过渡连杆、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闭的导套管、处在导套管内的调节活塞、处在导套管内的调节弹簧,导套管开口端穿过内罩管且导套管开口端与壳风道连通,在一个散热调节件中:散热调节条板远离冷却套管的一端与内罩管铰接,散热调节条板靠近冷却套管的一端与过渡连杆的一端铰接,过渡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导套管的开口端且与调节活塞铰接,调节活塞处在调节弹簧与过渡连杆之间,调节活塞与导套管滑动连接且调节活塞的可滑动方向与导套管轴向平行,调节弹簧一端连接导套管的封闭端,调节弹簧另一端连接调节活塞。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调节条板靠近冷却套管的一端设有导热搭接片,冷却套管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片槽,导热搭接片与片槽一一对应,导热搭接片处在对应的片槽内且与冷却套管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有效防止阳光暴晒所导致的积热,且在雨水天气中可以强化降温能力、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排风机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仓体1、顶壁11、雨水灌入口111、底壁12、左侧墙13、右侧墙14、排水道141、排水通断阀141a、气管15、气孔151、顶隔热腔1a、储藏腔1b、内顶板2、顶散热杆21、排风机3、外罩壳31a、内罩管31b、机壳主开闭门311、门顶杆3111、散热条3112、电机32、固定杆32a、叶轮33、壳风道34、外周通道35、环形封板351、板通风孔351a、内风门351b、顶门弹簧351c、冷却套管4、导热支架杆41、散热调节条板51、导热搭接片511、过渡连杆52、导套管53、调节活塞54、调节弹簧55、第一铰接座56、第二铰接座5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储料结构,包括由顶壁11、底壁12、相对设置的前侧墙及后侧墙、相对设置的左侧墙13及右侧墙14共同构成的仓体1,所述仓体内设有内顶板2,仓体中内顶板与顶壁之间的空间为顶隔热腔1a,仓体中内顶板与底壁之间的空间为储藏腔1b,左侧墙上设有墙体排风道,右侧墙上设有墙体进风道,墙体进风道上设有进风道开闭门,顶壁上设有若干与顶隔热腔连通的雨水灌入口111,右侧墙上设有与顶隔热腔连通的排水道141,墙体排风道内设有排风机3,前侧墙、后侧墙、左侧墙及右侧墙上均设有若干气管15,气管上设有多个气孔151,各气管均处在储藏腔内,每个气管上都设有对应的导管,各气管均通过对应的导管与墙体排风道连通,排水道上设有排水通断阀141a,雨水灌入口上设有入水通断阀。顶隔热腔具备隔热能力,阳光较强时,通常顶壁处受照射最严重,容易积热,设置了顶隔热腔后,可以有效延缓热量从顶壁传入仓体内的速度,避免积热过于严重。而雨水天气时,雨水会从雨水灌入口进入顶隔热腔,对内顶板进行快速降温,雨水可从排水道排出(需要打开排水通断阀),如此一来,可以快速消除仓体内顶部积热,且可有效加快降温速度。非雨水天气时,也可以从雨水灌入口灌入冷却水,来对仓体顶部进行防积热保护。各气孔可以从仓体内各处吸入气体,并通过气管、导管输送至墙体排风道后排出,可有效提升仓体内气体向外流通的均匀性,提高整体的通气能力和散热效果。而在不需要冷却水、雨水进入顶隔热腔时,可以关闭排水通断阀、入水通断阀,以减少顶隔热腔内外空气流动,提高隔热能力。
所述顶隔热腔设有若干竖直布置的顶散热杆21,顶散热杆穿过内顶板,顶散热杆下端伸入储藏腔内。仓体内的热量可以通过顶散热杆快速传入顶隔热腔,当雨水、冷却水进入或通过顶隔热腔时,可与顶散热杆之间快速发生热交换,从而实现对仓体内的快速降温,可有效提升仓体内部的散热能力。
所述排风机包括设置在墙体排风道内的风机罩壳、设置在风机罩壳内的电机32及与电机连接的叶轮33,叶轮与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风机罩壳内具有壳风道34,电机和叶轮均处在壳风道内,电机通过若干固定杆32a与风机罩壳连接固定。
所述壳风道内设有冷却套管4,电机处在冷却套管内,风机罩壳呈圆管状,冷却套管与风机罩壳同轴,风机罩壳具有罩壳进风端及罩壳排风端,罩壳进风端与外界连通,罩壳排风端与仓体内连通,叶轮处在罩壳排风端与冷却套管之间,冷却套管通过若干导热支架杆41与电机固定。在工作时,电机转速(和叶轮导风速度)是要应需要而调节的,根据仓体内的储量、位置、布局等,都需要有不同的电机转速(保障合适的通风速率),否则就容易导致通风不足或造成电能浪费及电机多余损耗。壳风道内距离叶轮较远处,空气则不会太集中,流动起来相对还是比较均匀的;壳风道内靠近叶轮处,空气则是向着叶轮转动范围(主要是叶轮的叶片处)聚集的,而叶轮中心(轴线处)的空气很少,尤其是电机转速相对较低时(此时叶轮转速也相对较低),气流量相对小、流速相对慢,叶轮中心处附近就空气更少(都集中到叶轮的叶片处去了),而电机恰恰位于叶轮中心处附近(电机转轴与叶轮同轴),这就导致了电机散热慢、易局部积热,从而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而冷却套的存在,一则可以让较多的空气在距离叶轮远处、还比较均匀时,就先进入到冷却套内,形成聚风效果,增大流过电机处的风量;二来能够通过各导热支架杆将热量快速传递给冷却套(导热支架杆、冷却套可采用铜或其它导热材料制成),而导热套表面流过的空气量很大,从而可以进一步有效地帮助电机散热降温。
所述风机罩壳包括外罩壳31a、内罩管31b,壳风道处在内罩管中,外罩壳与内罩管同轴,外罩壳与内罩管之间形成管状的外周通道35,外周通道内端与仓体内部连通,外周通道外端设有将外周通道外端封闭的环形封板351,环形封板上设有若干板通风孔351a、若干与环形封板铰接且可封闭板通风孔的内风门351b,板通风孔与内风门一一对应,内风门上设有用于顶压内风门的顶门弹簧351c,顶门弹簧一端与外罩壳连接,外罩壳上设有可封闭罩壳排风端的机壳主开闭门311、用于锁止机壳主开闭门的门锁,内罩管与机壳主开闭门之间具有余量空间;机壳主开闭门上设有若干用于顶开内风门的门顶杆3111,门顶杆与内风门一一对应;当机壳主开闭门完全关闭时,门顶杆顶开对应内风门。当机壳主开闭门完全打开时,门顶杆与对应内风门脱离。所述机壳主开闭门上设有多个穿过主开闭门的散热条3112,散热条一端处在余量空间中、散热条另一端处在风机罩壳外。外周通道外端即外周通道朝向机壳主开闭门的一端,外周通道内端即外周通道朝向仓体的一端。外周通道是一个可以实现通断的通道:当机壳主开闭门打开,电机、叶轮正常工作对仓体内进行通风散热时,此时进行的是“外循环”,即仓体外的空气从仓体外部(经墙体进风道)进入,通过粮堆后再从壳风道排出(内风门在顶门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关闭,外周通道被阻断)。当机壳主开闭门关闭(此时可用门锁锁住机壳主开闭门)、进风道开闭门关闭,此时门顶杆顶开对应内风门(顶门弹簧被进一步压缩)、外周通道外端与余量空间之间连通,电机、叶轮正常工作,则空气会从仓体内进入壳风道进风端,随后再经壳风道排风端、余量空间、各板通风孔进入到外周通道外端,最后再从外周通道内端回到仓体中,从而形成了气流在仓体中的“内循环”。在外部湿度较大、或者灰尘较多难以通过普通过滤来保证气流清洁时,就可以采用内循环冷却的方式,气流在仓体内、壳风道内、外周通道内进行循环,带走粮堆的热量,而气流在流经余量空间时,会与散热条进行热交换,热量被散热条传递到仓体外,从而可有效实现内循环冷却。
再或者需要进行熏蒸杀虫、气调储粮时,使用内循环也是十分合适的。药剂或特定气体(如氮气)会随着气流在粮仓内、壳风道内、外周通道内进行循环并逐渐均匀分布,可有效减少浪费,提升效果。此外,通过开关机壳主开闭门来实现内外循环的切换,可以提高状态切换的便捷性,减少了额外操作。
所述壳风道内设有多个散热调节件,各散热调节件沿风机罩壳周向均匀分布,散热调节件包括散热调节条板51、过渡连杆52、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闭的导套管53、处在导套管内的调节活塞54、处在导套管内的调节弹簧55,导套管开口端穿过内罩管且导套管开口端与壳风道连通,在一个散热调节件中:散热调节条板远离冷却套管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座56与内罩管铰接,散热调节条板与第一铰接座铰接,第一铰接座与内罩管固定,散热调节条板靠近冷却套管的一端与过渡连杆的一端铰接,过渡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导套管的开口端且通过第二铰接座57与调节活塞铰接,过渡连杆与第二铰接座铰接,第二铰接座与调节活塞固定,调节活塞处在调节弹簧与过渡连杆之间,调节活塞与导套管滑动连接且调节活塞的可滑动方向与导套管轴向平行,调节弹簧一端连接导套管的封闭端,调节弹簧另一端连接调节活塞。如前所述,若流经电机的气流相对较少,则容易导致电机的散热不足、积热,尤其是电机转速(相对)不高时更是如此(电机转速高时,整体空气流量大,流经电机的气流量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此时虽然电机产热略多一些,但散热效果更佳)。而若是减小风道口径以提升流经电机气流的比例和流速,那么在需要大风量时(此时电机为高转速),就容易导致气流通过口径不足。而在本方案中,一圈散热调节条板围城了一个“聚风风道”,相邻散热调节板之间则形成过风间隙。电机转速变高时,空气流速变大,气流流经各散热调节条板靠近风机罩壳轴线一侧的板面,并压动散热调节条板向外移动,散热调节板沿着铰接点转动,并通过过渡连杆压动调节活塞向外滑动(在导套管内滑动),调节弹簧受压,各散热调节板呈“张开”状态(空气流通口径相对增大)。此时除了有足够的气流流过冷却套管内,其余气流还能从冷却套管与壳风道壁之间流过,可有效保证气流通过的顺畅性,且通气口径也较为合适(散热调节板开始被气流推动外移后,电机转速越高,通气口径会变得越大,所以具备自适应性)。
所述散热调节条板靠近冷却套管的一端设有导热搭接片511,冷却套管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片槽,导热搭接片与片槽一一对应,导热搭接片处在对应的片槽内且与冷却套管接触。当电机转速相对较低,气流流速没有达到很高时,此时还不足以克服调节弹簧的力让散热调节板向外转动,此时可以保障聚风效果,让较多的空气从中部流过,从而能够有更多的空气流过电机,来保障电机散热。并且,散热调节条板通过导热搭接片暂时与冷却套管连为一体,相当于有效延长了冷却套管的散热长度,电机上产生的热量会传递给冷却套管、导热搭接片,而导热搭接片会接触到大量流动的空气,从而能更好更快地实现热交换,起到对电机进行散热的效果,可有效保障电机的使用寿命(散热调节板、导热搭接片可采用铜或其它导热材料制成)。

Claims (8)

1.一种储料结构,包括由顶壁、底壁、相对设置的前侧墙及后侧墙、相对设置的左侧墙及右侧墙共同构成的仓体,其特征是,所述仓体内设有内顶板,仓体中内顶板与顶壁之间的空间为顶隔热腔,仓体中内顶板与底壁之间的空间为储藏腔,左侧墙上设有墙体排风道,右侧墙上设有墙体进风道,墙体进风道上设有进风道开闭门,顶壁上设有若干与顶隔热腔连通的雨水灌入口,右侧墙上设有与顶隔热腔连通的排水道,墙体排风道内设有排风机,前侧墙、后侧墙、左侧墙及右侧墙上均设有若干气管,气管上设有多个气孔,各气管均处在储藏腔内,各气管均通过导管与墙体排风道连通,排水道上设有排水通断阀,雨水灌入口上设有入水通断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顶隔热腔设有若干竖直布置的顶散热杆,顶散热杆穿过内顶板,顶散热杆下端伸入储藏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储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风机包括设置在墙体排风道内的风机罩壳、设置在风机罩壳内的电机及与电机连接的叶轮,叶轮与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风机罩壳内具有壳风道,电机和叶轮均处在壳风道内,电机通过若干固定杆与风机罩壳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壳风道内设有冷却套管,电机处在冷却套管内,风机罩壳呈圆管状,冷却套管与风机罩壳同轴,风机罩壳具有罩壳进风端及罩壳排风端,罩壳进风端与外界连通,罩壳排风端与仓体内连通,叶轮处在罩壳排风端与冷却套管之间,冷却套管通过若干导热支架杆与电机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风机罩壳包括外罩壳、内罩管,壳风道处在内罩管中,外罩壳与内罩管同轴,外罩壳与内罩管之间形成管状的外周通道,外周通道内端与仓体内部连通,外周通道外端设有将外周通道外端封闭的环形封板,环形封板上设有若干板通风孔、若干与环形封板铰接且可封闭板通风孔的内风门,板通风孔与内风门一一对应,内风门上设有用于顶压内风门的顶门弹簧,顶门弹簧一端与外罩壳连接,外罩壳上设有可封闭罩壳排风端的机壳主开闭门、用于锁止机壳主开闭门的门锁,内罩管与机壳主开闭门之间具有余量空间;
机壳主开闭门上设有若干用于顶开内风门的门顶杆,门顶杆与内风门一一对应;当机壳主开闭门完全关闭时,门顶杆顶开对应内风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储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机壳主开闭门上设有多个穿过主开闭门的散热条,散热条一端处在余量空间中、散热条另一端处在风机罩壳外。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壳风道内设有多个散热调节件,各散热调节件沿风机罩壳周向均匀分布,散热调节件包括散热调节条板、过渡连杆、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闭的导套管、处在导套管内的调节活塞、处在导套管内的调节弹簧,导套管开口端穿过内罩管且导套管开口端与壳风道连通,在一个散热调节件中:散热调节条板远离冷却套管的一端与内罩管铰接,散热调节条板靠近冷却套管的一端与过渡连杆的一端铰接,过渡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导套管的开口端且与调节活塞铰接,调节活塞处在调节弹簧与过渡连杆之间,调节活塞与导套管滑动连接且调节活塞的可滑动方向与导套管轴向平行,调节弹簧一端连接导套管的封闭端,调节弹簧另一端连接调节活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储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散热调节条板靠近冷却套管的一端设有导热搭接片,冷却套管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片槽,导热搭接片与片槽一一对应,导热搭接片处在对应的片槽内且与冷却套管接触。
CN201610311481.7A 2016-05-12 2016-05-12 一种储料结构 Withdrawn CN1059609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1481.7A CN105960955A (zh) 2016-05-12 2016-05-12 一种储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1481.7A CN105960955A (zh) 2016-05-12 2016-05-12 一种储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0955A true CN105960955A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92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11481.7A Withdrawn CN105960955A (zh) 2016-05-12 2016-05-12 一种储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6095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1231A (zh) * 2019-07-26 2019-10-08 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 一种基于粮仓的通风隔热控温系统
CN112335415A (zh) * 2020-10-10 2021-02-09 陆秀权 一种具有通风防尘的谷物存储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1231A (zh) * 2019-07-26 2019-10-08 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 一种基于粮仓的通风隔热控温系统
CN110301231B (zh) * 2019-07-26 2024-04-16 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 一种基于粮仓的通风隔热控温系统
CN112335415A (zh) * 2020-10-10 2021-02-09 陆秀权 一种具有通风防尘的谷物存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6101B (zh) 一种粮仓通风系统用排风机构
CN105220425A (zh) 一种衣物干燥装置及烘干系统
CN105960956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谷仓
WO2019141187A1 (zh) 用于洗碗机的干燥装置和洗碗机
CN112038950A (zh) 一种快速降温且排水的地下配电柜装置
CN105960955A (zh) 一种储料结构
CN105297369A (zh) 一种衣物干燥装置及烘干系统
CN105947439A (zh) 一种收储仓结构
CN105316918A (zh) 一种衣物干燥装置及烘干系统
CN208536250U (zh) 一种通风系统
CN105850405A (zh) 一种粮油仓
CN106016570A (zh) 一种仓储结构
CN105960957A (zh) 一种粮油物料储藏结构
CN105917871A (zh) 一种保藏仓
CN105993419A (zh) 一种粮油仓储室
CN105850406A (zh) 一种谷物堆放仓室
CN201957385U (zh) 直通风散热户外柜
CN105133269A (zh) 一种衣物干燥装置及烘干系统
CN208559077U (zh) 一种通风空调散热装置的充电桩
CN105917870A (zh) 一种保藏堆放仓结构
CN208075059U (zh) 一种抽油烟机
CN207179872U (zh) 屋面风管间接自然冷却系统
CN208312525U (zh) 固体电蓄热设备用单风道双风机系统
CN208380981U (zh) 一种可降低风机进气温度的风冷型水泵
CN105805036B (zh) 一种粮仓横向风网系统用排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