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59351A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讯管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讯管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59351A
CN105959351A CN201610260067.8A CN201610260067A CN105959351A CN 105959351 A CN105959351 A CN 105959351A CN 201610260067 A CN201610260067 A CN 201610260067A CN 105959351 A CN105959351 A CN 105959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forwarding
data
data transmission
forward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00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龙
朱晨卉
李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a Yu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a Yu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a Yu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a Yu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600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93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59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593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讯管理设备,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配置采集通道,所述采集通道为采集设备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在所述采集通道中创建采集点,所述采集点与所述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相关联;创建转发通道,所述转发通道为后台系统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加载采集点到所述转发通道中,以获得转发点;通过所述采集通道获取所述采集点的数据;通过所述转发通道上传所述转发点的数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满足了多个后台系统同时从一台通讯管理设备获取相同或不同的数据且互不影响。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讯管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讯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通讯管理机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协议转换、数据上送等,特点是采集速度快,响应时间短,能够满足大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任务。采集器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逻辑计算、数据缓存、数据上送等,特点是缓存数据量大,能保证数据的持续性、稳定性,适用场合是节能改造项目。
目前市场上的多数通讯管理机/采集器应用场景为,下行使用串口方式采集设备数据,上行使用TCP/UDP方式把数据发送到后台系统,而多数通讯管理机/采集器只支持一路数据上送,即只为本地监控的后台系统提供数据,或者只为远端后台系统提供数据,当本地和远端都需要获取数据时无法满足需求,只能二者选其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讯管理机/采集器只支持一路数据上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通讯管理设备,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配置采集通道,所述采集通道为采集设备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在所述采集通道中创建采集点,所述采集点与所述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相关联;创建转发通道,所述转发通道为后台系统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加载采集点到所述转发通道中,以获得转发点;通过所述采集通道获取所述采集点的数据;通过所述转发通道上传所述转发点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采集设备为电力仪表、电能表、电动机保护控制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电力变送器、无功补偿控制器或温控仪。
可选的,所述采集通道的数量根据采集设备的数量和/或与采集设备的通讯连接方式来配置。
可选的,所述转发通道的数量根据后台系统的数量和/或后台系统的应用需求来配置。
可选的,所述采集通道以进程方式运行,所述转发通道以进程方式运行。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转发通道的运行,当有转发通道出现异常则重启该转发通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通讯管理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配置单元,用于配置采集通道,所述采集通道为采集设备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第一创建单元,用于在所述采集通道中创建采集点,所述采集点与所述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相关联;第二创建单元,用于创建转发通道,所述转发通道为后台系统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加载单元,用于加载采集点到所述转发通道中,以获得转发点;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采集通道获取所述采集点的数据;上传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转发通道上传所述转发点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转发通道的运行,当有转发通道出现异常则重启该转发通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通讯管理设备,包括上述的数据传输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创建多条转发通道,通过网络连接到不同的后台系统并根据需要转发所需的数据,每条转发通道独立运行,不同的转发通道互不影响,因此满足了多个后台系统同时从一台通讯管理设备获取相同或不同的数据且互不影响。
转发通道以进程的方式独立运行,不同的转发通道之间互不影响,每个转发通道传输的数据可以自由定义,可以有效起到数据分流的作用,在大数据量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后台系统的通讯压力。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转发通道的运行,当有转发进程出现异常时自动重启该进程,因此可以保证转发通道的持续运行,从而确保数据传输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通讯管理设备中,所述通讯管理设备可以是通讯管理机,也可以是采集器,还可以是融合通讯管理机功能和采集器功能的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步骤X1,配置采集通道;步骤X2,在所述采集通道中创建采集点;步骤X3,创建转发通道;步骤X4,加载采集点到所述转发通道中,以获得转发点;步骤Y1,通过所述采集通道获取所述采集点的数据;步骤Y2,通过所述转发通道上传所述转发点的数据;步骤Y3,检测所述转发通道的运行。步骤X1至X4为配置阶段,步骤Y1至Y3为传输阶段。
具体来说,步骤X1中,所述采集通道为采集设备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所述采集设备用于采集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设备可以例如为电力仪表、电能表、电动机保护控制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电力变送器、无功补偿控制器或温控仪等。所述采集通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配置,例如,采集通道的数量可以根据采集设备的数量来配置,也可以根据采集设备与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连接方式来配置,还可以结合考虑采集设备的数量以及与采集设备的通讯连接方式来均衡配置。举例来说,某大厦10楼设有100台电力仪表,每台电力仪表可以采集电流、电压和有功电能等数据,采集设备与通讯管理设备通过4条串口总线连接,相应地,可以配置4条采集通道,每条采集通道可以获取25台电力仪表的数据。另外,采集通道的配置还可以包括对通道的参数信息配置,如通道名称、通道规约、通讯方式、传输速率、数据位等。
步骤X2中,所述采集点与所述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相关联。以上述每条采集通道采集电力仪表的例子来说,如果每台电力仪表采集的数据包括A相电压、B相电压、C相电压、A相电流、B相电流、C相电流和正向有功电能,则在采集通道中对应该采集设备创建7个采集点;每条采集通道连接25台电力仪表,则需要创建175个采集点,每条采集通道可以获取175个采集点的数据。
步骤X3中,所述转发通道为后台系统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所述转发通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配置,例如,转发通道的数量可以根据后台系统的数量来配置,也可以根据后台系统的应用需求来配置,还可以结合考虑后台系统的数量和后台系统的应用需求来均衡配置。举例来说,转发通道可以与后台系统一一对应,通讯管理设备通过通讯网络可以连接3个后台系统,相应地,可以创建3条转发通道。转发通道也可以与后台系统一对多,如不同的转发通道与同一后台系统对应,或者同一转发通道与不同的后台系统对应。另外,还可以对转发通道的参数信息配置,如通道名称、通讯方式等。
步骤X4中,所述转发点是由采集点加载获得的,转发通道是通讯管理设备与后台系统的通讯链路,可以根据转发通道对应的后台系统所需要的数据从采集通道加载相应的采集点。不同的转发通道可以加载不同的采集点,一条转发通道可以加载一条采集通道获取的部分或全部采集点,也可以加载多条采集通道获取的部分或全部采集点。
加载采集点,获得转发通道中的转发点后,还可以对转发点进行信息配置,以符合不同的通讯协议。举例来说,IEC104协议的转发点配置可以包括配置遥信点类型标识、遥测点类型标识、转发地址等;MODBUSTCP协议的转发点配置可以包括配置功能码、数据地址、数据类型等;上海市节能改造专用协议的转发点配置可以包括配置能耗分项编码、ID属性等。
步骤Y1中,采集通道是通讯管理设备与采集设备的通讯链路,通过所述采集通道可以获取采集点的数据,采集通道获取采集点的数据是以进程的方式进行,根据不同的通讯协议,进程的运行流程也不同。以串口通讯方式为例,串口进程为轮循模式,打开串口后按照设备间轮循、设备内报文间轮循的方式进行。
步骤Y2中,转发通道是通讯管理设备和后台系统的通讯链路,通过所述转发通道将转发点的数据上传到对应的后台系统,转发点的数据就是采集通道采集到的对应的采集点的数据。具体地,转发通道是以进程的方式运行,通讯管理设备的多路转发以多进程的方式实现,转发通道之间互不影响,可见,所谓转发就是指把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讯网络发送到后台系统的PC机或服务器。主程序创建子进程后在子进程中启动通道进程,启动时,把各个转发通道的相关转发点的配置信息传递给转发通道进程,进程的运行流程根据协议的不同而变化。举例来说,IEC104协议作为转发进程协议时,作为TCP_SERVER端,阻塞等待CLIENT端连接,连接成功后以非阻塞的方式进行接收和发送数据,定时上送遥测数据;MODBUSTCP协议作为转发进程协议时,作为TCP_SERVER端,阻塞等待CLIENT端连接,连接成功后以阻塞方式等待CLIENT端的数据指令。
步骤Y3是可选的步骤,检测所述转发通道的运行,当有转发通道出现异常则重启该转发通道,这样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通讯管理设备的能够判断的异常包括通道进程异常、采集设备异常和总线异常。进程异常指的是进程不能正常工作或异常结束,通道进程异常表现为采集通道不采集数据,转发通道不能与后台系统正常通讯等,判断这类进程异常的方法是利用Linux操作系统的消息机制,向进程发送判断消息,如果进程异常,就不能正常向操作系统进行回复,以此为判断进程是否正常运行的依据。采集设备异常指的是通讯管理设备不能正常采集到采集设备中的数据,表现为连续发送一定次数的数据都没有收到回复,此时就判断为设备通讯异常,可能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包括仪表故障、通讯线路故障。总线异常指的是现场的串口通讯总线故障,判断总线异常的依据是该总线上的所有采集设备通讯异常。本实施例中,通过软件看门狗循环检测各个转发通道的运行状况,当有转发通道出现异常,如程序异常退出、通道进程挂起等,软件看门狗就重启该转发通道进程。
对应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配置单元,用于配置采集通道,所述采集通道为采集设备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第一创建单元,用于在所述采集通道中创建采集点,所述采集点与所述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相关联;第二创建单元,用于创建转发通道,所述转发通道为后台系统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加载单元,用于加载采集点到所述转发通道中,以获得转发点;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采集通道获取所述采集点的数据;上传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转发通道上传所述转发点的数据。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转发通道的运行,当有转发通道出现异常则重启该转发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数据传输装置的通讯管理设备,本实施例的通讯管理设备通过多路转发的方式可以向多个后台系统发送数据,同样,不同的后台系统可以发送不同的命令到同一台通讯管理设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多个后台系统与同一台通讯管理设备进行通讯且互不影响。另外,通讯管理设备还可以通过板载FLASH和外扩SD卡的方式,缓存8G到32G的数据,能够保证上送数据的持续性、稳定性。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通讯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采集通道,所述采集通道为采集设备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
在所述采集通道中创建采集点,所述采集点与所述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相关联;
创建转发通道,所述转发通道为后台系统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
加载采集点到所述转发通道中,以获得转发点;
通过所述采集通道获取所述采集点的数据;
通过所述转发通道上传所述转发点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设备为电力仪表、电能表、电动机保护控制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电力变送器、无功补偿控制器或温控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通道的数量根据采集设备的数量和/或与采集设备的通讯连接方式来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通道的数量根据后台系统的数量和/或后台系统的应用需求来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通道以进程方式运行,所述转发通道以进程方式运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转发通道的运行,当有转发通道出现异常则重启该转发通道。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通讯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采集通道,所述采集通道为采集设备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
第一创建单元,用于在所述采集通道中创建采集点,所述采集点与所述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相关联;
第二创建单元,用于创建转发通道,所述转发通道为后台系统与所述通讯管理设备的通讯链路;
加载单元,用于加载采集点到所述转发通道中,以获得转发点;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采集通道获取所述采集点的数据;
上传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转发通道上传所述转发点的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转发通道的运行,当有转发通道出现异常则重启该转发通道。
9.一种通讯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
CN201610260067.8A 2016-04-25 2016-04-25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讯管理设备 Pending CN1059593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0067.8A CN105959351A (zh) 2016-04-25 2016-04-25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讯管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0067.8A CN105959351A (zh) 2016-04-25 2016-04-25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讯管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59351A true CN105959351A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15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0067.8A Pending CN105959351A (zh) 2016-04-25 2016-04-25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讯管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5935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3195A (zh) * 2019-11-12 2020-04-2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单盘代理系统及方法
CN113678490A (zh) * 2019-04-02 2021-11-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后台数据的机制
CN114125032A (zh) * 2021-11-22 2022-03-01 杭州佳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协议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4218122A (zh) * 2021-12-31 2022-03-22 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系统、测试主机以及数据记录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7676A (zh) * 2015-10-20 2016-01-06 珠海许继芝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终端数据采集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7676A (zh) * 2015-10-20 2016-01-06 珠海许继芝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终端数据采集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8490A (zh) * 2019-04-02 2021-11-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后台数据的机制
CN111083195A (zh) * 2019-11-12 2020-04-2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单盘代理系统及方法
CN111083195B (zh) * 2019-11-12 2022-09-1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单盘代理系统及方法
CN114125032A (zh) * 2021-11-22 2022-03-01 杭州佳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协议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4125032B (zh) * 2021-11-22 2023-06-16 杭州佳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协议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4218122A (zh) * 2021-12-31 2022-03-22 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系统、测试主机以及数据记录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1827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229420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ersistent connection between multiple smart devices and server, and smart device
CN106657290B (zh) 一种基于宽带数据通信技术的电梯物联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95935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讯管理设备
CN101296065A (zh) 一种提高冗余主站可靠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983969A (zh) 一种串口网络重定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686854A (zh) 控制ap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24895A (zh) 一种智能家居无线自组网通信系统及联网、工作方法
CN103179599A (zh) Wlan性能的监控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9196483A1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中机组间的通信方法
CN106656597A (zh) 综采工作面设备运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73728A (zh) 一种终端测试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3997530A (zh) 电梯物联网的通信系统及数据发送方法
CN109981404B (zh) 自组网网络结构及其诊断方法
CN104184637A (zh) 综采工作面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7995128A (zh) 综采集控系统的数据访问方法、装置、主机和存储介质
CN101587351B (zh) 智能电子设备可靠通讯的方法
CN108055151B (zh) 网络节点的端口管理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3825893A (zh) 信息采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2165422A (zh) 一种一主多从温度控制系统及地址自动匹配方法
CN102523157B (zh) 通信设备、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630424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转发器及网关
CN104270255A (zh) 一种基于linx进程的节点间通信模块及方法
CN210274135U (zh) 一种远程连接系统
CN104702892A (zh) 基于Mesh网络的实时视频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