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04979A -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及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及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04979A
CN105904979A CN201510921375.6A CN201510921375A CN105904979A CN 105904979 A CN105904979 A CN 105904979A CN 201510921375 A CN201510921375 A CN 201510921375A CN 105904979 A CN105904979 A CN 105904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lectric automobile
charging
application
gr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213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梦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213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049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04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49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53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external power supply, e.g. from overhead contact 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1/00Power supply lines for contact with collector on vehicle
    • B60M1/36Single contact pieces along the line for power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3/00Other motors, e.g. gravity or inertia mo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及充电装置,所述供电系统包括:至少一重力转换装置,安装于承载车辆行驶通过的道路表面,并将车辆通过时的重力转变为驱动力;发电装置,连接所述重力转换装置,在所述重力转换装置产生的驱动力驱动下进行发电;供电装置,连接所述发电装置,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电动汽车。本申请可更加简便的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及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内容访问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但是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都不远,造成电动汽车需要经常进行充电。目前供电装置的设置不够普及,电动汽车无法很方便的进行充电,严重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因此,如何简便的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成为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及充电装置,其可更加简便的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重力转换装置,安装于承载车辆行驶通过的道路表面,并将车辆通过时的重力转变为驱动力;
发电装置,连接所述重力转换装置,在所述重力转换装置产生的驱动力驱动下进行发电;
供电装置,连接所述发电装置,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电动汽车。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重力转换装置包括:盖板,一端连接在所述盖板上的压力臂,所述压力臂的另一端连接传承装置,所述传承装置在所述压力臂传输的下拉力的作用下产生驱动力,所述盖板上还连接令所述盖板复位的回位弹簧。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承装置为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压力臂与所述小齿轮连接的一端为锯齿状结构,和所述小齿轮啮合,通过压力臂的下拉力令所述小齿轮发生转动,并带动所述大齿轮发生转动以产生驱动力。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回位弹簧包括多个子弹簧,所述多个子弹簧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盖板。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大齿轮的转动与所述发电装置的转动轴同步转动。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铺设在道路表面的充电线路,所述充电线路可与电动汽车的充电端吸附连接,将电能提供至所述电动汽车。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线路设置在所述道路表面车道的两侧和/或中央,并与所述车道平行。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线路包括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所述绝缘层包裹所述导电层,且所述充电线路通过所述绝缘层固定铺设在所述道路的表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包括:导电模块和充电端,所述导电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所述充电端可与所述充电线路吸附连接,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获得供电装置提供的电能。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模块为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底部的伸缩臂,所述伸缩臂可根据所述汽车底部与所述供电装置的距离和位置调整伸缩臂的长度和角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安装于道路表面的至少一重力转换装置将车辆通过时的重力转变为驱动力,发电装置利用产生的驱动力进行发电,从而降低了发电的成本。本申请供电装置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电动汽车。本申请令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实现更加简便,操作更加简单,有利于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的应用场景的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的应用场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安装于道路表面的至少一重力转换装置将车辆通过时的重力转变为驱动力,发电装置利用产生的驱动力进行发电,从而降低了发电的成本。本申请供电装置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电动汽车。本申请令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实现更加简便,操作更加简单,有利于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申请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具体实现。
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重力转换装置11,安装于承载车辆行驶通过的道路表面,并将车辆通过时的重力转变为驱动力。
发电装置12,连接所述重力转换装置11,在所述重力转换装置11产生的驱动力驱动下进行发电。
供电装置13,连接所述发电装置12,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电动汽车。
本申请通过安装于道路表面的至少一重力转换装置11将车辆通过时的重力转变为驱动力,发电装置12利用产生的驱动力进行发电,从而降低了发电的成本。
本申请供电装置13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发电装置12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电动汽车。本申请令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实现更加简便,操作更加简单,有利于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
在本申请一具体实现中,参见图2,所述重力转换装置11包括盖板111,一端连接在所述盖板111上的压力臂112,所述压力臂112的另一端连接传承装置113,所述传承装置113在所述压力臂112传输的下拉力的作用下产生驱动力,所述盖板111上还连接令所述盖板111复位的回位弹簧114。
具体地,为了减少车辆驶过产生的颠簸,所述盖板111的侧面为梯形,即所述盖板包括一水平板,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水平板两端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与所述水平板的夹角越大,所述车辆产生的颠簸越小。所述盖板111亦可采用其他便于车辆通过的形式构成,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所述重力转换装置11安装在承载车辆行驶通过的道路表面,当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所述盖板在车辆的重力作用下,带动所述压力臂112产生下拉力,所述下拉力传递至所述传承装置113。车辆行驶通过后,所述回位弹簧114令所述盖板11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具体地,所述传承装置113为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大齿轮1131和小齿轮1132,所述压力臂112与所述小齿轮1132连接的一端为锯齿状结构,和所述小齿轮1132啮合,通过压力臂112的下拉力令所述小齿轮1132发生转动,并带动所述大齿轮1131发生转动以产生驱动力。
为了产生更大的弹力,从而更好的令所述盖板11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所述回位弹簧114包括多个子弹簧,所述多个子弹簧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盖板111。
在本申请再一具体实现中,所述大齿轮1131的转动与所述发电装置12的转动轴121同步转动,从而随着大齿轮1131的转动带动发电装置12进行发电,将机械能量转化为电能。
发电装置12通常由定子、转子、发电机端盖及转动轴等部件构成。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扼)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由转动轴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在本申请再一具体实现中,所述供电装置13包括铺设在道路表面的充电线路,所述充电线路可与电动汽车的充电端吸附连接,将电能提供至所述电动汽车。
这样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以通过其充电端连接充电线路,从而实现形式过程中进行充电,令电动汽车的充电更加便捷。
在本申请再一具体实现中,为了便于车辆行驶在道路的任何位置,均可获得良好的充电效果,所述充电线路设置在所述道路表面车道的两侧和/或中央,并与所述车道平行。
在本申请再一具体实现中,所述充电线路包括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发电装置12连接,所述绝缘层包裹所述导电层,且所述充电线路通过所述绝缘层固定铺设在所述道路的表面。因此,本申请充电线路既可以实现为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进行充电,也可以保证道路的安全性,不会因电能泄露发生危险。
对应于上述装置,参见图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方法,包括:
S1、电动汽车行驶通过安装至少一重力转换装置的道路表面,所述重力转换装置将车辆通过时的重力转变为驱动力。
S2、发电装置在所述重力转换装置产生的驱动力驱动下进行发电。
S3、供电装置将产生的电能提供给行驶过程中的所述电动汽车。
本申请通过安装于道路表面的至少一重力转换装置将车辆通过时的重力转变为驱动力,发电装置利用产生的驱动力进行发电,从而降低了发电的成本。
本申请供电装置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发电装置12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电动汽车。本申请令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实现更加简便,操作更加简单,有利于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
参见图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包括:导电模块41和充电端42,所述导电模块41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端42,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所述充电端32可与所述充电线路吸附连接,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获得供电装置13提供的电能。
所述导电模块41为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底部的伸缩臂,所述伸缩臂可根据所述汽车底部与所述供电装置的距离和位置调整伸缩臂的长度和角度。
本申请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可以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电动汽车。本申请令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实现更加简便,操作更加简单,有利于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
对应于上述装置,参见图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包括:
P1、电动汽车的充电端与供电装置吸附连接。
P2、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所述充电端将供电装置的电能通过导电模块提供给电动汽车的蓄电池。
本申请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可以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电动汽车。本申请令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实现更加简便,操作更加简单,有利于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
下面通过本申请一具体应用场景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现。
本申请在电动汽车上安装本申请充电装置,所述电动汽车行驶在本申请供电系统所应用的道路上。
参见图6,本申请供电系统,在道路表面安装盖板61,压力臂62一端连接在所述盖板61上,所述压力臂62的另一端连接小齿轮63,小齿轮63和大齿轮64啮合,所述盖板61上还连接令所述盖板61复位的回位弹簧65。
当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所述盖板61在车辆的重力作用下,带动所述压力臂62产生下拉力。所述下拉力传递至所述小齿轮63,所述压力臂62与所述小齿轮63连接的一端为锯齿状结构,和所述小齿轮63啮合,通过压力臂62的下拉力令所述小齿轮63发生转动。所述小齿轮63带动所述大齿轮64发生转动,以放大产生的驱动力。
车辆行驶通过后,所述回位弹簧65利用其弹力令所述盖板11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为了产生更大的弹力,从而更好的令所述盖板6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所述回位弹簧65包括多个子弹簧,所述多个子弹簧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盖板61,令所述盖板6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所述大齿轮64的转动与所述发电装置的转动轴64同步转动,从而随着大齿轮64的转动带动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将机械能量转化为电能。
发电装置通常由定子、转子、发电机端盖及转动轴等部件构成。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扼)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由转动轴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本申请将车辆通过时的重力转变为驱动力,发电装置利用产生的驱动力进行发电,从而降低了发电的成本。
本申请将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传输至铺设在道路表面的充电线路,所述充电线路包括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所述绝缘层包裹所述导电层,且所述充电线路通过所述绝缘层固定铺设在所述道路的表面。
因此,本申请充电线路既可以实现为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进行充电,也可以保证道路的安全性,不会因电能泄露发生危险。
这样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以通过其充电端连接充电线路,从而实现形式过程中进行充电,令电动汽车的充电更加便捷。
为了便于车辆行驶在道路的任何位置,均可获得良好的充电效果,所述充电线路设置在所述道路表面车道的两侧和/或中央,并与所述车道平行。
参见图7,本申请电动汽车行驶在本申请供电系统所应用的道路上,所述电动汽车具有充电装置,包括:导电模块71和充电端72,所述导电模块71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端72,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所述充电端72可与所述充电线路73吸附连接,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获得充电线路73提供的电能。
所述导电模块71为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底部的伸缩臂,所述伸缩臂可根据所述汽车底部与所述充电线路73的距离和位置调整伸缩臂的长度和角度。
本申请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可以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电动汽车。本申请令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实现更加简便,操作更加简单,有利于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重力转换装置,安装于承载车辆行驶通过的道路表面,并将车辆通过时的重力转变为驱动力;
发电装置,连接所述重力转换装置,在所述重力转换装置产生的驱动力驱动下进行发电;
供电装置,连接所述发电装置,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产生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电动汽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转换装置包括:盖板,一端连接在所述盖板上的压力臂,所述压力臂的另一端连接传承装置,所述传承装置在所述压力臂传输的下拉力的作用下产生驱动力,所述盖板上还连接令所述盖板复位的回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承装置为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压力臂与所述小齿轮连接的一端为锯齿状结构,和所述小齿轮啮合,通过压力臂的下拉力令所述小齿轮发生转动,并带动所述大齿轮发生转动以产生驱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弹簧包括多个子弹簧,所述多个子弹簧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的转动与所述发电装置的转动轴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铺设在道路表面的充电线路,所述充电线路可与电动汽车的充电端吸附连接,将电能提供至所述电动汽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路设置在所述道路表面车道的两侧和/或中央,并与所述车道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路包括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所述绝缘层包裹所述导电层,且所述充电线路通过所述绝缘层固定铺设在所述道路的表面。
9.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汽车行驶通过安装至少一重力转换装置的道路表面,所述重力转换装置将车辆通过时的重力转变为驱动力;
发电装置在所述重力转换装置产生的驱动力驱动下进行发电;
供电装置将产生的电能提供给行驶过程中的所述电动汽车。
10.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模块和充电端,所述导电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所述充电端可与供电装置吸附连接,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获得供电装置提供的电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模块为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底部的伸缩臂,所述伸缩臂可根据所述汽车底部与所述供电装置的距离和位置调整伸缩臂的长度和角度。
12.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汽车的充电端与供电装置吸附连接;
在所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所述充电端将供电装置的电能通过导电模块提供给电动汽车的蓄电池。
CN201510921375.6A 2015-12-13 2015-12-13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及充电装置 Pending CN1059049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1375.6A CN105904979A (zh) 2015-12-13 2015-12-13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及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1375.6A CN105904979A (zh) 2015-12-13 2015-12-13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及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4979A true CN105904979A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44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21375.6A Pending CN105904979A (zh) 2015-12-13 2015-12-13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及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0497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81957Y (zh) * 2008-12-25 2010-01-13 李志洋 一种道路能量转换装置
CN102171065A (zh) * 2008-09-02 2011-08-31 韩国科学技术院 使用电动车辆的运输系统
CN102673530A (zh) * 2012-06-11 2012-09-19 叶明旭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电力供给系统
CN104279132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唐辉 汽车环保重力发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1065A (zh) * 2008-09-02 2011-08-31 韩国科学技术院 使用电动车辆的运输系统
CN201381957Y (zh) * 2008-12-25 2010-01-13 李志洋 一种道路能量转换装置
CN102673530A (zh) * 2012-06-11 2012-09-19 叶明旭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电力供给系统
CN104279132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唐辉 汽车环保重力发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1838B2 (en) High voltage fast charge utilizing two charge ports
US9964415B2 (en) Track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payment
US10252631B2 (en) Communications between vehicle and charging system
US20190347873A1 (en) Battery agnostic provisioning of power
CN103701167B (zh) 一种基于特殊路面的车辆行进中无线充电装置
CN102448764A (zh) 线性马达充电的电动车辆
WO2017083847A1 (en) Charging devices and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within wheel portions
CN201044398Y (zh) 一种小型电动车自发电装置
CN103280940B (zh) 一种动电机及电动车
CN101337501A (zh) 一种车轮、车辆、火车、飞行车和直升机
US10363938B2 (en) Authentic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 signal detection
CN105904979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及充电装置
CN104279132A (zh) 汽车环保重力发电系统
CN204367908U (zh) 电动车辆能量转换系统
CN203198881U (zh) 一种车载发电装置
CN102294947A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829490B1 (ko) 충전 장치
CN106585269A (zh) 一种磁动轮胎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及车辆
CN207523467U (zh) 电动充电车
CN20184196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循环电动力装置
CN104875616A (zh) 一种电驱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4859460B (zh) 一种具备能量回收功能的电动汽车驱动装置
CN203427600U (zh) 一种太阳能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CN10850169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转换系统
CN108515840A (zh) 一种风力发电驱动式交通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