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50604B - 一种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50604B CN105850604B CN201610207262.4A CN201610207262A CN105850604B CN 105850604 B CN105850604 B CN 105850604B CN 201610207262 A CN201610207262 A CN 201610207262A CN 105850604 B CN105850604 B CN 1058506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exhaust apparatus
- unit
- control
- r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456 HOTAI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13 f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A01G9/2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2—Shades or blinds for greenhouses, or the like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包括吹风装置,多个出风装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标准温度传感器,多个接口以及多个送风管,吹风装置包括计算单元、温度采集单元、温度控制单元、光强采集单元、驱动单元和送风单元,送风管连接吹风装置和出风装置,或者吹风装置和另一相邻吹风装置,出风装置分两排直线设置,第一排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和第二排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构成一矩形,矩形的正中心位置设置标准温度传感器和对应设置的光强探测传感器,系统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并且可以实现棚内温度数据采集更加可靠,控制精度更高,智能化的控制光强,自动控制大棚内温度后大棚内温度均匀,农作物生长环境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智能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新鲜以及高品质农作物的需要日趋明显。利用传统日光温室生产农作物的方式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农作物的不能达到精细化控制,增加人工成本的同时,农作物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温室大棚虽然坚固耐用,抵御风雨等自然灾害,但是夏季过剩的日照辐射、过高的温度或者是冬季的低温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损伤,因此通过对温室大棚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实现大棚内温度的精细化自动控制,通过人为方式来改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可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然而,目前的大棚控温系统大多结构复杂,功能单一,温度数据采集不科学准确,温控面积内的温度控制不均匀,对于夏天太阳光长时间的照射造成的棚内温度升高以及过度的辐射没有针对性的设计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并且可以实现棚内温度数据采集更加可靠,控制精度更高,智能化的控制光强,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后的棚内温度均匀,农作物生长环境稳定的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包括吹风装置,多个出风装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标准温度传感器,多个接口以及多个送风管,吹风装置包括计算单元、温度采集单元、温度控制单元、光强采集单元、驱动单元和送风单元;
送风管通过接口分别将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和出风装置的进风口连接,或者送风管通过接口分别将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和另一相邻吹风装置的进风口连接,出风装置分两排直线设置,并且同一排的多个出风装置之间间隔2m,第一排和第二排对应位置的出风装置之间的距离为L,第一排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和第二排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构成一长边和短边分别为L和2m的矩形,矩形的正中心位置设置标准温度传感器,每一个出风装置上设置一温度传感器,在每一个标准温度传感器处还对应设置一光强探测传感器,其中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标准温度传感器和多个送风装置位于同一平面;
其中,多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的采集大棚内对应温度采集点的温度值,第一排对应的采集温度值记为T1,T2,…,TN,第二排对应的采集温度值记为t1,t2,…,tn,标准温度传感器同时也实时的采集大棚内对应标准温度采集点的标准温度值S1,S2,…,Sn-1,温度传感器和标准温度传感器将实时采集到的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发送至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中的温度采集单元进行温度数据采集转换后发送至计算单元,计算单元根据计算结果向温度控制单元发送控制命令,温度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控制送风单元工作并且智能的控制对应的出风装置按比率开启送风;
光强探测传感器同时也实时的采集大棚内对应光强采集位置处的光强度信号P1,P2,…,Pn-1,并将实时采集到的光强度值发送至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中的光强采集单元进行光强度数据采集转换后发送至计算单元,计算单元计算对应的光强度信号P1,P2,…,Pn-1是否超过阈值,如果超过阈值则向驱动单元发送控制命令,驱动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控制遮阳帘从大棚顶部沿着雨帘伸展;
优选地,接口和送风管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标准温度传感器将实时采集到的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发送至送风装置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光强探测传感器将将实时采集到的光强度值发送至送风装置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送风单元为冷送风单元和/或热风单元。
优选地,其中阈值根据期望的光照强度设置为多个,构成不同的阈值区间,根据光强度信号落入不同的阈值区间来智能调整遮阳帘伸展时间。
优选地,遮阳帘为单遮阳网或双遮阳网。
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控制送风单元工作并且智能的控制对应的出风装置按比率开启送风,满足:
(1)当|TN-1-Sn-1|>5℃或|TN-Sn-1|>5℃时,或者|tN-1-Sn-1|>5℃或|tN-Sn-1|>5℃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Sn-1的构成所述矩形的第一排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和第二排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分别按照25%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2)当1℃≤|TN-1-Sn-1|≤5℃或1℃≤|TN-Sn-1|≤5℃时,或者1℃≤|tN-1-Sn-1|≤5℃或1≤|tN-Sn-1|≤5℃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Sn-1的构成上述矩形的第一排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和第二排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分别按照15%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3)当0<|TN-1-Sn-1|<1℃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TN-1的出风装置按照90%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当0<|TN-Sn-1|<1℃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TN的出风装置按照100%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当0<|tN-1-Sn-1|<1℃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tN-1的出风装置按照90%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当0<|tN-Sn-1|<1℃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tn的出风装置按照100%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4)当|TN-1-Sn-1|=0或|TN-Sn-1|=0时,或者|tN-1-Sn-1|=0或|tN-Sn-1|=0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分别对应于TN-1,TN,tN-1,tn的出风装置不开启。
本发明的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可以实现:
1)棚内温度数据采集更加可靠,控制精度更高,自动控制后大棚内温度均匀,农作物生长环境稳定;
2)方便拆卸,组装简单,移动方便,系统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3)经过精心设计后,智能化的按比率对出风装置进行控制开启,效率提高,温度控制快速有效;
4)标准温度传感器的设置独具匠心,为其他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提供对比对象,合理分配送风资源,系统性能稳定,效率高;
5)各个部分合理分配设计,系统结构尺寸经过精心设计,位置设计优化,配合独特的功率分配方式,整个系统的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6)根据光强雨帘智能化伸展,使得遮阳帘可以阻挡部分照射阳光,保护农作物免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太阳光照;
7)构成不同的阈值区间设置,根据光强度信号落入不同的阈值区间来智能调整遮阳帘伸展时间,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示意图
图2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只是用于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如图1、2所示,系统包括吹风装置1,多个出风装置2,多个温度传感器3,多个标准温度传感器4,多个接口5以及多个送风管6,其中吹风装置包括计算单元、温度采集单元、温度控制单元、光强采集单元和送风单元,此外还包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遮阳帘7从大棚顶部沿着雨帘伸展,使得遮阳帘可以阻挡部分照射阳光,从而保护农作物免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太阳光照;送风管通过接口分别将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和出风装置的进风口连接,或者送风管通过接口分别将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和另一相邻吹风装置的进风口连接,其中接口和送风管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这样根据不同大棚及大棚内的设置结构、大小灵活的快速的组建系统,并且系统配件可以重复利用,出风装置分两排直线设置,并且同一排的多个出风装置之间间隔2m设置,第一排和第二排对应位置的出风装置之间的距离为L,第一排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和第二排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构成一长边和短边分别为L和2m的矩形,矩形的正中心位置设置一标准温度传感器,每一个出风装置上设置一温度传感器,其中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标准温度传感器和多个送风装置位于同一平面。具体的自动控温过程为:多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的采集大棚内对应温度采集点的温度值,其中第一排对应的采集温度值记为T1,T2,…,TN,第二排对应的采集温度值记为t1,t2,…,tn,标准温度传感器同时也实时的采集大棚内对应标准温度采集点的标准温度值S1,S2,…,Sn-1,温度传感器和标准温度传感器将实时采集到的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以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发送至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中的温度采集单元进行温度数据采集转换后发送至计算单元,计算单元根据计算结果向温度控制单元发送控制命令,温度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控制送风单元工作并且智能的控制对应的出风装置开启送风,其中满足:
(1)当|TN-1-Sn-1|>5℃或|TN-Sn-1|>5℃时,或者|tN-1-Sn-1|>5℃或|tN-Sn-1|>5℃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Sn-1的构成上述矩形的第一排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和第二排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分别按照25%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2)当1℃≤|TN-1-Sn-1|≤5℃或1℃≤|TN-Sn-1|≤5℃时,或者1℃≤|tN-1-Sn-1|≤5℃或1≤|tN-Sn-1|≤5℃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Sn-1的构成上述矩形的第一排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和第二排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分别按照15%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3)当0<|TN-1-Sn-1|<1℃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TN-1的出风装置按照90%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当0<|TN-Sn-1|<1℃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TN的出风装置按照100%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当0<|tN-1-Sn-1|<1℃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tN-1的出风装置按照90%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当0<|tN-Sn-1|<1℃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tn的出风装置按照100%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4)当|TN-1-Sn-1|=0或|TN-Sn-1|=0时,或者|tN-1-Sn-1|=0或|tN-Sn-1|=0时,分别对应于TN-1,TN,tN-1,tn的出风装置不开启,这样可以节约能源。
此外,在每一个标准温度传感器处还对应设置一光强探测传感器,光强探测传感器同时也实时的采集大棚内对应光强采集位置处的光强度信号P1,P2,…,Pn-1,并将实时采集到的光强度值以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发送至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中的光强采集单元进行光强度数据采集转换后发送至计算单元,计算单元计算对应的光强度信号P1,P2,…,Pn-1是否超过阈值,如果超过阈值则向驱动单元发送控制命令,驱动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控制遮阳帘从大棚顶部沿着雨帘伸展,其中阈值可以根据期望的光照强度设置为多个,构成不同的阈值区间,根据光强度信号落入不同的阈值区间来智能调整遮阳帘伸展时间,遮阳帘可以为单遮阳网或双遮阳网。
尽管为了说明的目的,已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等的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且本发明要求保护的产品各个部门和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可以以任意组合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因此,对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并非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相应地,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以上实施方式的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进行限定。
Claims (1)
1.一种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包括吹风装置,多个出风装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标准温度传感器,多个接口以及多个送风管,吹风装置包括计算单元、温度采集单元、温度控制单元、光强采集单元、驱动单元和送风单元,其特征在于:送风管通过接口分别将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和出风装置的进风口连接,或者送风管通过接口分别将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和另一相邻吹风装置的进风口连接,出风装置分两排直线设置,并且同一排的多个出风装置之间间隔2m,第一排和第二排对应位置的出风装置之间的距离为L,第一排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和第二排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构成一长边和短边分别为L和2m的矩形,矩形的正中心位置设置标准温度传感器,每一个出风装置上设置一温度传感器,在每一个标准温度传感器处还对应设置一光强探测传感器,其中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标准温度传感器和多个送风装置位于同一平面;
其中,多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的采集大棚内对应温度采集点的温度值,第一排对应的采集温度值记为T1,T2,…,TN,第二排对应的采集温度值记为t1,t2,…,tn,标准温度传感器同时也实时的采集大棚内对应标准温度采集点的标准温度值S1,S2,…,Sn-1,温度传感器和标准温度传感器将实时采集到的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发送至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中的温度采集单元进行温度数据采集转换后发送至计算单元,计算单元根据计算结果向温度控制单元发送控制命令,温度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控制送风单元工作并且智能的控制对应的出风装置按比率开启送风;
光强探测传感器同时也实时的采集大棚内对应光强采集位置处的光强度信号P1,P2,…,Pn-1,并将实时采集到的光强度值发送至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中的光强采集单元进行光强度数据采集转换后发送至计算单元,计算单元计算对应的光强度信号P1,P2,…,Pn-1是否超过阈值,如果超过阈值则向驱动单元发送控制命令,驱动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控制遮阳帘从大棚顶部沿着雨帘伸展;
接口和送风管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标准温度传感器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将实时采集到的温度值和标准温度值发送至送风装置;所述光强探测传感器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将实时采集到的光强度值发送至送风装置;
所述送风单元为冷送风单元和/或热风单元;
其中阈值根据期望的光照强度设置为多个,构成不同的阈值区间,根据光强度信号落入不同的阈值区间来智能调整遮阳帘伸展时间;
遮阳帘为单遮阳网或双遮阳网;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控制送风单元工作并且智能的控制对应的出风装置按比率开启送风,满足:
(1)当|TN-1-Sn-1|>5℃或|TN-Sn-1|>5℃时,或者|tn-1-Sn-1|>5℃或|tn-Sn-1|>5℃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Sn-1的构成所述矩形的第一排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和第二排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分别按照25%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2)当1℃≤|TN-1-Sn-1|≤5℃或1℃≤|TN-Sn-1|≤5℃时,或者1℃≤|tn-1-Sn-1|≤5℃或1≤|tn-Sn-1|≤5℃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Sn-1的构成上述矩形的第一排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和第二排对应的相邻的两个出风装置分别按照15%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3)当0<|TN-1-Sn-1|<1℃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TN-1的出风装置按照90%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当0<|TN-Sn-1|<1℃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TN的出风装置按照100%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当0<|tn-1-Sn-1|<1℃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tn-1的出风装置按照90%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当0<|tn-Sn-1|<1℃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对应于tn的出风装置按照100%的送风开口比率开启;
(4)当|TN-1-Sn-1|=0或|TN-Sn-1|=0时,或者|tn-1-Sn-1|=0或|tn-Sn-1|=0时,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分别对应于TN-1,TN,tn-1,tn的出风装置不开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07262.4A CN105850604B (zh) | 2016-04-06 | 2016-04-06 | 一种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07262.4A CN105850604B (zh) | 2016-04-06 | 2016-04-06 | 一种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50604A CN105850604A (zh) | 2016-08-17 |
CN105850604B true CN105850604B (zh) | 2019-04-19 |
Family
ID=56627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07262.4A Active CN105850604B (zh) | 2016-04-06 | 2016-04-06 | 一种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5060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05240A (zh) * | 2016-08-23 | 2017-01-11 | 太仓市智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植物智能遮阳系统 |
CN107797584A (zh) * | 2017-10-19 | 2018-03-13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热泵机组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恒温控制方法 |
CN108375939A (zh) * | 2018-03-30 | 2018-08-07 | 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 | 环境控制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771404A (zh) * | 2019-11-30 | 2020-02-11 | 宁波大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育苗智能补光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3544A (zh) * | 2010-04-07 | 2010-08-18 | 王治刚 | 一种温室系统及温室智能控制系统 |
CN203646205U (zh) * | 2014-01-18 | 2014-06-18 | 长江大学 | 一种用于田间作物高温耐性鉴定的可移动式增温温室 |
CN104350981A (zh) * | 2014-10-21 | 2015-02-18 | 界首市颍南东生家庭农场 | 一种蔬菜大棚智能控温装置 |
DE102013217286A1 (de) * | 2013-08-29 | 2015-03-05 |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 Wärmetauschereinrichtung für ein Gewächshaus |
CN204560441U (zh) * | 2015-04-21 | 2015-08-19 | 河南科技学院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种植系统 |
-
2016
- 2016-04-06 CN CN201610207262.4A patent/CN1058506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3544A (zh) * | 2010-04-07 | 2010-08-18 | 王治刚 | 一种温室系统及温室智能控制系统 |
DE102013217286A1 (de) * | 2013-08-29 | 2015-03-05 |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 Wärmetauschereinrichtung für ein Gewächshaus |
CN203646205U (zh) * | 2014-01-18 | 2014-06-18 | 长江大学 | 一种用于田间作物高温耐性鉴定的可移动式增温温室 |
CN104350981A (zh) * | 2014-10-21 | 2015-02-18 | 界首市颍南东生家庭农场 | 一种蔬菜大棚智能控温装置 |
CN204560441U (zh) * | 2015-04-21 | 2015-08-19 | 河南科技学院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种植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50604A (zh) | 2016-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50604B (zh) | 一种基于光强控制的大棚自动控温系统 | |
CN204796328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蔬菜智慧大棚 | |
CN209330720U (zh) | 一种越冬茬增光日光温室 | |
CN205755975U (zh) | 节能型水果种植大棚 | |
CN105830817B (zh) | 一种大棚自动控温系统 | |
CN105517240B (zh) | 一种有利于植物生长的led智能调光系统 | |
CN203275967U (zh) | 一种温室大棚光照控制系统 | |
CN107728473A (zh) | 一种温室环境多参数协同控制系统及调控方法 | |
CN209845810U (zh) | 一种新型的农用大棚装置 | |
CN204837303U (zh) | 一种智能太阳能光伏温室 | |
CN105700597A (zh) | 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智能调节系统 | |
CN207151342U (zh) | 一种基于ZigBee网络控制系统的智能温室大棚 | |
CN203232340U (zh) | 一种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 |
CN206212807U (zh) | 智能温室 | |
CN205671049U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植物生长led补光系统 | |
CN206273086U (zh) | 一种日光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 |
CN214316419U (zh) | 一种玉米自交系开花期耐热性鉴定温室大棚系统 | |
CN108887034A (zh) | 一种可敞口的太阳能温室大棚 | |
CN207706876U (zh) | 一种基于太阳高度角的温室卷帘 | |
Lin et al. | Design of intelligent plant growth cabinet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 |
CN208110320U (zh) | 基于单片机的日光温室卷帘控制系统 | |
CN106406397A (zh) | 一种智慧大棚 | |
CN106508489A (zh) | 一种光照可调的折叠式漫射玻璃温室光伏遮阳帘 | |
CN105961082A (zh) | 一种多功能育苗大棚 | |
CN108181957B (zh) | 一种基于太阳高度角的温室卷帘及其模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