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9050B - 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19050B CN105819050B CN201610163580.5A CN201610163580A CN105819050B CN 105819050 B CN105819050 B CN 105819050B CN 201610163580 A CN201610163580 A CN 201610163580A CN 105819050 B CN105819050 B CN 1058190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light assembly
- diaphragm
- feeding
- pad pasting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4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5611 fee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41000252254 Catostomid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6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0188 Diaphrag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2
- 240000006028 Sambucus nig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6072 paste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e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86 essence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901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2—Devices for moving articles, e.g. containers, past labelling st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3/00—Packaging articles by applying removable, e.g. strippable, coatings
- B65B33/02—Packaging small articles, e.g. spare part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8—Label feeding
- B65C9/18—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 B65C9/1865—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the labels adhering on a backing strip
- B65C9/1876—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the labels adhering on a backing strip and being transferred by suction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26—Devices for applying lab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40—Controls; Safety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40—Controls; Safety devices
- B65C2009/402—Controls; Safety devices for detecting properties or defects of labels
- B65C2009/404—Controls; Safety devices for detecting properties or defects of labels prior to labelling
Abstract
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由软件驱动系统自动控制,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装有输送机构、通电检测台、回转圆盘、上料装置、位置检测相机、用于将薄膜贴在背光部件上的贴膜装置、压膜装置、贴商标装置、气泡检测相机和下料装置,在回转圆盘上沿圆周方向设置至少七个定位工位,上料装置、位置检测相机、贴膜装置、压膜装置、贴商标装置、气泡检测相机和下料装置依次围设在回转圆盘的圆周并与七个定位工位一一对应,本发明的生产线,大大提高了背光部件的产出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减化背光部件的产出流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方法。
Description
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贴装商标和薄膜的生产线,特别涉及一种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贝占 标及贴膜的生产线,现实背光部件的通电检测、贴商标和贴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部件 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背光部件为带有电路引脚的四方形,如图1所示,电路引脚100设置在背光部件的 底面,背光部件的顶面101为发光面需贴附薄膜,背光部件的底面102需贴商标,发光面的贴 膜的精度为0.05±0.01mm,而商标只需贴上无精度要求。电路引脚可接通电极,顶面贴附精 度符合要求的薄膜且贴膜面无气泡,底面贴附商标,背光部件即可批量出产,做为遥控器、 手机或其他光学板片的光源辅助装置。
[0003] 运用现有技术中的贴膜设备对背光部件进行贴膜,可以现实高效的贴膜生产,但 背光部件的贴商标和电路引脚的通电检测,却要通过人工或其它的设备来完成,制约了背 光部件的产出效率。通过一条生产线完成背光部件的通电检测、贴商标和贴膜,可大大提高 背光部件的产出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并简化背光部件的产出流程。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现实背光部件的通电 检测、贴商标和贴膜,提高背光部件的产出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 标及贴膜的方法。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 产线,由软件驱动系统自动控制,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装有用于背 光部件供料和出料的输送机构、用于对背光部件进行通电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到软件驱 动系统中的通电检测台、用于对背光部件进行贴标和贴膜的回转圆盘、用于将背光部件移 至通电检测台和回转圆盘上的上料装置、用于检测背光部件在回转圆盘上位置并将检测结 果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的位置检测相机、用于将薄膜贴在背光部件上的贴膜装置、用于 对背光部件贴膜面进行按压的压膜装置、用于将商标贴在背光部件底面的贴商标装置、用 于对背光部件贴膜面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的气泡检测相机和用于将 背光部件从回转圆盘上移至输送机构上的下料装置,在回转圆盘上沿圆周方向设置至少七 个定位工位,上料装置、位置检测相机、贴膜装置、压膜装置、贴商标装置、气泡检测相机和 下料装置依次围设在回转圆盘的圆周并与七个定位工位一 一对应,输送机构设置在回转圆 盘的外侧,通电检测台设置在回转圆盘与输送机构之间;
[0006] 上料装置、位置检测相机、贴膜装置、压膜装置、贴商标装置、气泡检测相机和下料 装置在软件驱动系统的控制下同步动作,使回转圆盘上的定位工位每转动一次后即将完成 检测、贴膜和贴商标的一件背光部件从回转圆盘上移至输送机构上。
[0007] 其中,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将背光部件从传输机构移至通电检测台的一级上 料装置和与用于将背光部件从通电检测台上移至回转圆盘上的二级上料装置,一级上料装 置与二级上料装置并排设置,二级上料装置围设在回转圆盘的圆周与定位工位相对应,所 述的通电检测台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检测机座、用于检测背光部件的电路引脚并将检测结 果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的滑动测试台和驱动滑动测试台滑移的气缸,所述的滑动测试台 滑移配合的装在检测机座的顶面,气缸设置在检测机座的侧面,所述的一级上料装置和二 级上料装置横跨架设在检测机座的上方,气缸驱动滑动测试台在检测机座顶面上移动,使 滑动测试台处于一级上料装置的正下方或二级上料装置的正下方,滑动测试台处于一级上 料装置的正下方时,一级上料装置将输送机构上的背光部件移至滑动测试台中,滑动测试 台处于二级上料装置的正下方时,二级上料装置将滑动测试台中的背光部件移至回转圆盘 上。
[0008] 其中,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供料输入机构、传递机构和出料输出机构,所述的供料 输入机构与出料输出机构平行设置,供料输入机构的未端与出料输出机构的起始端通过传 递机构相连接,一级上料装置架设于在供料输入机构起始端的上方,下料装置架设于出料 输出机构起始端的上方,所述的供料输入机构、传递机构和出料输出机构均为由软件驱动 系统控制的辊筒式输送设备,用于放置背光部件的料盘置于供料输入机构的起始端上,供 料完成后料盘通过供料输入机构输送到传递机构上,传递机构将料盘输送到出料输出机构 的起始端,下料装置向料盘装满背光部件后,料盘从出料输出机构的起始端输出。
[0009] 其中,所述的出料输出机构的侧边设有不合格品放置盒,所述的背光部件在通电 检测台检测为不合格或在气泡检测相机所对应的定位工位上检测为贴膜不合格,软件驱动 系统驱动下料装置将背光部件放置于所述的不合格品放置盒中。
[0010] 其中,所述的一级上料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平面的X轴驱动组件、与X轴驱动组 件滑移配合的Y轴驱动组件和与Y轴驱动组件滑移配合的Z轴吸嘴组件,所述的X轴驱动组件 平行设置在供料输入机构的外侧,所述的Y轴驱动组件垂直对X轴驱动组件且设置在供料输 入机构和通电检测台的上方,所述的Z轴吸嘴组件垂直于工作台设置,所述的Z轴吸嘴组件 中包括一个通过气缸驱动沿垂直方向移动的上料吸嘴一;
[0011] 所述的二级上料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上料基脚、固定在上料基脚上的 上料水平横梁、与上料水平横梁滑移配合的上料吸嘴组件和装在上料水平横梁上用于驱动 上料吸嘴组件在上料水平横梁上滑动的上料电动丝杆组件,所述的上料吸嘴组件中包括一 个通过气缸驱动沿垂直方向移动的上料吸嘴二。
[0012] 其中,所述的贴膜装置包括膜片供料机构和贴膜机构;
[0013] 所述的膜片供料机构包括膜片供料器、膜片刮板、成对摩擦夹持轮二和支撑滚轮 二,所述的膜片供料器由贴有膜片的胶带绕制而成,成对摩擦夹持轮二设置在支撑滚轮二 的下方,胶带的自由端绕过支撑滚轮二后由成对摩擦夹持轮二夹持,膜片刮板设置在支撑 滚轮二的上方,使胶带贴有膜片的一面与膜片刮板相切,通过电机驱动膜片供料器和成对 摩擦夹持轮二转动,使胶带沿绕行方向做给进运动,胶带上的膜片被膜片刮板刮下,置于膜 片刮板上;
[0014] 所述的贴模机构设置在膜片供料机构旁边,所述的贴膜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平 面上的X轴驱动组件二、与X轴驱动组件二滑移配合的Y轴驱动组件二和与Y轴驱动组件二滑 移配合的Z轴贴膜组件,所述的Y轴驱动组件二与X轴驱动组件二垂直且与工作台平面平行, 所述的Z轴贴膜组件与工作台垂直;
[0015] 所述的z轴贴膜组件包括通过电机驱动沿垂直方向升降的膜片吸盘组件,所述的 膜片吸盘组件设置在回转圆盘的圆周与定位工位相对应;
[0016] X轴驱动组件二和Y轴驱动组件二驱动Z轴贴模组件在工作台上方水平移动,将Z轴 贴模组件上的膜片吸盘组件移至膜片刮板的上方,膜片吸盘组件通过电机驱动靠近膜片刮 板吸取置于膜片刮板上的膜片,并通过X轴驱动组件二和Y轴驱动组件二将Z轴贴模组件移 回至回转圆盘圆周与定位工位相对应,膜片吸盘组件通过电机驱动靠近定位工位将膜片贴 合至定位工位中的背光部件上。
[0017] 其中,所述的Z轴贴模组件还包括用于调整膜片吸盘组件角度的转角驱动组件,所 述的转角驱动组件与膜片吸盘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膜片供料机构的前方装有用于检测膜 片吸盘组件上吸附的膜片位置和角度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的膜片位置检 测相机。
[0018] 其中,所述的贴商标装置包括背光部件翻转机构、商标供料机构和贴商标机构,所 述的背光部件翻转机构围设在回转圆盘的外周与定位工位相对应,所述的商标供料机构和 贴商标机构设置在背光部件翻转机构的左右两侧;
[0019] 所述的背光部件翻转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翻转支座、与翻转支座滑移 配合且用于取放并翻转背光部件的翻转组件和与翻转组件连接且用于驱动翻转组件在翻 转支座上滑移的升降气缸,所述的翻转组件包括两端均带有吸盘的翻转杆和用于驱动翻转 杆翻转180度的翻转驱动电机,所述的翻转杆和翻转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和转轴连接;
[0020] 所述的商标供料机构包括商标供料器、商标刮板、成对摩擦夹持轮和支撑滚轮,所 述的商标供料器由贴有商标的胶带绕制而成,成对摩擦夹持轮设置在支撑滚轮的下方,胶 带的自由端绕过支撑滚轮后由成对摩擦夹持轮夹持,商标刮板设置在支撑滚轮的上方,使 胶带贴有商标的一面与商标刮板相切,通过电机驱动商标供料器和成对夹持轮转动,使胶 带沿绕行方向做给进运动,胶带上的商标被商标刮板刮下,置于商标刮板上;
[0021] 所述的贴商标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工作台上的贴商标基脚,固定在贴商标基脚上 的贴商标水平基座、可在贴商标水平基座上横向移动的贴商标滑移活动组件和可在贴商标 滑移活动组件上纵向移动的贴商标吸嘴组件,所述贴商标吸嘴组件中具有一个用于吸取商 标刮板上商标的吸嘴,用气缸驱动贴商标滑移活动组件在贴商标水平基座上横向移动和贴 商标吸嘴组件在贴商标滑移活动组件上纵向移动,使贴商标吸嘴组件中的吸嘴靠近商标刮 板吸取商标,并将商标贴在翻转杆上端吸盘吸附的背光部件的底面上。
[0022] 其中,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平面的X轴驱动组件三、与X轴驱动组件三 滑移配合的Y轴驱动组件三和与Y轴驱动组件三滑移配合的Z轴下料吸嘴组件,所述的X轴驱 动组件三平行设置在出料输出机构的外侧,所述的Y轴驱动组件三垂直于X轴驱动组件三且 设置在出料输出机构的上方,所述的Z轴下料吸嘴组件垂直于工作台与定位工位相对应,所 述的Z轴下料吸嘴组件中包括一个通过气缸驱动沿垂直方向移动的下料吸嘴和用于调整下 料吸嘴角度的下料转角驱动组件,所述的下料转角驱动组件与下料吸嘴通过传动轴传动连 接。
[0023]其中,所述的定位工位由回转圆盘上的方槽位和安装在方槽位底部的定位吸盘组 件组成,背光部件放置在放槽位中,所述的定位吸盘组件将方槽位中的背光部件吸紧使背 光部件定位在方槽位中。 _ _
[0024] 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 及贴膜的生产线对背光部件进行检测、贴标和贴膜,工艺步骤为:
[0025] (1)上料及通电检测:上料装置将输送机构上的背光部件移至通电检测台上,并将 通电检测台上的背光部件至上料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上;
[0026] (2)背光部件位置检测:回转圆盘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位置检测相机所对应的定 位工位,通过位置检测相机对背光部件相对于回转圆盘中心点的位置进行数据采集并传输 到软件驱动系统中;
[0027] (3)顶面贴膜:回转圆盘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贴膜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上,软 件驱动系统根据位置检测相机传输的数据,精确计算出贴膜装置的移动位移,并驱动贴膜 装置将膜片精确的贴合在背光部件的顶面;
[0028] (4)压膜:回转圆盘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压膜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装,软件驱动 系统驱动压膜装置对背光部件的贴膜面进行按压;
[0029] (5)贴商标:回转圆盘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贴商标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通过 贴商标装置对背光部件底面贴商标;
[0030] ⑹贴膜面气泡检测:回转圆盘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气泡检测相机所对应的定位 工位,通过气泡检测相机对背光部件的贴膜面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 软件驱动系统通过背光部件贴膜面照片上有无气泡,记录背光部件为贴膜合格或贴膜不合 格;
[0031] (7)下料:回转圆盘将背光部件转动至下料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通过下料装置 将一件完成通电检测、贴商标和贴膜的背光部件从回转圆盘上移至传输机构上;
[0032] (8)回转圆盘每转动一次之后,软件驱动系统控制所述的上料装置、贴商标装置、 位置检测相机、贴膜装置及下料装置同步动作,完成通电检测、贴商标和贴膜的背光部件被 依次下料到传输机构上。
[0033] 其中,所述的步骤(1)具体为:
[0034] (11)滑动测试台处于一级上料装置的正下方,一级上料装置将输送机构上的背光 部件移至滑动测试台中,滑动测试台将背光部件的检测结果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
[0035] (12)气缸驱动滑动测试台在检测机座顶面上移动,使滑动测试台处于二级上料装 置的正下方;
[0036] (13)二级上料装置将滑动测试台中的背光部件移至回转圆盘上,滑动测试台中的 背光部件被移至回转圆盘上后,气缸驱动滑动测试台在检测机座顶面上移动,使滑动测试 台移回至一级上料装置的正下方,等待一级上料装置的下一次动作。
[0037] 其中,所述的步骤C3)具体为:
[0038] (31)背光部件转动至贴膜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上,膜片供料机构将所需粘贴的 膜片放置在膜片刮板上;
[0039] (32) X轴驱动组件二和Y轴驱动组件二驱动Z轴贴模组件在工作台上方水平移动, 将Z轴贴模组件上的膜片吸盘组件移至膜片刮板的上方,膜片吸盘组件靠近膜片刮板吸取 置于膜片刮板上的膜片;
[0040] (33) X轴驱动组件二和Y轴驱动组件二驱动z轴贴模组件移动到膜片位置检测相机 的上方,通过膜片位置检测相机检测出膜片吸盘组件上吸附的膜片的位置和角度数值,并 将数值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
[0041] (34)软件驱动系统对膜片位置检测相机的检测数据与位置检测相机的检测数据 进行分析计算,精确得出使膜片与定位工位中的背光部件精准对齐,膜片吸盘组件所需的 水平位移和转动角度,从而驱动膜片吸盘组件移至贴膜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的正上方与 背光部件精准对齐,并将膜片吸盘组件上吸附的膜片精准的贴合在定位工位中的背光部件 上。
[0042] 其中,所述的步骤(5)具体为:
[0043] (51)背光部件转动至贴商标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背光部件翻转机构将背光部 件从定位工位中吸附后翻转使背光部件的底面朝上;
[0044] (52)商标供料机构将所需粘贴的商标放置在商标刮板上;
[0045] (53)贴商标机构将商标刮板上的商标吸取并粘贴到背光部件翻转机构上吸附的 背光部件的底面上;
[0046] (54)背光部件翻转机构翻转并将背光部件放回到定位工位中。
[0047] 其中,所述的步骤(7)具体为:回转圆盘将背光部件转动至下料装置所对应的定位 工位,软件驱动系统驱动下料装置动作,将通电检测结果为合格和贴膜面气泡检测为贴膜 合格的背光部件移至出料输出机构上的料盘中或通电检测和贴膜面气泡检测其中一项为 不合格的背光部件放置于出料输出机构侧边的不合格品放置盒中。
[004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及 方法,通过软件驱动系统统一控制,现实背光部件的通电检测、上料、位置检测、贴膜、压膜、 贴商标、贴膜面气泡检测和下料的整个过程,且本发明的生产线为回转式生产线,软件驱动 系统驱动回转圆盘上的定位工位每转动一次后即将完成检测、贴商标和贴膜的一件背光部 件从回转圆盘上移至输送机构上,上料装置、位置检测相机、贴膜装置、压膜装置、贴商标装 置和气泡检测相机同时对不同的背光部件执行相应动作,背光部件随着上料装置的上料被 依次放入回转圆盘中,现实通电检测、贴膜、贴商标和贴膜面气泡检测,随着下料装置的下 料被依次放回至输送机构中,大大提高了背光部件的产出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减化背 光部件的产出流程。
附图说明
[0049]图1为背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2为本发明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3为一级上料装置、供料输入机构、通电检测台和位置检测相机在工作台上的分 布示意图。
[0052]图4为通电检测台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5为二级上料装置围设在回转圆盘圆周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6为数据检测相机、贴膜装置、压膜装置围设在回转圆盘圆周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7为膜片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8为贴商标装置围设在回转圆盘圆周的结构示意图。
[0057]图9为背光部件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81图10为商标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9]图11为贴商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60]图12为下料装置和输送机构在工作台上的分布示意图。
[0061] 其中:1、工作台,2、通电检测台,3、回转圆盘,4、上料装置,5、贴商标装置,6、位置 检测相机,7、贴膜装置,8、下料装置,9、输送机构,10、压膜装置,11、气泡检测相机,21、检测 机座,22、滑动测试台,23、气缸,31、定位工位,41、一级上料装置,42、二级上料装置,411、X 轴驱动组件,412、Y轴驱动组件,413、Z轴吸嘴组件,4131、上料吸嘴一,421、上料基脚,422、 上料水平横梁,423、上料吸嘴组件,424、上料电动丝杆组件,4231、上料吸嘴二,51、背光部 件翻转机构,52、商标供料机构,53、贴商标机构,511、翻转支座,512、翻转组件,513、升降气 缸,5m、翻转杆,5122、翻转驱动电机,521、商标供料器,522、商标刮板,523、成对摩擦夹持 轮,5M、支撑滚轮,531、贴商标基脚,532、贴商标水平基座,533、贴商标滑移活动组件,534、 贴商标吸嘴组件,H、膜片供料机构,72、贴膜机构,73、膜片位置检测相机,711、膜片供料 器,712、膜片刮板,713、成对摩擦夹持轮二,714、支撑滚轮二,721、X轴驱动组件二,722、Y轴 驱动组件二,723、Z轴贴膜组件,7231、膜片吸盘组件、7232、转角驱动组件,81、X轴驱动组件 三,82、Y轴驱动组件三,83、Z轴下料吸嘴组件,831、下料吸嘴,832、下料转角驱动组件,91、 供料输入机构,92、出料输出机构,93、出料输出机构,931、不合格品放置盒,100、电路引 脚,101、背光部件的顶面,102、背光部件的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62]下面结合图2至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63]如图2所示,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由软件驱动系统自动控制, 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台1,工作台上装有用于背光部件供料和出料的输送机构9、用于对背 光部件进行通电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的通电检测台2、用于对背光部 件进行贴标和贴膜的回转圆盘3、用于将背光部件移至通电检测台和回转圆盘上的上料装 置4、用于检测背光部件在回转圆盘上位置并将检测结果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的位置检 测相机6、用于将薄膜贴在背光部件上的贴膜装置7、用于对背光部件贴膜面进行按压的压 膜装置10、用于将商标贴在背光部件底面的贴商标装置5、用于对背光部件贴膜面进行拍照 并将照片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的气泡检测相机11和用于将背光部件从回转圆盘上移至 输送机构上的下料装置8,在回转圆盘上沿圆周方向设置至少七个定位工位31,上料装置4、 位置检测相机6、贴膜装置7、压膜装置10、贴商标装置5、气泡检测相机11和下料装置8依次 围设在回转圆盘的圆周并与七个定位工位31 — 一对应,输送机构9设置在回转圆盘3的外 侧,通电检测台2设置在回转圆盘3与输送机构9之间;
[00M]上料装置4、位置检测相机6、贴膜装置7、压膜装置10、贴商标装置5、气泡检测相机 11和下料装置8在软件驱动系统的控制下同步动作,使回转圆盘3上的定位工位31每转动一 次后即将完成检测、贴膜和贴商标的一件背光部件从回转圆盘3上移至输送机构9上。
[0065]具体结构中,所述的上料装置4包括用于将背光部件从传输机构9移至通电检测台 的一级上料装置41和与用于将背光部件从通电检测台2上移至回转圆盘3上的二级上料装 置42,一级上料装置41与二级上料装置42并排设置,二级上料装置42围设在回转圆盘3的圆 周与定位工位31相对应,所述的通电检测台2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检测机座21、用于检测背 光部件的电路引脚并将检测结果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的滑动测试台22和驱动滑动测试 台滑移的气缸23,所述的滑动测试台22滑移配合的装在检测机座21的顶面,气缸23设置在 检测机座21的侧面,所述的一级上料装置41和二级上料装置42横跨架设在检测机座21的上 方,气缸23驱动滑动测试台22在检测机座21顶面上移动,使滑动测试台22处于一级上料装 置41的正下方或二级上料装置42的正下方,滑动测试台22处于一级上料装置41的正下方 时,一级上料装置41将输送机构9上的背光部件移至滑动测试台22中,滑动测试台22处于二 级上料装置42的正下方时,二级上料装置42将滑动测试台22中的背光部件移至回转圆盘3 上。
[0066] 从图2中可以看到上料装置4的一级上料装置和二级上料装置为并排设置,一级上 料装置41用于将背光部件从传输机构9移至通电检测台2的滑动测试台22中,当一级上料装 置41动作时,滑动测试台22处于一级上料装置的正下方,一级上料装置41将背光部件放在 滑动测试台22中,滑动测试台22对背光部件的电路引脚是否可以接通电极进行检测,并将 检测结果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在滑动测试台22对背光部件的检测过程中或检测之后, 气缸23驱动滑动测试台22在检测机座21顶面滑动,使滑动测试台22滑动至二级上料装置42 的正下方,二级上料装置42将经过通电检测的背光部件从滑动测试台22中移至二级上料装 置42所对应的定位工位中,完成背光部件的上料,当滑动测试台22中的背光部件至定位工 位中时,气缸23驱动滑动测试台移动至一级上料装置41的正下方,等待一级上料装置41的 下一次动作。
[0067]具体结构中,所述的输送机构9包括供料输入机构91、传递机构92和出料输出机构 93,所述的供料输入机构91与出料输出机构93平行设置,供料输入机构的91未端与出料输 出机构93的起始端通过传递机构92相连接,一级上料装置41架设于在供料输入机构91起始 端的上方,下料装置8架设于出料输出机构93起始端的上方,所述的供料输入机构91、传递 机构92和出料输出机构93均为由软件驱动系统控制的辊筒式输送设备,用于放置背光部件 的料盘置于供料输入机构的起始端上,供料完成后料盘通过供料输入机构91输送到传递机 构92上,传递机构92将料盘输送到出料输出机构93的起始端,下料装置8向料盘装满背光部 件后,料盘从出料输出机构93的起始端输出。
[0068]所述的出料输出机构93的侧边设有不合格品放置盒931,所述的背光部件在通电 检测台2检测为不合格或在气泡检测相机11所对应的定位工位上检测为贴膜不合格,软件 驱动系统驱动下料装置8将背光部件放置于所述的不合格品放置盒931中。
[0069]供料输入机构91用于背光部件的输入,由人工或机械手将装有背光部件的料盘放 置在供料输入机构91的起始端,实际生产中,在供料输入机构91的起始端设置具有夹持功 能和感应功能的夹紧气缸,料盘在供料输入机构91的起始位置被夹紧气缸定位,不会随供 料输入机构91的传输而移动,当一级上料装置41将料盘中的背光部件全移走后,夹紧气缸 松开料盘,使料盘随供料输入机构91的传输而移动,当料盘移动到供料输入机构91的末端 时,设置在供料输入机构91外侧的推动气缸将料盘推入到传递机构92中,料盘随传递机构 92移动并通过惯性运动到出料输出机构93的起始端,在出料输出机构93的起始端也设置具 有夹持功能和感应功能的夹紧气缸,将料盘夹紧定位,等待下料装置将背光部件移至料盘 中,料盘中^满背光部件后,夹紧气缸松开料盘,使料盘随出料输出机构93的传输而输出到 下一个生产工序中,而通电检测不合格或贴膜面不合格的背光部件被下料装置移至不合格 品放置盒931中。
[0070]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的一级上料装置41包括固定在工作台平面的X轴驱动组件 411、与X轴驱动组件滑移配合的Y轴驱动组件412和与Y轴驱动组件412滑移配合的Z轴吸嘴 组件413,所述的X轴驱动组件411平行设置在供料输入机构91的外侧,所述的Y轴驱动组件 412垂直对X轴驱动组件411且设置在供料输入机构91和通电检测台2的上方,所述的Z轴吸 嘴组件413垂直于工作台1设置,所述的Z轴吸嘴组件413中包括一个通过气缸驱动沿垂直方 向移动的上料吸嘴一 4131;
[0071] 所述的二级上料装置42包括垂直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上料基脚421、固定在上料基 脚上的上料水平横梁422、与上料水平横梁422滑移配合的上料吸嘴组件423和装在上料水 平横梁422上用于驱动上料吸嘴组件423在上料水平横梁422上滑动的上料电动丝杆组件 424,所述的上料吸嘴组件423中包括一个通过气缸驱动沿垂直方向移动的上料吸嘴二 4231 〇
[0072] X轴驱动组件411和Y轴移动组件412驱动Z轴吸嘴组件413在工作台1上方的平面中 移动,Z轴吸嘴组件413中的气缸驱动上料吸嘴一 4131沿垂直方向移动,使上料吸嘴一 4131 具有在三维空间移动的功能,方便上料吸嘴一 4131吸取并移动背光部件,其中X轴驱动组件 411和Y轴驱动组件412均可选用电动丝杆件做为驱动件,使Z轴吸嘴组件413的水平移动位 移精度更高,并在Z轴吸嘴组件中设置用于感应背光部件中心位置和滑动测试台中心位置 的传感器,使上料吸嘴一 4131可精准的将背光部件放入到滑动测试台22中。
[0073]如图6所示,所述的贴膜装置7包括膜片供料机构71和贴膜机构72;
[0074]所述的膜片供料机构71包括膜片供料器711、膜片刮板712、成对摩擦夹持轮二713 和支撑滚轮二714,所述的膜片供料器711由贴有膜片的胶带绕制而成,成对摩擦夹持轮二 713设置在支撑滚轮二714的下方,胶带的自由端绕过支撑滚轮二714后由成对摩擦夹持轮 二713夹持,膜片刮板712设置在支撑滚轮二714的上方,使胶带贴有膜片的一面与膜片刮板 712相切,通过电机驱动膜片供料器711和成对摩擦夹持轮二713转动,使胶带沿绕行方向做 给进运动,胶带上的膜片被膜片刮板712刮下,置于膜片刮板712上;
[0075] 所述的贴模机构72设置在膜片供料机构71旁边,所述的贴膜机构72包括固定在工 作台平面上的X轴驱动组件二721、与X轴驱动组件二721滑移配合的Y轴驱动组件二722和与 Y轴驱动组件二722滑移配合的Z轴贴膜组件723,所述的Y轴驱动组件二722与X轴驱动组件 二721垂直且与工作台1平面平行,所述的Z轴贴膜组件723与工作台1垂直;
[0076] 所述的Z轴贴膜组件723包括通过电机驱动沿垂直方向升降的膜片吸盘组件7231, 所述的膜片吸盘组件7321设置在回转圆盘3的圆周与定位工位31相对应;
[0077] X轴驱动组件二721和Y轴驱动组件二722驱动Z轴贴模组件723在工作台1上方水平 移动,将Z轴贴模组件723上的膜片吸盘组件7231移至膜片刮板712的上方,膜片吸盘组件 7321通过电机驱动靠近膜片刮板712吸取置于膜片刮板712上的膜片,并通过X轴驱动组件 二721和Y轴驱动组件二722将Z轴贴模组件723移回至回转圆盘3圆周与定位工位31相对应, 膜片吸盘组件7231通过电机驱动靠近定位工位31将膜片贴合至定位工位31中的背光部件 上。
[0078] X轴驱动组件二721和Y轴驱动组件二722驱动Z轴贴膜组件723的水平移动,Z轴贴 膜组件723中的膜片吸盘组件7231可沿垂直方向升降,使得膜片吸盘组件7231具有在三维 空间内自由移动的功能,可移动到膜片供料机构71中膜片刮板712的上方,吸取背光部件所 需粘贴的膜片,之后将膜片移至定位工位31中的背光部件上,将膜片贴合在背光部件顶面。 为了保证Z轴贴膜组件水平移位移精准性,X轴驱动组件二721和Y轴驱动组件二722均可选 用电动丝杆驱动的方式,驱动Z轴贴膜组件移动,而Z轴贴膜组件中膜片吸盘组件7231的垂 直移动可选用同步带驱动的方式,X轴驱动组件二721、Y轴驱动组件二722和Z轴贴膜组件均 由软件驱动系统控制,软件驱动系统根据位置检测相机6传输的背光部件在位置检测相机 6相对应的定位工位31中的位置数据,分析计算出Z轴贴膜组件723水平移动的位移值,以满 足背光部件贴膜的精度要求。
[0079]为了提高进一步背光部件的贴膜精度,所述的Z轴贴模组件723还包括用于调整 膜片吸盘组件7231角度的转角驱动组件7232,所述的转角驱动组件7232与膜片吸盘组件 7231传动连接,所述的膜片供料机构71的前方装有用于检测膜片吸盘组件7231上吸附的膜 片位置和角度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的膜片位置检测相机73。软件驱动系统 通过对膜片位置检测相机73的检测数据与位置检测相机6的检测数据的分析计算,精确控 制Z轴贴模组件723在X轴驱动组件二721和Y轴驱动组件二722上的移动位移以及转角驱动 组件7232驱动膜片吸盘组件7231转动的角度,使膜片吸盘组件7321上吸附的膜片精准的贴 合在定位工位31中的背光部件上。
[0080]当膜片吸盘组件7231在膜片刮板712上吸取膜片后,将膜片吸盘组件7231移动到 膜片位置检测相机73的上方,通过膜片位置检测相机73检测出膜片的位置和角度数值,并 将数值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软件驱动系统对膜片位置检测相机73的检测数据与位置检 测相机6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精确得出使膜片与定位工位31中的背光部件精准对齐, 膜片吸盘组件7231所需的水平位移和转动角度,从而精确控制Z轴贴模组件723在X轴驱动 组件二721和Y轴驱动组件二722上的移动位移以及转角驱动组件7232驱动膜片吸盘组件 7231转动的角度。
[0081] 如图8中可以看到,所述的贴商标装置5包括背光部件翻转机构51、商标供料机构 52和贴商标机构53,所述的背光部件翻转机构51围设在回转圆盘3的外周与定位工位31相 对应,所述的商标供料机构52和贴商标机构53设置在背光部件翻转机构51的左右两侧;
[0082] 如图9所示,所述的背光部件翻转机构51包括垂直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翻转支座 511、与翻转支座511滑移配合且用于取放并翻转背光部件的翻转组件512和与翻转组件512 连接且用于驱动翻转组件512在翻转支座上滑移的升降气缸513,所述的翻转组件512包括 两端均带有吸盘的翻转杆5121和用于驱动翻转杆5121翻转180度的翻转驱动电机5122,所 述的翻转杆5121和翻转驱动电机5122通过联轴器和转轴连接;
[0083] 如图10所示,所述的商标供料机构52包括商标供料器521、商标刮板522、成对摩擦 夹持轮523和支撑滚轮524,所述的商标供料器521由贴有商标的胶带绕制而成,成对摩擦夹 持轮523设置在支撑滚轮524的下方,胶带的自由端绕过支撑滚轮524后由成对摩擦夹持轮 523夹持,商标刮板522设置在支撑滚轮524的上方,使胶带贴有商标的一面与商标刮板522 相切,通过电机驱动商标供料器521和成对摩擦夹持轮523转动,使胶带沿绕行方向做给进 运动,胶带上的商标被商标刮板522刮下,置于商标刮板上;
[0084] 如图11所示,所述的贴商标机构53包括垂直固定在工作台上的贴商标基脚531,固 定在贴商标基脚531上的贴商标水平基座532、可在贴商标水平基座532上横向移动的贴商 标滑移活动组件533和可在贴商标滑移活动组件533上纵向移动的贴商标吸嘴组件534,所 述贴商标吸嘴组件534中具有一个用于吸取商标刮板上商标的吸嘴,用气缸驱动贴商标滑 移活动组件533在贴商标水平基座532上横向移动和贴商标吸嘴组件534在贴商标滑移活动 组件533上纵向移动,使贴商标吸嘴组件534中的吸嘴靠近商标刮板522吸取商标,并将商标 贴在翻转杆5121上端吸盘吸附的背光部件的底面上。
[0085] 贴商标装置5完成对背光部件底面贴商标的工艺流程,其中背光部件翻转机构51 用于将背光部件从定位工位31中吸附后翻转使背光部件的底面朝上并在贴好商标之后将 背光部件放回到定位工位31中,商标供料机构52用于提供背光部件所需粘贴的商标,贴商 标机构53用于将商标供料机构52提供的商标粘贴在背光部件的底面。
[0086]在具体的结构中,背光部件翻转机构51中的翻转支座511固定在工作台1上,在翻 转支座511上设置滑块导轨组件,翻转组件512与滑块导轨组件上的滑块固定在一起,使翻 转支座511与翻转组件512滑移配合,升降气缸513固定连接在翻转组件512的下方,软件驱 动系统控制升降气缸513启闭,使翻转组件512在翻转支座511上滑动,使翻转组件512中的 翻转杆上的吸盘靠近定位工位31从而将背光部件吸起或放下。翻转组件512中的翻转杆 5121和翻转驱动电机5122通过联轴器和转轴连接,联轴器和转轴将翻转驱动电机5122的动 力传递到翻转杆5121上,使翻转杆5121转动180度。商标供料机构52中的商标供料器521通 过支架垂直设置在工作台上,贴有商标的胶带的自由端被成对摩擦夹持轮夹持,当软件驱 动系统通过电机驱动成对摩擦夹持轮523和商标供料器521转动时,贴有商标的胶带会绕支 撑滚轮524给进动作,从而使得商标刮板522顺势从胶带上将商标刮下,被刮下的商标顺着 胶带的给进惯性,正好移动到商标刮板522上。
[0087]贴商标装置5的执行过程是,商标供料机构52将商标放置到商标刮板522上,背光 部件翻转机构51将定位工位31中的背光部件吸附并翻转180度,背光部件的底面朝上,贴商 标机构53的商标吸嘴组件幻4吸取商标,并将商标粘贴到背光部件翻转机构51上的背光部 件的底面,粘贴完成后,背光部件翻转机构51将背光部件翻转并移回至定位工位31中,完成 背光部件底面贴商标。
[0088]所述下料装置8包括固定在工作台平面的X轴驱动组件三81、与X轴驱动组件三81 滑移配合的Y轴驱动组件三S2和与Y轴驱动组件三82滑移配合的Z轴下料吸嘴组件83,所述 的X轴驱动组件三81平行设置在出料输出机构93的外侧,所述的Y轴驱动组件三82垂直于X 轴驱动组件三91且设置在出料输出机构93的上方,所述的Z轴下料吸嘴组件83垂直于工作 台1与定位工位31相对应,所述的Z轴下料吸嘴组件83中包括一个通过气缸驱动沿垂直方向 移动的下料吸嘴831和用于调整下料吸嘴831角度的下料转角驱动组件832,所述的下料转 角驱动组件832与下料吸嘴831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
[0089] X轴驱动组件三81和Y轴驱动组件三82驱动Z轴下料吸嘴组件83的水平移动,Z轴下 料吸嘴组件83中的下料吸嘴831通过气缸驱动沿垂直方向移动,并通过下料转角驱动组件 832的驱动下料吸嘴831转动,使下料吸嘴831具有四个自由度,可移动到下料装置8对应的 定位工位31上吸取背光部件并将背光部件准确的放置到出料输出机构93上的料盘中。为了 保证Z轴下料吸嘴组件83水平位移的精准性,X轴驱动组件三81和Y轴驱动组件三82均可选 用电动丝杆驱动的方法,驱动Z轴下料吸嘴组件73的移动,而Z轴下料吸嘴组件中下料吸嘴 831的垂直移动可选用同步带驱动的方式,X轴驱动组件三81、Y轴驱动组件三82和Z轴下料 吸嘴组件83均由软件驱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背光部件从上料装置4所对应的定位 工位转动到下料装置8所对应的定位工位,背光部件的放置角度被改变,为了在下料时将背 光部件转回到上料前的放置角度,所述的Z轴下料吸嘴组件83中包括用于调整下料吸嘴角 度的下料转角驱动组件832,所述的下料转角驱动组件832与下料吸嘴831通过传动轴传动 连接。通过下料转角驱动组件832驱动下料吸嘴841转动一定角度,使上料前的背光部件与 下料后的背光部件在料盘中放置的方位均相同。
[0090] 所述的定位工位31由回转圆盘上的方槽位和安装在方槽位底部的定位吸盘组件 组成,背光部件放置在放槽位中,所述的定位吸盘组件将方槽位中的背光部件吸紧使背光 部件定位在方槽位中。所述的定位吸盘组件可以选用由吸盘和吸盘气管组成,每个方槽位 下的吸透气管通过一个类似回转气缸的结构与外部气管相连,使回转圆盘转动时各方槽位 底部的气管不会发生缠绕。从图1中可以看出,回转圆盘上具有8个均匀间隔定位工位31,上 料装置4所对应定位工位31与下料装置8所对应的定位工位31之间具有一个替补的定位工 位,替补的定位工位,可以与具有其它功能的拓展装置相对应,在实际生产中,回转圆盘每 次转动的角度为45度,也可根据回转式生产线的实际工艺流程,增加或减少定位工位的数 量,回转圆盘每次转动的角度随定位工位的数量变化而变化。
[0091]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 及贴膜的生产线对背光部件进行检测、贴标和贴膜,工艺步骤为:
[0092] (1)上料及通电检测:上料装置4将输送机构9上的背光部件移至通电检测台2上, 并将通电检测台2上的背光部件至上料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31上;
[0093] (2)背光部件位置检测:回转圆盘3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位置检测相机6所对应的 定位工位31,通过位置检测相机6对背光部件相对于回转圆盘中3心点的位置进行数据采集 并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
[0094] (3)顶面贴膜:回转圆盘3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贴膜装置7所对应的定位工位31 上,软件驱动系统根据位置检测相机6传输的数据,精确计算出贴膜装置7的移动位移,并驱 动贴膜装置7将膜片精确的贴合在背光部件的顶面;
[0095] (4)压膜:回转圆盘3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压膜装置10所对应的定位工装,软件驱 动系统驱动压膜装置10对背光部件的贴膜面进行按压;
[0096] (5)贴商标:回转圆盘3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贴商标装置5所对应的定位工位,通 过贴商标装置5对背光部件底面贴商标;
[0097] (6)贴膜面气泡检测:回转圆盘3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气泡检测相机11所对应的 定位工位31,通过气泡检测相机11对背光部件的贴膜面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传输到软件驱 动系统中,软件驱动系统通过背光部件贴膜面照片上有无气泡,记录背光部件为贴膜合格 或贴膜不合格;
[0098] ⑺下料:回转圆盘3将背光部件转动至下料装置8所对应的定位工位31,通过下料 装置8将一件完成通电检测、贴商标和贴膜的背光部件从回转圆盘3上移至传输机构9上; [0099] (8)回转圆盘3每转动一次之后,软件驱动系统控制所述的上料装置4、贴商标装置 5、位置检测相机6、贴膜装置7及下料装置8同步动作,完成通电检测、贴商标和贴膜的背光 部件被依次下料到传输机构上。
[0100]其中,所述的步骤(1)具体为:
[0101] (11)滑动测试台22处于一级上料装置41的正下方,一级上料装置41将输送机构9 上的背光部件移至滑动测试台22中,滑动测试台22将背光部件的检测结果传输到软件驱动 系统中;
[0102] (12)气缸驱动滑动测试台22在检测机座21顶面上移动,使滑动测试台22处于二级 上料装置42的正下方;
[0103] (13)二级上料装置42将滑动测试台22中的背光部件移至回转圆盘3上,滑动测试 台22中的背光部件被移至回转圆盘3上后,气缸驱动滑动测试台22在检测机座21顶面上移 动,使滑动测试台22移回至一级上料装置41的正下方,等待一级上料装置41的下一次动作。
[0104] 其中,所述的步骤(3)具体为:
[0105] (31)背光部件转动至贴膜装置7所对应的定位工位上,膜片供料机构71将所需粘 贴的膜片放置在膜片刮板712上;
[0106] (32) X轴驱动组件二721和Y轴驱动组件二722驱动Z轴贴模组件723在工作台上方 水平移动,将Z轴贴模组件723上的膜片吸盘组件7231移至膜片刮板712的上方,膜片吸盘组 件7231靠近膜片刮板712吸取置于膜片刮板712上的膜片;
[0107] (33) X轴驱动组件二721和Y轴驱动组件二722驱动Z轴贴模组件723移动到膜片位 置检测相机73的上方,通过膜片位置检测相机73检测出膜片吸盘组件7231上吸附的膜片的 位置和角度数值,并将数值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
[0108] (33)软件驱动系统对膜片位置检测相机73的检测数据与位置检测相机6的检测数 据进行分析计算,精确得出使膜片与定位工位31中的背光部件精准对齐,膜片吸盘组件 7231所需的水平位移和转动角度,从而驱动膜片吸盘组件7231移至贴膜装置7所对应的定 位工位31的正上方与背光部件精准对齐,并将膜片吸盘组件7烈1上吸附的膜片精准的贴合 在定位工位31中的背光部件上。
[0109] 其中,所述的步骤(5)具体为:
[0110] (51)背光部件转动至贴商标装置5所对应的定位工位,背光部件翻转机构51将背 光部件从定位工位31中吸附后翻转使背光部件的底面朝上; t〇111] (52)商标供料机构52将所需粘贴的商标放置在商标刮板522上;
[0112] (53)贴商标机构53将商标刮板522上的商标吸取并粘贴到背光部件翻转机构51上 吸附的背光部件的底面上;
[0113] (54)背光部件翻转机构51翻转并将背光部件放回到定位工位31中。
[0114]其中,所述的步骤(7)具体为:回转圆盘3将背光部件转动至下料装置4所对应的定 位工位31,软件驱动系统驱动下料装置4动作,将通电检测结果为合格和贴膜面气泡检测为 贴膜合格的背光部件移至出料输出机构93上的料盘中或通电检测和贴膜面气泡检测其中 一项为不合格的背光部件放置于出料输出机构93侧边的不合格品放置盒931中。
[0115]以上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及方法,通过软件驱动系统 统一控制,现实背光部件的通电检测、上料、位置检测、贴膜、压膜、贴商标、贴膜面气泡检测 和下料的整个过程,且本发明的生产线为回转式生产线,软件驱动系统驱动回转圆盘上的 定位工位每转动一次后即将完成检测、贴商标和贴膜的一件背光部件从回转圆盘上移至输 送机构上,上料装置、位置检测相机、贴膜装置、压膜装置、贴商标装置和气泡检测相机同时 对不同的背光部件执行相应动作,背光部件随着上料装置的上料被依次放入回转圆盘中, 现实通电检测、贴膜、贴商标和贴膜面气泡检测,随着下料装置的下料被依次放回至输送机 构中,大大提高了背光部件的产出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减化背光部件的产出流程。 [0116]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 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4)
1.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由软件驱动系统自动控制,包括水平设置 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装有用于背光部件供料和出料的输送机构、用于对背光部 件进行通电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的通电检测台、用于对背光部件进行 贴标和贴膜的回转圆盘、用于将背光部件移至通电检测台和回转圆盘上的上料装置、用于 检测背光部件在回转圆盘上位置并将检测结果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的位置检测相机、用 于将薄膜贴在背光部件上的贴膜装置、用于对背光部件贴膜面进行按压的压膜装置、用于 将商标贴在背光部件底面的贴商标装置、用于对背光部件贴膜面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传输到 软件驱动系统中的气泡检测相机和用于将背光部件从回转圆盘上移至输送机构上的下料 装置,在回转圆盘上沿圆周方向设置至少七个定位工位,上料装置、位置检测相机、贴膜装 置、压膜装置、贴商标装置、气泡检测相机和下料装置依次围设在回转圆盘的圆周并与七个 定位工位一一对应,输送机构设置在回转圆盘的外侧,通电检测台设置在回转圆盘与输送 机构之间; 上料装置、位置检测相机、贴膜装置、压膜装置、贴商标装置、气泡检测相机和下料装置 在软件驱动系统的控制下同步动作,使回转圆盘上的定位工位每转动一次后即将完成检 测、贴膜和贴商标的一件背光部件从回转圆盘上移至输送机构上; 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将背光部件从传输机构移至通电检测台的一级上料装置和 与用于将背光部件从通电检测台上移至回转圆盘上的二级上料装置,一级上料装置与二级 上料装置并排设置,二级上料装置围设在回转圆盘的圆周与定位工位相对应,所述的通电 检测台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检测机座、用于检测背光部件的电路引脚并将检测结果传输到 软件驱动系统中的滑动测试台和驱动滑动测试台滑移的气缸,所述的滑动测试台滑移配合 的装在检测机座的顶面,气缸设置在检测机座的侧面,所述的一级上料装置和二级上料装 置横跨架设在检测机座的上方,气缸驱动滑动测试台在检测机座顶面上移动,使滑动测试 台处于一级上料装置的正下方或二级上料装置的正下方,滑动测试台处于一级上料装置的 正下方时,一级上料装置将输送机构上的背光部件移至滑动测试台中,滑动测试台处于二 级上料装置的正下方时,二级上料装置将滑动测试台中的背光部件移至回转圆盘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输送机构包括供料输入机构、传递机构和出料输出机构,所述的供料输入机构与出料输出 机构平行设置,供料输入机构的未端与出料输出机构的起始端通过传递机构相连接,一级 上料装置架设于在供料输入机构起始端的上方,下料装置架设于出料输出机构起始端的上 方,所述的供料输入机构、传递机构和出料输出机构均为由软件驱动系统控制的辊筒式输 送设备,用于放置背光部件的料盘置于供料输入机构的起始端上,供料完成后料盘通过供 料输入机构输送到传递机构上,传递机构将料盘输送到出料输出机构的起始端,下料装置 向料盘装满背光部件后,料盘从出料输出机构的起始端输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出料输出机构的侧边设有不合格品放置盒,所述的背光部件在通电检测台检测为不合格 或在气泡检测相机所对应的定位工位上检测为贴膜不合格,软件驱动系统驱动下料装置将 背光部件放置于所述的不合格品放置盒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一级上料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平面的X轴驱动组件、与X轴驱动组件滑移配合的¥轴驱动 组件和与Y轴驱动组件滑移配合的Z轴吸嘴组件,所述的X轴驱动组件平行设置在供料输入 机构的外侧,所述的Y轴驱动组件垂直对X轴驱动组件且设置在供料输入机构和通电检测台 的上方,所述的Z轴吸嘴组件垂直于工作台设置,所述的Z轴吸嘴组件中包括一个通过气缸 驱动沿垂直方向移动的上料吸嘴一; 所述的二级上料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上料基脚、固定在上料基脚上的上料 水平横梁、与上料水平横梁滑移配合的上料吸嘴组件和装在上料水平横梁上用于驱动上料 吸嘴组件在上料水平横梁上滑动的上料电动丝杆组件,所述的上料吸嘴组件中包括一个通 过气缸驱动沿垂直方向移动的上料吸嘴二。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贴膜装置包括膜片供料机构和贴膜机构; 所述的膜片供料机构包括膜片供料器、膜片刮板、成对摩擦夹持轮二和支撑滚轮二,所 述的膜片供料器由贴有膜片的胶带绕制而成,成对摩擦夹持轮二设置在支撑滚轮二的下 方,胶带的自由端绕过支撑滚轮二后由成对摩擦夹持轮二夹持,膜片刮板设置在支撑滚轮 二的上方,使胶带贴有膜片的一面与膜片刮板相切,通过电机驱动膜片供料器和成对摩擦 夹持轮二转动,使胶带沿绕行方向做给进运动,胶带上的膜片被膜片刮板刮下,置于膜片刮 板上; 所述的贴膜机构设置在膜片供料机构旁边,所述的贴膜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平面上 的X轴驱动组件二、与X轴驱动组件二滑移配合的Y轴驱动组件二和与Y轴驱动组件二滑移配 合的Z轴贴膜组件,所述的Y轴驱动组件二与X轴驱动组件二垂直且与工作台平面平行,所述 的Z轴贴膜组件与工作台垂直; 所述的Z轴贴膜组件包括通过电机驱动沿垂直方向升降的膜片吸盘组件,所述的膜片 吸盘组件设置在回转圆盘的圆周与定位工位相对应; X轴驱动组件二和Y轴驱动组件二驱动Z轴贴模组件在工作台上方水平移动,将Z轴贴模 组件上的膜片吸盘组件移至膜片刮板的上方,膜片吸盘组件通过电机驱动靠近膜片刮板吸 取置于膜片刮板上的膜片,并通过X轴驱动组件二和Y轴驱动组件二将Z轴贴模组件移回至 回转圆盘圆周与定位工位相对应,膜片吸盘组件通过电机驱动靠近定位工位将膜片贴合至 定位工位中的背光部件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Z轴贴模组件还包括用于调整膜片吸盘组件角度的转角驱动组件,所述的转角驱动组件与 膜片吸盘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膜片供料机构的前方装有用于检测膜片吸盘组件上吸附的 膜片位置和角度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的膜片位置检测相机。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贴商标装置包括背光部件翻转机构、商标供料机构和贴商标机构,所述的背光部件翻转机 构围设在回转圆盘的外周与定位工位相对应,所述的商标供料机构和贴商标机构设置在背 光部件翻转机构的左右两侧; 所述的背光部件翻转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翻转支座、与翻转支座滑移配合 且用于取放并翻转背光部件的翻转组件和与翻转组件连接且用于驱动翻转组件在翻转支 座上滑移的升降气缸,所述的翻转组件包括两端均带有吸盘的翻转杆和用于驱动翻转杆翻 转180度的翻转驱动电机,所述的翻转杆和翻转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和转轴连接; 所述的商标供料机构包括商标供料器、商标刮板、成对摩擦夹持轮和支撑滚轮,所述的 商标供料器由贴有商标的胶带绕制而成,成对摩擦夹持轮设置在支撑滚轮的下方,胶带的 自由端绕过支撑滚轮后由成对摩擦夹持轮夹持,商标刮板设置在支撑滚轮的上方,使胶带 贴有商标的一面与商标刮板相切,通过电机驱动商标供料器和成对夹持轮转动,使胶带沿 绕行方向做给进运动,胶带上的商标被商标刮板刮下,置于商标刮板上; 所述的贴商标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工作台上的贴商标基脚,固定在贴商标基脚上的贴 商标水平基座、可在贴商标水平基座上横向移动的贴商标滑移活动组件和可在贴商标滑移 活动组件上纵向移动的贴商标吸嘴组件,所述贴商标吸嘴组件中具有一个用于吸取商标刮 板上商标的吸嘴,用气缸驱动贴商标滑移活动组件在贴商标水平基座上横向移动和贴商标 吸嘴组件在贴商标滑移活动组件上纵向移动,使贴商标吸嘴组件中的吸嘴靠近商标刮板吸 取商标,并将商标贴在翻转杆上端吸盘吸附的背光部件的底面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料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平面的X轴驱动组件三、与X轴驱动组件三滑移配合的Y轴驱动组 件三和与Y轴驱动组件三滑移配合的Z轴下料吸嘴组件,所述的X轴驱动组件三平行设置在 出料输出机构的外侧,所述的Y轴驱动组件三垂直于X轴驱动组件三且设置在出料输出机构 的上方,所述的Z轴下料吸嘴组件垂直于工作台与定位工位相对应,所述的Z轴下料吸嘴组 件中包括一个通过气缸驱动沿垂直方向移动的下料吸嘴和用于调整下料吸嘴角度的下料 转角驱动组件,所述的下料转角驱动组件与下料吸嘴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定位工位由回转圆盘上的方槽位和安装在方槽位底部的定位吸盘组件组成,背光部件放置 在放槽位中,所述的定位吸盘组件将方槽位中的背光部件吸紧使背光部件定位在方槽位 中。
10. 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任 一项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对背光部件进行检测、贴标和贴膜,工 艺步骤为: (1) 上料及通电检测:上料装置将输送机构上的背光部件移至通电检测台上,并将通电 检测台上的背光部件至上料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上; (2) 背光部件位置检测:回转圆盘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位置检测相机所对应的定位工 位,通过位置检测相机对背光部件相对于回转圆盘中心点的位置进行数据采集并传输到软 件驱动系统中; (3) 顶面贴膜:回转圆盘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贴膜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上,软件驱 动系统根据位置检测相机传输的数据,精确计算出贴膜装置的移动位移,并驱动贴膜装置 将膜片精确的贴合在背光部件的顶面; (4) 压膜:回转圆盘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压膜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装,软件驱动系统 驱动压膜装置对背光部件的贴膜面进行按压; (5) 贴商标:回转圆盘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贴商标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通过贴商 标装置对背光部件底面贴商标; (6) 贴膜面气泡检测:回转圆盘转动,背光部件转动至气泡检测相机所对应的定位工 位,通过气泡检测相机对背光部件的贴膜面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软 件驱动系统通过背光部件贴膜面照片上有无气泡,记录背光部件为贴膜合格或贴膜不合 格; (7) 下料:回转圆盘将背光部件转动至下料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通过下料装置将一 件完成通电检测、贴商标和贴膜的背光部件从回转圆盘上移至传输机构上; (8) 回转圆盘每转动一次之后,软件驱动系统控制所述的上料装置、贴商标装置、位置 检测相机、贴膜装置及下料装置同步动作,完成通电检测、贴商标和贴膜的背光部件被依次 下料到传输机构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1〇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1)具体为: (11) 滑动测试台处于一级上料装置的正下方,一级上料装置将输送机构上的背光部件 移至滑动测试台中,滑动测试台将背光部件的检测结果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 (12) 气缸驱动滑动测试台在检测机座顶面上移动,使滑动测试台处于二级上料装置的 正下方; (13) 二级上料装置将滑动测试台中的背光部件移至回转圆盘上,滑动测试台中的背光 部件被移至回转圆盘上后,气缸驱动滑动测试台在检测机座顶面上移动,使滑动测试台移 回至一级上料装置的正下方,等待一级上料装置的下一次动作。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3)具体为: (31) 背光部件转动至贴膜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上,膜片供料机构将所需粘贴的膜片 放置在膜片刮板上; (32) X轴驱动组件二和Y轴驱动组件二驱动Z轴贴模组件在工作台上方水平移动,将Z轴 贴模组件上的膜片吸盘组件移至膜片刮板的上方,膜片吸盘组件靠近膜片刮板吸取置于膜 片刮板上的膜片; (33) X轴驱动组件二和Y轴驱动组件二驱动Z轴贴模组件移动到膜片位置检测相机的上 方,通过膜片位置检测相机检测出膜片吸盘组件上吸附的膜片的位置和角度数值,并将数 值传输到软件驱动系统中; (34) 软件驱动系统对膜片位置检测相机的检测数据与位置检测相机的检测数据进行 分析计算,精确得出使膜片与定位工位中的背光部件精准对齐,膜片吸盘组件所需的水平 位移和转动角度,从而驱动膜片吸盘组件移至贴膜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的正上方与背光 部件精准对齐,并将膜片吸盘组件上吸附的膜片精准的贴合在定位工位中的背光部件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5)具体为: 背光部件转动至贴商标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背光部件翻转机构将背光部件从定位 工位中吸附后翻转使背光部件的底面朝上; 商标供料机构将所需粘贴的商标放置在商标刮板上; 贴商标机构将商标刮板上的商标吸取并粘贴到背光部件翻转机构上吸附的背光部件 的底面上; 背光部件翻转机构翻转并将背光部件放回到定位工位中。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7)具体为:回转圆盘将背光部件转动至下料装置所对应的定位工位,软件驱动系统驱 动下料装置动作,将通电检测结果为合格和贴膜面气泡检测为贴膜合格的背光部件移至出 料输出机构上的料盘中或通电检测和贴膜面气泡检测其中一项为不合格的背光部件放置 于出料输出机构侧边的不合格品放置盒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63580.5A CN105819050B (zh) | 2016-03-22 | 2016-03-22 | 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63580.5A CN105819050B (zh) | 2016-03-22 | 2016-03-22 | 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19050A CN105819050A (zh) | 2016-08-03 |
CN105819050B true CN105819050B (zh) | 2017-10-27 |
Family
ID=56524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63580.5A CN105819050B (zh) | 2016-03-22 | 2016-03-22 | 背光部件自动检测、贴标及贴膜的生产线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190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12862B (zh) * | 2018-01-24 | 2020-06-26 | 安徽信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工位自动粘贴物件设备及其系统 |
CN108910142B (zh) * | 2018-08-30 | 2020-08-04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新型产品包装装置 |
CN109178522B (zh) * | 2018-10-28 | 2021-01-05 | 太原市富利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标签智能粘贴方法 |
CN109606888A (zh) * | 2018-11-30 | 2019-04-12 | 苏州艾斯巴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贴标机及贴标方法 |
CN109677729A (zh) * | 2018-12-07 | 2019-04-26 | 航天科工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 料盘全自动贴标分拣装置 |
CN111453117B (zh) * | 2020-04-08 | 2020-12-22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芯片自动贴标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69429U (zh) * | 2010-08-06 | 2011-03-23 | 东莞市德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可自动检测产品的贴膜机 |
CN202923088U (zh) * | 2012-08-21 | 2013-05-08 | 东莞市长天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背光源模块贴膜机 |
CN103529585A (zh) * | 2013-10-31 | 2014-01-22 | 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背光板组立设备 |
CN203745754U (zh) * | 2014-03-18 | 2014-07-30 | 东莞市钰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源贴膜前视觉缺陷检测装置 |
CN104267034A (zh) * | 2014-09-11 | 2015-01-07 | 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 | 一种背光屏视觉检测设备 |
CN204507490U (zh) * | 2015-03-13 | 2015-07-29 | 苏州朗坤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自动贴标装置 |
CN204869979U (zh) * | 2015-08-07 | 2015-12-16 | 深圳市镭恩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膜机 |
-
2016
- 2016-03-22 CN CN201610163580.5A patent/CN10581905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69429U (zh) * | 2010-08-06 | 2011-03-23 | 东莞市德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可自动检测产品的贴膜机 |
CN202923088U (zh) * | 2012-08-21 | 2013-05-08 | 东莞市长天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背光源模块贴膜机 |
CN103529585A (zh) * | 2013-10-31 | 2014-01-22 | 惠州市三协精密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背光板组立设备 |
CN203745754U (zh) * | 2014-03-18 | 2014-07-30 | 东莞市钰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源贴膜前视觉缺陷检测装置 |
CN104267034A (zh) * | 2014-09-11 | 2015-01-07 | 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 | 一种背光屏视觉检测设备 |
CN204507490U (zh) * | 2015-03-13 | 2015-07-29 | 苏州朗坤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自动贴标装置 |
CN204869979U (zh) * | 2015-08-07 | 2015-12-16 | 深圳市镭恩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膜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19050A (zh) | 2016-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51538B (zh) | 卷绕式叠片机及其叠片方法 | |
CN103496461B (zh) | 一种自动贴膜机 | |
CN103386608B (zh) | 一种快速插接头自动组装检测设备 | |
CN103895897B (zh) | 一种精密贴合机 | |
CN201514529U (zh) | 高精度多功能自动贴附机 | |
CN105098254A (zh) | 金属壳动力电池组装线及组装工艺 | |
CN1111820A (zh) | 集成电路元件组装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8465602A (zh) | 灯条安装设备 | |
CN103917055B (zh) | 基于机器视觉的触摸板贴合对位系统 | |
CN104391206B (zh) | 一种oled面板测试装置 | |
JP4658235B2 (ja) | 部品実装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
TW200918315A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tching film | |
CN104551660B (zh) | 一种全自动零件组装机 | |
CN202293571U (zh) | 偏光片自动贴合机 | |
CN203430940U (zh) | 一种散热片自动组装机 | |
KR100835699B1 (ko) | 인라인 자동 cog 본딩장치 | |
WO2012172603A1 (ja) | ワークの精密貼合装置、およびワークの精密貼合方法 | |
CN205471576U (zh) | 上料装置 | |
KR100806919B1 (ko) | 인라인 자동 cog 본딩장치 | |
KR100748161B1 (ko) | 칩 자동 부착장치 | |
CN105836199A (zh) | 全自动贴膜机 | |
CN104960919B (zh) | 一种电能表机器人上下料系统及其工作流程 | |
CN104760849A (zh) | 一种自动贴胶设备 | |
CN103369951B (zh) | Lcd自动贴片生产线及其lcd自动贴片生产方法 | |
TWI500098B (zh) | Sticky crystal machi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7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