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9362A -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9362A
CN105749362A CN201610084425.4A CN201610084425A CN105749362A CN 105749362 A CN105749362 A CN 105749362A CN 201610084425 A CN201610084425 A CN 201610084425A CN 105749362 A CN105749362 A CN 105749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king head
grip block
main body
suction pump
pump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44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9362B (zh
Inventor
李辉
张永明
李兆敏
张爱新
李子海
张百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UMO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UMO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UMO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UMO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6100844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49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49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9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9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9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4Drainage tubes; Aspiration t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2017/2808Clamp, e.g. towel clamp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属于医学相关技术设备领域。主要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所述吸引头上具有夹持块,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夹持块的后端与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杆的另一端被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其中,所述夹持块在位于吸引头内部的油缸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本装置通过对现有吸引器的结构的改进,使其具有了夹持功能,且不破坏原有的吸引头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并缩短了手术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相关技术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吸引器是用于吸除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使手术清楚,减少污染机会。
吸引器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将吸引器的后端与负压源连通,利用外部的大气压,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内部挤压,物质经吸引孔进入吸引器内部后,完成“吸引”的效果。
从结构上分析,现有的吸引器多包括弯曲或笔直的吸引器主体,吸引器主体为中空结构,吸引器主体的前方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同时,吸引头多为纯圆或椭圆状结构,以达到对患者手术部位保护的目的,并使其具有钝性游离之作用。
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尤其腔镜手术需借助吸引器牵拉、推挡及保护手术野内正常组织结构。同时重要结构如血管显露、区域淋巴结清扫需借助器械夹持毗邻的筋膜及组织,采用诸如吸引器、夹持器械以及能量器械等多种器械配合使用完成手术操作,有时手术操作时会反复调换使用多种器械,而腔镜手术的操作孔道通孔径比较小,数目少,会限制更多附加器械的摆放及使用。且患者体内空间有限,经常发生多种手术器械相互干涉的情况,难以完成精确操作,极大的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作为另一种情况,部分需要分离的膈膜,其粘连与组织上。若利用吸引头将其吸引牵拉,则吸引头上其他的吸引孔会将膈膜附近的组织一并吸引过来,影响手术视野。
如若能有一种简便、具有吸引与夹持功能的管状手术器械完成手术,将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者的工作负荷。
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很多关于集夹持与吸引功能的手术器械的研究。例如:申请号为201210179433.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器官手术的吸引钳夹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钳体和安装在钳体前端的钳夹部分,钳夹部分具有固定钳夹部分和可活动钳夹部分;其中所述钳体,固定钳夹部分和可活动钳夹部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钳体中具有吸流导管和通液腔,所述固定钳夹部分为中空结构;当进行器官手术时,所述吸流导管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以此使固定钳夹部分能抽取手术过程中的出血,然后血通过通液腔排出。
又如说,申请号为201410627586.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负压吸引功能的手术钳,包括负压吸引管以及位于所述负压吸引管一端端部用于夹取标本组织的钳体,负压吸引管内设有用于对钳体夹取后存储标本组织的标本存取机构,负压吸引管上设置用于设有操作钳体的钳体操作机构。
上述的两种手术器械中,均具有夹持与吸引功能。但是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第一种手术器械,其大致呈现钳体结构,与现有的半球状结构的吸引头区别较大。因而仅能够用于组织的夹持与吸引,并不具有钝性游离功能。同时,该装置的钳体部整体呈现前大后小的结构,在用于腔镜手术时,必然需要一个直径较大的操作孔,这无疑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作为另一个弊端,该装置在腹腔内进行使用时,为了防止钳体部分将操作孔撑开,必须将钳体部分和铰接轴部分全部伸入患者腹腔中,依靠两钳体的相对开闭进行夹持,但是腹腔内的操作环境有限,当需要夹持部位具有较大的进深时,该装置开启后就会占用一个非常巨大的类似于梯形体的空间,因而难以在腹腔手术中灵活运用。
第二种手术器械,其在负压吸引管的外部额外设置外定位管,定位管内设置动力杆,动力杆的前端与镂空上钳体铰接,动力杆的后端与上操作柄铰接,通过上操作柄来带动镂空上钳体相对于镂空下钳体的转动。为了实现上镂空钳体的开合,其在负压吸引杆上额外设置外定位管,这就必然会需要在患者身上开出一个孔径大于原有负压吸引杆的操作通道,进而增大了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同时,其上镂空钳体与外定位管之间的空间为视野盲区,需要进行夹持时,上镂空钳体会相对于外定位杆的前端靠近。当被夹持物较大时,开口必然增大,则上镂空钳体就会直接贴合于外定位管的前端,达到运动极限位置。而在这个过程中,如若上镂空钳体与外定位管之间存在健康组织,则该部分健康组织必然被伤害。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本装置通过对现有吸引器的结构的改进,使其具有了夹持功能,且不破坏原有的吸引头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并缩短了手术时间。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
所述吸引头上具有夹持块,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
夹持块的后端与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杆的另一端被第一动力机构驱动;
其中,所述夹持块在位于吸引头内部的油缸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筋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
所述吸引头上具有夹持块,夹持块的后端与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杆的另一端被位于吸引头内部的第一动力机构驱动;
所述夹持块的外表面为曲面,夹持块贴合在吸引头上使得自身与吸引头共同形成半球型结构;其中,所述夹持块在第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优选的,所述夹持块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紧贴于吸引头;夹持块的非突出部不与吸引头贴合,以防止夹持块转动时与吸引头发生干涉;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为油缸或气缸,装配于吸引头内部。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
所述吸引头的一侧具有夹持块,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夹持块的端部也为半球型结构;
其中,所述夹持块在第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筋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为电机,电机位于吸引头内部;且所述夹持块通过导杆被导套导向。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
所述吸引头的前端具有夹持帽,夹持帽密闭扣合于吸引头上,夹持帽为弧型结构;
所述吸引头内部设有第一动力机构,所述夹持帽通过导杆被导套导向;
其中,所述夹持块在第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
所述吸引头的前端具有夹持块,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夹持块为球型结构;
其中,所述夹持块在第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筋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
所述吸引头上具有夹持块,夹持块的一端与旋转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旋转杆的后端位于吸引头内并与拉线相连接,拉线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吸引器主体的后端并与拉环连接;
旋转杆的中部铰接于吸引头上;
位于吸引头内部的旋转杆通过压簧与吸引头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夹持块在拉线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为弧型结构,所述吸引头的前端具有夹持块,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夹持块为球型结构;
所述吸引头内具有导管和油缸,导管的一端位于夹持块内部,夹持块上设有与所述导管连通的吸引孔;
其中,所述夹持块在负压源的作用下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吸引;
并在油缸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头的前端具有夹持块,夹持块上也设有吸引孔,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
夹持块上的吸引孔通过导管与吸引头内腔连通;
所述吸引头内具有第一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和密封管,第二动力驱动密封管运动来密封吸引头上的吸引孔,
其中,所述夹持块在第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夹持块紧贴吸引头时可使吸引头与现有的吸引头结构基本一致,具有钝性游离和吸引功能。
(2)夹持块受第一动力机构驱动时可以相对于吸引头靠近或远离,进而完成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的夹持。即使在夹持块未与吸引头贴合的状态下吸引头本身仍具有近乎于半球型的结构。
(3)夹持块在闭合状态下位于吸引头的内部,不额外凸出于原有的吸引头,所以就不需要在患者身上开孔时增大操作孔的孔径,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
(4)夹持块在离开吸引头的过程中不会相对于吸引头的另一部分靠近,进而避免了因视野盲区造成的损坏健康组织的问题。
(5)利用导管将吸引头内腔与夹持块上的吸引孔导通,吸引头的吸引孔可以控制是否抽吸,使得本装置可以实现对特定位置的膈膜和/或组织的吸引,然后进行小范围游离。操作过程中不会因吸引头吸引其他组织影响手术视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吸引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开启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吸引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向剖视图;
图8是图7的开启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吸引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的开启状态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吸引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透视图;
图16是图15的开启状态图;
图17是本发明中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吸引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透视图;
图20是图19的开启状态图;
图2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吸引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C-C向剖视图;
图24是图23的开启状态图;
图25是本发明中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中吸引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的透视图;
图28是图27的开启状态图;
图29是本发明中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9中吸引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0的透视图;
图32是图31的开启状态图;
图33是本发明中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引头,2、吸引器主体,3、开关,4、夹持块,5、旋转杆,6、吸引孔,7、活动孔,8、第一动力机构,9、安装座,10、转轴,11、凸起部,12、导杆,13、导套,14、夹持帽,15、拉线,16、拉环,17、压簧,18、导管,19、第二动力机构,20、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其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2,该吸引器主体2的前端为吸引头1,吸引头1上具有多个吸引孔6,吸引头1为弧型结构。在吸引头1的侧壁上具有夹持块4,夹持块4通过转轴与吸引头1装配。夹持块4的前端密闭贴合于吸引头1上,但是距离吸引头1的端部还有一定的距离。夹持块4的后端与旋转杆5的左端固定连接,旋转杆5的右端被第一动力机构8驱动。
根据不同的需要,第一动力机构8可为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旋转杆5的端部铰接,油缸的缸体部铰接于安装座9上,安装座9固定连接于吸引头1的内壁。作为另一种情况,所述第一动力机构8也可以选择为气缸,气缸各部分的连接方式与油缸相同。
作为现有技术,吸引器主体2可为一字型或V字型结构。且吸引器主体2与吸引头1可以通过螺纹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
同时,吸引头1内部具有供旋转杆5转动的活动孔7。活动孔7为倾斜方向的贯通孔。
活塞杆的伸长与回退运动,由开关3来决定。
夹持块4上也可以设置吸引孔,吸引孔与吸引头上的吸引孔贯通。
本装置在作为吸引器使用时,与现有的吸引器使用方法完全相同。当患者胸腔或腹腔内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需要牵拉分离时,通过开关3使得活塞杆伸长,则缸体就会以与安装座9的铰接节点为圆心逆时针转动,相应的,旋转杆5也会以转轴10为圆心进行逆时针转动,则夹持块4就会离开吸引头1,呈现图4所示的状态。然后将需要分离牵拉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置于夹持块4与吸引头1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开关3令活塞杆回缩,则缸体与旋转杆5反向运动,就使得夹持块4朝向吸引头1运动,完成夹持。随后,通过吸引器主体2的移动,完成牵拉与分离。
值得注意的是,夹持块4的左端为曲面,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夹持块4突出于吸引头1时对组织产生损伤。
本装置因为将夹持块4设置于吸引头1的侧壁上,使得吸引头1的整体半球型结构不论夹持块4是否凸出始终不会发生改变,使得本装置不论是否处于夹持状态均能实现钝性游离之效果。且油缸的活塞杆在回退状态下(即夹持块4夹持了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的状态下),因油缸自身结构稳定,所以基本不会因被夹持组织的弹性带动夹持块4发生位移(即不会使活塞杆伸长),所以使得本装置能够长时间夹持与牵拉,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实施例2: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其结构如图5-7所示,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2,该吸引器主体2的前端为吸引头1,吸引头1上具有多个吸引孔6,吸引头1为弧型结构。在吸引头1的侧壁上具有夹持块4,夹持块4通过转轴10与吸引头1装配。夹持块4的前端密闭贴合于吸引头1上,夹持块4的后端与旋转杆5的左端固定连接,旋转杆5的右端被第一动力机构8驱动。
根据不同的需要,第一动力机构8为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旋转杆5的端部铰接,油缸的缸体部铰接于安装座9上,安装座9固定连接于吸引头1的内壁。作为另一种情况,所述第一动力机构8也可以选择为气缸,气缸各部分的连接方式与油缸相同。
作为现有技术,吸引器主体2可为一字型或V字型结构。且吸引器主体2与吸引头1可以通过螺纹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
同时,吸引头1内部具有供旋转杆5转动的活动孔7。活动孔7为倾斜方向的贯通孔。
活塞杆的伸长与回退运动,由开关3来决定。
作为最重要的结构,夹持块4的外表面为曲面,以便于夹持块4的前端贴合在吸引头1上后使得自身与吸引头2共同形成与现有吸引头结构相同的半球型外表。
同时所述夹持块4具有突出部11,该突出部11在未夹持的状态下紧贴于吸引头1;且夹持块4的非突出部不与吸引头1贴合,以防止夹持块4转动时与吸引头1发生干涉。
夹持块4上也可以设置吸引孔,吸引孔与吸引头上的吸引孔贯通。
本装置在作为吸引器使用时,与现有的吸引器使用方法完全相同。当患者胸腔或腹腔内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需要牵拉分离时,通过开关3使得活塞杆伸长,则缸体就会以与安装座9的铰接节点为圆心逆时针转动,相应的,旋转杆5也会以转轴10为圆心进行逆时针转动,则夹持块4就会离开吸引头1,呈现图8所示的状态。然后将需要分离牵拉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置于夹持块4与吸引头1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开关3令活塞杆回缩,则缸体与旋转杆5反向运动,就使得夹持块4朝向吸引头1运动,完成夹持。随后,通过吸引器主体2的移动,完成牵拉与分离。
值得注意的是,夹持块4的左端为曲面,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夹持块4突出于吸引头1时对组织产生损伤。
在油缸的活塞杆在回退状态下(即夹持块4夹持了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的状态下),因油缸自身结构稳定,所以基本不会因被夹持组织的弹性带动夹持块4发生位移(即不会使活塞杆伸长),所以使得本装置能够长时间夹持与牵拉,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实施例3: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其结构如图9-11所示,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2,该吸引器主体2的前端为吸引头1,吸引头1上具有多个吸引孔6,吸引头1为弧型结构。在吸引头1的侧壁上具有夹持块4,夹持块4的底面密闭贴合于吸引头1上,夹持块4的左、右端部均为半球型结构,以避免对组织造成损伤。
在吸引头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机构8。较佳的选择为,第一动力机构8为伺服电机,电机的主轴上具有螺纹,使得电机主轴通过螺纹副与夹持块4装配。
在电机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套13,导杆12插入导套13内,被导套导向。导杆12贯穿于吸引头1后,与夹持块4固定连接,来为夹持块4导向。
夹持块4上也可以设置吸引孔,吸引孔与吸引头上的吸引孔贯通。
本装置在作为吸引器使用时,与现有的吸引器使用方法完全相同。当患者胸腔或腹腔内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需要牵拉分离时,通过开关3使得电机主轴正转,则夹持块4就会相对于吸引头1进行远离运动,呈现图12所示的状态。然后将需要分离牵拉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置于夹持块4与吸引头1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开关3令电机主轴反转,就使得夹持块4朝向吸引头1运动,完成夹持。随后,通过吸引器主体2的移动,完成牵拉与分离。
本装置因为将夹持块4设置于吸引头1的侧壁上,使得吸引头1的整体半球型结构不论夹持块4的相对位置如何改变,均能实现钝性游离之效果。又因为夹持块4与电机主轴为螺纹副配合,使得电机在不通电的状态下(即夹持块4夹持了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的状态下),依靠螺纹副保证夹持块4的位置稳定,所以基本不会因被夹持组织的弹性带动夹持块4发生位移(即不会使主轴转动),所以使得本装置能够长时间夹持与牵拉,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夹持块4在离开吸引头1的过程中不会相对于吸引头1的另一部分靠近,进而避免了因视野盲区造成的损坏健康组织的问题。
实施例4: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其结构如图13-15所示,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2,该吸引器主体2的前端为吸引头1,吸引头1上具有多个吸引孔6,吸引头1为弧型结构。在吸引头1的顶端上具有夹持帽14,夹持帽14的内表面密闭扣合于吸引头1的顶端,夹持帽14的整体呈现圆弧形型结构,贴合于吸引头1后与现有技术中的吸引头结构相同,以避免对组织造成损伤。
在吸引头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机构8。较佳的选择为,第一动力机构8为伺服电机,通过安装座9固定。电机的主轴上具有螺纹,使得电机主轴通过螺纹副与夹持帽14装配。
在电机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套13,导杆12插入导套13内,被导套导向。导杆12贯穿于吸引头1后,与夹持块4固定连接,来为夹持块4导向。
本装置在作为吸引器使用时,与现有的吸引器使用方法完全相同。当患者胸腔或腹腔内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需要牵拉分离时,通过开关3使得电机主轴正转,则夹持帽14就会相对于吸引头1进行远离运动,呈现图16所示的状态。然后将需要分离牵拉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置于夹持帽14与吸引头1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开关3令电机主轴反转,就使得夹持帽14朝向吸引头1运动,完成夹持。随后,通过吸引器主体2的移动,完成牵拉与分离。
本装置因为将夹持帽14设置于吸引头1的侧壁上,夹持帽14呈现半球型结构,因此不论夹持帽14的相对位置如何改变,均能实现钝性游离之效果。又因为夹持帽14与电机主轴为螺纹副配合,使得电机在不通电的状态下(即夹持块4夹持了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的状态下),依靠螺纹副保证夹持帽14的位置稳定,所以基本不会因被夹持组织的弹性带动夹持帽14发生位移(即不会使主轴转动),所以使得本装置能够长时间夹持与牵拉,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夹持块4在离开吸引头1的过程中不会相对于吸引头1的另一部分靠近,进而避免了因视野盲区造成的损坏健康组织的问题。
实施例5: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其结构如图17-19所示,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2,该吸引器主体2的前端为吸引头1,吸引头1上具有多个吸引孔6,吸引头1为弧型结构。在吸引头1的顶端上具有夹持块4,夹持块4密闭贴合于吸引头1的凹槽内,夹持块4为球型结构,以避免对组织造成损伤。
在吸引头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机构8。较佳的选择为,第一动力机构8为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夹持块4固定连接,带动夹持块4往复运动。
本装置在作为吸引器使用时,与现有的吸引器使用方法完全相同。当患者胸腔或腹腔内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需要牵拉分离时,通过开关3使得油缸活塞杆前移,则夹持块4就会相对于吸引头1进行远离运动,呈现图20所示的状态。然后将需要分离牵拉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置于夹持块4与吸引头1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开关3令活塞杆回退,就使得夹持块4朝向吸引头1运动,完成夹持。随后,通过吸引器主体2的移动,完成牵拉与分离。
本装置因为将夹持块4设置于吸引头1的顶部,且吸引头1具有弧形凹槽,夹持块4呈现球型结构,因此不论夹持块4是否夹持了组织,吸引头1与夹持块4的整体均可视为光滑的过渡表面,以实现钝性游离之效果。且油缸的活塞杆在回退状态下(即夹持块4夹持了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的状态下),因油缸自身结构稳定,所以基本不会因被夹持组织的弹性带动夹持块4发生位移(即不会使活塞杆伸长),所以使得本装置能够长时间夹持与牵拉,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夹持块4在离开吸引头1的过程中不会相对于吸引头1的另一部分靠近,进而避免了因视野盲区造成的损坏健康组织的问题。
实施例6:其结构如图21-23所示,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2,该吸引器主体2的前端为吸引头1,吸引头1上具有多个吸引孔6,吸引头1为弧型结构。在吸引头1的侧壁上具有夹持块4,夹持块4通过转轴10与吸引头1铰接。夹持块4的前端密闭贴合于吸引头1上,夹持块4的后端与旋转杆5的左端固定连接,旋转杆5的右端与拉线15固定连接,拉线15的另一端凸出于吸引器主体2上的孔,与位于吸引器主体2外侧的拉环16固定连接。
同时,吸引头1的内壁与压簧16固定连接,压簧16的另一端与旋转杆5固定连接。
作为现有技术,吸引器主体2可为一字型或V字型结构。且吸引器主体2与吸引头1可以通过螺纹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
同时,吸引头1内部具有供旋转杆5转动的活动孔7。活动孔7为倾斜方向的贯通孔。
作为最重要的结构,夹持块4的外表面为曲面,以便于夹持块4的前端贴合在吸引头1上后使得自身与吸引头2共同形成与现有吸引头结构相同的半球型外表。
同时所述夹持块4具有突出部11,该突出部11在未夹持的状态下紧贴于吸引头1;且夹持块4的非突出部不与吸引头1贴合,以防止夹持块4转动时与吸引头1发生干涉。
夹持块4上也可以设置吸引孔,吸引孔与吸引头上的吸引孔贯通。
本装置在作为吸引器使用时,手指套入拉环16内,保持拉环16处于被牵拉状态,则拉线15就会绷直,带动旋转杆5顺时针转动,令夹持块4紧贴于吸引头1上,此时压簧16处于压缩状态。夹持块4需要开启时,松动拉线15,则压簧16克服外力,令旋转杆5逆时针转动,夹持块4就呈现图24所示的分离状态。
通过控制夹持块4与吸引头1的距离,即可完成组织和/或隔膜的夹持。随后,通过吸引器主体2的移动,完成牵拉与分离。
值得注意的是,夹持块4的左端为曲面,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夹持块4突出于吸引头1时对组织产生损伤。
实施例7: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其结构如图25-27所示,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2,该吸引器主体2的前端为吸引头1,吸引头1为弧型结构。在吸引头1的顶端上具有夹持块4,夹持块4密闭贴合于吸引头1的凹槽内,夹持块4为球型结构,以避免对组织造成损伤。
所述,吸引头1内具有两个导管18,每个导管18的右端均与吸引头1内部连通。所述夹持块4的内部具有与所述导管18相对应的吸引孔6,导管18的左端位于吸引孔6内。
在吸引头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机构8。较佳的选择为,第一动力机构8为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夹持块4固定连接,带动夹持块4往复运动。
本装置在作为吸引器使用时,与现有的吸引器使用方法完全相同。当患者胸腔或腹腔内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需要牵拉分离时,通过开关3使得油缸活塞杆前移,则夹持块4就会相对于吸引头1进行远离运动,呈现图28所示的状态。然后将需要分离牵拉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置于夹持块4与吸引头1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开关3令活塞杆回退,就使得夹持块4朝向吸引头1运动,完成夹持。随后,通过吸引器主体2的移动,完成牵拉与分离。
本装置因为将夹持块4设置于吸引头1的顶部,且吸引头1具有弧形凹槽,夹持块4呈现球型结构,因此不论夹持块4是否夹持了组织,吸引头1与夹持块4的整体均可视为光滑的过渡表面,以实现钝性游离之效果。且油缸的活塞杆在回退状态下(即夹持块4夹持了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的状态下),因油缸自身结构稳定,所以基本不会因被夹持组织的弹性带动夹持块4发生位移(即不会使活塞杆伸长),所以使得本装置能够长时间夹持与牵拉,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夹持块4在离开吸引头1的过程中不会相对于吸引头1的另一部分靠近,进而避免了因视野盲区造成的损坏健康组织的问题。
作为另一个优点,本实施例中,仅在夹持块4的前端设有吸引孔6,而并非在吸引头6的外表面均设有吸引孔6,使得本装置可以对特定位置的膈膜进行吸引,然后通过吸引头6的移动实现小幅牵拉,实现现将膈膜从与自身粘连的组织上牵分离,再通过夹持块6与吸引头1之间的缝隙将膈膜的外边缘夹持,来实现最终的牵拉分离。
实施例8: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其结构如图29、图30、图31和图33所示,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2,该吸引器主体2的前端为吸引头1,吸引头1上呈圆环状分布有两排吸引孔6,所述吸引头1为弧型结构。在吸引头1的顶端上具有夹持块4,夹持块4密闭贴合于吸引头1的凹槽内,夹持块4为球型结构,以避免对组织造成损伤。
所述,吸引头1内具有两个导管18,每个导管18的右端均与吸引头1内部连通。所述夹持块4的内部具有与所述导管18相对应的吸引孔6,导管18的左端位于吸引孔6内。
在吸引头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机构8、第二动力机构19和密封环20。较佳的选择为,第一动力机构8和第二动力机构19为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夹持块4固定连接,带动夹持块4往复运动;
且所述第二动力机构19带动密封环20往复运动,来实现位于吸引头1上的吸引孔6相对于吸引头1的内腔是否导通。
当患者胸腔或腹腔内的特定膈膜和/或肌肉组织需要牵拉分离时,令第二动力机构19带动密封环20移动,使得密封环20密闭吸引头1上的吸引孔6。再通过开关3使得油缸活塞杆前移,则夹持块4就会相对于吸引头1进行远离运动,呈现图32所示的状态。然后将需要分离牵拉的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置于夹持块4与吸引头1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开关3令活塞杆回退,就使得夹持块4朝向吸引头1运动,完成夹持。随后,通过吸引器主体2的移动,完成牵拉与分离。
需要正常吸引时,令第二动力机构19带动密封环20反向移动,即使得密封环20开启了吸引头1上的吸引孔6。
本装置因为将夹持块4设置于吸引头1的顶部,且吸引头1具有弧形凹槽,夹持块4呈现球型结构,因此不论夹持块4是否夹持了组织,吸引头1与夹持块4的整体均可视为光滑的过渡表面,以实现钝性游离之效果。且油缸的活塞杆在回退状态下(即夹持块4夹持了膈膜和/或肌肉组织的状态下),因油缸自身结构稳定,所以基本不会因被夹持组织的弹性带动夹持块4发生位移(即不会使活塞杆伸长),所以使得本装置能够长时间夹持与牵拉,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夹持块4在离开吸引头1的过程中不会相对于吸引头1的另一部分靠近,进而避免了因视野盲区造成的损坏健康组织的问题。
作为另一个优点,本实施例中,夹持块4和吸引头1上均有吸引孔6,但是吸引头1上的吸引孔6可以控制开闭,使其具有了传统吸引头的吸引效果和小范围牵拉效果,则本装置就可以对特定位置的膈膜和/或组织进行吸引,然后通过吸引头6的移动实现小幅牵拉,实现现将膈膜从与自身粘连的组织上牵分离,再通过夹持块6与吸引头1之间的缝隙将膈膜的外边缘夹持,来实现最终的牵拉分离。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和局部放大呈现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头上具有夹持块,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
夹持块的后端与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杆的另一端被第一动力机构驱动;
其中,所述夹持块在位于吸引头内部的油缸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2.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头上具有夹持块,夹持块的后端与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杆的另一端被位于吸引头内部的第一动力机构驱动;
所述夹持块的外表面为曲面,夹持块贴合在吸引头上使得自身与吸引头共同形成半球型结构;其中,所述夹持块在第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紧贴于吸引头;夹持块的非突出部不与吸引头贴合,以防止夹持块转动时与吸引头发生干涉;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为油缸,装配于吸引头内部。
4.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头的一侧具有夹持块,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夹持块的端部也为半球型结构;
其中,所述夹持块在第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为电机,电机位于吸引头内部;且所述夹持块通过导杆被导套导向。
6.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头的前端具有夹持帽,夹持帽密闭扣合于吸引头上,夹持帽为弧型结构;
所述吸引头内部设有第一动力机构,所述夹持帽通过导杆被导套导向;
其中,所述夹持块在第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7.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头的前端具有夹持块,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夹持块为球型结构;
其中,所述夹持块在第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8.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头上具有夹持块,夹持块的一端与旋转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旋转杆的后端位于吸引头内并与拉线相连接,拉线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吸引器主体的后端并与拉环连接;
所述旋转杆的中部铰接于吸引头上;
位于吸引头内部的旋转杆通过压簧与吸引头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夹持块在拉线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9.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为弧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头的前端具有夹持块,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夹持块为球型结构;
所述吸引头内具有导管和油缸,导管的一端位于夹持块内部,夹持块上设有与所述导管连通的吸引孔;
其中,所述夹持块在负压源的作用下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吸引;
并在油缸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10.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吸引器主体,该吸引器主体的前端为吸引头,吸引头上具有多个吸引孔,吸引头为弧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头的前端具有夹持块,夹持块上也设有吸引孔,夹持块密闭贴合于吸引头上;
夹持块上的吸引孔通过导管与吸引头内腔连通;
所述吸引头内具有第一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和密封管,第二动力驱动密封管运动来密封吸引头上的吸引孔,
其中,所述夹持块在第一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得自身向吸引头靠近以实现对膈膜和/或组织的夹持。
CN201610084425.4A 2016-02-14 2016-02-14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 Active CN105749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4425.4A CN105749362B (zh) 2016-02-14 2016-02-14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4425.4A CN105749362B (zh) 2016-02-14 2016-02-14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9362A true CN105749362A (zh) 2016-07-13
CN105749362B CN105749362B (zh) 2018-05-15

Family

ID=56330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4425.4A Active CN105749362B (zh) 2016-02-14 2016-02-14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49362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2206A (en) * 1983-01-26 1985-06-11 Dyonics, Inc. Surgical instrument
US4825865A (en) * 1987-05-01 1989-05-02 Jerry Zelm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cataract tissue
US6174292B1 (en) * 1996-11-25 2001-01-16 Symbiosis Corporation Biopsy forceps instrument having irrigation and aspiration capabilities
US20060224160A1 (en) * 2005-04-01 2006-10-05 Trieu Hai H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aggressive yet continuous tissue removal
CN201701263U (zh) * 2010-06-03 2011-01-12 赵晋波 游离吸引器
CN202060832U (zh) * 2011-05-23 2011-12-07 张鑫圣 一种分离钳
CN102670281A (zh) * 2012-06-01 2012-09-19 沈周俊 用于器官手术的吸引钳夹装置
CN203122530U (zh) * 2013-03-19 2013-08-14 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 内窥镜下吸引剥离钳
CN203776989U (zh) * 2014-01-26 2014-08-20 上海市肺科医院 用于微创胸腔镜手术的抓钳
CN104306049A (zh) * 2014-11-10 2015-01-28 纪勇 带负压吸引功能的手术钳
CN204233214U (zh) * 2014-10-27 2015-04-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带吸引器的喉显微手术抓钳
CN204744322U (zh) * 2015-05-24 2015-11-11 孟哲 一种吸引器血管抓钳
CN204890109U (zh) * 2015-06-09 2015-12-2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带吸引器的腹腔镜手术抓钳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2206A (en) * 1983-01-26 1985-06-11 Dyonics, Inc. Surgical instrument
US4825865A (en) * 1987-05-01 1989-05-02 Jerry Zelm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cataract tissue
US6174292B1 (en) * 1996-11-25 2001-01-16 Symbiosis Corporation Biopsy forceps instrument having irrigation and aspiration capabilities
US20060224160A1 (en) * 2005-04-01 2006-10-05 Trieu Hai H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aggressive yet continuous tissue removal
CN201701263U (zh) * 2010-06-03 2011-01-12 赵晋波 游离吸引器
CN202060832U (zh) * 2011-05-23 2011-12-07 张鑫圣 一种分离钳
CN102670281A (zh) * 2012-06-01 2012-09-19 沈周俊 用于器官手术的吸引钳夹装置
CN203122530U (zh) * 2013-03-19 2013-08-14 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 内窥镜下吸引剥离钳
CN203776989U (zh) * 2014-01-26 2014-08-20 上海市肺科医院 用于微创胸腔镜手术的抓钳
CN204233214U (zh) * 2014-10-27 2015-04-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带吸引器的喉显微手术抓钳
CN104306049A (zh) * 2014-11-10 2015-01-28 纪勇 带负压吸引功能的手术钳
CN204744322U (zh) * 2015-05-24 2015-11-11 孟哲 一种吸引器血管抓钳
CN204890109U (zh) * 2015-06-09 2015-12-2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带吸引器的腹腔镜手术抓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9362B (zh) 2018-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53712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活体组织取样钳
CN104706417B (zh) 磁固定悬挂式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
CN105078542B (zh) 一种带负压吸引功能的手术钳
CN203970993U (zh) 多腔体可视吸引管及多腔体可视吸引手术装置
CN209932898U (zh) 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腹腔镜分离钳
CN105749362A (zh) 一种分离吸引一体装置
CN110101434A (zh) 一种肿瘤微创手术切除装置
CN109498113A (zh) 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腹腔镜分离钳
CN216365185U (zh) 一种新型可释放及回收的腹腔镜用胃肠阻断钳
CN113349885B (zh) 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腔镜手术钳
CN203303085U (zh) 腔镜下负压辅助牵拉器
CN113317834A (zh) 一种手术刀口美观缝合的辅助装置
CN203662856U (zh) 一种上颌窦钳
CN107822675B (zh) 腔镜手术用万向吸引器
CN208958679U (zh) 乳腺术后上肢功能位训练仪
CN107320142B (zh) 微创手术腔内器官固定器
CN111481284A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防误吸冲吸器
CN113116464A (zh) 一种多功能超声手术刀及手术刀系统
CN207168764U (zh) 一种单孔、多孔可转换的医用吸引器
CN204219054U (zh) 一种神经外科诊疗器
CN218943959U (zh) 一次性腔镜专用可吸气吸引导管
CN215384424U (zh) 一种多功能腔镜手术钳
CN215764718U (zh) 一种医疗质检科用临时辅助照明装置
CN219331838U (zh) 一种腹腔穿刺器
CN104116488B (zh) 一种用于妇科检查的阴道扩张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