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35470A - 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 - Google Patents
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35470A CN105735470A CN201610115251.3A CN201610115251A CN105735470A CN 105735470 A CN105735470 A CN 105735470A CN 201610115251 A CN201610115251 A CN 201610115251A CN 105735470 A CN105735470 A CN 1057354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cast concrete
- section
- watering
- precast
- frame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B1/22—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with parts being prestressed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B1/21—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所述预制框架体系主要包括预制混凝土梁、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梁底中强预应力筋和梁顶普通钢筋、柱内纵向钢筋、箍筋、套筒和连接钢筋等。梁底部仅配有中强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伸出梁端,通过套筒与满足抗震要求的普通钢筋相连。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而预制梁两端的后浇段采用高极限应变的混凝土浇筑。本发明差别化使用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等高性能材料,充分发挥了不同材料的固有特点与优势,降低了生产和施工难度,减轻了预制混凝土梁的截面高度或用钢量,并保证了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的连接和构造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主要由梁、柱以及梁柱节点构建而成,属于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的一种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符合“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建筑的要求。该类结构体系具有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质量有保证以及耐久性好等优点,还具有便于采用先张预应力技术、构件截面减小、节点施工较为简便、用钢量较低等突出特点。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核心技术是预制混凝土梁与预制混凝土柱的连接构造形式,其构造方式及质量直接影响到该类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等。目前已有的预制框架结构体系中构造连接技术将梁端设有键槽或U形凹槽,同时配有预应力筋及普通钢筋,有时辅以U型钢筋,相互搭接、锚固于节点核心区内,并在节点区的后浇段采用混凝土现浇将预制混凝土梁、柱形成一个整体,但存在造价较大、施工操作空间不足、节点延性性能有所欠缺等不足。以上预制框架梁柱节点连接技术多具有适用性不足、施工建造不便等问题,这使得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应用优势并不明显。
如何构建受力性能良好、构造措施合理、施工便捷、节材高效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连接构造,一直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材高效、施工便捷、连接形式简单的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由预制混凝土梁、预制混凝土柱和节点区域后浇段构成,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位于节点区域后浇段水平两侧,所述预制混凝土柱位于节点区域后浇段上下两侧,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和节点区域后浇段上方设置有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所述预制混凝土柱中配有柱内纵向钢筋,所述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中配有普通受力钢筋、所述节点区域后浇段中配有水平的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超过节点区域后浇段的中线后向上弯起形成弯钩,并锚固于梁端后浇段内,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底部仅配有中强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伸出梁端,通过套筒与连接钢筋相连,所述的后浇段内浇注有极限压应变大于或等于普通混凝土极限压应变1.2倍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进一步的,本发明系统中,所述中强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为700MPa~1300MPa,所述中强预应力筋的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不低于3.5%,所述中强预应力筋的直径采用6mm~30mm。
进一步的,本发明系统中,节点区域后浇段中,连接钢筋的截面面积As为0.2A′s~0.8A′s,其中A′s为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中普通受力钢筋的总截面面积。
进一步的,本发明系统中,节点区域后浇段的预留长度,即预制混凝土柱边缘与预制混凝土梁端部的水平间距为0.5h~2h,其中h为叠合混凝土梁的高度,即预制混凝土梁和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的高度之和。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常规预制混凝土梁内配置普通受力钢筋,梁的跨越能力较差,为了提高跨越能力,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内配有预应力筋及普通受力钢筋,以满足混凝土梁的裂缝、拉应力等控制要求,造成构件代价较高,在有效的现浇施工空间内,节点区域的连接和施工作业难度很大。而本发明中预制梁底部配置中强预应力筋,不需额外配置普通钢筋,仍然达到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同等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降低了预制梁的梁截面或用钢量,从而构件的造价、施工难度显著降低,达到了节材高效的目的。
(2)预制梁底部的中强预应力筋通过套筒与满足抗震要求的普通钢筋相连,梁底不需要额外配置普通受力钢筋,一方面降低了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核心区域的复杂性,有利于梁底部受力钢筋之间的搭接连接,另一方面也显著降低了预制混凝土梁构件的制作、生产难度,提高了现场施工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3)通常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区域容易出现塑性铰,浇注普通混凝土时,节点的耗能能力较为不足。本发明在预制混凝土梁的两端分别预留了一定的后浇区域,并在其中浇注具有较高极限应变的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梁柱节点,其梁端塑性铰区的延性得到较好的提高。
(4)本发明考虑到不同材料的特性以及预制框架体系中不同构件、不同部位的受力特点及使用要求,有针对性地采用了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材料,并进行了差别化使用,例如在预制梁底配置中强预应力筋,在两端连接满足抗震要求的普通钢筋,并在后浇段内采用高极限应变的混凝土浇筑,确保预制框架体系整体性及抗震性能的同时,达到了节材高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中一般性的预制梁和预制柱及其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预制混凝土梁及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的剖面图。
其中:1为预制混凝土梁,2为叠合梁的上部现浇区域,3为预制混凝土梁底部配有的中强预应力筋,4为预制混凝土柱,5为预制梁柱节点区域的后浇段,6为梁顶部的普通受力钢筋,7为预制混凝土柱内配有的纵向钢筋,8为用于连接梁底中强预应力筋的套筒,9为与套筒相连并满足抗震要求的普通钢筋,预制混凝土梁两端预留的后浇区域,10为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中一般性的预制梁和预制柱及其连接示意,而图2对应着图1中预制混凝土梁及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的剖面图。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主要包括预制混凝土梁1、位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上部的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2、中强预应力筋3、预制混凝土柱4、预制梁两端预留的后浇段5、梁顶部普通受力钢筋6、柱内纵向钢筋7、连接套筒8和满足抗震要求的连接钢筋9。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的底部仅配有中强预应力筋3,所述预应力筋3伸出梁端,并采用连接套筒8与所述的受力钢筋9在梁端后浇段5内相连,此外,所述的连接钢筋9通过预制混凝土柱4的中线后向上弯起形成弯钩,并锚固于梁端后浇段5内。预制混凝土梁1、预制混凝土柱4、梁底中强预应力筋3和柱内受力钢筋7通过后浇注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实现预制混凝土梁和预制混凝土柱的可靠连接,并形成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
如图1所示,所述中强预应力筋3的抗拉强度为700MPa~1300MPa,所述中强预应力筋3的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不低于3.5%,所述中强预应力筋3的直径采用6mm~30mm。预应力筋的强度较高,但延伸率较低(3.5%),远低于普通受力钢筋,当仅配置预应力筋时,抗震性能较差,因此通常需辅以普通受力钢筋,改善节点延性。而本发明充分利用中强预应力筋的优点,避免配置普通受力钢筋的同时,仍然达到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同等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降低了预制梁的梁截面或用钢量,从而构件的造价、施工难度显著降低,达到了节材高效的目的。
需指出,图1中的中强预应力筋3通过套筒8在梁端与满足抗震要求的普通钢筋9相连,所述的连接钢筋9不但应满足普通钢筋的相关性能指标要求,还需要满足抗震方面的三个要求,即:钢筋9的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钢筋9的实测屈服强度与常见的热轧钢筋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1.30,钢筋9的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不小于9%。所述的满足抗震要求的连接钢筋9的截面面积As为0.2A′s~0.8A′s,其中A′s为梁顶部普通受力钢筋6的总截面面积,其根数宜与中强预应力筋3相同
如图2所示,每根预制混凝土梁1的底部不需要配置普通受力钢筋。当梁高度较高时,梁的两侧应设置腰筋,且箍筋10宜采用封闭箍筋。梁底中强预应力筋3的分布宜分散、对称;其锚固长度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和国家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
图1中所描述的节点区域后浇段5的预留长度采用0.5h~2h,其中h为叠合混凝土梁的高度。所述的后浇段5中浇注有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其极限压应变大于等于普通混凝土极限压应变的1.2倍。由于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区域容易出现塑性铰,浇注普通混凝土时,节点的耗能能力较为不足。本发明在预制混凝土梁的两端分别预留了一定的后浇段,并在其中浇注具有较高极限应变的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梁柱节点,其梁端塑性铰区的延性得到较好的提高。本发明考虑到不同材料的特性以及预制框架体系中不同构件、不同部位的受力特点及使用要求,有针对性地采用了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材料,并进行了差别化使用,例如在预制梁底配置中强预应力筋,在两端连接满足抗震要求的普通钢筋,并在后浇段内采用高极限应变的混凝土浇筑,确保预制框架体系整体性及抗震性能的同时,达到了节材高效的目的。
现场施工时,将预制混凝土梁1和预制混凝土柱4吊装就位后,设置临时支撑、模板等,将梁底部的中强预应力筋3、顶部普通受力钢筋6、箍筋10和柱内钢筋7安装完成,并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1——图2中所示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当本发明所公开的高性能材料差别化使用方法应用于更一般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时,可根据实际预制梁、柱或预制剪力墙与墙的连接方式,对节点后浇区域的普通钢筋、预应力筋、混凝土作适当调整。因此,如果其他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采用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构件连接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该体系由预制混凝土梁(1)、预制混凝土柱(4)和节点区域后浇段(5)构成,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位于节点区域后浇段(5)水平两侧,所述预制混凝土柱(4)位于节点区域后浇段(5)上下两侧,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和节点区域后浇段(5)上方设置有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2),所述预制混凝土柱(4)中配有柱内纵向钢筋(7),所述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2)中配有普通受力钢筋(6)、所述节点区域后浇段(5)中配有水平的连接钢筋(9),所述连接钢筋(9)超过节点区域后浇段(5)的中线后向上弯起形成弯钩,并锚固于梁端后浇段(5)内,所述预制混凝土梁(1)的底部仅配有中强预应力筋(3),所述预应力筋(3)伸出梁端,通过套筒(8)与连接钢筋(9)相连,所述的后浇段(5)内浇注有极限压应变大于或等于普通混凝土极限压应变1.2倍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强预应力筋(3)的抗拉强度为700MPa~1300MPa,所述中强预应力筋(3)的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不低于3.5%,所述中强预应力筋(3)的直径采用6mm~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区域后浇段(5)中,连接钢筋(9)的截面面积As为0.2A′s~0.8A′s,其中A′s为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2)中普通受力钢筋(6)的总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点区域后浇段(5)的预留长度,即预制混凝土柱(4)边缘与预制混凝土梁(1)端部的水平间距为0.5h~2h,其中h为叠合混凝土梁的高度,即预制混凝土梁(1)和叠合梁上部现浇区域(2)的高度之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5251.3A CN105735470B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5251.3A CN105735470B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35470A true CN105735470A (zh) | 2016-07-06 |
CN105735470B CN105735470B (zh) | 2018-08-21 |
Family
ID=56249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15251.3A Active CN105735470B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35470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9675A (zh) * | 2016-07-26 | 2016-10-26 |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对接连接构造 |
CN106948548A (zh) * | 2017-04-26 | 2017-07-14 | 广西大学 | 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梁结构 |
CN110130488A (zh) * | 2019-06-17 | 2019-08-16 | 湘潭大学 |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节点及其施工形式 |
CN111155713A (zh) * | 2020-02-17 | 2020-05-1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预制叠合梁及施工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35743A (ja) * | 1988-03-16 | 1989-09-20 | Fujita Corp | プレストレス化rpc工法およびプレストレス化梁付pc柱材 |
CN101029503A (zh) * | 2007-04-06 | 2007-09-05 | 北京工业大学 |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梁、柱组合节点 |
CN101672070A (zh) * | 2009-10-30 | 2010-03-17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缓粘结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体系 |
CN102121274A (zh) * | 2010-12-28 | 2011-07-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
CN103195172A (zh) * | 2013-04-16 | 2013-07-10 | 东南大学 | 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 |
CN203866982U (zh) * | 2014-05-28 | 2014-10-08 | 江苏尚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预制梁端节点构造 |
CN105256891A (zh) * | 2015-09-17 | 2016-01-20 | 东南大学 | 高强底筋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
CN205577108U (zh) * | 2016-02-29 | 2016-09-14 | 东南大学 | 一种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 |
-
2016
- 2016-02-29 CN CN201610115251.3A patent/CN1057354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35743A (ja) * | 1988-03-16 | 1989-09-20 | Fujita Corp | プレストレス化rpc工法およびプレストレス化梁付pc柱材 |
CN101029503A (zh) * | 2007-04-06 | 2007-09-05 | 北京工业大学 |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梁、柱组合节点 |
CN101672070A (zh) * | 2009-10-30 | 2010-03-17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缓粘结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体系 |
CN102121274A (zh) * | 2010-12-28 | 2011-07-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
CN103195172A (zh) * | 2013-04-16 | 2013-07-10 | 东南大学 | 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构造 |
CN203866982U (zh) * | 2014-05-28 | 2014-10-08 | 江苏尚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预制梁端节点构造 |
CN105256891A (zh) * | 2015-09-17 | 2016-01-20 | 东南大学 | 高强底筋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 |
CN205577108U (zh) * | 2016-02-29 | 2016-09-14 | 东南大学 | 一种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于秋波: "HRB500级钢筋的主要性能指标", 《HRB500级钢筋用于先张预应力梁的非预应力筋的试验研究》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9675A (zh) * | 2016-07-26 | 2016-10-26 |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对接连接构造 |
CN106948548A (zh) * | 2017-04-26 | 2017-07-14 | 广西大学 | 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梁结构 |
CN110130488A (zh) * | 2019-06-17 | 2019-08-16 | 湘潭大学 |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节点及其施工形式 |
CN111155713A (zh) * | 2020-02-17 | 2020-05-1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预制叠合梁及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35470B (zh) | 2018-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25572B (zh) | 差别性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 |
CN105649203B (zh) | 带有u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 |
CN106049691B (zh) |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钢管约束框架节点 | |
CN105735469B (zh) | 一种部分粘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 |
CN205894313U (zh) |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钢管约束框架节点 | |
CN106437031B (zh) | 一次成型带牛腿的多层预制柱及其制备方法与施工方法 | |
CN108487461A (zh) | 带有附加钢筋和套筒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 |
CN105926771B (zh)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中节点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6707005U (zh) |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 |
CN105735470A (zh) | 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 | |
CN109537775A (zh) | 应用局部波纹薄壁钢管制备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方法 | |
CN106948548A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梁结构 | |
CN105625573B (zh) | 梁底中强度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套筒连接的梁柱节点 | |
CN110005053A (zh) | 一种子结构拼装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 |
CN106088640A (zh) | 对既有框架结构进行抽柱改造的方法 | |
CN105625571B (zh) | 一种采用中强预应力筋的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 | |
CN205531016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构件及连接节点 | |
CN205577108U (zh) | 一种差别化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 | |
CN206722214U (zh) | 预制梁及装配式预应力连续叠合楼盖 | |
CN205591349U (zh) | 采用中强预应力筋的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 | |
CN205822448U (zh) | 一种差别性使用高性能材料的预制框架梁柱节点 | |
CN105952044B (zh) | 一种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及预应力装配方法 | |
CN113027021A (zh) | 一种带牛腿的免支撑预制楼板 | |
CN105696453B (zh) |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 | |
CN208857974U (zh) | 一种用于装配整体式建桥结合高架车站梁柱节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