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6702A - 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06702A CN105706702A CN201610114244.1A CN201610114244A CN105706702A CN 105706702 A CN105706702 A CN 105706702A CN 201610114244 A CN201610114244 A CN 201610114244A CN 105706702 A CN105706702 A CN 1057067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ato
- seed
- maize
- planting
- spra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8—Immunising se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56—Ground coverings
- A01G13/0268—Mats or sheets, e.g. nets or fabrics
- A01G13/0275—Fil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14—Greenhouses
- A01G9/1438—Covering materials therefor; Materials for protective coverings used for soil and plants, e.g. films, canopies, tunnels or cloch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8—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rm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属于马铃薯种植及机械化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玉米品种选择、半机械化玉米种植、机械化秸秆全还田、马铃薯种薯播前切块、包衣、机械化播种起垄、中耕追肥、病害防治和收获等步骤。本方法结合玉米及马铃薯自身生长特性,科学合理的控制种植条件,采用机械化种植,通过调节播种时间、种植方式、秸秆还田等技术条件,有效提高土壤利用率,克服玉米及马铃薯净作栽培模式的缺点以及马铃薯连作障碍的问题,使玉米及马铃薯有效增产;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了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程度,是一种操作程序简单、省工、省力的实用轻简化种植技术,适合在西南山区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种植及机械化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山地种植业中的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山区土壤干旱贫瘠,耕作管理粗放,栽培技术单一落后,加之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种植过程中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种性退化,严重影响着马铃薯产量的提高,繁育高质量的脱毒种薯,是大田马铃薯商品薯生产中重要环节。
马铃薯主产区大都集中在土壤贫瘠、缺乏灌溉的丘陵和高寒冷凉、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和半山区。山区由于受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经济技术基础等限制,云南省马铃薯生产仍以人畜力为主机械化水平非常低,不仅用工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差。随着农业生产劳动力紧缺,人工费用增加,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的提出,对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马铃薯是忌连作的作物,连作容易引起品种退化、混杂、病虫草害加重、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连作障碍,因此耕作上一般要求2-3年以上的轮作。在高海拔山区很难找到除玉米外其它更适合的作物来与之轮换种植,因此目前广大山区任然沿袭以马铃薯轮作玉米的生产方式。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但是秸秆散落在地面上,增加了后茬农田耕整地、施肥及马铃薯播种等农艺环节。因此,寻找一种既能同时保障山区人民对玉米和马铃薯生产的需求,又能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的轻简化耕作模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生产实践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该方法既能保障山区人民对玉米和马铃薯生产的需求,又能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及种薯退化问题,还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同时,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降低成本,提高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程度,易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玉米品种选择:选用早熟,抗逆性强,高产,且适宜高海拔区种植的玉米品种;
步骤(2),起垄覆膜:第一季,采用双垄马铃薯种肥混播机一次性完成施肥、覆土和起垄工序,且采用大垄单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89-91cm,垄高25-30cm;施肥时,所采用的玉米基肥为硫酸钾复合肥,施入量40-55kg/亩,所述的硫酸钾复合肥的N:P:K=15:15:15;覆膜前,喷施50%乙草胺乳油,喷施量为75-150ml/亩,均匀喷雾;选用幅宽89-91cm,厚0.008-0.01mm的地膜对垄进行覆膜,间隔5-6m膜上横压一条土带;土带的宽度和厚度没有要求,土带主要作用是压住薄膜,防止薄膜被风刮起,只要能达到上述作用即可。土带的方向与地膜的延伸方向基本垂直;
步骤(3),玉米种植:覆膜后3-5天,在膜上开孔点播玉米,按照株距为20-25cm、深度为8-10cm进行点播,玉米点播后在膜开孔处覆土,覆土厚度为5-8cm;在4月初,且在清明节令前完成玉米播种;
步骤(4),玉米追肥: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进行一次追肥,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追施尿素5-10kg/亩;
步骤(5),机械化玉米秸秆全还田:玉米成熟(10月份左右成熟)收获后,将玉米秸秆在地里晾晒干燥,然后采用马铃薯杀秧机将玉米秸秆就地打碎,并均匀抛撒在田里,玉米秸秆切碎后的长度为4-7cm;
步骤(6),机械耕整地:玉米秸秆还田后,进行深耕细耙,将玉米秸秆翻埋到土壤中,翻耕深度30-40cm;
步骤(7),第二年2月下旬-3月初进行种薯准备:选择脱毒马铃薯种薯,播前7-8天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切块的为长度、宽度和厚度均为3-4cm,然后采用喷雾液对种薯切块进行喷雾拌种处理;
其中,所述的采用喷雾液对种薯切块进行喷雾拌种处理的具体步骤是:取72%农用链霉素10-15g、58%甲霜灵锰锌30-40g和水15-20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喷雾液对800-1000kg切块种薯进行喷雾拌种处理;
步骤(8),马铃薯种薯包衣:将经过步骤(7)喷雾拌种处理后的马铃薯种薯切块晾晒2-3天,待切口晾干后,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包衣以后晾晒3-4天,之后进行播种;
所述的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是将锐胜40ml和适乐时100ml一起兑水4-5kg,混合均匀后与150-200kg马铃薯种薯进行拌种;
步骤(9),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在第二年3月中旬至4月初,采用经步骤(8)处理好的马铃薯种薯切块进行播种;
步骤(10),机械化播种施肥:采用双垄马铃薯种肥混播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起垄工序,在第二年3月中旬至4月初完成马铃薯播种,采用大垄单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89-91cm,株距15-20cm;开沟下种深度为12cm-17cm,施肥深度为10cm-15cm,种薯与肥料的隔离土层≥3cm(肥料是施在种薯的两侧,不是正上方,所以所有端值均能取到);施肥时,将辛硫磷和控释掺混复合肥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肥,辛硫磷的用量是每亩1-2kg,控释掺混复合肥的用量是每亩40-50kg,播种时起垄高度为10-15cm;
步骤(11),播后土壤封闭:播种后3-5天,用喷杆式喷雾机喷施封芽性除草剂,所述的封芽性除草剂为50%乙草胺乳油,施用量为75ml-150ml/亩,均匀喷雾;接着在马铃薯出苗后,且在杂草2-4叶期,对马铃薯田喷施选择性除草剂,所述的选择性除草剂的制备方法是将25%杜邦宝成干悬浮剂4-5g、洗衣粉10-15g和水30-40L混合均匀即得,喷施量为30-40L/亩;
步骤(12),马铃薯苗期和蕾期机械中耕培土及追肥:用中耕犁进行中耕作业,二次为宜;马铃薯苗即将冒土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此时正在出苗,有20%-30%的马铃薯出苗时,则进行第一次中耕);马铃薯即将封行时(即现蕾初期)结合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根据马铃薯生长势及土壤肥力,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复合肥,尿素的施用量为5-10kg/亩,硫酸钾复合肥的施用量为10-15kg/亩;两次中耕培土后,马铃薯垄高达到30-35cm;
步骤(13),疫病防治:封行后结合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数据进行田间晚疫病的防治;
步骤(14),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第二年9月-10月,待马铃薯75%茎叶枯黄后,采用马铃薯杀秧机将田间植株及杂草打碎后,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收获工作,并按薯块大小分级装袋、入库,将种薯和商品薯分开贮藏;
步骤(15),第三年,重复步骤(1)-步骤(6),第四年重复步骤(7)-步骤(14),第五年步骤(1)-步骤(6),依此循环下去。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的玉米品种选择生育期在115-125天,抗逆性强,高产,且适宜2400-2700米海拔区种植的玉米品种。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玉米品种为云瑞8号、云瑞47或云瑞6号。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3)中,采用播种器或小铲在膜上开孔。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4)追肥时,如果在玉米行间有上一年残留的马铃薯苗,则需要拔除。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7)所述的种薯切块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尺寸极差为20-30mm。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8)所述的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还可以是将锐胜40ml、适乐时100ml和阿米西达50-70ml,一起兑水4-5kg,混合均匀后与150-200kg马铃薯种薯进行拌种。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13)所述的疫病防治的具体步骤是:
首先用百菌清50g、易保5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一防治喷施液;
再用大生50g、易保5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二防治喷施液;
然后用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5-3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三防治喷施液;
在无任何病株的情况下,采用第一防治喷施液和第二防治喷施液对田间交替喷施;
在发现中心病株后,采用第三防治喷施液对田间进行喷施;
其中,喷施间隔时间、喷施量和喷施次数按照常规方法,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结合田间晚疫病发病程度来确定。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玉米点播前开沟、施肥、起垄实行机械操作,与“座水点播”相比,减少播种过程中人工浇水环节,而是直接利用原来土壤中水份,并缩小玉米播种幅宽,且垄型,垄距规则一致。
2、本发明采用白色地膜覆盖,与种植户常规用的黑色地膜覆盖比较,土壤湿度较适宜出苗,较黑色地膜覆盖方式土壤温度高3-5℃,利于早出苗,较常规种植晚播15-20天左右,但仅较常规种植出苗晚5-7天左右。玉米在覆膜后3-5天进行人工膜上开孔点播,玉米出苗率可达95%以上,且较常规种植减少出苗期破膜工序。
3、本发明技术方案,第一季中,玉米秸秆实行机械打碎、均匀抛撒、全量还田。玉米秸秆经过粉碎装置打碎长度保持在在4-7cm。这样有利于玉米秸秆分解,有利于后茬开沟、起垄、播种环节的顺利实现;也减少了玉米秸秆收割的大量人工,还实现了农田资源的循环利用。
4、本发明技术方案,第二季中种薯切块规格要标准,薯块长宽均在3-4cm,利于马铃薯播种机下种。切后种薯用72%农用链霉素10-15g+58%甲霜灵锰锌30-40g,兑水15-20kg,对切块种薯进行第一次处理;然后晾晒2-3天,切口晾干后进行包衣剂包衣,用锐胜40ml+适乐时100ml,兑水4-5kg,拌种150-200kg,种薯经过两次处理后出苗率达到92%以上,并可大大降低田间病害的发生率,经2015年苗期田间调查未发现青枯病株、支原体病株、也未发现块茎蛾危害,其它真菌性病害较常规种植减少7-10%。
5、本发明技术方案,第二季中马铃薯播种体系中,因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开沟、播种、施肥、起垄、中耕除草、追肥、药剂防治病害和收获等关键农艺环节采用机械化,劳动强度低、用工少,有明显的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效果,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大面积使用该方法,有利于马铃薯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节约化。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结合玉米及马铃薯自身的生长特性,在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控制种植条件,通过调节播种时间、种植方式、垄沟宽度、株行距等技术条件,采用机械化开沟、施肥、播种、起垄、中耕及病害防治、收获。提高土壤的有效利用率,并克服玉米与马铃薯净作栽培模式的缺点,能有效克服马铃薯的连作障碍,使玉米及马铃薯有效增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方法在会泽县2400-2700米海拔地区进行玉米-马铃薯轮作连续3年,玉米年平均产量400kg/亩,比常规种植方式产量提高14.28%。
第二季中种薯经过两次处理后可大大降低田间病害的发生率,经2015年苗期田间调查未发现青枯病株、支原体病株、也未发现块茎蛾危害,其它真菌性病害较常规种植减少7-10%。马铃薯原种繁育平均产量1500kg/亩,不仅产量高而且稳定,较常规种植方式产量提高25%。本方法具有降低劳动强度、省工、省时、节本增效、规范种植等优势,适合西南山区推广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所采用的双垄马铃薯种肥混播机,购自于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1220A型。本发明采用的混播机安装有下种口和下肥口,下种器前部开沟,随后下种;下肥口在下种器后端两侧,下种和下肥深浅可以调节。
马铃薯杀秧机,购自于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1802型。
喷杆式喷雾机,购自于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3860型,喷幅12m。
中耕犁,购自于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马铃薯收获机,购自于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1520型。
50%乙草胺乳油为普通市售产品,如购自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但不限于此。
72%农用链霉素为普通市售产品,如购自湖北巨胜科技有限公司,但不限于此。
58%甲霜灵锰锌为普通市售产品,如购自山东嘉美特农化有限公司,但不限于此。
25%杜邦宝成干悬浮剂,购自杜邦公司。
硫酸钾复合肥,购自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
控释掺混复合肥(N:P:K=15:15:15),购自昆明榕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易保,购自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购自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本发明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数据可以为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本实施例采用的是云南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http://218.70.37.104:7000/yunnan/)的实时数据。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种植选址:会泽县待补镇野马村,海拔2650米。
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玉米品种选择:选用早熟,生育期在115-125天,抗逆性强,高产,且适宜2400-2700米海拔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所述的玉米品种为云瑞8号;
步骤(2),起垄覆膜:第一季,采用双垄马铃薯种肥混播机一次性完成施肥、覆土和起垄工序,且采用大垄单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89cm,垄高25cm;施肥时,所采用的玉米基肥为硫酸钾复合肥,施入量40g/亩,所述的硫酸钾复合肥的N:P:K=15:15:15;覆膜前,喷施50%乙草胺乳油,喷施量为75ml/亩,均匀喷雾;选用幅宽89cm,厚0.008mm的地膜对垄进行覆膜,间隔5m膜上横压一条土带;
步骤(3),玉米种植:覆膜后3天,采用播种器在膜上开孔点播玉米,按照株距为20cm、深度为8cm进行点播,玉米点播后在膜开孔处覆土,覆土厚度为5cm;在4月初,且在清明节令前完成玉米播种;
步骤(4),玉米追肥: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进行一次追肥,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追施尿素5kg/亩;追肥时,如果在玉米行间有上一年残留的马铃薯苗,则需要拔除。
步骤(5),机械化玉米秸秆全还田:玉米成熟收获后(10月份左右成熟),将玉米秸秆在地里晾晒干燥,然后采用马铃薯杀秧机将玉米秸秆就地打碎,并均匀抛撒在田里,玉米秸秆切碎后的长度为4-5cm;
步骤(6),机械耕整地:玉米秸秆还田后,进行深耕细耙,将玉米秸秆翻埋到土壤中,翻耕深度30-32cm;
步骤(7),第二年2月下旬-3月初进行种薯准备:选择脱毒马铃薯种薯,播前7天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切块的为长度、宽度和厚度均为3-4cm,三个尺寸极差为20-30mm;然后采用喷雾液对种薯切块进行喷雾拌种处理;
其中,所述的采用喷雾液对种薯切块进行喷雾拌种处理的具体步骤是:取72%农用链霉素10g、58%甲霜灵锰锌30g和水15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喷雾液对800kg切块种薯进行喷雾拌种处理;
步骤(8),马铃薯种薯包衣:将经过步骤(7)喷雾拌种处理后的马铃薯种薯切块晾晒2天,然后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包衣以后晾晒3天,之后进行播种;
所述的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是将锐胜40ml和适乐时100ml一起兑水4kg,混合均匀后与150kg马铃薯种薯进行拌种;
步骤(9),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在第二年3月中旬至4月初,采用经步骤(8)处理好的马铃薯种薯切块进行播种;
步骤(10),机械化播种施肥:采用双垄马铃薯种肥混播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起垄工序,在第二年3月中旬至4月初完成马铃薯播种,采用大垄单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89cm,株距15cm;开沟下种深度为12cm,施肥深度为10cm,种薯与肥料的隔离土层≥3cm;施肥时,将辛硫磷和控释掺混复合肥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肥,辛硫磷的用量是每亩1kg,控释掺混复合肥的用量是每亩40kg,播种时起垄高度为10cm;
步骤(11),播后土壤封闭:播种后3天,用喷杆式喷雾机喷施封芽性除草剂,所述的封芽性除草剂为50%乙草胺乳油,施用量为75ml/亩,均匀喷雾;接着在马铃薯出苗后,且在杂草2-4叶期,对马铃薯田喷施选择性除草剂,所述的选择性除草剂的制备方法是将25%杜邦宝成干悬浮剂4g、洗衣粉10g和水30L混合均匀即得,喷施量为30L/亩;
步骤(12),马铃薯苗期和蕾期机械中耕培土及追肥:用中耕犁进行中耕作业,二次为宜;马铃薯苗即将冒土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此时正在出苗,出苗率刚达到20%-30%时,则进行第一次中耕);马铃薯即将封行时结合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根据马铃薯生长势及土壤肥力,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复合肥,尿素的施用量为5kg/亩,硫酸钾复合肥的施用量为10kg/亩;两次中耕培土后,马铃薯垄高达到30cm;
步骤(13),疫病防治:封行后结合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数据进行田间晚疫病的防治;所述的疫病防治的具体步骤是:
首先用百菌清50g、易保5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一防治喷施液;
再用大生50g、易保5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二防治喷施液;
然后用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5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三防治喷施液;
在无任何病株的情况下,采用第一防治喷施液和第二防治喷施液对田间交替喷施;
在发现中心病株后,采用第三防治喷施液对田间进行喷施;
其中,喷施间隔时间、喷施量和喷施次数按照常规方法,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结合田间晚疫病发病程度来确定。
步骤(14),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第二年9月-10月,待马铃薯75%茎叶枯黄后,采用马铃薯杀秧机将田间植株及杂草打碎后,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收获工作,并按薯块大小分级装袋、入库,将种薯和商品薯分开贮藏;
步骤(15),第三年,重复步骤(1)-步骤(6),第四年重复步骤(7)-步骤(14),第五年步骤(1)-步骤(6),依此循环下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种植选址:会泽县待补镇野马村,海拔2650米。
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玉米品种选择:选用早熟,生育期在115-125天,抗逆性强,高产,且适宜2400-2700米海拔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所述的玉米品种为云瑞47;
步骤(2),起垄覆膜:第一季,采用双垄马铃薯种肥混播机一次性完成施肥、覆土和起垄工序,且采用大垄单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91cm,垄高30cm;施肥时,所采用的玉米基肥为硫酸钾复合肥,施入量55kg/亩,所述的硫酸钾复合肥的N:P:K=15:15:15;覆膜前,喷施50%乙草胺乳油,喷施量为150ml/亩,均匀喷雾;选用幅宽91cm,厚0.01mm的地膜对垄进行覆膜,间隔6m膜上横压一条土带;
步骤(3),玉米种植:覆膜后5天,采用小铲在膜上开孔点播玉米,按照株距为25cm、深度为10cm进行点播,玉米点播后在膜开孔处覆土,覆土厚度为8cm;在4月初,且在清明节令前完成玉米播种;
步骤(4),玉米追肥: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进行一次追肥,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追施尿素10kg/亩;追肥时,如果在玉米行间有上一年残留的马铃薯苗,则需要拔除。
步骤(5),机械化玉米秸秆全还田:玉米成熟收获后(10月份左右成熟),将玉米秸秆在地里晾晒干燥,然后采用马铃薯杀秧机将玉米秸秆就地打碎,并均匀抛撒在田里,玉米秸秆切碎后的长度为6-7cm;
步骤(6),机械耕整地:玉米秸秆还田后,进行深耕细耙,将玉米秸秆翻埋到土壤中,翻耕深度38-40cm;
步骤(7),第二年2月下旬-3月初进行种薯准备:选择脱毒马铃薯种薯,播前8天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切块的为长度、宽度和厚度均为3-4cm,三个尺寸极差为20-30mm;然后采用喷雾液对种薯切块进行喷雾拌种处理;
其中,所述的采用喷雾液对种薯切块进行喷雾拌种处理的具体步骤是:取72%农用链霉素115g、58%甲霜灵锰锌340g和水20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喷雾液对1000kg切块种薯进行喷雾拌种处理;
步骤(8),马铃薯种薯包衣:将经过步骤(7)喷雾拌种处理后的马铃薯种薯切块晾晒3天,然后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包衣以后晾晒4天,之后进行播种;
所述的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是将锐胜40ml和适乐时100ml一起兑水5kg,混合均匀后与200kg马铃薯种薯进行拌种;
步骤(9),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在第二年3月中旬至4月初,采用经步骤(8)处理好的马铃薯种薯切块进行播种;
步骤(10),机械化播种施肥:采用双垄马铃薯种肥混播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起垄工序,在第二年3月中旬至4月初完成马铃薯播种,采用大垄单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91cm,株距120cm;开沟下种深度为17cm,施肥深度为15cm,种薯与肥料的隔离土层≥3cm;施肥时,将辛硫磷和控释掺混复合肥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肥,辛硫磷的用量是每亩2kg,控释掺混复合肥的用量是每亩50kg,播种时起垄高度为15cm;
步骤(11),播后土壤封闭:播种后5天,用喷杆式喷雾机喷施封芽性除草剂,所述的封芽性除草剂为50%乙草胺乳油,施用量为150ml/亩,均匀喷雾;接着在马铃薯出苗后,且在杂草2-4叶期,对马铃薯田喷施选择性除草剂,所述的选择性除草剂的制备方法是将25%杜邦宝成干悬浮剂5g、洗衣粉15g和水40L混合均匀即得,喷施量为40L/亩;
步骤(12),马铃薯苗期和蕾期机械中耕培土及追肥:用中耕犁进行中耕作业,二次为宜;马铃薯苗即将冒土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马铃薯即将封行时结合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根据马铃薯生长势及土壤肥力,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复合肥,尿素的施用量为10kg/亩,硫酸钾复合肥的施用量为15kg/亩;两次中耕培土后,马铃薯垄高达到35cm;
步骤(13),疫病防治:封行后结合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数据进行田间晚疫病的防治;所述的疫病防治的具体步骤是:
首先用百菌清50g、易保5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一防治喷施液;
再用大生50g、易保5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二防治喷施液;
然后用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3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三防治喷施液;
在无任何病株的情况下,采用第一防治喷施液和第二防治喷施液对田间交替喷施;
在发现中心病株后,采用第三防治喷施液对田间进行喷施;
其中,喷施间隔时间、喷施量和喷施次数按照常规方法,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结合田间晚疫病发病程度来确定。
步骤(14),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第二年9月-10月,待马铃薯75%茎叶枯黄后,采用马铃薯杀秧机将田间植株及杂草打碎后,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收获工作,并按薯块大小分级装袋、入库,将种薯和商品薯分开贮藏;
步骤(15),第三年,重复步骤(1)-步骤(6),第四年重复步骤(7)-步骤(14),第五年步骤(1)-步骤(6),依此循环下去。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种植选址:会泽县待补镇野马村,海拔2650米。
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玉米品种选择:选用早熟,生育期在115-125天,抗逆性强,高产,且适宜2400-2700米海拔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所述的玉米品种为云瑞6号;
步骤(2),起垄覆膜:第一季,采用双垄马铃薯种肥混播机一次性完成施肥、覆土和起垄工序,且采用大垄单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90cm,垄高28cm;施肥时,所采用的玉米基肥为硫酸钾复合肥,施入量50kg/亩,所述的硫酸钾复合肥的N:P:K=15:15:15;覆膜前,喷施50%乙草胺乳油,喷施量为100ml/亩,均匀喷雾;选用幅宽90cm,厚0.009mm的地膜对垄进行覆膜,间隔5.6m膜上横压一条土带;
步骤(3),玉米种植:覆膜后4天,采用小铲在膜上开孔点播玉米,按照株距为23cm、深度为9cm进行点播,玉米点播后在膜开孔处覆土,覆土厚度为6cm;在4月初,且在清明节令前完成玉米播种;
步骤(4),玉米追肥: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进行一次追肥,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追施尿素8kg/亩;追肥时,如果在玉米行间有上一年残留的马铃薯苗,则需要拔除。
步骤(5),机械化玉米秸秆全还田:玉米成熟收获后(10月份左右成熟),将玉米秸秆在地里晾晒干燥,然后采用马铃薯杀秧机将玉米秸秆就地打碎,并均匀抛撒在田里,玉米秸秆切碎后的长度为4.5-5.8cm;
步骤(6),机械耕整地:玉米秸秆还田后,进行深耕细耙,将玉米秸秆翻埋到土壤中,翻耕深度35cm;
步骤(7),第二年2月下旬-3月初进行种薯准备:选择脱毒马铃薯种薯,播前7.5天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切块的为长度、宽度和厚度均为3-4cm,三个尺寸极差为20-30mm;然后采用喷雾液对种薯切块进行喷雾拌种处理;
其中,所述的采用喷雾液对种薯切块进行喷雾拌种处理的具体步骤是:取72%农用链霉素12g、58%甲霜灵锰锌35g和水118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喷雾液对900kg切块种薯进行喷雾拌种处理;
步骤(8),马铃薯种薯包衣:将经过步骤(7)喷雾拌种处理后的马铃薯种薯切块晾晒2.5天,然后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包衣以后晾晒3.5天,之后进行播种;
所述的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是将锐胜40ml和适乐时100ml一起兑水4.5kg,混合均匀后与180kg马铃薯种薯进行拌种;
步骤(9),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在第二年3月中旬至4月初,采用经步骤(8)处理好的马铃薯种薯切块进行播种;
步骤(10),机械化播种施肥:采用双垄马铃薯种肥混播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起垄工序,在第二年3月中旬至4月初完成马铃薯播种,采用大垄单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90cm,株距18cm;开沟下种深度为15cm,施肥深度为12cm,种薯与肥料的隔离土层≥3cm;施肥时,将辛硫磷和控释掺混复合肥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肥,辛硫磷的用量是每亩1.5kg,控释掺混复合肥的用量是每亩46kg,播种时起垄高度为13cm;
步骤(11),播后土壤封闭:播种后4天,用喷杆式喷雾机喷施封芽性除草剂,所述的封芽性除草剂为50%乙草胺乳油,施用量为100ml/亩,均匀喷雾;接着在马铃薯出苗后,且在杂草2-4叶期,对马铃薯田喷施选择性除草剂,所述的选择性除草剂的制备方法是将25%杜邦宝成干悬浮剂4.5g、洗衣粉13g和水35L混合均匀即得,喷施量为35L/亩;
步骤(12),马铃薯苗期和蕾期机械中耕培土及追肥:用中耕犁进行中耕作业,二次为宜;马铃薯苗即将冒土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马铃薯即将封行时结合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根据马铃薯生长势及土壤肥力,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复合肥,尿素的施用量为7kg/亩,硫酸钾复合肥的施用量为13kg/亩;两次中耕培土后,马铃薯垄高达到34cm;
步骤(13),疫病防治:封行后结合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数据进行田间晚疫病的防治;所述的疫病防治的具体步骤是:
首先用百菌清50g、易保5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一防治喷施液;
再用大生50g、易保5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二防治喷施液;
然后用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8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三防治喷施液;
在无任何病株的情况下,采用第一防治喷施液和第二防治喷施液对田间交替喷施;
在发现中心病株后,采用第三防治喷施液对田间进行喷施;
其中,喷施间隔时间、喷施量和喷施次数按照常规方法,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结合田间晚疫病发病程度来确定。
步骤(14),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第二年9月-10月,待马铃薯75%茎叶枯黄后,采用马铃薯杀秧机将田间植株及杂草打碎后,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收获工作,并按薯块大小分级装袋、入库,将种薯和商品薯分开贮藏;
步骤(15),第三年,重复步骤(1)-步骤(6),第四年重复步骤(7)-步骤(14),第五年步骤(1)-步骤(6),依此循环下去。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8)所述的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还可以是将锐胜40ml、适乐时100ml和阿米西达50ml,一起兑水4kg,混合均匀后与150kg马铃薯种薯进行拌种。
实施例5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8)所述的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还可以是将锐胜40ml、适乐时100ml和阿米西达70ml,一起兑水5kg,混合均匀后与200kg马铃薯种薯进行拌种。
实施例6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8)所述的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还可以是将锐胜40ml、适乐时100ml和阿米西达60ml,一起兑水4.5kg,混合均匀后与180kg马铃薯种薯进行拌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玉米品种选择:选用早熟,抗逆性强,高产,且适宜高海拔区种植的玉米品种;
步骤(2),起垄覆膜:第一季,采用双垄马铃薯种肥混播机一次性完成施肥、覆土和起垄工序,且采用大垄单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89-91cm,垄高25-30cm;施肥时,所采用的玉米基肥为硫酸钾复合肥,施入量40-55kg/亩,所述的硫酸钾复合肥的N:P:K=15:15:15;覆膜前,喷施50%乙草胺乳油,喷施量为75-150ml/亩,均匀喷雾;选用幅宽89-91cm,厚0.008-0.01mm的地膜对垄进行覆膜,间隔5-6m膜上横压一条土带;
步骤(3),玉米种植:覆膜后3-5天,在膜上开孔点播玉米,按照株距为20-25cm、深度为8-10cm进行点播,玉米点播后在膜开孔处覆土,覆土厚度为5-8cm;在4月初,且在清明节令前完成玉米播种;
步骤(4),玉米追肥: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进行一次追肥,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追施尿素5-10kg/亩;
步骤(5),机械化玉米秸秆全还田:玉米成熟收获后,将玉米秸秆在地里晾晒干燥,然后采用马铃薯杀秧机将玉米秸秆就地打碎,并均匀抛撒在田里,玉米秸秆切碎后的长度为4-7cm;
步骤(6),机械耕整地:玉米秸秆还田后,进行深耕细耙,将玉米秸秆翻埋到土壤中,翻耕深度30-40cm;
步骤(7),第二年2月下旬-3月初进行种薯准备:选择脱毒马铃薯种薯,播前7-8天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切块的为长度、宽度和厚度均为3-4cm,然后采用喷雾液对种薯切块进行喷雾拌种处理;
其中,所述的采用喷雾液对种薯切块进行喷雾拌种处理的具体步骤是:取72%农用链霉素10-15g、58%甲霜灵锰锌30-40g和水15-20kg,混合均匀后,制成喷雾液,然后采用该喷雾液对800-1000kg切块种薯进行喷雾拌种处理;
步骤(8),马铃薯种薯包衣:将经过步骤(7)喷雾拌种处理后的马铃薯种薯切块晾晒2-3天,待切口晾干后,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包衣以后晾晒3-4天,之后进行播种;
所述的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是将锐胜40ml和适乐时100ml一起兑水4-5kg,混合均匀后与150-200kg马铃薯种薯进行拌种;
步骤(9),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在第二年3月中旬至4月初,采用经步骤(8)处理好的马铃薯种薯切块进行播种;
步骤(10),机械化播种施肥:采用双垄马铃薯种肥混播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和起垄工序,在第二年3月中旬至4月初完成马铃薯播种,采用大垄单行的种植方式,垄距为89-91cm,株距15-20cm;开沟下种深度为12cm-17cm,施肥深度为10cm-15cm,种薯与肥料的隔离土层≥3cm;施肥时,将辛硫磷和控释掺混复合肥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肥,辛硫磷的用量是每亩1-2kg,控释掺混复合肥的用量是每亩40-50kg,播种时起垄高度为10-15cm;
步骤(11),播后土壤封闭:播种后3-5天,用喷杆式喷雾机喷施封芽性除草剂,所述的封芽性除草剂为50%乙草胺乳油,施用量为75ml-150ml/亩,均匀喷雾;接着在马铃薯出苗后,且在杂草2-4叶期,对马铃薯田喷施选择性除草剂,所述的选择性除草剂的制备方法是将25%杜邦宝成干悬浮剂4-5g、洗衣粉10-15g和水30-40L混合均匀即得,喷施量为30-40L/亩;
步骤(12),马铃薯苗期和蕾期机械中耕培土及追肥:用中耕犁进行中耕作业,二次为宜;马铃薯苗即将冒土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马铃薯即将封行时结合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根据马铃薯生长势及土壤肥力,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复合肥,尿素的施用量为5-10kg/亩,硫酸钾复合肥的施用量为10-15kg/亩;两次中耕培土后,马铃薯垄高达到30-35cm;
步骤(13),疫病防治:封行后结合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数据进行田间晚疫病的防治;
步骤(14),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第二年9月-10月,待马铃薯75%茎叶枯黄后,采用马铃薯杀秧机将田间植株及杂草打碎后,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收获工作,并按薯块大小分级装袋、入库,将种薯和商品薯分开贮藏;
步骤(15),第三年,重复步骤(1)-步骤(6),第四年重复步骤(7)-步骤(14),第五年步骤(1)-步骤(6),依此循环下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玉米品种选择生育期在115-125天,抗逆性强,高产,且适宜2400-2700米海拔区种植的玉米品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品种为云瑞8号、云瑞47或云瑞6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播种器或小铲在膜上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追肥时,如果在玉米行间有上一年残留的马铃薯苗,则需要拔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的种薯切块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尺寸极差为20-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所述的用马铃薯种薯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的具体步骤还可以是将锐胜40ml、适乐时100ml和阿米西达50-70ml,一起兑水4-5kg,混合均匀后与150-200kg马铃薯种薯进行拌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所述的疫病防治的具体步骤是:
首先用百菌清50g、易保5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一防治喷施液;
再用大生50g、易保5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二防治喷施液;
然后用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5-30g和水16L一起混合均匀,制成第三防治喷施液;
在无任何病株的情况下,采用第一防治喷施液和第二防治喷施液对田间交替喷施;
在发现中心病株后,采用第三防治喷施液对田间进行喷施;
其中,喷施间隔时间、喷施量和喷施次数按照常规方法,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结合田间晚疫病发病程度来确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4244.1A CN105706702B (zh) | 2016-03-01 | 2016-03-01 | 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4244.1A CN105706702B (zh) | 2016-03-01 | 2016-03-01 | 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06702A true CN105706702A (zh) | 2016-06-29 |
CN105706702B CN105706702B (zh) | 2019-01-04 |
Family
ID=56157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14244.1A Active CN105706702B (zh) | 2016-03-01 | 2016-03-01 | 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06702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11679A (zh) * | 2017-05-26 | 2017-09-29 | 张小红 | 一种秸秆还田套种玉米马铃薯的方法 |
CN107771632A (zh) * | 2017-12-01 | 2018-03-09 | 渭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一种高寒阴湿区秸秆还田马铃薯种薯繁育方法 |
CN108401822A (zh) * | 2018-02-05 | 2018-08-17 |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 适合高海拔落差地区的马铃薯-玉米双套栽培种植方法 |
CN109566313A (zh) * | 2019-01-10 | 2019-04-05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一种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 |
CN110972868A (zh) * | 2020-01-08 | 2020-04-10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 一种扩垄缩株的马铃薯栽培方法 |
CN111213555A (zh) * | 2020-03-23 | 2020-06-02 |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丘陵区春玉米机械化种植方法 |
CN111406563A (zh) * | 2020-04-03 | 2020-07-14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 一种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方法 |
CN112205259A (zh) * | 2020-10-13 | 2021-01-12 | 曲靖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 一种丘陵山区冬春抗旱集雨的马铃薯机械化的种植方法 |
CN112314282A (zh) * | 2020-10-13 | 2021-02-05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方法 |
CN112655496A (zh) * | 2020-12-21 | 2021-04-16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一种前茬为水稻的冬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
CN114521462A (zh) * | 2022-01-25 | 2022-05-24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旱作区马铃薯玉米间套作栽培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75757A (zh) * | 2014-06-04 | 2014-08-13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马铃薯套玉米连作下轮作栽培方法 |
CN103999676A (zh) * | 2014-05-27 | 2014-08-27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 | 一种玉米间套轮作甘薯马铃薯栽培模式 |
CN104206130A (zh) * | 2013-05-29 | 2014-12-17 | 梁德政 | 一种玉米套种指天椒的方法 |
CN104211469A (zh) * | 2014-08-20 | 2014-12-17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 一种玉米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4969740A (zh) * | 2015-04-07 | 2015-10-14 | 铜陵县香联生态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 | 一种高产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
CN105248115A (zh) * | 2015-11-06 | 2016-01-20 | 和县聂兴圩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玉米的高产种植方法 |
-
2016
- 2016-03-01 CN CN201610114244.1A patent/CN1057067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06130A (zh) * | 2013-05-29 | 2014-12-17 | 梁德政 | 一种玉米套种指天椒的方法 |
CN103999676A (zh) * | 2014-05-27 | 2014-08-27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 | 一种玉米间套轮作甘薯马铃薯栽培模式 |
CN103975757A (zh) * | 2014-06-04 | 2014-08-13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马铃薯套玉米连作下轮作栽培方法 |
CN104211469A (zh) * | 2014-08-20 | 2014-12-17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 一种玉米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4969740A (zh) * | 2015-04-07 | 2015-10-14 | 铜陵县香联生态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 | 一种高产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
CN105248115A (zh) * | 2015-11-06 | 2016-01-20 | 和县聂兴圩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玉米的高产种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爽等: "基质中添加适宜玉米秸秆促进马铃薯脱毒苗生长", 《农业工程学报》 * |
黄世龙等: "渝西地区"玉米—秋马铃薯+大白菜", 《南方农业》 *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11679A (zh) * | 2017-05-26 | 2017-09-29 | 张小红 | 一种秸秆还田套种玉米马铃薯的方法 |
CN107771632A (zh) * | 2017-12-01 | 2018-03-09 | 渭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一种高寒阴湿区秸秆还田马铃薯种薯繁育方法 |
CN108401822A (zh) * | 2018-02-05 | 2018-08-17 |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 适合高海拔落差地区的马铃薯-玉米双套栽培种植方法 |
CN109566313A (zh) * | 2019-01-10 | 2019-04-05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一种冬小春促早上市的马铃薯种植方法 |
CN110972868A (zh) * | 2020-01-08 | 2020-04-10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 一种扩垄缩株的马铃薯栽培方法 |
CN111213555A (zh) * | 2020-03-23 | 2020-06-02 |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丘陵区春玉米机械化种植方法 |
CN111406563A (zh) * | 2020-04-03 | 2020-07-14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 一种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方法 |
CN112205259A (zh) * | 2020-10-13 | 2021-01-12 | 曲靖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 一种丘陵山区冬春抗旱集雨的马铃薯机械化的种植方法 |
CN112314282A (zh) * | 2020-10-13 | 2021-02-05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方法 |
CN112655496A (zh) * | 2020-12-21 | 2021-04-16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一种前茬为水稻的冬种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
CN114521462A (zh) * | 2022-01-25 | 2022-05-24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种旱作区马铃薯玉米间套作栽培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06702B (zh) | 2019-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06702B (zh) | 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 | |
CN102257917B (zh) | 南方冬种马铃薯节本增产栽培方法 | |
CN105103915A (zh) | 一种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栽培方法 | |
CN101180935B (zh) | 苦参种植及加工技术 | |
CN105340514A (zh) | 一种旱藕增产提高淀粉含量的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1773042B (zh) | 半夏与蔬菜套种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3609274A (zh) | 富硒紫番薯的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3004435B (zh) | 西兰花的培育方法 | |
CN105284333A (zh) | 白芨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 |
CN104303742B (zh) | 一种马铃薯‑双季稻三熟复种方法 | |
CN103598051A (zh) | 水稻固定厢沟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方法 | |
CN105594425A (zh) | 一种新美夏珍甜玉米绿色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4541900A (zh) | 一种豌豆的种植方法 | |
CN104412819A (zh) | 一种黑皮果蔗套种西瓜栽培方法 | |
CN104429478A (zh) | 高产木薯的栽培技术 | |
CN110115207B (zh) | 一种在辽宁地区复种红菜苔、春油菜和饲料油菜的方法 | |
CN103688706A (zh) | 酿酒糯质高粱三围立体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2986398A (zh) | 一种全膜覆盖玉米的种植方法 | |
CN104025835A (zh) | 一种草莓与蕹菜轮作清洁高效栽培技术 | |
CN103493653A (zh) | 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栽培方法 | |
CN103609271B (zh) | 一种航天丹参栽培技术 | |
CN101411282B (zh) | 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避涝作物栽培方法 | |
CN105493800A (zh) | 小麦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
CN107046977A (zh) | 一种在黄淮海地区砂姜黑土地上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方法 | |
CN103609275B (zh) | 一麦两茬小麦栽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