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0681B -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0681B
CN105700681B CN201511032708.6A CN201511032708A CN105700681B CN 105700681 B CN105700681 B CN 105700681B CN 201511032708 A CN201511032708 A CN 201511032708A CN 105700681 B CN105700681 B CN 1057006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umenon
target object
ontology
electronic equipment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27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00681A (zh
Inventor
许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27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00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00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0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00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0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穿戴式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穿戴式电子设备来体验丰富多彩的服务,例如智能手表可以实现通话、信息收发等功能。当用户佩戴穿戴式电子设备时,在不同场景下,穿戴式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随着佩戴部位的姿态变化而不能时刻都面向用户,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手腕上时,手腕经常随用户的需求而改变姿态,比如手背对着用户、骑车时手臂内侧对着用户,抱孩子时手掌对着用户等,如果显示屏始终位于同一个位置,用户随时需要对显示屏进行调整,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
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包括: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一角度范围和/或预设的第一距离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本体沿所述第二本体上的预设路径移动;或
调整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角度和/或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过程中,判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相同或不同;
若未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保持所述运动;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则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第二位置;
将所述第一本体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包括:
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目标采集区域的图像;
解析所获得的图像,得到所述图像的特征数据;
如果所述特征数据符合预设的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本体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测预设时间内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是否小于第三预设范围;
若小于第三预设范围,则通过固定机构将所述第一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传感器,用于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
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驱动部件,用于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的显示屏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一角度范围和/或预设的第一距离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上具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本体上具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形状为预设路径;所第一连接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所形成的预设路径上移动;
所述驱动部件,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沿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所形成的预设路径移动;或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位置来调整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角度和/或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在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过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相同或不同;
所述驱动部件,还用于若未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保持所述运动;若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则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将所述第一本体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具体为摄像头,用于获得目标采集区域的图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解析所获得的图像,得到所述图像的特征数据;如果所述特征数据符合预设的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部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检测预设时间内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是否小于第三预设范围;若小于第三预设范围,则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第一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以使得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这样,无论目标对象的位置如何变化,第一本体都能够进行适应性的改变从而使得显示单元提供较佳的观看角度给用户,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尤指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这里,第一本体为该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装置,例如显示屏,亦称为表盘。通过第一本体能够将电子设备的提示信息、响应信息、交互信息等显示给用户观看。第二本体为该电子设备的支撑装置,能够将电子设备连接在支撑物上,所述支撑物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形状相匹配,例如第二本体的形状为环状的表带时,支撑物可以是用户的腕部,如此,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本体便可保持与支撑物的相对位置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对象是指用户的头部,具体是指用户的面部。初始状态(如初始佩戴)时,一般将第一本体置于目标对象的第一方位,这样,目标对象可以方便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这里,第一方位为一角度区域即可,而非限定在某一特定的角度。
在某些场景下,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随着支撑物的姿态变化而不能时刻都面向用户,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手腕上时,手腕经常随用户的需求而改变姿态,比如手背对着用户、骑车时手臂内侧对着用户,抱孩子时手掌对着用户等。
为了保证目标对象能够时刻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需要通过传感器时刻检测目标对象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102: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处于第一预设范围以内时,目标对象还能够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例如,用户通过余光或者扭动头部便可以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然而,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目标对象则不能够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例如,当支撑物背对着目标对象时,目标对象始终看不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这时,就需要调整第一本体的位置。基于此,电子设备需要通过处理器判断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步骤103: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则需要对第一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移动式连接,即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连接,且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第二本体进行移动,从而改变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这里,当通过第二本体将电子设备连接至支撑物上时,第二本体相对于支撑物的位置一般固定不变,第二本体随着支撑物的姿态变化而变化。对第一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时,控制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运动,以将第一本体由原来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即第二位置。这样,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具体地,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处于目标对象的可视角度范围以内或者最佳可视角度范围内,这样,目标对象可以方便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而动态调整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单元为目标对象提供较佳的光看角度,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尤指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这里,第一本体为该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装置,例如显示屏,亦称为表盘。通过第一本体能够将电子设备的提示信息、响应信息、交互信息等显示给用户观看。第二本体为该电子设备的支撑装置,能够将电子设备连接在支撑物上,所述支撑物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形状相匹配,例如第二本体的形状为环状的表带时,支撑物可以是用户的腕部,如此,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本体便可保持与支撑物的相对位置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对象是指用户的头部,具体是指用户的面部。初始状态(如初始佩戴)时,一般将第一本体置于目标对象的第一方位,这样,目标对象可以方便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这里,第一方位为一角度区域即可,而非限定在某一特定的角度。
在某些场景下,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随着支撑物的姿态变化而不能时刻都面向用户,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手腕上时,手腕经常随用户的需求而改变姿态,比如手背对着用户、骑车时手臂内侧对着用户,抱孩子时手掌对着用户等。
为了保证目标对象能够时刻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需要通过传感器时刻检测目标对象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202: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一角度范围和/或预设的第一距离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本体为原点,目标对象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一本体的角度来描述,也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一本体的距离来描述。这样,通过角度和/或距离来标定目标对象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可以更加精确地对第一本体的位置进行控制。
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处于第一角度范围和/或预设的第一距离范围时,目标对象还能够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例如,用户通过余光或者扭动头部便可以在第一角度范围和/或预设的第一距离范围内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然而,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超出第一角度范围和/或预设的第一距离范围时,目标对象则不能够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例如,当支撑物背对着目标对象时,目标对象始终看不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这时,就需要调整第一本体的位置。基于此,电子设备需要通过处理器判断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角度范围和/或预设的第一距离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对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一距离范围进行判断,这样判断出来的结果使得控制准确度更高。当然,也可以只对第一角度范围进行判断或者只对距离范围进行判断,这样判断出来的结果可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例如用户只对角度有要求,对距离无要求时,则可以只对角度进行判断。
步骤203: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则需要对第一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移动式连接,即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连接,且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第二本体进行移动,从而改变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这里,当通过第二本体将电子设备连接至支撑物上时,第二本体相对于支撑物的位置一般固定不变,第二本体随着支撑物的姿态变化而变化。对第一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时,控制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运动,以将第一本体由原来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即第二位置。这样,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具体地,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处于目标对象的可视角度范围以内或者最佳可视角度范围内,这样,目标对象可以方便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而动态调整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单元为目标对象提供较佳的光看角度,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尤指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这里,第一本体为该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装置,例如显示屏,亦称为表盘。通过第一本体能够将电子设备的提示信息、响应信息、交互信息等显示给用户观看。第二本体为该电子设备的支撑装置,能够将电子设备连接在支撑物上,所述支撑物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形状相匹配,例如第二本体的形状为环状的表带时,支撑物可以是用户的腕部,如此,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本体便可保持与支撑物的相对位置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对象是指用户的头部,具体是指用户的面部。初始状态(如初始佩戴)时,一般将第一本体置于目标对象的第一方位,这样,目标对象可以方便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这里,第一方位为一角度区域即可,而非限定在某一特定的角度。
在某些场景下,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随着支撑物的姿态变化而不能时刻都面向用户,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手腕上时,手腕经常随用户的需求而改变姿态,比如手背对着用户、骑车时手臂内侧对着用户,抱孩子时手掌对着用户等。
为了保证目标对象能够时刻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需要通过传感器时刻检测目标对象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302: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处于第一预设范围以内时,目标对象还能够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例如,用户通过余光或者扭动头部便可以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然而,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目标对象则不能够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例如,当支撑物背对着目标对象时,目标对象始终看不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这时,就需要调整第一本体的位置。基于此,电子设备需要通过处理器判断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步骤303: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沿所述第二本体上的预设路径移动;或调整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角度和/或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所述第一本体沿所述第二本体上的预设路径移动时,或调整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角度和/或距离时,都是将第一本体由原来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则需要对第一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移动式连接,即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连接,且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第二本体进行移动,从而改变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这里,当通过第二本体将电子设备连接至支撑物上时,第二本体相对于支撑物的位置一般固定不变,第二本体随着支撑物的姿态变化而变化。对第一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时,控制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运动,以将第一本体由原来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即第二位置。这样,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运动方式与第一本体的结构以及第二本体的结构相关,例如,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本体具有第一连接件,第二本体具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形状为预设路径,即第二连接件为轨道式结构。第二连接件的形状与第二本体相一致,例如,第二本体为表带时,第二连接件就是表带上的凹槽以作为轨道使用。第一连接件为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能够卡在第二连接件所形成的凹槽内,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件在第二连接件所形成的预设路径内移动。移动时,可以是通过液体润滑进行移动,还可以通过悬浮磁力方式进行移动,这样移动可避免摩擦较大,器件磨损程度较低。基于此,控制第一本体沿所述第二本体上的预设路径移动,即可实现将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从另一方面说,也调整了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角度和/或距离。这样,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处于目标对象的可视角度范围以内或者最佳可视角度范围内,这样,目标对象可以方便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而动态调整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单元为目标对象提供较佳的光看角度,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尤指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这里,第一本体为该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装置,例如显示屏,亦称为表盘。通过第一本体能够将电子设备的提示信息、响应信息、交互信息等显示给用户观看。第二本体为该电子设备的支撑装置,能够将电子设备连接在支撑物上,所述支撑物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形状相匹配,例如第二本体的形状为环状的表带时,支撑物可以是用户的腕部,如此,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本体便可保持与支撑物的相对位置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对象是指用户的头部,具体是指用户的面部。初始状态(如初始佩戴)时,一般将第一本体置于目标对象的第一方位,这样,目标对象可以方便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这里,第一方位为一角度区域即可,而非限定在某一特定的角度。
在某些场景下,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随着支撑物的姿态变化而不能时刻都面向用户,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手腕上时,手腕经常随用户的需求而改变姿态,比如手背对着用户、骑车时手臂内侧对着用户,抱孩子时手掌对着用户等。
为了保证目标对象能够时刻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需要通过传感器时刻检测目标对象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402: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处于第一预设范围以内时,目标对象还能够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例如,用户通过余光或者扭动头部便可以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然而,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目标对象则不能够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例如,当支撑物背对着目标对象时,目标对象始终看不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这时,就需要调整第一本体的位置。基于此,电子设备需要通过处理器判断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步骤403: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则需要对第一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移动式连接,即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连接,且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第二本体进行移动,从而改变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这里,当通过第二本体将电子设备连接至支撑物上时,第二本体相对于支撑物的位置一般固定不变,第二本体随着支撑物的姿态变化而变化。对第一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时,控制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运动,以将第一本体由原来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即第二位置。
步骤404:在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过程中,判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确定如何移动第一本体,即如何确定第一本体移动的目标位置,在控制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过程中,时刻判断第一本体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一般,第二预设范围比第一预设范围大,或是相同,因为第一预设范围是控制第一本体移动的触发条件,而目标对象的状态可能已经超出第一预设范围,甚至超出很远,所以需要在一个比第一预设范围更大的范围,即第二预设范围进行目标对象的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目标采集区域的图像;解析所获得的图像,得到所述图像的特征数据;如果所述特征数据符合预设的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这里,特征数据表明了人脸的特征,例如鼻梁、眼镜、嘴巴、额头等等。预设的目标对象的特征数据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图像采集单元预先录入人脸图像,然后处理器对人脸图像进行解析,得到特征数据并存储,以便以后的匹配。
步骤405:若未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保持所述运动;若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则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将所述第一本体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未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说明目标对象位于第二预设范围以外,此时,目标对象是观看不到第一本体上显示的内容的,需要继续控制第一本体保持运动。当检测到目标对象时,则说明目标对象已经位于第二预设方位以内,由于目标对象的最佳状态是位于第一预设范围以内,因此,需要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确定目标位置,即第二位置,确定的标准是将目标对象移动至第一预设方位内。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这样,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具体地,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处于目标对象的可视角度范围以内或者最佳可视角度范围内,这样,目标对象可以方便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而动态调整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单元为目标对象提供较佳的光看角度,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尤指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这里,第一本体为该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装置,例如显示屏,亦称为表盘。通过第一本体能够将电子设备的提示信息、响应信息、交互信息等显示给用户观看。第二本体为该电子设备的支撑装置,能够将电子设备连接在支撑物上,所述支撑物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形状相匹配,例如第二本体的形状为环状的表带时,支撑物可以是用户的腕部,如此,电子设备通过第二本体便可保持与支撑物的相对位置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对象是指用户的头部,具体是指用户的面部。初始状态(如初始佩戴)时,一般将第一本体置于目标对象的第一方位,这样,目标对象可以方便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这里,第一方位为一角度区域即可,而非限定在某一特定的角度。
在某些场景下,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随着支撑物的姿态变化而不能时刻都面向用户,例如智能手表佩戴在手腕上时,手腕经常随用户的需求而改变姿态,比如手背对着用户、骑车时手臂内侧对着用户,抱孩子时手掌对着用户等。
为了保证目标对象能够时刻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需要通过传感器时刻检测目标对象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502: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处于第一预设范围以内时,目标对象还能够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例如,用户通过余光或者扭动头部便可以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然而,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目标对象则不能够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例如,当支撑物背对着目标对象时,目标对象始终看不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这时,就需要调整第一本体的位置。基于此,电子设备需要通过处理器判断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步骤503: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则需要对第一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移动式连接,即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连接,且第一本体能够相对于第二本体进行移动,从而改变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这里,当通过第二本体将电子设备连接至支撑物上时,第二本体相对于支撑物的位置一般固定不变,第二本体随着支撑物的姿态变化而变化。对第一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时,控制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运动,以将第一本体由原来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即第二位置。这样,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具体地,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处于目标对象的可视角度范围以内或者最佳可视角度范围内,这样,目标对象可以方便地观看到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内容。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而动态调整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本体上的显示单元为目标对象提供较佳的光看角度,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步骤504:检测预设时间内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是否小于第三预设范围;若小于第三预设范围,则通过固定机构将所述第一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本体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还需要继续监测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以便继续控制第一本体位于目标对象的观看范围以内,当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小于第三预设范围而不超过第一预设范围时,则不需要改变第一本体的位置,通过固定机构将所述第一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位置。这样,对于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属于小范围的变化时,就可以不必触发第一本体的移动,一方面可以节省电子设备的功耗,另一方面还可以保持目标对象观看角度相对稳定。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61和第二本体62,所述第二本体62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传感器63,用于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61的位置变化;
处理器64,用于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驱动部件65,用于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61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62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61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61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61的显示屏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结构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控制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71和第二本体72,所述第二本体72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传感器73,用于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71的位置变化;
处理器74,用于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驱动部件75,用于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71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72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71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71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71的显示屏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所述处理器74,还用于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一角度范围和/或预设的第一距离范围。
所述第一本体71上具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本体72上具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形状为预设路径;所第一连接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所形成的预设路径上移动;
所述驱动部件75,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本体71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沿所述第二本体72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所形成的预设路径移动;或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位置来调整所述第一本体71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72的角度和/或距离。
所述驱动部件75在控制所述第一本体71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72的运动过程中,所述处理器74,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本体71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相同或不同;
所述驱动部件75,还用于若未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71保持所述运动;若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则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将所述第一本体71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传感器73具体为摄像头,用于获得目标采集区域的图像;
所述处理器74,还用于解析所获得的图像,得到所述图像的特征数据;如果所述特征数据符合预设的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部件76;
所述处理器74,还用于检测预设时间内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71的位置变化是否小于第三预设范围;若小于第三预设范围,则通过所述固定部件76将所述第一本体71固定于所述第二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结构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控制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
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本体沿所述第二本体上的预设路径移动;
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包括: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一角度范围和/或预设的第一距离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还包括:
调整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角度和/或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过程中,判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相同或不同;
若未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保持所述运动;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则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第二位置;
将所述第一本体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包括:
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目标采集区域的图像;
解析所获得的图像,得到所述图像的特征数据;
如果所述特征数据符合预设的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本体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测预设时间内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是否小于第三预设范围;
若小于第三预设范围,则通过固定机构将所述第一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位置。
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至一支撑物;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传感器,用于检测获得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
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
驱动部件,用于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将所述第一本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运动,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本体沿所述第二本体上的预设路径移动;
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本体的显示屏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超出预设的第一角度范围和/或预设的第一距离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本体上具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本体上具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形状为所述预设路径;所第一连接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所形成的所述预设路径上移动;
所述驱动部件,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沿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所形成的所述预设路径移动;或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位置来调整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角度和/或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驱动部件在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运动过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相同或不同;
所述驱动部件,还用于若未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则控制所述第一本体保持所述运动;若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则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当前位置,确定所述第二位置;将所述第一本体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传感器具体为摄像头,用于获得目标采集区域的图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解析所获得的图像,得到所述图像的特征数据;如果所述特征数据符合预设的所述目标对象的特征数据,则确定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检测到所述目标对象。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部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检测预设时间内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变化是否小于第三预设范围;若小于第三预设范围,则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第一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二位置。
CN201511032708.6A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700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2708.6A CN105700681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2708.6A CN105700681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0681A CN105700681A (zh) 2016-06-22
CN105700681B true CN105700681B (zh) 2018-10-12

Family

ID=56226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2708.6A Active CN105700681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0068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66088U (zh) * 2014-06-30 2014-12-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914995A (zh) * 2015-05-19 2015-09-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05183156A (zh) * 2015-08-31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52881A4 (en) * 2012-05-22 2016-03-23 Intouch Technologies Inc GRAPHIC USER INTERFACES CONTAINING TOUCH PAD TOUCH INTERFACES FOR TELEMEDICINE DEVICES
KR102163915B1 (ko) * 2013-09-02 2020-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마트 와치 및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66088U (zh) * 2014-06-30 2014-12-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914995A (zh) * 2015-05-19 2015-09-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05183156A (zh) * 2015-08-31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0681A (zh)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119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US20140204021A1 (en) Eyeglasses type operation device, eyeglasses type operat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70111723A1 (en) Personal Area Network Devices System and Method
KR102102643B1 (ko) 글래스 타입 단말기
WO2016063801A1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携帯情報端末、画像処理装置、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EP3067782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088815A (zh) 消息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穿戴式设备
CN103620527A (zh) 使用动作和语音命令来控制信息显示和远程设备的头戴式计算机
CN10321779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111729B (zh) 一种摄像模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761795A (zh) 一种穿戴式设备
CN111830712B (zh) 智能眼镜、组装式的眼镜、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914128B (zh) 头戴式电子设备和输入方法
CN105959757A (zh) 一种虚拟现实系统及其工作状态的控制方法
CN111526273B (zh)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拍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US11460707B2 (en) Head-mountable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67230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image on a wearable optical device
WO2017153776A1 (en) Head-mountable display system
CN105700681B (zh)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N110072295A (zh) 双通道通信方法、装置、第一终端及介质
US11216066B2 (en) Display device, learn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CN104076926B (zh) 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方法和穿戴式电子设备
JP2020154569A (ja) 表示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CN109711477A (zh) 一种自动驾驶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09547773B (zh)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