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6876A - 锁止机构及开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止机构及开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36876A CN105636876A CN201480056317.5A CN201480056317A CN105636876A CN 105636876 A CN105636876 A CN 105636876A CN 201480056317 A CN201480056317 A CN 201480056317A CN 105636876 A CN105636876 A CN 1056368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lock
- pin
- opening
- lock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02—Automatic catches, i.e. released by pull or pressure on the w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0/00—Cas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handling solid or pasty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shaving soaps or lipsticks
- A45D40/22—Casings characterised by a hinged cover
- A45D40/222—Means for closing the l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3/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powdery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 A45D33/006—Vanity boxes or cases, compacts, i.e. containing a powder receptacle and a puff or applicat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1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22—Devices for holding in closed position, e.g. clip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5/00—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 E05B65/52—Other locks for chests, boxes, trunks, baskets, travelling bags, or the lik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02—Automatic catches, i.e. released by pull or pressure on the wing
- E05C19/022—Released by pushing in the closing directio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3/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 E05C3/1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A45D2034/002—Accessori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0/00—Cas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handling solid or pasty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shaving soaps or lipsticks
- A45D2040/0006—Accessori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0/00—Casing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or handling solid or pasty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shaving soaps or lipsticks
- A45D40/22—Casings characterised by a hinged cover
- A45D40/222—Means for closing the lid
- A45D2040/223—Means for closing the lid comprising a lat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Hinges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锁止机构(10),其将可转动地安装在第1部件上的第2部件固定于所述第1部件。锁止机构具有:锁止销(11);锁止部件(12),其随着锁止销的行进而移动;及第1施力部件(18A、18B),其对锁止部件进行施力。锁止部件具有凸轮沟(22、24),所述锁止销随着第2部件的转动动作进入所述凸轮沟并在其内部行进。凸轮沟具有卡止部(23),其在第2部件移动至被固定于第1部件的位置时对锁止销进行卡止,并藉由对处于卡止状态的锁止销进行压入,对锁止销的卡止进行解除。锁止部件的移动方向被设定为是与锁止销进入凸轮沟的方向不同的方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锁止机构及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大多情况下都是使用一种容器主体上安装了可开闭盖体的带盖容器。在这样的带盖容器上设置了盖体的开闭装置,藉由该开闭装置,盖体可相对于容器进行开闭。
在盖体自由开闭的结构中,存在着盖体不小心被打开了的可能性。为此,提供了一种具有在盖体关闭的状态下可对盖体进行锁止的锁止机构的开闭装置。
在盖体上所形成的U字状嵌合部上设置嵌合凹部,并在容器主体上设置嵌合凸部的锁止机构(称为第1锁止机构)是熟知的(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第1锁止机构,在盖体被关闭时,藉由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的嵌合,盖体可被锁止于关闭状态。
另外,作为另一种锁止机构,在盖体上设置卡合突起,并在容器主体上设置屈曲钩状爪的锁止机构(称为第2锁止机构)是熟知的(参照专利文献2)。在第2锁止机构中,盖体被关闭时,藉由盖体上设置的卡合突起与容器主体的屈曲钩状爪的屈曲部进行卡合,盖体可被锁止。〔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12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3-0258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用上述第1锁止机构的情况下,打开盖体时需要藉由按压U字状嵌合部使其弹性变形,以使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的嵌合解除,并在维持该状态时打开盖体。所以,第2锁止机构存在着操作性不良的问题。
在使用上述第2锁止机构的情况下,在打开盖体时,首先需要藉由使盖体沿其面方向(水平方向)移动,以使屈曲部和卡合突起离开。然后,需要藉由在维持该移动状态的同时打开盖体,以使卡合突起和屈曲钩状爪的卡合解除。所以,第2锁止机构也存在着操作性不良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高打开锁止盖体时的操作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锁止机构,其将可转动地安装在第1部件上的第2部件固定于第1部件,并具有:锁止销;锁止部件,其随着锁止销的行进而移动;及第1施力部件,其对锁止部件进行施力。锁止部件具有凸轮沟,锁止销随着第2部件的转动动作进入该凸轮沟并在其内部行进。凸轮沟具有卡止部,其在第2部件移动至被固定于第1部件的位置时对锁止销进行卡止,并藉由对处于卡止状态的锁止销进行压入,对锁止销的卡止进行解除。锁止部件的移动方向被设定为是与锁止销进入凸轮沟的方向不同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锁止机构的开闭装置。
藉由一边参照附图一边阅读以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及利点将会变得更加明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藉由使用简单的结构,可提高打开被锁止的盖体时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具有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的容器的斜视图,其为盖体打开了的状态。
图1B是具有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的容器的斜视图,其为盖体关闭了的状态。
图2A是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所包含的锁止机构的平面图。
图2B是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所包含的锁止机构的正面图。
图2C是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所包含的锁止机构的侧面图。
图3A是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所包含的锁止部件的平面图。
图3B是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所包含的锁止部件的正面图。
图3C是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所包含的锁止部件的侧面图。
图4A是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所包含的导引部件的平面图。
图4B是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所包含的导引部件的正面图。
图4C是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所包含的导引部件的侧面图。
图5是用于对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锁止机构的斜视图。
图6是用于对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锁止机构的斜视图。
图7是用于对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锁止机构的斜视图。
图8是用于对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锁止机构的斜视图。
图9是是用于对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锁止机构的斜视图。
图10是用于对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锁止机构的斜视图。
图11是设置了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的橱柜的斜视图。
图12A是用于对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开闭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斜视图。
图12B是用于对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开闭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斜视图。
图12C是用于对基于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开闭装置的变形例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并非用于限定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所有的附图中,对同等部件赋予了相同或对应的参照符号,并对其说明进行了省略。附图在无特别指定的情况下,并非以对部件或零件之间的相对比例进行表示为目的。所以,就具体尺寸而言,参照以下的实施方式,可由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自行决定。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对发明进行限定,仅是例示,实施方式中记述的所有特征及其组合并不一定是发明的本质。
图1A示出了使用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9的容器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开闭装置9使用在收藏粉底等化粧料的化粧品容器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容器1具有容器主体2、盖体3、及锁止机构10等。盖体3可开闭地安装在容器主体2上。容器主体2具有对粉底等化粧料进行收藏的收藏部4。在构成容器主体2的前面的前端部6上,设置有后述的用于构成开闭装置9的锁止机构10。
盖体3藉由枢轴部5可转动地安装在容器主体2上。盖体3能以枢轴部5为中心进行转动,并可具有如图1A所示的使收藏部4向外开放的位置(以下称为“开位置”)和如图1B所示的使收藏部4关闭的位置(以下称为“闭位置”)。
盖体3具有盖体主体3a和操作部7。盖体主体3a被构成为,在盖体3位于闭位置的状态下覆盖容器主体2的上部。
操作部7可沿与盖体主体3a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图1B中箭头D1、D2所示的方向)进行移动。操作部7具有上板部7a和侧板部7b一体形成为大致L字直角的结构。另外,操作部7上设置有作为锁止机构10的一部分的锁止销11(参照后述)。
操作部7的上板部7a和盖体主体3a之间配设了弹簧部件8(参照图8)。弹簧部件8可对操作部7相对于盖体主体3a沿朝上的方向(箭头D1所示的方向)进行施力。上板部7a和盖体主体3a之间设置有限制部(图中未示),用于防止操作部7从盖体主体3a脱离。
接下来,对锁止机构10进行说明。
锁止机构10具有锁止销11、锁止部件12、及导引部件13等。
锁止销11以从操作部7的侧板部7b向内侧突出的方式被设置。对锁止销11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定,锁止销11只要由具有可对后述的盖体3进行锁止的强度的部件形成即可。
锁止销11被设置在操作部7上,所以,可随着盖体3的转动而移动。就此时的锁止销11的移动轨迹而言,在正面观察时,其是沿上下方向(图中箭头Z1、Z2所示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轨迹。就锁止销11的移动轨迹而言,在侧面观察时,其是以枢轴部5为中心的圆弧状轨迹。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A及图2B中,箭头PL所示的一点划线表示锁止销11的移动轨迹。
锁止部件12及导引部件13被设置在构成容器主体2的一部分的前端部6上。前端部6是容器1被使用时构成容器主体2的前面的壁部。
锁止部件12如图2B所示,配设在导引部件13的内部。锁止部件12在导引部件13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图2A~2C中箭头X1、X2所示的方向)可进行滑动。锁止部件12如图2A~2C和图3A~3C所示,具有主体部15和弹簧部18A、18B。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5和弹簧部18A、18B由树脂一体形成。然而,主体部15和弹簧部18A、18B也不是一定要一体形成。另外,主体部15和弹簧部18A、18B的材质也不限定于树脂,还可使用金属等。
主体部15具有凸轮形成部16和滑动部17。凸轮形成部16位于前侧(图中,箭头Y2侧为前侧)。滑动部17位于凸轮形成部16的后方(箭头Y1的方向侧)。
凸轮形成部16和滑动部17被构成为,沿上下方向(箭头Z1、Z2所示的方向)的高度不同。具体而言,滑动部17的高度高于凸轮形成部16的高度。藉由该高度差,在凸轮形成部16和滑动部17之间,上部形成了上段部26,下部形成了下段部27。
凸轮形成部16具有心形凸轮部20。心形凸轮部20具有销插拔口21、销进入侧凸轮沟22、卡止凹部23、及销脱离侧凸轮沟24等。如图3B所示,在对锁止部件12进行正面观察时可知,在心形凸轮部20中,从销插拔口21开始沿逆时针方向,销进入侧凸轮沟22、卡止凹部23、及销脱离侧凸轮沟24连续地形成为大致环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心形凸轮部20的与锁止销11相对的里面20a(与锁止销11的箭头Y1方向的前端部相对的面)被形成为无凹凸的平坦面。为此,可容易地形成心形凸轮部20。所以,可简单且低成本地制作锁止部件12。
销插拔口21是用于将锁止销11插入心形凸轮部20及从心形凸轮部20拔出(脱出)的开口(参照图2B)。销插拔口21在锁止部件12的滑动方向(箭头X1、X2所示的方向)上被形成在大致中央位置的上部。
销进入侧凸轮沟22具有在正面图中从销插拔口21朝左斜下方延伸的形状。构成销进入侧凸轮沟22的内侧的壁25包含与销插拔口21相对的部位。具体而言,被构成为当锁止销11从销插拔口21进入心形凸轮部20时,锁止销11首先与壁25进行卡合(以下,将壁25称为卡合壁25)的结构。
销脱离侧凸轮沟24形成在突出壁28和销插拔口21之间。如后所述,越过了突出壁28的锁止销11在销脱离侧凸轮沟24的内侧向销插拔口21行进。
卡止凹部23形成在销进入侧凸轮沟22和销脱离侧凸轮沟24的边界部。卡止凹部23具有凹向内侧的形状,以可与锁止销11进行卡止。
卡止凹部23的侧部上形成了突出壁28。突出壁28形成在相对于锁止销11的行进方向的卡止凹部23的前方位置(图2B中的卡止凹部23的右侧位置)。突出壁28具有沿朝下的方向(图中,箭头Z2所示的方向)突出的形状。
上述锁止销11被构成为,在盖体3处于被关闭了的状态(以下,称为“闭状态”)时被卡止于卡止凹部23。在该卡止状态下,即使要使锁止销11沿拔出方向移动(即,即使要使盖体3沿打开方向移动),由于卡止凹部23是凹向内侧的形状,所以,锁止销11也不会从卡止凹部23脱离。据此,盖体3变为被锁止于闭位置的状态。以下,将盖体3及锁止销11的被锁止了的状态称为“锁止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锁止销11与卡止凹部23进行卡合时,容器1的使用者可获得一种点击感(clickfeeling)。容器1的使用者藉由该点击感,可获知盖体3已被锁止。
另外,如上所述,在卡止凹部23的侧部并在锁止销11的行进侧形成了突出壁28。所以,被卡止于卡止凹部23的锁止销11不会立刻就在销脱离侧凸轮沟24内行进。然而,当锁止销11越过突出壁28后,锁止销11就会在销脱离侧凸轮沟24内行进,并被销脱离侧凸轮沟24导引,向销插拔口21行进。
需要说明的是,图3B所示的一点划线是相对于锁止部件12的滑动方向(箭头X1、X2所示的方向)的中心线CL。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心线CL的一侧(箭头X2方向侧)配置了销进入侧凸轮沟22及卡止凹部23,中心线CL的另一侧(箭头X1方向侧)配置了销脱离侧凸轮沟24。
接下来,对弹簧部18A、18B进行说明。
弹簧部18A、18B具有下端部固定于凸轮形成部16的悬臂梁结构。即,弹簧部18A为,在正面观察锁止部件12的状态(图3B所示的状态)下,从凸轮形成部16的右下端部向斜右上方延伸。同样,弹簧部18B为,在从正面观察锁止部件12的状态下,从凸轮形成部16的左下端部向左斜右上方延伸。这样,弹簧部18A、18B分别形成了板弹簧。
弹簧部18A、18B沿图3B中箭头C1、C2所示的方向可弹性变形。锁止部件12安装于导引部件13,并且,在锁止销11没有进入的状态(以下,称为“中立状态”)下,弹簧部18A的前端部与导引部件13的侧壁部35A的内壁相接(参照图2B)。同样,弹簧部18A的前端部在中立状态下与导引部件13的侧壁部35B的内壁相接(参照图2B)。
弹簧部18A、18B分别为相对于中心线CL对称的形状。另外,弹簧部18A、18B的弹簧常数被设定为互相相等。
具有上述结构的锁止部件12在导引部件13内从中立位置沿箭头X1方向滑动后,与侧壁部35A相接的弹簧部18A沿箭头C1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据此,弹簧部18A上会产生一个对锁止部件12沿逆方向(箭头X2所示的方向)进行施力的弹力。另一方面,锁止部件12从中立位置沿箭头X2方向滑动后,与侧壁部35B相接的弹簧部18B沿箭头C1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据此,弹簧部18B上会产生一个对锁止部件12沿箭头X1方向进行施力的弹力。
接下来,对导引部件13进行说明。
导引部件13内包(内置)锁止部件12,并且,对锁止部件12的沿箭头X1、X2所示方向的滑动(移动)进行导引。导引部件13被构成为,一体地形成侧壁部35A、35B、上壁部36A、及下壁部36B。导引部件13如图4B所示,在正面图中具有框状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引部件13为树脂制一体形成物,然而,导引部件13也可由金属形成。另外,各壁部35A、35B、36A、36B分别由不同的部件形成,然而,也可藉由对该些部件进行接合(结合),以构成一个框状形状的导引部件13。
侧壁部35A、35B的外壁上形成有安装突起34A、34B。导引部件13被插入安装在容器主体2的前端部6上所形成的机构收藏部2a内(参照图1A)。在此状态下,安装突起34A、34B与机构收藏部2a的内壁上所形成的安装凹部(图中未示)相卡合。这样,藉由安装突起34A、34B与安装凹部的卡合,导引部件13被安装在容器主体2(前端部6)上。
导引部件13的上壁部36A上形成了沟部31,盖体3关闭时,锁止销11插入该沟部31内。沟部31被形成在锁止销11的移动轨迹PL上。另外,当锁止部件12处于中立状态时,沟部31被构成为与销插拔口21相对。
上壁部36A上形成有上段部32,下壁部36B上形成有下段部33。导引部件13的上段部32可与锁止部件12上所形成的上段部26滑动卡合。另外,导引部件13的下段部33可与锁止部件12上所形成的下段部27滑动卡合。藉由上段部26、32的可滑动卡合及下段部27、33的可滑动卡合,锁止部件12在导引部件13内能以稳定的状态进行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容器主体2的前端部6上也形成了销用沟2b,销用沟2b用于允许锁止销11随着盖体3的移动在锁止机构10内行进。
接下来,参考图5~图10对锁止机构1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使盖体3从图1A所示的开状态移动至图1B所示的闭状态时的锁止机构10的动作进行说明。
从图1A所示的开状态以枢轴部5为中心对盖体3进行关闭时,与此同时,盖体3上所设置的锁止销11也在移动轨迹PL上进行移动。图5示出了锁止销11移动至锁止部件12和导引部件13的附近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图10中,为了简化附图,对容器1的附图进行了适当的省略。
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锁止销11没有进入锁止部件12内。为此,锁止部件12处于位于导引部件13的中央位置的中立状态。在中立状态下,锁止部件12的销插拔口21与导引部件13的上壁部36A上所形成的沟部31相对。另外,在中立状态下,弹簧部18A、18B与侧壁部35A、35B的内壁相接。
从图5所示的状态再进行盖体3的关闭后,锁止销11通过沟部31和销插拔口21,进入在锁止部件12上所形成的心形凸轮部20内。如图2B所示,在心形凸轮部20上形成销进入侧凸轮沟22的卡合壁25具有与销插拔口21及沟部31相对的部分。换言之,卡合壁25被构成为与锁止销11的移动轨迹PL相交。
所以,锁止销11藉由沟部31在销插拔口21内行进后,锁止销11与卡合壁25卡合。据此,锁止销11被卡合壁25导引的同时,在销进入侧凸轮沟22内行进。
如上所述,锁止销11沿移动轨迹PL移动。该移动轨迹PL在正面观察时为图2B所示的直线状轨迹。另一方面,锁止部件12在导引部件13的内部可沿与移动轨迹PL垂直的方向(图中,箭头X1、X2所示的方向)移动。另外,销进入侧凸轮沟22被设置在偏离中心线CL的位置(图2B及图3B中的左侧位置)。
在中立状态下,该移动轨迹PL与锁止部件12的中心线CL一致。然而,藉由锁止销11进入销进入侧凸轮沟22内,锁止销11按压锁止部件12的卡合壁25。据此,锁止部件12被施力,并沿箭头X1所示的方向移动。
图6示出了,锁止销11藉由卡合壁25的导引进入销进入侧凸轮沟22内,据此,锁止部件12沿箭头X1所示的方向进行了移动的状态。
藉由锁止部件12沿箭头X1所示的方向进行移动,弹簧部18A被压向侧壁部35A,并沿箭头C1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藉由弹簧部18A的弹性恢复力,在锁止部件12上,沿图中箭头X2所示方向移动的力发生作用。锁止销11藉由该弹性恢复力被压向卡合壁25,在维持该状态的同时,锁止销11沿图中箭头Z2所示的方向行进(向下移动)。
锁止销11继续行进后,不久,如图7所示,锁止销11到达卡止凹部23的形成位置。
如上所述,卡止凹部23具有凹向内侧(在正面观察的状态下,右斜上方)的形状。另外,相对于锁止销11的行进方向,卡止凹部23的前方侧部上形成有向下方(箭头Z2所示的方向)延伸的突出壁28。另外,锁止部件12藉由弹簧部18A的弹性恢复力,沿图中箭头X2所示的方向被进行了施力。
为此,锁止销11到达卡止凹部23的形成位置后,锁止销11被突出壁28导引的同时,与卡止凹部23卡合。如上所述,在锁止销11与卡止凹部23进行卡合时,容器1的使用者可获得一种点击感。所以,使用者在获得该点击感后,可停止盖体3的关闭操作。
如上所述,设置有锁止销11的操作部7藉由弹簧部件8相对于盖体主体3a沿向上的方向(箭头D1所示的方向)被进行了施力。所以,使用者停止盖体3的关闭操作后,锁止销11藉由弹簧部件8沿向上的方向(图1B及图8中箭头D1所示的方向)被施力。据此,锁止销11被按压至卡止凹部23,锁止销11变为被卡止于卡止凹部23的状态。
这样,藉由锁止销11被卡止于卡止凹部23,如图1B所示,盖体3被锁止。在此闭状态下,即使力相对于盖体3沿打开方向发生了作用,该力也是使锁止销11按压至卡止凹部23的力,所以,盖体3也不会被打开。
由于锁止销11被卡止于卡止凹部23,所以,弹簧部件8所产生的弹力是将盖体3相对地按压至容器主体2的力。所以,在盖体3被锁止的状态下,藉由盖体3被按压至容器主体2,还可维持收藏部4的气密性。
接下来,对使盖体3从图1B所示的闭状态移动至图1A所示的开状态时的锁止机构10的动作进行说明。
为了对锁止销11和卡止凹部23的卡止进行解除,以使盖体3可移动至开状态,对处于闭状态的盖体3的操作部7进行按压(沿箭头D2所示的方向进行按压)。据此,操作部7抵抗弹簧部件8的弹力沿箭头D2所示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操作部7上所设置的锁止销11也沿箭头D2所示的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箭头D2所示的方向在闭状态下与箭头Z2所示的方向大致为相同。
如上所述,锁止部件12藉由弹簧部18A的弹性恢复力沿箭头X2所示的方向被进行了施力。为此,锁止销11被按压向突出壁28。所以,当锁止销11沿箭头Z2所示的方向移动时,锁止销11在被突出壁28导引的状态下可沿箭头Z2所示的方向移动。
锁止销11沿箭头Z2所示的方向移动后,锁止销11变为越过了突出壁28的状态。图8及图9示出了锁止销11越过了突出壁28的状态。
这样,藉由锁止销11越过突出壁28,锁止部件12藉由弹簧部18A的弹性恢复力沿箭头X2所示的方向移动,锁止销11在销脱离侧凸轮沟24内行进。销脱离侧凸轮沟24是朝向销插拔口21所形成的凸轮沟。所以,藉由锁止销11越过销脱离侧凸轮沟24,基于卡止凹部23的锁止销11的卡止可被解除。之后,盖体3变为可朝向开状态进行移动的状态(锁止解除状态)。
在该锁止解除状态下,藉由使用者使盖体3朝向开状态转动,如图10所示,锁止销11在销脱离侧凸轮沟24内向上方(箭头Z1所示的方向)移动。之后,锁止销11介由销插拔口21及沟部31从锁止部件12及导引部件13脱离。这样,可使盖体3转动至图1A所示的开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盖体3锁止(卡止)于容器主体2的锁止机构10主要由锁止销11和锁止部件12构成。所以,锁止机构10可採用简单的结构确实地将盖体3锁止于容器主体2。为此,藉由使用锁止机构10,可防止容器1的大型化。
尤其是在正面图中,锁止部件12的移动方向为与锁止销11的行进方向(移动轨迹PL)垂直的方向(箭头Z1、Z2所示的方向),并且,该移动方向与容器主体2的前端部6的延伸方向一致。为此,可降低前端部6的厚度(箭头Y1、Y2的尺寸),进而可实现容器1的小型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锁止机构10可知,使用者所进行的将盖体3锁止(卡止)于容器主体2及解除该锁止的操作仅是对盖体3(操作部7)进行按压的操作。为此,将盖体3锁止于容器主体2及解除该锁止的操作可容易地仅由“一次触摸(onetouch)”来进行。具体而言,例如,不再需要一只手对容器1进行支撑,同时,另一只手对盖体3进行开闭那样的操作,仅由一只手就可进行盖体3的开闭。据此,可提高容器1的操作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闭装置9被应用在收藏粉底等化粧料的化粧品容器1中。然而,本发明的应用并非限定于化粧品容器,还可广泛应用在其他容器中。
图11示出了将开闭装置9应用于橱柜40的例子。在图11中,对与图1A至图10所示的构成部件同等的构成部件赋予了相同的符号,并对其说明进行了省略。
橱柜40具有收藏部41和门42。收藏部41具有在立方体形状的一面上形成了开口部43的形状。收藏部41的内部形成了对收藏物进行收藏的收藏空间。介由开口部43,收藏物可被收藏于收藏部41内,并可被从中取出。
门42藉由合叶(合页;铰链)(图中未示)被可开闭地安装在收藏部41上。藉由关闭门42,收藏部41的收藏空间可被闭锁。另外,藉由打开门42,可进行收藏物的收藏和取出。
构成开闭装置9的锁止机构10被配设在收藏部41的天板(顶板)的内侧面41a上。锁止销11被固定在门42的内侧面42a上所配设的销固定件44上。
锁止销11介由销固定件44被固定在门42上,所以,可随着门42的转动而移动。锁止销11的移动轨迹PL(由一点划线所示)在侧面图中为沿水平方向(图中箭头Y1、Y2所示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轨迹。移动轨迹PL在平面图中为以门42的旋转中心位置为中心的圆弧状轨迹。锁止机构10被配设在收藏部41(内侧面41a)上,以使沟部31位于锁止销11的移动轨迹PL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橱柜40所使用的开闭装置9的动作与图1A~图10所示的开闭装置9的动作相同。即,从开位置对门42进行移动时,与此同时,锁止销11在移动轨迹PL上进行移动,并介由沟部31进入锁止机构10内。
锁止销11进入锁止机构10内以后,锁止销11随着锁止部件12的移动(沿与锁止销11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移动,即,沿X1、X2方向的移动),在心形凸轮部20内移动。
之后,锁止销11与心形凸轮部20上所形成的卡止凹部23卡合,锁止销11变为被卡止于锁止机构10的状态。在此卡止状态下,门42在覆盖开口部43的状态下被锁止(变为闭状态)。
为了从闭状态打开门42,对门42向收藏部41侧(箭头Y1方向侧)进行按压。伴随着该按压操作,锁止销11也沿箭头Y1所示的方向移动,并越过突出壁28,这样,与卡止凹部23的卡合就被解除(参照图9)。据此,基于卡止凹部23的锁止销11的卡止被解除,门42变为可向开状态进行移动的状态(锁止解除状态)。
由此可知,开闭装置9的应用并不仅限于收藏粉底等化粧料的化粧品容器1,还可应用于具有相对于收藏部41进行开闭的门42的橱柜40。另外,除了上述各实施方式之外,开闭装置9还可应用于桌子抽屉、餐具橱的玻璃门等。此时,盖体、门、抽屉等相当于可动物,容器主体、桌子、收藏部、餐具橱等相当于固定物。即,在可使可动物相对于固定物进行转动或直线移动的机构或装置中,开闭装置9作为可将该可动物在闭状态下锁止于固定物的装置,可广泛地进行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所示的橱柜40中,为了对处于闭状态的门42的锁止进行解除,需要对门42沿图中箭头Y1所示的方向进行按压。为此,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闭状态下,收藏部41和门42之间必然需要形成一间隙,其为在进行锁止解除时可对门42进行按压的距离。
然而,在不希望锁止时收藏部41和门42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下,也可在门42上设置一个相当于图1A、1B和图8所说明的操作部7及销施力用弹簧部件8的机构。需要说明的是,弹簧部件8虽然不直接对锁止销11进行施力,然而,由于其对设置了锁止销11的操作部7进行了施力,所以,弹簧部件8介由操作部7也对锁止销11进行了施力。藉由这样的结构,可将门42在密着状态下锁止于收藏部41。
接下来,对图1A~图10所示的锁止机构1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2A、12B、12C示出了作为图1A~图10所示的锁止机构10的变形例的锁止机构100。图12A示出了锁止机构10中的锁止销11在心形凸轮部20的销进入侧凸轮沟22内进行了移动的状态,图12B示出了锁止机构10中的锁止销11被卡止于卡止凹部23的状态,图12C示出了锁止机构10中的锁止销11在销脱离侧凸轮沟24内行进了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A、12B、12C中,对与图1A~图10所示的构成部件同等的构成部件赋予了相同的符号,并对其说明进行了省略。
在图1A~图10所示的锁止机构10中,藉由导引部件13上所形成的上段部32及下段部33与锁止部件12上所形成的上段部26及下段部27的可滑动卡合,锁止部件12可在导引部件13内移动。所以,在图1A~图10所示的锁止机构10中,锁止部件12在导引部件13内仅沿一个方向(仅沿箭头X1、X2所示的方向)移动。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锁止结构100中,锁止部件112在导引部件13内也可沿多个方向进行移动。以下,对本变形例的锁止机构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锁止机构100与上述锁止机构10同样地具有锁止销11、锁止部件112、及导引部件113。
锁止部件112如图12A、12B、12C所示,具有上部弯曲面112a。上部弯曲面112a是在凸轮形成部16(主体部15)的上部与导引部件113的上壁部36A相对的弯曲面。同样,在凸轮形成部16(主体部15)上具有下部弯曲面112b。下部弯曲面112b是在凸轮形成部16(主体部15)的下部与导引部件113的下壁部36B相对的弯曲面。
在上述锁止机构10中,锁止部件12上设置了滑动部17,然而,在本变形例的锁止机构100中,锁止部件112上并不设置滑动部17(包含上段部26及下段部27)。所以,导引部件113上也不设置上段部32及下段部33。
本变形例的锁止机构100的与锁止部件112的上壁部36A相对的面上形成了上部弯曲面112A,与下壁部36B相对的面上形成了下部弯曲面112B。另外,上部弯曲面112A及下部弯曲面112B的曲面形状被设定为,在导引部件113内,锁止部件112可进行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凸轮形成部16的两侧部上设置了弹簧部18A、18B,所以,藉由弹簧部18A、18B与导引部件113的当接(抵接),可对预定旋转角度以上的旋转进行限制。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锁止机构100中,如图12A所示,锁止销11在心形凸轮部20的销进入侧凸轮沟22内行进后,锁止部件112可被锁止销11施力。据此,锁止部件112可沿与锁止销11的进入方向(箭头Z2所示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箭头X1所示的方向)移动。
此时,由于锁止部件112上形成了上部弯曲面112a及下部弯曲面112b,所以,锁止部件112进行向箭头X1所示方向的移动的同时,也进行向图12A中箭头D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在图12B中所示的锁止销11被卡止于卡止凹部23的锁止状态下,锁止部件112移动至导引部件113的中央位置。在此状态下,凸轮形成部16被弹簧部18A、18B均等(均匀)地施加了弹簧力,所以,变为正立状态(未旋转的状态)。
锁止销11从卡止凹部23脱离,锁止状态被解除后,锁止销11如图12C所示,可进入心形凸轮部20的销脱离侧凸轮沟24内。锁止销11进入销进入侧凸轮沟22内后,锁止部件112被锁止销11施力,并沿与锁止销11的进入方向(箭头Z2所示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箭头X2所示的方向)移动。
锁止部件112沿箭头X2方向移动时也同样,由于锁止部件112上形成了上部弯曲面112a及下部弯曲面112b,所以,锁止部件112进行向箭头X2所示方向的移动的同时,也进行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图12C中箭头D所示的旋转)。
如上所述,在本变形例的锁止机构100中,锁止销11在心形凸轮部20内行进,被锁止销11施力了的锁止部件112移动时,锁止部件112除了可进行箭头X1、X2所示方向的直线移动之外,还可进行旋转移动。由于锁止部件112可同时进行移动和转动,所以,在本变形例的锁止机构100中,与图1A~图10所示的锁止机构10相比,可使锁止销11在心形凸轮部20内行进时的锁止部件112相对于箭头X1、X2所示的方向的移动量变得较小。
即,锁止销11在心形凸轮部20内移动时,锁止销11对心形凸轮部20的内壁进行按压,该按压力可使锁止部件112移动。另外,藉由锁止部件112的移动,锁止销11可在心形凸轮部20内圆滑地进行移动。
锁止销11在心形凸轮部20内移动时,并不是仅对心形凸轮部20的内壁仅沿箭头X1、X2所示的方向进行按压,而是可沿各种各样的方向进行按压。在图1A~图10所示的锁止机构10中,沿箭头X1、X2所示方向以外的方向所作用的按压力也可被锁止部件12的沿箭头X1、X2所示方向的移动所吸收。为此,锁止销11在心形凸轮部20内移动时,锁止部件12沿箭头X1、X2所示方向移动的距离就变长了。
相对于此,在本变形例中,藉由在锁止部件112上设置上部弯曲面112A及下部弯曲面112B,锁止部件112在导引部件113内可进行旋转。所以,锁止销11在心形凸轮部20内移动时,如果沿箭头X1、X2所示方向以外的方向对心形凸轮部20的内壁进行了按压,则锁止部件112会进行旋转。该旋转并不随着图中箭头X1、X2所示方向的移动而进行。
所以,藉由在锁止部件112设置上部弯曲面112A及下部弯曲面112B,并构成为在导引部件113内可进行旋转移动,可降低锁止部件112的箭头X1、X2所示方向的移动量。据此,可实现锁止机构10的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凸轮形成部16上所形成的凸轮,使用了心形凸轮,然而,只要是藉由随着盖体3移动的锁止销11的进入可对锁止销11进行卡止,并且,藉由对盖体3的操作可对卡合进行解除的凸轮,也可以使用其他凸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引部件13与容器主体2为不同的构成部件,然而,也可一体地形成导引部件13和容器主体2。此时,可进一步实现容器主体2的小型化,并可使部件数减少。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具体公开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和改良。
本申请是主张2013年12月6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3-253494号及2014年3月3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4-040136号的优先权的申请,其全部内容藉由参照的方式被引用于本申请。
符号说明
1容器
2容器主体
3盖体
4收藏部
5枢轴部
6前端部
7操作部
8弹簧部件
9开闭装置
10、100锁止机构
11锁止销(pin)
12、112锁止部件
13、113导引部件
15主体部
16凸轮形成部
17滑动部
18A、18B弹簧部
20心形凸轮部
21销插拔口
22销进入侧凸轮沟
23卡止凹部
24销脱离侧凸轮沟
25卡合壁
26上段部
27下段部
31沟部
32上段部
33下段部
34A、34B安装突起
35A、35B侧壁部
112a上部弯曲面
112b下部弯曲面
PL移动轨迹
CL中心线
Claims (12)
1.一种锁止机构,其将可转动地安装在第1部件上的第2部件固定在所述第1部件上,具有:
锁止销;
锁止部件,其随着所述锁止销的行进而移动;及
第1施力部件,其对所述锁止部件进行施力,
其中,
所述锁止部件具有凸轮沟,所述锁止销随着所述第2部件的转动动作进入所述凸轮沟并在其内部行进,
所述凸轮沟具有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在所述第2部件移动至被固定于所述第1部件的位置时对所述锁止销进行卡止,并藉由对处于卡止状态的所述锁止销进行压入,对所述锁止销的卡止进行解除,
所述锁止部件的移动方向被设定为是与所述锁止销进入所述凸轮沟的方向不同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中:
所述锁止部件的移动方向被设定为与所述锁止销进入所述凸轮沟的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中:
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第1施力部件一体地形成为一个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中:
还具有导引部件,其内置所述锁止部件,并对所述锁止部件的移动进行导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中:
所述凸轮沟形成心形凸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中:
还具有第2施力部件,其对所述锁止销向卡止部进行施力。
7.一种开闭装置,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闭装置,其中:
所述锁止部件的移动方向被设定为与所述锁止销进入所述凸轮沟的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闭装置,其中:
所述锁止部件和所述第1施力部件一体地形成为一个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闭装置,其中:
所述锁止机构还具有导引部件,其内置所述锁止部件,并对所述锁止部件的移动进行导引。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闭装置,其中:
所述凸轮沟形成心形凸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闭装置,其中:
所述锁止机构还具有第2施力部件,其对所述锁止销向卡止部进行施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53494 | 2013-12-06 | ||
JP2013-253494 | 2013-12-06 | ||
JP2014040136A JP5756873B2 (ja) | 2013-12-06 | 2014-03-03 | 開閉装置 |
JP2014-040136 | 2014-03-03 | ||
PCT/JP2014/081433 WO2015083619A1 (ja) | 2013-12-06 | 2014-11-27 | ロック機構及び開閉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36876A true CN105636876A (zh) | 2016-06-01 |
CN105636876B CN105636876B (zh) | 2017-06-23 |
Family
ID=5327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5631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36876B (zh) | 2013-12-06 | 2014-11-27 | 锁止机构及开闭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273250A1 (zh) |
EP (1) | EP3064447A4 (zh) |
JP (1) | JP5756873B2 (zh) |
KR (2) | KR20160055251A (zh) |
CN (1) | CN105636876B (zh) |
PH (1) | PH12016501018A1 (zh) |
TW (1) | TW201522762A (zh) |
WO (1) | WO201508361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98898B2 (ja) * | 2014-09-17 | 2019-04-10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開閉容器の開閉機構 |
JP5830192B1 (ja) * | 2015-06-09 | 2015-12-0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開閉容器の開閉機構 |
JP6550282B2 (ja) * | 2015-06-30 | 2019-07-24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ワンタッチ開閉容器 |
FR3056387B1 (fr) * | 2016-09-28 | 2018-11-23 | Parfums Christian Dior | Pot apte a contenir un produit solide, liquide ou pateux |
USD818932S1 (en) * | 2016-10-12 | 2018-05-29 | Marcellus Lee Reid | Reinforced covers for storage compartments |
USD949086S1 (en) | 2018-05-24 | 2022-04-19 | Stephen Christopher Swift | Reinforced cover for storage compartments |
CN109867023B (zh) * | 2019-04-16 | 2020-06-23 | 江苏亚示照明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防护密封盒 |
AT523167B1 (de) * | 2019-12-19 | 2021-06-15 | Blum Gmbh Julius |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zur lösbaren Verriegelung zweier relativ zueinander bewegbarer Möbelteile |
CN111817064B (zh) * | 2020-08-07 | 2021-11-09 |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 翻盖装置及插座 |
KR20220023445A (ko) * | 2020-08-21 | 2022-03-02 | (주)루맷 | 캠 와이어를 이용한 밀폐박스용 원터치 잠금장치 |
CN112249491A (zh) * | 2020-09-11 | 2021-01-22 | 广东邮政邮件快件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快递柜 |
FR3140246B1 (fr) * | 2022-10-03 | 2025-03-14 | Pochet | Récipient pour produit cosmétique comportant un pot en verre et un couvercle en deux parties vissé sur un col de ce dernier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984497U (zh) * | 1972-11-13 | 1974-07-22 | ||
JPS5344273A (en) * | 1976-09-30 | 1978-04-20 | Pilot Precision | Apparatu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box |
JPS6346007Y2 (zh) * | 1984-10-02 | 1988-11-30 | ||
JP2003334112A (ja) * | 2002-05-22 | 2003-11-25 | Koatsu Kako Kk | コンパクト容器 |
CN101472804A (zh) * | 2006-06-19 | 2009-07-01 | C及N包装公司 | 整体式的按钮型翻折式顶部封盖 |
CN101918664A (zh) * | 2007-12-26 | 2010-12-15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安全装置及开闭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31959Y2 (zh) | 1976-08-09 | 1981-07-30 | ||
DE3716288A1 (de) * | 1987-01-15 | 1988-07-28 | Itw Ateco Gmbh | Schliessvorrichtung fuer eine einen hohlraum abschliessende klappe oder dergleichen |
US6719337B1 (en) * | 2000-11-03 | 2004-04-13 | Southco, Inc. | Push-push latch |
JP2004231245A (ja) | 2003-01-31 | 2004-08-19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容器 |
-
2014
- 2014-03-03 JP JP2014040136A patent/JP5756873B2/ja active Active
- 2014-11-27 KR KR1020167009602A patent/KR20160055251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4-11-27 KR KR1020187003762A patent/KR20180016643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4-11-27 CN CN201480056317.5A patent/CN10563687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1-27 WO PCT/JP2014/081433 patent/WO201508361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1-27 EP EP14867617.4A patent/EP306444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11-27 US US15/030,945 patent/US2016027325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4-12-05 TW TW103142383A patent/TW201522762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6
- 2016-05-31 PH PH12016501018A patent/PH12016501018A1/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984497U (zh) * | 1972-11-13 | 1974-07-22 | ||
JPS5344273A (en) * | 1976-09-30 | 1978-04-20 | Pilot Precision | Apparatu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box |
JPS6346007Y2 (zh) * | 1984-10-02 | 1988-11-30 | ||
JP2003334112A (ja) * | 2002-05-22 | 2003-11-25 | Koatsu Kako Kk | コンパクト容器 |
CN101472804A (zh) * | 2006-06-19 | 2009-07-01 | C及N包装公司 | 整体式的按钮型翻折式顶部封盖 |
CN101918664A (zh) * | 2007-12-26 | 2010-12-15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安全装置及开闭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60055251A (ko) | 2016-05-17 |
US20160273250A1 (en) | 2016-09-22 |
EP3064447A1 (en) | 2016-09-07 |
TW201522762A (zh) | 2015-06-16 |
WO2015083619A1 (ja) | 2015-06-11 |
TWI563158B (zh) | 2016-12-21 |
CN105636876B (zh) | 2017-06-23 |
JP5756873B2 (ja) | 2015-07-29 |
JP2015129014A (ja) | 2015-07-16 |
KR20180016643A (ko) | 2018-02-14 |
EP3064447A4 (en) | 2017-06-21 |
PH12016501018A1 (en) | 2016-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36876B (zh) | 锁止机构及开闭装置 | |
JP4708855B2 (ja) | プッシュ・プッシュ式ラッチ組立体 | |
US20180022281A1 (en) | Console lid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 |
JP5260199B2 (ja) | コンパクト容器 | |
KR20080059470A (ko) | 푸쉬 래치 장치를 구비한 서랍 슬라이드 | |
US9850692B2 (en) | Glove box for an automobile | |
KR101575929B1 (ko) | 이중 도어방식을 갖는 내부도어의 버튼 래치장치 | |
KR101464266B1 (ko) | 누름 개폐형 슬라이딩 장치 | |
CN108082663B (zh) | 抽出式收纳箱 | |
JP4200468B1 (ja) | フラットドアの開閉機構 | |
JP6076307B2 (ja) | 収納装置 | |
JP2016141423A (ja) | 蓋体付き容器 | |
JP5416615B2 (ja) | スライド式容器 | |
JP5094171B2 (ja) | コンパクト容器 | |
JP5241390B2 (ja) | コンパクト容器 | |
JP5642431B2 (ja) | コンパクト容器 | |
JP5707156B2 (ja) | コンパクト容器 | |
JP6910162B2 (ja) | コンパクト容器 | |
JP6637760B2 (ja) | 蓋付き容器 | |
JP7193214B2 (ja) | ロック機構付き箱型容器 | |
JP6952479B2 (ja) | コンパクト容器 | |
JP6271792B1 (ja) | 棒状化粧料容器 | |
JP2020128239A (ja) | カード状振り出し容器 | |
JP6643844B2 (ja) | 収納容器 | |
JP5830192B1 (ja) | 開閉容器の開閉機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