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0355A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30355A CN105630355A CN201511000175.3A CN201511000175A CN105630355A CN 105630355 A CN105630355 A CN 105630355A CN 201511000175 A CN201511000175 A CN 201511000175A CN 105630355 A CN105630355 A CN 1056303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screen
- region
- display
- grip
- scre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41001465382 Physalis alkekeng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702 transmitt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91 charge neutr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64 neutr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显示屏中更加方便用户操作的区域,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显示屏中不易被遮挡的区域,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也增加了浏览的便利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打电话、发短信,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为了追求更好的显示效果和浏览效果,具有双显示屏的移动终端应运而生。然而,双显示屏的移动终端整个显示区域大,用户握持移动终端之后,尤其是双手握持移动终端之后,能触控到的显示区域有限,会造成用户操作不便的问题。例如,参见图5,若在该双显示屏中显示一个正在编辑中的Word文档,其中该文档的各种操作图标显示在第一显示屏中上侧部分,若此时用户双手握持在第二显示屏的两侧上,则需放开一个手去选择操作图标对文档进行操作,此时可能会造成握持不稳固使得移动终端掉落造成损坏,但是若不放开一只手去操作,操作起来又会非常不便,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可提高操作便利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0006]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
[0007]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
[0008]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0009]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不屏;
[0010]区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
[0011]界面显示单元,用于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
[0012]本发明实施例,可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还可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进而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从而可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显示屏中更加方便用户操作的区域,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显示屏中不易被遮挡的区域,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也增加了浏览的便利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QQ即时聊天窗口界面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1S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 InternetDevice)、穿戴式智能设备等电子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是由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一组代码执行,该代码执行于计算机系统中。
[0022]下面将结合图1到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进行具体描述。
[0023]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显示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0024] SlOl,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0025]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终端包括至少两个显示屏,且可预先在终端的壳体上或者壳体相应的位置处预置传感器以检测用户握持终端时的握持位置。其中,终端的壳体是指终端中除显示屏和集成电路芯片等主要硬件之外的部分(即终端的外框),如显示屏旁的边框以及背部盖体。用户握持终端时,握持位置处通常光线暗、距障碍物(即用户的手)距离为零,并且会施加力度于握持位置处,根据这些特点,在终端上预置的传感器可包括:感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等等。
[0026]具体的,可首先在终端的边框上预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用户握持终端时施加于终端边框上的力,以确定用户握持终端时的握持位置,即通过检测终端边框上的受力点确定握持位置。例如,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双屏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可将压力传感器预置于双屏终端的6段边框上,当用户单手正常握持该双屏终端时,通常大拇指会放置于第6边框段上,此时第6边框段上的压力传感器便会检测到压力,终端便可确定当前的握持位置位于第6边框段上;同理,若终端检测到第6边框段和第5边框上同时受力,便可确定握持位置位于第6边框段和第5边框上。
[0027] S102,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
[0028]具体实现中,可在终端中首先预设握持位置与操作区域及浏览区域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确定与当前握持位置相应的操作区域和浏览区域。操作区域可只是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也可以就是整个显示屏,并且浏览区域可设置在除操作区域之外剩余的显示区域上。例如,参见图5,预设握持位置位于第I边框段、第3边框段或者第5边框段对应的操作区域为第一显示屏,而浏览区域为第二显示屏;握持位置位于第2边框段、第4边框段或者第6边框段对应的操作区域为第二显示屏,而浏览区域为第一显示屏。
[0029]可选的,本步骤可具体为:当所述握持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壳体上,并且所述握持位置不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并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或者,当所述握持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并且所述握持位置不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并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
[0030]将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分别设置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两个区域分离界限鲜明。操作区域设置于握持位置所在的显示屏,使用户无论是单手操作还是双手操作,操作起来都能更加便利;并且设置成为浏览区域的显示屏上不存在握持位置,因此,用户的手一般不会遮挡该显示屏,用户浏览时会更加方便。
[0031]可选的,当所述握持位置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分屏显示,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并靠近所述握持位置的分屏上,以及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除所述操作区域所在的分屏之外的其他分屏上。
[0032]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预先将终端的两个显示屏分为多个显示区域(即分屏)。当握持位置有多个,且多个握持位置同时位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时,便可分别确定与每个握持位置最接近的分屏,并将这些分屏设置为操作区域,将浏览区域设置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中除操作区域所在的分屏之外的其他分屏上。
[0033]例如,参见图5,图5所示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被分为6个分屏,当检测到握持位置位于第I边框段上和第2边框段上时,可将与其最近的第I分屏和第2分屏设置为操作区域,因此,剩余的第3分屏、第4分屏、第5分屏和第6分屏可设置为浏览区域;当检测到握持位置位于第I边框段上和第6边框段上时,可将第I分屏以及第4分屏设置为操作区域,剩余的第2分屏、第3分屏、第5分屏和第6分屏可设置为浏览区域。
[0034] 此外,当检测到握持位置位于第I边框段上和第6边框段上时,为了浏览区域显示的内容更加整齐规则以便于用户浏览,除了可将第I分屏以及第4分屏设置为操作区域,还可将第二显示屏中的与第4分屏相对应的第5分屏以及第一显示屏中的与第I分屏相对应的第2分屏也设置成为操作区域,相对应的设置成浏览区域的为第3分屏和第6分屏。
[0035] S103,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
[0036]具体实现中,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是指各类型的文件当前在显示屏中显示时的显示界面,例如word文档阅读显示界面、QQ即时聊天窗口界面、视频文件播放界面、文件夹展示界面、图片编辑展示界面以及图片浏览显示界面等等。
[0037]其中,操作要素是指程序界面中显示的用于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以使用户输入需发送的内容或者输入各种程序指令以实现对当前程序界面中显示的内容进行调整和编辑或对程序界面本身进行调整的要素。例如,当前程序界面为如图6所示的QQ即时聊天窗口界面,则其中的操作要素可包括文字内容输入窗口、虚拟键盘和各功能操作图标(如图6中所出现的发送按键图标、语音输入图标以及表情添加图标等等,此外还可以包括字体设置功能图标以及屏幕截取功能图标等等)等等,因此可将集中了这些操作要素的界面显示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即为消息输入窗口)显示到操作区域便于用户进行操作。
[0038]其中,浏览要素是指程序界面中显示的用于给用户观看浏览的要素,例如,上述实例中QQ即时聊天窗口界面中的消息显示窗口中显示的用户发送的文字消息和图片,以及对方发送的文字消息等,这些要素的主要作用是展示给用户以使用户了解本次即时聊天的交流内容,因此可将集中了浏览要素的界面显示区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即为消息显示窗口)显示到浏览区域便于用户进行浏览。又例如,在视频文件播放窗口界面中,其中展示的视频画面则为浏览要素,窗口中展示的进度条、音量控制图标、亮度控制图标以及播放暂停控制图标等为操作要素,因此将展示视频画面的界面显示区域调整到浏览区域中显示,便于用户观看,将操作要素集中的界面显示区域调整在操作区域中显示,便于用户操作。
[0039]可选的,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和操作要素同时显示在所述浏览区域中和所述操作区域中,并将所述浏览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设置为低于所述操作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
[0040]具体实现中,确定了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之后,尤其是当确定的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分别占据一个显示屏时,可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重复显示在浏览区域中和操作区域中,以实现将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和操作要素同时显示在浏览区域中和操作区域中。还可把浏览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设置为低于操作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防止用户对浏览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产生误操作。采用这种显示方式,可在两个显示屏背靠背时,握持终端的用户除了自己能观看到程序界面的内容还能将其分享给其他用户进行观看。
[0041]本发明实施例,可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还可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进而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从而可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显示屏中更加方便用户操作的区域,将浏览区域设置在不易被遮挡的区域,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也增加了浏览的便利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0042]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显示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0043] S201,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0044]具体实现中,本步骤可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lOl,在此不再赘述。
[0045] S202,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夹角。
[0046]具体实现中,可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中分别设置磁铁和数字霍尔传感器,当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壳体上的磁铁和数字霍尔传感器的距离也随之变化,而此时数字霍尔传感器的霍尔值也随着数字霍尔传感器与磁铁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根据霍尔值来判断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角度值。当然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检测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夹角,例如,通过第一显示屏和第一显示屏的壳体之间的连接轴当前的旋转度数判断第一显示屏和第一显示屏之间的夹角。
[0047] S203,当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夹角的角度值大于预设角度值时,确定目标显示屏,所述目标显示屏为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正面朝向用户的任一显示屏。
[0048]具体实现中,可将预设的角度值设置为180度(假设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正面对正面扣合时的角度值为O度),因此当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角度值大于180度时,在用户正常握持情况下其中一个显示屏的正面应该是面向用户的,另一个显示屏的正面应该是背向用户的。此时用户可手动选择正面面向用户的显示屏作为目标显示屏,还可启动第一显示屏或者第二显示屏上侧壳体中预置的摄像头采集图像帧,若图像帧中包含人脸图像则将采集该图像帧的显示屏设置为目标显示屏,否则将另一显示屏设置为目标显示屏。
[0049] S204,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目标显示屏上,将浏览区域设置在另一显示屏上。
[0050]具体实现中,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正面面向用户的显示屏上(可将正面面向用户的整个显示屏设置为操作区域或者只是将正面面向用户的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设置成为操作区域),将浏览区域设置在另一显示屏上,可使得用户更加方便的对操作区域中显示操作要素进行操作,而另一显示屏上浏览区域的内容可以展示给其他用户进行观看,起到内容分享的作用。例如,当前显示屏正在进行幻灯片放映,此时正面面向用户的显示屏上可显示当前播放的幻灯片以及幻灯片放映的各种操作要素(如前进图标、后退功能图标和暂停播放功能图标),便于用户进行幻灯片的播放控制,而另一显示屏则显示当前播放的幻灯片,于是其他用户便能很好的观看幻灯片的播放。
[0051] S205,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
[0052]具体实现中,本步骤可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在此不再赘述。
[0053]本发明实施例,可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并检测终端的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屏之间的夹角;还可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夹角的角度值大于预设角度值时,将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中正面朝向用户的任一显示屏确定为目标显示屏;进而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目标显示屏上,将浏览区域设置在另一显示屏上,并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浏览区域中,将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操作区域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正面面向用户的显示屏上,可便于用户进行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将浏览区域设置在背向用户的显示屏上,可将当前操作区域所在的显示屏所显示的程序界面同时分享给其他用户进行浏览,提高了浏览的便利性,并丰富了双显示屏的终端的功能。
[0054]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终端至少可以包括:位置获取单元301、区域确定单元302和界面显示单元303。
[0055]位置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0056]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终端包括至少两个显示屏,且可预先在终端的壳体上或者壳体相应的位置处预置传感器以检测用户握持终端时的握持位置。其中,终端的壳体是指终端中除显示屏和集成电路芯片等主要硬件之外的部分(即终端的外框),如显示屏旁的边框以及背部盖体。用户握持终端时,握持位置处通常光线暗、距障碍物(即用户的手)距离为零,并且会施加力度于握持位置处,根据这些特点,在终端上预置的传感器可包括:感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等等。
[0057]具体的,可首先在终端的边框上预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用户握持终端时施加于终端边框上的力,以使位置获取单元301确定用户握持终端时的握持位置,即通过检测终端边框上的受力点确定握持位置。例如,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双屏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可将压力传感器预置于双屏终端的6段边框上,当用户单手正常握持该双屏终端时,通常大拇指会放置于第6边框段上,此时第6边框段上的压力传感器便会检测到压力,位置获取单元301便可确定当前的握持位置位于第6边框段上;同理,若终端检测到第6边框段和第5边框上同时受力,位置获取单元301便可确定握持位置位于第6边框段和第5边框上。
[0058]区域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
[0059]具体实现中,可在终端中首先预设握持位置与操作区域及浏览区域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区域确定单元302确定与当前握持位置相应的操作区域和浏览区域。操作区域可只是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也可以就是整个显示屏,并且浏览区域可设置在除操作区域之外剩余的显示区域上。例如,参见图5,预设握持位置位于第I边框段、第3边框段或者第5边框段对应的操作区域为第一显示屏,而浏览区域为第二显示屏;握持位置位于第2边框段、第4边框段或者第6边框段对应的操作区域为第二显示屏,而浏览区域为第一显示屏。
[0060]可选的,区域确定单元302具体用于:当所述握持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壳体上,并且所述握持位置不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并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或者,当所述握持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并且所述握持位置不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并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
[0061]将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分别设置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两个区域分离界限鲜明。操作区域设置于握持位置所在的显示屏,使用户无论是单手操作还是双手操作,操作起来都能更加便利;并且设置成为浏览区域的显示屏上不存在握持位置,因此,用户的手一般不会遮挡该显示屏,用户浏览时会更加方便。
[0062]可选的,所述区域确定单元302还具体用于:当所述握持位置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分屏显示,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并靠近所述握持位置的分屏上,以及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除所述操作区域所在的分屏之外的其他分屏上。
[0063]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预先将终端的两个显示屏分为多个显示区域(即分屏)。握持位置有多个,且多个握持位置同时位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时,便可分别确定与每个握持位置最接近的分屏,并将这些分屏设置为操作区域,将浏览区域设置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中除操作区域所在的分屏之外的其他分屏上。
[0064]例如,参见图5,图5所示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被分为6个分屏,当检测到握持位置位于第I边框段上和第2边框段上时,区域确定单元302可将与其最近的第I分屏和第2分屏设置为操作区域,因此,剩余的第3分屏、第4分屏、第5分屏和第6分屏可设置为浏览区域;当检测到握持位置位于第I边框段上和第6边框段上时,区域确定单元302可将第I分屏以及第4分屏设置为操作区域,剩余的第2分屏、第3分屏、第5分屏和第6分屏可设置为浏览区域。
[0065] 此外,当检测到握持位置位于第I边框段上和第6边框段上时,为了浏览区域显示的内容更加整齐规则以便于用户浏览,区域确定单元302除了可将第I分屏以及第4分屏设置为操作区域,还可将第二显示屏中的与第4分屏相对应的第5分屏以及第一显示屏中的与第I分屏相对应的第2分屏也设置成为操作区域,相对应的设置成浏览区域的为第3分屏和第6分屏。
[0066] 界面显示单元303,用于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
[0067]具体实现中,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是指各类型的文件当前在显示屏中显示时的显示界面,例如word文档阅读显示界面、QQ即时聊天窗口界面、视频文件播放界面、文件夹展示界面、图片编辑展示界面以及图片浏览显示界面等等。
[0068]其中,操作要素是指程序界面中显示的用于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以使用户输入需发送的内容或者输入各种程序指令以实现对当前程序界面中显示的内容进行调整和编辑或对程序界面本身进行调整的要素。例如,当前程序界面为如图6所示的QQ即时聊天窗口界面,则其中的操作要素可包括文字内容输入窗口、虚拟键盘和各功能操作图标(如图6中所出现的发送按键图标、语音输入图标以及表情添加图标等等,此外还可以包括字体设置功能图标以及屏幕截取功能图标等等)等等,因此,界面显示单元303可将集中了这些操作要素的界面显示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即为消息输入窗口)显示到操作区域便于用户进行操作。
[0069]其中,浏览要素是指程序界面中显示的用于给用户观看浏览的要素,例如,上述实例中QQ即时聊天窗口界面中的消息显示窗口中显示的用户发送的文字消息和图片,以及对方发送的文字消息等,这些要素的主要作用是展示给用户以使用户了解本次即时聊天的交流内容,因此,界面显示单元303可将集中了浏览要素的界面显示区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即为消息显示窗口)显示到浏览区域便于用户进行浏览。又例如,在视频文件播放窗口界面中,其中展示的视频画面则为浏览要素,窗口中展示的进度条、音量控制图标、亮度控制图标以及播放控制图标等为操作要素,因此,界面显示单元303将展示视频画面的界面显示区域调整到浏览区域中显示,便于用户观看,将操作要素集中的界面显示区域调整在操作区域中显示,便于用户操作。
[0070]可选的,所述界面显示单元303具体用于: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和操作要素同时显示在所述浏览区域中和所述操作区域中,并将所述浏览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设置为低于所述操作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
[0071]具体实现中,区域确定单元302确定了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之后,尤其是当确定的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分别占据一个显示屏时,界面显示单元303可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重复显示在浏览区域中和操作区域中,以实现将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和操作要素同时显示在浏览区域中和操作区域中。还可把浏览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设置为低于操作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防止用户对浏览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产生误操作。采用这种显示方式,可在两个显示屏背靠背时,握持终端的用户除了自己能观看到程序界面的内容还能将其分享给其他用户进行观看。
[0072]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夹角检测单元304,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夹角。
[0073]具体实现中,可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中分别设置磁铁和数字霍尔传感器,当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壳体上的磁铁和数字霍尔传感器的距离也随之变化,而此时数字霍尔传感器的霍尔值也随着数字霍尔传感器与磁铁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因此,夹角检测单元303可以根据霍尔值来判断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角度值。当然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检测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夹角,例如,夹角检测单元303通过第一显示屏和第一显示屏的壳体之间的连接轴当前的旋转度数判断第一显示屏和第一显示屏之间的夹角。
[0074]相应的,所述区域确定单元302,还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夹角的角度值大于预设角度值时,确定目标显示屏,所述目标显示屏为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正面朝向用户的任一显示屏;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目标显示屏上,将浏览区域设置在另一显示屏上。
[0075]具体实现中,可将预设的角度值设置为180度(假设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正面对正面扣合时的角度值为O度),因此当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角度值大于180度时,在用户正常握持情况下其中一个显示屏的正面应该是面向用户的,另一个显示屏的正面应该是背向用户的。此时用户可手动选择正面面向用户的显示屏作为目标显示屏,还可启动第一显示屏或者第二显示屏上侧壳体中预置的摄像头采集图像帧,若图像帧中包含人脸图像则区域确定单元302将采集该图像帧的显示屏设置为目标显示屏,否则将另一显示屏设置为目标显示屏。
[0076]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正面面向用户的显示屏上(可将正面面向用户的整个显示屏设置为操作区域或者只是将正面面向用户的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设置成为操作区域),将浏览区域设置在另一显示屏上,可使得用户更加方便的对操作区域中显示操作要素进行操作,而另一显示屏上浏览区域的内容可以展示给其他用户进行观看,起到内容分享的作用。例如,当前显示屏正在进行幻灯片放映,此时正面面向用户的显示屏上可显示当前播放的幻灯片以及幻灯片放映的各种操作要素(如前进图标、后退功能图标和暂停播放功能图标),便于用户进行幻灯片的播放控制,而另一显示屏则显示当前播放的幻灯片,于是其他用户便能很好的观看幻灯片的播放。
[0077]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位置获取单元301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还可通过区域确定单元302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进而通过界面显示单元303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从而可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显示屏中更加方便用户操作的区域,将浏览区域设置在不易被遮挡的区域,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也增加了浏览的便利性,提高了用户体验。O
[0078]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终端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10,例如CPU,至少一个输入设备420,至少一个输出设备430和存储器440。上述处理器410、输入设备420、输出设备430和存储器440通过通信总线450连接通信。
[0079]输入设备420可以包括摄像头、物理按键、触控面板、触控屏和指纹传感器等。输出设备430可以包括显示屏。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输入设备420主要为触控屏、传感器和摄像头等,用以接收用户输入的各种操作、检测握持位置以及采集图像。
[0080] 存储器440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440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410的存储终端。
[0081] 处理器410可以结合图3所示的终端,其中存储器440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410调用存储器4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0082]上述输入设备410,用于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0083] 上述处理器410,用于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
[0084]上述输出设备430,用于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
[0085]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401具体用于:当所述握持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壳体上,并且所述握持位置不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并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或者,当所述握持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并且所述握持位置不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并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
[0086]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410还具体用于:当所述握持位置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分屏显示,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并靠近所述握持位置的分屏上,以及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除所述操作区域所在的分屏之外的其他分屏上。
[0087]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410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夹角;当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夹角的角度值大于预设角度值时,确定目标显示屏,所述目标显示屏为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正面朝向用户的任一显示屏;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目标显示屏上,将浏览区域设置在另一显示屏上。
[0088]可选的,上述输出设备430具体用于: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和操作要素同时显示在所述浏览区域中和所述操作区域中,并将所述浏览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设置为低于所述操作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
[0089]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单元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009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等。
[0091]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 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包括: 当所述握持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壳体上,并且所述握持位置不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并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或者, 当所述握持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并且所述握持位置不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并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包括: 当所述握持位置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分屏显示,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并靠近所述握持位置的分屏上,以及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除所述操作区域所在的分屏之外的其他分屏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夹角; 所述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包括: 当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夹角的角度值大于预设角度值时,确定目标显示屏,所述目标显示屏为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正面朝向用户的任一显示屏; 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目标显示屏上,将浏览区域设置在另一显示屏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包括: 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和操作要素同时显示在所述浏览区域中和所述操作区域中,并将所述浏览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设置为低于所述操作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当前的握持位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 区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握持位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确定浏览区域和操作区域; 界面显示单元,用于将当前显示的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显示到所述浏览区域中,并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操作要素显示到所述操作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握持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壳体上,并且所述握持位置不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并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或者, 当所述握持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并且所述握持位置不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上,并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确定单元还具体用于:当所述握持位置同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壳体上,则将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分屏显示,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并靠近所述握持位置的分屏上,以及将浏览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除所述操作区域所在的分屏之外的其他分屏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夹角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的夹角; 所述区域确定单元,还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夹角的角度值大于预设角度值时,确定目标显示屏,所述目标显示屏为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正面朝向用户的任一显示屏;将操作区域设置在所述目标显示屏上,将浏览区域设置在另一显示屏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显示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程序界面中的浏览要素和操作要素同时显示在所述浏览区域中和所述操作区域中,并将所述浏览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设置为低于所述操作区域中显示的操作要素的操作权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1000175.3A CN105630355A (zh) | 2015-12-26 | 2015-12-26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1000175.3A CN105630355A (zh) | 2015-12-26 | 2015-12-26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30355A true CN105630355A (zh) | 2016-06-01 |
Family
ID=56045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1000175.3A Pending CN105630355A (zh) | 2015-12-26 | 2015-12-26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30355A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5312A (zh) * | 2016-06-08 | 2016-11-0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和装置 |
CN106250091A (zh) * | 2016-07-20 | 2016-12-21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247552A (zh) * | 2017-06-30 | 2017-10-1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7491163A (zh) * | 2016-06-12 | 2017-12-19 | 陈亮 | 双表体智能手表及其表体朝向判断方法、系统和显示屏点亮系统 |
CN107490954A (zh) * | 2016-06-12 | 2017-12-19 | 陈亮 | 包含两个表体的智能手表 |
CN107704186A (zh) * | 2017-09-01 | 2018-02-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7835305A (zh) * | 2017-10-26 | 2018-03-23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具有屏幕的终端设备的信息输入方法和装置 |
CN107992260A (zh) * | 2016-10-26 | 2018-05-04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程序的存储介质 |
CN108184015A (zh) * | 2017-12-25 | 2018-06-1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异形区域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8280136A (zh) * | 2017-12-27 | 2018-07-1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对象预览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536498A (zh) * | 2017-12-29 | 2018-09-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聊天界面的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343788A (zh) * | 2018-09-30 | 2019-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10727409A (zh) * | 2019-09-29 | 2020-01-2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085317A1 (en) * | 2008-10-06 | 2010-04-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epending on a user's contact pattern |
US20100241985A1 (en) * | 2009-03-23 | 2010-09-23 | Core Logic, Inc. | Providing Virtual Keyboard |
CN102203715A (zh) * | 2011-05-23 | 2011-09-2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输入方法、输入装置和终端设备 |
CN102957801A (zh) * | 2012-11-14 | 2013-03-06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对称双屏移动终端切换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041592A (zh) * | 2011-06-30 | 2013-04-17 | Z124公司 | 双屏游戏模块 |
CN103069356A (zh) * | 2010-08-05 | 2013-04-2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移动终端和显示控制方法 |
CN203490586U (zh) * | 2013-08-26 | 2014-03-19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双屏幕电子设备 |
-
2015
- 2015-12-26 CN CN201511000175.3A patent/CN10563035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085317A1 (en) * | 2008-10-06 | 2010-04-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epending on a user's contact pattern |
US20100241985A1 (en) * | 2009-03-23 | 2010-09-23 | Core Logic, Inc. | Providing Virtual Keyboard |
CN103069356A (zh) * | 2010-08-05 | 2013-04-2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移动终端和显示控制方法 |
CN102203715A (zh) * | 2011-05-23 | 2011-09-2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输入方法、输入装置和终端设备 |
CN103041592A (zh) * | 2011-06-30 | 2013-04-17 | Z124公司 | 双屏游戏模块 |
CN102957801A (zh) * | 2012-11-14 | 2013-03-06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对称双屏移动终端切换屏幕的方法及装置 |
CN203490586U (zh) * | 2013-08-26 | 2014-03-19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双屏幕电子设备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5312A (zh) * | 2016-06-08 | 2016-11-0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和装置 |
CN106095312B (zh) * | 2016-06-08 | 2020-12-01 | 泾县谷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和装置 |
CN107491163A (zh) * | 2016-06-12 | 2017-12-19 | 陈亮 | 双表体智能手表及其表体朝向判断方法、系统和显示屏点亮系统 |
CN107490954A (zh) * | 2016-06-12 | 2017-12-19 | 陈亮 | 包含两个表体的智能手表 |
CN106250091A (zh) * | 2016-07-20 | 2016-12-21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250091B (zh) * | 2016-07-20 | 2020-10-13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992260B (zh) * | 2016-10-26 | 2021-05-11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程序的存储介质 |
CN107992260A (zh) * | 2016-10-26 | 2018-05-04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程序的存储介质 |
CN107247552A (zh) * | 2017-06-30 | 2017-10-1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7704186A (zh) * | 2017-09-01 | 2018-02-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7704186B (zh) * | 2017-09-01 | 2022-01-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7835305B (zh) * | 2017-10-26 | 2021-05-07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具有屏幕的终端设备的信息输入方法和装置 |
CN107835305A (zh) * | 2017-10-26 | 2018-03-23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具有屏幕的终端设备的信息输入方法和装置 |
CN108184015A (zh) * | 2017-12-25 | 2018-06-1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异形区域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8280136B (zh) * | 2017-12-27 | 2022-01-1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对象预览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280136A (zh) * | 2017-12-27 | 2018-07-13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对象预览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536498B (zh) * | 2017-12-29 | 2021-06-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聊天界面的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8536498A (zh) * | 2017-12-29 | 2018-09-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聊天界面的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343788A (zh) * | 2018-09-30 | 2019-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10727409A (zh) * | 2019-09-29 | 2020-01-2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30355A (zh)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 |
CN105955607B (zh)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
CN107341018B (zh) | 一种在页面切换后继续显示视图的方法和装置 | |
US8726158B2 (en) | User interface generation apparatus | |
KR102107491B1 (ko) | 리스트 스크롤 바 제어 방법 및 모바일 장치 | |
US8739074B2 (en) | User interface generatio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user interfaces of mobile terminals | |
KR102174916B1 (ko) | 종료 효과를 표시하는 모바일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
KR20140126327A (ko) | 애플리케이션의 썸네일-이미지 선택 기법 | |
WO2016169343A1 (zh)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触摸操作响应方法和装置 | |
KR20140111088A (ko) | 문지르기 제스처를 검출하여 미리보기를 제공하는 모바일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EP239918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tems | |
WO2017032078A1 (zh) | 一种界面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US11182070B2 (en) | Method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ges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5204756A (zh) | 一种用于操作触摸屏设备的屏幕的方法与设备 | |
CN105573585A (zh) |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终端 | |
CN103809895A (zh) | 一种可动态生成按键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 |
CN112306607A (zh) | 截图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EP3690614A1 (en) |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22068721A1 (zh) | 截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10908868B2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 |
CN106250503B (zh) | 一种图片处理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US20140232751A1 (en) |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displaying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CN112306320A (zh) |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1641551A (zh) | 语音播放方法、语音播放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1782113B (zh) | 显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