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5684A - 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05684A CN105605684A CN201610112685.8A CN201610112685A CN105605684A CN 105605684 A CN105605684 A CN 105605684A CN 201610112685 A CN201610112685 A CN 201610112685A CN 105605684 A CN105605684 A CN 1056056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valve
- temperature
- control
- fan
- out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means responsive to temperature, e.g. bimetal sp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包括风机盘管、电动水阀、控制器和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控制面板具有若干个控制信号输出端和反馈信号输入端,在风机盘管内设有风机,在风机盘管的回风入口处设有回风温度传感器,电动水阀设置在风机盘管的冷冻水回水管道中;控制器的各模拟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回风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动水阀开度的反馈信号输出端、风机转速的反馈信号输出端,各模拟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动水阀开度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风机转速控制信号输入端;由控制器控制电动水阀的开度和风机转速,形成根据回风温度及送风量自动调整风机转速及电动水阀开度的结构。本发明具有提高冷冻水系统的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机盘管是中央空调的末端产品,由热交换器、水管、过滤器、风扇、接水盘、排气阀和支架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机组内不断的再循环所在房间的空气,使空气通过冷水(热水)盘管后被冷却(加热),以保持房间温度的恒定。
随着风机盘管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的领域也随之变大,现主要运用在办公室、医院、科研机构等一些场所。风机盘管主要是通过依靠风机的强制作用,通过表冷器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集中空调系统的末端换热性能对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很大的影响。一般的风机盘管,风量可人为调节,水路采用电动二通阀进行通断控制。当空气入口参数固定,风量为设计风量时,只有当水量和冷量均为设计工况时,进出口温差才是设计温差。若水量减少,则冷量减少,同时进出口温差会大于设计温差。若水量过大,则进出口温差会小于设计温差。为了保证冷冻水系统的节能效果,就必须限制“大流量,小温差”的现象,保证末端的换热效果和合理的水力平衡性能。
受风机盘管的换热能力的限制,当回风温度较低时,由于换热温差小,水侧流量应降低,否则会造成水量超流,降低该风机盘管的换热水温差。同时,当送风量较小时,盘管换热能力下降,水侧流量应降低,否则会造成水量超流,降低该风机盘管的换热水温差。因此,在不同的回水温度、不同的送风量状态下时,应对水阀的最大开度有所限制。
现有技术的风机盘管结构,由于没有设置根据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限位的结构,因此,在换热盘管末端支路需要调节换热量的时候,骤开骤关阀门,造成水路阻力和该末端支路的水换热温差忽升忽降,影响整个冷冻水系统的控制稳定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机盘管进出水的电动水阀开度不可控、电动水阀忽开忽闭致使风机盘管中水流量忽大忽小、换热温差忽升忽降、影响冷冻水系统的换热稳定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该装置根据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具有准确调节风机盘管水管流量、提高冷冻水系统稳定性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达到:
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包括风机盘管、电动水阀、控制器和控制面板,其结构特点在于:控制面板具有若干个控制信号输出端和反馈信号输入端,控制面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控制面板的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反馈信号输出端;在风机盘管内设有风机,在风机盘管的回风入口处设有回风温度传感器,在风机盘管的送风出口处设有送风量传感器,送风量传感器具有风量检测头和风量信号输出端,电动水阀设置在风机盘管的冷冻水回水管道中;控制器具有若干个模拟信号输入端、若干个模拟信号输出端、若干个数字信号输入端和若干个数字信号输出端;各模拟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回风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动水阀开度的反馈信号输出端、风机转速的反馈信号输出端和送风量传感器的风量信号输出端,各模拟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动水阀开度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风机转速控制信号输入端,各数字量输入端分别连接风机启/停状态信号输出端、手动/自动状态信号输出端、故障报警信号输出端,数字量输出端分别连接风机启/停控制信号输入端、手动/自动转换控制信号输入端;由控制面板输入设定温度,由控制器根据回风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数据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及送风量反馈信号与设定送风量信号进行对比,控制电动水阀的开度和风机转速,形成根据回风温度及送风量自动调整风机转速及电动水阀开度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的,控制面板设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键,操作按键作为手动信号输入端,输入房间温度的设定值、电动水阀开度的限位值和设置送风量,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室内温度、设定温度、风机盘管启/停状态和风量大小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控制器设有多个I/O端口,其中,模拟量输入端口AI包括回风温度信号输入端、电动水阀开度反馈信号输入端、风机转速反馈信号输入端,模拟量输出端口AO包括电动水阀开度控制信号输出端、风机转速控制信号输出端,数字量输入端口DI包括风机启停状态信号输入端、手动自动状态信号输入端、故障报警信号输入端,数字量输出端口DO包括风机启停控制信号输出端、手动自动转换控制信号输出端。
进一步的,控制面板和控制器之间的输入/输出直接连接或通过RS485通讯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可通过输入按键设定房间温度、送风量和电动水阀开度限位值;控制器根据当前的回风温度和房间温度的设定值的偏差,利用内置的PID运算处理后,将运算结果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电动水阀的控制输入端,使其进行同步动作,控制室内温度,而在调节电动水阀时,最大开度不大于控制面板端设定的开度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水阀为电动调节阀,其供电由控制器电源直接供应,阀门开度由控制器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机为直流无刷风机或变频风机,风机盘管正常工作时风机静压为10~50Pa,风机静压最大不超过100Pa。
进一步的,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的信号传输、控制器AI和AO端口的信号传输共同构成了装置自动运行的信号传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回风温度与送风量对应的开度限位,由实际送风量与风机最大风量的比例及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值作为统计标准,水阀开度限位通过控制面板输入控制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回风温度与送风量对应的开度限位关系,是根据房间负荷情况、空调冷冻水系统情况和水阀水力特性统计得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风机盘管回风入口处设有回风温度传感器,在风机盘管内设有风机;由控制器根据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电动水阀开度的最大限位,以控制电动水阀的开度调节在开度限位范围内;控制器通过检测回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断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偏差,以控制电动水阀的开度调节和风机转速调节同步进行;温度设定由控制面板输入并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回风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数据确定室内温度,并将获得的温度设定值和室内温度数据进行比较处理,得到风机转速控制信号和电动水阀开度,构成根据室内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偏差自动调节风机转速和电动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结构;因此能够解决现有风机盘管结构存在水路的阻力和该末端支路的水换热温差忽升忽降、影响整个冷冻水系统的控制稳定性的问题,具有准确调节风机盘管水管流量、提高冷冻水系统的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2、利用回风温度和送风量的关系,确定电动水阀开度设定的最大开度限位,有效避免“大流量,小温差”的冷冻水现象,在保证提供需要的换热量的同时,风机盘管的冷冻水流量较低,冷冻水系统节能效果好。
3、在限定电动水阀最大开度的基础上,控制器根据变化的环境温度进一步调整电动水阀开度和风机转速,提高冷冻水系统的换热温差,而又避免了冷冻水流量超出需求量,有效解决传统的水阀骤开骤关造成的水换热温差忽升忽降,换热性稳定,冷冻水温差较大,换热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风机盘管1、电动水阀2、控制器3和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具有若干个控制信号输出端和反馈信号输入端,控制面板4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控制面板4的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3的反馈信号输出端;在风机盘管1内设有风机,在风机盘管1的回风入口处设有回风温度传感器5,在风机盘管1的送风出口处设有送风量传感器,送风量传感器具有风量检测头和风量信号输出端,电动水阀2设置在风机盘管1的冷冻水回水管道中;控制器3具有若干个模拟信号输入端、若干个模拟信号输出端、若干个数字信号输入端和若干个数字信号输出端;各模拟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回风温度传感器5的信号输出端、电动水阀2开度的反馈信号输出端、风机转速的反馈信号输出端和送风量传感器的风量信号输出端,各模拟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动水阀2开度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风机转速控制信号输入端,各数字量输入端分别连接风机启/停状态信号输出端、手动/自动状态信号输出端、故障报警信号输出端,数字量输出端分别连接风机启/停控制信号输入端、手动/自动转换控制信号输入端;由控制面板4输入设定温度,由控制器3根据回风温度传感器5反馈的温度数据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及送风量反馈信号与设定送风量信号进行对比,控制电动水阀2的开度和风机转速,形成根据回风温度及送风量自动调整风机转速及电动水阀2开度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
控制面板4设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键,操作按键作为手动信号输入端,输入房间温度的设定值、电动水阀2开度的限位值和设置送风量,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室内温度、设定温度、风机盘管1启/停状态和风量大小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风机盘管1采用常规技术的风机盘管,电动水阀2采用常规技术中电动调节水阀,控制器3采用常规技术的现场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控制面板4采用常规技术带若干个功能信号输入按键的显示屏构成。
控制器3对各个部件的监控可显示在控制面板4上,控制面板4由显示屏及操作按键构成,可通过操作按键设定温度,亦可通过操作按键输入控制信号,如对风机的启停控制、手动自动切换控制等;显示屏可同时显示多个数据,如房间当前温度、设定温度、风机盘管1启停状态、风量大小和电动水阀2开度,亦可设置仅显示其中一项;控制面板4和控制器3之间的输入/输出直接连接或通过RS485通讯接口连接。
为方便操作员对装置的调试检测还有统计数值等,可通过控制面板4的输入按键设定房间温度、送风量和电动水阀2开度限位值。不同的回风温度和送风量下,设置不同的电动水阀2开度限位值,可统计出不同的电动水阀2开度限位下装置运行效率数据;在控制面板4端以调试方式设定的开度限位,传送到控制器3后,控制器3根据当前的回风温度和房间温度的设定值的偏差,利用内置的PID运算处理后,将运算结果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电动水阀2的控制输入端,使其进行同步动作,控制室内温度,而在调节电动水阀2时,最大开度不大于控制面板4端设定的开度限位。
控制器3带多个信号传输端口,其中模拟量信号传输端口包括AI和AO两种,数字量信号传输端口包括DI和DO两种。模拟量输入端口AI包括回风温度信号输入端、电动水阀2开度反馈信号输入端、风机转速反馈信号输入端,模拟量输出端口AO包括电动水阀2开度控制信号输出端、风机转速控制信号输出端,数字量输入端口DI包括风机启停状态信号输入端、手动自动状态信号输入端、故障报警信号输入端,数字量输出端口DO包括风机启停控制信号输出端、手动自动转换控制信号输出端。
各个信号传输端口的连接关系包括,回风温度传感器5信号输出端、风机电机转速信号输出端和电动水阀2开度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3AI信号输入端口;风机电机变频器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电动水阀2开度控制输入端连接控制器3AO信号输出端口;风机启停控制器3信号输出端、手动自动切换器信号输出端和故障自动报警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3DI信号输入端;风机启停控制器3信号输入端和手动自动切换器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3DO信号输出端(为简化发明结构,附图中未示出报警器、手动自动切换器等现有技术)。
控制器3可通过AI信号传输端口接收回风温度传感器5测量值、风机电机转速数据和电动水阀2开度数据;通过AO信号传输端口发送控制信号控制风机变速和电动水阀2开度;通过DI端口可监控装置的启停状态、手动自动控制状态和故障自动报警器的运行状态;通过DO端口输出控制信号,对风机的启动或停止、手动或自动进行控制切换。
在空调系统测得的室内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控制器3将进行循环动作控制温度变化。控制面板4与控制器3的信号传输、控制器3AI及AO端口的信号传输共同构成了装置自动循环运行的信号传输结构。装置自动循环运行的信号传输结构,为装置在自动循环运行和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持续的变化信号源,使装置能根据变化信号自动调整自身运作状态。控制器3在计算风机转速和电动水阀2开度时,根据回风温度传感器5反馈的数据确定室内温度,并利用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偏差值通过PID运算得到。工作时回风温度传感器5持续测量室内环境温度并向控制器3反馈数据,当室内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控制器3重新进行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偏差值的计算,并利用新的偏差值进行PID运算处理,得到新的风机转速控制信号和电动水阀2开度控制信号,重新调整风机转速和电动水阀2的开度,达到根据室内温度变化自动调整装置运作以提高冷冻水系统稳定性的效果。
回风温度与送风量对应的开度限位,由实际送风量与风机最大风量的比例及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值作为统计标准,根据房间负荷情况、空调冷冻水系统情况和水阀水力特性统计得出。水阀开度限位在装置工作前通过控制面板4输入控制器3中,控制器3根据环境温度变化持续发送阀门开度控制信号,由于环境温度变化速度较慢,随之变化的阀门开度也缓慢调整,确保阀门开度变化率较低,有效避免阀门骤开骤关的情况发生,确保水管末端支路换热温差不会忽升忽降,提高冷冻水系统的换热稳定性,同时,阀门在调节开度时,阀门最大开度不大于开度限位。
风机盘管1中的风机为直流无刷风机或变频风机,以便于控制器3对风机转速的调整,风机盘管1正常工作时风机静压为10-50Pa,风机静压最大不超过100Pa,确保装置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动水阀2为电动调节阀,可通过电信号而改变阀门的开度,进而调节阀门的流通能力,控制进入换热盘管的水量。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电动水阀的出水口处设置流量检测头,通过流量检测头检测电动水阀的流量并送到控制器3的流量反馈输入端,由控制器根据流量判断电动水阀2的开度。
本实施例应用了风机盘管1型号为FC800,国标工况下中档风量时冷量为6550W,热量为9260W,风机转速可调,风机最大风量为1360m3/h。设计供回水温差为5度。回风温度、送风量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关系表如下:
水阀开度限位(%)取值表
当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小于1度时,实际送风量与最大风量的比例小于33%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10%、大于33%小于66%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15%、大于66%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25%;当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大于1度而小于3度时,实际送风量与最大风量的比例小于33%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25%、大于33%小于66%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40%、大于66%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50%;当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大于3度而小于5度时,实际送风量与最大风量的比例小于33%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40%、大于33%小于66%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60%、大于66%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75%;当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大于或等于5度时,实际送风量与最大风量的比例小于33%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60%、大于33%小于66%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80%、大于66%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100%;
设定室内温度,如设定值为25度,假设此时室内温度为29度,控制器3根据当前的回风温度和房间温度的设定值的偏差,即4度,利用PID运算处理后,得到风机转速控制信号和电动水阀2开度控制信号,同时发送到风机变速结构,如变频器和电动水阀2,同时控制风机变速和电动水阀2开度,控制风机运转速度即确定了实际送风量,根据关系表确定对应的电动水阀2开度限位,同时使得电动水阀2的开度调节不大于开度限位,由于限制了电动水阀2的最大开度,即限制了冷冻水最大水流量,确保风机盘管1进出水口温差不会小于设计温差,保障了冷冻水系统的换热效果和水力平衡性能。
申请人实际使用表明:
风机盘管供、回水温差一定,供水温度越高,制冷量减幅越大,除湿能力下降。风机盘管风量一定,供水温度一定,供水量变化时,制冷量随供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部分风机盘管产品性能统计,当供水温度为7℃,供水量减少到80%时,制冷量为原来的92%左右,说明当供水量变化时对制冷量的影响较为缓慢。
风机盘管供、回水温差一定,供水温度升高时,制冷量随着减少,据统计,供水温度升高1℃时,制冷量减少10%左右,供水温度越高,减幅越大,除湿能力下降。
供水条件一定,风机盘管风量改变时,制冷量和空气处理焓差随着变化,一般是制冷量减少,焓差增大,单位制冷量风机耗电变化不大。
风机盘管进、出水温差增大时,水量减少,换热盘管的传热系数随着减小。另外,传热温差也发生了变化,因此,风机盘管的制冷量随供回水温差的增大而减少,
据统计当供水温度为7℃,供、回水温差从5℃提高到7℃时,制冷量可减少17%左右。
热环境条件是指物理参数对人体的热舒适性所发生的综合作用。这些物理参数中主要包括空气干球温度、空气的相对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平均辐射温度、人体的代谢量及衣着等六项。其中,空气的温度及流动速度是评价风机盘管所提供的热环境舒适条件的重要参数。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应用了风机盘管1型号为FC600,国标工况下中档风量时冷量为4850W,热量为6850W,风机转速可调,风机最大风量为1020m3/h。设计供回水温差为5度。回风温度、送风量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关系表如下:
水阀开度限位(%)取值表
当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小于1.5度时,实际送风量与最大风量的比例小于2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10%、大于25%小于50%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15%、大于50%小于7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15%、大于7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20%;当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大于1.5度而小于3.5度时,实际送风量与最大风量的比例小于2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25%、大于25%小于50%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30%、大于50%小于7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35%、大于7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40%;当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大于3.5度而小于5.5度时,实际送风量与最大风量的比例小于2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40%、大于25%小于50%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45%、大于50%小于7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55%、大于7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60%;当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大于5.5度而小于7.5度时,实际送风量与最大风量的比例小于2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60%、大于25%小于50%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65%、大于50%小于7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75%、大于7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80%;当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大于7.5度,实际送风量与最大风量的比例小于2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80%、大于25%小于50%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85%、大于50%小于7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95%、大于75%对应的水阀开度限位为100%。
设定室内温度,如设定值为20度,假设此时室内温度为26度,控制器3根据当前的回风温度和房间温度的设定值的偏差,即6度,利用PID运算处理后,得到风机转速控制信号和电动水阀2开度控制信号,同时发送到风机变速结构,如变频器和电动水阀2,同时控制风机变速和电动水阀2开度,控制风机运转速度即确定了实际送风量,根据关系表确定对应的电动水阀2开度限位,同时使得电动水阀2的开度调节不大于开度限位,由于限制了电动水阀2的最大开度,即限制了冷冻水最大水流量,确保风机盘管1进出水口温差不会小于设计温差,保障了冷冻水系统的换热效果和水力平衡性能。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控制器3对电动水阀2的自动调整始终不超过开度限位,有效控制风机盘管1进出水温差,避免发生温差过低的现象,并且在换热量充足的情况下,风机盘管1冷冻水流量不超出需要的流量,使实际进出水温差等值于设计温差,提高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和换热稳定性。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以等同替换或改变等不脱离本发明宗旨作出的各种变化,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包括风机盘管(1)、电动水阀(2)、控制器(3)和控制面板(4),其特征在于:控制面板(4)具有若干个控制信号输出端和反馈信号输入端,控制面板(4)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控制面板(4)的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3)的反馈信号输出端;在风机盘管(1)内设有风机,在风机盘管(1)的回风入口处设有回风温度传感器(5),在风机盘管(1)的送风出口处设有送风量传感器,送风量传感器具有风量检测头和风量信号输出端,电动水阀(2)设置在风机盘管(1)的冷冻水回水管道中;控制器(3)具有若干个模拟信号输入端、若干个模拟信号输出端、若干个数字信号输入端和若干个数字信号输出端;各模拟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回风温度传感器(5)的信号输出端、电动水阀(2)开度的反馈信号输出端、风机转速的反馈信号输出端和送风量传感器的风量信号输出端,各模拟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动水阀(2)开度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风机转速控制信号输入端,各数字量输入端分别连接风机启/停状态信号输出端、手动/自动状态信号输出端、故障报警信号输出端,数字量输出端分别连接风机启/停控制信号输入端、手动/自动转换控制信号输入端;由控制面板(4)输入设定温度,由控制器(3)根据回风温度传感器(5)反馈的温度数据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及送风量反馈信号与设定送风量信号进行对比,控制电动水阀(2)的开度和风机转速,形成根据回风温度及送风量自动调整风机转速及电动水阀(2)开度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面板(4)设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键,操作按键作为手动信号输入端,输入房间温度的设定值、电动水阀(2)开度的限位值和设置送风量,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室内温度、设定温度、风机盘管(1)启/停状态和风量大小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3)设有多个I/O端口,其中,模拟量输入端口AI包括回风温度信号输入端、电动水阀(2)开度反馈信号输入端、风机转速反馈信号输入端,模拟量输出端口AO包括电动水阀(2)开度控制信号输出端、风机转速控制信号输出端,数字量输入端口DI包括风机启停状态信号输入端、手动自动状态信号输入端、故障报警信号输入端,数字量输出端口DO包括风机启停控制信号输出端、手动自动转换控制信号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面板(4)和控制器(3)之间的输入/输出直接连接或通过RS485通讯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4)可通过输入按键设定房间温度、送风量和电动水阀(2)开度限位值;控制器(3)根据当前的回风温度和房间温度的设定值的偏差,利用内置的PID运算处理后,将运算结果作为控制信号发送给电动水阀(2)的控制输入端,使其进行同步动作,控制室内温度,而在调节电动水阀(2)时,最大开度不大于控制面板(4)端设定的开度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水阀(2)为电动调节阀,其供电由控制器(3)电源直接供应,阀门开度由控制器(3)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为直流无刷风机或变频风机,风机盘管(1)正常工作时风机静压为10-50Pa,风机静压最大不超过100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面板(4)与控制器(3)的信号传输、控制器(3)AI和AO端口的信号传输共同构成了装置自动运行的信号传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温度与送风量对应的开度限位,由实际送风量与风机最大风量的比例及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值作为统计标准,水阀开度限位通过控制面板(4)输入控制器(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温度与送风量对应的开度限位关系,是根据房间负荷情况、空调冷冻水系统情况和水阀水力特性统计得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2685.8A CN105605684A (zh) | 2016-02-28 | 2016-02-28 | 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2685.8A CN105605684A (zh) | 2016-02-28 | 2016-02-28 | 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05684A true CN105605684A (zh) | 2016-05-25 |
Family
ID=55985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12685.8A Pending CN105605684A (zh) | 2016-02-28 | 2016-02-28 | 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05684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69784A (zh) * | 2016-10-19 | 2017-02-01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空调末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062555A (zh) * | 2017-05-11 | 2017-08-18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中央空调机组预热盘管防冻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355962A (zh) * | 2017-06-28 | 2017-11-17 | 安徽华斯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射频一控多温控系统 |
CN107656438A (zh) * | 2017-09-06 | 2018-02-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CN109695934A (zh) * | 2018-12-26 | 2019-04-30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环境控制系统和方法 |
CN109695933A (zh) * | 2018-12-26 | 2019-04-30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焓差室的环境控制系统 |
CN111219856A (zh) * | 2019-12-30 | 2020-06-02 | 上海真聂思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5g通信的空气处理设备智能优化群控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94151A (ja) * | 1994-09-29 | 1996-04-12 | Kajima Corp | ファンコイル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ファンコイル装置 |
CN1851338A (zh) * | 2006-05-25 | 2006-10-25 | 浙江工业大学 | 基于全方位计算机视觉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
JP2010019440A (ja) * | 2008-07-08 | 2010-01-28 | Toshiba Corp |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装置 |
CN201638348U (zh) * | 2009-10-13 | 2010-11-17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自检报警系统 |
CN102679497A (zh) * | 2012-05-14 | 2012-09-19 | 广州市设计院 | 改进的自校正变参量风机盘管温控方法及专用装置 |
CN103574829A (zh) * | 2012-07-18 | 2014-02-12 | 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机组的节能控制方法 |
CN105222439A (zh) * | 2015-10-19 | 2016-01-06 | 北京捷通机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数据中心空调末端节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05352139A (zh) * | 2015-12-08 | 2016-02-24 | 刘俊声 | 动态水力平衡末端风机盘管的控制方法 |
CN205425171U (zh) * | 2016-02-28 | 2016-08-03 | 广州市设计院 | 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
2016
- 2016-02-28 CN CN201610112685.8A patent/CN10560568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94151A (ja) * | 1994-09-29 | 1996-04-12 | Kajima Corp | ファンコイル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ファンコイル装置 |
CN1851338A (zh) * | 2006-05-25 | 2006-10-25 | 浙江工业大学 | 基于全方位计算机视觉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
JP2010019440A (ja) * | 2008-07-08 | 2010-01-28 | Toshiba Corp |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装置 |
CN201638348U (zh) * | 2009-10-13 | 2010-11-17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自检报警系统 |
CN102679497A (zh) * | 2012-05-14 | 2012-09-19 | 广州市设计院 | 改进的自校正变参量风机盘管温控方法及专用装置 |
CN103574829A (zh) * | 2012-07-18 | 2014-02-12 | 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机组的节能控制方法 |
CN105222439A (zh) * | 2015-10-19 | 2016-01-06 | 北京捷通机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数据中心空调末端节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05352139A (zh) * | 2015-12-08 | 2016-02-24 | 刘俊声 | 动态水力平衡末端风机盘管的控制方法 |
CN205425171U (zh) * | 2016-02-28 | 2016-08-03 | 广州市设计院 | 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69784A (zh) * | 2016-10-19 | 2017-02-01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空调末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062555A (zh) * | 2017-05-11 | 2017-08-18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中央空调机组预热盘管防冻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355962A (zh) * | 2017-06-28 | 2017-11-17 | 安徽华斯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射频一控多温控系统 |
CN107355962B (zh) * | 2017-06-28 | 2020-10-20 | 安徽华斯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射频一控多温控系统 |
CN107656438A (zh) * | 2017-09-06 | 2018-02-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CN107656438B (zh) * | 2017-09-06 | 2020-09-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CN109695934A (zh) * | 2018-12-26 | 2019-04-30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环境控制系统和方法 |
CN109695933A (zh) * | 2018-12-26 | 2019-04-30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焓差室的环境控制系统 |
CN111219856A (zh) * | 2019-12-30 | 2020-06-02 | 上海真聂思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5g通信的空气处理设备智能优化群控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05684A (zh) | 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
CN106678991B (zh) | 一种适用于辐射空调的新风机组调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588208A (zh) | 基于与水管管径匹配及受回风温度、送风量控制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
CN111664563B (zh) | 一种温湿分控集中式空调系统 | |
CN112178778B (zh) | 一种空调辐射末端及多房屋空间辐射末端防结露方法 | |
CN109855265A (zh) | 一种低能耗多区域精细化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425171U (zh) | 基于回风温度及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
CN105222241A (zh) | 双冷源四管制空调系统 | |
CN205641166U (zh) | 基于与水管管径匹配及受回风温度、送风量控制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
CN201697266U (zh) | 一种自动调节一、二次回风比的恒温恒湿控制器 | |
CN105605744A (zh) | 基于与水管管径匹配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
CN205425303U (zh) | 根据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限位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
CN105588288A (zh) | 根据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限位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
CN105115033A (zh) | 一种节能回风型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425302U (zh) | 基于与水管管径匹配控制水阀开度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
CN111947264A (zh) | 一种住宅小区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 |
CN205425172U (zh) | 根据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限位的空气处理机温度控制装置 | |
CN105737339A (zh) | 根据回风温度控制水阀开度限位的风机盘管温度控制装置 | |
CN113188207A (zh) | 一种恒温恒湿车间用数控式智能节能控温控湿装置 | |
CN205174627U (zh) | 双冷源四管制空调系统 | |
CN205579864U (zh) | 根据回风温度控制水阀开度限位的空气处理机温度控制装置 | |
CN205174624U (zh) | 双冷源三管制空调系统 | |
CN210511973U (zh) | 一种净化空调系统 | |
CN215570918U (zh) | 一种恒温恒湿车间用数控式智能节能控温控湿装置 | |
CN112393339A (zh) | 环控先进控制系统的新型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