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6429A - 生成触觉反馈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成触觉反馈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56429A CN105556429A CN201480052050.2A CN201480052050A CN105556429A CN 105556429 A CN105556429 A CN 105556429A CN 201480052050 A CN201480052050 A CN 201480052050A CN 105556429 A CN105556429 A CN 1055564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ctile feedback
- display device
- digital picture
- control inputs
- rati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40000005716 Garcinia dulc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604 ultrason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5—Interaction with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or interaction object displayed as three-dimensional, e.g. changing the user viewpoint with respect to the environment or objec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60—Rotation of a whole image or part thereof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4—Force feedback applied to GUI
Abstract
公开一种控制显示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显示数字图像,检测第一控制输入以旋转数字图像,当数字图像的旋转开始时,在第一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的第一部分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触摸区域的第二部分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如果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则根据第一比率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如果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则根据第二比率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比率和第二比率是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并且第二比率大于第一比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控制包括触觉反馈的数字图像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触敏显示设备已经普及,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显示设备的表面来控制触敏显示设备。在下文中,触敏显示设备可以被简称为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可响应于用户触摸输入来控制显示的数字图像,并在检测到触摸输入的区域中生成触觉反馈。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经由触觉感知确认触摸的数字图像区域具有什么纹理。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果用户在接收关于数字图像的纹理的触觉反馈的同时控制数字图像,则显示设备在经由触觉反馈通知用户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上具有困难。因此,显示设备需要使用触觉反馈将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传输到用户的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此,本公开针对基本上消除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造成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生成触觉反馈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发送触觉反馈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更特别地,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可以生成关于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的触觉反馈,并且提供触觉反馈给用户。
本公开的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部分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某种程度上将在考查下文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公开的实践中获知。本公开的目标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撰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公开的目的,如这里体现和广泛描述的,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被配置成显示数字图像;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被配置成感测控制输入;触觉反馈单元,该触觉反馈单元被配置成生成触觉反馈;和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显示单元、传感器单元和触觉反馈单元,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检测第一控制输入以旋转数字图像,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当数字图像的旋转开始时,在第一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的第一部分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触摸区域的第二部分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如果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则根据第一比率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如果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则根据第二比率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其中,第一比率和第二比率中每一个是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并且第二比率大于第一比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一种控制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显示数字图像;检测第一控制输入以旋转数字图像;当数字图像的旋转开始时,在第一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的第一部分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触摸区域的第二部分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如果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则根据第一比率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如果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则根据第二比率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比率和第二比率是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并且第二比率大于第一比率。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公开的进一步解释。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可以使用触觉反馈表示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
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数字图像的旋转来改变触觉反馈。
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可以将触摸区域划分成多个区域以在各个区域中生成不同的触觉反馈。
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来控制在第二部分中的触觉反馈相对于在第一部分中的触觉反馈的比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包括在触摸区域中。
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以逐步的方式改变触觉反馈。
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可以通过改变触觉反馈的强度、密度或生成区域来控制触觉反馈。
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来移动在触摸区域中包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边界。
附图描述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包含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图示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提供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2D数字图像相对应的触觉反馈的方法的视图;
图2是示出提供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3D数字图像相对应的触觉反馈的方法的视图;
图3是示出提供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3D数字图像相对应的触觉反馈的方法的视图;
图4是示出改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的方法的视图;
图5是示出设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的边界的方法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取决于显示设备的数字图像的平行移动生成触觉反馈的方法的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框图;并且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和附图的描述详细描述实施例,但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或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虽然尽可能在考虑根据实施例获得的功能的同时从当前广泛使用的通用术语中选择描述中使用的术语,但是这些术语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意图、习惯、新技术的出现等等由其它术语替代。另外,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使用由申请人任意选择的术语。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术语的含义可以在公开的相应描述部分中描述。因此,应当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基于其实际含义和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来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基于该术语的名称解释。
在本公开中,显示设备可以是包括显示单元的设备。例如,显示设备可以包括智能电话、智能平板、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音乐播放器、智能平台、监视器、遥控器或者电视。
图1是示出提供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2D数字图像相对应的触觉反馈的方法的视图。该显示设备可以显示二维(2D)数字图像。二维数字图像可以包括数字图像的前侧和后侧。在下文中,2D数字图像可被简称为数字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检测用户对数字图像的控制输入,并且将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划分成多个区域,以在每个区域的基础上生成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来改变生成的触觉反馈。
由附图标记11指定的显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2。显示设备11可以使用显示单元12来显示数字图像13。显示设备11可以显示数字图像13的前侧。显示设备11可以生成与数字图像13前侧的纹理相对应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11可以检测控制输入14,以控制数字图像13。控制输入14可以包括触摸输入。显示设备11可以在检测到控制输入14的区域中生成触觉反馈。用户可以经由所生成的触觉反馈感知数字图像13的纹理。
图1的左上部分示出在显示设备11检测到控制输入14并控制数字图像13之前的状态。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描述关于数字图像13的控制的根据实施例的数字图像13的旋转。如在图1的左上部分示例性地示出的,显示设备11可以在触摸区域15中生成触觉反馈。在图1中,触摸区域15可以指在显示单元12上的被用户的手指触摸的区域。虽然在图1中触摸区域15被示出为圆形区域,但触摸区域15可根据实施例是椭圆形区域。显示设备11可以将触摸区域15划分成多个区域。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将触摸区域15划分成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7。显示设备11可以将位于控制输入14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16,并且将位于与控制输入14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另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17。由于图1将控制输入14示出为向左移动,所以显示设备11可以将触摸区域15的左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16并且将触摸区域15的右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17。然后,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16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17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
显示设备11可以响应于作为对数字图像13的触摸输入的控制输入14而在触摸区域15的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7中分别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数字图像13的与控制输入14的触摸区域15相对应的区域的纹理来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在显示设备11检测到控制输入14并旋转数字图像13之前在第一部分16中生成100%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17中生成10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里,10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相同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10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在整个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因此,用户可以经由作为对显示单元12上显示的数字图像13的触摸输入的控制输入14来感知数字图像13前侧的纹理。
在图1的左上部分中,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可以是1。这是因为,显示设备11生成100%的第一触觉反馈和100%的第二触觉反馈。如将在下文中所描述的,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数字图像13的旋转角度来改变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显示设备11可以与数字图像13的旋转角度成比例地增加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换句话说,显示设备11可以随着显示的数字图像13的倾斜角度增大而增加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
图1的右上部分示出其中数字图像13向左旋转第一角度的状态。显示设备11可以响应于控制输入14的移动来旋转所显示的数字图像13。这里,数字图像13的旋转可包括三维(3D)旋转。即,显示设备11可以响应于控制输入14在与数字图像13垂直的方向上旋转数字图像13。这样,假定显示设备11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显示设备11可以将显示的数字图像13倾斜第一角度并显示倾斜的数字图像13。这里,第一角度可以小于将要在下文描述的第二角度。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第一角度即数字图像13的旋转角度来改变触觉反馈。在数字图像13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第一比率来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这里,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第一比率可被定义为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7之中进一步减小位于数字图像13的旋转方向上的一个区域的触觉反馈。
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在包括在触摸区域15中的第一部分16中生成40%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17中生成8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里,4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4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4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只在与所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的40%相对应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此外,8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8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8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只在与所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的80%相对应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
在图1的右上部分中,假定数字图像13向左旋转第一角度,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第一比率可以是2。这是因为,显示设备11生成40%的第一触觉反馈和80%的第二触觉反馈。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数值,并且详细的数值可以根据实施例而改变。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旋转角度来不同地改变在触摸区域15中包括的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7中分别生成的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从而通知用户数字图像13的控制状态。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3D旋转数字图像13时根据触摸区域15和数字图像13之间的距离改变触觉反馈。如在图1的右上部分中示例性示出的,假定数字图像13向左旋转第一角度,触摸区域15的第一部分16和数字图像13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二部分17和数字图像13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随着在显示空间中向左倾斜,显示设备11显示数字图像13的前侧。因此,显示设备11可以以比第二部分17的第二触觉反馈的减小比率更大的比率减小第一部分16的第一触觉反馈。
因此,用户可以基于改变的第一触觉反馈和改变的第二触觉反馈识别出,在显示单元12上显示的数字图像13响应于控制输入14而向左旋转。用户可经由触觉感知确认,数字图像13在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触觉反馈被进一步减小的一个的方向上旋转。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维持与数字图像13相对应的触觉反馈的纹理的同时改变分别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提供的触觉反馈的密度或强度,从而通知用户数字图像13的控制状态。
图1右下部分示出其中数字图像13旋转第二角度的状态。显示设备11可以响应于控制输入14的移动而将显示的数字图像13旋转第二角度。这里,数字图像13的旋转可以包括3D旋转。因此,假定该显示设备11的旋转角度为第二角度,显示设备11可以使显示的数字图像13倾斜第二角度并显示倾斜的数字图像13。这里,第二角度可以大于如上所述的第一角度。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第二角度即数字图像13的旋转角度来改变触觉反馈。在数字图像13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第二比率来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这里,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第二比率可被定义为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7之中进一步减小位于数字图像13的旋转方向上的一个区域的触觉反馈。
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在包括在触摸区域15中的第一部分16中生成10%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17中生成5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里,1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1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1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只在与所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的10%相对应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此外,5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5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5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只在与所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的50%相对应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
在图1的右下部分中,假定数字图像13旋转第二角度,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第二比率可以是5。这是因为,显示设备11生成10%的第一触觉反馈和5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里,将数字图像旋转比第一角度更大的第二角度,并且因此,第二比率可以大于第一比率。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数值,并且详细的数值可以根据实施例而改变。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旋转角度来不同地改变在触摸区域15中包括的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7中分别生成的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从而通知用户数字图像13的控制状态。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3D旋转数字图像13时根据触摸区域15和数字图像13之间的距离改变触觉反馈。如在图1的右下部分中示例性示出的,假定数字图像13向左旋转第二角度,触摸区域15的第一部分16和数字图像13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二部分17和数字图像13之间的距离。因此,显示设备11可以以比第二部分17的第二触觉反馈的减小速率更大的速率减小第一部分16的第一触觉反馈。
因此,用户可以基于改变的第一触觉反馈和改变的第二触觉反馈识别出,在显示单元12上显示的数字图像13响应于控制输入14而进一步向左旋转。用户可经由触觉感知确认,数字图像13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触觉反馈被进一步减小的一个位于的方向上旋转。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维持与数字图像13相对应的触觉反馈的纹理的同时改变分别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触觉反馈的密度或强度,从而通知用户数字图像13的控制状态。
图1左下部分示出数字图像13旋转完成的状态。显示设备11可以响应于控制输入14的移动而旋转显示的数字图像13。这里,数字图像13的旋转可以包括3D旋转。因此,假定该显示设备11的旋转角度为180度,显示设备11可以以数字图像13的显示侧从前侧切换到后侧的方式来旋转数字图像13。
显示设备11可以在数字图像13的旋转完成时改变触觉反馈。更具体地,随着由控制输入14触摸的数字图像13的显示侧从前侧切换到后侧,显示设备11可以相对于触摸区域15改变触觉反馈。
例如,如果显示设备11检测到控制输入14并且完成数字图像13的旋转,则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16中生成0%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17中生成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里,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0%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即,显示设备11可以从触摸区域15移除触觉反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1可以分别在触摸区域15的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7中生成与数字图像13的后侧相对应的触觉反馈。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16中生成100%的第三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17中生成100%的第四触觉反馈。这里,第三触觉反馈和第四触觉反馈可以是与数字图像13的后侧的纹理相对应的触觉反馈。另外,100%的反馈触觉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相同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因此,用户可以经由作为对在单元12上显示的数字图像13的触摸输入的控制输入14而感知数字图像13的后侧的纹理。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旋转角度来不同地改变在触摸区域15中包括的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7中分别生成的第三触觉反馈和第四触觉反馈,从而通知用户数字图像13的控制状态。
因此,用户可以基于改变的第一触觉反馈和改变的第二触觉反馈识别出,在显示单元12上显示的数字图像13完成旋转。即,显示设备11可以通过从触摸区域15移除与数字图像13的前侧对应的触觉反馈或者通过生成与数字图像13的后侧对应的触觉反馈,来通知用户数字图像13的控制状态。
图2是示出提供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3D数字图像相对应的触觉反馈的方法的视图。显示设备可以显示3D数字图像。3D数字图像可以包括多个侧。显示设备可以检测用户对3D数字图像的控制输入,并且将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划分成多个区域,以在每个区域的基础上生成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根据3D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来改变所生成的触觉反馈。
显示设备11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2。显示设备11可以使用显示单元12来显示3D数字图像21。显示设备11可以显示3D数字图像21的第一侧。显示设备11可以生成与3D数字图像21的第一侧的纹理相对应的触觉反馈。
显示设备11可以检测控制输入22以控制3D数字图像21。控制输入22可包括触摸输入。显示设备11可以在检测到控制输入22的区域中生成触觉反馈。用户可经由所生成的触觉反馈来感知3D数字图像21的纹理。
图2的左上部分示出在显示设备11检测到控制输入22并控制3D数字图像21之前的状态。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描述关于3D数字图像21的控制的根据实施例的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如在图2的左上部分中示例性地示出的,显示设备11可以在触摸区域23中生成触觉反馈。在图2中,触摸区域23可以指在显示单元12上的被用户的手指触摸的区域。虽然在图2中触摸区域23被示出为圆形区域,但触摸区域23可根据实施例是椭圆形区域。显示设备11可以将触摸区域23划分成多个区域。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将触摸区域23划分成第一部分24和第二部分25。
显示设备11可以将位于控制输入22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24,并且将位于与控制输入22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另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25。由于图2将控制输入22示出为向左移动,显示设备11可以将触摸区域23的左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24并且将触摸区域23的右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25。然后,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24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25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
显示设备11可以响应于作为对3D数字图像21的触摸输入的控制输入23而在触摸区域23的第一部分24和第二部分25中分别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3D数字图像21的与控制输入22的触摸区域23相对应的区域的纹理来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在显示设备11检测到控制输入22并旋转3D数字图像21之前在第一部分24中生成100%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25中生成10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里,10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相同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10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在整个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因此,用户可以经由作为对显示单元12上显示的3D数字图像21的触摸输入的控制输入22来感知3D数字图像21第一侧的纹理。
在图2的左上部分中,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可以是1。这是因为,显示设备11生成100%的第一触觉反馈和100%的第二触觉反馈。如将在下文中所描述的,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角度来改变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显示设备11可以与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角度成比例地增加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换句话说,显示设备11可以随着显示的3D数字图像21的倾斜角度增大而增加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
图2的右上部分示出3D数字图像21向左旋转第一角度的状态。显示设备11可以响应于控制输入22的移动来旋转所显示的3D数字图像21。这里,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可包括3D旋转。这样,假定显示设备11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显示设备11可以将显示的3D数字图像21倾斜第一角度并显示倾斜的3D数字图像21。此外,显示设备11可以显示旋转的3D数字图像21的第二侧以及3D数字图像21的第一侧。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第一角度即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角度来改变触觉反馈。在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第一比率来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这里,在3D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第一比率可被定义为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24和第二部分25之中进一步减小位于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方向上的一个区域的触觉反馈。
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在包括在触摸区域23中的第一部分24中生成40%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25中生成8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里,4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4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4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只在与所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的40%相对应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
此外,8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8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8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只在与所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的80%相对应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
在图2的右上部分中,假定3D数字图像21向左旋转第一角度,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第一比率可以是2。这是因为,显示设备11生成40%的第一触觉反馈和80%的第二触觉反馈。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数值,并且详细的数值可以根据实施例而改变。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旋转角度来不同地改变在触摸区域23中包括的第一部分24和第二部分25中分别生成的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从而通知用户3D数字图像21的控制状态。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3D旋转3D数字图像21时根据触摸区域23和3D数字图像21之间的距离改变触觉反馈。如在图2的右上部分中示例性示出的,假定3D数字图像21向左旋转第一角度,触摸区域23的第一部分24和3D数字图像21的第一侧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二部分25和3D数字图像21的第一侧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随着在显示空间中向左倾斜,显示设备11显示3D数字图像21的第一侧。因此,显示设备11可以以比第二部分25的第二触觉反馈的减小比率更大的比率减小第一部分24的第一触觉反馈。
因此,用户可以基于改变的第一触觉反馈和改变的第二触觉反馈识别出,在显示单元12上显示的3D数字图像21响应于控制输入22而向左旋转。用户可经由触觉感知确认,该3D数字图像21在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触觉反馈被进一步减小的一个的方向上旋转。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维持与3D数字图像21相对应的触觉反馈的纹理的同时改变分别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提供的触觉反馈的密度或强度,从而通知用户3D数字图像21的控制状态。
图2右下部分示出3D数字图像21旋转第二角度的状态。显示设备11可以响应于控制输入22的移动而将显示的3D数字图像21旋转第二角度。这里,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可以包括3D旋转。因此,假定该显示设备11的旋转角度为第二角度,显示设备11可以使显示的3D数字图像21旋转第二角度并显示旋转的3D数字图像21。显示设备11可以随着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进行而增大第一侧的倾斜角度。此外,显示设备11可以显示旋转的3D数字图像21的第二侧以及第一侧。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第二角度即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角度来改变触觉反馈。在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第二比率来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这里,在3D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第二比率可被定义为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24和第二部分25之中进一步减小位于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方向上的一个区域的触觉反馈。
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在包括在触摸区域23中的第一部分24中生成10%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25中生成5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里,1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1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1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只在与所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的10%相对应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
此外,5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5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5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只在与所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的50%相对应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
在图2的右下部分中,假定3D数字图像21旋转第二角度,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第二比率可以是5。这是因为,显示设备11生成10%的第一触觉反馈和5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里,将3D数字图像旋转比第一角度更大的第二角度,并且因此,第二比率可以大于第一比率。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数值,并且详细的数值可以根据实施例而改变。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旋转角度来不同地改变在触摸区域23中包括的第一部分24和第二部分25中分别生成的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从而通知用户3D数字图像21的控制状态。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3D旋转3D数字图像21时根据触摸区域23和3D数字图像21之间的距离改变触觉反馈。如在图2的右下部分中示例性示出的,假定3D数字图像21向左旋转第二角度,触摸区域23的第一部分24和第一侧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二部分25和第一侧之间的距离。因此,显示设备11可以以比第二部分25的第二触觉反馈的减小比率更大的比率减小第一部分24的第一触觉反馈。
因此,用户可以基于改变的第一触觉反馈和改变的第二触觉反馈识别出,在显示单元12上显示的3D数字图像21响应于控制输入22而进一步向左旋转。用户可经由触觉感知确认,3D数字图像21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触觉反馈被进一步减小的一个位于的方向上进一步旋转。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维持与3D数字图像21相对应的触觉反馈的纹理的同时改变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触觉反馈的密度或强度,从而通知用户3D数字图像21的控制状态。
图2左下部分示出3D数字图像21旋转完成的状态。显示设备11可以响应于控制输入22的移动而旋转显示的3D数字图像21。这里,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可以包括3D旋转。因此,假定该显示设备11的旋转角度为180度,显示设备11可以以3D数字图像21的显示侧从第一侧切换到第二侧的方式来旋转3D数字图像21。
显示设备11可以在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完成时改变触觉反馈。随着由控制输入22触摸的3D数字图像21的显示侧从第一侧切换到第二侧,显示设备11可以相对于触摸区域23改变触觉反馈。
例如,如果显示设备11检测到控制输入22并且完成3D数字图像21的旋转,则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24中生成0%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25中生成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里,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即,显示设备11可以从触摸区域23移除触觉反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1可以分别在触摸区域23的第一部分24和第二部分25中生成与3D数字图像21的第二侧相对应的触觉反馈。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24中生成100%的第三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25中生成100%的第四触觉反馈。这里,第三触觉反馈和第四触觉反馈可以是与3D数字图像21的第二侧的纹理相对应的触觉反馈。此外,100%的反馈触觉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相同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10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在整个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因此,用户可以经由作为对在单元12上显示的3D数字图像21的触摸输入的控制输入22而感知3D数字图像21的第二侧的纹理。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旋转角度来不同地改变在触摸区域23中包括的第一部分24和第二部分25中分别生成的第三触觉反馈和第四触觉反馈,从而通知用户3D数字图像21的控制状态。
因此,用户可以基于改变的第一触觉反馈和改变的第二触觉反馈识别出,在显示单元12上显示的3D数字图像21完成旋转。即,显示设备11可以通过从触摸区域23移除与3D数字图像21的第一侧对应的触觉反馈或者通过生成与3D数字图像21的第二侧对应的触觉反馈,来通知用户3D数字图像21的控制状态。
图3是示出提供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3D数字图像相对应的触觉反馈的方法的视图。显示设备可以显示3D数字图像。3D数字图像可以包括多个侧。显示设备可以检测用户对3D数字图像的控制输入,并且将检测到控制输入的一侧划分成多个区域,以在每个区域的基础上生成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根据3D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来改变所生成的触觉反馈。
显示设备11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2。显示设备11可以使用显示单元12来显示3D数字图像31。显示设备11可以显示3D数字图像31的第一侧。显示设备11可以设置与显示3D数字图像31的第一侧的区域对应的触觉反馈区域33。此外,显示设备11可以在触觉反馈区域33中生成触觉反馈34。用户可经由所生成的触觉反馈来感知3D数字图像31的第一侧的纹理。
图3的左上部分示出在显示设备11检测到控制输入32并控制3D数字图像31之前的状态。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描述关于3D数字图像31的控制的根据实施例的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如在图3的左上部分中示例性地示出,显示设备11可以设置与显示第一侧的区域相对应的触觉反馈区域33。触觉反馈区域33可以具有与第一侧相同的形状。显示设备11可以在所设置的触觉反馈区域33中生成触觉反馈34。
显示设备11可以将触觉反馈区域33划分成多个区域。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将触觉反馈区域33划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显示设备11可以将位于控制输入32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并且将位于与控制输入32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另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由于图3将控制输入32示出为向左移动,显示设备11可以将触觉反馈区域33的左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并且将触觉反馈区域33的右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然后,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如果,第一部分的纹理等于第二部分的纹理,则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可以彼此相等。
显示设备11可以在显示设备11检测到控制输入32并旋转3D数字图像31之前在第一部分中生成100%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中生成10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里,100%的触觉反馈可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相同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10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在整个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因此,用户可以经由作为对显示单元12上显示的3D数字图像31的触摸输入的控制输入32来感知3D数字图像31第一侧的纹理。
在图3的左上部分中,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可以是1。这是因为,显示设备11生成100%的第一触觉反馈和100%的第二触觉反馈。如将在下文中所描述的,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角度来改变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显示设备11可以与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角度成比例地增加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换句话说,显示设备11可以随着显示的3D数字图像31的倾斜角度增大而增加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
图3的右上部分示出3D数字图像31向左旋转第一角度的状态。显示设备11可以响应于控制输入32的移动来旋转所显示的3D数字图像31。这里,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可包括3D旋转。这样,假定显示设备11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显示设备11可以将显示的3D数字图像31旋转第一角度并显示倾斜的3D数字图像31。此外,显示设备11可以显示第二侧以及3D数字图像31的第一侧。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第一角度即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角度来改变触觉反馈区域33。显示设备11可以设置与旋转的3D数字图像31的第一侧的区域相对应的触觉反馈区域33。在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第一比率来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这里,在3D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第一比率可被定义为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中进一步减小位于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方向上的一个区域的触觉反馈。
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在作为触觉反馈区域33的左区域的第一部分中生成40%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作为触觉反馈区域33的右区域的第二部分中生成80%的第二触觉反馈。此外,显示设备11可以以逐步的方式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增加触觉反馈的百分比。即,为了逐渐改变触觉反馈的百分比,显示设备11可以在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区域中生成50%的触觉反馈和60%的触觉反馈。
这里,4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4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4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只在与所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的40%相对应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此外,8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8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8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只在与所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的80%相对应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
在图3的右上部分中,假定3D数字图像31旋转第一角度,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第一比率可以是2。这是因为,显示设备11生成40%的第一触觉反馈和80%的第二触觉反馈。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数值,并且详细的数值可以根据实施例而改变。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旋转角度来不同地改变在触觉反馈区域33中包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分别生成的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从而通知用户3D数字图像31的控制状态。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3D旋转3D数字图像31时根据3D数字图像31的深度改变触觉反馈。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在每个区域的基础上与3D数字图像31的深度成比例地减小触觉反馈。
如在图3的右上部分中示例性示出的,假定3D数字图像31向左旋转第一角度,第一侧的左区域的深度可以大于右区域的深度。这是因为,随着在显示空间中向左倾斜,显示设备11显示3D数字图像31的第一侧。因此,显示设备11可以以比第二部分的第二触觉反馈的减小比率更大的比率减小触觉反馈区域33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触觉反馈。
因此,用户可以基于改变的第一触觉反馈和改变的第二触觉反馈识别出,在显示单元12上显示的3D数字图像31响应于控制输入32而向左旋转。用户可经由触觉感知确认,该3D数字图像31在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触觉反馈被进一步减小的一个的方向上旋转。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维持与3D数字图像31对应的触觉反馈的纹理的同时改变分别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提供的触觉反馈的密度或强度,从而通知用户3D数字图像31的控制状态。
图3右下部分示出3D数字图像31旋转第二角度的状态。显示设备11可以响应于控制输入32的移动而将显示的3D数字图像31旋转第二角度。这里,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可以包括3D旋转。因此,假定显示设备11的旋转角度为第二角度,显示设备11可以使显示的3D数字图像31旋转第二角度并显示旋转的3D数字图像31。此外,显示设备11可以显示旋转的3D数字图像31的第二侧以及第一侧。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第二角度即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角度来改变触觉反馈区域33。显示设备11可以设置与旋转第二角度的3D数字图像31的第一侧的区域相对应的触觉反馈区域33。在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第二比率来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这里,在3D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第二比率可被定义为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中进一步减小位于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方向上的一个区域的触觉反馈。
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在作为触觉反馈区域33的左区域的第一部分中生成10%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作为触觉反馈区域33的右区域的第二部分中生成50%的第二触觉反馈。此外,显示设备11可以以逐步的方式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增加触觉反馈的百分比。即,为了逐渐改变触觉反馈的百分比,显示设备11可以在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区域中生成20%的触觉反馈、30%的触觉反馈和40%的触觉反馈。
这里,1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1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1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只在与所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的10%相对应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此外,5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5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5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只在与所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的50%相对应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
在图3的右下部分中,假定3D数字图像31旋转第二角度,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第二比率可以是5。这是因为,显示设备11生成10%的第一触觉反馈和50%的第二触觉反馈。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上述的数值,并且详细的数值可以根据实施例而改变。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旋转角度来不同地改变在触觉反馈区域33中包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分别生成的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从而通知用户3D数字图像31的控制状态。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3D旋转3D数字图像31时根据3D数字图像31的深度改变触觉反馈。例如,显示设备11可以在每个区域的基础上与3D数字图像31的深度成比例地减小触觉反馈。
如在图3的右下部分中示例性示出的,假定3D数字图像31向左旋转第二角度,第一侧的左区域的深度可以大于右区域的深度。此外,旋转第二角度的第一侧的左区域的深度可以大于旋转第一角度的第一侧的左区域的深度。这是因为,随着在显示空间中向左倾斜,显示设备11显示3D数字图像31的第一侧。因此,显示设备11可以以比第二部分的第二触觉反馈的减小比率更大的比率进一步减小触觉反馈区域33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触觉反馈。
因此,用户可以基于改变的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识别出,在显示单元12上显示的3D数字图像31响应于控制输入32而向左旋转。用户可经由触觉感知确认,3D数字图像31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触觉反馈进一步减小的一个所位于的方向上旋转。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维持与3D数字图像31相对应的触觉反馈的纹理的同时改变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触觉反馈的密度或强度,从而通知用户3D数字图像31的控制状态。
图3左下部分示出3D数字图像31旋转完成的状态。假定该显示设备11的旋转角度为180度,显示设备11可以以3D数字图像31的显示侧从第一侧切换到第二侧的方式来旋转3D数字图像31。
显示设备11可以在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完成时改变触觉反馈。随着由控制输入32触摸的3D数字图像31的显示侧从第一侧切换到第二侧,显示设备11可以相对于触觉反馈区域33改变触觉反馈34。
例如,如果显示设备11检测到控制输入32并且完成3D数字图像31的旋转,则显示设备11可以在触觉反馈区域33的第一部分中生成0%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中生成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里,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的0%相对应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即,显示设备11可以从触觉反馈区域33移除触觉反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1可以分别在触觉反馈区域33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生成与3D数字图像31的第二侧相对应的触觉反馈。即,显示设备11可以在第一部分中生成100%的第三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中生成100%的第四触觉反馈。这里,第三触觉反馈和第四触觉反馈可以是与3D数字图像31的第二侧的纹理相对应的触觉反馈。此外,100%的反馈触觉可以指具有与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相同的强度或密度的触觉反馈。可替代地,100%的触觉反馈可以指在整个指定的触觉反馈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因此,用户可以经由作为对在单元12上显示的3D数字图像31的触摸输入的控制输入32而感知3D数字图像31的第二侧的纹理。
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旋转角度来不同地改变在触觉反馈区域33中包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分别生成的第三触觉反馈和第四触觉反馈,从而通知用户3D数字图像31的控制状态。
因此,用户可以基于改变的第一触觉反馈和改变的第二触觉反馈识别出,在显示单元12上显示的3D数字图像31完成旋转。即,显示设备11可以通过从触觉反馈区域33移除与3D数字图像31的第一侧相对应的触觉反馈或者通过生成与3D数字图像31的第二侧相对应的触觉反馈,来通知用户3D数字图像31的控制状态。
图4是示出改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的方法的视图。显示设备可以将在显示单元上检测到的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划分成多个区域。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来不同地改变在各个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描述在假定将触摸区域划分成两个区域的情况下以每个区域为基础的改变触觉反馈的方法。显示设备可以通过改变在第一部分中生成的第一触觉反馈和在第二部分中生成的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来改变触摸区域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减小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中位于数字图像的旋转方向上的一个区域的触觉反馈。虽然将在下面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第一部分中的第一触觉反馈的变化,但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此。
图4的上部示出在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41中生成的触觉反馈。在图4的上部中示例性示出的三个触摸区域41示出,在控制输入从左侧移动到右侧的假定下,在触摸区域41中生成的触觉反馈的变化。该显示设备可以改变触觉反馈的生成区域。显示设备可以将触摸区域41划分成第一部分43和第二部分42。显示设备可将位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43,并且将位于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另一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42。在图4的上部中,随着控制输入向右移动,显示设备可以将触摸区域41的右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43并且将触摸区域41的左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42。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一部分43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42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
在图4的上部中,左触觉反馈是在显示设备检测到并移动控制输入之前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在整个第一部分43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整个第二部分42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如以上参照图1至3描述的,所显示的数字图像在控制输入移动之前不旋转。因此,显示设备可以在整个包括在触摸区域41中的第一部分43和第二部分42中生成触觉反馈。
在图4的上部中,中心触觉反馈是当显示设备检测到并移动控制输入之后显示设备将数字图像旋转第一角度时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一部分43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整个第二部分42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排除位于来自第一触觉反馈的生成区域的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的第一部分43的部分区域。即,显示设备可以从位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的第一部分43的右区域移除第一触觉反馈。
在图4的上部中,右触觉反馈是当显示设备检测到并移动控制输入之后数字图像旋转第二角度时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在整个第二部分42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一部分43的部分区域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排除位于来自第一触觉反馈的生成区域的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的第一部分43的部分区域。即,显示设备可以从位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的第一部分43的右区域移除第一触觉反馈。其中当数字图像旋转第二角度时生成第一触觉反馈的第一部分的区域的面积小于其中当数字图像旋转第一角度时生成第一触觉反馈的第一部分的区域的面积。
如上所述,显示设备可以随着控制输入移动或随着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增加而在第一部分43中减小第一触觉反馈的生成区域。以这种方式,用户可以经由触觉感知根据控制输入的移动以及数字图像的旋转来确认触觉反馈的变化。即,用户可以经由触觉感知确认,数字图像在第一部分43和第二部分42中触觉反馈被进一步减小的一个位于的方向上旋转。
图4的中部示出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44中生成的触觉反馈。在图4的中间部分示出的三个触摸区域44示出在控制输入从左侧移动到右侧的假定下在触摸区域44中生成的触觉反馈的变化。显示设备可以将触摸区域44划分成第一部分46和第二部分45。显示设备可将位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46,并且将位于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另一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45。在图4的中部中,随着控制输入向右移动,显示设备可以将触摸区域44的右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46并且将触摸区域44的左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45。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一部分46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45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
在图4的中部中,左触觉反馈是在显示设备检测到并移动控制输入之前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在整个第一部分46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整个第二部分45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如以上参照图1至3描述的,所显示的数字图像在控制输入移动之前不旋转。因此,显示设备可以在整个包括在触摸区域44中的第一部分46和第二部分45中生成具有相同密度的触觉反馈。例如,显示设备可以分别在第一部分46和第二部分45中生成每个都具有密度为10的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
在图4的中部中,中心触觉反馈是当显示设备检测到并移动控制输入之后数字图像旋转第一角度时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二部分45中维持第二触觉反馈的密度,并且在第一部分46中减小第一触觉反馈的密度。例如,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一部分46中生成具有密度为5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45中生成具有密度为10的第二触觉反馈。
在图4的中部中,右触觉反馈是当显示设备检测到并移动控制输入之后数字图像旋转第二角度时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二部分45中维持第二触觉反馈的密度,并且在第一部分46中减小第一触觉反馈的密度。例如,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一部分46中生成具有密度为2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45中生成具有密度为10的第二触觉反馈。
如上所述,显示设备可以随着控制输入移动或随着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增加而在第一部分45中减小第一触觉反馈的密度。根据实施例,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二部分46中减小第二触觉反馈的密度。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设备也可以维持第二触觉反馈的密度大于第一触觉反馈的密度。即,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减小在第一部分46和第二部分45之中位于数字图像的旋转方向上的一个区域中的触觉反馈的密度。以这种方式,用户可以经由触觉感知根据控制输入的移动以及数字图像的旋转来确认触觉反馈的变化。
图4的下部示出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47中生成的触觉反馈。在图4的下部示出的三个触摸区域47示出在控制输入从左侧移动到右侧的假定下在触摸区域47中生成的触觉反馈的变化。显示设备改变触觉反馈的强度。显示设备可以将触摸区域47划分成第一部分49和第二部分48。显示设备可将位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49,并且将位于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另一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48。在图4的下部中,随着控制输入向右移动,显示设备可以将触摸区域47的右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49并且将触摸区域47的左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48。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一部分49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48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
在图4的下部中,左触觉反馈是在显示设备检测并移动控制输入之前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一部分49中生成具有高水平强度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48中生成具有高水平强度第二触觉反馈。如以上参照图1至3描述的,所显示的数字图像在控制输入移动之前不旋转。因此,显示设备可以在包括在触摸区域47中的第一部分49和第二部分48中生成具有相同强度的触觉反馈。例如,显示设备可以分别在第一部分49和第二部分48中生成每个都具有密度为10的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
在图4的下部中,中心触觉反馈是当显示设备检测到并移动控制输入之后数字图像旋转第一角度时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二部分48中维持第二触觉反馈的强度,并且在第一部分49中减小第一触觉反馈的强度。例如,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一部分49中生成具有中水平强度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48中生成具有中水平强度的第二触觉反馈。
在图4的下部中,右触觉反馈是当显示设备检测到并移动控制输入之后数字图像旋转第二角度时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二部分48中减小第二触觉反馈的强度,并且在第一部分49中减小第一触觉反馈的强度。例如,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一部分49中生成具有低水平强度的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48中生成具有中等水平强度的第二触觉反馈。
如上所述,显示设备可以随着控制输入移动或随着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增加而减小在第一部分49中的第一触觉反馈和在第二部分48中的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的强度。
基于在触摸区域中以每个区段为基础不同地变化的触觉反馈,用户可以经由触觉感知确认,数字图像在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旋转。即,用户可以经由触觉感知确认,数字图像在第一部分43和第二部分42之中触觉反馈进一步减小的一个所位于的方向上旋转。
图5是示出设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的边界的方法的视图。显示设备可以将在显示单元上检测到的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划分成多个区域。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改变多个区域之间的边界。显示设备可以将多个区域之间的边界设置成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该显示设备可以响应于控制输入使数字图像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在下面的描述中,关于划分成两个区域的触摸区域,将描述响应于数字图像的旋转而改变将两个区域彼此分离的边界的方法。
在图5的左部分中,显示设备11可以在显示单元12上显示数字图像51。显示设备11可以检测控制输入52以旋转数字图像51。显示设备11可以检测控制输入52以逆时针旋转数字图像51。在图5的左部分中,控制输入52可以在移动的初始阶段呈现出向右移动方向53。显示设备11可以检测向右移动的控制输入52。显示设备11可以在与向右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上划分触摸区域54。即,显示设备11可以将在触摸区域54中包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边界55设置成在垂直方向上延伸。
在图5的中心部分中,控制输入52可在移动的中间阶段呈现出斜向上和向右移动方向53。显示设备11可以检测在向上和向右的方向上移动的控制输入52。显示设备11可以在向上和向左的方向上或在与向上和向右方向垂直的向下和向右方向上划分触摸区域54。即,显示设备11可以将在触摸区域54中包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边界55设置成在向上和向左的方向上延伸,或者在向下和向右的方向上延伸。
在图5的右部分中,控制输入52可以在移动的最后阶段呈现出向上的移动方向53。显示设备11可以检测向上移动的控制输入52。显示设备11可以在与向上的移动方向53垂直的水平方向上划分触摸区域54。即,显示设备11可以将触摸区域54中包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边界55设置成水平延伸。
如上所述,在显示设备11可以根据控制输入52的移动方向53来设置触摸区域54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边界。以这种方式,用户可经由触觉感知来确认控制输入52的移动方向53。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取决于显示设备的数字图像的平行移动生成触觉反馈的方法的视图。如果数字图像进行平行移动而不是旋转,则显示设备可以在触摸区域中维持恒定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数字图像是否执行平行移动或旋转而不同地生成触觉反馈,从而通知用户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以及哪些控制输入被输入。
显示设备11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2。显示设备11可以使用显示单元12来显示数字图像61。显示设备11可以显示的数字图像61的前侧。显示设备11可以生成与数字图像61的前侧的纹理相对应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11可以检测控制输入62以引起数字图像61的平行移动。控制输入62可包括触摸输入。显示设备11可以在检测到控制输入62的触摸区域中生成触觉反馈。用户可以经由所生成的触觉反馈感知数字图像61的纹理。
如果数字图像61进行平行移动,则显示设备11可以在触摸区域63中生成触觉反馈。触摸区域63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显示设备11可以将位于控制输入62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64,并且将位于与控制输入62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另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65。
如果数字图像61响应于控制输入62进行平行移动,则显示设备11可以在控制输入62的触摸区域63中维持恒定的触觉反馈。显示设备11可以从开始到完成平行移动都在触摸区域63中维持恒定的触觉反馈。例如,如在图6的左上部分示例性示出的,如果检测到控制输入62,则显示设备11可以在触摸区域63中包括的第一部分64和第二部分65每一个中生成100%的触觉反馈。如在图6的右上部分示例性示出的,即使数字图像61进行向左的平行移动,显示设备11也可以在第一部分64和第二部分65每一个中生成100%的触觉反馈。此外,如在图6的右下部分示例性示出的,即使数字图像61进行向上的平行移动,显示设备11也可以在第一部分64和第二部分65每一个中生成100%的触觉反馈。
如上所述,如果数字图像61进行平行移动,则显示设备11可以在不改变触摸区域63中生成的触觉反馈的情况下维持恒定的触觉反馈。这可能不同于如上参照图1至5所述的、在数字图像旋转的假定下由显示设备11改变触觉反馈的情况。因此,用户可以经由触觉感知确认数字图像61是否通过控制输入62进行平行移动或旋转。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框图。该显示设备可包括显示单元101、触觉反馈单元102、传感器单元103以及控制器104。
显示单元101可显示数字图像。2D数字图像可以包括前侧和后侧,并且显示单元101可以显示2D数字图像的前侧或后侧。另外,3D数字图像可以包括多个侧,并且显示单元101可以显示3D数字图像的多个侧中的至少一侧。
显示单元101可以实现显示的数字图像的2D旋转或3D旋转。此外,显示单元101可以实现数字图像的平行移动。
显示单元101可以根据实施例包括发光二极管(LED)设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设备、液晶显示器(LCD)设备、电子墨水显示器以及柔性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显示单元101可包括触敏显示单元,并且可以检测作为对显示单元101的触摸输入的控制输入。另外,显示单元101可以包括触觉显示单元,并且可以传输触觉反馈单元102的触觉反馈,其将在下文中向用户描述。
触觉反馈单元102可以响应于控制输入而生成触觉反馈。触觉反馈单元102可以在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中生成触觉反馈,该触觉反馈对应于数字图像的纹理。此外,触觉反馈单元102可以在其上显示数字图像的显示单元101的表面上生成触觉反馈。
触觉反馈单元102可以基于数字图像的旋转方向和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来改变在触摸区域中生成的触觉反馈。触觉反馈单元102可以改变触觉反馈的生成区域、密度或强度,从而通知用户数字图像的旋转或数字图像的控制。
现在将描述使用触觉反馈单元102向用户生成和提供触觉反馈的方法。触觉反馈单元102可以用微振动致动器或超声波振动致动器传输相对于用户的手指的触觉反馈。触觉反馈单元102可控制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并且因此可以调节传输到用户的手指的触觉反馈的强度。
根据另一实施例,触觉反馈单元102可生成微安培的电流,并传输触觉反馈给用户。触觉反馈单元102可控制电流的强度和生成时段,这可以允许用户感知到不同的触感。
此外,触觉反馈单元102可以用超声波共振生成触觉反馈。触觉反馈单元102可生成超声波多次,并在用户的手指处形成超声波的共振来传输触觉反馈给用户。触觉反馈单元102可以调节共振频率的幅度和共振的生成周期来生成不同的触觉反馈。如上所述的显示单元101和触觉反馈单元102可以根据实施例集成到触觉显示单元中。
传感器单元103可感测对显示设备的控制输入。传感器单元103可感测作为对显示单元101的触摸输入的控制输入。传感器单元103可使用压敏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来感测用户的控制输入。此外,传感器单元103可感测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传感器单元103可以将关于感测到的控制输入的信息传输到控制器104。如上所述的显示单元101和触摸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103可根据实施例集成到触敏显示单元中。
控制器104可以使用从传感器单元103传输的信息来控制显示单元101和触觉反馈单元102。控制器104可检测控制输入,并且在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中生成触觉反馈。此外,控制器104可以将触摸区域划分成多个区域。例如,控制器104可以将触摸区域划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控制器104可将位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并且将位于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另一个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如果控制输入向左移动,则控制器104可以将触摸区域的左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并且将触摸区域的右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控制器104可以在第一部分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
控制器104可检测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控制器104可根据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改变触觉反馈。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控制器104可以根据第一比率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这里,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第一比率可以指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控制器104可以进一步减小位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触觉反馈。
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控制器104可以根据第二比率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这里,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第二比率可以指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
控制器104可与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比例地增加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换句话说,显示设备可以随着显示的数字图像的倾斜角度增加而增加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因此,上述第二比率可以大于第一比率。
此外,控制器104可以将在显示单元101上检测到的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划分成多个区域。控制器104可根据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改变多个区域之间的边界。控制器104可将多个区域之间的边界设置成在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因此,控制器104可根据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改变上述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边界的取向。控制器104可以根据改变的边界重新设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在第一部分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在第二部分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以这种方式,用户可以经由触觉感知确认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
在作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框图的图7中,分别示出在逻辑上区分显示设备的元件的方框。因此,上述显示设备的元件可以基于设备设计被安装为单个芯片或多个芯片。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来设置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S10)。如上参照图1和2所描述的,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可以将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设置成第一比率。此外,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可以将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设置成第二比率。
例如,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可将第一触觉反馈的强度设置成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的40%,并且将第二触觉反馈的强度设置成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的80%。因此,第一比率可以是2。此外,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可将第一触觉反馈的强度设置成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的10%,并且将第二触觉反馈的强度设置成原始触觉反馈的强度的50%。因此,第二比率可以是2。
这样,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旋转角度设置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
显示设备可以显示数字图像(S20)。该数字图像可以包括2D数字图像和3D数字图像。2D数字图像可以包括前侧和后侧,并且显示设备可以显示2D数字图像的前侧或后侧。此外,3D数字图像可以包括多个侧,并且显示设备可以显示3D数字图像的多个侧中的至少一侧。
显示设备可以检测第一控制输入以旋转数字图像(S30)。显示设备可以使用传感器单元检测第一控制输入。如上参照图1至3所描述的,第一控制输入可以包括对在其上显示数字图像的显示单元的触摸输入、被实现以控制所显示的数字图像的触摸输入。显示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来旋转数字图像。该显示设备可以实施数字图像的2D或3D旋转。
显示设备可以在触摸区域的第一部分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触摸区域的第二部分生成第二触觉反馈(S40)。如上参照图1、3和5所描述的,显示设备可以将触摸区域划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显示设备可以将位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的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并且将位于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另一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如果控制输入向左移动,显示设备可以将触摸区域的左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并且将触摸区域的右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如果控制输入向右移动,显示设备可以将触摸区域的右区域设置成第一部分并且将触摸区域的左区域设置成第二部分。
显示设备可以在第一部分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第二部分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基于数字图像的属性和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来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例如,显示设备可以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来表示与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相对应的数字图像的纹理。
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比率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S50)。如上参照图1、2和4所描述的,显示设备可以检测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改变触觉反馈。显示设备可以与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成比例地增加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换句话说,该显示设备可以随着数字图像的倾斜角度增加而增加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可以根据如上所述设置的第一比率来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
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减小位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触觉反馈。例如,如果100%的第一触觉反馈在数字图像旋转之前生成,则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可以生成的40%的第一触觉反馈。另一方面,如果100%的第二触觉反馈在数字图像旋转之前生成,则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可以生成的8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样,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和数字图像的旋转方向来不同地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因此,用户可经由触觉感知确认触觉反馈,并且识别该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包括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和数字图像的旋转方向。即,用户可以经由触觉感知确认该数字图像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一个的触觉反馈被进一步减小的方向上旋转。
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比率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S50)。如上参照图1、2和4所描述的,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比率来改变第二触觉反馈和第一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这里,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第二比率可以指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第二比率可以比第一比率更大。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减少位于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触觉反馈。
例如,如果在数字图像旋转第一角度的假定下生成40%的第一触觉反馈,则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可以生成的10%的第一触觉反馈。另一方面,如果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生成80%的第二触觉反馈,则在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的假定下,显示设备可以生成的50%的第二触觉反馈。这样,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数字图像的旋转方向和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来不同地改变第一触觉反馈和第二触觉反馈。因此,用户可经由触觉感知确认触觉反馈,并且显示设备可以通知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包括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和数字图像的旋转方向。即,用户可以经由触觉感知确认该数字图像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一个的触觉反馈被进一步减小的方向上旋转。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显示设备可以根据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不同地改变在触摸区域中包括的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生成的触觉反馈。因此,用户可经由触觉感知确认被不同地改变的触觉反馈,并且识别包括数字图像的旋转方向的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
如从上面的描述显而易见的,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可以通知用户数字图像的控制状态。
显而易见的是,虽然以上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优选实施例,但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其意图是修改和变化不应被理解为与本公开的技术精神或前景无关。
发明模式
已经以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描述了各种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意在覆盖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全部或部分应用于电子设备。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被配置成显示数字图像;
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被配置成感测控制输入;
触觉反馈单元,所述触觉反馈单元被配置成生成触觉反馈;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和所述触觉反馈单元,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检测第一控制输入以旋转所述数字图像,
当所述数字图像的旋转开始时,在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的第一部分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所述触摸区域的第二部分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
如果所述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则根据第一比率改变所述第一触觉反馈和所述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如果所述数字图像的所述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则根据第二比率改变所述第一触觉反馈和所述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比率和所述第二比率中的每一个是所述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所述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并且所述第二比率大于所述第一比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当完成所述数字图像的所述旋转时,从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的所述触摸区域移除所述第一触觉反馈和所述第二触觉反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触摸区域的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上,并且
其中,所述触摸区域的所述第二部分位于与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的所述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第一比率或所述第二比率来改变所述第一触觉反馈的强度和所述第二触觉反馈的强度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第一比率或所述第二比率,改变所述第一部分的其中生成所述第一触觉反馈的部分的密度,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其中生成所述第二触觉反馈的部分的密度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根据所述第一比率或所述第二比率来改变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在所述数字图像的所述旋转期间,根据所述第一比率或所述第二比率,以逐步的方式改变所述第一触觉反馈和所述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字图像是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的三维(3D)图像,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显示所述3D图像的所述第一侧,并且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输入从所显示的第一侧切换到所述第二侧并显示所述第二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字图像是二维(2D)图像,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输入,在垂直于所述2D图像的方向上旋转所述2D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2D图像包括前侧和后侧,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显示所述2D图像的所述前侧,并且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输入从所显示的前侧切换到所述后侧并显示所述后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数字图像是2D图像,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输入,使所述2D图像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感测用于所述数字图像的平行移动的第二控制输入,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从所述数字图像的平行移动的开始到完成,在所述第二控制输入的触摸区域中维持恒定的第三触觉反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根据所显示数字图像的纹理生成所述第一触觉反馈和所述第二触觉反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的所述触摸区域被划分成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边界由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所述边界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如果所述数字图像的所述旋转角度从所述第一角度改变到所述第二角度,则所述第一触觉反馈的强度或密度减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智能电话、智能平板、音乐播放器、智能平台、监视器、电视机或平板计算机。
20.一种控制显示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数字图像;
检测第一控制输入以旋转所述数字图像;
当所述数字图像的旋转开始时,在触摸区域的第一部分中生成第一触觉反馈,并且在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的所述触摸区域的第二部分中生成第二触觉反馈;
如果所述数字图像的旋转角度是第一角度,则根据第一比率改变所述第一触觉反馈和所述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如果所述数字图像的所述旋转角度是第二角度,则根据第二比率改变所述第一触觉反馈和所述第二触觉反馈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比率和所述第二比率是所述第二触觉反馈相对于所述第一触觉反馈的比率,并且所述第二比率大于所述第一比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30114490A KR102201731B1 (ko) | 2013-09-26 | 2013-09-26 | 택타일 피드백을 발생하는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
KR10-2013-0114490 | 2013-09-26 | ||
US14/150,332 | 2014-01-08 | ||
US14/150,332 US9086729B2 (en) | 2013-09-26 | 2014-01-08 | Display device generating tactile feedback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PCT/KR2014/000252 WO2015046671A1 (en) | 2013-09-26 | 2014-01-09 | Display device generating tactile feedback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56429A true CN105556429A (zh) | 2016-05-04 |
CN105556429B CN105556429B (zh) | 2019-04-16 |
Family
ID=5269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5205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56429B (zh) | 2013-09-26 | 2014-01-09 | 生成触觉反馈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86729B2 (zh) |
EP (1) | EP3049896B1 (zh) |
KR (1) | KR102201731B1 (zh) |
CN (1) | CN105556429B (zh) |
WO (1) | WO2015046671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08093A (zh) * | 2018-11-13 | 2019-03-22 |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及装置 |
WO2020042835A1 (zh) * | 2018-08-28 | 2020-03-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11782044A (zh) * | 2020-06-30 | 2020-10-16 |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 虚拟摇杆的动态触觉反馈实现方法及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5170173A (ja) * | 2014-03-07 | 2015-09-2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KR102373510B1 (ko) * | 2017-08-11 | 2022-03-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를 회전함에 따라 컨텐츠를 시각화 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
US11402981B2 (en) * | 2017-08-11 | 2022-08-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device for visualizing contents as the display is rotated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N115176216A (zh) * | 2019-12-30 | 2022-10-11 | 乔伊森安全系统收购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智能波形中断的系统和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322498A1 (en) * | 2008-06-25 | 2009-12-31 | Lg Electronics Inc. | Haptic effect provisioning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US20100044121A1 (en) * | 2008-08-15 | 2010-02-25 | Simon Steven H | Sensors,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for a high dimensional touchpad |
KR20100104975A (ko) * | 2009-03-20 | 2010-09-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복수의 진동자를 이용한 햅틱 기능 제공방법 및 장치 |
KR20110026686A (ko) * | 2009-09-08 | 2011-03-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진동 패턴 제어 방법 |
US20130222275A1 (en) * | 2012-02-29 | 2013-08-2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Two-factor rotation input on a touchscreen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53686B2 (en) * | 2007-11-26 | 2012-08-28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Point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roviding haptic feedback, and haptic inter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
US8138896B2 (en) | 2007-12-31 | 2012-03-20 | Apple Inc. | Tactile feedback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
KR101555055B1 (ko) | 2008-10-10 | 2015-09-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디스플레이방법 |
KR102068428B1 (ko) * | 2010-04-23 | 2020-02-11 | 임머숀 코퍼레이션 | 햅틱 효과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9582178B2 (en) | 2011-11-07 | 2017-02-28 | Immersion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ressure interaction on touch-sensitive surfaces |
US9007323B2 (en) * | 2012-02-03 | 2015-04-14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Haptic feedback device, method for driving haptic feedback device, and drive program |
KR20130092189A (ko) | 2012-02-10 | 2013-08-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촉각 전달 장치 및 방법 |
US9007318B2 (en) * | 2013-02-01 | 2015-04-14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n in-vehicle function |
US20140249927A1 (en) * | 2013-03-04 | 2014-09-04 | Michael De Angelo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yclic recognition-primed notifications and responsive situational awareness in an advertising display network |
-
2013
- 2013-09-26 KR KR1020130114490A patent/KR10220173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
- 2014-01-08 US US14/150,332 patent/US9086729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1-09 EP EP14848449.6A patent/EP304989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4-01-09 CN CN201480052050.2A patent/CN10555642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1-09 WO PCT/KR2014/000252 patent/WO201504667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322498A1 (en) * | 2008-06-25 | 2009-12-31 | Lg Electronics Inc. | Haptic effect provisioning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US20100044121A1 (en) * | 2008-08-15 | 2010-02-25 | Simon Steven H | Sensors,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for a high dimensional touchpad |
KR20100104975A (ko) * | 2009-03-20 | 2010-09-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복수의 진동자를 이용한 햅틱 기능 제공방법 및 장치 |
KR20110026686A (ko) * | 2009-09-08 | 2011-03-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진동 패턴 제어 방법 |
US20130222275A1 (en) * | 2012-02-29 | 2013-08-2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Two-factor rotation input on a touchscreen device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42835A1 (zh) * | 2018-08-28 | 2020-03-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9508093A (zh) * | 2018-11-13 | 2019-03-22 |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及装置 |
CN109508093B (zh) * | 2018-11-13 | 2022-08-09 | 江苏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现实交互方法及装置 |
CN111782044A (zh) * | 2020-06-30 | 2020-10-16 |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 虚拟摇杆的动态触觉反馈实现方法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56429B (zh) | 2019-04-16 |
US9086729B2 (en) | 2015-07-21 |
EP3049896B1 (en) | 2018-03-07 |
US20150084878A1 (en) | 2015-03-26 |
EP3049896A4 (en) | 2017-05-10 |
WO2015046671A1 (en) | 2015-04-02 |
EP3049896A1 (en) | 2016-08-03 |
KR102201731B1 (ko) | 2021-01-12 |
KR20150034428A (ko) | 2015-04-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56429A (zh) | 生成触觉反馈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969624U (zh) | 电子设备 | |
CN105373248B (zh) | 触摸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 |
KR101628782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복수의 진동자를 이용한 햅틱 기능 제공방법 및 장치 | |
US9098188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EP2406700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eatures in a friction display | |
JP2018063732A (ja) | 容量制御表面を実装する装置と相互作用する方法、この方法を実装する、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及び装置 | |
CN106125973B (zh) | 用于在触摸使能的显示器中提供特征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5373274A (zh) | 触摸面板及其操作方法 | |
US2011010957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proximity touch detection | |
EP1927916A1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medium for outputting tactile feedback on display device | |
US20130038564A1 (en) | Touch Sensitive Device Having Dynamic User Interface | |
KR20110130474A (ko) | 마찰 디스플레이 및 부가의 햅틱 효과에 대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102047689B1 (ko) | 택타일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의 미니-맵을 제공하는 터치 센서티브 디바이스 및 제어 방법 | |
JP5496032B2 (ja) | 触感呈示装置及び触感呈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 |
WO2012135534A1 (en) | 3d user interface control | |
JP2014102819A (ja) | ガイド及び静電的摩擦との協力のための触覚的な手がかり(HapticCues)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JP2008009759A (ja) |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 |
CN102981743A (zh) | 控制操作对象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6999784A (zh) | 玩具构建系统和由包括触摸屏的电子装置检测空间结构的方法 | |
JP6012068B2 (ja) | 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3080885A (zh) | 用于编辑对象布局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1601951B1 (ko) | 공간 터치 입력이 수행되는 곡면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US20220100276A1 (en) |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haptic feedback for an interface, and associated interface | |
WO2016174760A1 (ja) | 駆動制御装置、電子機器、駆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駆動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