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3692A - 一种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63692A CN105463692A CN201510798057.5A CN201510798057A CN105463692A CN 105463692 A CN105463692 A CN 105463692A CN 201510798057 A CN201510798057 A CN 201510798057A CN 105463692 A CN105463692 A CN 1054636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lk
- space width
- parallel
- silk screen
- thr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1/00—Braid or lace, e.g. pillow-lace;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4C1/06—Braid or lace serving particular purpo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34—Screens, Frames; Holders therefor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1/00—Braid or lace, e.g. pillow-lace;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4C1/02—Braid or lace, e.g. pillow-lace;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made from particular materia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丝网编织前先对用于编织丝网的丝线进行粗化处理,增加丝线表面的粗糙度;(2)、移动两组第三区域空间宽度内的纬线丝线,在第一区域空间内只有纵向方向排列的经线丝线;(3)、所述第一区域空间、一个第三区域空间、第二区域空间和另一个第三区域空间内的丝线依次均匀间隔设置;(4)、按照步骤(3)的丝线布局进行循环编织,形成丝网。采用该编织方法编织的丝网感光乳剂在丝网上的附着力强,印刷过程中感光乳剂不容易脱落,能够延长网版的使用寿命,过墨变得更均匀,印刷线条高度更均匀,拓宽小,印刷线条更平直,高低起伏状小,印刷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丝网为表面光滑的不锈钢丝线或者复合金属丝线经过经纬方向交错编织而成,编织时经线和纬线相互交错均匀排列,形成开口均匀的网状结构,如图1所示;网纱编织完成后,会根据不同的制版角度需求进行裁剪,一般会与印刷线条形成22.5度、30度、45度等角度。丝网裁剪完成后,会进行复合加工形成具有特定张力的复合网版。复合网版经过前处理脱脂后,会涂布感光乳剂进行制版工序。由于这种编织方法编织的丝网表面十分光滑,感光乳剂涂布于丝网后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附着效果,导致印刷过程中出现乳剂脱落等不良现象,影响网版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丝网在制作网版时印刷线条需要与网纱形成一定的角度,如22.5度、30度、45度等,这就会导致印刷区域内有一定的网结,从而影响了均匀的过墨,使得印刷出来的线条出现严重的高度起伏、拓宽不均等异常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制版过程中需要将印刷线条平行于网纱制版。然而传统丝网的开口面积太小,直接应用这些丝网进行平行晒版时,印刷线条同样会落入到网纱上,受网纱的阻挡影响过墨的均匀性。市场上也有人采取大开口低目数的平行晒版方式,但由于丝网目数变低,网版张力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对于印刷图形的尺寸会造成严重的偏移。此外,为了确保印刷线条能够精准的落入到大开口网格内,在晒版对位时还需应用到机器设备,在人力、成本、效率上都不符合精益化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通过丝网编织时移动原丝线位置,形成预留印刷线条晒版空间,从而实现印刷线条的平行晒版。浆料在印刷过程中不会受到丝网的阻挡,过墨变得更均匀,印刷线条高度更均匀,拓宽小,印刷线条更平直,高低起伏状小,印刷效果好。另一方面,丝网在编织前进行了粗化处理,采用该编织方法编织的丝网感光乳剂在丝网上的附着力强,印刷过程中感光乳剂不容易脱落,能够延长网版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丝网编织前先对用于编织丝网的丝线进行粗化处理,增加丝线表面的粗糙度;
(2)、编织时先在纵向方向均匀排列经线丝线,然后在横向方向排列纬线丝线,使所述纬线丝线与经线丝线相互交织,所述纬线方向的排列分为三种宽度,即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和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所诉纬线在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内与经线相互交错,形成开口均一的正方形均匀排列,所诉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N-1)*L+N*纬线的线径D,其中N为Y2区间内编织的纬线的根数,N≥1;L为网纱开口大小;所述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内的纬线丝线为可移动丝线,编织时移动相邻的两组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内的纬线丝线,使该两组相邻的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内的纬线丝线分别反向紧贴一组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内的纬线丝线两侧的最外侧纬线丝线;假设计划移动纬线的根数定义为M,则所述第三区域空间Y3=M/2*纬线的线径D,M/2根纬线向Y2区间的最外侧纬线进行并拢编织;所述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为相邻的两组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反向移动编织后形成的特定预留空间,所述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内只有纵向排列的经线丝线;所述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M+1)*L+M*纬线的线径D-M/2*纬线的线径D*2,其中M为移动的纬线根数;L为网纱开口大小;M为≥2的偶数;
(3)、所述第一区域空间Y1、一个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和另一个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内的丝线依次均匀间隔设置;
(4)、按照步骤(3)的丝线布局进行循环编织,形成丝网。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丝线为金属丝线或复合金属丝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丝线的表面上设置有增加粗糙度的凸点或凹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对所述丝线进行粗化处理的方法包括化学腐蚀、金属电镀或物理冲击。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空间Y1为纬线移动后形成的特定预留空间,所述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内只有纵向排列的经线丝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编织的纬线根数为≥2的偶数。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丝网的经线、纬线的线径大小可以是相同或不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编织的丝网表面粗糙,采用该丝网制作的网版感光乳剂涂布于丝网后附着力强,印刷过程中感光乳剂不容易脱落,能够延长网版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丝网编织时移动原丝线位置,形成预留印刷线条晒版空间,从而实现印刷线条的平行晒版。浆料在印刷过程中不会受到丝网的阻挡,印刷线条拓宽小,印刷均匀,印刷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丝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编织的丝网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纬线丝线,2、经线丝线,Y1、第一区域空间,Y2、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3、第三区域空间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包括多以下步骤:
(1)、在丝网编织前先对用于编织丝网的丝线进行粗化处理,增加丝线表面的粗糙度;
(2)、编织时先在纵向方向均匀排列经线丝线2,然后在横向方向排列纬线丝线1,使所述纬线丝线1与经线丝线2相互交织,所述纬线方向的排列分为三种宽度,即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和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所诉纬线1在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内与经线2相互交错,形成开口均一的正方形均匀排列,所诉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N-1)*L+N*纬线的线径D,其中N为Y2区间内编织的纬线的根数,N≥1;L为网纱开口大小;所述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内的纬线丝线1为可移动丝线,编织时移动相邻的两组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内的纬线丝线1,使该两组相邻的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内的纬线丝线1分别反向紧贴一组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内的纬线丝线1两侧的最外侧纬线丝线1;假设计划移动纬线1的根数定义为M,则所述第三区域空间Y3=M/2*纬线的线径D,本项发明实施例移动纬线根数M=6,则代表将原本均匀排列的6根纬线平均每边3根反向向两边最外围的Y2区间的最外侧纬线进行并拢编织,所述3根纬线丝线彼此紧密靠拢接触;所述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为相邻的两组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反向移动编织后形成的特定预留空间,所述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内只有纵向排列的经线丝线2;所述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M+1)*L+M*纬线的线径D-M/2*纬线的线径D*2,其中M为移动的纬线根数;L为网纱开口大小;M为≥2的偶数,本实施例优选M=6;
(3)、所述第一区域空间Y1、一个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和另一个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内的丝线依次均匀间隔设置;
(4)、按照步骤(3)的丝线布局进行循环编织,形成如图2所示的丝网。
优选的,所述纬线丝线1和经线丝线2为金属丝线,如不锈钢丝线。
优选的,所述丝线的表面上设置有增加粗糙度的凸点或凹点。
增加丝线表面的粗糙度可以增加感光乳剂在丝线上的附着力,印刷过程中感光乳剂不容易脱落,能够延长网版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增加了丝线与印刷浆料的接触面积,在印刷过程中每根丝线可以裹附更多的印刷浆料,从而提高浆料的过墨量,提升网版印刷性能。
优选的,对所述丝线进行粗化处理的方法包括化学腐蚀、金属电镀或物理冲击。
优选的,所述丝网的经线、纬线的线径大小可以是相同或不同,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经线线径与纬线线径相同。
网纱丝线移动编织后形成特定预留空间即第一区域空间Y1,用该丝网制作的网版晒版时,印刷线条落入预留空间Y1内,Y1内只有经线丝线2,没有纬线丝线1与经线丝线2交织的网结,从而解决了传统晒版工艺中印刷线条遇到的网结问题,过墨变得更均匀,印刷线条高度更均匀,拓宽小,印刷线条更平直,高低起伏状小,印刷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丝网编织前先对用于编织丝网的丝线进行粗化处理,增加丝线表面的粗糙度;
(2)、编织时先在纵向方向均匀排列经线丝线,然后在横向方向排列纬线丝线,使所述纬线丝线与经线丝线相互交织,所述纬线方向的排列分为三种宽度,即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和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所诉纬线在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内与经线相互交错,形成开口均一的正方形均匀排列,所诉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N-1)*L+N*纬线的线径D,其中N为Y2区间内编织的纬线的根数,N≥1;L为网纱开口大小;所述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内的纬线丝线为可移动丝线,编织时移动相邻的两组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内的纬线丝线,使该两组相邻的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内的纬线丝线分别反向紧贴一组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内的纬线丝线两侧的最外侧纬线丝线;假设计划移动纬线的根数定义为M,则所述第三区域空间Y3=M/2*纬线的线径D,M/2根纬线向Y2区间的最外侧纬线进行并拢编织;所述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为相邻的两组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反向移动编织后形成的特定预留空间,所述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内只有纵向排列的经线丝线;所述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M+1)*L+M*纬线的线径D-M/2*纬线的线径D*2,其中M为移动的纬线根数;L为网纱开口大小;M为≥2的偶数;
(3)、所述第一区域空间Y1、一个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第二区域空间宽度Y2和另一个第三区域空间宽度Y3内的丝线依次均匀间隔设置;
(4)、按照步骤(3)的丝线布局进行循环编织,形成丝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线为金属丝线或复合金属丝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线的表面上设置有增加粗糙度的凸点或凹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丝线进行粗化处理的方法包括化学腐蚀、金属电镀或物理冲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空间Y1为纬线移动后形成的特定预留空间,所述第一区域空间宽度Y1内只有纵向排列的经线丝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编织的纬线根数为≥2的偶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的经线、纬线的线径大小可以是相同或不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98057.5A CN105463692A (zh) | 2015-11-19 | 2015-11-19 | 一种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98057.5A CN105463692A (zh) | 2015-11-19 | 2015-11-19 | 一种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63692A true CN105463692A (zh) | 2016-04-06 |
Family
ID=55601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98057.5A Pending CN105463692A (zh) | 2015-11-19 | 2015-11-19 | 一种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46369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12697A (zh) * | 2018-02-02 | 2018-07-24 | 徐州鑫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无网结网版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67094A (en) * | 1980-12-18 | 1986-01-28 | Fiberite Corporation | High conductivity graphit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weaving |
CN1275483A (zh) * | 1999-06-01 | 2000-12-06 | 株式会社村上 | 丝网印版及其制作工艺 |
TW201235223A (en) * | 2011-02-17 | 2012-09-01 | Brave C & H Supply Co Ltd | Method for making screen plate for printing |
CN103203980A (zh) * | 2012-01-16 | 2013-07-17 |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种台阶的金属网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249548A (zh) * | 2014-09-24 | 2014-12-3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网版 |
CN204641045U (zh) * | 2015-02-13 | 2015-09-16 | 浙江硕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丝网布 |
-
2015
- 2015-11-19 CN CN201510798057.5A patent/CN10546369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67094A (en) * | 1980-12-18 | 1986-01-28 | Fiberite Corporation | High conductivity graphit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weaving |
CN1275483A (zh) * | 1999-06-01 | 2000-12-06 | 株式会社村上 | 丝网印版及其制作工艺 |
TW201235223A (en) * | 2011-02-17 | 2012-09-01 | Brave C & H Supply Co Ltd | Method for making screen plate for printing |
CN103203980A (zh) * | 2012-01-16 | 2013-07-17 |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种台阶的金属网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249548A (zh) * | 2014-09-24 | 2014-12-3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网版 |
CN204641045U (zh) * | 2015-02-13 | 2015-09-16 | 浙江硕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丝网布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12697A (zh) * | 2018-02-02 | 2018-07-24 | 徐州鑫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无网结网版 |
CN108312697B (zh) * | 2018-02-02 | 2020-05-12 | 徐州鑫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无网结网版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41943B (zh) | 太阳能电池网版及其使用方法 | |
WO2017024767A1 (zh) | 丝网布及丝印模版 | |
US9371602B2 (en) | Industrial two-layer fabric | |
CN205149142U (zh) | 一种移动网纱结构的丝网 | |
CN205767858U (zh) | 一种厚重型纬编弹力麂皮绒面料 | |
CN105463692A (zh) | 一种移动网纱结构丝网的编织方法 | |
WO2016045143A1 (zh) | 一种印刷网版 | |
US7503351B2 (en) | Paper machine covering | |
CN104290433A (zh) | 印刷用丝网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5205569U (zh) | 高速纸机用高耐磨造纸成形网 | |
CN103832054B (zh) | 一种丝网布及其编织方法 | |
CN204322706U (zh) | 印刷用金属丝网 | |
CN204641045U (zh) | 一种新型丝网布 | |
CN208133795U (zh) | 一种经纬线不同目数的丝网 | |
CN105648641A (zh) | 圆织机孔板配线器及其配线方法 | |
CN209683130U (zh) | 石墨烯电加热膜涂布用网纹辊 | |
CN206916374U (zh) | 一种经向加强网布 | |
CN204322705U (zh) | 印刷用丝网组件 | |
CN202610464U (zh) | 一种涂料过滤网布 | |
JP3209019U (ja) | ヘルド構造によって織製されたガラス繊維フィラメントの布 | |
TWI665095B (zh) | 網版與網印方法 | |
US1707956A (en) | Elastic woven fabric | |
CN205295616U (zh) | 一种加强型地毯底布 | |
CN102758306A (zh) | 组合交织导纱器 | |
CN202943923U (zh) | 一种具有防护涂层的编织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