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1566A - 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1566A
CN105421566A CN201510967359.0A CN201510967359A CN105421566A CN 105421566 A CN105421566 A CN 105421566A CN 201510967359 A CN201510967359 A CN 201510967359A CN 105421566 A CN105421566 A CN 105421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field
reservoir
gate valve
gate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673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21566B (zh
Inventor
梁新强
华桂芬
李美儒
尹荣强
刘子闻
张慧芳
王知博
林丽敏
徐丽贤
金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5109673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1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1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1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21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1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E03F1/001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into a body of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3/00Irrigation ditches, i.e. gravity flow, open channel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2201/00Details, device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3F2201/10Dividing the first rain flush out of the stormwater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及其方法。装置中若干条用于收集初期径流的纳水管道汇集后连入第一蓄水池,进水泵通过管道一端与第一蓄水池相连,另一端与稻田进水口相连;稻田分割为若干块长条形的子田块,相连的子田块之间的田埂上均设置控制闸门,控制闸门交错设置使进水口流入的初期径流需流经最长距离才能从出水口排出;稻田的出水口与第二蓄水池相连,第二蓄水池通过回流泵与稻田的进水口相连;控制装置与控制闸门、进水泵、回流泵和出水闸门相连并控制其运行状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将污染物浓度较高、对水体危害较大的初期径流合理地蓄积于蓄水池中,并在非降雨时段进行灌溉利用,将稻田作为一个生态湿地进行污染物消纳。

Description

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暴雨是农田氮、磷进入环境水体的主要驱动力,产生的径流绝大部分通过农田排水沟渠进入到毗邻水体中。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特征的研究,发现径流氮磷浓度峰值出现在径流产流后半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其后径流氮磷浓度主要与雨水本身氮磷浓度相关。一般在一场降雨过程中,占总径流量20%或25%的初期径流,冲刷排放了径流污染量的50%。因此,对初期雨水径流的处理与处置是农业面源污染是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工程的技术关键,对于整体改善周边水体水质至关重要。
我国研究者对降雨初期径流氮磷污染控制方面,大多是针对城镇面源开展的。目前,关于农业面源初期径流污染物控制方面的先进适用技术研发还相对较少。大规模的径流截留系统构建、人工湿地或生态塘开发以及绿地建设,对于农业用地已经十分紧张的情况来说显然难以推广应用。因此,开发一套既能利用降雨初期径流又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系统,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及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包括纳水管道、第一蓄水池、控制装置、进水泵、稻田、控制闸门、第二蓄水池、回流泵和出水闸门,若干条用于收集初期径流的纳水管道汇集后连入第一蓄水池,进水泵通过管道一端与第一蓄水池相连,另一端与稻田进水口相连;稻田分割为若干块长条形的子田块,相连的子田块之间的田埂上均设置控制闸门,控制闸门交错设置使进水口流入的初期径流需流经最长距离才能从出水口排出;稻田的出水口与第二蓄水池相连,第二蓄水池通过回流泵与稻田的进水口相连;控制装置与控制闸门、进水泵、回流泵和出水闸门相连并控制其运行状态。
作为优选,还设有与控制装置相连的雨量感应器,所述的纳水管道与第一蓄水池之间还设有控制进水的第一闸阀,第一闸阀由控制装置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闸阀前端的纳水管道与超越管道相连,超越管道上设有由控制装置控制的第二闸阀,第二闸阀前端的超越管道与稻田进水口相连。
作为优选,若干个控制闸门联动开闭或单独开闭。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蓄水池和/或第二蓄水池采用天然池塘或河道。
一种利用所述装置的初期径流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方法,步骤如下:
1)将纳水管道布设与初期径流集水区域,使集水区域内的径流能汇流进入第一蓄水池内;
2)设定第一闸阀在初始状态关闭,控制闸门均开启,出水闸门关闭;
3)当雨量感应器感应到本场降雨量达到预设启动值且第一蓄水池有多余库容时,控制装置开启第一闸阀,将纳水管道中的初期径流排入第一蓄水池内进行存储;当雨量感应器感应到本场降雨量达到预设启动值且第一蓄水池没有多余库容时,控制装置关闭第一闸阀和第二闸阀,将纳水管道中的初期径流排入稻田进水口进行消纳;当雨量感应器感应到本场降雨量达到预设关闭值时,控制装置关闭第一闸阀并开启第二闸阀,将纳水管道中的初期径流直接通过超越管道排出;
降雨过程中,出水闸门由控制装置视稻田田面水高度及水稻需水情况进行间歇性开闭,排出的径流蓄积于第二蓄水池供回流使用;
4)当雨量感应器感应到本场降雨结束时,控制装置关闭第一闸阀和出水闸门,根据稻田田面水高度及水稻需水情况开启进水泵,将初期径流用于灌溉,达到污染物消纳功能。
作为该方法的优选,所述的预设启动值为能使初期径流集水区域产生初期径流的降雨量;所述的预设关闭值为使初期径流集水区域产生的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为雨水中污染物浓度的2~5倍时的降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将污染物浓度较高、对水体危害较大的初期径流合理地蓄积于蓄水池中,并在非降雨时段进行灌溉利用,将稻田作为一个生态湿地进行污染物消纳。而通过特殊设计的稻田,能最大程度延长径流水的停留时间,达到最大量消纳污染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设有超越管道的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包括纳水管道1、第一蓄水池3、控制装置4、进水泵6、稻田7、控制闸门8、第二蓄水池9、回流泵10和出水闸门12。若干条用于收集初期径流的纳水管道1汇集后连入第一蓄水池3,纳水管道1可通过重力自流方式,但碰到低洼处也可采用泵站抽水形式。进水泵6通过管道一端与第一蓄水池3相连,另一端与稻田7进水口相连。稻田7原本为传统耕作状态下的田块,此处将其分割为若干块长条形的子田块,各子田块之间均通过15~25cm的田埂进行相隔,相连的子田块之间的田埂上均设置控制闸门8。控制闸门8的作用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打开或者关闭,以调节相邻两子田块的水位高度。控制闸门8交错设置,即相邻的两条田埂上的控制闸门8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侧边上,使进水口呈弓字形流向,流入的初期径流需流经最长距离才能从出水口排出。稻田7的出水口与第二蓄水池9相连,第二蓄水池9通过回流泵10与稻田7的进水口相连。当稻田7排出的径流水浓度较高时,可用于回流或灌溉其他的农田。控制闸门8、进水泵6、回流泵10和出水闸门12均与控制装置4相连并控制其运行状态。
为了方式暴雨其蓄水池过满溢流,消纳装置中还设有与控制装置4相连的雨量感应器5,所述的纳水管道1与第一蓄水池3之间还设有控制进水的第一闸阀2,第一闸阀2由控制装置4装置。第一闸阀2前端的纳水管道1与超越管道11相连,超越管道11上设有由控制装置4控制的第二闸阀13,第二闸阀13前端的超越管道11与稻田7进水口相连。
实际使用时,若干个控制闸门8联动开闭或单独开闭。通常情况下控制闸门8均为开启状态,径流水能弓字形环流,仅当不同田块需要采用不同灌溉模式时,可单独控制水位高度。第一蓄水池3和/或第二蓄水池9可采用天然池塘或河道,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能最大限度利用当地的环境。
一种利用上述装置的初期径流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方法,步骤如下:
1)将纳水管道1布设与初期径流集水区域,使集水区域内的径流能汇流进入第一蓄水池3内;
2)设定第一闸阀2在初始状态关闭,控制闸门8均开启,出水闸门12关闭;
3)当雨量感应器5感应到本场降雨量达到预设启动值且第一蓄水池3有多余库容时,控制装置4开启第一闸阀2,将纳水管道1中的初期径流排入第一蓄水池3内进行存储;当雨量感应器5感应到本场降雨量达到预设启动值且第一蓄水池3没有多余库容时,控制装置4关闭第一闸阀2和第二闸阀13,将纳水管道1中的初期径流排入稻田7进水口进行消纳;当雨量感应器5感应到本场降雨量达到预设关闭值时,控制装置4关闭第一闸阀2并开启第二闸阀13,将纳水管道1中的初期径流直接通过超越管道11排出;
降雨过程中,出水闸门12由控制装置4视稻田7田面水高度及水稻需水情况进行间歇性开闭,排出的径流蓄积于第二蓄水池9供回流使用;
4)当雨量感应器5感应到本场降雨结束时,控制装置4关闭第一闸阀2和出水闸门12,根据稻田7田面水高度及水稻需水情况开启进水泵6,将初期径流用于灌溉,达到污染物消纳功能。
预设启动值为能使初期径流集水区域产生初期径流的降雨量,该值可通过降雨-径流试验进行确定。所述的预设关闭值为使初期径流集水区域产生的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为雨水中污染物浓度的2~5倍时的降雨量,在该浓度下,径流中污染物已经不会对水体造成太大的危害,且由于浓度不高,稻田湿地系统的处理效率也不高,可直接排放。

Claims (7)

1.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纳水管道(1)、第一蓄水池(3)、控制装置(4)、进水泵(6)、稻田(7)、控制闸门(8)、第二蓄水池(9)、回流泵(10)和出水闸门(12),若干条用于收集初期径流的纳水管道(1)汇集后连入第一蓄水池(3),进水泵(6)通过管道一端与第一蓄水池(3)相连,另一端与稻田(7)进水口相连;稻田(7)分割为若干块长条形的子田块,相连的子田块之间的田埂上均设置控制闸门(8),控制闸门(8)交错设置使进水口流入的初期径流需流经最长距离才能从出水口排出;稻田(7)的出水口与第二蓄水池(9)相连,第二蓄水池(9)通过回流泵(10)与稻田(7)的进水口相连;控制装置(4)与控制闸门(8)、进水泵(6)、回流泵(10)和出水闸门(12)相连并控制其运行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控制装置(4)相连的雨量感应器(5),所述的纳水管道(1)与第一蓄水池(3)之间还设有控制进水的第一闸阀(2),第一闸阀(2)由控制装置(4)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闸阀(2)前端的纳水管道(1)与超越管道(11)相连,超越管道(11)上设有由控制装置(4)控制的第二闸阀(13),第二闸阀(13)前端的超越管道(11)与稻田(7)进水口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控制闸门(8)联动开闭或单独开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蓄水池(3)和/或第二蓄水池(9)采用天然池塘或河道。
6.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的初期径流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纳水管道(1)布设与初期径流集水区域,使集水区域内的径流能汇流进入第一蓄水池(3)内;
2)设定第一闸阀(2)在初始状态关闭,控制闸门(8)均开启,出水闸门(12)关闭;
3)当雨量感应器(5)感应到本场降雨量达到预设启动值且第一蓄水池(3)有多余库容时,控制装置(4)开启第一闸阀(2),将纳水管道(1)中的初期径流排入第一蓄水池(3)内进行存储;当雨量感应器(5)感应到本场降雨量达到预设启动值且第一蓄水池(3)没有多余库容时,控制装置(4)关闭第一闸阀(2)第二闸阀(13)和,将纳水管道(1)中的初期径流排入稻田(7)进水口进行消纳;当雨量感应器(5)感应到本场降雨量达到预设关闭值时,控制装置(4)关闭第一闸阀(2)并开启第二闸阀(13),将纳水管道(1)中的初期径流直接通过超越管道(11)排出;
降雨过程中,出水闸门(12)由控制装置(4)视稻田(7)田面水高度及水稻需水情况进行间歇性开闭,排出的径流蓄积于第二蓄水池(9)供回流使用;
4)当雨量感应器(5)感应到本场降雨结束时,控制装置(4)关闭第一闸阀(2)和出水闸门(12),根据稻田(7)田面水高度及水稻需水情况开启进水泵(6),将初期径流用于灌溉,达到污染物消纳功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初期径流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设启动值为能使初期径流集水区域产生初期径流的降雨量;所述的预设关闭值为使初期径流集水区域产生的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为雨水中污染物浓度的2~5倍时的降雨量。
CN201510967359.0A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5421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7359.0A CN105421566B (zh)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7359.0A CN105421566B (zh)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1566A true CN105421566A (zh) 2016-03-23
CN105421566B CN105421566B (zh) 2017-11-14

Family

ID=55500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67359.0A Active CN105421566B (zh)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2156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8108A (zh) * 2017-07-24 2017-11-21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田沟塘一体化联合调控稻田面源污染的方法
WO2018118712A1 (en) * 2016-12-23 2018-06-28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Arkansas Irrigation system
CN109851050A (zh) * 2019-01-03 2019-06-07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种植基地径流污水养分多级消纳系统和方法
US10414679B2 (en) 2016-01-18 2019-09-17 Zhejiang University Integra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eliminating initial runoff pollution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3285A (en) * 1978-08-08 1980-02-19 Senji Oigawa Waterway water supply device
JP2004041213A (ja) * 2003-08-04 2004-02-12 Tadashi Matsumoto 水田の自動給水装置
CN101070208A (zh) * 2007-07-13 2007-11-14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复合面流湿地系统
CN201585305U (zh) * 2009-12-08 2010-09-22 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农田高水位灌溉系统
CN102505750A (zh) * 2011-11-15 2012-06-20 重庆大学 一种折流式处理控制建筑小区雨水径流的排水明渠
CN102677764A (zh) * 2011-10-13 2012-09-19 重庆大学 一种针对山地城市面源污染进行源头或传输过程调控的系统
CN103437577A (zh) * 2013-09-03 2013-12-1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稻田鱼塘种养复合系统
CN104480920A (zh) * 2014-12-18 2015-04-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利用农田沟塘系统防治区域性农田面源污染的方法
CN204634569U (zh) * 2015-04-17 2015-09-16 浙江大学 一种农业用地初期径流收集灌溉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3285A (en) * 1978-08-08 1980-02-19 Senji Oigawa Waterway water supply device
JP2004041213A (ja) * 2003-08-04 2004-02-12 Tadashi Matsumoto 水田の自動給水装置
CN101070208A (zh) * 2007-07-13 2007-11-14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复合面流湿地系统
CN201585305U (zh) * 2009-12-08 2010-09-22 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农田高水位灌溉系统
CN102677764A (zh) * 2011-10-13 2012-09-19 重庆大学 一种针对山地城市面源污染进行源头或传输过程调控的系统
CN102505750A (zh) * 2011-11-15 2012-06-20 重庆大学 一种折流式处理控制建筑小区雨水径流的排水明渠
CN103437577A (zh) * 2013-09-03 2013-12-1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稻田鱼塘种养复合系统
CN104480920A (zh) * 2014-12-18 2015-04-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利用农田沟塘系统防治区域性农田面源污染的方法
CN204634569U (zh) * 2015-04-17 2015-09-16 浙江大学 一种农业用地初期径流收集灌溉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4679B2 (en) 2016-01-18 2019-09-17 Zhejiang University Integra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eliminating initial runoff pollution
WO2018118712A1 (en) * 2016-12-23 2018-06-28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Arkansas Irrigation system
US11178828B2 (en) 2016-12-23 2021-11-2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Arkansas Irrigation system
CN107368108A (zh) * 2017-07-24 2017-11-21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田沟塘一体化联合调控稻田面源污染的方法
CN109851050A (zh) * 2019-01-03 2019-06-07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种植基地径流污水养分多级消纳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1566B (zh) 2017-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4191B (zh) 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及处理方法
CN107059765B (zh) 单一河道内溢式水环境治理系统及方法
CN105421566A (zh) 一种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及方法
CN205444302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控制管网系统
CN105668797A (zh) 利用稻田最大化消减初期径流污染的装置及方法
CN106882899B (zh) 一种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控制与回收利用系统和方法
CN205822415U (zh) 一种雨水井
CN104250986A (zh)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8781576B (zh) 一种耦合水循环的滩涂脱盐方法
CN106760257A (zh) 一种光伏绿化复合屋面的雨水回收系统
CN106020295A (zh) 智能调控农田面源湿地净化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5193903A (zh) 水汽双向循环高效洗盐及盐碱土壤集约化培肥改良的方法
CN208072566U (zh) 一种道路两侧雨水滞留系统
CN102783284B (zh) 一种渗析式高台阶梯分级沟陇治理盐碱地的方法
CN208121939U (zh) 用于道路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装置
Ritzema et al. Challenges in modernizing the subsurface drainage systems in Egypt
CN203403502U (zh) 水系生态水资源再利用系统
CN108867810A (zh) 一种茶园坡地面源污染控制系统
CN205475135U (zh) 一种基于液位控制的稻田污染物联控消纳装置
CN207958057U (zh) 雨水处理系统
CN203989972U (zh) 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
CN205367893U (zh) 一种利用稻田最大化消减初期径流污染的装置
CN207243686U (zh) 一种高架桥雨水处理系统
CN205444391U (zh) 一种城市河道排水口用仿生蛙式气囊调蓄系统
CN108374477A (zh) 一种用于道路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