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1691B - 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及其拼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及其拼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01691B CN105401691B CN201510819078.0A CN201510819078A CN105401691B CN 105401691 B CN105401691 B CN 105401691B CN 201510819078 A CN201510819078 A CN 201510819078A CN 105401691 B CN105401691 B CN 1054016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unit
- space truss
- support
- fusiformis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6633 res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275 quality assur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138 T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86 esse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04—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 E04C3/11—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with non-parallel upper and lower edges, e.g. roof truss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5/00—Shores or struts; Choc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及其拼装方法,其包括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第三支撑单元及通道;该第一支撑单元间隔支撑在该通道的中间位置,该第二支撑单元分别间隔设置在该第一支撑单元的两边且靠近该通道的两相对端,该第三支撑单元分别间隔设置在该第二支撑单元的两边且位于该通道的两相对端,各支撑单元上均设置有支托,各支撑单元的具体摆放位置根据梭形空间桁架的弦杆分段确定,且各段弦杆之间的对接点位于同一支撑单元的两个支托之间,该临时支撑装置与该梭形空间桁架结构相仿;上述结构,不仅结构紧凑、拆装快捷方便,而且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降低桁架各杆件施工的作业高度,为施工安全、质量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倾斜梭形空间桁架进行拼装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及其拼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要建造更多更大的体育、休闲、展览、航空港、机库等大空间和超大空间建筑物的需求十分旺盛。此类建筑形式一般为空间钢结构,结构型式可分为网架(轻钢)、空间桁架(重钢)等。这些建筑物通常都具有跨度大、造型独特、受力复杂及建成后具有地区标志性意义等特点。
对于这类大跨度的建筑形式,传统的实腹式梁根本无法满足需要,大跨度空间在结构设计时往往会设计成桁架形式。而桁架现场安装是整个工程施工的核心,安装技术方案的不同,将影响到总体工期以及整个项目的总体安排和施工平面布置等诸多方面,是保证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必须针对结构自身特征、相关结构的施工特点和条件、整个项目工期要求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并在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经济分析,从而确定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安装技术方案。
桁架安装进度关键在于拼装及焊接的进展,拼装及焊接主要靠施工组织和技术组织来保证。为了降低和简化安装难度、减少安装中的高空作业,拼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关键工序,其精度控制和方案的易操作性,成为安装施工成功与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在一些具有独特性的空间钢结构中,拼装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和质量。
在对桁架进行拼装时,一般需要使用拼装胎架来承载各个杆件,同时用于调节杆件的高度满足桁架的曲线形式。如果拼装场地不平整或者桁架曲线高度变化较大时,或者分段后的一段桁架过长时,仅仅依靠垫高拼装胎架的方法,高度调节会非常不方便。同时拼装胎架需要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二次设计,不能通用于各种情况,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出现的一种大跨度梭形空间桁架,由于其外形呈流线型,富于建筑表现力,且与梁弯矩图接近、承载效率高、用料经济,近年来受到建筑及结构设计师的青睐,并广泛运用于大跨度钢结构领域。由于梭形空间桁架主弦杆为不规则曲线,仅依据设计坐标控制,无几何函数,拼装精度控制难度大;其拼装方法的选择、拼装胎架的设计对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控制也有极大影响。对于此种大跨度梭形空间桁架,一般采用脚手架滑移胎架高空原位拼装法进行拼装。即用脚手管搭设高度略低于安装高度的拼装胎架,桁架拼装施工在结构上原位进行,拼装操作及临时支撑在拼装胎架上进行。一榀桁架拼装完成后,胎架滑移至下一榀桁架安装位置。此种拼装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脚手架拼装胎架搭设工作量大,施工成本高;2)胎架仅与桁架下弦距离接近,上弦及腹杆拼装作业施工环境恶劣,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3)大型胎架滑移转移过程施工繁琐,危险性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及其拼装方法,旨在其不仅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简单易操作的性能,而且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降低梭形空间桁架各杆件施工的作业高度,为施工安全、质量保障提供有力支撑,且安装及拆卸快捷方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其包括三个第一支撑单元、两个第二支撑单元、两个第三支撑单元及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及所述第三支撑单元一侧的两个水平通道;所述三个第一支撑单元间隔支撑在所述通道的中间位置,所述两个第二支撑单元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两边且靠近所述水平通道的两相对端的位置,所述两个第三支撑单元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支撑单元的两边且位于所述水平通道的两相对端上,所述各支撑单元上均设置有支托,各支撑单元的具体摆放位置根据梭形空间桁架的弦杆分段确定,且各段弦杆之间的对接点位于同一支撑单元的两个支托之间,所述临时支撑装置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结构相仿,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底座、四个第一立柱、两个第一横撑、两个第二横撑及八个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支托包括两个第一支托及四个第二支托;所述第一底座大致呈“井”字形,其由H型钢底座梁组拼而成;所述两个第一支托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的中间位置,所述四个第一立柱焊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井”字四个交点上,所述两个第一横撑分别连接在每两个第一立柱之间,且所述第一横撑距离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的间距为8m;所述四个第二支托的焊接位置根据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上弦杆的拼装高度确定,所述第二支托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一横撑,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之两个第二支托之延伸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二横撑分别连接在每两个第一立柱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横撑的下面,且所述第二横撑距离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的间距为5m;所述八个第一斜撑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的“井”字八个端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横撑的连接点;所述第一支托、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横撑、所述第二支托及所述第二横撑均采用H型钢材质。
进一步地,前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为空间双曲结构,其平面投影为规则梭形,其正立面投影为倾斜梭形,其横截面为近似倒三角形;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长度为81m,其最大宽度为4.3m,桁架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为16.16m,其截面最大高度为9.5m,单榀桁架最重为75t。
进一步地,前述的梭形空间桁架包括第一上弦杆、第二上弦杆、下弦杆、及位于所述第一上弦杆、所述第二上弦杆及所述下弦杆之间的多个腹杆;所述上弦杆及所述下弦杆均采用钢管;所述腹杆布置为竖向、斜向组合,其包括上弦腹杆、水平杆、竖向腹杆及钢拉杆;所述上弦腹杆、所述水平杆及所述竖向腹杆均采用尺寸为的钢管;所述钢拉杆为24根直径为D60mm、D80mm的预应力高强度钢拉杆。
进一步地,前述的第一底座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及两个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相交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相交点形成“井”字封闭矩形,所述“井”字封闭矩形长*宽的尺寸分别为:3m*4.65m、3m*3.25m;所述第一支托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支托包括与所述第一立柱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且垂直所述第一竖杆的第一横杆。
进一步地,前述的第三支撑单元包括第二底座、两个第二立柱及六个第二斜撑,所述第三支撑单元的支托包括第三支托及两个第四支托;所述第二底座大致呈“中”字形结构,共由H型钢底座梁组拼而成;所述第三支托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的中间位置;所述两个第二立柱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中”字形的中间两个交点上,且其柱顶距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m;所述六个第二斜撑的一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的六个端部,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且所述第二斜撑的顶端距离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4m;所述两个第四支托的焊接位置根据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上弦杆的拼装标高确定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两个第四支托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立柱,且其延伸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支托、所述第二立柱及所述第四支托均采用H型钢材质。
进一步地,前述的第二底座包括中间梁、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支撑杆及两个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垂直相交的第四支撑杆;所述中间梁设置在所述两个第四支撑杆的中间位置且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相交点形成“中”字封闭矩形,所述“中”字封闭矩形长*宽的尺寸为:4m*1.5m;所述第三支托设置在所述中间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支托包括与所述第二立柱平行设置的第二竖杆及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平行设置且垂直所述第二竖杆的第二横杆。
进一步地,前述的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及所述第三支撑单元各自的底座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各自的底座的底面位于同一标高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两个通道分别通过其对应的自带支托焊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而走道设置的标高则根据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上弦杆的标高确定,且低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上弦杆的拼装高度1m。
进一步地,前述的第一支撑单元的顶端距离其底端之高度为10m,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高度为7m,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仅在距离所述立柱的底端为5m的位置设置有横撑,其他位置未设置横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其他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相同。
进一步地,前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位于所述三个第一支撑单元之间的部分分别为第一段及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之间的部分分别为第三段及第四段,而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三支撑单元之间的部分分别为第五段及第六段。
进一步地,前述的临时支撑装置从平面上看为一近似梭形,其走势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平面视图走势近似;而从立面上看则为一弧形,且所述弧形的走势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上弦杆的立面视图近似;所述通道的设置高度略低于所述上弦杆的高度,且其走势与所述上弦杆的空间走势相似。
一种用所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进行支撑的梭形空间桁架拼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拼装位于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二段区域内的上弦杆及下弦杆;拼装位于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二段区域内的上弦腹杆,以及位于所述第三段至所述第六段区域内的上弦杆及下弦杆;拼装位于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二段区域内的钢拉杆的下弦节点及竖向腹杆,同时拼装位于所述第三段至所述第六段区域内的上弦腹杆,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五段及所述第六段两端的端头节;拼装位于所述第三段至所述第六段区域内的钢拉杆的下弦节点,位于所述第三段至所述第六段区域内的竖向腹杆,及位于所述端头节内的所有腹杆;拼装所述钢拉杆的上弦节点及安装所述钢拉杆;张拉所述钢拉杆;完成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拼装;拆装并转移所述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及其拼装方法,通过仅在梭形空间桁架的弦杆的各分段对接处放置支撑单元,其余部分用走道连通,且各支撑单元均做了仿形处理,不仅节约了临时支撑装置的制作成本,而且降低梭形空间桁架的各杆件施工的作业高度,为施工安全、质量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支撑单元之间仅采用用走道连通成整体,可以实现快捷安拆和转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的梭形空间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图2中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单元及第二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的第三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支撑梭形空间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拼装梭形空间桁架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用于对大跨度倾斜梭形空间桁架100进行拼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梭形空间桁架100为空间双曲结构,其平面投影为梭形规则梭形,其正立面投影为倾斜梭形,其横截面为近似倒三角形。所述梭形空间桁架100的长度为81m,其最大宽度为4.3m,最大高度约为16.16m(桁架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其截面最大高度约为9.5m,单榀桁架最重约为75t。所述梭形空间桁架100通过钢柱A焊接至其他钢结构上。
所述倾斜梭形空间桁架100包括第一上弦杆101、第二上弦杆102、下弦杆103、及位于所述第一上弦杆101、所述第二上弦杆102及所述下弦杆103之间的多个腹杆10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弦杆101、102及所述下弦杆103均采用钢管。所述腹杆104布置为竖向、斜向组合,其包括上弦腹杆105、水平杆106、竖向腹杆107及钢拉杆108组成。所述上弦腹杆105、所述水平杆106及所述竖向腹杆107均采用尺寸为的钢管。所述钢拉杆108为24根直径为D60、D80的预应力高强度钢拉杆。
请参图2至图6所示,所述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包括三个第一支撑单元1、两个第二支撑单元2、两个第三支撑单元3及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单元1、所述第二支撑单元2及所述第三支撑单元3一侧的两个水平通道4。所述三个第一支撑单元1间隔支撑在所述通道4的中间位置,所述两个第二支撑单元2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单元1的两边且靠近所述水平通道4的两相对端的位置,所述两个第三支撑单元3分别间隔设置所述两个第二支撑单元2的两边且位于所述水平通道4的两相对端上。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1包括第一底座11、两个第一支托12、四个第一立柱13、两个第一横撑14、四个第二支托15、两个第二横撑16及八个第一斜撑17。所述第一底座11大致呈“井”字形,其由H型钢底座梁组拼而成。所述两个第一支托12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11的中间位置,所述四个第一立柱13焊接于所述第一底座11的“井”字四个交点上,所述两个第一横撑14分别连接在每两个第一立柱13之间,且所述第一横撑14距离所述第一立柱13的底端的间距为8m。所述四个第二支托15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立柱13与所述第一横撑14之连接点,所述第二支托1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立柱13及所述第一横撑14,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之两个第二支托15之延伸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二横撑16分别连接在每两个第一立柱13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横撑14的下面,且所述第二横撑16距离所述第一立柱13的底端的间距为5m。所述八个第一斜撑17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11的“井”字八个端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13与所述第二横撑16的连接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托12、所述第一立柱13、所述第一横撑14、所述第二支托15及所述第二横撑16均采用H型钢材质。
所述第一底座1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10及两个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0垂直相交的第二支撑杆111。所述第一支撑杆1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1的相交点形成“井”字封闭矩形,所述“井”字封闭矩形的尺寸(长*宽)分别为:3m*4.65m、3m*3.25m。所述第一支托1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10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支托12包括与所述第一立柱13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120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1平行设置且垂直所述第一竖杆120的第一横杆121。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1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2的结构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1的顶端距离其底端之高度为10m,而所述第二支撑单元2的高度则为7m,所述第二支撑单元2仅在距离所述立柱的底端为5m的位置设置有横撑,其他位置未设置横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单元2的其他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第三支撑单元3包括第二底座30、第三支托31、两个第二立柱32、两个第四支托33及六个第二斜撑34。所述第二底座30大致呈“中”字形结构,共由H型钢底座梁组拼而成。所述第三支托31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30的中间位置,所述两个第二立柱32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二底座30的“中”字形的中间两个交点上,且其柱顶距所述第二底座3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m。所述六个第二斜撑34的一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30的六个端部,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32连接,所述第二斜撑34的顶端距离所述第二底座3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4m。所述两个第四支托33的焊接位置根据所述梭形桁架的上弦杆的拼装标高确定并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两个第四支托3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立柱32,且其延伸方向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托31、所述第二立柱32及所述第四支托33均采用H型钢材质。
所述第二底座30包括中间梁300、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支撑杆301及两个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三支撑杆301垂直相交的第四支撑杆302。所述中间梁300设置在所述两个第四支撑杆302的中间位置且与所述第三支撑杆301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301与所述第四支撑杆302的相交点形成“中”字封闭矩形,所述“中”字封闭矩形尺寸(长*宽)为:4m*1.5m。所述第三支托31设置在所述中间梁300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支托31包括与所述第二立柱32平行设置的第二竖杆310及与所述第三支撑杆301平行设置且垂直所述第二竖杆310的第二横杆311。
所述两个通道4通过其自带的支托(图未示)焊接于所述第一立柱13及第二立柱32上,其走道的设置标高根据所述梭形桁架的上弦杆101、102的标高确定,且约低于所述梭形桁架的上弦杆101、102的拼装高度1m。
所述第一支撑单元1、所述第二支撑单元2及所述第三支撑单元3各自的底座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各自的底座的底面位于同一标高上。可以理解,各支撑单元的具体摆放位置可根据所述梭形空间桁架100的弦杆分段确定,以保证各段弦杆之间的对接点位于同一支撑单元的两个支托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梭形空间桁架100位于所述三个第一支撑单元1之间的部分分别定义为第一段及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1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2之间的部分分别定义为第三段及第四段,而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2与所述第三支撑单元3之间的部分分别定义为第五段及第六段。组合而成的临时支撑装置从平面上看为一近似梭形,其走势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100的平面视图走势近似;而从立面上看则为一弧形,且所述弧的走势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100的上弦杆101的立面视图近似;所述通道4的设置高度略低于所述上弦杆101的高度,且其走势与所述上弦杆101的空间走势相似。组合而成的临时支撑装置具有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100的结构相仿的特点,从而可为所述桁架100的每一杆件的拼装提供安全、优良的操作环境。
请参图7及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梭形空间桁架的拼装方法的拼装过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梭形空间桁架100通过25t汽车吊进行吊装后采用整榀立拼。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拼装方法的步骤如下:
S0:拼装位于所述第1段及所述第2段区域内的上弦杆101、102及下弦杆103;
S1:拼装位于所述第1段及所述第2段区域内的上弦腹杆105,以及位于所述第3段至所述第6段区域内的上弦杆101、102及下弦杆103;
S2:拼装位于所述第1段及所述第2段区域内的钢拉杆的下弦节点及竖向腹杆107,同时拼装位于所述第3段至所述第6段区域内的上弦腹杆105,及分别位于所述第5段及所述第6段两端的端头节;
S3:拼装位于所述第3段至所述第6段区域内的钢拉杆的下弦节点,位于所述第3段至所述第6段区域内的竖向腹杆107,及位于所述端头节内的所有腹杆;
S4:拼装所述钢拉杆108的上弦节点及安装及安装所述钢拉杆108;
S5:张拉所述钢拉杆108;
S6:完成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拼装;
S7:拆装并转移所述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
所述桁架梭形空间桁架的吊装完成后,将临时支撑装置各组合单元之间的走道拆除,并用汽车吊(或平板车)转移至下一榀桁架拼装位置,各支撑单元摆放至设计位置后,将拆除的走道重新组装即可进行下一榀桁架的拼装。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及其拼装方法,通过仅在梭形空间桁架的弦杆的各分段对接处放置支撑单元,其余部分用走道连通,且各支撑单元均做了仿形处理,不仅节约了临时支撑装置的制作成本,而且降低梭形空间桁架的各杆件施工的作业高度,为施工安全、质量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支撑单元之间仅采用用走道连通成整体,可以实现快捷安拆和转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其包括三个第一支撑单元、两个第二支撑单元、两个第三支撑单元及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及所述第三支撑单元一侧的两个水平通道;所述三个第一支撑单元间隔支撑在所述通道的中间位置,所述两个第二支撑单元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两边且靠近所述水平通道的两相对端的位置,所述两个第三支撑单元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支撑单元的两边且位于所述水平通道的两相对端上,所述各支撑单元上均设置有支托,各支撑单元的具体摆放位置根据梭形空间桁架的弦杆分段确定,且各段弦杆之间的对接点位于同一支撑单元的两个支托之间,所述临时支撑装置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结构相仿,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底座、四个第一立柱、两个第一横撑、两个第二横撑及八个第一斜撑,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支托包括两个第一支托及四个第二支托;所述第一底座大致呈“井”字形,其由H型钢底座梁组拼而成;所述两个第一支托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的中间位置,所述四个第一立柱焊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井”字四个交点上,所述两个第一横撑分别连接在每两个第一立柱之间,且所述第一横撑距离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的间距为8m;所述四个第二支托的焊接位置根据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上弦杆的拼装高度确定,所述第二支托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一横撑,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之两个第二支托之延伸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第二横撑分别连接在每两个第一立柱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横撑的下面,且所述第二横撑距离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的间距为5m;所述八个第一斜撑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的“井”字八个端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横撑的连接点;所述第一支托、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横撑、所述第二支托及所述第二横撑均采用H型钢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为空间双曲结构,其平面投影为规则梭形,其正立面投影为倾斜梭形,其横截面为近似倒三角形;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长度为81m,其最大宽度为4.3m,桁架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为16.16m,其截面最大高度为9.5m,单榀桁架最重为75t。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包括第一上弦杆、第二上弦杆、下弦杆、及位于所述第一上弦杆、所述第二上弦杆及所述下弦杆之间的多个腹杆;所述上弦杆及所述下弦杆均采用钢管;所述腹杆布置为竖向、斜向组合,其包括上弦腹杆、水平杆、竖向腹杆及钢拉杆;所述上弦腹杆、所述水平杆及所述竖向腹杆均采用尺寸为的钢管;所述钢拉杆为24根直径为D60mm、D80mm的预应力高强度钢拉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及两个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相交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相交点形成“井”字封闭矩形,所述“井”字封闭矩形的长*宽尺寸分别为:3m*4.65m、3m*3.25m;所述第一支托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支托包括与所述第一立柱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杆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且垂直所述第一竖杆的第一横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单元包括第二底座、两个第二立柱及六个第二斜撑,所述第三支撑单元的支托包括第三支托及两个第四支托;所述第二底座大致呈“中”字形结构,共由H型钢底座梁组拼而成;所述第三支托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的中间位置;所述两个第二立柱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中”字形的中间两个交点上,且其柱顶距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m;所述六个第二斜撑的一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的六个端部,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且所述第二斜撑的顶端距离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4m;所述两个第四支托的焊接位置根据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上弦杆的拼装标高确定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两个第四支托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立柱,且其延伸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支托、所述第二立柱及所述第四支托均采用H型钢材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包括中间梁、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支撑杆及两个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垂直相交的第四支撑杆;所述中间梁设置在所述两个第四支撑杆的中间位置且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相交点形成“中”字封闭矩形,所述“中”字封闭矩形的长*宽尺寸为:4m*1.5m;所述第三支托设置在所述中间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支托包括与所述第二立柱平行设置的第二竖杆及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平行设置且垂直所述第二竖杆的第二横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及所述第三支撑单元各自的底座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水平投影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各自的底座的底面位于同一标高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通道分别通过其对应的自带支托焊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上,而走道设置的标高则根据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上弦杆的标高确定,且低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上弦杆的拼装高度1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的顶端距离其底端之高度为10m,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高度为7m,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仅在距离所述立柱的底端为5m的位置设置有横撑,其他位置未设置横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其他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位于所述三个第一支撑单元之间的部分分别为第一段及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之间的部分分别为第三段及第四段,而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三支撑单元之间的部分分别为第五段及第六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撑装置从平面上看为一近似梭形,其走势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平面视图走势近似;而从立面上看则为一弧形,且所述弧形的走势与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上弦杆的立面视图近似;所述通道的设置高度略低于所述上弦杆的高度,且其走势与所述上弦杆的空间走势相似。
12.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进行支撑的梭形空间桁架拼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0:拼装位于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二段区域内的上弦杆及下弦杆;
S1:拼装位于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二段区域内的上弦腹杆,以及位于所述第三段至所述第六段区域内的上弦杆及下弦杆;
S2:拼装位于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二段区域内的钢拉杆的下弦节点及竖向腹杆,同时拼装位于所述第三段至所述第六段区域内的上弦腹杆,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五段及所述第六段两端的端头节;
S3:拼装位于所述第三段至所述第六段区域内的钢拉杆的下弦节点,位于所述第三段至所述第六段区域内的竖向腹杆,及位于所述端头节内的所有腹杆;
S4:拼装所述钢拉杆的上弦节点及安装所述钢拉杆;
S5:张拉所述钢拉杆;
S6:完成所述梭形空间桁架的拼装;
S7:拆装并转移所述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19078.0A CN105401691B (zh) | 2015-11-23 | 2015-11-23 | 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及其拼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19078.0A CN105401691B (zh) | 2015-11-23 | 2015-11-23 | 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及其拼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01691A CN105401691A (zh) | 2016-03-16 |
CN105401691B true CN105401691B (zh) | 2018-04-03 |
Family
ID=55467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819078.0A Active CN105401691B (zh) | 2015-11-23 | 2015-11-23 | 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及其拼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4016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39358A (zh) * | 2017-01-20 | 2017-05-10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倒三角桁架支撑结构及应用其拼装倒三角桁架的方法 |
CN106988537B (zh) * | 2017-04-20 | 2019-05-21 |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片状桁架组合结构的安装方法 |
CN108330809A (zh) * | 2017-12-27 | 2018-07-27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可高精度定位经济便利型板桁制造用结构 |
CN109779256B (zh) * | 2018-12-24 | 2021-02-09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适用于多边形风洞洞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应用 |
CN110512796B (zh) * | 2019-07-10 | 2021-03-02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一种双曲弧形大跨度钢桁架及其制作方法 |
CN111827483B (zh) * | 2020-08-18 | 2022-03-18 |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 屋顶曲面井字组合钢桁架梁建造施工方法 |
CN112796528B (zh) * | 2021-02-23 | 2022-06-10 | 中冶建工集团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一种大跨度钢桁架高空原位拼装的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98820B2 (ja) * | 1991-06-18 | 1998-09-17 | 飛島建設株式会社 | トラスの製作方法およびトラスによるドームの構築工法 |
CN101556704B (zh) * | 2009-05-19 | 2013-04-03 |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钢结构拼装临时支撑胎架体系的建立方法 |
CN101629456B (zh) * | 2009-08-18 | 2010-10-13 | 北京城建精工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立体且式钢桁架拼装支撑架及其钢桁架拼装施工方法 |
CN103866987B (zh) * | 2014-03-26 | 2016-07-06 | 安徽杭萧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一种桁架组装用胎架结构及应用所述的胎架结构进行桁架组装的方法 |
CN103981810A (zh) * | 2014-05-20 | 2014-08-13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钢管拱主拱拼装支撑体系 |
CN104746883B (zh) * | 2015-03-27 | 2017-03-08 |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一种弓型空间桁架用三机抬吊安装施工方法 |
CN104947850B (zh) * | 2015-06-17 | 2016-10-05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屋盖梭形桁架及其施工方法 |
CN205476068U (zh) * | 2015-11-23 | 2016-08-17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 |
-
2015
- 2015-11-23 CN CN201510819078.0A patent/CN10540169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01691A (zh) | 2016-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01691B (zh) | 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及其拼装方法 | |
CN106939707B (zh) | 一种受限空间大型钢结构支承平台的自提升方法 | |
CN102345393A (zh) | 螺栓球网架高空散装工艺 | |
CN103866986A (zh) | 大跨度变截面螺栓球节点网壳安装方法 | |
CN102179651A (zh) | 超大焊接球网架现场平面桁架及立体分段的拼装方法 | |
CN102409864A (zh) | 一种钢桁架的施工方法及其吊装时使用的临时加固装置 | |
CN212477450U (zh) | 一种基于bim的0#块装配式托架 | |
CN205476068U (zh) | 一种梭形空间桁架临时支撑装置 | |
CN104532749A (zh) | 一种用于悬索桥主塔上横梁施工的支架 | |
CN106284838B (zh) | 一种格构式蜂窝梁节段和大跨度格构式钢梁及其制作安装方法 | |
CN206987351U (zh) | 一种工字梁专用工作平台 | |
CN206646835U (zh) | 一种自提升式钢结构滑移措施支架 | |
CN202831628U (zh) | 浇筑大跨度混凝土梁用组合式贝雷架承重排架 | |
CN213654282U (zh) |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循环利用双肢立柱式拼装胎架 | |
CN111101600B (zh) | 施工空间受限的双斜拱承双曲抛物面索网结构施工方法 | |
CN205444935U (zh) | 复杂大跨度处异形钢网架安装施工结构 | |
CN106567454A (zh) | 一种倾斜钢骨砼组合结构的安装方法 | |
CN203225074U (zh) | 网架结构广告牌 | |
CN111749142A (zh) | 一种基于bim的0#块装配式托架设计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711112B (zh) | 浇筑大跨度混凝土梁用组合式贝雷架承重排架 | |
CN205134533U (zh) | 复杂异形钢网架与钢骨架安装施工结构 | |
CN107060093A (zh) | 大型斜交编织节点板网壳结构的支撑系统及拼装方法 | |
CN218667192U (zh) | 桥梁匝道支撑结构 | |
CN215290657U (zh) |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拼装用伸缩支架 | |
CN214884355U (zh) | 一种用于钢网架吊装点的加固桁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801, 38 / F, Zhongji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uilding, No. 3331, Weilan Coast Community Center Road,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Che Kung Temple Binhe Tairan industry tipping 17 storey building No. 17A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rp. 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