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4287A - 一种三叶青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叶青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94287A CN105394287A CN201510893332.1A CN201510893332A CN105394287A CN 105394287 A CN105394287 A CN 105394287A CN 201510893332 A CN201510893332 A CN 201510893332A CN 105394287 A CN105394287 A CN 1053942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tetrastigme
- blade
- glutinous rice
- rice flour
- lea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叶青茶,其由以下原料组成:其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三叶青、桑叶、荷叶和糯米粉水溶液,三叶青、桑叶、荷叶三者的重量比例为3:0.5-1.5:0.5-1.5,糯米粉水溶液为少量;所述三叶青由三叶青的叶片组成或由三叶青的藤和叶片组成。该申请克服了现有三叶青茶适用人群不广,口感差,其加工工艺无法充分利用资源的缺点,具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性质温和适用人群广泛、口感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叶青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叶青,又名三叶崖爬藤(学名:TetrastigmahemsleyanumDielsetGilg),俗名金线吊葫芦、蛇附子、石老鼠,属鼠李目,葡萄科草质藤本。全草均可入药,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好。三叶青每年5月份开花至秋季末结果,花期较长,果实为绿豆般大小,色泽鲜红艳丽,味甘、性凉,具有滋补功效,属极品。每年冬至到惊蛰期间采摘的质量最好(休眠期),此时采摘的三叶青块根,淀粉含量在70%以上,药用效果最好。其是我国独有的珍贵物种,被列为濒危珍稀植物,中医药界誉其为极品中草药、植物抗生素。三叶青性平、味微苦,归心、肝、肺、肾经,含有丰富的三叶青黄酮、多糖、山奈酚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功效,主要用于提高免疫力、抗病毒、增强肝功能,尤其对乙肝、多种肿瘤癌症、小儿高热惊厥、痢疾、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病毒性脑膜炎、淋巴结结核、子宫颈炎、蜂窝织炎、跌打损伤等具有独特的疗效。现代医学证明,三叶青能缩短癌细胞的生命周期,抑制肿瘤生长、扩散,同时还能通过增强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实现免疫系统的防御、自稳,及时清除变异细胞的功效。
三叶青种植一般需要4年以上才能收获,其资源相当珍贵。现有三叶青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地下药用块茎部分。三叶青地上部分药用成分与地下药用成分相似,含量也接近,容易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现在虽然也有采用三叶青叶片为原料进行开发的,其生产工艺多利用类似茶叶加工工艺或直接破壁粉碎的方法,比较粗粉,其没有完全利用其地上部分比如藤,另外也浪费了很多破碎三叶青叶片时产生的细粉。且其三叶青茶成分仅有三叶青茶一味,成分过于单一,其功效难以适应于体质弱的人,口感也不好。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资源、适用人群广泛、口感更佳的三叶青茶及其制备方法己成为当务之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叶青茶及其制备方法,其克服了现有三叶青茶适用人群不广、口感差、加工工艺无法充分利用资源的缺点,具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性质温和、适用人群广泛、口感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叶青茶,其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三叶青、桑叶、荷叶和糯米粉水溶液,三叶青、桑叶、荷叶三者的重量比例为3:0.5-1.5:0.5-1.5,糯米粉水溶液为少量;所述三叶青由三叶青的叶片组成或由三叶青的藤和叶片组成。
现有的三叶青茶为单方,仅有三叶青一味,其虽然功效显著,但其性质太凉,对于体质不好的人耐受不良,容易伤身。而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具有保肝功效。荷叶散瘀止血,保健脾胃,升阳利湿。利用桑叶、荷叶与三叶青进行精选比例的搭配使用,药性比较平衡、温和。综合利用后,该三叶青茶配方能发挥增益的效果,既能发挥三叶青原有的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的功效,又能发挥桑叶、荷叶升阳、健脾胃的效果。
所述三叶青由三叶青的藤和叶片组成,藤和叶片的重量比例为1:4-5。该配比使得制备步骤中喷雾干燥时细粉能够充分覆盖粗粉表面。
所述三叶青、桑叶和荷叶,其重量比例为3:1:1。该优选配比的药效最佳。
所述桑叶为初霜后采收、晒至全干的桑叶;荷叶为6-7月采收、晒至7-8成干的荷叶。该优选桑叶、荷叶原料的药效最佳。
所述三叶青茶还包括少量的甜菊叶,用于调味,由于带有甜味,改善了现有三叶青茶口感苦涩的缺点,使其好喝,易于入口。
所述三叶青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所述重量比例的三叶青的叶片或藤和叶片、桑叶和荷叶,将其于≤80℃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
②当采用三叶青的叶片时,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混合后进行粉碎,之后过12-20目筛,将留在筛上的粗粒和过筛的细粉分别收集待用;
当采用三叶青的藤和叶片时,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混合后进行粉碎,之后过12-20目筛,将留在筛上的粗粒和过筛的细粉分别收集待用,单独将三叶青的藤粉碎为细粉待用;
③当三叶青只采用叶片组成时,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粉碎过筛的细粉与少量糯米粉水溶液混合调节粘度;之后于≤80℃条件下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将该混合物喷在步骤②所制备的粗粒上,即制得三叶青茶;
当三叶青采用藤和叶片组成时,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粉碎过筛的细粉和三叶青的藤粉碎成的细粉与少量糯米粉水溶液混合调节粘度;之后于≤80℃条件下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将该混合物喷在步骤②所制备的粗粒上,即制得三叶青茶。
在≤80℃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原料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药物有效成分的活性。将过筛的细粉以及三叶青藤粉碎成的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混合后,增加了其粘度便于进行后继的喷雾干燥工序,同时使用的是可食用的原料,保证了三叶青茶的优异品质。
所述步骤③中,当三叶青只采用叶片组成时,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混合的重量比例为18-22:1,所述糯米粉水溶液含糯米粉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50%;
当三叶青采用藤和叶片组成时,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混合的重量比例为18-30:1,所述糯米粉水溶液含糯米粉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50%。
以上精选的糯米粉水溶液的浓度以及其与细粉的混合比例使得细粉的粘度达到最佳,能够既均匀又牢固地黏在粗粒上,让三叶青珍贵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所述步骤②混合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时,加入少量甜菊叶后再进行粉碎。
所述步骤①中低温干燥的温度为60℃,步骤③中喷雾干燥的温度为70-80℃,该精选的工艺温度对保证原料的有效成分最有利。
所述步骤③中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的混合重量比例为20:1,所述糯米粉水溶液含糯米粉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该精选配比下粘度较佳,利于进行喷雾干燥工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1)能充分利用三叶青地上资源部分(包括藤和叶子),提高了三叶青珍贵资源的利用率;
2)改善了三叶青单独使用时不适用于体质弱的人群,该三叶青茶综合了桑叶和荷叶,搭配优选的配比后,其性质温和,适用人群更广泛;
3)用甜菊叶改良了口感,提升了三叶青茶的顾客接受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三叶青茶,其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三叶青的叶片、桑叶、荷叶、甜菊叶和糯米粉,其三叶青的叶片、桑叶、荷叶的重量比例为3:1:1,甜菊叶、糯米粉少量。其中,桑叶为初霜后采收、晒至全干的桑叶;荷叶为6-7月采收、晒至7-8成干的荷叶。
该三叶青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所述重量比例的三叶青的叶片、桑叶、荷叶和甜菊叶,将其于60℃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
②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混合后,再加入少量甜菊叶进行粉碎,之后过18目筛,将留在筛上的粗粒和过筛的细粉分别收集待用;
③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荷叶和甜菊叶粉碎过筛的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以重量比例20:1混合,所述糯米粉水溶液含糯米粉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于80℃条件下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将该混合物喷在步骤②所制备的粗粒上,即制得三叶青茶。
实施例2
一种三叶青茶,其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三叶青的藤和叶片、桑叶、荷叶、甜菊叶和糯米粉,其三叶青叶子、桑叶、荷叶的重量比例为3:0.5:1.5,甜菊叶、糯米粉少量。所述三叶青的藤和三叶青的叶片的重量比例为1:4.5。
该三叶青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所述重量比例的三叶青的藤和叶片、桑叶、荷叶和甜菊叶,将其于80℃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
②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混合后,再加入少量甜菊叶进行粉碎,之后过20目筛,将留在筛上的粗粒和过筛的细粉分别收集待用,单独将三叶青的藤粉碎为细粉待用;
③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荷叶和甜菊叶粉碎过筛的细粉和三叶青的藤粉碎成的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以重量比例18:1混合,所述糯米粉水溶液含糯米粉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0%,于75℃条件下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将该混合物喷在步骤②所制备的粗粒上,即制得三叶青茶。
实施例3
一种三叶青茶,其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三叶青的藤和叶片、桑叶、荷叶和糯米粉,其三叶青叶子、桑叶、荷叶的重量比例为3:1.5:0.5,糯米粉少量。所述三叶青的藤和叶片的重量比例为1:4。
该三叶青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所述重量比例的三叶青的藤和叶片、桑叶和荷叶,将其于60℃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
②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混合后进行粉碎,之后过12目筛,将留在筛上的粗粒和过筛的细粉分别收集待用,单独将三叶青的藤粉碎为细粉待用;
③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荷叶粉碎过筛的细粉和三叶青的藤粉碎成的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以重量比例30:1混合,所述糯米粉水溶液含糯米粉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于70℃条件下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将该混合物喷在步骤②所制备的粗粒上,即制得三叶青茶。
实施例4
一种三叶青茶,其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三叶青的藤和叶片、桑叶、荷叶和糯米粉,其三叶青叶子、桑叶、荷叶的重量比例为3:1:0.5,糯米粉少量。所述三叶青的藤和叶片的重量比例为1:5。
该三叶青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所述重量比例的三叶青的藤和叶片、桑叶和荷叶,将其于70℃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
②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混合后进行粉碎,之后过16目筛,将留在筛上的粗粒和过筛的细粉分别收集待用,单独将三叶青的藤粉碎为细粉待用;
③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荷叶粉碎过筛的细粉和三叶青的藤粉碎成的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以重量比例21:1混合,所述糯米粉水溶液含糯米粉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于60℃条件下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将该混合物喷在步骤②所制备的粗粒上,即制得三叶青茶。
实施例5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中不包括甜菊叶,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以重量比例18:1混合,所述糯米粉水溶液含糯米粉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0%。
实施例6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以重量比例22:1混合,所述糯米粉水溶液含糯米粉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
实验数据
将三叶青地上部分资源利用率由原来的30-40%提高为100%;体质弱、不耐受的消费者受众有效率由10%提升为80%。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制备的三叶青茶采用福建省优质、无污染、无公害三叶青藤叶精心加工而成,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增强肝功能,具有清肺热、解烟毒的功能,能有效减轻吸烟时香烟对人体上呼吸道的损害度,对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能力,增强肝功能,显著提高肝脏排毒解毒功能,有效缓解酒后身体各种不适症状,促进酒后身体恢复;具有理气、散积作用,女性长期饮用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本发明所述的三叶青茶及其制备方法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原理的任何改进或替换,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三叶青茶,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三叶青、桑叶、荷叶和糯米粉水溶液,三叶青、桑叶、荷叶三者的重量比例为3:0.5-1.5:0.5-1.5,糯米粉水溶液为少量;所述三叶青由三叶青的叶片组成或由三叶青的藤和叶片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叶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叶青由三叶青的藤和叶片组成,藤和叶片的重量比例为1: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叶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叶青、桑叶和荷叶,其重量比例为3: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叶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叶为初霜后采收、晒至全干的桑叶;荷叶为6-7月采收、晒至7-8成干的荷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叶青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少量的甜菊叶。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三叶青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所述重量比例的三叶青的叶片或藤和叶片、桑叶和荷叶,将其于≤80℃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
②当采用三叶青的叶片时,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混合后进行粉碎,之后过12-20目筛,将留在筛上的粗粒和过筛的细粉分别收集待用;
当采用三叶青的藤和叶片时,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混合后进行粉碎,之后过12-20目筛,将留在筛上的粗粒和过筛的细粉分别收集待用,单独将三叶青的藤粉碎为细粉待用;
③当三叶青只采用叶片组成时,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粉碎过筛的细粉与少量糯米粉水溶液混合调节粘度;之后于≤80℃条件下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将该混合物喷在步骤②所制备的粗粒上,即制得三叶青茶;
当三叶青采用藤和叶片组成时,将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粉碎过筛的细粉和三叶青的藤粉碎成的细粉与少量糯米粉水溶液混合调节粘度;之后于≤80℃条件下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将该混合物喷在步骤②所制备的粗粒上,即制得三叶青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叶青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中,当三叶青只采用叶片组成时,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混合的重量比例为18-22:1,所述糯米粉水溶液含糯米粉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50%;
当三叶青采用藤和叶片组成时,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混合的重量比例为18-30:1,所述糯米粉水溶液含糯米粉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5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叶青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混合三叶青的叶片、桑叶和荷叶时,加入少量甜菊叶后再进行粉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叶青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中低温干燥的温度为60℃,所述步骤③中喷雾干燥的温度为70-8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叶青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中细粉与糯米粉水溶液的混合重量比例为20:1,所述糯米粉水溶液含糯米粉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93332.1A CN105394287A (zh) | 2015-12-07 | 2015-12-07 | 一种三叶青茶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93332.1A CN105394287A (zh) | 2015-12-07 | 2015-12-07 | 一种三叶青茶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94287A true CN105394287A (zh) | 2016-03-16 |
Family
ID=55460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893332.1A Pending CN105394287A (zh) | 2015-12-07 | 2015-12-07 | 一种三叶青茶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9428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76307A (zh) * | 2018-06-21 | 2018-09-28 | 桂林旅游学院 | 一种三叶青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221554A (zh) * | 2018-11-26 | 2019-01-18 | 邵武市南武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三叶青养生茶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31199A (zh) * | 2014-12-22 | 2015-03-25 | 吴绍平 | 一种三叶青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12-07 CN CN201510893332.1A patent/CN10539428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31199A (zh) * | 2014-12-22 | 2015-03-25 | 吴绍平 | 一种三叶青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轻图典》编辑部著: "《日常疗效茶轻图典》", 31 January 2013,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柴瑞震: "《高血脂中医食养方》", 30 April 2014,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76307A (zh) * | 2018-06-21 | 2018-09-28 | 桂林旅游学院 | 一种三叶青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221554A (zh) * | 2018-11-26 | 2019-01-18 | 邵武市南武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三叶青养生茶的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61465A (zh) | 一种明目安神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43978A (zh) | 食用菌养生组合物 | |
CN104920687A (zh) | 一种养生茉莉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6666443A (zh) | 一种特色锡纸烤乳鸽的制作方法 | |
CN104845848A (zh) | 一种铁皮石斛养生酒 | |
CN103518811A (zh) | 一种蜂蜜柚子口味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94675A (zh) | 一种蟾蜍垂盆草拐枣果酱的制作方法 | |
CN104137935A (zh) | 一种降三高雪莲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98856A (zh) | 一种茶香花生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94287A (zh) | 一种三叶青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04613A (zh) | 一种稳压、活血中药养生槐茶 | |
CN104082783A (zh) | 一种桂花香卤鸡蛋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50464A (zh) | 一种滋阴补血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962921A (zh) | 一种健康饮食添加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98940A (zh) | 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6805235A (zh) | 一种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 | |
CN105558209A (zh) | 一种驱寒茶植物饮料 | |
CN105876019A (zh) | 薰衣草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5724643A (zh) |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保健饮品 | |
CN110692787A (zh) | 菊花六宝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19280A (zh) | 一种用东革阿里、罗汉果制备的养生茶配方 | |
CN101133769B (zh) | 四叶参茶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170002050A (ko) | 머드의 유효성분이 함유된 천연 양조식초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5505708A (zh) | 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法 | |
CN104473072A (zh) | 一种石榴味的姜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