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1396A - 中央加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央加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1396A
CN105371396A CN201511013087.7A CN201511013087A CN105371396A CN 105371396 A CN105371396 A CN 105371396A CN 201511013087 A CN201511013087 A CN 201511013087A CN 105371396 A CN105371396 A CN 105371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ication
indoor
new wind
humidification system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130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10130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713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71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13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央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加湿系统由设在室外的室外加湿系统和设在室内的室内加湿系统连接而成;室外加湿系统设有至少一台新风加湿机,新风加湿机通过管路与室内加湿系统相连;室内加湿系统由至少一组加湿单元构成,每个加湿单元由一室内加湿盒和一新风室内加湿出口串联而成;新风加湿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加湿部件,加湿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新风加热器和湿空气加热器。本发明是一款实现高度实用性的中央加湿装置,可配合或融入中央空调系统,实现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各个房间可独立地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并具有新风功能,可以极大地改善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状态下的室内空气品质,有益于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Description

中央加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央加湿系统,尤其涉及用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加湿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中央空调被广泛地应用于办公楼、学校、宾馆、商场等场合,住宅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家用中央空调系统。现有的中央空调及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大部分在室内使用风机盘管,对房间湿度的控制能力不足,而且基本没有新风功能。如果要配置单独的新风系统,则系统初投资较大,且工程安装难度较大。
缺少加湿功能使得这些使用中央空调的房间的空气品质还有不足,在夏季制冷的时候还有冬季制热的时候,使用一般空调器的房间内长时间处于干燥状态,导致人们易出现呼吸道不适,眼睛发干,头晕等症状,对老人和小孩的健康也极为不利。缺少新风功能的空调房间空气容易浑浊,有害气体聚集。
在中央空调以及风机盘管普遍应用的今天,市场急需能够方便可靠的进行温湿度同时调节及新风功能的中央空调,需要能够配合现有中央空调使用的中央加湿系统,实现房间内空气品质方面的质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中央加湿系统,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中央空调不设有加湿系统、新风系统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中央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湿系统由设在室外的室外加湿系统和设在室内的室内加湿系统连接而成;室外加湿系统设有至少一台新风加湿机,新风加湿机通过管路与室内加湿系统相连;室内加湿系统由至少一组加湿单元构成,每个加湿单元由一室内加湿盒和一新风室内加湿出口串联而成;所述的新风加湿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加湿部件,加湿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新风加热器和湿空气加热器。
优选的,新风加湿机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的进口端设有过滤网,出口端设有风机,加湿部件与湿空气加热器之间设有第一感温包,湿空气加热器与风机之间设有第二感温包,所述的出口端与管路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室内加湿盒由一加湿盒管路和依次设在加湿盒管路上的加湿盒风阀、第三感温包和风速传感器连接而成。
再进一步,室内机设有液管进口和风管管路时,加湿盒设有对应的液管管路和加湿盒管路,室内机风管管路的一端与加湿盒管路相连,另一端与新风加湿出口相连;室内加湿盒的液管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和电子膨胀阀,所述的液管管路与室内机的液管进口相连。
使用时,新风加湿机和中央空调系统室外机主机可做成一体结构或独立结构。新风加湿出口可以独立安装也可以安装在每个室内机内部,每个室内机搭配一个室内加湿盒,用以对加湿系统进行测量和调节。新风加湿机通过管路的连接可对多个空调室内机进行加湿和引入新风。
其中,新风加湿机的设计,在新风入口(即进口端)至加湿部件主体之间设置有新风加热器,以提高新风的温度,增强携带水蒸气的能力;新风进入加湿部件被提高含湿量;第一感温包用来测量经过加湿部件后的新风温度,用以确定新风经加湿后的含湿量;湿空气加热器用来进一步提高含湿气流的温度,以增强湿空气的输送能力;第二感温包用来测量经湿空气加热后的新风温度,用以控制对湿空气加热的程度;风机负责提供引入新风及输送新风的动力。
对于室内加湿盒的设计,加湿盒风阀用以调节进入室内机的新风量;第三感温包测量进入室内机的新风温度,以确定新风是否能正常地输送至室内机;风速传感器测量进入室内机的新风速度,以确定新风量是否能满足室内机新风及加湿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发明是一款实现高度实用性的中央加湿装置,可配合或融入中央空调系统,实现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各个房间可独立地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并具有新风功能,可以极大地改善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状态下的室内空气品质,有益于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采用多台新风加湿机并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采用氟利昂的室内机和室内加湿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主管路增加疏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不依托室内机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各附图的标号表示如下:
1新风加湿机、11过滤网、12加湿部件、13新风加热器、14第一感温包、15湿空气加热器、16第二感温包、17风机、18加湿机风阀;
2室内加湿盒、21加湿盒风阀、22第三感温包、23风速传感器、24过滤器、25电子膨胀阀;
3新风加湿出口、4室内机、5主管路、6支管路、7U型管、8疏水阀。
本发明所述的中央加湿系统,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加湿系统由设在室外的室外加湿系统和设在室内的室内加湿系统连接而成;室外加湿系统设有至少一台新风加湿机,新风加湿机通过管路与室内加湿系统相连;室内加湿系统由至少一组加湿单元构成,每个加湿单元由一室内加湿盒和一新风室内加湿出口串联而成;所述的新风加湿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加湿部件,加湿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新风加热器和湿空气加热器。
其中,室外加湿系统由一台新风加湿机构成,室内加湿系统由一对应的加湿单元构成,新风加湿机与加湿单元通过管路串联连接;
或者,室外加湿系统由一台新风加湿机构成,管路由主管路和支管路构成,室内加湿系统由至少2台加湿单元,每一台加湿单元对应一根支管路,相邻的支管路并联后接入主管路并与新风加湿机相连;
又或者,室外加湿系统由至少2台新风加湿机并联而成,管路由主管路和支管路构成,室内加湿系统由至少2台加湿单元,每一台加湿单元对应一根支管路,相邻的支管路并联后接入主管路并与室外加湿系统相连。所述主管路及支管路总长度应小于1000米。所述主管路和支管路应具有一定的保温功能,管路材料本身导热系数应小于0.25W/m·K,如管路材料本身导热系数偏大,需通过增加保温的方式增加热阻,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应小于0.25W/m·K。
优选的,室内设有室内机,该室内机设有室内风机和室内出风口,所述的新风室内加湿出口与室内机相连,新风加湿出口安装在每个室内机内部,每个室内机搭配一个室内加湿盒,用以对加湿系统进行测量和调节。新风加湿机通过管路的连接可对多个空调室内机进行加湿和引入新风。风机为可变转速风机,用以调节新风量和加湿量。
当所述的室内机为一台时,管路为依次连接的主管路和支管路,一台新风加湿机通过管路与设在室内机后端的一台新风加湿出口串联;当所述的室内机为至少两台时,管路由主管路和支管路构成,支管路的数量与室内机的数量相对应,支管路互相并联后与主管路相连,每一根支管路上串联有一设在室内机后端的新风加湿出口。
进一步,新风加湿机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的进口端设有过滤网,出口端设有风机,加湿部件与湿空气加热器之间设有第一感温包,湿空气加热器与风机之间设有第二感温包,所述的出口端与管路相连。这里的新风加热器,可以提高新风的温度,增强携带水蒸气的能力;新风进入加湿部件主体提高含湿量;第一感温包用来测量经过加湿部件后的新风温度,用以确定新风经加湿后的含湿量;湿空气加热器用来进一步提高含湿气流的温度,以增强湿空气的输送能力;第二感温包用来测量经湿空气加热后的新风温度,用以控制对湿空气加热的程度;风机负责提供引入新风及输送新风的动力。
更进一步,所述的室内加湿盒由一加湿盒管路和依次设在加湿盒管路上的加湿盒风阀、第三感温包和风速传感器连接而成。室内机设有液管进口和风管管路时,加湿盒设有对应的液管管路和加湿盒管路,室内机风管管路的一端与加湿盒管路相连,另一端与新风加湿出口相连;室内加湿盒的液管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和电子膨胀阀,所述的液管管路与室内机的液管进口相连。
所述的室内加湿盒由一加湿盒管路和依次设在加湿盒管路上的加湿盒风阀、第三感温包和风速传感器连接而成。其中,加湿盒风阀用以调节进入室内机的新风量;第三感温包测量进入室内机的新风温度,以确定新风是否能正常地输送至室内机;风速传感器测量进入室内机的新风速度,以确定新风量是否能满足室内机新风及加湿的需求。室内加湿盒内的风速传感器的结构型式为热球式或热线式,工作原理为恒流式或恒温式。
同时,新风加湿机与主管路之间设有U型管,U型管的底部设有疏水阀;所述的支路管上设有一个支路防凝结最高点,该支路防凝结最高点的水平位置高于支路管的其他各部分。
加湿新风的室内机入口速度应满足空调室内机加湿量的需求,同时不超过速度上限。空调室内机通过对其对应的室内加湿盒的风阀的控制,可以调节支管路的加湿新风风速。加湿器内的风机对整个中央加湿系统所需的新风总流量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多台空调室内机通过各自对其对应的室内加湿盒的风阀的控制,可以实现多台室内机之间的加湿新风量的分配和均衡。
新风室内机入口温度也即第三感温包检测温度应大于加湿器内第一感温包检测温度,以满足加湿新风在管路输送过程中不出现水蒸气冷凝的现象,保证新风传输的稳定性。当出现第三感温包温度偏低的情况,系统通过检测第二感温包的温度来调节湿空气加热器的加热量,并防止出现新风温度过高的情况。中央加湿系统应保证每个加湿支管路的加湿新风的温度要求,也即每个有加湿需求的支管路的第三感温包检测温度均不小于新风加湿机内第一感温包的检测温度。
实施例1
如图1,整个中央加湿系统分为新风加湿机、主管路、支管路、室内加湿盒、新风加湿出口等部分组成。其中新风加湿机和中央空调系统室外机主机可做成一体结构或独立结构。新风加湿出口安装在每个室内机内部,每个室内机搭配一个室内加湿盒,用以对加湿系统进行测量和调节。新风加湿机通过管路的连接可对多个空调室内机进行加湿和引入新风。
具体的,对于新风加湿机的设计,在新风入口至加湿部件之间应设置有新风加热器,以提高新风的温度,增强携带水蒸气的能力;新风进入加湿部件提高含湿量;第一感温包用来测量经过加湿部件后的新风温度,用以确定新风经加湿后的含湿量;湿空气加热器用来进一步提高含湿气流的温度,以增强湿空气的输送能力;第二感温包用来测量经湿空气加热后的新风温度,用以控制对湿空气加热的程度;风机负责提供引入新风及输送新风的动力。
对于室内加湿盒的设计,加湿盒风阀用以调节进入室内机的新风量;第三感温包测量进入室内机的新风温度,以确定新风是否能正常地输送至室内机;风速传感器测量进入室内机的新风速度,以确定是否能满足室内机新风及加湿的需求。
新风经过新风加湿机后进入主管路,主管路连接多个支管路,每个支管路连接至室内加湿盒和室内机。室内机具有新风加湿出口,新风经新风加湿出口混合室内机出风后进入室内空间。
所述中央加湿系统可实现新风模式、加湿模式,新风模式和加湿模式均可实现对每台空调室内机的独立调节功能。
新风模式:当空调室内机发出新风需求,且新风加湿机处于停止或新风模式运行,则1、新风加湿机的风机启动或调整转速适应室内新风负荷需求;2、新风加湿机的新风加热器开启或调节加热量,第一感温包检测新风加热后温度,以满足室内新风的温度需求;3、空调室内机对应的加湿盒风阀开启,风速传感器通过检测风速调节加湿盒风阀开启度;4、新风模式下加湿部件及湿空气加热器处于停止状态。
加湿模式:当空调室内机发出加湿需求,则1、加湿器判断其它室内机需求状态,如有其它室内机处于新风模式,则关闭其它室内机新风功能,中央加湿系统整体切换进入加湿模式;2、加湿器的风机启动或调整转速适应室内加湿需求;3、加湿部件主体运行,新风加湿机的新风加热器开启或调节加热量,第一感温包检测新风加湿后温度,以满足室内加湿新风的新风含湿量需求;4、空调室内机对应的加湿盒风阀开启,风速传感器通过检测风速调节加湿盒风阀开启度;5、室内加湿盒内的第三感温包检测室内加湿新风入口温度,通过调节湿空气加热器以保证加湿新风的过热度,满足正常加湿新风输送的需求。
实施例2
本发明专利还涉及多新风加湿机并联的中央加湿系统,具体如图2所示。
多新风加湿机并联的中央加湿系统的新风加湿部分由多台新风加湿机组成,各新风加湿机出口并联连接至主管路,每个新风加湿机出口设置一个加湿机风阀。
中央加湿系统依据室内总的加湿负荷或新风负荷来确定新风加湿机的开启台数,当新风加湿机需开启时,其相对应的加湿机风阀开启,其它不需要运行的新风加湿机停止且加湿机风阀关闭。
实施例3
本发明专利还涉及一种采用氟利昂循环的空调室内机所对应的室内加湿盒的设计型式,具体如图3所示。
此室内加湿盒除设置新风加湿管路及其加湿盒风阀、第三感温包、风速传感器以外,还增加一条液管管路,液管管路上布置有电子膨胀阀及过滤器。室内加湿盒的新风加湿管路连接至室内机的新风加湿出口,室内加湿盒的液管管路连接至室内机的液管进口。
实施例4
当新风加湿的主管路由于工程安装布置原因存在向下的U型弯,可在U型弯的最低点布置疏水阀或手动排水阀,具体如图4所示。
实施例5
本发明专利还涉及一种加湿新风直接引入各室内出风口末端的新风出口方式,具体如图5所示。
此时加湿新风不进入室内机,而是直接引入到各室内风管的出风口处,具体工程时可为加湿新风设置单独的出风口,也可和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管共用出风口。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中央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湿系统由设在室外的室外加湿系统和设在室内的室内加湿系统连接而成;
室外加湿系统设有至少一台新风加湿机,新风加湿机通过管路与室内加湿系统相连;
室内加湿系统由至少一组加湿单元构成,每个加湿单元由一室内加湿盒和一新风室内加湿出口串联而成;
所述的新风加湿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加湿部件,加湿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新风加热器和湿空气加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外加湿系统由一台新风加湿机构成,室内加湿系统由一对应的加湿单元构成,新风加湿机与加湿单元通过管路串联连接;
室外加湿系统由一台新风加湿机构成,管路由主管路和支管路构成,室内加湿系统由至少2台加湿单元,每一台加湿单元对应一根支管路,相邻的支管路并联后接入主管路并与新风加湿机相连;
室外加湿系统由至少2台新风加湿机并联而成,管路由主管路和支管路构成,室内加湿系统由至少2台加湿单元,每一台加湿单元对应一根支管路,相邻的支管路并联后接入主管路并与室外加湿系统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内设有室内机,该室内机设有室内风机和室内出风口,所述的新风室内加湿出口与室内机相连;
所述的室内机为一台,管路为依次连接的主管路和支管路,一台新风加湿机通过管路与设在室内机后端的一台新风加湿出口串联;
所述的室内机为至少两台,管路由主管路和支管路构成,支管路的数量与室内机的数量相对应,支管路互相并联后与主管路相连,每一根支管路上串联有一设在室内机后端的新风加湿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新风加湿机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的进口端设有过滤网,出口端设有风机,加湿部件与湿空气加热器之间设有第一感温包,湿空气加热器与风机之间设有第二感温包,所述的出口端与管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加湿盒由一加湿盒管路和依次设在加湿盒管路上的加湿盒风阀、第三感温包和风速传感器连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央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内机设有液管进口和风管管路时,加湿盒设有对应的液管管路和加湿盒管路,室内机风管管路的一端与加湿盒管路相连,另一端与新风加湿出口相连;
室内加湿盒的液管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和电子膨胀阀,所述的液管管路与室内机的液管进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央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内加湿盒内的风速传感器的结构型式为热球式或热线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新风加湿机与主管路之间设有U型管,U型管的底部设有疏水阀;
所述的支路管上设有一个支路防凝结最高点,该支路防凝结最高点的水平位置高于支路管的其他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管路和支管路应采用保温材料制成,该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小于0.25W/m·K。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外加湿系统由至少2台新风加湿机并联而成时,各新风加湿机出口并联连接至主管路,每个新风加湿机出口设置一个加湿机风阀。
CN201511013087.7A 2015-12-31 2015-12-31 中央加湿系统 Pending CN1053713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3087.7A CN105371396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中央加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3087.7A CN105371396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中央加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1396A true CN105371396A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73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13087.7A Pending CN105371396A (zh) 2015-12-31 2015-12-31 中央加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7139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1605A (zh) * 2016-02-26 2017-09-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系统及该系统的加湿运转的控制方法
CN109974111A (zh) * 2019-04-08 2019-07-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加湿器的补水水箱、空调加湿器和空调器
CN110260453A (zh) * 2019-06-03 2019-09-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管路的匹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29929A (zh) * 2019-09-05 2019-12-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0594871A (zh) * 2018-05-25 2019-12-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CN111023505A (zh) * 2019-12-20 2020-04-1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加湿系统
CN111854123A (zh) * 2020-07-30 2020-10-3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室内机地址匹配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6875Y (zh) * 2005-11-03 2007-01-10 北京国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加湿冷却冷凝器
CN101294755A (zh) * 2008-06-27 2008-10-29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CN103090489A (zh) * 2011-11-07 2013-05-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加湿器和具备该加湿器的加湿暖风机
CN203323263U (zh) * 2013-06-08 2013-12-04 范建亮 中央新风净化加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6875Y (zh) * 2005-11-03 2007-01-10 北京国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加湿冷却冷凝器
CN101294755A (zh) * 2008-06-27 2008-10-29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CN103090489A (zh) * 2011-11-07 2013-05-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加湿器和具备该加湿器的加湿暖风机
CN203323263U (zh) * 2013-06-08 2013-12-04 范建亮 中央新风净化加湿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1605A (zh) * 2016-02-26 2017-09-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系统及该系统的加湿运转的控制方法
CN110594871A (zh) * 2018-05-25 2019-12-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CN110594871B (zh) * 2018-05-25 2022-04-1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CN109974111A (zh) * 2019-04-08 2019-07-0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加湿器的补水水箱、空调加湿器和空调器
CN110260453A (zh) * 2019-06-03 2019-09-2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管路的匹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29929A (zh) * 2019-09-05 2019-12-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1023505A (zh) * 2019-12-20 2020-04-1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加湿系统
CN111854123A (zh) * 2020-07-30 2020-10-3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室内机地址匹配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1396A (zh) 中央加湿系统
CN205536138U (zh) 一种新风加湿系统
CN104776574B (zh) 变制冷剂流量的辐射空调系统
KR102047754B1 (ko) 다기능 스마트 공조시스템
CN110608495A (zh) 一种多调节方式集成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604164B (zh) 一种通风空调机组
CN109253516A (zh) 三衡空调机组及系统
CN203561003U (zh) 一种低温低湿档案胶片库房空调装置
CN102032624B (zh) 蒸发式冷气机性能试验装置
CN112556027A (zh) 一种超静音无风感健康舒适家用中央空调采暖系统
CN209246295U (zh) 三衡空调机组及系统
CN205481659U (zh) 恒温恒湿毛细管空调新风双冷源除湿系统
CN202734164U (zh) 一种恒温恒湿空调
CN105444267B (zh)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
CN207094911U (zh) 加湿空调
CN213872960U (zh) 一种超静音无风感健康舒适家用中央空调采暖系统
CN207279847U (zh) 一种带温湿度传感器的组合空调
CN110006108A (zh) 空调装置
CN205878496U (zh) 一种新风自交换再热四管制空气处理机组
CN209415686U (zh) 一种适用于被动式极低能耗住宅的新风空调系统
CN109780656B (zh) 一种基于红外传感技术的室内舒适健康环境控制辐射空调系统
CN106225115A (zh) 加湿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801659U (zh) 空调装置
CN205807729U (zh) 组合式新风机组
CN111623494B (zh) 一种温湿分控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