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9108A -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9108A
CN105329108A CN201510725365.5A CN201510725365A CN105329108A CN 105329108 A CN105329108 A CN 105329108A CN 201510725365 A CN201510725365 A CN 201510725365A CN 105329108 A CN105329108 A CN 105329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integrated circuit
module
energy automobile
emplo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253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253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291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29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9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设置在车身上的电动机、电源装置和双向变流装置,所述电源装置中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双向变流装置电连接,所述车身中设有中央控制装置,该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了用户对电动汽车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可靠性;通过双向变流装置对蓄电池进行双向电流转换,实现电动汽车与建筑间的电能充放电,提高了蓄电池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太阳能板进行太阳能发电,进一步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实用性,起到了环保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于能源消耗的增大,开始慢慢对新能源进行开发,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理所当然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如此,由于环境污染的严重,人们开始对于清洁能源的利用也随之增多,电动汽车就是代表。
在现在的电动汽车领域,都是仅仅局限在给电动汽车充电和使用的简单过程,至于对于电动汽车中的蓄电池的利用远远不够的。而且目前都是采用简单的外部供电的方法,缺少自身发电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蓄电池利用率不够和缺少自身发电功能的不足,提供一种蓄电池利用率高且具有自身发电功能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设置在车身上的电动机、电源装置和双向变流装置,所述电源装置中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双向变流装置电连接;
所述车身中设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的发电控制模块、放电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所述发电控制模块和放电控制模块均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电动机与放电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发电控制模块电连接有太阳能板;
所述发电控制模块包括过充保护模块,所述过充保护模块包括过充保护电路,所述过充保护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二极管、电容、三极管和MOS管,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的电源端和复位端均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控制电压端通过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放电端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触发端和重置锁定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触发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触发端通过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与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的漏极与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且通过二极管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汽车的可靠性,所述电动机为直流电动机。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充电的可操作性,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有智能通讯终端,所述智能通讯终端为智能手机。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无线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WIFI传输无线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二极管的型号为1N4148。
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为NPN三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MOS管为n沟道MOS管。
作为优选,所述双向变流装置为双向储能变流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了用户对电动汽车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可靠性;通过双向变流装置对蓄电池进行双向电流转换,实现电动汽车与建筑间的电能充放电,提高了蓄电池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太阳能板进行太阳能发电,进一步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实用性,起到了环保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的系统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的过充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车身,2.电动机,3.电源装置,4.双向变流装置,5.蓄电池,6.中央控制系统,7.发电控制模块,8.放电控制模块,9.无线通讯模块,10.人机交互模块,11.信息存储模块,12.太阳能板,13.智能通讯终端,U1.集成电路,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D1.二极管,C1.电容,Q1.三极管,Q2.MOS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1、设置在车身1上的电动机2、电源装置3和双向变流装置4,所述电源装置3中设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与双向变流装置4电连接;
所述车身1中设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系统6、与中央控制系统6连接的发电控制模块7、放电控制模块8、无线通讯模块9、人机交互模块10和信息存储模块11,所述发电控制模块7和放电控制模块8均与蓄电池5连接,所述电动机2与放电控制模块8电连接,所述发电控制模块7电连接有太阳能板12;
所述发电控制模块7包括过充保护模块,所述过充保护模块包括过充保护电路,所述过充保护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二极管D1、电容C1、三极管Q1和MOS管Q2,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和复位端均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控制电压端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放电端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触发端和重置锁定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触发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触发端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R5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2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且通过二极管D1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汽车的可靠性,所述电动机2为直流电动机。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充电的可操作性,所述无线通讯模块9电连接有智能通讯终端13,所述智能通讯终端13为智能手机。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无线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所述无线通讯模块9通过WIFI传输无线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4148。
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MOS管Q2为n沟道MOS管。
作为优选,所述双向变流装置4为双向储能变流器。
事实上:V2H技术就是电动汽车与住宅之间的供电关系,通过这种技术能够提高对电动汽车蓄电池5的利用率,降低电网的供电压力。
该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双向变流装置4对蓄电池5进行双向电流转换,在谷电时段,则为电动汽车充电,将电动汽车作为储能元件,在峰电时段,则电动汽车通过双向变流装置4向建筑放电,给建筑提供电能,这样不仅避开了电网的用电高低峰,降低了电网的压力,还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实用性和对蓄电池5的利用率。其中中央控制系统6通过控制发电控制模块7对太阳能板12采集的太阳能进行发电,随后储存到蓄电池5中,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实用性,对环境有保护作用;通过发电控制模块7控制蓄电池5对电动机2进行放电,保证了电动汽车的可靠性;通过无线通讯模块9实现了用户对电动汽车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可靠性;人机交互模块10和信息存储模块11能够对电动汽车进行实时操控和数据存储,进一步提高了电动汽车的使用性和可靠性。
发电控制模块7中的过充保护模块对新能源汽车在发电过程中的电量进行实时监控,其中,二极管D1用于防反充电;当控制器在初始上电时,由于电容C1的作用,则集成电路U1的控制电压端为低电平,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为高电平,三极管Q1导通,MOS管Q2截止,允许太阳能板12给蓄电池5充电。当蓄电池5所充电压小于14.4V时,则集成电路U1的重置锁定端和触发端的电压低于2/3集成电路U1的供电电压,则小于6V,电路维持充电状态,随着充电时间的延长,则蓄电池5的电压升高,则集成电路U1的重置锁定端和触发端的电压高于2/3集成电路U1的供电电压,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低电平,三极管Q1截至,MOS管Q2导通,停止给蓄电池5充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通过无线通讯模块9实现了用户对电动汽车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可靠性;通过双向变流装置4对蓄电池5进行双向电流转换,实现电动汽车与建筑间的电能充放电,提高了蓄电池5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太阳能板12进行太阳能发电,进一步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实用性,起到了环保作用。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设置在车身(1)上的电动机(2)、电源装置(3)和双向变流装置(4),所述电源装置(3)中设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与双向变流装置(4)电连接;
所述车身(1)中设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系统(6)、与中央控制系统(6)连接的发电控制模块(7)、放电控制模块(8)、无线通讯模块(9)、人机交互模块(10)和信息存储模块(11),所述发电控制模块(7)和放电控制模块(8)均与蓄电池(5)连接,所述电动机(2)与放电控制模块(8)电连接,所述发电控制模块(7)电连接有太阳能板(12);
所述发电控制模块(7)包括过充保护模块,所述过充保护模块包括过充保护电路,所述过充保护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二极管(D1)、电容(C1)、三极管(Q1)和MOS管(Q2),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和复位端均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控制电压端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放电端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触发端和重置锁定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触发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触发端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R5)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2)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且通过二极管(D1)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2)为直流电动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9)电连接有智能通讯终端(13),所述智能通讯终端(13)为智能手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9)通过WIFI传输无线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414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2)为n沟道MOS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变流装置(4)为双向储能变流器。
CN201510725365.5A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 Pending CN105329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5365.5A CN105329108A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5365.5A CN105329108A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9108A true CN105329108A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79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25365.5A Pending CN105329108A (zh) 2015-10-29 2015-10-29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2910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147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北方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安卓远程监控的太阳能电动汽车
CN112721651A (zh) * 2020-12-29 2021-04-30 江苏师范大学 基于pwm控制的太阳能电动汽车智能控制系统
CN114290909A (zh) * 2022-01-10 2022-04-0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9521Y (zh) * 2007-04-19 2008-03-19 保定市宝新世纪路灯厂 Led灯具的恒压控制器
CN102655334A (zh) * 2011-03-04 2012-09-05 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电动车能源控制系统
CN102868205A (zh) * 2012-08-28 2013-01-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系统
CN103166307A (zh) * 2011-12-15 2013-06-19 西安正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太阳能与市电互补的电力机车供电系统
WO2014071314A2 (en) * 2012-11-02 2014-05-08 Coritech Srvices, Inc. Modular microgrid unit and method of us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9521Y (zh) * 2007-04-19 2008-03-19 保定市宝新世纪路灯厂 Led灯具的恒压控制器
CN102655334A (zh) * 2011-03-04 2012-09-05 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电动车能源控制系统
CN103166307A (zh) * 2011-12-15 2013-06-19 西安正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太阳能与市电互补的电力机车供电系统
CN102868205A (zh) * 2012-08-28 2013-01-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系统
WO2014071314A2 (en) * 2012-11-02 2014-05-08 Coritech Srvices, Inc. Modular microgrid unit and method of us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0147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北方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安卓远程监控的太阳能电动汽车
CN106740147B (zh) * 2016-12-28 2023-09-15 北方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安卓远程监控的太阳能电动汽车
CN112721651A (zh) * 2020-12-29 2021-04-30 江苏师范大学 基于pwm控制的太阳能电动汽车智能控制系统
CN114290909A (zh) * 2022-01-10 2022-04-0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0161B (zh) 一种太阳能电源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997057A (zh) 基于微网技术的家庭光伏发电及能量管理系统
CN103269116A (zh) 基于双向Buck变换器的超级电容和蓄电池混合储能光伏系统
CN205248899U (zh) Obu供电模式切换电路
CN105329108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
CN106891766B (zh) 一种便携式电动汽车应急电源装置
CN205051933U (zh) Led的驱动电源
CN201850649U (zh) 集装箱活动房
CN103872735A (zh) 一种太阳能移动电源的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904768A (zh) 供电控制方法和供电控制装置
CN207426794U (zh) 新型输电线路监控设备储能系统
CN104485716B (zh) 一种加装在停车棚的太阳能电动车充电装置
CN207766017U (zh) 一种具有电能回馈功能的直流充电桩
CN217753686U (zh) 一种车辆启动电源
CN104767468A (zh) 一种太阳能服务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5573656U (zh) 一种带有充放电保护功能的采用v2h技术的新能源汽车
CN204967365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系统
CN208386222U (zh)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的充电站系统
CN102780250A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CN202759270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CN102709975B (zh) 基于igbt应用的高频正负脉冲充放电电源设备
CN201623513U (zh) 一种电能分配电路及移动终端
CN201230217Y (zh) 太阳能型高压带电显示装置
CN205846807U (zh) 一种锂电池及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的光伏发电系统
CN204967366U (zh) 一种智能充放电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