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6613A -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26613A CN105326613A CN201510788428.1A CN201510788428A CN105326613A CN 105326613 A CN105326613 A CN 105326613A CN 201510788428 A CN201510788428 A CN 201510788428A CN 105326613 A CN105326613 A CN 1053266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ckle
- gear
- armrest
- assembled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5036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0428 Muscle Weak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372 Muscular weak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05—Wheelchairs having brakes
- A61G5/1035—Wheelchairs having brakes manipulated by wheelchair us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61H1/0266—Foo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74—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upper limbs
- A61H1/0285—Han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0/00—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kind of patient or his position
- A61G2200/30—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 A61G2200/34—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sit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6—Ar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设置有椅体、装配于椅体的一套或者两套能够驱动手臂前后和向上向下移动并驱动腿脚伸缩运动的活动机构。活动机构设置有动力源、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扶手传动机构和脚踏传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有摇臂和杠杆,摇臂设置有主转轴和传送轴,杠杆设置有槽孔、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或者驱动机构设置有摇臂和摆杆,摇臂设置有主转轴和传送轴。往复移动机构设置为滑杆和滑杆固定套,还设置有离合装置,离合装置设置有轮毂旋转机构、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和切换机构。脚踏机构包括转向固定架和脚踏架。可以对使用者的手脚进行伸展、移动等活动训练,帮助使用者进行康复训练,具有操作方便,训练效果良好,操作方式选择灵活,方便使用者上下轮椅,且便于运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运动康复轮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轮椅的性能也不断得到了改进,除了传统需要借助外人推动才能移动的方式外,还出现了各种能够通过遥控或者按键进行移动控制的轮椅。但是,对于真正需要轮椅的使用者,普遍存在肌肉无力、神经没有知觉或者不灵敏等问题,对此类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的训练就是进行康复训练,逐渐提恢复肌肉、神经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对使用者的部位进行震动训练的器械,但普遍不能够实现在使用者在使用轮椅的过程中,对其手脚进行移动或者伸展活动。有些能够进行训练的,也存在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的缺陷。
故,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使用者的手脚进行伸展训练、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运动康复轮椅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运动康复轮椅,通过该运动康复轮椅,可以对使用者的手脚进行伸展、移动等活动训练,帮助使用者在康复椅上进行康复训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设置有椅体、装配于椅体的一套或者两套能够同时驱动手臂来回移动并驱动腿脚来回伸缩运动的活动机构;
所述椅体设置有椅架、座板、扶手机构和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绕椅架转动的脚踏机构;
所述扶手机构设置有固定的滑轨、装配于滑轨并能够沿着滑轨进行往复移动的滑动部;
所述活动机构设置有动力源、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扶手传动机构和脚踏传动机构;
所述动力源、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扶手传动机构和脚踏传动机构分别装配于所述椅架;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工作,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往复运动,所述扶手传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扶手传动机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连接,往复移动机构通过扶手传动机构带动扶枕往复移动;
所述脚踏传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连接,所述脚踏传动机构另一端与所述脚踏机构连接,往复移动机构通过脚踏传动机构带动脚踏机构往复运动。
上述往复移动机构设置有滑杆、滑杆固定套,所述滑杆固定套固定于所述椅架,所述滑杆穿设于所述滑杆固定套,所述滑杆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扶手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滑杆另一端与所述脚踏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扶手传动机构设置有扶手固定套,所述扶手固定套固定于所述扶手传动机构,所述滑杆穿过所述扶手固定套,且所述滑杆与所述扶手固定套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往复移动机构设置有主滑轨、主滑块,所述主滑轨固定于所述椅架,所述主滑块装配于所述主滑轨,所述主滑块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扶手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主滑块另一端与所述脚踏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扶手机构还设置有扶手固定架,所述扶手固定架固定于椅架,所述扶手机构的滑动部设置有扶手活动架,所述扶手活动架活动装配于所述滑轨和所述扶手固定架,扶枕固定设置于所述扶手活动架;扶手活动架通过连杆与所述驱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扶手固定架设置有扶手滑动固定套,所述扶手活动架设置有扶手滑杆,扶手滑杆固定于扶手活动架且扶手滑杆活动套于扶手滑动固定套。
上述往复移动机构设置为滑杆和滑杆固定套,所述扶手传动机构设置为一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宽于中部。
另一优选的,上述驱动机构设置有摇臂和杠杆,所述摇臂设置有主转轴和传送轴,所述杠杆设置有槽孔、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主转轴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杠杆的第一安装端与椅架活动连接,所述传送轴活动装配于所述槽孔,所述杠杆的第二安装端与后连接叉块活动连接,所述后连接叉块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的滑杆或者主滑块连接;或者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有摇臂和摆杆,所述摇臂设置有主转轴和传送轴,所述主转轴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传送轴活动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的滑杆或者主滑块连接。
上述动力源设置为椅体的后大轮轮轴。
优选的,上述的运动康复轮椅还设置有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设置有轮毂旋转机构、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与所述轮毂旋转机构活动装配,所述切换机构切换使得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随着轮毂旋转机构旋转或者使得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不随轮毂旋转机构旋转;
所述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由后大轮轮轴和内旋转固定套构成,所述内旋转固定套设置有内旋转轴和内旋转扣位件,所述内旋转扣位件固定于所述内旋转轴;
所述轮毂旋转机构设置有轮毂固定套、两个辐条连接环、两个滚动轴承和轮毂扣位件;
所述后大轮轮轴一端作为动力源的输送端,所述后大轮轮轴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内旋转固定套并与所述内旋转固定套固定连接;
所述轮毂固定套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辐条连接环,轮毂固定套的靠近内旋转固定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轮毂扣位件;
一个滚动轴承套设装配于所述后大轮轮轴,另一个滚动轴承套设装配于所述内旋转轴,所述轮毂固定套套设于两个滚动轴承;
所述轮毂扣位件设置有第一扣位,所述内旋转扣位件设置有第二扣位,所述第二扣位与所述第一扣位相匹配,所述切换机构切换使得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锁紧或者分离;
所述切换机构设置有旋转调节外套、离合弹簧和限位片;
所述旋转调节外套设置有通孔、扣齿和凸环,所述凸环固定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外壁面,所述扣齿设置于所述通孔;
所述限位片装配于所述旋转调节外套的远离所述扣齿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片与所述凸环抵接,所述限位片通过锁紧螺丝与所述后大轮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弹簧套设于所述内旋转轴,所述离合弹簧一端与所述内旋转扣位件抵接且所述离合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凸环抵接,所述离合弹簧和所述限位片分别位于所述凸环的两侧;
所述扣齿与所述第一扣位、第二扣位相匹配;
所述第一扣位设置为圆柱形通孔,所述第二扣位设置为圆柱形通孔,所述扣齿设置为圆柱;或者
所述第一扣位设置为槽位,所述第二扣位设置为槽位,所述扣齿与槽位相匹配。
另一优选的,上述的运动康复轮椅还设置有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设置有轮毂旋转机构、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与所述轮毂旋转机构活动装配,所述切换机构切换使得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随着轮毂旋转机构旋转或者使得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不随轮毂旋转机构旋转;
所述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由后大轮轮轴和内旋转固定套构成,所述内旋转固定套设置有内旋转轴和内旋转扣位件,所述内旋转扣位件固定于所述内旋转轴;
所述轮毂旋转机构设置有轮毂固定套、两个辐条连接环、两个滚动轴承和轮毂扣位件;
所述后大轮轮轴一端作为旋转动力的输送端,所述后大轮轮轴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内旋转固定套并与所述内旋转固定套固定连接;
所述轮毂固定套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辐条连接环,轮毂固定套的靠近内旋转固定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轮毂扣位件;
一个滚动轴承套设装配于所述后大轮轮轴,另一个滚动轴承套设装配于所述内旋转轴,所述轮毂固定套套设于两个滚动轴承;
所述轮毂扣位件设置有第一扣位,所述内旋转扣位件设置有第二扣位,所述第二扣位与所述第一扣位相匹配,所述切换机构切换使得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锁紧或者分离;
所述切换机构设置有斜面调节套、扣齿调节套、旋转扳手和离合弹簧;
所述斜面调节套设置有空心柱体和斜面扣位,所述斜面扣位固定于所述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套设于所述后大轮轮轴,且所述空心柱体与所述内旋转扣位件抵接,所述空心柱体通过锁紧螺丝与所述后大轮轮轴固定连接;
所述扣齿调节套设置有多个扣齿、扣齿环座和扣齿调节台,所述扣齿固定于所述扣齿环座,所述扣齿调节台固定于所述扣齿环座;
所述扣齿环座套设于所述空心柱体,所述扣齿调节台与所述斜面扣位相匹配,所述空心柱体与所述旋转扳手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弹簧套设于所述空心柱体,所述离合弹簧一端与所述扣齿环座抵接,所述离合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扳手抵接;
所述扣齿调节台具有凸出部和凹陷部,所述凸出部与凹陷部的连接面与所述斜面扣位相匹配;
所述空心柱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旋转扳手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通过无头螺丝固定;
所述第一扣位设置为圆柱形通孔,所述第二扣位设置为圆柱形通孔,所述扣齿设置为圆柱;或者
所述第一扣位设置为槽位,所述第二扣位设置为槽位,所述扣齿与槽位相匹配。
另一优选的,上述运动康复轮椅的动力源设置有电机和变速箱;
所述变速箱设置有离合架、源齿轮、源齿轮安装轴、活动齿轮、活动齿轮安装轴、主轴齿轮、主轴齿轮安装轴、压缩弹簧、蜗轮和扳手;
所述电机、源齿轮安装轴、活动齿轮安装轴、主轴齿轮安装轴、所述扳手分别装配于所述离合架;
所述蜗轮固定于所述活动齿轮安装轴,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动齿轮安装轴,所述活动齿轮活动安装于所述活动齿轮安装轴,所述压缩弹簧装配于所述活动齿轮和所述蜗轮之间,所述扳手设置有操作端和作用端,所述扳手的操作端露出所述离合架,所述扳手的作用端装配于所述活动齿轮与离合架之间,且所述扳手的作用端与所述活动齿轮抵接;
所述主轴齿轮固定装配于所述主轴齿轮安装轴,所述主轴齿轮安装轴与轮椅的后大轮轮轴固定连接;
所述源齿轮固定装配于所述源齿轮安装轴,所述源齿轮安装轴露出所述离合架的部分作为动力源的输出端,所述摇臂的主转轴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同轴连接;
所述活动齿轮与所述源齿轮、所述主轴齿轮分别相匹配,当所述活动齿轮与所述源齿轮接触时,所述活动齿轮与所述源齿轮啮合,当所述活动齿轮与所述主轴齿轮接触时,所述活动齿轮与所述主轴齿轮啮合;
扳手具有四个档位,转动扳手,扳手的作用端使得活动齿轮同时不与源齿轮、主轴齿轮接触时,呈空挡状态;转动扳手,扳手的作用端使得活动齿轮仅与主轴齿轮啮合时,呈单独行驶状态;转动扳手,扳手的作用端使得活动齿轮同时与主轴齿轮、源齿轮啮合时,呈同时作用状态;转动扳手,扳手的作用端使得活动齿轮仅与源齿轮啮合时,呈单独训练状态。
进一步的,上述运动康复轮椅,脚踏机构包括活动装配于椅架的转向固定架和脚踏架,所述脚踏架装配于所述转向固定架;
所述转向固定架设置有多个挂座,所述脚踏架设置有多个插装件和踏板,所述插装件的数量与所述挂座的数量相等,每个插装件分别对应插装于一个对应的挂座。
上述挂座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挂座和第二挂座;所述插装件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插装件和第二插装件;所述第一插装件装配于所述第一挂座,所述第二插装件装配于所述第二挂座;
所述第一挂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面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内切面;
所述第二挂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面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内切面;
所述第一插装件设置有第一叉芯,所述第一叉芯的上端的外径粗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叉芯的下端的外径细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叉芯的下端的外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外切面;
所述第二插装件设置有第二叉芯,所述第二叉芯的上端的外径粗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二叉芯的下端的外径细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二叉芯的下端的外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外切面;
第一叉芯的下端装配于第一通孔,第二叉芯的下端装配于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插装件还设置有内叉锁位机构,所述内叉锁位机构装配于所述第一叉芯;所述第一叉芯的下端设置有两个第一锁位通孔;
所述内叉锁位机构设置有内套、活动芯、脚踏弹簧、两个钢珠和按钮;
所述内套的上端粗于下端,所述内套装配于所述第一叉芯内,所述内套的上端装配于所述第一叉芯的上端,所述内套的下端装配于所述第一叉芯的下端;
所述内套的下端设置有两个第二锁位通孔,所述第二锁位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锁位通孔的位置对应;
所述活动芯设置有芯杆和卡柱,芯杆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活动芯的下端与卡柱固定连接,卡柱的外径粗于芯杆的外径;
所述活动芯装配于所述内套,所述按钮与所述芯杆上端的螺纹装配,所述脚踏弹簧套设于所述芯杆,所述脚踏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按钮抵接,所述脚踏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的下端抵接,两个钢珠分别装配于所述活动芯与所述内套设置的第二锁位通孔之间并同时与所述活动芯、所述第二锁位通孔抵接。
本发明的运动康复轮椅,设置有椅体、装配于椅体的一套或者两套能够同时驱动手臂来回移动并驱动腿脚来回伸缩运动的活动机构;所述椅体设置有椅架、座板、扶手机构和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绕椅架转动的脚踏机构;所述扶手机构设置有固定的滑轨、装配于滑轨并能够沿着滑轨进行往复移动的滑动部;所述活动机构设置有动力源、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扶手传动机构和脚踏传动机构;所述动力源、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扶手传动机构和脚踏传动机构分别装配于所述椅架;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工作,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往复运动,所述扶手传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扶手传动机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连接,往复移动机构通过扶手传动机构带动扶枕往复移动;所述脚踏传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连接,所述脚踏传动机构另一端与所述脚踏机构连接,往复移动机构通过脚踏传动机构带动脚踏机构往复运动。该运动康复轮椅可以通过该运动康复轮椅对使用者的手脚进行伸展、移动等活动训练,帮助使用者进行康复训练,具有操作方便,训练效果良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实施例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实施例1的离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剖示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的脚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的脚踏机构的转向固定架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的脚踏机构的第一插装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的脚踏机构的内叉锁位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的脚踏机构的内叉锁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的脚踏机构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实施例2的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实施例3的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5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实施例4的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实施例5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的另一侧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实施例6的动力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23中,包括:
椅架500、
滑轨811、滑动部812、扶手固定架814、扶手滑动固定套815、扶手活动架816、扶手滑杆817、扶枕818、后大轮轮轴21、摇臂831、主转轴832、传送轴833、杠杆834、槽孔835、第一安装端836、第二安装端837、后连接叉块838、滑杆841、滑杆固定套842、主滑轨843、主滑块844、
扶手传动机构85、扶手固定套851、连杆852、后连接叉块838、
离合装置700、
轮毂固定套11、辐条连接环12、滚动轴承13、
轮毂扣位件14、第一扣位104、后大轮轮轴21、平键201、
内旋转固定套22、内旋转轴202、凹槽203、
内旋转扣位件204、第二扣位205、
旋转调节外套31、通孔301、扣齿302、
离合弹簧32、限位片33、锁紧螺丝34、
斜面调节套35、空心柱体305、第一安装孔306、斜面扣位307、
扣齿调节套36、扣齿环座3006、扣齿调节台3007、
凸出部308、凹陷部309、
旋转扳手37、安装柱38、第二安装孔39、
转向固定架100、第一挂座110、第一通孔111、第一内切面112、
第二挂座120、第二通孔121、第二内切面122、脚枕装配孔113、
脚踏架200、第一插装件210、
第一叉芯211、第一叉芯的上端2111、第一叉芯的下端2112、
第一外切面2113、第一锁位通孔2114、
内叉锁位机构212、内套2121、内套的上端2122、内套的下端2123、
第二锁位通孔2124、
活动芯2125、芯杆2126、卡柱2127、螺纹2128、
脚踏弹簧2129、钢珠2130、按钮2131、
第二插装件220、第二叉芯221、第二叉芯的上端222、
第二叉芯的下端223、第二外切面224、
踏板230、脚枕300、脚枕挂扣架310、插接件311、
电机602、变速箱600、离合架601、源齿轮603、
源齿轮安装轴604、活动齿轮605、活动齿轮安装轴606、主轴齿轮607、
主轴齿轮安装轴608、压缩弹簧609、蜗轮610、扳手611、扳手的作用端613。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如图1、图2所示,设置有椅体、装配于椅体的一套或者两套能够同时驱动手臂来回移动并驱动腿脚来回伸缩运动的活动机构。通过活动机构,可以对使用者的手臂和腿脚部位进行移动、伸缩运动训练。
需要说明的是,活动机构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套,也可以设置为两套,一套可以对一侧的手臂和腿脚进行训练,两套可以实现同时对两侧的手臂和腿脚进行训练,具体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具体的,椅体设置有椅架500、座板、扶手机构和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绕椅架500转动的脚踏机构。
扶手机构设置有固定的滑轨811、装配于滑轨811并能够沿着滑轨811进行往复移动的滑动部812。
活动机构设置有动力源、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扶手传动机构85和脚踏传动机构。
动力源、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扶手传动机构85和脚踏传动机构分别装配于椅架500。动力源驱动驱动机构工作,驱动机构驱动往复移动机构往复运动,扶手传动机构85一端与往复移动机构连接,扶手传动机构85另一端与滑动部812连接,往复移动机构通过扶手传动机构85带动扶枕818往复移动。
脚踏传动机构一端与往复移动机构连接,脚踏传动机构另一端与脚踏机构连接,往复移动机构通过脚踏传动机构带动脚踏机构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脚踏传动机构设置为前连接叉块861,前连接叉块861将往复移动机构和脚踏传动机构连接。
本实施例中,动力源设置为椅体的后大轮轮轴21。
驱动机构设置有摇臂831和杠杆834,摇臂831设置有主转轴832和传送轴833,杠杆834设置有槽孔835、第一安装端836和第二安装端837。
主转轴832与动力源的输出端即后大轮轮轴21同轴连接,杠杆834的第一安装端836与椅架500活动连接,传送轴活动装配于槽孔835,杠杆834的第二安装端837与后连接叉块838活动连接,后连接叉块838与滑杆841的一端固定连接。当后大轮轮轴21转动时,主转轴832随着后大轮轮轴21同时转动,带动摇臂831也绕主转轴832旋转,在摇臂831旋转过程中,摇臂831的传送轴833距离前轮轮轴之间的间距经历由最近到逐渐距离增加达到距离最远处,然后逐渐再靠近到达最近距离处,依次不断循环重复的过程。在摇臂831传送轴833转动过程中,杠杆834的槽孔835也相应随着进行摆动,从而由第二安装端837带动后连接叉块838往复运动,后连接叉块838带动滑杆841也相应进行往复运动。
往复移动机构设置有滑杆841、滑杆固定套842,滑杆固定套842固定于椅架500,滑杆841穿设于滑杆固定套842,滑杆841一端与驱动机构、扶手传动机构85连接,滑杆841另一端与脚踏传动机构连接。后连接叉块838带动滑杆841往复运动时,滑杆841在滑杆固定套842内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驱扶手传动机构85往复运动、脚踏机构进行往复运动,实现对手臂、脚部的运动康复训练。
具体的,扶手传动机构85设置有扶手固定套851,扶手固定套851固定于扶手传动机构85的滑动部812,滑杆841穿过扶手固定套851,且滑杆841与扶手固定套851固定连接。当滑杆841往复运动时,扶手固定套851也随着滑杆841进行往复移动,带动手臂进行往复训练。
扶手传动机构85设置为一块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宽于中部。当扶手固定套851随着滑杆841往复移动时,与扶手固定套851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也随着带动滑动部812在滑轨811内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扶手传动机构85上固定的扶枕818进行往复移动,实现对手部的康复训练。
该运动康复轮椅,可以通过活动机构对扶手机构和脚踏机构进行推动,使得扶枕818、脚踏进行往复运动,达到对手臂、腿脚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
为了使用更加灵活,控制活动机构根据需要进行手臂、腿脚康复训练,也可以使轮椅后大轮单独转动,而不带动活动机构进行旋转工作。该运动康复轮椅还设置有离合装置700,通过离合装置700控制活动机构是否随轮椅后大轮的转动而运转。
该离合装置700,如图3至图6所示,设置有轮毂旋转机构、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和切换机构,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与轮毂旋转机构活动装配,切换机构切换使得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随着轮毂旋转机构旋转或者使得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不随轮毂旋转机构旋转。
轮毂旋转机构与辐条、后大轮装配,可以通过转动后大轮或者推动轮椅等其它方式使轮毂旋转机构进行旋转,通过切换机构切换使得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随轮毂旋转机构旋转或者不随轮毂旋转机构旋转。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的一端提供运动康复轮椅设置的驱动手脚运动的机构的动力源与摇臂的主转轴同轴连接,当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随着轮毂旋转机构转动时,驱动手脚运动的机构也在轮椅行驶过程中对手脚进行康复训练,否则只是轮椅进行行驶而不会对手脚进行康复训练。
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设置有后大轮轮轴21和内旋转固定套22,内旋转固定套22设置有空心结构的内旋转轴202和内旋转扣位件204,内旋转扣位件204固定于内旋转轴202。
后大轮轮轴21一端作为旋转动力的输送端,后大轮轮轴21另一端套设于内旋转固定套22并与内旋转固定套22固定连接。具体的,后大轮轮轴21设置有平键201,内旋转轴202设置有凹槽203,内旋转轴202套设于后大轮轮轴21且凹槽203装配于平键201。后大轮轮轴21与内旋转固定套22固定连接,当内旋转固定套22受力转动时,后大轮轮轴21也随着一起进行转动。
轮毂旋转机构设置有轮毂固定套11、两个辐条连接环12、两个滚动轴承13和轮毂扣位件14。
轮毂固定套11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辐条连接环12,轮毂固定套11的靠近内旋转固定套2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轮毂扣位件14。辐条连接环12用于与辐条连接,并通过辐条与车轮圈连接构成整个车轮。
一个滚动轴承13套设装配于后大轮轮轴21,另一个滚动轴承13套设装配于内旋转轴202,轮毂固定套11套设于两个滚动轴承13。
轮毂扣位件14设置有第一扣位104,内旋转扣位件204设置有第二扣位205,第二扣位205与第一扣位104相匹配,切换机构切换使得第一扣位104与第二扣位205锁紧或者分离。轮毂固定套11、两个辐条连接环12和轮毂扣位件14构成一个独立转动的整体,在滚动轴承13装配下,相对于后大轮轮轴21进行转动。通过切换机构使得内旋转固定套22、后大轮轮轴21随轮毂固定套11部分进行转动或者不随其进行转动。
具体的,切换机构设置有旋转调节外套31、离合弹簧32和限位片33。
旋转调节外套31设置有通孔301、扣齿302和凸环,凸环固定设置于通孔301的外壁面,扣齿302设置于通孔301。
限位片33装配于旋转调节外套31的远离扣齿302的一侧,且限位片33与凸环抵接,限位片33通过锁紧螺丝34与后大轮轮轴21固定连接,离合弹簧32套设于内旋转轴202,离合弹簧32一端与内旋转扣位件204抵接且离合弹簧32另一端与凸环抵接,离合弹簧32和限位片33分别位于凸环的两侧。
扣齿302与第一扣位104、第二扣位205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第一扣位104设置为圆柱形通孔,第二扣位205设置为圆柱形通孔扣齿302设置为圆柱。
旋转调节外套31,当扣齿302于第二扣位205、第一扣位104位置相对应时,朝着第一扣位104、第二扣位205方向按下旋转调节外套31,使得扣齿302插入第二扣位205、第一扣位104内,此时,扣齿302分别与第二扣位205、第一扣位104插入扣紧,使得内旋转固定套22与轮毂固定套11固定,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将随着轮毂旋转机构的转动而转动。当需要更换运动模式使得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不随轮毂旋转机构转动时,只需用手将旋转调节外套31朝着远离第一扣位104、第二扣位205的方向用力拉出,拉出的同时将旋转调节外套31旋转一定角度,使得扣齿302完全脱离第二扣位205的位置。由于此时受到离合弹簧32的压力作用使得扣齿302在相抵触的作用下保持原位置不发生任意转动。即实现了通过旋转调节外套31的扣齿302脱离第二扣位205使得内旋转固定套22与轮毂固定套11分开单独运动的状态。
通过离合装置,该运动康复也能够通过切换机构控制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是否随轮毂旋转机构的转动而转动,从而控制活动机构是否随着后大轮轮轴的转动进行手脚康复训练,具有控制方便、操作灵活的特点。
为了方便使用者上下轮椅及方便运输,脚踏机构的结构为可拆卸方式。具体的,该脚踏机构,如图7至图13所示,包括用于活动装配于椅架500的转向固定架100和脚踏架200,还设置有脚枕300。脚踏架200、脚枕300分别装配于转向固定架100。
转向固定架100可设置有多个挂座,脚踏架200可设置有踏板230和多个插装件,插装件的数量与挂座的数量相等,每个插装件分别对应插装于一个对应的挂座。
本实施例中,挂座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挂座110和第二挂座120。插装件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插装件210和第二插装件220。第一插装件210装配于第一挂座110,第二插装件220装配于所述第二挂座120。
第一挂座110设置有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的内壁面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内切面112。第一插装件210设置有第一叉芯211,第一叉芯的上端2111的外径粗于第一通孔111的内径,第一叉芯的下端2113的外径细于第一通孔111的内径,第一叉芯的下端2113的外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外切面2113。第一叉芯的下端2113装配于第一通孔111。通过第一通孔111、第一叉芯211的结构设置,安装时,第一叉芯的下端2113装配于第一通孔111内,而第一叉芯的上端2111则卡于第一通孔111外。
第一通孔的下部设置第一内切面、第一叉芯的下端设置有对应的第一外切面,当将第一插装件装配如第一挂座时,第一叉芯逐渐插入第一通孔,当第一叉芯尚未到达插入第一内切面位置时,第一叉芯可以在第一通孔360°自由旋转,在旋转好第一叉芯的装配角度后将第一叉芯下端的第一外切面对应与第一内切面装配,此时,由于第一外切面与第一内切面的装配作用,第一叉芯将不能再在第一通孔内自由旋转,此时,脚踏的位置固定。通过该结构设置,可以在使用者上下轮椅过程中,将第一插装件拔出使得第一内切面与第一外切面脱离开,将脚踏旋转到适合的位置,方便使用者上下轮椅。当使用者在轮椅上坐好后,在将第一叉芯旋转到合适的位置,将第一内切面与第一外切面装配固定,确保脚踏的位置固定。第一内切面112、第一外切面2113的设置,也可以防止脚踏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转动而导致位置偏离的情况。也可以在运输过程中,灵活调整脚踏的位置,方便运输。
第二挂座120设置有第二通孔121,第二通孔121的内壁面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内切面122。第二插装件220设置有第二叉芯221,第二叉芯的上端的外径粗于第二通孔121的内径,第二叉芯的下端的外径细于第二通孔121的内径,第二叉芯的下端的外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外切面224。第二叉芯的下端装配于第二通孔121。通过第二通孔121、第二叉芯221的结构设置,安装时,第二叉芯的下端装配于第二通孔121内,而第二叉芯的上端则卡于第二通孔121外。
同理,第二通孔的下部设置第二内切面、第二叉芯的下端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外切面,当将第二插装件装配如第二挂座时,第二叉芯逐渐插入第二通孔,当第二叉芯尚未到达插入第二内切面位置时,第二叉芯可以在第二通孔360°自由旋转,在旋转好第二叉芯的装配角度后将第二叉芯下端的第二外切面对应与第二内切面装配,此时,由于第二外切面与第二内切面的装配作用,第二叉芯将不能再在第二通孔内自由旋转,此时,脚踏的位置固定。通过该结构设置,可以在使用者上下轮椅过程中,将第二插装件拔出使得第二内切面与第二外切面脱离开,将脚踏旋转到适合的位置,方便使用者上下轮椅。当使用者在轮椅上坐好后,在将第二叉芯旋转到合适的位置,将第二内切面与第二外切面装配固定,确保脚踏的位置固定。第二内切面、第二外切面的设置,也可以防止脚踏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转动而导致位置偏离的情况。也可以在运输过程中,灵活调整脚踏的位置,方便运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插装件210和第二插装件220在实际中是通过整体对应装配于第一挂座、第二挂座的,因此上述第一内切面、第一外切面的装配过程与第二内切面、第二外切面的装配过程对应进行。
具体的,第一内切面112设置为矩形,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切面112的数量设置为4个。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内切面112的数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优选设置为2至5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第二内切面122设置为矩形,本实施例中,第二内切面122的数量设置为4个。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内切面122的数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优选设置为2至5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第一外切面2113设置为矩形,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切面2113的数量设置为4个。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外切面2113的数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优选设置为2至5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第二外切面224设置为矩形,本实施例中,第二外切面224的数量设置为4个。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外切面224的数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优选设置为2至5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为了方便安装,第一插装件210还设置有内叉锁位机构212,内叉锁位机构212装配于第一叉芯211。
第一叉芯的下端2112设置有两个第一锁位通孔2114。内叉锁位机构212设置有内套2121、活动芯2125、脚踏弹簧2129、两个钢珠2130和按钮2131。
内套的上端2122粗于下端,内套2121装配于第一叉芯211内,内套的上端2122装配于第一叉芯的上端2111,内套的下端2123装配于第一叉芯的下端2112。
内套的下端2123设置有两个第二锁位通孔2124,第二锁位通孔2124的位置与第一锁位通孔2114的位置对应。
活动芯2125设置有芯杆2126和卡柱2127,芯杆2126的上端设置有螺纹2128,芯杆的下端与卡柱2127固定连接,卡柱2127的外径粗于芯杆2126的外径。
活动芯2125装配于内套2121,按钮2131与芯杆2126上端的螺纹2128装配,脚踏弹簧2129套设于芯杆2126,脚踏弹簧2129的一端与按钮2131抵接,脚踏弹簧2129的另一端与内套的下端2123抵接,两个钢珠分别装配于活动芯2125与内套2121设置的第二锁位通孔2124之间并同时与活动芯2125、第二锁位通孔2124抵接。
当按下按钮2131,按钮2131使得芯杆2126朝下方移动,活动芯2125的卡柱2127也随着朝下方移动,卡柱2127远离第二锁位通孔2124位置,与卡柱2127连接的芯杆2126对应到达第二锁位通孔2124位置,此时由于芯杆2126的外径小于卡柱2127外径,两个钢珠2130将朝内收缩回去,第一叉芯处于解锁状态,将第一叉芯往上抬升至第一通孔的上端位置有一定的距离,使第一外切面与第一内切面之间的矩形装配位置脱开分离;此时处于解锁状态,第一叉芯可以自由地在第一通孔内移动和转动,可以转动和移动取走脚踏架。当松开按钮2131,在脚踏弹簧2129弹力作用下,脚踏弹簧2129将顶起芯杆2126朝上方移动,此时卡柱2127将到达第二锁位通孔2124对应的位置,由于卡柱2127的外径粗于芯杆2126的外径,卡柱2127将向外挤压两个钢珠2130,使得钢珠2130逐渐凸出于第二锁位通孔2124,并凸出于第一锁位通孔2114,此时两个钢珠2130将阻挡第一叉芯211在第一通孔111内自由移动和转动,实现锁位功能。
运动康复轮椅的脚踏机构设置有脚枕300,脚枕300装配于挂座。具体的,挂座设置有脚枕300装配孔113,具体的,脚枕300装配孔113设置为矩形。脚枕300设置有脚枕挂扣架310,脚枕挂扣架310设置有插接件311,插接件311装配于脚枕300装配孔113。
运动康复轮椅的滑杆841推动转向固定架100绕着椅架500往复转动,使得踏板230也随着进行往复移动。
该脚踏机构,其装配过程是这样的:转向固定架100预先与椅架500活动连接,具体可以通过轴承连接,转向固定架100以连接点为中心可以进行绕椅架500的转动。装配脚踏架200时,按住内叉锁位机构212的按钮2131,使得卡柱2127下移,钢珠2130处于解锁状态,此时将脚踏架200整体抬升移动至转向固定架100位置,将第一插装件210、第二插装件220分别对应装配于第一挂座110、第二挂座120。在按住按钮2131装配的过程中,在抬升在一定距离的状态下,此时第一内切面还没有与第一外切面接触、第二内切面还没有与第二外切面接触,可以随意360度旋转调整脚踏架200的方向。当脚踏架200方位确定后,第一叉芯211下端的第一内切面112与第一外切面2113的配合作用、第二内切面122与第二外切面224的配合,松开按钮2131,在脚踏弹簧2129作用下,卡柱2127上移,使得钢珠2130朝外移动,朝外凸出的钢珠2130使得第一叉芯211不能在第一通孔111内自由移动,脚踏架200与转向固定架100实现固定装配。第一叉芯211下端的第一内切面112与第一外切面2113的配合作用、第二内切面122与第二外切面224的配合作用,使得脚踏架200在装配好后不会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转动。此时,脚踏不能够再转动。
通过该脚踏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在使用者需要坐上轮椅时,可以任意旋转调整脚踏架200的方向,解决了脚踏对使用者上下轮椅过程中脚部的阻碍。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脚踏架200卸下或者安装。该脚踏机构可以灵活拆卸脚踏架200,能够根据使用者上下轮椅情况或者根据运输需要自由拆卸或者安装,具有便于使用者上下轮椅且便于运输的特点。
本实施例的运动康复轮椅,不仅能够对腿脚、手臂进行康复训练,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灵活设置轮椅的运行状态,其脚踏机构使用方便、运输也方便。
实施例2。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其它结构与是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采用的离合装置的结构不同,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扣位104设置为槽位,第二扣位205设置为槽位,扣齿302与槽位相匹配。
本实施例的运动康复轮椅的离合装置,能够通过切换机构控制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是否随轮毂旋转机构的转动而转动,具有控制方便、操作灵活的特点。
实施例3。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其它结构与是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离合装置所采用的切换机构的结构不同。
如图15至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切换机构设置有斜面调节套35、扣齿调节套36、旋转扳手37和离合弹簧32。
斜面调节套35设置有空心柱体305和斜面扣位307,斜面扣位307固定于空心柱体305,空心柱体305套设于后大轮轮轴21,且空心柱体305与内旋转扣位件204抵接,空心柱体305通过锁紧螺丝34与后大轮轮轴21连接。
扣齿调节套36设置有多个扣齿302、扣齿环座3006和扣齿调节台3007,扣齿302固定于扣齿环座3006,扣齿调节台3007固定于扣齿环座3006。扣齿调节台3007具有凸出部308和凹陷部309,凸出部308与凹陷部309的连接面与斜面扣位307相匹配。
扣齿环座3006套设于空心柱体305,扣齿调节台3007与斜面扣位307相匹配,空心柱体305与旋转扳手37固定连接,离合弹簧32套设于空心柱体305,离合弹簧32一端与扣齿环座3006抵接,离合弹簧32另一端与旋转扳手37抵接。
具体的,空心柱体305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06,旋转扳手37设置有安装柱38,安装柱38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9,第一安装孔306、第二安装孔39通过无头螺丝固定。当外力转动旋转扳手37时,空心柱体305也随着进行转动。
具体的,第一扣位104设置为圆柱形通孔,第二扣位205设置为圆柱形通孔,扣齿302设置为圆柱。
该切换机构,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转动并摁压旋转扳手37,在旋转过程中,空心柱体305也随着旋转扳手37转动,当空心柱体305上的斜面扣位307逐渐与扣齿调节台3007的凹陷部309分匹配时,离合弹簧32呈伸展状态,用力按压扣齿302分别与第二扣位205、第一扣位104插入扣紧,使得内旋转固定套22与轮毂固定套11固定,此时,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将随着轮毂旋转机构的转动而转动。当需要更换运动模式使得主转轴旋转机构不随轮毂旋转机构转动时,用手摁压施加力做反向旋转旋转扳手37,空心柱体305也随着转动,在空心柱体305上的斜面作用,在转动的同时使扣齿调节台3007逐渐地往旋转扳手37的一侧外部方向偏移离开,最终设所置的凸出部308与斜面扣位307相抵接。此时,弹簧32呈压缩状态,在旋转扳手37的固定作用下,弹簧32将扣齿调节套36往轮毂一侧的方向所逼紧抵触来固定。扣齿302脱离第一扣位104,内旋转固定套22与轮毂固定套11分离。在分离状态,扣齿调节台在弹簧作用下仍能够保持静止的固定作用。此时,主转轴旋转机构将不随着轮毂旋转机构的转动而转动。
该切换机构,由于扣齿302到第一扣位104的距离略长于第二扣位205,当扣齿302脱离了第一扣位104时,扣齿302仍然保留在第二扣位205内,这样可以使扣齿调节套36再次复位时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防止完全脱开时难以复位的现象。
本实施例的运动康复轮椅所采用的离合装置,能够通过切换机构控制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是否随轮毂旋转机构的转动而转动,具有控制方便、操作灵活的特点。
实施例4。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用离合装置,其它结构与是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采用的离合装置的结构不同,如图19至20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扣位104设置为槽位,第二扣位205设置为槽位,扣齿302与槽位相匹配。
本实施例的运动康复轮椅所采用的离合装置,能够通过切换机构控制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是否随轮毂旋转机构的转动而转动,具有控制方便、操作灵活的特点。
实施例5。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至4任意一种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扶手传动方式和扶手机构的结构不同。
如图21、图22所示,往复移动机构设置有主滑轨843、主滑块844,主滑轨843固定于椅架500,主滑块844装配于主滑轨843,主滑块844一端与驱动机构、扶手传动机构连接,主滑块844另一端与脚踏传动机构连接。扶手机构的滑轨811固定设置于椅架500,扶手机构还设置有扶手固定架814,扶手固定架814固定于椅架500。
滑动部812设置有扶手活动架816,扶手活动架816活动装配于滑轨811和扶手固定架814,扶枕固定设置于扶手活动架816。
具体的,扶手固定架814设置有扶手滑动固定套815,扶手活动架816设置有扶手滑杆817,扶手滑杆817固定于扶手活动架816且扶手滑杆817活动套于扶手滑动固定套815。
扶手活动架816与杠杆834通过连杆852活动连接。
当摇臂831绕主转轴832旋转时,摇臂831的传送轴833也随着相应进行转动,同时杠杆834规律地进行扇形摆动,与杠杆834连接的连杆852也带动扶手活动架816进行往复摆动,扶手活动架816在滑轨811上进行往复移动,在扶手活动架816移动过程中,扶手活动架816上的扶手滑杆817也相应在扶手滑动固定套815内滑动。扶手滑动固定套815使得扶手活动架816移动过程更加平稳。在扶手活动架816往复运动过程中,固定在扶手活动架816上的扶枕也随着进行往复运动,实现对使用者手臂的运动训练。在杠杆进行摆动过程中,主滑块844也沿着主滑轨843进行往复移动,推动脚踏机构进行往复运动,同时可以实现对脚部的康复训练。
该运动康复轮椅,能够对腿脚、手臂进行康复训练,具有结构简单、制备方便的特点。
实施例6。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至5任意一种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动力源设置为电机602和变速箱600,如图23、图24所示。
变速箱600设置有离合架601、电机602、源齿轮603、源齿轮安装轴604、活动齿轮605、活动齿轮安装轴606、主轴齿轮607、主轴齿轮安装轴608、压缩弹簧609、蜗轮610和扳手611。
电机602、源齿轮安装轴604、活动齿轮安装轴606、主轴齿轮安装轴608、扳手611分别装配于离合架601。
蜗轮610固定于活动齿轮安装轴606,压缩弹簧609套设于活动齿轮安装轴606,活动齿轮605活动安装于活动齿轮安装轴606,压缩弹簧609装配于活动齿轮605和蜗轮610之间,扳手611设置有操作端和作用端613,扳手的操作端露出离合架601,扳手的作用端613装配于活动齿轮605与离合架601之间,且扳手的作用端613与活动齿轮605抵接。
主轴齿轮607固定装配于主轴齿轮安装轴608,主轴齿轮安装轴608与轮椅的后大轮轮轴821固定连接。
源齿轮603固定装配于源齿轮安装轴604,源齿轮安装轴604露出离合架的部分作为动力源的输出端。
活动齿轮605与源齿轮603、主轴齿轮607分别相匹配,当活动齿轮605与源齿轮603接触时,活动齿轮605与源齿轮603啮合,当活动齿轮605与主轴齿轮607接触时,活动齿轮605与主轴齿轮607啮合。
扳手611具有四个档位,转动扳手,扳手的作用端613使得活动齿轮605同时不与源齿轮603、主轴齿轮607接触时,呈空挡状态,此时可以通过其他人推动轮椅自由行走。转动扳手,扳手的作用端613使得活动齿轮605仅与主轴齿轮607啮合时,呈单独行驶状态,此时,电机带动后大轮轮轴821转动,带动轮椅行驶。转动扳手,扳手的作用端613使得活动齿轮605同时与主轴齿轮607、源齿轮603啮合时,呈同时作用状态,此时,电机带动轮椅的后大轮轮轴821进行旋转、同时源齿轮603轮轴带动主转轴进行旋转,轮椅在行走中同时进行手脚康复训练。转动扳手,扳手的作用端613使得活动齿轮605仅与源齿轮603啮合时,呈单独训练状态,此时,轮椅不随着进行行驶,活动机构带动手脚部位进行康复训练。通过转动扳手,可以灵活选择四种状态,方便使用。
当电机602工作时,电机602的电机轴驱动蜗轮610进行旋转,蜗轮610带动活动齿轮安装轴606进行旋转,活动齿轮安装轴606带动活动齿轮605进行旋转。
在压缩弹簧609的涨弹力作用下,扳手611的作用端处于离合架601与活动齿轮605之间,活动齿轮605与主轴齿轮607啮合,带动主轴齿轮607进行旋转,此时轮椅可以进行前进或者后退行驶。
转动扳手611,在扳手611的作用下活动齿轮605同时不与源齿轮603和主轴齿轮607啮合,此时轮椅呈空挡状态,轮椅的后大轮轮轴既不随着转动,活动机构也不对手脚进行康复训练。
若转动扳手611,使得扳手611的作用端将活动齿轮605推动到同时既不与主轴齿轮607啮合也不与源齿轮603啮合的位置,此时呈空挡状态,可以使用人手推动轮椅。
若转动扳手611,使得扳手的作用端613将活动齿轮605推动到只与源齿轮603啮合时,此时轮椅停止前进,活动齿轮605带动源齿轮603进行旋转,源齿轮装配轴604的一端作为输出端将带动摇臂831进行旋转。随着摇臂831的转动,扶手传动机构带动扶手滑动部812进行相应移动,脚踏传动机构带动脚踏板进行相应运动,实现轮椅在停止状态下,对使用者手脚进行康复运动。
转动扳手611,在扳手611的作用下活动齿轮605同时与源齿轮603和主轴齿轮607啮合,实现在轮椅前进或后退过程中,对使用者手脚进行康复训练。
该运动康复轮椅还设置有手遥控制器,手遥控制器安装于扶手机构位置,通过手遥控制器控制轮椅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变速箱的结构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其它结构,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均可。
通过该轮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轮椅不能对患者进行手脚康复活动的缺陷,可以随时随地对使用者进行康复训练,具有操作方便,训练效果良好,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特点。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运动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椅体、装配于椅体的一套或者两套能够同时驱动手臂来回移动并驱动腿脚来回伸缩运动的活动机构;
所述椅体设置有椅架、座板、扶手机构和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绕椅架转动的脚踏机构;
所述扶手机构设置有固定的滑轨、装配于滑轨并能够沿着滑轨进行往复移动的滑动部;
所述活动机构设置有动力源、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扶手传动机构和脚踏传动机构;
所述动力源、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机构、扶手传动机构和脚踏传动机构分别装配于所述椅架;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工作,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往复运动,所述扶手传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扶手传动机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连接,往复移动机构通过扶手传动机构带动扶枕往复移动;
所述脚踏传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连接,所述脚踏传动机构另一端与所述脚踏机构连接,往复移动机构通过脚踏传动机构带动脚踏机构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往复移动机构设置有滑杆、滑杆固定套,所述滑杆固定套固定于所述椅架,所述滑杆穿设于所述滑杆固定套,所述滑杆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扶手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滑杆另一端与所述脚踏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扶手传动机构设置有扶手固定套,所述扶手固定套固定于所述扶手传动机构,所述滑杆穿过所述扶手固定套,且所述滑杆与所述扶手固定套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往复移动机构设置有主滑轨、主滑块,所述主滑轨固定于所述椅架,所述主滑块装配于所述主滑轨,所述主滑块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扶手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主滑块另一端与所述脚踏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扶手机构还设置有扶手固定架,所述扶手固定架固定于椅架,所述扶手机构的滑动部设置有扶手活动架,所述扶手活动架活动装配于所述滑轨和所述扶手固定架,扶枕固定设置于所述扶手活动架;扶手活动架通过连杆与所述驱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扶手固定架设置有扶手滑动固定套,所述扶手活动架设置有扶手滑杆,扶手滑杆固定于扶手活动架且扶手滑杆活动套于扶手滑动固定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设置为滑杆和滑杆固定套,所述扶手传动机构设置为一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宽于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有摇臂和杠杆,所述摇臂设置有主转轴和传送轴,所述杠杆设置有槽孔、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主转轴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杠杆的第一安装端与椅架活动连接,所述传送轴活动装配于所述槽孔,所述杠杆的第二安装端与后连接叉块活动连接,所述后连接叉块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的滑杆或者主滑块连接;或者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有摇臂和摆杆,所述摇臂设置有主转轴和传送轴,所述主转轴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传送轴活动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往复移动机构的滑杆或者主滑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运动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设置为椅体的后大轮轮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设置有轮毂旋转机构、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与所述轮毂旋转机构活动装配,所述切换机构切换使得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随着轮毂旋转机构旋转或者使得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不随轮毂旋转机构旋转;
所述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由后大轮轮轴和内旋转固定套构成,所述内旋转固定套设置有内旋转轴和内旋转扣位件,所述内旋转扣位件固定于所述内旋转轴;
所述轮毂旋转机构设置有轮毂固定套、两个辐条连接环、两个滚动轴承和轮毂扣位件;
所述后大轮轮轴一端作为动力源的输送端,所述后大轮轮轴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内旋转固定套并与所述内旋转固定套固定连接;
所述轮毂固定套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辐条连接环,轮毂固定套的靠近内旋转固定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轮毂扣位件;
一个滚动轴承套设装配于所述后大轮轮轴,另一个滚动轴承套设装配于所述内旋转轴,所述轮毂固定套套设于两个滚动轴承;
所述轮毂扣位件设置有第一扣位,所述内旋转扣位件设置有第二扣位,所述第二扣位与所述第一扣位相匹配,所述切换机构切换使得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锁紧或者分离;
所述切换机构设置有旋转调节外套、离合弹簧和限位片;
所述旋转调节外套设置有通孔、扣齿和凸环,所述凸环固定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外壁面,所述扣齿设置于所述通孔;
所述限位片装配于所述旋转调节外套的远离所述扣齿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片与所述凸环抵接,所述限位片通过锁紧螺丝与所述后大轮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弹簧套设于所述内旋转轴,所述离合弹簧一端与所述内旋转扣位件抵接且所述离合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凸环抵接,所述离合弹簧和所述限位片分别位于所述凸环的两侧;
所述扣齿与所述第一扣位、第二扣位相匹配;
所述第一扣位设置为圆柱形通孔,所述第二扣位设置为圆柱形通孔,所述扣齿设置为圆柱;或者
所述第一扣位设置为槽位,所述第二扣位设置为槽位,所述扣齿与槽位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设置有轮毂旋转机构、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与所述轮毂旋转机构活动装配,所述切换机构切换使得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随着轮毂旋转机构旋转或者使得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不随轮毂旋转机构旋转;
所述后大轮轮轴旋转机构由后大轮轮轴和内旋转固定套构成,所述内旋转固定套设置有内旋转轴和内旋转扣位件,所述内旋转扣位件固定于所述内旋转轴;
所述轮毂旋转机构设置有轮毂固定套、两个辐条连接环、两个滚动轴承和轮毂扣位件;
所述后大轮轮轴一端作为旋转动力的输送端,所述后大轮轮轴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内旋转固定套并与所述内旋转固定套固定连接;
所述轮毂固定套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辐条连接环,轮毂固定套的靠近内旋转固定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轮毂扣位件;
一个滚动轴承套设装配于所述后大轮轮轴,另一个滚动轴承套设装配于所述内旋转轴,所述轮毂固定套套设于两个滚动轴承;
所述轮毂扣位件设置有第一扣位,所述内旋转扣位件设置有第二扣位,所述第二扣位与所述第一扣位相匹配,所述切换机构切换使得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锁紧或者分离;
所述切换机构设置有斜面调节套、扣齿调节套、旋转扳手和离合弹簧;
所述斜面调节套设置有空心柱体和斜面扣位,所述斜面扣位固定于所述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套设于所述后大轮轮轴,且所述空心柱体与所述内旋转扣位件抵接,所述空心柱体通过锁紧螺丝与所述后大轮轮轴固定连接;
所述扣齿调节套设置有多个扣齿、扣齿环座和扣齿调节台,所述扣齿固定于所述扣齿环座,所述扣齿调节台固定于所述扣齿环座;
所述扣齿环座套设于所述空心柱体,所述扣齿调节台与所述斜面扣位相匹配,所述空心柱体与所述旋转扳手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弹簧套设于所述空心柱体,所述离合弹簧一端与所述扣齿环座抵接,所述离合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扳手抵接;
所述扣齿调节台具有凸出部和凹陷部,所述凸出部与凹陷部的连接面与所述斜面扣位相匹配;
所述空心柱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旋转扳手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通过无头螺丝固定;
所述第一扣位设置为圆柱形通孔,所述第二扣位设置为圆柱形通孔,所述扣齿设置为圆柱;或者
所述第一扣位设置为槽位,所述第二扣位设置为槽位,所述扣齿与槽位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运动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设置有电机和变速箱;
所述变速箱设置有离合架、源齿轮、源齿轮安装轴、活动齿轮、活动齿轮安装轴、主轴齿轮、主轴齿轮安装轴、压缩弹簧、蜗轮和扳手;
所述电机、源齿轮安装轴、活动齿轮安装轴、主轴齿轮安装轴、所述扳手分别装配于所述离合架;
所述蜗轮固定于所述活动齿轮安装轴,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动齿轮安装轴,所述活动齿轮活动安装于所述活动齿轮安装轴,所述压缩弹簧装配于所述活动齿轮和所述蜗轮之间,所述扳手设置有操作端和作用端,所述扳手的操作端露出所述离合架,所述扳手的作用端装配于所述活动齿轮与离合架之间,且所述扳手的作用端与所述活动齿轮抵接;
所述主轴齿轮固定装配于所述主轴齿轮安装轴,所述主轴齿轮安装轴与轮椅的后大轮轮轴固定连接;
所述源齿轮固定装配于所述源齿轮安装轴,所述源齿轮安装轴露出所述离合架的部分作为动力源的输出端,所述摇臂的主转轴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同轴连接;
所述活动齿轮与所述源齿轮、所述主轴齿轮分别相匹配,当所述活动齿轮与所述源齿轮接触时,所述活动齿轮与所述源齿轮啮合,当所述活动齿轮与所述主轴齿轮接触时,所述活动齿轮与所述主轴齿轮啮合;
扳手具有四个档位,转动扳手,扳手的作用端使得活动齿轮同时不与源齿轮、主轴齿轮接触时,呈空挡状态;转动扳手,扳手的作用端使得活动齿轮仅与主轴齿轮啮合时,呈单独行驶状态;转动扳手,扳手的作用端使得活动齿轮同时与主轴齿轮、源齿轮啮合时,呈同时作用状态;转动扳手,扳手的作用端使得活动齿轮仅与源齿轮啮合时,呈单独训练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运动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机构包括活动装配于椅架的转向固定架和脚踏架,所述脚踏架装配于所述转向固定架;
所述转向固定架设置有多个挂座,所述脚踏架设置有多个插装件和踏板,所述插装件的数量与所述挂座的数量相等,每个插装件分别对应插装于一个对应的挂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动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座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挂座和第二挂座;所述插装件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插装件和第二插装件;所述第一插装件装配于所述第一挂座,所述第二插装件装配于所述第二挂座;
所述第一挂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面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内切面;
所述第二挂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面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内切面;
所述第一插装件设置有第一叉芯,所述第一叉芯的上端的外径粗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叉芯的下端的外径细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叉芯的下端的外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外切面;
所述第二插装件设置有第二叉芯,所述第二叉芯的上端的外径粗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二叉芯的下端的外径细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二叉芯的下端的外壁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外切面;
第一叉芯的下端装配于第一通孔,第二叉芯的下端装配于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插装件还设置有内叉锁位机构,所述内叉锁位机构装配于所述第一叉芯;所述第一叉芯的下端设置有两个第一锁位通孔;
所述内叉锁位机构设置有内套、活动芯、脚踏弹簧、两个钢珠和按钮;
所述内套的上端粗于下端,所述内套装配于所述第一叉芯内,所述内套的上端装配于所述第一叉芯的上端,所述内套的下端装配于所述第一叉芯的下端;
所述内套的下端设置有两个第二锁位通孔,所述第二锁位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锁位通孔的位置对应;
所述活动芯设置有芯杆和卡柱,芯杆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活动芯的下端与卡柱固定连接,卡柱的外径粗于芯杆的外径;
所述活动芯装配于所述内套,所述按钮与所述芯杆上端的螺纹装配,所述脚踏弹簧套设于所述芯杆,所述脚踏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按钮抵接,所述脚踏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的下端抵接,两个钢珠分别装配于所述活动芯与所述内套设置的第二锁位通孔之间并同时与所述活动芯、所述第二锁位通孔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88428.1A CN105326613A (zh) | 2015-11-17 | 2015-11-17 |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88428.1A CN105326613A (zh) | 2015-11-17 | 2015-11-17 |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26613A true CN105326613A (zh) | 2016-02-17 |
Family
ID=55277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88428.1A Pending CN105326613A (zh) | 2015-11-17 | 2015-11-17 |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26613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22198A (zh) * | 2016-09-30 | 2017-02-22 | 广州体育学院 | 上肢训练椅 |
CN106562857A (zh) * | 2016-11-11 | 2017-04-19 | 浙江英洛华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 可卧躺的电动轮椅 |
CN109431701A (zh) * | 2018-12-13 | 2019-03-08 | 西安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腿部康复训练及爬楼梯功能的智能轮椅机器人 |
CN110700060A (zh) * | 2019-09-23 | 2020-01-17 | 金华市亚虎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割地机 |
CN112790919A (zh) * | 2019-11-14 | 2021-05-14 | 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曲柄、踏板机构及轮椅 |
EP3831354A1 (de) * | 2019-12-03 | 2021-06-09 | Heinz Günter Golz | Radnabe für rollstühle |
US20210169715A1 (en) * | 2018-04-03 | 2021-06-10 | Colin Gallois | Wheelchair |
CN116077283A (zh) * | 2022-10-11 | 2023-05-09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带机械臂的自平衡轮椅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356729Y (zh) * | 2009-02-26 | 2009-12-09 | 沈阳工业大学 | 代步康复两用轮椅 |
CN104083257A (zh) * | 2014-07-29 | 2014-10-08 | 李志恒 | 一种康复锻炼多功能轮椅 |
CN204219204U (zh) * | 2014-09-29 | 2015-03-25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轮椅 |
CN104771281A (zh) * | 2015-04-27 | 2015-07-15 | 金立新 | 新型多功能轮椅 |
CN104856811A (zh) * | 2015-06-14 | 2015-08-26 | 澳斯卡(香港)国际有限公司 | 运动康复椅 |
-
2015
- 2015-11-17 CN CN201510788428.1A patent/CN10532661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356729Y (zh) * | 2009-02-26 | 2009-12-09 | 沈阳工业大学 | 代步康复两用轮椅 |
CN104083257A (zh) * | 2014-07-29 | 2014-10-08 | 李志恒 | 一种康复锻炼多功能轮椅 |
CN204219204U (zh) * | 2014-09-29 | 2015-03-25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轮椅 |
CN104771281A (zh) * | 2015-04-27 | 2015-07-15 | 金立新 | 新型多功能轮椅 |
CN104856811A (zh) * | 2015-06-14 | 2015-08-26 | 澳斯卡(香港)国际有限公司 | 运动康复椅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22198B (zh) * | 2016-09-30 | 2018-09-28 | 广州体育学院 | 上肢训练椅 |
CN106422198A (zh) * | 2016-09-30 | 2017-02-22 | 广州体育学院 | 上肢训练椅 |
CN106562857A (zh) * | 2016-11-11 | 2017-04-19 | 浙江英洛华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 可卧躺的电动轮椅 |
CN106562857B (zh) * | 2016-11-11 | 2018-12-14 | 浙江英洛华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 可卧躺的电动轮椅 |
US11730644B2 (en) * | 2018-04-03 | 2023-08-22 | Eppur | Wheelchair |
US20210169715A1 (en) * | 2018-04-03 | 2021-06-10 | Colin Gallois | Wheelchair |
CN109431701A (zh) * | 2018-12-13 | 2019-03-08 | 西安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腿部康复训练及爬楼梯功能的智能轮椅机器人 |
CN110700060A (zh) * | 2019-09-23 | 2020-01-17 | 金华市亚虎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割地机 |
CN110700060B (zh) * | 2019-09-23 | 2024-03-26 | 金华市亚虎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割地机 |
CN112790919A (zh) * | 2019-11-14 | 2021-05-14 | 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曲柄、踏板机构及轮椅 |
CN112790919B (zh) * | 2019-11-14 | 2022-06-28 | 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曲柄、踏板机构及轮椅 |
EP3831354A1 (de) * | 2019-12-03 | 2021-06-09 | Heinz Günter Golz | Radnabe für rollstühle |
CN116077283A (zh) * | 2022-10-11 | 2023-05-09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带机械臂的自平衡轮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26613A (zh) |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 | |
JP3195646U (ja) | 車椅子 | |
JP5946718B2 (ja) | マッサージ装置及びこのマッサージ装置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 |
JP6186401B2 (ja) | 双駆動式車椅子 | |
CN205866973U (zh) | 一种运动康复轮椅 | |
CN205569199U (zh) | 一种脚部训练康复轮椅 | |
CN106690953B (zh) | 变频按摩摇椅 | |
CN108478347A (zh) | 一种多用途按摩轮椅 | |
TW201434511A (zh) | 健身裝置 | |
CN114712198A (zh) | 一种按摩椅 | |
CN211300750U (zh) | 一种辅助轮椅的康复设计装置 | |
CN206852383U (zh) | 摇摆频率可调的多功能摇椅 | |
KR20140081044A (ko) | 재활 운동기구 | |
KR100653530B1 (ko) | 휠체어 이용 장애우 또는 재활치료자를 위한 복합헬스운동기구 장치 | |
CN110169878A (zh) | 一种轮椅 | |
CN205866985U (zh) | 一种运动康复椅的脚踏机构 | |
CN210902749U (zh) | 一种座位可旋转的洗澡椅 | |
CN204995677U (zh) | 手摇康复轮椅 | |
JP3194530U (ja) | 双駆動式車椅子 | |
CN209080070U (zh) | 足控行走座椅 | |
CN101962058A (zh) | 微型踏步健身车 | |
CN205866980U (zh) | 双向旋转轮轴装置 | |
CN219085542U (zh) | 一种多功能教学平台 | |
TWI572349B (zh) | Wheelchair with rehabilitation function | |
CN205612650U (zh) | 运动康复椅用离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