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8592A - 制冷机 - Google Patents
制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18592A CN105318592A CN201510441702.8A CN201510441702A CN105318592A CN 105318592 A CN105318592 A CN 105318592A CN 201510441702 A CN201510441702 A CN 201510441702A CN 105318592 A CN105318592 A CN 1053185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low
- high pressure
- refrigeration machine
- evapo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机,在二重制冷循环的制冷机或二级吸收式制冷机中能够制作三个通路,并且节能性能优异且降低了压力损失。在具备低压蒸发器(EL)和高压蒸发器(EH)的制冷机中,使通过高压蒸发器(EH)后的被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高压蒸发器(EH)之后通过低压蒸发器(EL),另一方直接通过低压蒸发器(EL)。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机,特别涉及节能性能优异并且降低了压力损失的制冷机。
背景技术
二重制冷循环的制冷机是在蒸发器与冷凝器双方或一方设置高压和低压两个压力,并且通过分别将冷水、冷却水串联连接,从而缩小温度差来实现节能化的制冷机。
二级吸收式的制冷机是将吸收器和蒸发器分别分为高压和低压两个压力,并且依然通过缩小温度差来实现节能化的制冷机。虽然上述二重制冷循环的制冷机与二级吸收式的制冷机在称呼上略微不同,但基本上是使用相同的原理实现了节能化的制冷机。
虽然它们节能性能优异,但其构造上存在一些制约,其中之一是由于按顺序通过两个制冷循环,因此通路数量只能为偶数通路。
即,若制冷机的热介质的进出温度差扩大,单位输送热量的流量降低从而传热管内的流速降低,则制冷机的热交换器一般是增加通路数(折回数),而不太改变导热面积来提高导热管内的流速。这是因为若导热管内的流速降低,则污垢等变得容易附着于内部、或者在热介质流中产生偏向、或者使导热变差,因此一般设计成为1~5m/秒左右的流速。其结果,作为制冷机的通路数一般为2~3个通路。
图1(a)、(b)是表示制冷机所使用的一般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图1(a)表示两个通路的热交换器1,图1(b)表示三个通路的热交换器1。如图1(a)、(b)所示,作为热交换器1的通路数一般为2~3个通路。
然而,在二重制冷循环中,存在高压、低压两个循环,两个循环中的蒸发器、冷凝器等的热交换器,由于水量、导热面积之类的必要条件几乎相同,因此难以将一方作为一个通路、将另一方作为两个通路。因此两个循环也需要一个通路或两个通路,作为制冷机整体来看,仅能得到两个通路、四个通路即偶数通路。
图2(a)、(b)是表示二重制冷循环中一般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图2(a)表示两个通路的热交换器1,图2(b)表示四个通路的热交换器1。如图2(a)、(b)所示,在二重制冷循环中的热交换器中,仅能得到偶数通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9556号公报
如上所述,形成为偶数通路在设计上是大课题。原因在于若使通路数成为2倍,则流速成为2倍,通过的长度也成为2倍,其结果,压力损失成为8倍,变化过大。因此如果是单一制冷循环的制冷机,则通过形成为三个通路就不难对应,但在二重制冷循环中,由于只能选择四个通路或两个通路,因此难以对应的情况很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制冷机,即在二重制冷循环的制冷机或二级吸收式制冷机中能够制作三个通路的制冷机,并且节能性能优异且降低了压力损失的制冷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制冷机,具备低压蒸发器和高压蒸发器,该制冷机的特征在于,使通过高压蒸发器后的被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高压蒸发器之后通过低压蒸发器,另一方直接通过低压蒸发器。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一种制冷机,具备低压蒸发器和高压蒸发器,该制冷机的特征在于,使通过高压蒸发器后的被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高压蒸发器,另一方通过低压蒸发器,然后使它们合流并通过低压蒸发器。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一种制冷机,具备低压冷凝器和高压冷凝器,该制冷机的特征在于,使通过低压冷凝器后的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低压冷凝器之后通过高压冷凝器,另一方直接通过高压冷凝器。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是一种制冷机,具备低压冷凝器和高压冷凝器,该制冷机的特征在于,使通过低压冷凝器后的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低压冷凝器,另一方通过高压冷凝器,然后使它们合流并通过高压冷凝器。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是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具备低压再生器和高压再生器,该吸收式制冷机的特征在于,使通过高压再生器后的加热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高压再生器之后通过低压再生器,另一方直接通过低压再生器。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是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具备低压再生器和高压再生器,该吸收式制冷机的特征在于,使通过高压再生器后的加热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高压再生器,另一方通过低压再生器,然后使它们合流并通过低压再生器。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是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具备低压吸收器和高压吸收器,该吸收式制冷机的特征在于,使通过低压吸收器后的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低压吸收器之后通过高压吸收器,另一方直接通过高压吸收器。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是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具备低压吸收器和高压吸收器,该吸收式制冷机的特征在于,使通过低压吸收器后的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低压吸收器,另一方通过高压吸收器,然后使它们合流并通过高压吸收器。
根据本发明,成为二重制冷循环的制冷机或二级吸收式制冷机并且实质上能够制作三个通路的制冷机,节能性能优异且能够降低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制冷机所使用的一般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二重制冷循环中一般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制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制冷机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蒸发器的温度关系的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1…热交换器;EH…高压蒸发器;EL…低压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3~图5对本发明的制冷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3~图5中,对相同或相当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3(a)、(b)是表示本发明的制冷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制冷机的蒸发器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
在图3(a)表示的例子中,具备低压蒸发器EL和高压蒸发器EH的制冷机构成为,使通过高压蒸发器EH后的冷水(包含载冷剂)分支,且一方通过高压蒸发器EH之后流向低压蒸发器EL,另一方直接流向低压蒸发器之后,最后使它们合流。
在图3(b)表示的例子中,具备低压蒸发器EL和高压蒸发器EH的制冷机构成为,使通过高压蒸发器EH后的冷水(包含载冷剂)分支,且一方通过高压蒸发器EH,另一方流向低压蒸发器EL,在使它们合流之后流向低压蒸发器。
若如图3(a)、(b)所示的那样结构,则冷水在各方为一半的量,一方通过高压蒸发器一次、通过低压蒸发器两次,另一方通过高压蒸发器两次、通过低压蒸发器一次。
图3(a)、(b)表示的结构,在冷凝器、吸收器、再生器中也同样能够适用。虽然加热与被加热、蒸发与凝缩等存在不同,但由于技术思想完全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仅以蒸发器为例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制冷机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表示的蒸发器通过对一个罐体进行分隔来制造低压蒸发器EL和高压蒸发器EH,双方也与水室相连。蒸发器的管组被分割为六等分,其中冷水从冷水入口供给至高压蒸发器EH下方的两个管组,在此为一个通路。通过第一通路后的冷水在出口一分为二,一方输送至高压蒸发器EH剩余一个管组(H2通路),另一方输送至低压蒸发器EL最下部的管组(L2通路)。通过H2通路后的冷水,被输送至相邻的低压蒸发器EL的管组亦即H3通路,通过L2通路后的冷水,被输送至剩余的管组亦即L3通路。H3通路与L3通路的出口侧水室连通,在此混合并从冷水出口向机外输送。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蒸发器的温度关系的曲线图。
本曲线图是将冷水进出的温度差设为10℃,并且假设相同的导热系数,来计算出以往的两个通路的制冷机与本发明的制冷机中冷水以及蒸发温度如何进行变化。
以往的二重制冷循环的蒸发器(例示出两个通路),冷水按顺序通过高压蒸发器EH和低压蒸发器EL,温度逐渐降低。在此,由于高压蒸发器EH能够比低压蒸发器EL提高蒸发压力,因此产生节能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第一通路被高压蒸发器EH冷却后的冷水,进行分支,一方在高压蒸发器EH的H2通路进一步被冷却,然后在低压蒸发器EL的H3通路进一步被冷却。另一方在低压蒸发器EL流过两次(L2通路和L3通路),阶段性地被冷却。然后混合而成为目标的冷水温度。
详细情况因各条件而不同,但这样的话,H2通路与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的温度差减小,因此导热量减小,但是在H3通路恢复,与L2通路相反,导热量增多,但是由于L3通路减少因而双方的冷水的冷却量整体上取得平衡,该差作为蒸发温度的差被吸收。
因此,即使在该情况下,高压蒸发器EH也比低压蒸发器EL的蒸发压力提高,与以往的例子相比,虽然蒸发压力之差稍微减小,产生充分的节能效果。但另一方面,水侧的流速、导热面积与通过单一的制冷循环形成为三个通路时为相同,因此不太损害二重制冷循环的效果,就能够实现与单一制冷循环同等的自由度。
此外,也可以不使H3通路与L3通路分开,使冷水在H2通路与L2通路的出口合流,第三通路为同一通路(三个通路)。虽未图示,但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若如以上那样,则为二重制冷循环的制冷机,并且实际上能够制作三个通路的制冷机,并且能够在更多的现场采用节能性高的制冷机。
如上所述,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制冷机的蒸发器,也能够应用于冷凝器、吸收式制冷机的吸收器、再生器。
至此为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施。
Claims (8)
1.一种制冷机,具备低压蒸发器和高压蒸发器,该制冷机的特征在于,
使通过高压蒸发器后的被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高压蒸发器之后通过低压蒸发器,另一方直接通过低压蒸发器。
2.一种制冷机,具备低压蒸发器和高压蒸发器,该制冷机的特征在于,
使通过高压蒸发器后的被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高压蒸发器,另一方通过低压蒸发器,然后使它们合流并通过低压蒸发器。
3.一种制冷机,具备低压冷凝器和高压冷凝器,该制冷机的特征在于,
使通过低压冷凝器后的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低压冷凝器之后通过高压冷凝器,另一方直接通过高压冷凝器。
4.一种制冷机,具备低压冷凝器和高压冷凝器,该制冷机的特征在于,
使通过低压冷凝器后的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低压冷凝器,另一方通过高压冷凝器,然后使它们合流并通过高压冷凝器。
5.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具备低压再生器和高压再生器,该吸收式制冷机的特征在于,
使通过高压再生器后的加热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高压再生器之后通过低压再生器,另一方直接通过低压再生器。
6.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具备低压再生器和高压再生器,该吸收式制冷机的特征在于,
使通过高压再生器后的加热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高压再生器,另一方通过低压再生器,然后使它们合流并通过低压再生器。
7.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具备低压吸收器和高压吸收器,该吸收式制冷机的特征在于,
使通过低压吸收器后的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低压吸收器之后通过高压吸收器,另一方直接通过高压吸收器。
8.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具备低压吸收器和高压吸收器,该吸收式制冷机的特征在于,
使通过低压吸收器后的冷却热介质分支,且一方通过低压吸收器,另一方通过高压吸收器,然后使它们合流并通过高压吸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53009A JP2016031174A (ja) | 2014-07-28 | 2014-07-28 | 冷凍機 |
JP2014-153009 | 2014-07-2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18592A true CN105318592A (zh) | 2016-02-10 |
Family
ID=55246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41702.8A Withdrawn CN105318592A (zh) | 2014-07-28 | 2015-07-24 | 制冷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6031174A (zh) |
CN (1) | CN105318592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76780A1 (en) * | 2019-02-27 | 2020-09-03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Condenser arrangement for a chiller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50754U (ja) * | 1982-04-03 | 1983-10-08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吸収式冷凍機 |
JPS58179470U (ja) * | 1982-05-25 | 1983-12-0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 |
CN1216818A (zh) * | 1997-10-20 | 1999-05-19 | 瓦莱奥空调公司 | 热交换能力改善的蒸发器 |
CN1362605A (zh) * | 2002-01-15 | 2002-08-07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吸收式制冷方法及其设备 |
JP2004198087A (ja) * | 2002-12-20 | 2004-07-15 | Ebara Corp | 吸収冷凍装置及び吸収冷凍システム |
JP2008157472A (ja) * | 2006-12-20 | 2008-07-10 | Maruyasu Industries Co Ltd | 熱交換器 |
CN101329118A (zh) * | 2008-07-23 | 2008-12-24 | 清华大学 | 能够大幅提升余热温度、紧凑型吸收式热泵装置 |
CN101762112A (zh) * | 2009-10-20 | 2010-06-30 | 李华玉 | 分段蒸发-分段压缩蒸汽压缩式热泵 |
JP2011069556A (ja) * | 2009-09-25 | 2011-04-07 |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o Ltd | 圧縮式冷凍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449321B1 (en) * | 2009-06-29 | 2018-08-22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System for limiting pressure differences in dual compressor chillers |
-
2014
- 2014-07-28 JP JP2014153009A patent/JP2016031174A/ja active Pending
-
2015
- 2015-07-24 CN CN201510441702.8A patent/CN105318592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50754U (ja) * | 1982-04-03 | 1983-10-08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吸収式冷凍機 |
JPS58179470U (ja) * | 1982-05-25 | 1983-12-0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 |
CN1216818A (zh) * | 1997-10-20 | 1999-05-19 | 瓦莱奥空调公司 | 热交换能力改善的蒸发器 |
CN1362605A (zh) * | 2002-01-15 | 2002-08-07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吸收式制冷方法及其设备 |
JP2004198087A (ja) * | 2002-12-20 | 2004-07-15 | Ebara Corp | 吸収冷凍装置及び吸収冷凍システム |
JP2008157472A (ja) * | 2006-12-20 | 2008-07-10 | Maruyasu Industries Co Ltd | 熱交換器 |
CN101329118A (zh) * | 2008-07-23 | 2008-12-24 | 清华大学 | 能够大幅提升余热温度、紧凑型吸收式热泵装置 |
JP2011069556A (ja) * | 2009-09-25 | 2011-04-07 |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o Ltd | 圧縮式冷凍機 |
CN101762112A (zh) * | 2009-10-20 | 2010-06-30 | 李华玉 | 分段蒸发-分段压缩蒸汽压缩式热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6031174A (ja) | 2016-0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16538B (zh) | 带有回热供热端的双效与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4236164A (zh) | 一种超高温复叠式水源热泵系统 | |
CN105841401A (zh) |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吸收式热泵 | |
CN102287959B (zh) | 带冷剂水过冷换热器的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 |
CN101825374A (zh) | 一种具有液态中温热源及双低温热源的复叠式高温热泵 | |
CN105953464A (zh) | 第四类热驱动压缩-吸收式热泵 | |
CN204227749U (zh) | 一种利用冷凝器废热降低冷凝温度的热声冷凝系统 | |
CN103017398A (zh) | 多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5953467A (zh) | 第四类热驱动压缩-吸收式热泵 | |
CN105318592A (zh) | 制冷机 | |
CN101413732B (zh) | 单级与两级相邻结合的复合吸收式热泵 | |
CN104180555B (zh) | 一种冷双效型溴化锂喷射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 | |
CN203908147U (zh) | 除霜装置以及热泵机 | |
CN103256750A (zh) | 吸收式热泵机组 | |
CN105910346A (zh) | 一种壳管式冷凝器 | |
CN206269368U (zh) | 热泵热水系统及具有其的热泵热水器 | |
CN103697615B (zh) | 多端供热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203375765U (zh) | 吸收式热泵机组 | |
CN202928175U (zh) | 一种空调系统 | |
US9689591B2 (en) | Sectional regenerative third-type absorption heat pump | |
CN202403442U (zh) | 小型吸收制冷装置 | |
CN202133175U (zh) | 带冷剂水过冷换热器的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 | |
CN205690752U (zh) | 一种壳管式冷凝器 | |
CN104833133B (zh) | 复合型热泵机组 | |
CN103954087A (zh) | 除霜装置、热泵机以及除霜装置的除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