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0666A -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0666A
CN105250666A CN201510652532.8A CN201510652532A CN105250666A CN 105250666 A CN105250666 A CN 105250666A CN 201510652532 A CN201510652532 A CN 201510652532A CN 105250666 A CN105250666 A CN 105250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radix
medicine composi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25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5253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06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0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06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大花胡麻草6-20份、水蛭5-10份、茜草5-10份、蓁艽6-15份、豆瓣绿5-10份、党参3-8份、蒲公英3-8份、刺黄柏3-8份、白术5-10份、黄精8-12份、升麻5-10份、决明子5-10份、桑寄生5-10份、阿魏2-6份、漏芦2-6份。本发明的药物通过活血通络、补中益气、行气舒筋、清热利湿、抑制血栓、消肿排毒、祛腐生肌来治疗静脉曲张,具有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愈后不易复发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静脉曲张俗称老烂腿,是指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多见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其主要病因为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与遗传有关。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后天性因素,使瓣膜承受过度压力,逐渐松弛,不能紧密关闭。循环血量经常超负荷,亦可造成压力升高,静脉扩张,而形成相对性瓣膜关闭不全。当隐-股或隐-腘静脉连接处的瓣膜遭到破坏而关闭不全后,就可影响远侧和交通静脉的瓣膜。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随着静脉血液倒流和淤血情况的加重,会逐步造成下肢水肿、小腿皮肤颜色变紫变黑(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静脉血栓疼痛,甚至溃疡。严重时双下肢皮炎,湿疹,溃烂而导致截肢,严重者血栓脱落,脱落物随血液流动会引起动脉栓塞、急性肺栓塞、心梗、脑梗等疾病而危及生命。
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注射、手术疗法治疗该病症,见效快,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存在可能引起静脉血栓、下肢血液循环障碍的风险,而且容易复发。中药治疗则更为安全、毒副作用小,但普遍疗效不显著、治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通过活血通络、补中益气、行气舒筋、清热利湿、抑制血栓、消肿排毒、祛腐生肌来治疗静脉曲张,具有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愈后不易复发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花胡麻草6-20份、水蛭5-10份、茜草5-10份、蓁艽6-15份、豆瓣绿5-10份、党参3-8份、蒲公英3-8份、刺黄柏3-8份、白术5-10份、黄精8-12份、升麻5-10份、决明子5-10份、桑寄生5-10份、阿魏2-6份、漏芦2-6份。
本发明更优选的方案是,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花胡麻草8-12份、水蛭6-8份、茜草6-8份、蓁艽8-12份、豆瓣绿6-8份、党参4-6份、蒲公英5-7份、刺黄柏5-6份、白术6-8份、黄精9-11份、升麻6-8份、决明子6-8份、桑寄生6-8份、阿魏3-5份、漏芦3-4份。
本发明更优选的方案是,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大花胡麻草11份、水蛭8份、茜草8份、蓁艽9份、豆瓣绿7份、党参6份、蒲公英6份、刺黄柏5份、白术7份、黄精9份、升麻7份、决明子7份、桑寄生7份、阿魏4份、漏芦4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按照前述的重量称取中药原料,分别粉碎成过80目筛的粗粉,混匀后浸泡1-2h然后煎煮2-3次,每次加药物总重量5-8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25℃时相对密度为1.22-1.35的浸膏,低温干燥后粉碎成过300目筛的中药细粉,最后经过常规工序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所述中药组合物制成外用制剂,优选为制成粉剂或软膏剂。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软膏剂的处方:中药细粉100-120g,鲸蜡醇75-85g,凡士林75-85g,甘油30-40ml,0.1%苯甲酸钠1g。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称取处方量的鲸蜡醇、凡士林、甘油加热至70℃,过滤制成油相,将中药细粉缓缓加入油相中,不断搅拌,加入处方量的0.1%苯甲酸钠搅拌均匀,降至常温后分装成支即得成品软膏剂。
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的具体药效如下:
大花胡麻草,味甘、淡,性温。归肝、肾二经。具有活血调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闭经、痛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外伤出血等。
水蛭含有水蛭素,能延缓和阻碍血液凝固,具有破血通经,消积散症,消肿解毒,抗凝固、破瘀血的功效。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血栓病、血管病、瘀血不通、无名肿毒、淋巴结核等症的功效。
茜草,具有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茜草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蓁艽,味苦、性辛。具有苦燥湿,辛散风,去肠胃之热,益肝胆之气,养血荣筋的功效。主治风寒痹湿,通身挛急,虚劳骨蒸。
豆瓣绿,微苦,性温。具有祛风除湿,止咳祛痰,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筋骨疼痛,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百日咳,肺脓疡,小儿疳积,痛经;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懒言短气、四肢无力、食欲不佳、气虚、气津两虚、气血双亏以及血虚萎黄等症。
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刺黄柏,味苦,性寒。归肝,肾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腹泻,目赤肿痛,劳热骨蒸,咯血,头晕,风湿痹痛,痈肿疮疡。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黄精,味甘,性平。能滋肾润肺,补脾益气,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能。用于阴虚肺燥,干咳痰少;消渴多饮;脾胃虚弱,脾气虚或脾阴不足;肾虚精亏,腰膝酸软,须发早白。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决明子,味甘、咸、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能。主治高血压、头痛、眩晕、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青光眼、痈疖疮疡等症。经试验证明决明子煎剂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能降低血浆胆甾醇、甘油三酯,并降低肝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的功效。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桑寄生总苷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其活性物质释放,从而避免血管收缩和血栓形成。体内外实验证明桑寄生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呈明显抑制作用,它对大鼠的实验性血栓形成也具有抑制作用。
阿魏,味辛、性温,具有理气消肿、活血消疲、祛痰和兴奋神经的功效。
漏芦,味苦咸,寒,入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的功效。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粉剂或软膏剂后,使用时,先将静脉曲张的部位: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回而呈曲张状态的皮肤表面,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和溃疡形成等皮肤表面先用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然后根据病变曲张皮肤部位大小取粉剂或软膏剂,对于粉剂,先用麻油将其调和成膏状,然后用棉签蘸取药膏均匀地涂在患处,对于软膏剂,直接涂抹于患处,药膏厚度约3-4mm,涂药范围超过皮损范围1-2cm,然后盖上无毒保鲜膜,再用绷带包扎,每日换药2次,1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2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一般需要3-4个疗程。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主要是依据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病理特点研制而成,方中大花胡麻草、水蛭、茜草具有活血化瘀、消除血栓的功效;党参、白术、黄精、升麻具有补中益气、行气舒筋的功效,可以加强活血化瘀的效果;决明子、桑寄生具有抗血凝、抑制血栓的功效;蓁艽、豆瓣绿、刺黄柏、蒲公英具有清热祛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阿魏、漏芦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十五味中药相辅相成,协同作用,共同起到活血通络、补中益气、行气舒筋、清热利湿、抑制血栓、消肿排毒、祛腐生肌之效,对下肢静脉曲张尤其是湿热下注型下肢静脉曲张性有较好的疗效。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确切,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安全系数高。
2、该药剂型先进,制备简单,宜于规模化生产,且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
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作成的软膏剂,具有涂展性好,透皮吸收性好,稳定性高,保质期长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大花胡麻草6份、水蛭5份、茜草5份、蓁艽6份、豆瓣绿5份、党参3份、蒲公英3份、刺黄柏3份、白术5份、黄精8份、升麻5份、决明子5份、桑寄生5份、阿魏2份、漏芦2份。
上述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步骤制备:按照前述的重量称取中药原料,分别粉碎成过80目筛的粗粉,混匀后浸泡1h然后煎煮2次,每次加药物总重量5倍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25℃时相对密度为1.22的浸膏,低温干燥后粉碎成过300目筛的中药细粉,最后经过常规工序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辅料制成外用制剂。
本实施例中,该外用制剂是软膏剂,软膏剂的处方是:中药细粉100g,鲸蜡醇75g,凡士林75g,甘油30ml,0.1%苯甲酸钠1g。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称取处方量的鲸蜡醇、凡士林、甘油加热至70℃,过滤制成油相,将中药细粉缓缓加入油相中,不断搅拌,加入处方量的0.1%苯甲酸钠搅拌均匀,降至常温后分装成支即得成品软膏剂。
实施例2
本发明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大花胡麻草8份、水蛭6份、茜草6份、蓁艽8份、豆瓣绿6份、党参4份、蒲公英5份、刺黄柏5份、白术6份、黄精9份、升麻6份、决明子6份、桑寄生6份、阿魏3份、漏芦3份。
上述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步骤制备:按照前述的重量称取中药原料,分别粉碎成过80目筛的粗粉,混匀后浸泡2h然后煎煮3次,每次加药物总重量8倍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25℃时相对密度为1.35的浸膏,低温干燥后粉碎成过300目筛的中药细粉,最后经过常规工序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辅料制成外用制剂。
本实施例中,该外用制剂是软膏剂,软膏剂的处方是:中药细粉120g,鲸蜡醇85g,凡士林85g,甘油40ml,0.1%苯甲酸钠1g。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称取处方量的鲸蜡醇、凡士林、甘油加热至70℃,过滤制成油相,将中药细粉缓缓加入油相中,不断搅拌,加入处方量的0.1%苯甲酸钠搅拌均匀,降至常温后分装成支即得成品软膏剂。
实施例3
本发明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大花胡麻草11份、水蛭8份、茜草8份、蓁艽9份、豆瓣绿7份、党参6份、蒲公英6份、刺黄柏5份、白术7份、黄精9份、升麻7份、决明子7份、桑寄生7份、阿魏4份、漏芦4份。
上述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步骤制备:按照前述的重量称取中药原料,分别粉碎成过80目筛的粗粉,混匀后浸泡1.5h然后煎煮2次,每次加药物总重量6倍的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25℃时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低温干燥后粉碎成过300目筛的中药细粉。
本实施例中,该外用制剂是粉剂,直接将中药细分包装成小袋销售,使用前需要用麻油调和成膏状。
实施例4
本发明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大花胡麻草20份、水蛭10份、茜草10份、蓁艽15份、豆瓣绿10份、党参8份、蒲公英8份、刺黄柏8份、白术10份、黄精12份、升麻10份、决明子10份、桑寄生10份、阿魏6份、漏芦6份。
上述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按以下步骤制备:按照前述的重量称取中药原料,分别粉碎成过80目筛的粗粉,混匀后浸泡2h然后煎煮3次,每次加药物总重量8倍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25℃时相对密度为1.35的浸膏,低温干燥后粉碎成过300目筛的中药细粉,最后经过常规工序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辅料制成外用制剂。
本实施例中,该外用制剂是软膏剂,软膏剂的处方是:中药细粉110g,鲸蜡醇80g,凡士林80g,甘油35ml,0.1%苯甲酸钠1g。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称取处方量的鲸蜡醇、凡士林、甘油加热至70℃,过滤制成油相,将中药细粉缓缓加入油相中,不断搅拌,加入处方量的0.1%苯甲酸钠搅拌均匀,降至常温后分装成支即得成品软膏剂。
实施例5
本发明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大花胡麻草12份、水蛭8份、茜草8份、蓁艽12份、豆瓣绿8份、党参6份、蒲公英7份、刺黄柏6份、白术8份、黄精11份、升麻8份、决明子8份、桑寄生8份、阿魏5份、漏芦4份。
按照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成外用软膏剂。
下面结合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1.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为住院患者。病程1年18例,2年28例,3年30例。男68例,女8例,年龄39-69岁。所有病例临床均有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淤血阻滞脉络扩张充盈,交错盘曲,有下肢沉重,乏力感,踝部出现肿胀、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和溃疡形成等症状。76例患者其诊断均符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的《外科学》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先将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变部位用酒精棉擦拭干净,再根据病变曲张、溃疡部位的大小,将粉剂倒入无菌容器内,用麻油调成膏状,然后用消毒棉签蘸取药膏均匀的涂抹患处,或直接蘸取软膏涂于患者腿部,药膏厚约3-4mm,涂药范围超过皮损范围1-2cm,盖上无毒保鲜膜,再用绷带包扎,每日擦药两次,10天为一疗程,休息2天,再进行下一疗程,进行4个疗程。
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应用前述外用药剂外涂于下肢静脉曲张部位4个疗程后,皮肤色泽恢复正常,曲张的静脉团消失,行走轻快,溃疡面愈合;
显效:应用前述外用药剂外涂的下肢静脉曲张部位4个疗程后,皮肤色泽大致恢复正常,曲张静脉团基本消失,行走较治疗前轻快,溃疡面基本愈合;
有效:经治疗后,皮肤色泽明显恢复,曲张静脉团部分消失,行走较治疗前轻快些;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变。
4.治疗效果:
使用本发明治疗76例患者,应用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治愈43例,占56.6%;显效15例,占19.7%;有效10例,占13.2%;无效8例,占10.5%,总有效率为89.4%,说明本发明的药物在治疗静脉曲张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典型病例:
徐某,女,55岁,双下肢静脉曲张,静脉隆起明显,有的地方蜷曲成团,小腿酸胀、疼痛,肢体有沉重感,容易疲劳乏力,在久立或午后感觉加重。使用本方一个疗程后,小腿酸胀、疼痛感明显减轻,继续使用三个疗程,静脉曲张症状完全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王某,男,47岁,患下肢静脉曲张10年,小腿处有蚯蚓状青筋隆起,并有团状硬结,下肢肿胀、麻木、无力,皮肤呈暗紫色,双足趾甲增厚,走路时双腿沉重,有时跛行。使用本方一个疗程后,肿胀消失,走路时双腿自觉轻快,继续使用三个疗程后,蚯蚓状隆起消失,皮肤颜色逐渐恢复正常,病愈停药。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大花胡麻草6-20份、水蛭5-10份、茜草5-10份、蓁艽6-15份、豆瓣绿5-10份、党参3-8份、蒲公英3-8份、刺黄柏3-8份、白术5-10份、黄精8-12份、升麻5-10份、决明子5-10份、桑寄生5-10份、阿魏2-6份、漏芦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大花胡麻草8-12份、水蛭6-8份、茜草6-8份、蓁艽8-12份、豆瓣绿6-8份、党参4-6份、蒲公英5-7份、刺黄柏5-6份、白术6-8份、黄精9-11份、升麻6-8份、决明子6-8份、桑寄生6-8份、阿魏3-5份、漏芦3-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大花胡麻草11份、水蛭8份、茜草8份、蓁艽9份、豆瓣绿7份、党参6份、蒲公英6份、刺黄柏5份、白术7份、黄精9份、升麻7份、决明子7份、桑寄生7份、阿魏4份、漏芦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按照前述的重量份称取中药原料,分别粉碎成过80目筛的粗粉,混匀后浸泡1-2h然后煎煮2-3次,每次加药物总重量5-8倍的水,煎煮1-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25℃时相对密度为1.22-1.35的浸膏,低温干燥后粉碎成过300目筛的中药细粉,最后经过常规工序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为外用制剂,可以为粉剂或软膏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膏剂的处方为:中药细粉100-120g,鲸蜡醇75-85g,凡士林75-85g,甘油30-40ml,0.1%苯甲酸钠1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称取处方量的鲸蜡醇、凡士林、甘油加热至70℃搅匀,过滤制成油相,将中药细粉缓缓加入油相中,不断搅拌,加入处方量的0.1%苯甲酸钠搅拌均匀,降至常温后分装成支即得成品软膏剂。
CN201510652532.8A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2506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2532.8A CN105250666A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2532.8A CN105250666A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0666A true CN105250666A (zh) 2016-01-20

Family

ID=55090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2532.8A Pending CN105250666A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0666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1594A (zh) * 2008-10-27 2010-06-09 成都永康制药有限公司 具有抗菌止痒作用的中药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439A (zh) * 2012-02-08 2012-07-11 高洪波 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1594A (zh) * 2008-10-27 2010-06-09 成都永康制药有限公司 具有抗菌止痒作用的中药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439A (zh) * 2012-02-08 2012-07-11 高洪波 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沈智编著: "《国人必知的2300个家庭养生常识》", 31 December 2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3521A (zh) 一种治疗颈肩腰背部劳损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213651A (zh) 一种用于女性气寒、腹痛、痛经的艾盐药物理疗袋
CN101879267B (zh) 一种治疗脚鸡眼的复方酊剂
CN106389881A (zh) 一种活血散瘀膏
CN105343442A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2982A (zh)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8892A (zh) 温经止痛活络酒
CN104771527A (zh)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
CN104027719B (zh) 具有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脾功能亢进肝郁脾虚型疾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485A (zh)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666A (zh)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79819A (zh) 一种治疗灰指甲、手足癣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890A (zh) 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中药熏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884A (zh) 消肿止痛中药酒
CN104758893A (zh) 舒肌健骨酒
CN104491324A (zh) 一种患者术后用活血通络气雾剂
CN103285360B (zh) 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7248A (zh) 一种活血舒筋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7896B (zh) 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0630B (zh) 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521A (zh)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883A (zh) 栀黄止痛中药酒
CN105363005A (zh) 紫荆皮中药酒
CN105362944A (zh) 一种治疗骨科扭挫伤的中药膏剂
CN105079360A (zh) 消肿止痛中药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