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4476B - 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及其构建和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及其构建和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74476B
CN105174476B CN201510622472.5A CN201510622472A CN105174476B CN 105174476 B CN105174476 B CN 105174476B CN 201510622472 A CN201510622472 A CN 201510622472A CN 105174476 B CN105174476 B CN 1051744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algae
sludge
control
wastewater treatment
activated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24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74476A (zh
Inventor
刘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6224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74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74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4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74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4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及其构建和运行方法,通过构建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用于净化污水,并回收能源,本发明所述系统包括微藻及其颗粒污泥载体,所述培养阶段沉降时间与反应器排水比分别控制范围为1‑100分钟和10%‑90%,曝气或搅拌形成剪切力控制在0.1‑2cm/s,实际废水处理阶段沉降时间控制为0.5‑30分钟,排水比控制为10%‑90%,曝气或搅拌形成剪切力控制在0.1‑3cm/s。本系统能够处理多种废水,剩余污泥可作为生物柴油、生物汽油、发酵产氢产甲烷、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碳等制备的原材料。

Description

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及其构建和 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及其构建和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迫切解决的两大问题: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水资源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升高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受技术水平、短期利益使然和法制不健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近年来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去除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污染物是水污染治理的重要难题。与此同时,调查指出全球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将在未来40-50年后面临枯竭,2020年全球的能源缺口将达到488EJ/a,因此为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开发经济高效、可再生及环境友好的新型能源势在必行。
细菌和微藻是自然界水体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它们对促进水环境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循环与维持水生环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被认为是有望替代石化能源的主要生物质能源原料。好氧污泥(细菌)工艺是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去除污水中氮磷等营养污染物的处理技术,而污泥颗粒化技术的出现成为目前其中一个研究热点,同时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蕴涵着大量的生物质,具有良好的资源化利用前景(如热解制油和制氢等)。微藻是光能自养型单细胞生物,其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水环境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合成体内有机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固定为有机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油脂),藻细胞油脂中的三酰甘油酯(Triacylglycerols,TAG)是制备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
研究证明活性污泥与微藻可形成耦合共生系统净化污水,此共生系统主要分为两种模式:1)悬浮式菌藻,此类模式是将微藻与絮状活性污泥进行搭配后,直接放入较浅稳定塘(深度0.3-0.5m)或光照反应器中进行污水净化和微藻培养;2)固定化菌藻,此类模式是将微藻与絮状活性污泥进行搭配,并与物化载体(如软性填料、藻酸钙和聚乙烯醇等)实现固定化,进而处理污水。研究指出藻菌共生系统的污水净化效率明显高于单菌和单藻。因此,污泥-微藻耦合共生工艺可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以污水为原料获取新资源和新能源,在缓解能源缺乏和水环境污染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此工艺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1)在悬浮式菌藻共生系统中,微藻沉降效能较差,不易收获分离,对能源回收成本有很大影响,微藻收获是仅次于培养过程的第二大成本消耗;2)悬浮式系统中如果污泥投加比例较低,会降低系统的处理效果和抗冲击能力。而污泥投加比例较高时,光线在絮状活性污泥中穿透性较弱,微藻在光化反应器中受光比表面积较小,不利于微藻生长;3)在固定化菌藻共生系统中,无毒、多孔、不溶解于处理介质、不易被生物分解、且廉价易得的载体材料开发与选用较为困难,从而造成固定化系统实际使用成本较高,重复利用性较差,并且固定化过程中所用的物化材料会影响后续能源提取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及其构建和运行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油脂微藻及其颗粒污泥载体,所述颗粒污泥与微藻接种含量分别为0.1-1g/L和1×103-1×1015cell/L,接种基质为培养溶液。
其中所述颗粒污泥为厌氧颗粒污泥、好氧颗粒污泥或二者任意比例的混合颗粒污泥。
其中所述污泥颗粒粒径范围为0.2-4毫米。
其中所述油脂微藻选自蓝藻、绿藻门、硅藻门或金藻门。
其中所述培养溶液为人工平配置溶液或污水溶液,所述人工配置或污水溶液COD含量为100-2000mg/L,氨氮含量为5-500mg/L,总氮为5-600mg/L,磷酸盐含量为1-40mg/L。
其中所述培养溶液还加入浓度为0.1-50mg/L的混合营养盐,所述营养盐元素选自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铁离子之一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一种构建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玻璃或有机玻璃反应器为装置,以序批式反应器运行方式进行,通过曝气装置或搅拌装置控制系统培养溶液内微生物分布均匀,加入所述颗粒污泥,并以颗粒污泥为载体,混合加入所述油脂微藻;
培养阶段沉降时间与反应器排水比分别控制范围为1-100分钟和10%-90%,单一周期运行时间2-8小时,每天运行周期为2-6个周期,光照条件控制为2000-40000lux光强范围,曝气或搅拌形成剪切力控制在0.1-2cm/s。
一种运行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培养结束后可用于实际废水处理过程,实际废水处理阶段沉降时间控制为0.5-30分钟,排水比控制为10%-90%,单一周期运行时间为1-10小时,每天运行周期为2-10个周期,光照条件控制为2000-40000lux光强范围,曝气或搅拌形成剪切力控制在0.1-3cm/s。
所述系统排出剩余污泥作为生物柴油、生物汽油、发酵产氢产甲烷、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碳制备的原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1、提高菌藻共生系统内微生物生物量,从而促进污水净化效果及抗冲击能力;
2、提高微生物的沉降性能,降低生物质原料收获成本;
3、物化载体零投入,降低固定化成本和能源回收过程中物化杂质抑制影响;
4、增强剩余活性污泥资源化收益,间接降低好氧污泥工艺运行成本;
5、保证污泥量的同时,增强系统透光性能;
6、可用于工厂废水处理同时,通过工厂废气提供剪切力,降低废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比重;
7、可以提高废水处理系统中剩余污泥的热值与油脂含量,促进其资源化利用;
8、通过系统光照的介入与微藻对系统pH水平的提升,有效杀灭废水中所合致病微生物;
9、相比传统污泥系统,提供废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
总之通过本专利的实施成果有望为菌藻共生提供一种新型模式,在污水净化和资源回收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和2为本发明活性污泥-微藻耦合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4为微藻与细菌和真菌耦合的电子显微镜扫描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以颗粒污泥与富合油脂藻类(包含蓝藻、绿藻门、硅藻门和金藻门)为主体。本专利所申请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可用于各种类型废水的净化处理(包括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及工业废水等),可用于有效去除废水中有机物、氮磷营养盐、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如抗生素和雌激素等)和致病微生物。本系统适合处理废水的COD含量可在100-2000mg/L,氨氮含量5-500mg/L,总氮在5-600mg/L,磷酸盐含量可在1-80mg/L。本系统启动与运行以玻璃或有机玻璃反应器为装置,以序批式反应器运行方式进行,通过曝气装置或搅拌装置控制系统内微生物分布均匀。
启动过程以颗粒污泥(包括厌氧颗粒和好氧颗粒)为载体,混合加入目标藻种;接种颗粒污泥应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5分钟污泥体积指数(SVI5)为10-80mL/g,接种颗粒粒径范围为0.2-4毫米;颗粒污泥与藻类接种含量分别为0.1-1g/L和1×103-1×1015cell/L;培养溶液可为人工配置或上述实际废水,培养溶液中有机质和氮磷营养物质含量如上述所述废水浓度,此外加入混合营养元素,混合营养元素包括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铜离子、锌离子和铁离子,营养盐浓度控制在0.1-50mg/L;通过控制沉降时间与反应器排水比(体积交换率)进而实现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启动,培养阶段沉降时间与反应器排水比分别控制范围为1-100分钟和10%-90%,单一周期运行时间2-8小时,每天运行周期为2-6个周期,光照条件控制为2000-40000lux光强范围,曝气或搅拌形成剪切力控制在0.1-2cm/s。
培养结束后可用于实际废水处理过程,实际废水处理阶段沉降时间控制为0.5-30分钟,排水比控制为10%-90%,单一周期运行时间为1-10小时,每天运行周期为2-10个周期,光照条件控制为2000-40000lux光强范围,曝气或搅拌形成剪切力控制在0.1-3cm/s。
该系统可以有效处理各种类型废水,且该系统排出剩余污泥可作为生物柴油、生物汽油、发酵产氢产甲烷、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碳等制备的原材料。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油脂微藻及其颗粒污泥载体,所述颗粒污泥与微藻接种含量分别为0.1-1g/L和1×103-1×1015cell/L,接种基质为培养溶液;
其中,构建所述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玻璃或有机玻璃反应器为装置,以序批式反应器运行方式进行,通过曝气装置或搅拌装置控制系统培养溶液内微生物分布均匀,加入所述颗粒污泥,并以颗粒污泥为载体,混合加入所述油脂微藻;
培养阶段沉降时间与反应器排水比分别控制范围为1-100分钟和10%-90%,单一周期运行时间2-8小时,每天运行周期为2-6个周期,光照条件控制为2000-40000lux光强范围,曝气或搅拌形成剪切力控制在0.1-2cm/s;
运行构建所述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培养结束后用于实际废水处理,实际废水处理阶段沉降时间控制为0.5-30分钟,排水比控制为10%-90%,单一周期运行时间为1-10小时,每天运行周期为2-10个周期,光照条件控制为2000-40000lux光强范围,曝气或搅拌形成剪切力控制在0.1-3cm/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污泥为厌氧颗粒污泥、好氧颗粒污泥或二者任意比例的混合颗粒污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颗粒粒径范围为0.2-4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微藻选自蓝藻、绿藻门、硅藻门或金藻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溶液为人工配制溶液或污水溶液,所述人工配制溶液或污水溶液COD含量为100-2000mg/L,氨氮含量为5-500mg/L,总氮为5-600mg/L,磷酸盐含量为1-40mg/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溶液还加入浓度为0.1-50mg/L的混合营养盐,所述营养盐元素选自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铁离子之一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7.一种构建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玻璃或有机玻璃反应器为装置,以序批式反应器运行方式进行,通过曝气装置或搅拌装置控制系统培养溶液内微生物分布均匀,加入所述颗粒污泥,并以颗粒污泥为载体,混合加入所述油脂微藻;
培养阶段沉降时间与反应器排水比分别控制范围为1-100分钟和10%-90%,单一周期运行时间2-8小时,每天运行周期为2-6个周期,光照条件控制为2000-40000lux光强范围,曝气或搅拌形成剪切力控制在0.1-2cm/s。
8.一种运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结束后用于实际废水处理,实际废水处理阶段沉降时间控制为0.5-30分钟,排水比控制为10%-90%,单一周期运行时间为1-10小时,每天运行周期为2-10个周期,光照条件控制为2000-40000lux光强范围,曝气或搅拌形成剪切力控制在0.1-3cm/s。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排出剩余污泥作为生物柴油、生物汽油、发酵产氢产甲烷、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碳制备的原材料。
CN201510622472.5A 2015-09-28 2015-09-28 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及其构建和运行方法 Active CN105174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2472.5A CN105174476B (zh) 2015-09-28 2015-09-28 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及其构建和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2472.5A CN105174476B (zh) 2015-09-28 2015-09-28 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及其构建和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4476A CN105174476A (zh) 2015-12-23
CN105174476B true CN105174476B (zh) 2017-08-01

Family

ID=54897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2472.5A Active CN105174476B (zh) 2015-09-28 2015-09-28 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及其构建和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744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2884A (zh) * 2016-03-18 2016-06-22 南开大学 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TWI582050B (zh) * 2016-07-01 2017-05-11 Yan-Xing Wu Sludge no row (sewage) recovery of biological, physical degradation of regeneration methods
CN106186339B (zh) * 2016-08-09 2020-09-08 重庆大学 一种以颗粒菌藻系统为核心的污废水处理方法
CN106219871B (zh) * 2016-08-09 2020-02-14 重庆大学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
CN106396093B (zh) * 2016-11-10 2020-01-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促进活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
CN106867566B (zh) * 2017-03-15 2018-09-21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提高剩余污泥制备生物柴油产量的方法
CN106892506A (zh) * 2017-03-23 2017-06-27 李文贵 一种污水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23008A (zh) * 2018-04-24 2018-10-09 武汉大学 自然光下快速形成微藻-好氧污泥颗粒共生体系的方法
CN108658220A (zh) * 2018-05-14 2018-10-1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用于畜禽养殖污染资源化处理的光合生物颗粒化系统
CN109574207A (zh) * 2018-11-26 2019-04-05 石河子大学 一种用于纺织印染废水处理的藻泥共生系统
CN111689576B (zh) * 2020-05-29 2022-07-05 深圳市万创青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藻颗粒污泥制备反应器及培养藻颗粒污泥的方法
CN113292164B (zh) * 2021-04-30 2022-05-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降解含高浓度抗生素且低c/n比养殖废水的藻菌共生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84200A (zh) * 2021-07-29 2021-11-23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种微藻与颗粒污泥固定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18269A (zh) * 2022-10-10 2022-11-11 太仓百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炭废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8316A (zh) * 2008-11-11 2009-04-29 江南大学 一种蓝藻和污泥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
CN101760432A (zh) * 2008-12-17 2010-06-30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藻两步法生产生物能源
CN102443542A (zh) * 2010-10-15 2012-05-09 江南大学 一种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
CN103086582A (zh) * 2011-10-31 2013-05-0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甲烷的制备方法
EP2724988A1 (fr) * 2012-10-24 2014-04-30 Saur Traitement des eaux usées économe en énergie à l'aide de microalgues
CN103911289A (zh) * 2014-04-16 2014-07-09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间歇通气的封闭式微藻培养方法
CN104370374A (zh) * 2014-09-06 2015-02-25 湘潭大学 一种高效固定化藻菌共生体系对城镇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CN104630295A (zh) * 2015-03-08 2015-05-2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利用固定化微藻处理城市二级废水及生产油脂的方法
RO130247A0 (ro) * 2014-02-12 2015-05-29 Institutul Naţional De Cercetare Dezvoltare Pentru Ecologie Industrială Procedeu de obţinere granule mixte microalge-bacterii pentru epurarea apelor uzate
CN104789603A (zh) * 2015-05-19 2015-07-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处理淀粉废水同时生成可再生能源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8316A (zh) * 2008-11-11 2009-04-29 江南大学 一种蓝藻和污泥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
CN101760432A (zh) * 2008-12-17 2010-06-30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藻两步法生产生物能源
CN102443542A (zh) * 2010-10-15 2012-05-09 江南大学 一种自养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
CN103086582A (zh) * 2011-10-31 2013-05-0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甲烷的制备方法
EP2724988A1 (fr) * 2012-10-24 2014-04-30 Saur Traitement des eaux usées économe en énergie à l'aide de microalgues
RO130247A0 (ro) * 2014-02-12 2015-05-29 Institutul Naţional De Cercetare Dezvoltare Pentru Ecologie Industrială Procedeu de obţinere granule mixte microalge-bacterii pentru epurarea apelor uzate
CN103911289A (zh) * 2014-04-16 2014-07-09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间歇通气的封闭式微藻培养方法
CN104370374A (zh) * 2014-09-06 2015-02-25 湘潭大学 一种高效固定化藻菌共生体系对城镇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CN104630295A (zh) * 2015-03-08 2015-05-2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利用固定化微藻处理城市二级废水及生产油脂的方法
CN104789603A (zh) * 2015-05-19 2015-07-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处理淀粉废水同时生成可再生能源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digestion of cultivated microalgae and sewage sludge from municipal waste water treatment;Jesper Olsson et al;《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40823;第203-21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4476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4476B (zh) 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与微藻耦合颗粒化系统及其构建和运行方法
Xie et al. Biodiesel production with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COD in microalgal-bacterial communit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naerobic digestion effluent in photobioreactors
Henkanatte-Gedera et al. Algal-based, single-step treatment of urban wastewaters
Ruiz-Martinez et al. Microalgae cultivation in wastewater: nutrient removal from 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effluent
Su et al. Comparison of nutrient removal capacity and biomass settleability of four high-potential microalgal species
Lee et al. Microbial flocculation, a potentially low-cost harvesting technique for marine microalgae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Wang et al.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icroalgae-based technologies in biogas slurry nutrient removal and biogas upgrading in response to various initial CO2 concentration and mixed light-emitting diode light wavelength treatments
CN102718325B (zh) 培养高密度油脂微藻处理酵母工业废水的方法
CN101864362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01225405A (zh)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9626584A (zh) 一种微藻处理酱油废水的方法
CN104830942A (zh) 有机污水的生物产醇技术
Lu et al. Purple non-sulfur bacteria technology: a promising and potential approach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bioresources recovery
CN102776145B (zh) 一种反硝化聚磷菌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3663715A (zh) 一种利用微藻高效净化沼液的生物处理方法
CN108996832A (zh) 一种利用菌剂处理工业废水的工艺
CN109052822A (zh) 一种城镇污水的菌剂处理工艺
CN108623008A (zh) 自然光下快速形成微藻-好氧污泥颗粒共生体系的方法
CN101586074B (zh) 利用生活污水培养藻类的养殖系统
CN101701197A (zh) 新型微生物菌群组合剂及其混合培养基
CN103523917A (zh) 一种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提高沼液sbr处理工艺效率的方法
Hariz et al. Growth and biomass production of native microalgae Chlorella sp., chlamydomonas sp. and Scenedesmus sp. cultivated in Palm Oil Mill Effluent (POME) at different Cultivation conditions
CN108773912A (zh) 一种畜禽养殖污水的菌剂处理工艺
CN101386822A (zh) 一株特效聚磷菌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
Wang et al. Toward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integrated photo-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Taxa and functions in bacteria–algae communi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