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7584B - 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7584B
CN105157584B CN201510549624.3A CN201510549624A CN105157584B CN 105157584 B CN105157584 B CN 105157584B CN 201510549624 A CN201510549624 A CN 201510549624A CN 105157584 B CN105157584 B CN 105157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er
thickness
optic probe
transmission belt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96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57584A (zh
Inventor
姚红兵
李丽淋
倪文强
王单单
陈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nyang Instrum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5496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7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7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7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57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75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光源、光纤、光学探头A、光学探头B、一维运动平台支架、传输带、滚轮、待测物体、一维运动平台、光谱仪、数据线以及计算机。该装置是将物体通过传输带进入探头的测量范围,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耦合进入光学探头,然后利用共焦原理,光学探头A可以接收物体上表面反射回的光,光学探头B接收下表面反射回的光,然后通过把数据反馈给计算机可以得到物体的厚度,然后计算机对物体厚度进行判断,当满足条件时无提示,当超出所设定的范围时计算机会提示物体不符合标准。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测量精度高,能应用于大型的流水线生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体厚度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是现有的两种测量方法。
接触式测量操作简单,但是也存在很明显的缺陷,比如:1、测量过程中的探头与表面频繁接触可能会破坏原有表面的光洁度,同时还可能造成探头磨损从而影响了精度。2、接触式测量一般来说速度都比较慢,不太适合采集大批的数据。同时也容易收到测量人员的操作和温度等的影响,效率低下,稳定性也不高。
与此相比,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近年来因具有快速、准确、不损伤等优点发展迅速,并且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和利用,在现有的非接触测量技术中,光学检测手段的光电非接触检测更渐渐成为主流趋势。在非接触检测方法中有激光三角法、超声波测厚、干涉法等,在其中激光三角法精度一般在3μm左右,对于一些精度比较高的测量来说达不到要求,而干涉法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稳定性不是很好。
现在很多平薄板或者平板玻璃在制作时都会有厚度的要求,所以就需要对每批产品进行筛选,如果人工的话耗时而且效率不高。因此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面光学共焦的在线物体测厚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精度高,并且适用于透明和非透明的物体的测厚,包括平板玻璃和薄平板的筛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是将物体通过传输带进入探头的测量范围,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耦合进入光学探头,然后利用共焦原理探头2可以接收物体上表面反射回的光,探头4接收下表面发射回的光,然后通过把数据反馈给计算机可以得到物体的厚度,然后把物体的信息传回计算机,计算机对物体厚度进行检测,当满足条件时无提示,当超出所设定的范围时计算机会提示物体不符合标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包括光源、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光学探头A、光学探头B、一维运动平台支架、传输带、滚轮、待测物体、一维运动平台、运动控制器、光谱仪、数据线、数据线以及计算机;
所述光源通过第一光纤分别与光学探头A、光学探头B的输入端相连接,两个光学探头正对着固定在一维运动平台支架上下端,且两个光学探头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光学探头A、光学探头B的输出端均通过第二光纤与光谱仪相连,光谱仪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相连接,用以接收数据,一维运动平台通过第三光纤与运动控制器相连接,运动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相连接,从而使计算机可以控制一维工作平台的移动,所述传输带上带有检测孔,传输带上的检测孔穿过光学探头A、光学探头B之间,且与两个光学探头相垂直。
进一步,所述光学探头A、光学探头B通过光开关来控制。
进一步,所述待测物体水平放置在所述传输带检测孔的正上方,所述检测孔的形状大小根据待测物体的形状设置,所述传输带上的检测孔为多个,均匀布置在传输带上。
进一步,所述传输带通过滚轮的滚动传送待测物体,所述光学探头A、光学探头B通过在一维运动平台上的平移实现对检测孔上方待测物体其他部位的厚度检测,所述光学探头A、光学探头B平移移动的范围限制在对应检测孔的范围内。
进一步,所述光谱仪型号为PRIMA2。
进一步,所述光学探头A、光学探头B型号均为CL5-MG20。
进一步,所述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根光纤型号为E50-3。
本发明的方法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传输带,打开光源,将待测物体放置在传输带检测孔的正上方;
S2,随着传输带的移动,待测物体进入探测范围,这时,先由光开关控制光学探头A处于工作状态,探测光接触到物体的上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光谱仪会接收到返回的光,然后把光信息传递给相连接的计算机,然后计算机会得到返回的波长信息;再将光学探头B处于工作状态,探测光接触到物体的下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光谱仪会接收到返回的光,然后把光信息传递给相连接的计算机,然后计算机会得到返回的波长信息,利用已有的共焦法测厚方法,计算机可以根据返回的波长信息计算出待测物体的厚度;
S3,当有需要时,可通过与运动控制器相连接的计算机同时控制正对的两个一维运动平台进行移动,对检测孔内待测物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厚度的检测;
S4,计算机对物体厚度进行判断是否满足标准,满足无提示,不满足的提示不符合标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此装置在线测量物体厚度时,操作简单、精度高而且稳定性也高;
2、透明和非透明薄平板都适用,并且减去了透明材料因光进入内部发生折射反射等产生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3、适合大型流水线作业,高效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物体厚度测量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共焦系统的测量原理图。
图中,光源1、第一光纤2、第二光纤2-1、第三光纤2-2、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一维运动平台支架5、传输带6、滚轮7、待测物体8、一维运动平台9、运动控制器10、光谱仪11、数据线12、数据线12-1、计算机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该装置是将物体通过传输带进入探头的测量范围,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耦合进入光学探头,然后利用共焦原理,探头2可以接收物体上表面反射回的光,探头4接收下表面反射回的光,然后通过把数据反馈给计算机可以得到物体的厚度,然后计算机对物体厚度进行判断,当满足条件时无提示,当超出所设定的范围时计算机会提示物体不符合标准。
结合图1,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包括光源1、第一光纤2、第二光纤2-1、第三光纤2-2、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一维运动平台支架5、传输带6、滚轮7、待测物体8、一维运动平台9、运动控制器10、光谱仪11、数据线12、数据线12-1以及计算机13;所述光源1通过第一光纤2分别与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的输入端相连接,两个光学探头正对着固定在一维运动平台支架5上下端,且两个光学探头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的输出端均通过第二光纤2-1与光谱仪11相连,光谱仪11通过数据线12与计算机13相连接,用以接收数据,一维运动平台9通过第三光纤2-2与运动控制器10相连接,运动控制器10通过数据线12-1与计算机13相连接,从而使计算机13可以控制一维工作平台9的移动,所述传输带6上带有检测孔,传输带6上的检测孔穿过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之间,且与两个光学探头相垂直。
所述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通过光开关来控制。
所述待测物体8水平放置在所述传输带6检测孔的正上方,所述检测孔的形状大小根据待测物体8的形状设置,所述传输带6上的检测孔为多个,均匀布置在传输带上。
所述传输带6通过滚轮7的滚动传送待测物体8,所述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通过在一维运动平台9上的平移实现对检测孔上方待测物体8其他部位的厚度检测,所述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平移移动的范围限制在对应检测孔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光谱仪型号为PRIMA2,两个光学探头型号均为CL5-MG20,光纤型号为E50-3。所述传输带6检测孔形状根据所测物体的形状可进行自由设置,这样物体可以放入检测卡口内,便于物体与光的直接接触。
结合图3,具体的检测步骤为:
S1,打开传输带6,打开光源1,将待测物体8放置在传输带6检测孔的正上方;
S2,随着传输带6的移动,待测物体8进入探测范围,这时,先由光开关控制光学探头A3处于工作状态,探测光接触到物体的上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光谱仪11会接收到返回的光,然后把光信息传递给相连接的计算机13,然后计算机13会得到返回的波长信息;再将光学探头B4处于工作状态,探测光接触到物体的下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光谱仪11会接收到返回的光,然后把光信息传递给相连接的计算机13,然后计算机13会得到返回的波长信息,利用已有的共焦法测厚方法,计算机13可以根据返回的波长信息计算出待测物体8的厚度;
S3,当有需要时,可通过与运动控制器10相连接的计算机13同时控制正对的两个一维运动平台进行移动,对检测孔内待测物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厚度的检测;
S4,计算机13对物体厚度进行判断是否满足标准,满足无提示,不满足的提示不符合标准。
本发明的原理是:根据共焦法原理,当被测物体置于测量范围内时,从光源发出的探测光经光学系统聚焦到被测物体上,如果物体恰好在某波长会聚的焦点上,则该波长的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的光通过光学系统会聚到光纤探头。反射回来的光通过光纤传输给光谱仪,进行光谱分析再将所得数据传输给计算机,通过数据处理最终确定被测物体厚度。图3中的分光系统即为光谱仪和计算机,其功能主要是得到其返回光所对应的波长,然后用计算机对其进行记录和分析。
以上参考具体特征对本发明做了原理和应用的说明,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设计其他的实现形式以适用于特定用途。

Claims (7)

1.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第一光纤(2)、第二光纤(2-1)、第三光纤(2-2)、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一维运动平台支架(5)、传输带(6)、滚轮(7)、待测物体(8)、一维运动平台(9)、运动控制器(10)、光谱仪(11)、数据线(12)、数据线(12-1)以及计算机(13);
所述光源(1)通过第一光纤(2)分别与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的输入端相连接,两个光学探头正对着固定在一维运动平台支架(5)上下端,且两个光学探头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的输出端均通过第二光纤(2-1)与光谱仪(11)相连,光谱仪(11)通过数据线(12)与计算机(13)相连接,用以接收数据,一维运动平台(9)通过第三光纤(2-2)与运动控制器(10)相连接,运动控制器(10)通过数据线(12-1)与计算机(13)相连接,从而使计算机(13)可以控制一维工作平台(9)的移动,所述传输带(6)上带有检测孔,传输带(6)上的检测孔穿过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之间,且与两个光学探头相垂直,所述待测物体(8)水平放置在所述传输带(6)检测孔的正上方,所述检测孔的形状大小根据待测物体(8)的形状设置,所述传输带(6)上的检测孔为多个,均匀布置在传输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通过光开关来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6)通过滚轮(7)的滚动传送待测物体(8),所述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通过在一维运动平台(9)上的平移实现对检测孔上方待测物体(8)其他部位的厚度检测,所述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平移移动的范围限制在对应检测孔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仪(11)型号为PRIMA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探头A(3)、光学探头B(4)型号均为CL5-MG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2)、第二光纤(2-1)、第三根光纤(2-2)型号为E50-3。
7.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传输带(6),打开光源(1),将待测物体(8)放置在传输带(6)检测孔的正上方;
S2,随着传输带(6)的移动,待测物体(8)进入探测范围,这时,先由光开关控制光学探头A(3)处于工作状态,探测光接触到物体的上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光谱仪(11)会接收到返回的光,然后把光信息传递给相连接的计算机(13),然后计算机(13)会得到返回的波长信息;再将光学探头B(4)处于工作状态,探测光接触到物体的下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光谱仪(11)会接收到返回的光,然后把光信息传递给相连接的计算机(13),然后计算机(13)会得到返回的波长信息,利用已有的共焦法测厚方法,计算机(13)可以根据返回的波长信息计算出待测物体(8)的厚度;
S3,当有需要时,可通过与运动控制器(10)相连接的计算机(13)同时控制正对的两个一维运动平台(9)进行移动,对检测孔内待测物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厚度的检测;
S4,计算机(13)对物体厚度进行判断是否满足标准,满足无提示,不满足的提示不符合标准。
CN201510549624.3A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57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9624.3A CN105157584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9624.3A CN105157584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7584A CN105157584A (zh) 2015-12-16
CN105157584B true CN105157584B (zh) 2018-10-09

Family

ID=54798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962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57584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75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7582A (zh) * 2016-12-15 2017-05-31 九江市计行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拉丝彩膜厚度检测系统
TWI629451B (zh) * 2017-04-14 2018-07-11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件厚度量測系統、方法、檢測設備、及其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及電腦程式產品
CN107192344A (zh) * 2017-06-13 2017-09-22 成都尽知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实时视频信息的厚度检测系统
CN109737860A (zh) * 2019-03-06 2019-05-1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辐照后板型元件厚度测量专用夹具
CN110497533B (zh) * 2019-07-23 2021-03-26 同济大学 具有在线检测功能的立方体反射镜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
CN110683140A (zh) * 2019-11-15 2020-01-14 广东川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卫生巾包装流水线的测厚装置
CN111521115B (zh) * 2020-05-09 2021-11-05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Mcp玻璃管料外形尺寸非接触式智能测试系统
CN111928788B (zh) * 2020-09-03 2021-11-26 杭州晶耐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对射光谱共焦平板厚度检测系统及其双光轴校准方法
CN114609038A (zh) * 2022-01-24 2022-06-10 厦门聚视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高亮度光源的视觉检测传感器柔性成像装置
CN115493505A (zh) * 2022-10-08 2022-12-20 苏州创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谱共焦原理的精密厚度对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7006955A (zh) * 2023-07-28 2023-11-07 江苏集萃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在线测量电池膜电极厚度的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0540A (zh) * 2011-12-27 2014-06-25 株式会社东芝 厚度测量系统以及厚度测量方法
CN103940350A (zh) * 2014-02-19 2014-07-23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涂板机在线极板测厚装置及测厚调整方法
CN104613881A (zh) * 2015-02-12 2015-05-13 江苏宇迪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面共焦的透镜中心厚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92436A (ja) * 2012-11-02 2014-05-19 Olympus Corp 厚さ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0540A (zh) * 2011-12-27 2014-06-25 株式会社东芝 厚度测量系统以及厚度测量方法
CN103940350A (zh) * 2014-02-19 2014-07-23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涂板机在线极板测厚装置及测厚调整方法
CN104613881A (zh) * 2015-02-12 2015-05-13 江苏宇迪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面共焦的透镜中心厚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7584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7584B (zh) 一种非接触式物体厚度的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4613881A (zh) 一种基于双面共焦的透镜中心厚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TWI426227B (zh) 移動樣品之形貌的量測方法及其裝置
CN102735176A (zh) 一种基于光纤光谱仪的光学薄膜厚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6767512A (zh) 基于实时监测运动误差的光学元件高精度测量装置
CN105953739A (zh) 一种基于激光照射强度变化的横向形变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7561091A (zh) 一种斜射式实木板材表面裂纹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206431038U (zh) 基于光纤光谱仪的织物色差在线检测装置
CN202693473U (zh) 一种测量平板型透明介质折射率的装置
CN201425471Y (zh) 端子高度差检测仪
CN104535579A (zh) 一种钢带光栅的刻划缺陷检测装置
CN207487615U (zh) 手机盖板玻璃质量检测装置
CN103759675A (zh) 一种用于光学元件非球面微结构的同步检测方法
CN104019964A (zh) 微小自聚焦透镜聚焦光斑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5783743B (zh) 基于红外反射法的金属薄板印涂湿膜厚度在线检测系统
CN108267177A (zh) 多功能手机背板自动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2853573U (zh) 一种基于光纤光谱仪的光学薄膜厚度检测装置
CN208012545U (zh) 一种用于制孔质量检测的光谱共焦测量装置
CN102419160B (zh) 对比法反射镜曲面综合在线测试系统
CN108680263A (zh) 一种基于激光干涉的非接触式玻璃温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15597502A (zh) 一种梗丝三维形态尺寸检测装置
CN111256604B (zh) 一种反射式在线涂层测厚仪
CN204115708U (zh) 平面度检测装置
CN109115747B (zh) 基于拉曼光谱和oct测定玻璃材料性质的系统与方法
CN207487601U (zh) 高精度幅宽在线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20

Address after: 210000 No. 6, Yong Zhi Road,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JING KEHAIRE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01, Xuefu Road, Jingkou District,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5

Address after: 2008-9, Floor 2, No. 108 Daguang Road,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7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unyang Instrum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No. 6, Yong Zhi Road,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KEHAIRE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