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0060A - 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40060A CN105140060A CN201510583110.XA CN201510583110A CN105140060A CN 105140060 A CN105140060 A CN 105140060A CN 201510583110 A CN201510583110 A CN 201510583110A CN 105140060 A CN105140060 A CN 1051400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ing contact
- contact
- fixed contact
- mode
- pow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s 0.000 abstract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BASIC 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26—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dynamo-electric moto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包括静触头部分和动触头部分;静触头部分包括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第三静触头,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连接两路电源,第三静触头连接负载;动触头部分包括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三动触头,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之间经过低压断路器连接,第一动触头和第三动触头之间导通连接,第二动触头和第三动触头之间绝缘连接;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的相对位置与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第二动触头和第三动触头的相对位置与第三静触头和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的相对位置一致。上述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还包括电动操作机构、逻辑控制器。本发明成本低、结构简单,控制逻辑明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低压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为应用于低压供配电行业中的一种低压= 模态转切装置。
背景技术 阳00引 目前低压用电端现场的电力用户,为保障连续供电能力,通常采用双电源DYUDY2 分别接入各自的一路断路器化1、化2,并与负载FZ间再接入一路断路器化3,如附图1所 示,双电源DY1、DY2分别连接的断路器化1、DL2相互之间通过电气联锁LD,从而实现因某 个进线电源断电情况下的及时转换,故能够在进线电源缺失一路的情况下,仍正常对下级 用户侧负载FZ供电。
[0003] 上述方案长期W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在现场应用实践中,也伴随 着一些运行维护工作的不便,主要表现在:1、断路器元件化1、化2、DL3共计使用3个,相对 成本较高,现场反映能否减少断路器元件的使用;2、通过联动关系LD控制两个断路器化1、 化2,相对结构比较复杂,也提高了成本支出;3、断路器化3已能够保护用户侧的短路、接 地、失压、过载等出现的不良状况,重复上级断路器DLl或化2,可能存在冗余设计问题等。
[0004] 因此,针对低压端电力用户提出的现场应用问题,需要依次解决3个主要问题为: 1、如何减少断路器元件的使用;2、联动关系简洁可靠;3、保护逻辑关系要明显优于W往同 类产品。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元件少、成本低、联动关系简洁可靠且逻辑关系较优的 用于实现双路电源接入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用于实现双路电源与负载之间的模态转切,其包括静 触头部分和动触头部分;
[0008] 所述的静触头部分包括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第=静触头,所述的第一静触 头、所述的第二静触头分别对应连接两路所述的电源,所述的第=静触头与所述的负载相 连接;所述的第一静触头、所述的第二静触头相对于所述的第=静触头而对称设置;
[0009] 所述的动触头部分包括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第=动触头,所述的第一动触头 和所述的第二动触头之间经过低压断路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的第=动触头 之间相导通连接,所述的第二动触头和所述的第=动触头之间相绝缘连接;所述的第一动 触头和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的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的第二静触头的相 对位置关系一致,所述的第二动触头和所述的第=动触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的第=静 触头和所述的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所述的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的 第二动触头之间的连线形成所述的动触头部分的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的中屯、形成所述的 动触头部分的转动中屯、;
[0010] 所述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具有实现一路所述的电源与所述的负载相连接的第 一接入模态、实现另一路所述的电源与所述的负载相连接的第二接入模态W及两路所述的 电源均不接入所述的负载的断流模态;
[0011] 在所述的第一接入模态时,所述的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的第=动触头相重合接触, 所述的第=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闭合,所述的第= 动触头所连接的一路所述的电源接入所述的负载;
[0012] 在所述的第二接入模态时,所述的第二静触头与所述的第=动触头相重合接触, 所述的第=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闭合,所述的第= 动触头所连接的一路所述的电源接入所述的负载;
[0013] 在所述的断流模态时,所述的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一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所述 的第二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或所述的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二动触头 相重合接触、所述的第二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一动触头相重合接触,且所述的第=静触头、所 述的第=动触头分别位于所述的转动轴的两侧,所述的低压断路器打开。
[0014] 所述的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的第=动触头之间通过导体连接线相导通连接,所述的 第二动触头和所述的第=动触头之间通过绝缘连接线相绝缘连接。
[0015] 上述低压=模态转切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的动触头部分绕所述的转动轴或所述 的转动中屯、转动W及控制所述的低压断路器开闭而转切模态的电动操作机构、根据触发信 号而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的逻辑控制器。
[0016] 所述的逻辑控制器采用的控制方法包括在至少一路所述的电源符合要求且所述 的负载无故障时的主控制方法、在至少当前接入的一路所述的电源出现异常且所述的负载 无故障时的电源异常控制方法、在所述的负载故障时的负载故障控制方法;
[0017] 所述的主控制方法为:当所述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新接入时其处于所述的断流 模态;所述的逻辑控制器根据一路所述的电源获得的触发信号判断该路所述的电源是否符 合允许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驱动所述的低压S模态转切装置转动至该 路所述的电源所连接的所述的第一静触头或所述的第二静触头与所述的第=动触头相重 合接触、所述的第=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相重合接触,并闭合所述的低压断路器;若 否,则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驱动所述的低压S模态转切装置转动至另一路所述的电源 所连接的所述的第二静触头或所述的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的第=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所述的 第=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所述的逻辑控制器根据另一路所述的电源获 得的触发信号判断该路所述的电源是否符合允许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 驱动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闭合,若否,则所述的逻辑控制器发出提示信号;
[0018] 电源异常控制方法为:在所述的第一接入模态或所述的第二接入模态时,若当前 接入的一路所述的电源出现失压异常时,所述的逻辑控制器通过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使所 述的低压断路器打开,所述的逻辑控制器在设定的延时时间后再次判断接入的该路所述的 电源是否符合允许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驱动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闭合而 恢复所述的第一接入模态或所述的第二接入模态,若否,则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使所 述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绕所述的转动轴转动至所述的第二接入模态或第一接入模态时 的位置,所述的逻辑控制器判断当前接入的该路所述的电源是否符合允许条件,若是,则控 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驱动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闭合,所述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转切至所 述的第二接入模态或所述的第一接入模态,如否,则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驱动所述的 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绕所述的转动中屯、转动而转切至所述的断流模态;
[0019] 所述的负载故障控制方法为:在所述的第一接入模态或所述的第二接入模态时, 若所述的负载出现故障,所述的逻辑控制器通过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使所述的低压断路器 打开。
[0020]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采用一个 断路器元件替代现有3个必备断路器元件,降低成本;其联动关系简洁可靠,解决了现有联 动关系必须控制两个断路器,相对结构比较复杂,延时不尽匹配,可能引发次生故障,妨碍 了低压用户正常用电等问题,并节约了逻辑保护控制部分成本支出。
附图说明
[0021] 附图1为现有的双电源接入系统的示意图。
[0022] 附图2为本发明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的静触头部分的示意图。
[0023] 附图3为本发明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的动触头部分示意图。
[0024] 附图4为本发明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的第一接入模态示意图。
[00巧]附图5为本发明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的第二接入模态示意图。
[00%] 附图6为本发明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的断流模态示意图。
[0027] 附图7为本发明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的断流模态示意图。
[002引附图8为本发明的低压S模态转切装置的示意图。
[0029] 附图9为本发明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由第一接入模态转切至第二接入模态的 不意图。
[0030] 附图10为本发明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的主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31] 附图11为本发明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的电源异常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0032] 附图12为本发明的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的负载故障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34] 实施例一:一种用于实现双路电源与负载之间的模态转切的低压立模态转切装 置,包括静触头部分和动触头部分。
[0035] 如附图2所示,静触头部分包括第一静触头al、第二静触头a2和第=静触头曰3, 其中第一静触头al、第二静触头曰2分别对应连接两路电源,而第=静触头曰3则与负载相 连接。第一静触头al、第二静触头a2相对于第=静触头a3而对称设置,例如将第=静触 头曰3设置在第一静触头al和第二静触头曰2之间连线的中垂线上,且第一静触头al和第 二静触头曰2之间连线的中点分别与第一静触头al、第二静触头曰2、第=静触头曰3 =者之 间的距离均相等。
[0036] 如附图3所示,动触头部分包括第一动触头bl、第二动触头b2、第=动触头b3,第 一动触头bl和第二动触头b2之间经过低压断路器化相连接,第一动触头bl和第S动触 头b3之间通过导体连接线相导通连接,第二动触头b2和第=动触头b3之间则通过绝缘体 连接线相绝缘连接。第一动触头bl和第二动触头b2的相对位置关系与第一静触头al和 第二静触头a2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第二动触头b2和第=动触头b3的相对位置关系与第 =静触头a3和第一静触头al或者第=静触头a3和第二静触头a2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 因此,第一动触头bl和第二动触头b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静触头al和第二静触头曰2之间 的距离相等,第=动触头b3设置在第一动触头bl和第二动触头b2之间连线的中垂线上, 且第一动触头bl和第二动触头b2之间连线的中点分别与第一动触头bl、第二动触头b2、 第=动触头b3 =者之间距离均相等。第一动触头bl和第二动触头b2之间的连线形成动 触头部分的转动轴,而转动轴的中屯、形成动触头部分的转动中屯、,动触头部分既可W绕转 动轴转动,也可W绕转动中屯、转动。
[0037] 该低压=模态转切装置具有=种模态,分别为:实现一路电源与负载相连接的第 一接入模态、实现另一路电源与负载相连接的第二接入模态、两路电源均不接入负载的断 流模态。
[00測如附图4所示为第一接入模态。此时,第一静触头al与第S动触头b3相重合接 触,第S静触头曰3与第二动触头b2相重合接触,低压断路器化闭合值L-h表示低压断路 器化处于闭合位置)。从而,第一静触头al所连接的一路电源注入低压网的电流11,依次 通过第=动触头b3-第一动触头bl-低压断路器Dk第二动触头b2而到达第=静触头曰3, 从而连接至用户侧负载,而第二动触头b2与第=动触头b3之间绝缘连接,无通流能力。 [0039] 如附图5所示为第二接入模态。此时,第二静触头a2与第=动触头b3相重合接 触,第S静触头a3与第二动触头b2相重合接触,低压断路器化闭合。从而,第二静触头曰2 所连接的一路电源注入低压网的电流12,依次通过第=动触头b3-第一动触头bl-低压断 路器Dk第二动触头b2而到达第S静触头曰3,从而连接至用户侧负载。 W40] 断流模态具有两种情况,分别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附图6所示的断流模态中, 第一静触头al与第一动触头bl相重合接触、第二静触头a2与第二动触头b2相重合接触, 第S静触头曰3、第S动触头b3分别位于转动轴的两侧,低压断路器化打开值表示低压 断路器化处于分开位置)。而附图7所示的断流模态中,第一静触头al与第二动触头b2 相重合接触、第二静触头a2与第一动触头bl相重合接触,第=静触头a3、第=动触头b3分 别位于转动轴的两侧,低压断路器化打开。附图6所示的断流模态由附图5所示的第二接 入模态中动触头部分绕其旋转中屯、在纸面方向逆时针转动90度得到,而附图7所示的断流 模态由附图4所示的第一接入模态中动触头部分绕其旋转中屯、在纸面方向顺时针转动90 度得到,在上述转动过程中,要避免第=动触头b3与第=静触头a3重合接触。在断流模态 下,停止向第S静触头a3,即用户负载供电。
[0041] 如附图8所示,上述低压=模态转切装置除了包括上述静触头部分和动触头部分 W外,还包括电动操作机构D和逻辑控制器K,其中,电动操作机构D用于驱动动触头部分绕 转动轴或转动中屯、转动W及控制低压断路器化开闭,从而转切模态,该电动操作机构D在 逻辑控制器K根据触发信号的控制之下而工作。
[0042] 该逻辑控制器K采用的控制方法包括S部分,分别为:主控制方法、电源异常控制 方法和负载故障控制方法。
[0043] 1、主控制方法:
[0044] 该主控制方法在至少一路电源符合要求且负载无故障时采用,实现电源对负载的 供电。
[0045] 如附图10所示,该主控制方法为:当低压=模态转切装置新接入时,其处于断流 模态,例如附图8所示的运种断流模态,此时第一静触头al与第二动触头b2相重合接触, 第二静触头a2与第一动触头bl相重合接触,第=静触头a3、第=动触头b3分别位于转动 轴的两侧,低压断路器化打开。
[0046] 逻辑控制器K根据一路电源(例如第一静触头al所连接的电源,称之为电源一) 获得的触发信号判断该路电源是否符合允许条件,检测当前电源(电源一)符合允许条件 为:
[0047]
W48] 其中,化为低压网电压额定值;U,为进线电源一的低压网电压值;Ui、U2、U3分别表 示进线电源一的A相、B相和C相的检测电压值;I。为低压网电流额定值;I为低压用户 侧最大需求负荷电流。
[0049] 判断结果若为若是,即符合电压质量要求,且认定低压网系统容量足够大的情况 下,则控制电动操作机构D驱动低压S模态转切装置转动至该路电源所连接的第一静触头 al或第二静触头a2与第=动触头b3相重合接触、第=静触头a3与第二动触头b2相重合 接触。本实施例中,即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绕其转动中屯、转动至第一静触头al与第=动触 头b3相重合接触、第=静触头曰3与第二动触头b2相重合接触,对应于附图4所示的第一 接入模态时各个触头的位置关系,并闭合低压断路器化,即可实现电源一对低压端电力用 户正常供电。
[0050] 反之,遇检测到进线电源一不符合允许条件: W51]Ui= 0
[0052]
阳05引其中,Ui为检测电压值;i=1,2, 3分别表示A相、B相和C相,Ue为低压网电压额 定值,即出现进线电源一任何一相电压为零或者超过(下降)至设定电压阔值W下,此时需 阻止低压用户端选择进线电源一,故控制电动操作机构D驱动低压=模态转切装置转动至 另一路电源所连接的第二静触头曰2或第一静触头al与第=动触头b3相重合接触、第=静 触头a3与第二动触头b2相重合接触。本实施例中,则转动至第二静触头a2与第S动触头 b3相重合接触、第=静触头a3与第二动触头b2相重合接触,使第二静触头a2所连接的一 路电源,称之为电源二,成为待接入的电源。该过程中,低压=模态转切装置首先由断流模 态绕其转动中屯、转动附图9中左侧所示的状态,再绕其转动轴转动至附图9中右侧所示的 状态。此时,低压断路器化仍处于分开位置。然后,逻辑控制器K根据由当前接入的另一 路电源(电源二)获得的触发信号判断该路电源是否符合允许条件,判断条件与电源一的 判断条件相类似。判断结果若为是,则控制电动操作机构D驱动低压断路器化闭合,实现 电源二接入的第二接入模态,判断结果若为否,则逻辑控制器K发出提示信号,来提示低压 端负载进线电源一和电源二均未能提供正常电源。而当通过电源一或电源二正常供电时, 逻辑控制器K也可W发出电源一或电源二已正常供电的提示信息。
[0054] 附图10中所示为先判断电源一是否符合要求的情况,也可W先判断电源二。
[0055] 2、电源异常控制方法:
[0056] 电源异常控制方法在至少当前接入的一路电源出现异常且负载无故障时采用。
[0057] 电源异常控制方法为:在第一接入模态或第二接入模态时,若当前接入的一路电 源出现失压异常(缺相)等不良工况时,即出现低压网A相UB相,A相UC相,B相UC相 或者A相,B相,C相,甚至A相UB相UC相电压为零时,逻辑控制器K优先触发来通过电 动操作机构D使低压断路器DL打开,停止向负载供电,同时,逻辑控制器K发出对应保护动 作的故障信息,然后逻辑控制器K在设定的延时时间(如设定为1-6秒中的任意时间)后 再次判断接入的该路电源是否符合允许条件(或判断是否确实为该路电源出现电源失压 等不良工况)。判断条件为: 阳化E
[0059] 其中,Ui为检测电压值,i= 1,2, 3分别表示A相、B相和C相,U。为低压网电压额 定值。 W60] 此时可能出现S种不同状况:
[0061] (1)当判断结果为是(即是否确实为该路电源出现电源失压等不良工况的判断结 果为否)时,表明仅出现电压闪变,此时,再次触发逻辑控制器K,来控制电动操作机构D驱 动低压断路器化闭合而恢复原先的第一接入模态或第二接入模态,恢复向低压负载供电, 同时,逻辑控制器K发出对应恢复低压端负载供电信息;
[0062] (2)当判断结果为否(即是否确实为该路电源出现电源失压等不良工况的判断结 果为是)时,控制电动操作机构D使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绕转动轴转动至第二接入模态或 第一接入模态时的位置,接着逻辑控制器K判断当前接入的该路电源是否符合允许条件, 若是,则控制电动操作机构D驱动低压断路器化闭合,低压S模态转切装置转切至第二接 入模态或第一接入模态,恢复向低压负载供电,同时,逻辑控制器K发出对应恢复低压端负 载供电信息;
[0063] (3)当判断结果为否(即是否确实为该路电源出现电源失压等不良工况的判断结 果为是),且判断另一路电源是否符合允许条件的判断结果也为否时,逻辑控制器K控制电 动操作机构D驱动低压=模态转切装置绕转动中屯、转动而转切至断流模态。
[0064] 附图11所示的是先接入电源一而其发生失压异常(缺相)等不良工况时的流程 图。低压用户端接入电源二而出现失压(缺相)时的流程推演类似该流程图。 阳0化]3、负载故障控制方法:
[0066] 负载故障控制方法在负载故障时使用,负载故障包括短路(二相、=相)、单相接 地、短路接地(二相、=相)、过负荷等不良工况。
[0067] 如附图12所示,负载故障控制方法为:在第一接入模态或第二接入模态时,根据 判断条件: 7'姻含!;。. e= 2:,':3 闺]好,
[0069] 进行判断,其中,I'diw为短路电流(二相、立相);iyz为短路电流保护动作预制 值;Id为单相接地电流;iYS为单相接地保护动作预设值;Id,为短路接地电流(二相、S 相);i,d为短路接地保护动作设定值;Ifz为负载电流,igz为最大过负荷电流值。若负载出 现故障,则对应保护动作值触发逻辑控制器K,逻辑控制器K通过电动操作机构D使低压断 路器化打开,停止低压端负载供电。同时,逻辑控制器K发出对应保护动作的故障信息。
[0070] 附图12所示为在电源一供电时,低压断路器化W下发生内部不良工况时的流程 图,对于在电源二供电的方式下低压断路器DLW下发生内部不良工况时的流程图与其类 似。
[0071] 上述低压=模态切换装置,其赋予明确清晰的逻辑判断,能够正确识别用户侧的 短路、接地、失压、过载等出现的不良状况,解决了现用断路器化1、化2、DL3之间的保护层 级关联,从而替代现有的低压两路电源转换装置,本低压=模态切换装置采用一个断路器 来替代3个必备的断路器原件,其成本较低、相对结构简洁,联动关系简洁可靠。
[0072]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W实施,并不能W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 一种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用于实现双路电源与负载之间的模态转切,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静触头部分和动触头部分; 所述的静触头部分包括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第三静触头,所述的第一静触头、所 述的第二静触头分别对应连接两路所述的电源,所述的第三静触头与所述的负载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静触头、所述的第二静触头相对于所述的第三静触头而对称设置; 所述的动触头部分包括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三动触头,所述的第一动触头和所 述的第二动触头之间经过低压断路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的第三动触头之间 相导通连接,所述的第二动触头和所述的第三动触头之间相绝缘连接;所述的第一动触头 和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的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的第二静触头的相对位 置关系一致,所述的第二动触头和所述的第三动触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的第三静触头 和所述的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所述的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的第二 动触头之间的连线形成所述的动触头部分的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的中心形成所述的动触 头部分的转动中心; 所述的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具有实现一路所述的电源与所述的负载相连接的第一接 入模态、实现另一路所述的电源与所述的负载相连接的第二接入模态以及两路所述的电源 均不接入所述的负载的断流模态; 在所述的第一接入模态时,所述的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三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所述 的第三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闭合,所述的第三动触 头所连接的一路所述的电源接入所述的负载; 在所述的第二接入模态时,所述的第二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三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所述 的第三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闭合,所述的第三动触 头所连接的一路所述的电源接入所述的负载; 在所述的断流模态时,所述的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一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所述的第 二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或所述的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相重 合接触、所述的第二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一动触头相重合接触,且所述的第三静触头、所述的 第三动触头分别位于所述的转动轴的两侧,所述的低压断路器打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动触头和所 述的第三动触头之间通过导体连接线相导通连接,所述的第二动触头和所述的第三动触头 之间通过绝缘连接线相绝缘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驱动所述 的动触头部分绕所述的转动轴或所述的转动中心转动以及控制所述的低压断路器开闭而 转切模态的电动操作机构、根据触发信号而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的逻辑控制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逻辑控制器采用 的控制方法包括在至少一路所述的电源符合要求且所述的负载无故障时的主控制方法、在 至少当前接入的一路所述的电源出现异常且所述的负载无故障时的电源异常控制方法、在 所述的负载故障时的负载故障控制方法; 所述的主控制方法为:当所述的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新接入时其处于所述的断流模 态;所述的逻辑控制器根据一路所述的电源获得的触发信号判断该路所述的电源是否符合 允许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驱动所述的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转动至该路 所述的电源所连接的所述的第一静触头或所述的第二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三动触头相重合 接触、所述的第三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相重合接触,并闭合所述的低压断路器;若 否,则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驱动所述的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转动至另一路所述的电源 所连接的所述的第二静触头或所述的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三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所述的 第三静触头与所述的第二动触头相重合接触,所述的逻辑控制器根据另一路所述的电源获 得的触发信号判断该路所述的电源是否符合允许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 驱动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闭合,若否,则所述的逻辑控制器发出提示信号; 电源异常控制方法为:在所述的第一接入模态或所述的第二接入模态时,若当前接入 的一路所述的电源出现失压异常时,所述的逻辑控制器通过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使所述的 低压断路器打开,所述的逻辑控制器在设定的延时时间后再次判断接入的该路所述的电源 是否符合允许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驱动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闭合而恢复 所述的第一接入模态或所述的第二接入模态,若否,则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使所述的 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绕所述的转动轴转动至所述的第二接入模态或第一接入模态时的位 置,所述的逻辑控制器判断当前接入的该路所述的电源是否符合允许条件,若是,则控制所 述的电动操作机构驱动所述的低压断路器闭合,所述的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转切至所述的 第二接入模态或所述的第一接入模态,如否,则控制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驱动所述的低压 三模态转切装置绕所述的转动中心转动而转切至所述的断流模态; 所述的负载故障控制方法为:在所述的第一接入模态或所述的第二接入模态时,若所 述的负载出现故障,所述的逻辑控制器通过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使所述的低压断路器打 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83110.XA CN105140060B (zh) | 2015-09-15 | 2015-09-15 | 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83110.XA CN105140060B (zh) | 2015-09-15 | 2015-09-15 | 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40060A true CN105140060A (zh) | 2015-12-09 |
CN105140060B CN105140060B (zh) | 2017-07-07 |
Family
ID=54725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83110.XA Active CN105140060B (zh) | 2015-09-15 | 2015-09-15 | 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40060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54336A (ja) * | 1994-03-15 | 1995-10-03 | Kyoritsu Keiki Kk | 電源切替器 |
CN2546990Y (zh) * | 2002-05-16 | 2003-04-23 | 张仲 | 高压双电源转换负荷开关 |
CN101266894A (zh) * | 2008-04-03 | 2008-09-17 | 黄勤飞 | 一种智能高压双电源切换开关 |
CN201167247Y (zh) * | 2008-01-29 | 2008-12-17 | 叶忻泉 | 智能双电源投切装置的操作机构 |
CN201904246U (zh) * | 2010-12-03 | 2011-07-20 | 黄文平 |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CN104681329A (zh) * | 2015-02-27 | 2015-06-03 | 支朝乾 |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 |
CN204905071U (zh) * | 2015-09-15 | 2015-12-23 |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 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 |
-
2015
- 2015-09-15 CN CN201510583110.XA patent/CN1051400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54336A (ja) * | 1994-03-15 | 1995-10-03 | Kyoritsu Keiki Kk | 電源切替器 |
CN2546990Y (zh) * | 2002-05-16 | 2003-04-23 | 张仲 | 高压双电源转换负荷开关 |
CN201167247Y (zh) * | 2008-01-29 | 2008-12-17 | 叶忻泉 | 智能双电源投切装置的操作机构 |
CN101266894A (zh) * | 2008-04-03 | 2008-09-17 | 黄勤飞 | 一种智能高压双电源切换开关 |
CN201904246U (zh) * | 2010-12-03 | 2011-07-20 | 黄文平 |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CN104681329A (zh) * | 2015-02-27 | 2015-06-03 | 支朝乾 |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 |
CN204905071U (zh) * | 2015-09-15 | 2015-12-23 |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 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40060B (zh) | 2017-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216644B1 (en) | Distributed protection system for power supply at sections of electrified railway propulsion system | |
CN1725590A (zh) | 一种降压变压器及其中低压侧母线的继电保护方法 | |
CN112491040A (zh) | 用于超导电缆备用电源线路的自动切换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 |
CN113135125A (zh) | 一种电气化铁路贯通供电系统 | |
CN101383504B (zh) | 一种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母线的智能式自动重合闸 | |
CN204905071U (zh) | 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 | |
CN100492801C (zh) | 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完成极隔离的方法 | |
CN100544153C (zh) | 基于两侧tv的重合闸选线加速判别方法 | |
CN214412259U (zh) | 一种it供电系统漏电保护装置 | |
CN105140060A (zh) | 低压三模态转切装置 | |
CN104932311A (zh) | 一种三相扩展供电的控制系统 | |
CN103532111A (zh) | 一种开关站进线与出线保护装置 | |
CN201773754U (zh) | 大容量试验站用短路冲击发电机保护真空断路器 | |
CN107196404A (zh) | 一种ups装置及其电源切换控制方法 | |
CN112003239A (zh) | 一种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206727427U (zh) | 中压开关设备 | |
CN207367902U (zh) | 一种快速分闸装置 | |
CN206235869U (zh) | 一种冷却器的控制电路 | |
CN105356585B (zh) | 断路器合闸闭锁回路 | |
CN203415965U (zh) | 一种开关站进线与出线保护装置 | |
CN103972865A (zh) | 一种防止电动机投切于短路故障的控制方法 | |
CN103018631A (zh) | 10kV接地选线系统 | |
CN107834525A (zh) | 一种轨道交通多流制供电系统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 |
CN202856347U (zh) | 抑制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弧用rc阻尼装置 | |
CN202929158U (zh) | 10kV接地选线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