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3118B - 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33118B CN105133118B CN201510420738.8A CN201510420738A CN105133118B CN 105133118 B CN105133118 B CN 105133118B CN 201510420738 A CN201510420738 A CN 201510420738A CN 105133118 B CN105133118 B CN 1051331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yarn
- bearing
- cored
- fasci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在罗拉中,第一步:通过包覆运动,短纤粗纱(102)被芯纱(101)做包覆运动,形成包芯纱;第二步:通过包缠运动,第一步形成的包芯纱被包缠纱(103)做包缠运动,形成包芯包缠纱。本发明中把芯纱(101)进行包覆的短纤粗纱(102)的含量减低了要求,短纤维的含量低于30%即可成纱。而且在本发明中由于包缠纱103对纱体的包缠,短纤维不会再纱体中产生滑移。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尤其是一种消耗短纤粗纱的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二、 背景技术
各种包芯纱技、包缠纱、赛络纺、嵌入纺、赛络菲尔纺在牛仔、针织、家纺等领域应用较广,因此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纺织方法和装置,现有的包芯纱技术是短纤包长丝结构,有滑移现象,为了保证包覆质量,一般短纤维含量不能低于60%。赛络菲尔纺纱是短纤包缠长丝结构,短纤滑移明显。嵌入式纺纱是两种赛络菲尔纺纱再进行赛络纺生产的纱线,成双包缠结构,短纤不滑移,结构稳定,但是短纤维比例不能低于60%,否则不能成纱。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因此降低了对短纤粗纱在纱体中含量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包含有作为主体的芯纱、设置在芯纱外层并且按照包覆方式分布的短纤粗纱、设置在短纤粗纱外层并且按照包缠方式分布的包缠纱。
由于设置为了芯纱、短纤粗纱和包缠纱,对芯纱进行了包覆的短纤粗纱和包缠的包缠纱对纱体中短纤维粗纱的含量降低了要求。
本发明设置为了,按照包覆和包缠的方式把短纤粗纱与芯纱联接、把包缠纱1与短纤粗纱联接。
本发明设置为了,短纤粗纱设置为按照环绕贴服方式设置在芯纱的外层上并且短纤粗纱设置为沿芯纱的轴线方向呈平行分布,包缠纱设置为按照缠绕方式设置在短纤粗纱的外层上并且包缠纱设置为沿芯纱的轴线方向呈螺旋线分布。
本发明设置为了,芯纱设置为氨纶丝、各种涤纶、锦纶长丝的长丝线或棉、麻、丝、毛、黏胶、涤纶的短纤纯纺及混纺而成的短纤维纱线。
本发明设置为了,短纤粗纱设置为短纤粗纱或棉/黏35/65混纺粗纱。
本发明设置为了,包缠纱设置为涤纶、锦纶长丝的长丝或棉、麻、丝、毛、黏胶、涤纶的短纤纯纺及者混纺而成的短纤维纱线。
本发明设置为了,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装置,包含有支座Ⅰ、支座Ⅱ、传动罗拉、粗纱吊锭、双导丝轮、前罗拉、管纱、中罗拉和后罗拉,
支座Ⅰ和支座Ⅱ设置为并列排列分布并且支座Ⅰ和支座Ⅱ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传动罗拉与双导丝轮的两个输入端部分别联接,双导丝轮的两个输出端部分别设置为与前罗拉的输入端部联接,粗纱吊锭的输出端部设置为依次通过后罗拉和中罗拉与前罗拉的输入端部联接,前罗拉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导纱钩和纲领钢丝圈与管纱的输入端部联接。
传动罗拉设置为包含有前罗拉和后罗拉并且后罗拉设置为与动力轴联接。
双导丝轮设置为包含有导丝轮Ⅰ和导丝轮Ⅱ并且导丝轮Ⅰ和导丝轮Ⅱ设置在同一个轴上,支座Ⅰ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传动罗拉与双导丝轮的导丝轮Ⅰ输入端部联接并且支座Ⅱ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传动罗拉与双导丝轮的导丝轮Ⅱ输入端部联接。
前罗拉设置为包含有前上罗拉和前下罗拉并且前上罗拉和前下罗拉设置为相对应分布,中罗拉设置为包含有中上罗拉和中下罗拉并且中上罗拉和中下罗拉设置为相对应分布,后罗拉设置为包含有后上罗拉和后下罗拉并且后上罗拉和后下罗拉设置为相对应分布,前下罗拉和中下罗拉设置为通过传动皮带与动力轴联接并且后下罗拉设置为与动力轴联接。
本发明设置为了,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方法,
其步骤:在罗拉中,第一步:通过包覆运动,把短纤粗纱作用芯纱上形成包芯纱,第二步:通过包缠运动,把包缠纱作用包芯纱上形成包芯包缠纱
本发明设置为了,其步骤是:
把包缠纱管放置在支座Ⅰ上,把芯纱管放置在支座Ⅱ上,把短纤粗纱管放置在粗纱吊锭上,包缠纱和芯纱经过传动罗拉和双导丝轮喂入前罗拉中,短纤粗纱经过后罗拉和中罗拉喂入前罗拉中,短纤粗纱在前罗拉钳口处对芯纱进行包覆形成包芯纱,包缠纱以一定的间距在前罗拉钳口处对第一步形成的包芯纱进行包缠形成包芯包缠纱,再缠绕到管纱上。
本发明设置为了,芯纱设置为40D氨纶丝,短纤粗纱设置为棉/黏35/65混纺粗纱,包缠纱设置为18D/2F导电涤纶长丝, 包芯包缠纱设置为21S包芯包缠纱,步骤:
支座Ⅱ上的氨纶丝线经过传动罗拉和双导丝轮喂入前罗拉;粗纱吊锭上的包覆芯纱的外包棉/黏35/65混纺粗纱线,经后罗拉和中罗拉喂入前罗拉,积极包覆在支座Ⅱ输出的芯纱,芯纱设置为拉伸倍数3倍,形成棉黏包氨纶丝包芯纱结构;支座Ⅰ上外层包缠18D/2F导电涤纶长丝线,设置为预加张力8-10CN,经过传动罗拉和双导丝轮喂入前罗拉,对棉黏氨纶包芯纱进行包缠,形成长丝包芯包缠纱结构;包芯包缠纱经过导纱钩和纲领钢丝圈进行卷绕形成管纱7。
在本技术方案中,包覆是指包容覆盖,包缠是指包裹缠绕。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改变了现有制作纱线需要把纤维捻制成纱线的工艺,引入了包覆和包缠的制作工艺,把纤维制成纱线,不但利用了短纤粗纱,也提高了纱线的各项性能指标。
在本技术方案中,包覆和包缠运动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四、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装置的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包含有芯纱101、短纤粗纱102和包缠纱103,短纤粗纱102设置为按照环绕贴服方式设置在芯纱101的外层上并且短纤粗纱102设置为沿芯纱101的轴线方向呈平行分布,包缠纱103设置为按照缠绕方式设置在短纤粗纱102的外层上并且包缠纱103设置为沿芯纱101的轴线方向呈螺旋线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芯纱101设置氨纶丝、各种涤纶、锦纶长丝的长丝线或棉、麻、丝、毛、黏胶、涤纶的短纤纯纺及混纺而成的短纤维纱线。
在本实施例中,短纤粗纱102设置为短纤粗纱或棉/黏35/65混纺粗纱。
在本实施例中,包缠纱103设置为涤纶、锦纶长丝的长丝或棉、麻、丝、毛、黏胶、涤纶的短纤纯纺及者混纺而成的短纤维纱线。
在本实施例中,芯纱101设置为40D氨纶丝,短纤粗纱102设置为棉/黏35/65混纺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18D/2F导电涤纶长丝, 成纱设置为21S包芯包缠纱。
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第二个实施例,芯纱101设置氨纶丝。短纤粗纱102设置为短纤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涤纶。芯纱101设置为40D氨纶丝。
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第三个实施例,芯纱101设置各种涤纶。短纤粗纱102设置为棉/黏35/65混纺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锦纶长丝的长丝。芯纱101设置为40D氨纶丝。
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第四个实施例,芯纱101设置棉、麻、丝、毛、黏胶、涤纶的短纤纯纺及混纺而成的短纤维纱线。短纤粗纱102设置为棉/黏35/65混纺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棉、麻、丝、毛、黏胶、涤纶的短纤纯纺及者混纺而成的短纤维纱线。
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第五个实施例,芯纱101设置为40D氨纶丝,短纤粗纱102设置为棉/黏35/65混纺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18D/2F导电涤纶长丝, 成纱设置为21S包芯包缠纱。
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第六个实施例,芯纱101设置氨纶丝、各种涤纶或锦纶长丝的长丝线。短纤粗纱102设置为短纤粗纱或棉/黏35/65混纺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涤纶或锦纶长丝的长丝。
图2为本发明的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装置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装置,包含有支座Ⅰ1、支座Ⅱ2、传动罗拉3、粗纱吊锭4、双导丝轮5、前罗拉6、管纱7、中罗拉8和后罗拉9,
支座Ⅰ1和支座Ⅱ2设置为并列排列分布并且支座Ⅰ1和支座Ⅱ2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传动罗拉3与双导丝轮5的两个输入端部分别联接,双导丝轮5的两个输出端部分别设置为与前罗拉6的输入端部联接,粗纱吊锭4的输出端部设置为依次通过后罗拉9和中罗拉8与前罗拉6的输入端部联接,前罗拉6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导纱钩和纲领钢丝圈与管纱7的输入端部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罗拉3设置为包含有前罗拉31和后罗拉32并且后罗拉32设置为与动力轴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双导丝轮5设置为包含有导丝轮Ⅰ51和导丝轮Ⅱ52并且导丝轮Ⅰ51和导丝轮Ⅱ52设置在同一个轴上,支座Ⅰ1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传动罗拉3与双导丝轮5的导丝轮Ⅰ51输入端部联接并且支座Ⅱ2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传动罗拉3与双导丝轮5的导丝轮Ⅱ52输入端部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前罗拉6设置为包含有前上罗拉61和前下罗拉62并且前上罗拉61和前下罗拉62设置为相对应分布,中罗拉8设置为包含有中上罗拉81和中下罗拉82并且中上罗拉81和中下罗拉82设置为相对应分布,后罗拉9设置为包含有后上罗拉91和后下罗拉92并且后上罗拉91和后下罗拉92设置为相对应分布,前下罗拉62和中下罗拉82设置为通过传动皮带与动力轴联接并且后下罗拉92设置为与动力轴联接。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
其步骤是:
把包缠纱103管放置在支座Ⅰ1上,把芯纱101管放置在支座Ⅱ2上,把短纤粗纱102管放置在粗纱吊锭4上,包缠纱103和芯纱101经过传动罗拉3和双导丝轮5倒入在前罗拉6中,短纤粗纱102经过后罗拉9和中罗拉8倒入在前罗拉6中,短纤粗纱102在前罗拉6中对芯纱101进行包覆形成包芯纱,包缠纱103在前罗拉6中对包芯纱进行包缠形成包芯包缠纱,再缠绕到管纱7上。
在本实施例中,芯纱101设置为40D氨纶丝,短纤粗纱102设置为棉/黏35/65混纺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18D/2F导电涤纶长丝, 包芯包缠纱设置为21S包芯包缠纱,步骤:
支座Ⅱ2上的氨纶丝线经过传动罗拉3和双导丝轮5喂入前罗拉6;粗纱吊锭4上的包覆芯纱的外包棉/黏35/65混纺粗纱,粗纱定量设置为5.5g/10m,经后罗拉9和中罗拉8喂入前罗拉6,积极包覆在支座Ⅱ2输出的芯纱101,芯纱101设置为牵伸倍数3倍,形成棉黏包氨纶丝包芯纱结构;支座Ⅰ1上外层包缠18D/2F导电涤纶长丝线,经过传动罗拉3和双导丝轮5喂入前罗拉6,对棉黏氨纶包芯纱进行包缠,包缠纱103设置为预加张力8-10CN,形成长丝包芯包缠纱结构;包芯包缠纱经过导纱钩和纲领钢丝圈进行卷绕形成管纱7。
通过试验,其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生产的包芯包缠纱,纱体中短纤维2的含量为25%,包芯包缠纱线断裂强度16cn/dtex,指标优于同类产品。
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芯纱101设置氨纶丝。短纤粗纱102设置为短纤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涤纶。芯纱101设置为40D氨纶丝。包缠纱103设置为预加张力8CN。
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芯纱101设置各种涤纶。短纤粗纱102设置为棉/黏35/65混纺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锦纶长丝的长丝。芯纱101设置为40D氨纶丝。包缠纱103设置为预加张力10CN。
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方法的第四个实施例,芯纱101设置棉、麻、丝、毛、黏胶、涤纶的短纤纯纺及混纺而成的短纤维纱线。短纤粗纱102设置为棉/黏35/65混纺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棉、麻、丝、毛、黏胶、涤纶的短纤纯纺及者混纺而成的短纤维纱线。包缠纱103设置为预加张力9CN。
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方法的第五个实施例,芯纱101设置为40D氨纶丝,短纤粗纱102设置为棉/黏35/65混纺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18D/2F导电涤纶长丝,成纱设置为21S包芯包缠纱。包缠纱103设置为预加张力8.5-9.5CN。
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方法的第六个实施例,芯纱101设置氨纶丝、各种涤纶或锦纶长丝的长丝线。短纤粗纱102设置为短纤粗纱或棉/黏35/65混纺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涤纶或锦纶长丝的长丝。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置为了芯纱101、短纤粗纱102和包缠纱103,对芯纱101进行了包覆的短纤粗纱102和包缠的包缠纱103对纱体中短纤维粗纱2的含量降低了要求。
2、由于设置为了包覆和包缠运动,不再出现滑移现象,提高了包芯包缠纱的质量。
3、由于设置为了支座Ⅰ1、支座Ⅱ2、传动罗拉3、粗纱吊锭4、双导丝轮5、前罗拉6、管纱7、中罗拉8和后罗拉9,以及包缠纱103的间距喂入,实现了包覆和包缠运动运动。
4、由于设置为了传动罗拉3和双导丝轮5,保证了制作工艺的涨紧力的要求。
5、由于设置为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3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的一种实现形式,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的其他变形,增加或者减少其中的成份或步骤,或者将本发明用于其他的与本发明接近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支座Ⅰ(1)、支座Ⅱ(2)、传动罗拉(3)、粗纱吊锭(4)、双导丝轮(5)、前罗拉(6)、管纱(7)、中罗拉(8)和后罗拉(9),支座Ⅰ(1)和支座Ⅱ(2)设置为并列排列分布并且支座Ⅰ(1)和支座Ⅱ(2)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传动罗拉(3)与双导丝轮(5)的两个输入端部分别联接,双导丝轮(5)的两个输出端部分别设置为与前罗拉(6)的输入端部联接,粗纱吊锭(4)的输出端部设置为依次通过后罗拉(9)和中罗拉(8)与前罗拉(6)的输入端部联接,前罗拉(6)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导纱钩和钢领钢丝圈与管纱(7)的输入端部联接;
传动罗拉(3)设置为包含有前罗拉(31)和后罗拉(32)并且后罗拉(32)设置为与动力轴联接;
双导丝轮(5)设置为包含有导丝轮Ⅰ(51)和导丝轮Ⅱ(52)并且导丝轮Ⅰ(51)和导丝轮Ⅱ(52)设置在同一个轴上,支座Ⅰ(1)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传动罗拉(3)与双导丝轮(5)的导丝轮Ⅰ(51)输入端部联接并且支座Ⅱ(2)的输出端部设置为通过传动罗拉(3)与双导丝轮(5)的导丝轮Ⅱ(52)输入端部联接;
前罗拉(6)设置为包含有前上罗拉(61)和前下罗拉(62)并且前上罗拉(61)和前下罗拉(62)设置为相对应分布,中罗拉(8)设置为包含有中上罗拉(81)和中下罗拉(82)并且中上罗拉(81)和中下罗拉(82)设置为相对应分布,后罗拉(9)设置为包含有后上罗拉(91)和后下罗拉(92)并且后上罗拉(91)和后下罗拉(92)设置为相对应分布,前下罗拉(62)和中下罗拉(82)设置为通过传动皮带与动力轴联接并且后下罗拉(92)设置为与动力轴联接。
2.一种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
其步骤:在罗拉中,第一步:通过包覆运动,把短纤粗纱(102)作用芯纱(101)上形成包芯纱,第二步:通过包缠运动,把包缠纱(103)作用包芯纱上形成包芯包缠纱;
其中其步骤是:
把包缠纱(103)管放置在支座Ⅰ(1)上,把芯纱(101)管放置在支座Ⅱ(2)上,把短纤粗纱(102)管放置在粗纱吊锭(4)上,包缠纱(103)和芯纱(101)经过传动罗拉(3)和双导丝轮(5)喂入前罗拉(6)中,短纤粗纱(102)经过后罗拉(9)和中罗拉(8)喂入前罗拉(6)中,短纤粗纱(102)在前罗拉(6)钳口处对芯纱(101)进行包覆形成包芯纱,包缠纱(103)以一定的间距在前罗拉(6)钳口处对第一步形成的包芯纱进行包缠形成包芯包缠纱,再缠绕到纱管上形成管纱(7),
芯纱(101)设置为40D氨纶丝,短纤粗纱(102)设置为棉/黏35/65混纺粗纱,包缠纱(103)设置为18D/2F导电涤纶长丝, 包芯包缠纱设置为21S包芯包缠纱,步骤:支座Ⅱ(2)上的氨纶丝线经过传动罗拉(3)和双导丝轮(5)喂入前罗拉(6);粗纱吊锭(4)上的包覆芯纱的外包棉/黏35/65混纺粗纱线,经后罗拉(9)和中罗拉(8)喂入前罗拉(6),积极包覆在支座Ⅱ(2)输出的芯纱(101),芯纱(101)设置为拉伸倍数3倍,形成棉黏包氨纶丝包芯纱结构;支座Ⅰ(1)上外层包缠18D/2F导电涤纶长丝线,设置为预加张力8-10CN,经过传动罗拉(3)和双导丝轮(5)喂入前罗拉(6),对棉黏氨纶包芯纱进行包缠,形成长丝包芯包缠纱结构;包芯包缠纱经过导纱钩和钢领钢丝圈进行卷绕形成管纱(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20738.8A CN105133118B (zh) | 2015-07-17 | 2015-07-17 | 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20738.8A CN105133118B (zh) | 2015-07-17 | 2015-07-17 | 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33118A CN105133118A (zh) | 2015-12-09 |
CN105133118B true CN105133118B (zh) | 2017-12-08 |
Family
ID=54718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20738.8A Active CN105133118B (zh) | 2015-07-17 | 2015-07-17 | 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331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8810A (zh) * | 2016-08-11 | 2016-10-26 | 苏州维杰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637568B (zh) * | 2016-12-22 | 2019-03-12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复合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217352A (zh) * | 2017-06-16 | 2017-09-29 | 中原工学院 | 一种精纺断彩弹力包绕纱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60587A (zh) * | 2017-07-05 | 2017-12-12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相变储热包芯纱的制备方法 |
CN107119367A (zh) * | 2017-07-13 | 2017-09-01 | 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抗静电丝光棉及其制作工艺 |
CN107385613A (zh) * | 2017-07-18 | 2017-11-24 |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包芯包缠长丝短纤复合纱及生产装置 |
CN107503017A (zh) * | 2017-09-15 | 2017-12-22 | 中原工学院 | 一种舒适护肤保健性平行纺包缠柔软纱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904705A (zh) * | 2017-12-18 | 2018-04-13 | 辽东学院 | 纯锦纶短纤维梳理成条工艺方法 |
CN108053818B (zh) * | 2018-01-25 | 2021-11-02 | 上海钱丰纺织品有限公司 | 喇叭定位支片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505175A (zh) * | 2018-04-02 | 2018-09-07 | 湖南医家智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505172A (zh) * | 2018-05-04 | 2018-09-07 |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弹高恢复性抗菌袜纱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
CN108754734A (zh) * | 2018-06-12 | 2018-11-06 | 徐州天虹时代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弹性纱线、生产工艺及其织物 |
CN109385713A (zh) * | 2018-09-27 | 2019-02-26 | 湖南莎丽袜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复合包芯纱及其制备方法与袜子 |
CN109402817A (zh) * | 2018-12-17 | 2019-03-01 | 海宏(桐乡)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亚麻和汉麻混纺纱 |
CN110004550B (zh) * | 2019-05-15 | 2021-07-06 | 江南大学 | 长丝短纤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
CN112853562A (zh) * | 2020-03-30 | 2021-05-28 | 浙江龙仕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天然可降解包覆纱的制备方法 |
CN111793866B (zh) * | 2020-06-02 | 2022-07-12 | 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 双丝双股线、由该双丝双股线制成的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CN111809293A (zh) * | 2020-08-10 | 2020-10-23 |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力阻燃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
CN112210857B (zh) * | 2020-09-21 | 2021-10-26 | 东华大学 | 一种包芯火草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 |
CN113529253A (zh) * | 2021-07-08 | 2021-10-22 | 铭锋(福建)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抗皱仿真丝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
CN113737331A (zh) * | 2021-07-26 | 2021-12-03 | 嘉兴市雄辉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人棉产品仿天丝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005309A (zh) * | 2022-12-29 | 2023-04-25 |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动物绒/聚酰亚胺/锦纶混纺针织毛衫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084068B (zh) * | 2023-01-19 | 2024-10-22 | 福建新华源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包芯包缠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45611A (en) * | 1972-05-03 | 1974-11-05 | Electrospin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composite yarn |
CN1328180A (zh) * | 2000-06-01 | 2001-12-26 | 最高弹性物质有限公司 | 包金属丝的复合纱 |
CN101058911A (zh) * | 2007-05-22 | 2007-10-24 | 浙江理工大学 | 两步包缠混合纤维的缠绕方式 |
CN201006920Y (zh) * | 2007-02-09 | 2008-01-16 | 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 | 包芯纱 |
CN103014978A (zh) * | 2011-09-28 | 2013-04-03 | 杨恩龙 | 一种高强耐磨纳米纤维复合纱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320938A (zh) * | 2013-06-25 | 2013-09-25 | 威尔克工业纺织(嘉兴)有限公司 | 一种织布及其制造工艺 |
CN203429323U (zh) * | 2013-08-05 | 2014-02-12 | 浙江凯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镀银长丝复合功能包覆纱 |
CN103668628A (zh) * | 2013-12-04 | 2014-03-26 | 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 一种集聚赛络菲尔弹力纱的加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61523A (en) * | 1987-08-27 | 1989-03-08 | Asahi Chemical Ind | Production of core yarn |
-
2015
- 2015-07-17 CN CN201510420738.8A patent/CN1051331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45611A (en) * | 1972-05-03 | 1974-11-05 | Electrospin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composite yarn |
CN1328180A (zh) * | 2000-06-01 | 2001-12-26 | 最高弹性物质有限公司 | 包金属丝的复合纱 |
CN201006920Y (zh) * | 2007-02-09 | 2008-01-16 | 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 | 包芯纱 |
CN101058911A (zh) * | 2007-05-22 | 2007-10-24 | 浙江理工大学 | 两步包缠混合纤维的缠绕方式 |
CN103014978A (zh) * | 2011-09-28 | 2013-04-03 | 杨恩龙 | 一种高强耐磨纳米纤维复合纱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320938A (zh) * | 2013-06-25 | 2013-09-25 | 威尔克工业纺织(嘉兴)有限公司 | 一种织布及其制造工艺 |
CN203429323U (zh) * | 2013-08-05 | 2014-02-12 | 浙江凯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镀银长丝复合功能包覆纱 |
CN103668628A (zh) * | 2013-12-04 | 2014-03-26 | 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 一种集聚赛络菲尔弹力纱的加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33118A (zh) | 2015-1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33118B (zh) | 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 |
CN101492843B (zh) | 一种嵌入式系统定位纺纱方法 | |
CN204000074U (zh) | 一种环锭纺双芯包芯纱 | |
CN106480556B (zh) | 一种纳微尺度增强纤维成纱的长丝环锭复合纺纱方法 | |
CN102864543B (zh) | 一种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及其制作方法及其面料 | |
CN102704120B (zh) | 双长丝不等张力夹持短纤须条的光洁复合纺纱机构与方法 | |
CN106337229A (zh) | 纳米静电纺丝与短纤维环锭纺纱一体化成纱的方法 | |
CN100543207C (zh) | 短纤维包缠复合纱生产方法 | |
CN107245782A (zh) | 一种羊毛混纺纱线的生产加工方法 | |
CN102936776A (zh) | 一种羊毛纤维包芯纱制备方法 | |
CN102936775A (zh) | 一种山羊绒纤维包芯复合纱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06809A (zh) | 一种阻燃抗熔滴高强缝纫线 | |
CN106337228B (zh) | 一种纳微尺度增强纤维成纱的长丝摩擦复合纺纱方法 | |
CN104805559A (zh) | 一种环锭细纱机两次加捻纺制双捻向短纤维单纱的方法 | |
CN101117744A (zh) | 赛络纺氨纶缎彩竹节包芯纱 | |
CN104264303A (zh) | 一种新型低扭矩段彩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及采用该纱线的织物 | |
CN101984162A (zh) | 一种生产多组份纱线的短流程高效纺纱机 | |
CN106480566B (zh) | 一种纳微尺度增强短纤维成纱的赛络纺纱方法 | |
CN106012166B (zh) | 一种赛洛菲尔包芯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 |
CN101760833A (zh) | 赛络纺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 | |
CN203890571U (zh) | 多组分弹性纱线 | |
CN204185647U (zh) | 一种四罗拉牵伸赛洛菲尔包芯纱生产装置 | |
CN102995204A (zh) | 一种包芯纱制备方法 | |
CN201850354U (zh) | 一种生产多组份纱线的短流程高效纺纱机 | |
CN205241922U (zh) | 一种粗纱ab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